第五章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合集下载

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x射线的性质
穿透性
波长
x射线具有强穿透性,能够穿透一定厚 度的物质。
x射线波长较短,可用于高精度检测和 成像。
能量
x射线具有特定能量,可用于物质成分 分析。
x射线的应用
医学诊断
x射线用于医学影像诊断,如拍片、CT等。
工业检测
x射线用于工业无损检测,如焊接、铸件等。
安全检查
x射线用于机场、海关等安全检查,检测违禁品。
02
03
操作人员培训
采用铅板、铅玻璃等材料对X射 线设备进行屏蔽,减少辐射泄漏。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 他们了解安全标准和操作规范, 避免误操作。
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操作前准备
确保X射线设备正常工作,检 查电源、电缆、控制台等是 否完好。
操作过程
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 免长时间暴露于X射线辐射下 。
晶体取向
X射线衍射可以用来确定晶体在样品中的取向,有 助于了解晶体生长和排列的规律。
微观结构
结合显微镜技术,X射线可以用来观察样品 的微观结构,如晶粒大小、相分布等,有助 于了解材料的性能和行为。
05
安全与防护
x射线的生物效应
细胞损伤
01
高强度X射线可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引发DNA断裂和细胞死亡。
这一过程对物质的密度、原子序数和光子能量都有一定影响。
03
x射线衍射
晶体结构与x射线衍射
晶体结构对x射线衍射的影响
晶体结构中的原子或分子的规则排列会对x射线产生衍射现象,通过分析衍射图 谱可以推断晶体的结构特征。
x射线衍射的原理
当x射线通过晶体时,会受到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的散射,散射波在某些方向上相 互加强,形成衍射波,通过测量衍射波的方向可以推导出晶体的结构信息。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一次就可能损失全部能量或大部分能量,而未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X射线将保持初始的能量穿过物质,因此用作用截面来描述它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作用截面的物理意义是一个光子与单位面积上一个原子发生作用的几率,它具有面积的量纲。

主要作用如下:光电效应,当一个γ光子与物质原子中的束缚电子作用时,光子将全部能量交给这个电子,使它脱离原子的束缚而发射出去,而光子本身消失,这个过程称为光电效应。

发射出去的电子叫光电子。

如下图:图1光电效应示意图原子的内层失掉一个电子后,原子处于激发态,这种状态不稳定,很快通过两种方式退激。

一种是外层电子向内层空位跃迁,并发射特征X射线以释放多余的能量;另一种是多余的能量直接使外层电子从原子中发射出来,这样发射的电子称为俄歇电子。

如下图:图2光电效应后原子的两种退激方式康普顿散射:光子与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光子把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使其从原子内部反冲出来,而能量降低了的光子沿着与原来运动方向不同的角度散射出去,这个过程称为康普顿散射。

康普顿效应示意图如下:图3康普顿效应示意图电子对效应:γ光子可能在原子核的库仑场作用下,转化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γ光子本身消失,这种过程称电子对效应。

如下图:图4电子对效应示意图在常见的能量范围内,如几KeV到十几MeV范围内,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有: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这三类过程。

这三类效应的反应截面与X射线的能量有关,但在一定的能量区域只有一种效应占优势,这三种主要的相互作用过程存在着竞争。

如下图所示。

当光子能量在0.8至4MeV之间时,无论原子序数Z多少,康普顿效应都占主导地位;在很宽的光子能量范围内,对于低能X射线和原子序数高的吸收物质,光电效应占优势;中能X射线和原子序数低的吸收物质,康普顿效应占优势;而对于高能X射线和原子序数高的吸收物质,电子对效应占优势;如下图所示:图5光子三种主要相互作用与吸收物质原子序数和光子能量的关系其它相互作用:前面讨论的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是从光子的粒子性来讨论的,对应于光子的波动性,存在着相干散射(如瑞利散射等)和光核反应等作用过程。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光电效应
作用对象:X-射线与物质原子的内层电子或束缚电 子相互作用。 过程:若光子能量大于束缚电子的结合能。 电子被光子击出:“光电子”产生。光子本身消 失了, 物质的原子被电离,原壳层处留下空位。 “光电子”继续撞击物质中的其它原子,它的动 能以热的形式消耗在附近晶格中; 空位为外层电子(自由电子)所填充,产生辐射: 发出标识X-射线。
光电效应示意图
光电子发射的方向与入射光子的能量相关,当入射光子的 能量较低时,光电子主要分布在与入射光子方向垂直的方 向;随着入射光子能量的增大,光电子的发射方向逐渐倾
向于入射光子的方向。
光电效应特征
光电子 光子激发原子内层电子并击出电子(光电子) ,原子在发射光电子的同时内层出现空位 ,此时原子(实际是离子)处于激发态,将发 生较外层电子向空位跃迁以降低原子能量 的过程,此过程可称为退激发或去激发过 程。退激发过程有两种互相竞争的方式, 即发射特征X射线或发射俄歇电子。
散射前后能量分布
散射光子
h h 1 (1 cos )
h me c 2
反冲电子
hv hv
Ek ,max 2 h 1 2
康普顿效应
入射光子与外层电子或自由电子发生非弹 性碰撞,入射光子的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 子,使电子成为反冲电子,同时,入射光 子的能量减少,成为散射光子。 发生几率:原子序数低↑,中等能量↑。 特征
光电效应发生条件与概率
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大于轨道电子与原子核的结 合能,入射光子与原子的轨道电子相互作用时, 光子把全部能量传递给轨道电子,使之发射出去 ,而光子本身消失。
光子能量守恒
Ee=hv-Ei
发生概率:低能量↑、高原子序数↑。光电效应的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ppt课件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ppt课件

电离损失
❖电离
❖激发
二、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2 与原子核的非弹性碰撞
➢ 入射带电粒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作用,使带电粒 子的速度和方向发生变化,伴随着发射电磁辐射—— 轫致辐射。
➢ 当入射带电粒子与原 子核发生非弹性碰撞 时,以辐射光子损失 其能量,我们称它为
辐射损失。
二、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原子核
反冲电子
h 1.0
0.5
YAxisTitle
0.0
入射光子 -0.5 -1.00ຫໍສະໝຸດ 204060
X Axis Title
B
80
100
散射光子 h
三、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3.3 电子对效应(Electron Pair Effect)
➢ 能量较高(>1.022MeV) 的射线(光子) 从原子核旁经过 时,在核库仑场的作用下,入射光子转化为一个正电 子和一个电子的过程。
❖中 子:不带电
❖无声无味、无色无嗅 ❖组织温度无明显升高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辐射探测、防护的基础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分类
带电粒子辐射
轻带电粒子 ( β射线)
重带电粒子 ( α粒子)
非带电粒子辐射
次级电子 核外电子
电磁辐射 ( γ射线)
次级重带电粒子 原子核
中子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二、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γ
中子
与束缚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
1、与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碰撞 2、与原子核发生非弹性碰撞 1、光电效应 2、康普顿效应 3、电子对效应 1、弹性散射 2、非弹性散射 3、俘获过程
五、总 结
❖射线穿透能力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全解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全解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全解1.α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α射线是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氦核,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主要通过库仑相互作用与物质中的原子核和电子发生碰撞。

-α粒子与原子核碰撞:由于α粒子具有正电荷,与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发生库仑力相互作用。

当α粒子的动能较高时,它能够克服原子核的库仑斥力,与原子核进行散射或靶核核反应。

例如,α衰变中,α粒子通过电子云与原子核接触,克服库仑斥力,从而离开原子核。

-α粒子与电子碰撞:α粒子也能与物质中的电子发生库仑散射。

这种散射主要影响较低能量的α粒子,使其改变方向,并逐渐失去能量。

2.β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β射线包括β正电子和β负电子,它们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主要通过电磁相互作用与物质的电子发生碰撞。

-β电子与物质中的电子相互作用:β电子与物质中的电子发生库仑散射,导致β电子方向改变,并逐渐失去能量。

此外,β电子还会与物质中的原子核发生库仑相互作用,引起散射或产生次级带电粒子。

同时,β电子还会与物质中的靶核发生β衰变反应。

-β正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β正电子与物质中的电子发生湮没作用,这是由于正电子和电子之间的共振效应导致的。

正电子与物质中的电子湮没后,能量转化为两个光子。

3.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γ射线是电磁波,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主要通过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对消能量通过光子转化为电子对等几种机制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

-光电效应:γ射线与物质中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使原子内的电子受到能量的激发或被打出原子,形成光电子。

-康普顿散射:γ射线与物质中的电子发生碰撞,因为能量较高,导致电子被击中后发生能量和动量的转移,γ射线发生能量和方向的散射。

-电子对产生:γ射线经过物质时,其能量可能会转化为电子对(正电子和电子对)。

这是一种相对论效应,当γ射线的能量较高时,会出现这种现象。

4.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是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射。

-光电效应:X射线与物质中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使原子内的电子受到能量的激发或被打出原子,形成光电子。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共4张PPT)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共4张PPT)

的电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将产生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物理过程。
子(如轻原子中的电子)
任X散 相X散X射射射何射干射线线线•带 散与与与电射物物物受 射任交粒是质 质 质子X的的的射线 变何迫作相相相线受互互互在的电带迫振作作作晶振频磁电用用用体动动中时率场粒产将,生产相,子衍生其射交作同从现变振象。而受电的磁动基向迫场础,频。四振从而率周动向四与辐时周辐入射将射电电产射磁波磁生X,其频率与或得的射带电X自到方粒射子由波向的线振电长不动,频子 比同率且散 入相而同波射 射。改长后X射变,随线。可散长这以
各个方向,波长各不相
为相干散射。相干散射是X射线在 等,不能产生干涉现象。
晶体中产生衍射现象的基础。
第三页,共4页。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不相干散射
• 入射X射线遇到电子时,将电子
撞至一方,成为反冲电子。入 射线的能量对电子作功而消耗 一部份后,剩余部份以X射线向
外辐射。散射X射线的波长 (λ‘)比入射X射线的波长 (λ)长,其差值与角度α
波,其频率与带电粒子的振动频率 种散射现象称为康普顿 一束X射线通过物体后,其强度将被衰减,它是被散射和吸收的结果,并且吸收是造成强度衰减的主要原因。
一束X射线通过物体后,其强度将被衰减,它是被散射和吸收的结果,并且吸收是造成强度衰减的主要原因。
相同。 散射或康普顿一吴有训 散射X射线的波长(λ‘)比入射X射线的波长(λ)长,其差值与角度α之间存在如右图关系:
之间存在如右图关系:
• 不相干散射在衍射图相上成 为连续的背底,其强度随 (sinθ/λ)的增加而增大, 在底片中心处(λ射线与底片 相交处)强度最小,α越大, 强度越大。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指X射线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辐射,具有较高的能量和波长较短的特点,因此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在医学诊断、工业探伤和材料分析等领域中,人们广泛应用X射线技术来与物质进行相互作用研究,以获取物质的内部结构和特性信息。

那么,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有哪些方式呢?首先,最主要的相互作用方式是X射线的吸收和散射。

当X射线穿过物质时,会发生与物质中原子核和电子的相互作用。

原子核对X射线的散射影响很小,主要的相互作用是X射线与物质中电子的相互作用。

当X射线被物质中的电子吸收或散射时,能量和方向都会发生改变。

其中,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正负电子对产生是主要的相互作用过程。

光电效应是指X射线与物质中电子发生相互作用,在物质中的电子吸收X射线能量并获得足够能量后从原子或分子中脱离,形成光电子。

这种相互作用方式对原子序数较小的低原子序数元素来说影响较大,对高原子序数元素来说影响较小。

光电效应主要用于发生在原子内层电子上,因此,对于较低原子序数的元素,主要是由K壳层的电子参与反应。

从而可以根据X射线被吸收的能量计算得到物质的组成和表面的化学特性。

康普顿散射是指X射线与物质中自由或弱束缚电子发生相互作用,X射线散射角度和能量都发生变化。

这种相互作用方式不依赖于物质的原子序数和成分,而是依赖于X射线的能量。

康普顿散射主要用于测量物质的元素分布和化学成分,以及研究物质中自由电子的性质。

正负电子对产生是指X射线通过强电场作用产生的电子对,其中一个电子带负电荷,另一个带正电荷。

这种相互作用方式主要用于测量一些特殊材料的电磁性质和对电场的响应。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相互作用方式,还有一些次要的相互作用方式,如产生荧光、俄歇电子发射和布拉格散射等。

产生荧光是指X射线与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在被吸收能量之后,原子或分子重新发射出能量较低的光子。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X射线是一种高能电磁波,具有较短的波长和较高的频率。

当X射线入射到物质上时,它与物质中的原子相互作用,主要有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正电子湮灭三种。

首先,光电效应是指当X射线入射到物质中的原子内层电子上时,电子被光子击中后被激发或抛射出原子。

这个过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即入射X射线的能量等于光电子的能量加上剩余能量。

光电效应的主要特点是能量转移效率高,但是能量分辨率较差,不适用于微细结构的研究。

其次,康普顿散射是X射线与物质中的自由电子碰撞后散射出去,同时X射线的波长发生了变化。

这个过程遵循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

康普顿散射在医学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为它具有良好的能量分辨率和较高的对比度。

最后,正电子湮灭是指当X射线入射到物质中时,一部分入射X射线与物质中的原子碰撞,产生正电子和负电子。

正电子与负电子相遇后发生湮灭,产生两个γ光子。

正电子湮灭谱是通过测量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得到信息的有效方法。

除此之外,X射线还会与物质产生其他的相互作用,如光子发射、光子吸收、光子和原子核相互作用等。

这些相互作用过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测量入射和散射X射线的强度、能量变化以及角分布来研究物质的结构、成分等信息。

在医学方面,X射线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X射线透视可以用于骨骼和丰富因子的成像,可以用于检查骨折、肺部感染、心脏病等疾病。

另外,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通过多个方向的X射线扫描来获取物体横截面图像的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肿瘤、脑血栓等疾病。

在工业领域,X射线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X射线非破坏性检测可以用于检测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缺陷,如焊缝、裂纹等。

此外,X射线衍射可以用于材料的结晶结构分析,用于研究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

总之,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通过研究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机制,可以获得物质的结构、成分等信息,为医学诊断、工业检测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全解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全解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全解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物理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射线主要包括X 射线、γ射线以及带电粒子射线。

它们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进行解释,其中主要包括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电子对产生以及核反应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射线与物质不同相互作用过程的全解。

首先,光电效应是指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射线能量被物质的原子或分子吸收,同时将一些原子或分子的一个外层电子打出,使其形成自由电子,并使原子或分子离子化。

光电效应的发生需要满足光子能量大于物质原子或分子的束缚能。

在光电效应中,射线的能量被完全转化为电子的动能,并且随着射线能量的增加,光电效应的截面逐渐增大。

其次,康普顿散射是指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射线与物质中的自由电子碰撞,并转移能量。

在康普顿散射过程中,射线的能量减小,同时产生散射射线,其散射角度与原始射线方向有关。

康普顿散射的截面依赖于射线能量和散射角度,而与物质性质无关。

因此,康普顿散射广泛应用于材料成分分析和非破坏性检测等领域。

第三,电子对产生是指高能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射线的能量转化为正负电子对。

在电子对产生中,射线的能量足够高,超过物质原子或分子的静止能量,因此,能够产生正负电子对。

电子对的产生量与射线能量呈正比,并且与物质性质无关。

最后,核反应是指射线与物质的原子核相互作用而产生新的核反应产物。

核反应的过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射线与原子核碰撞产生的弹性散射或非弹性散射,另一类是射线与原子核相互作用产生裂变反应或聚变反应。

核反应的截面与射线能量和物质的原子核性质密切相关。

需要指出的是,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的解释是基于经典物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高能物理学领域中,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解释需要使用量子场论的框架来描述。

此外,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还涉及到辐射生物学、辐射医学以及放射化学等学科的研究。

这些都是相当广泛和复杂的领域,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来完全解释。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I
厚层
表示射线β计数率与 h无关,已达饱和 此时h称为饱和厚度
①③ ②
I I ,
③对于以上两者之间,有: I I0 (1 eh )

过渡层
1.3.2 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3.2.1、作用形式
一、γ 射线的特点
即是粒子,又是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是一种波 长极短的电磁辐射,不带电,静止质量为零,不会 发生电离,激发,轫致辐射作用。
(
dE dX
)电离



n)
2、轫致辐射
当高速电子或其它带电粒子通过物质,而被原子核库 仑场阻止而减速时,伴生的电磁辐射,此称轫致辐射。 另一定义:当快速运动的带电粒子在原子核附近突然 被减速时,则有一部分动能转变为连续能量的电磁辐 射,这种过程称为轫致辐射。
(
dE dX
)辐射

Z 2EN m02
三、带电粒子在介质中的射程
1、带电粒子的吸收:带电粒子与物质作用(电离,激 发,轫致辐射)不断损失自已的能量,直到能量完全 耗尽,而停在介质中,这一过程称为~。
2、射程:沿入射方向从入射点到终止点的直线距离。
α粒子的射程
3
R
β α
R 0.318E2 (cm)
R' 3.2104
A
R (cm)
强度(cps/道/%K )
8
K谱
10
K谱 (a)
12
Cs-137的仪器谱
为什么会发生这一现象?
如何发生的?
其过程是这样的:
(1)γ 光子与NaI晶体作用,产生次 级电子:
光电效应____光电子
康吴效应_____反冲电子,散射光 子__光电子

阐述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阐述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阐述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引言: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能量,因此在医学影像、材料检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也是复杂而多样的。

本文将探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x射线的产生与基本特性x射线是由高速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

当高速电子与物质碰撞时,其能量会被转移给物质中的电子,使其脱离原子轨道,形成离子对。

这些离子对重新组合时会释放出能量,其中一部分以x射线的形式辐射出来。

x射线具有高能量、高频率和高穿透力等特点,能够穿透人体组织和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材料检测等领域。

二、x射线与物质的散射作用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是散射。

散射是指x射线在物质中碰撞后改变原来的方向传播。

根据散射的方式和能量范围,可以将散射分为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两种情况。

1. 弹性散射:在弹性散射过程中,x射线与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碰撞后改变方向,但能量保持不变。

这种散射主要是由物质中自由电子与x射线相互作用引起的。

弹性散射可用来研究物质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 非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是指x射线与物质碰撞后,能量发生改变的散射过程。

在非弹性散射中,x射线与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相互作用,能量被转移给物质中的电子,使其电子能级发生变化。

非弹性散射包括康普顿散射和光电效应等。

三、x射线与物质的吸收作用除了散射作用外,x射线与物质还存在吸收作用。

当x射线穿过物质时,会与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相互作用,从而被物质吸收。

不同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这种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和材料检测等领域。

1. 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指x射线穿过物质时,与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使得物质中的电子被击出。

光电效应的发生需要x射线的能量大于物质中电子的束缚能,因此其发生概率与x射线的能量有关。

光电效应在医学影像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用来观察人体组织的密度和结构。

2射线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2射线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1 mv2 1 MV 2 1 mv'2 1 MV '2 E
2
2
2
2
E 为内能项
E 0 弹性碰撞(即动能守恒) E 0 非弹性碰撞(即动能不守恒)
E 0 为第一类非弹性碰撞,如入射粒子与处于基
态的核碰撞,且使核激发;
E 0 为第二类非弹性碰撞,如入射粒子与处于
2E m0 c 2

1 3

对于常用的放射源,电子能量不过几个MeV, 因此主要的仍是电离损失。由电子加速器引出的 电子束,能量较高,而且束流较大,因此韧致辐 射强度很强。
对于电子,在低能时,电离损失占优势,在高能 时(尤其在相对论区),辐射损失变得重要。
(三)电子的散射
——与原子核发生弹性碰撞过程
电子阻止本领 MeV/cm
相对论修正值 =v/c,c是光速
壳修正项, 入射粒子的 能量小于内壳 层电离能,内 层电子不参与 对入射粒子的 阻止作用
电子阻止本领的特点

dE dx
e

4z 2e4 m0 v 2
NZ ln

2m0 v 2 I

ln( 1
β2)
β2

C
(一)电子阻止本领
——与核外电子的非弹性碰撞过程
对于快速带电粒子,量子理论并考虑相对论及其
他修正因子后,能量损失的精确表达示为: (Bethe-Block公式)

dE dx
e

4z 2e4 m0 v 2
NZ
ln
2m0 v 2 I

ln( 1
β2)

阐述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阐述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阐述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X射线是一种高能量的电磁辐射,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它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够产生一系列有趣的现象和效应。

本文将以阐述X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为主题,探讨X射线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吸收和散射等现象。

X射线在物质中的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当X射线进入物质后,它会与物质内的原子相互作用。

X射线与物质内原子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康普顿散射、光电效应和电子对效应等。

康普顿散射是指X 射线与物质内的自由电子相互作用,使X射线发生散射。

光电效应是指X射线与物质内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使原子内的电子被击出。

电子对效应是指X射线的能量足够高时,它能够产生电子和正电子对。

这些相互作用使得X射线在物质中的传播路径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各种现象。

X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也是一个重要的现象。

当X射线通过物质时,它会被物质吸收部分能量。

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与物质的密度和原子序数有关。

一般来说,高密度和高原子序数的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较强。

例如,铅是一种常见的用于阻挡X射线的材料,因为它的密度和原子序数较高,能够有效地吸收X射线。

而低密度和低原子序数的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较弱。

因此,X射线在不同物质中的吸收程度不同,这也为X射线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X射线在物质中的散射现象也十分重要。

当X射线通过物质时,它会与物质内的原子发生散射。

散射是指X射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但不改变其能量。

散射现象使得X射线在物质中传播的路径变得复杂。

根据散射的角度和能量,可以将散射分为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

弹性散射是指X射线与物质内的原子发生碰撞后,仅改变传播方向而不改变能量。

非弹性散射是指X射线与物质内的原子发生碰撞后,除了改变传播方向外,还发生能量转移。

散射现象使得X射线在物质中的传播路径变得曲折,同时也为X射线的成像提供了一定的信息。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

它在物质中的传播、吸收和散射等现象使得X射线在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5.1
α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α粒子与核外电子的作用 引起电离或激发。电离能量损失率为
4 2 d E 4 e z NZ 2 d x m col 0
2m0 2 E 2 ln I (1 2 )
(2-1)
式中:z 为α粒子的电荷
dE d x rad
表示,贝特(Bether)给出的具体表达式为
NEZ ( Z 1)e 4 dE 2 4 d x 137 m rad 0c
2E 4 4 ln m c 2 3 0
(2-5)
其中各物理量的意义与前式相同。




式中:m0、e为电子静止质量和电荷; N 为1cm3 体积吸收物质包含的原子数; Z 为吸收物质原子序数; υ 是入射电子的速度; β=υ/c,c是光速; I 为吸收物质原子的平均电离电位; E 为入射电子的平均动能;
显然,电子的电离能量损失率除依赖于入射电子的能 量外,还与吸收物质的密度ρ和原子序数Z成正比。
第五章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本章所提的射线不仅包括放射性核素衰变过程中产 生的带电粒子、不带电粒子或由二者混合形成的任何电 离辐射,也包括由射线装置产生的电离辐射。
射线与受照射物质相互作用时,不仅射线能量不断 损耗,而且强度也不断降低,甚至还会引起受照射物质 原子核的核反应。这些现象对于射线探测、射线特性研 究、射线应用及辐射防护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 实际应用情况,这里着重讨论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及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dE dx col
表示(COL代表碰撞),根据贝特(Bether)公式,电子的 电离能量损失率具体可以表示为

射线粒子在物质中的相互作用机制

射线粒子在物质中的相互作用机制

射线粒子在物质中的相互作用机制1.散射:射线粒子在物质中与原子核或电子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散射。

这种散射过程可以理解为射线粒子与物质中的散射中心相互作用,使其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散射过程中,射线粒子的能量和动量可能会改变,但总的能量和动量守恒。

2.电离和激发:射线粒子在物质中与原子发生碰撞时,可以将电子从原子的束缚态转移到自由态,这个过程称为电离。

射线粒子的能量转移到电离产物上,使其解离成离子对。

此外,射线粒子还可能激发原子,使其电子跃迁到高能级轨道上,从而产生激发态原子。

3.俘获:射线粒子在物质中与原子核相互作用时,可能被原子核俘获。

这种过程称为俘获。

射线粒子被俘获后,其能量会转移到原子核上,产生新的核反应。

这个过程在核物理学和核工程中有重要的应用。

以上是射线粒子在物质中的相互作用机制的主要内容,下面将具体介绍不同射线粒子在物质中的相互作用。

1.α粒子:α粒子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具有较大的质量和带电量。

在物质中,α粒子与原子核的作用力较强,容易发生散射和电离。

由于α粒子的质量大,其穿透能力较弱,很快就会被物质吸收。

2.β粒子:β粒子分为β-电子和β+正电子两种。

β-电子带负电,与物质中电子相互作用较强,容易发生散射和电离。

β+正电子与物质中的电子发生湮灭反应,产生γ射线。

β粒子的穿透能力较强,需要较厚的物质来吸收。

3.γ射线:γ射线是电磁辐射,不带电荷,穿透能力很强。

在物质中与电子相互作用较弱,主要通过与原子核相互作用来衰减。

γ射线通常会经历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正负电子对产生消失三种主要相互作用。

4.中子:中子是中性粒子,散射和俘获是其在物质中的主要相互作用。

中子与原子核发生弹性散射,其能量和动量会发生变化。

中子还可以被原子核俘获,这种俘获过程会产生新的核反应。

此外,中子还可能通过与物质中的氢原子相互作用,发生中子弹性散射和单独散射。

总之,射线粒子在物质中的相互作用机制涉及散射、电离和激发以及俘获等不同过程。

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实用文档
34
3.光电效应中的特征辐射
X线光子把碘的K电子击脱,造成一个K空位时, 一般情况下都是邻近壳层的电子跃入填充其空位。
L电子跃入填充时产生能量为28.3keV的光子辐射 (33.2-4.9=28.3keV);
L空位由M电子跃入填充时放出一个4.3keV能量的 光子(4.9-0.6=4.3keV),一直继续下去,直到 33.2keV的能量全部转换为光能为止。
实用文档
27
2.发生几率
①入射光子必须有克服轨道电子结合能的足 够能量。碘的K电子结合能33.2keV,若光子 能量是33keV,就不能击脱该电子,但可击 脱M或L层电子。
②光子能量≥电子结合能容易发生光电效应。 如一个34keV的光子比100keV的光子更容易 与碘的K层电子发生作用。光子能量愈大光 电效应的发生几率迅速减小。

相干散射 光电效应 康普敦效
hv ≥ 2mec2 hv 很高
电子对效应 光核反应
总质量减弱系数 p coh
实用文档
13
入射X线
直接透过
吸收和散射
光电子
光电吸收 俄歇电子
散射
特征放射 康普顿散射
相干散射
散射光子 反冲电子
正电子、电子 电子对效应
湮灭辐射光子
实用文档
14
总结
实用文档
光电子的角分布与光子的能量有关,当 光子能量很低时,光电子与入射方向成 90°角射出的几率最大。
随着光子能量的增加,光电子的分布逐 渐倾向于前方(入射方向)。
实用文档
39
5.诊断放射学中的光电效应
诊断放射学中的光电效应,可从利弊两个方 面进行评价。
光电效应能产生质量好的照片影像,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E = 0时,弹性碰撞; 当∆E ≠ 0时,非弹性碰撞; ∆E > 0时,与基态原子碰撞,原子被激发; ∆E < 0时,与激发态原子碰撞。
4
从微观上看: 碰撞机制: 与原子、原子核碰撞;弹性、非弹性碰撞。 碰撞后: 入射粒子能量损失; 或能量、方向改变后出射; 或入射粒子消失,产生新粒子。 从宏观上看: 不管作用机制如何,穿过物 质的射线强度比入射强度减小。
磁 射 ) 电 辐 (x,γ ,⋯ 非 电 子 射 带 粒 辐 子 中
电离辐射:能量大于~10eV量级的射线。
3
二.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带电粒子通过库仑力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过程中,满足能量守恒:
1 2 1 1 '2 1 2 mv + M = mv + M '2 + ∆E V V 2 2 2 2
2m0v2 B = Z ln I
13
Bethe-Block公式: 根据量子理论,并考虑了相对论修正.
dE 4πz2e4 NB − = 2 dx ion m0v
2m0v2 1 C 2 + ln( ) −β − B = Zln 2 I 1− β Z 几点讨论:
20
§5.3 β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快速电子:e ±,β ± 。 特点: 1、运动速度大; 2、电离损失,辐射损失; 3、碰撞中能量转移大,方向改变大(散射)。 一.能量损失率 二.吸收与射程 三.电子的散射与反散射
21
一.能量损失率
对快电子,必须考虑相对论效应时的电离能量损失和辐射能量损失。
− dE dE dE = − +− dx dx ion dx rad
7 电离损失是带电粒子在物质中损失动能的主要方式。
当入射带电粒子与核外电子发生非 弹性碰撞,以使靶物质原子电离或 激发的方式而损失其能量,我们称 它为电离损失。
2、带电粒子与靶原子核的非弹性碰撞 带电粒子与靶原子核的非弹性碰撞 入射带电粒子速度和方向发生变化,同时发射电 磁辐射——韧致辐射。 当入射带电粒子与原子核发生非弹性碰撞时,以辐 射光子损失其能量,我们称它为辐射损失。 辐射损失是轻带电粒子损失动能的一种重要方式。 8
t
平均射程R; 外推射程Re; 最大射程Rmax。
18
α粒子在标准状态空气中的射程,
1 R0 = 0.318Eα.5 (cm)
(cm M , eV)
适用范围:3MeV ≤ E ≤ 7MeV。 在不同的物质中,
R A ρ0 1 1 ≅ R0 A ρ1 0
与空气对比,可得α粒子在其他物质中的射程,
ρ0 A A −4 R= R0 = 3.2×10 R0 ρ ρ A 0
4πz2e4 dE NB − = 2 dx ion m0v
30
小结: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
β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5
1、单能电子束的吸收
(a)
(c)
2、 β射线的吸收
I = I0e−µt Eβ max → Rβ
26
3、β射线在铝中的射程 当 0.15M < Eβ max < 0.8M 时, eV eV
Rβ = 0.407E
1.38 g/cm2, M ) eV
当 0.8M < Eβ max < 3M 时, eV eV
Rβ = 0.542Eβ max − 0.133
典型物质中β射线的射程: Ge :R~Eβmax , (mm, MeV) Al :R~2Eβmax , (mm, MeV) Air :R~400Eβmax ,(cm, MeV) 对比:4MeV α在空气中的射程约为2.5cm。
27
在吸收物质的厚度t比β粒子的射程R小很多时, β粒子在物质 中的吸收,近似为:
3、带电粒子与靶原子核的弹性散射 带电粒子与靶原子核的弹性散射 入射粒子不辐射光子,不激发原子核,方向偏转; 入射粒子损失一部分动能,靶核得到反冲。 叫做核碰撞损失,核阻止; 主要对低能重离子入射。 4、带电粒子与核外电子的弹性散射 带电粒子与核外电子的弹性散射 与电子的库仑作用,使入射粒子方向偏转; 入射粒子损失一部分动能,但能量转移很小,电 子能量状态不发生改变。 100eV以下的β粒子才需考虑。
z2Z2 dE − ∝ 2 NE m dx rad
几点讨论: 1、辐射损失率与入射粒子质量平方成反比, 重带电粒子的辐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2、辐射损失率与靶物质NZ2成正比; 3、辐射损失率与入射粒子能量E成正比。
23
快速电子总的能量损失:
dE dE dE − = − + − dx dx ion dx rad
12
通过以上假设可以得到重带电粒子 与单个电子的碰撞情况:
电子碰撞能量损失率的近似表达式为:
4πz e dE NB − = 2 m0v dx ion
2 4
其中:
2m0v B = Z ln I
2 12

按量子理论推导出的公式(非相对论)也可以表示为 只是:
dE dE dE − = − +− dx dx ion dx rad
11
Bethe 公式(Bethe formula) Bethe公式是描写电离能量损失率Sion与带电粒子速度v、 电荷Z等关系的经典公式 经典公式。 经典公式 公式推导的简化条件:
1.入射粒子与“自由电子”发生碰撞; (入射粒子的动能远大于电子的结合能) 2.入射粒子与“静止”电子发生碰撞; (入射粒子的速度远大于轨道电子的运动速度) 3.入射粒子的电荷态是确定的, 碰撞后入射粒子仍按原方向 运动。 (碰撞中入射粒子传给电子的能量比其自身能量小得多, 入射粒子方向几乎不变)
在低能时,B的表达式为:
(
)
(
)
(
)
2
快速电子在物质中穿透本领比重带电粒子大得多。
22
2. 快速电子的辐射损失率: 快速电子损失能量的方式:电离损失,辐射损失。根据经典 电磁理论,当带电粒子接近原子核时,速度迅速降低,会发 射出电磁波(光子),这种电磁辐射叫做韧致辐射。 在单位路程上通过辐射损失的能量叫做辐射损失率:
16
对重带电粒子,
R = ∫ dr = ∫ dx = ∫ 0
0 0
R
R
E0
dE (−dE / dx)
R=∫
E0
0
m0v dE 2 4 4πz e NB
2
非相对论情况:
1 2 E = mv 2
dE = mvdv
把射程公式改写为:
m0m v R= 2 4 ∫0 B dv 4πz e N
v0 3
17
射程的实验测量:
使β射线的强度减弱一半(即I/ I0 =1/2)的吸收厚度,称为 半衰减层厚度或半吸收厚度记做d1/2 。
I = I0e
−µmtm
d1/ 2 = 0.693/µm
28
三.电子的散射与反散射
电子与靶物质原子核库仑场作用时,只改变运动方向,而不辐射能量的过程 称为弹性散射 弹性散射。由于电子质量小,因而散射的角度可以很大,而且会发生多 弹性散射 次散射,最后偏离原来的运动方向,电子沿其入射方向发生大角度偏转,称 为反散射 反散射。 反散射 从实验数据中由以下结论: 对同种材料,入射电子能量越低,反散射越严重; 对同样能量的入射电子,原子序数越高的材料,反散射越严重。
1、S与入射粒子质量无关,只与电荷与速度有关。
E E2 1 Sm1 = Sm2 Sm1 (v0 ) = Sm2 (v0 ) m m 1 2 例如,1MeV的p与2MeV的d,z相同,v相同;S相同。 14
2、S与入射粒子的电荷平方z2成正比
Sm1 (v0 ) =
9
§5.2 重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与核外电子的非弹性碰撞; 与原子核的非弹性碰撞。 一.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的能量损失 二.重带电粒子的射程
10
一.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的能量损失 1. 能量损失率: 入射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经过单位路程损失的能量。 也叫线性阻止本领。 dE S =− dx 有:电离损失率,辐射损失率。 所以,
I = I0e
−µt
式中, I0为没有吸收片时(t=0)的强度;I是吸收片厚度为t 时的强度;µ为线性吸收系数,也称为线性衰减系数。如果使 用质量厚度为单位,上式可以写成:
µ µm = 称为质量吸收系数或质量衰减系数,单位为cm2/g; ρ tm = ρt 称为质量厚度,单位为g/cm2;ρ为吸收物质密度
5
三.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的慢化 入射带电粒子所带电荷与原子中核外电子、原子 核发生的库仑相互作用。 入射带电粒子在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渐慢化。 在入射带电粒子与电子的一次碰撞中,靶原子的 电子获得的动能只占入射离子动能的很小的一部分。 质子入射时:
Emax
1 ≈ E0 500
6
1、带电粒子与核外电子的非弹性碰撞 带电粒子与核外电子的非弹性碰撞 核外电子获得能量,引起电离或激发。 电离:产生自由电子、正离子,主要在最外层电子。 激发:电子跃迁,原子处于激发态,退激发光。
第五章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具有一定动能的射线会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 重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快速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1
§5.1 概述
一.电离辐射的种类 . 二.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三.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的慢化
2
一.电离辐射的种类
带 粒 辐 ( ) 重 电 子 射 p, d, t,α⋯ 带 粒 辐 电 子 射 ± 速 子 快 电 (e )
2 z1
z
2 2
Sm2 (v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