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竞赛题
(完整版)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竞赛题
![(完整版)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竞赛题](https://img.taocdn.com/s3/m/69079354ad51f01dc281f1ea.png)
关于凸透镜成像(难题)1.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两个焦点处,垂直光轴放置两个大小相同的平面镜,镜面相对,每个平面镜都关于凸透镜的光轴上下对称,现在左侧平面镜的中心处挖去一个圆孔,在凸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一个点光源,则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所成的虚像个数为()A.一个B.两个C.无数个D.一个也没有2.如图所示,平面镜和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并处在凸透镜两倍焦距处,在凸透镜另一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点光源S.现将平面镜向凸透镜靠近的过程中,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下述结论中错误的是()A.平面镜在移动过程中,最多只能成两个实像B.平面镜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正好只成一个实像C.平面镜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正好只成一个虚像D.平面镜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正好既成一个实像,又成一个虚像3.如图所示,P、Q为凸透镜主轴O1O2上的两点。
若物体放在P点可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在Q点可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必须在P、Q之间B.凸透镜一定不在P、Q之间C.凸透镜可在P点左侧,也可在P、Q之间D.凸透镜可在Q点右侧,也可在P、Q之间4.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不透光物体(足够大)中紧密嵌有一凸透镜,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三倍焦距处竖直放置一平面镜MN,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B、N两点都在主光轴上,AB与MN高度相等,且与透镜上半部分等高。
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A.两个实像,一个虚像B.一个实像,两个虚像C.只有一个虚像D.只有一个实像5.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
当将点光源放在C点时,则()A.一定在B点成一个实像B.一定在A点的左侧成一个虚像C.可能在B、C之间成一个实像D.可能在C点的右侧成一个虚像6.平面镜水平放置且镜面朝上,在镜面上方竖直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左侧主光轴上两倍焦距处有一点光源S,关于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成像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A.两个实像,两个虚像B.两个实像,一个虚像C.一个实像,两个虚像D.一个实像,三个虚像7.如图a,蜡烛在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
上海初中物理竞赛汇编光学板块(9)成像公式 放大率 盲区
![上海初中物理竞赛汇编光学板块(9)成像公式 放大率 盲区](https://img.taocdn.com/s3/m/bd0f58cbb90d6c85ed3ac61d.png)
上海初中物理竞赛汇编:成像公式 放大率 盲区一、单项选择题1、点光源以速度v 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轨迹经过凸透镜两倍焦距处且与主光轴的夹角为θ(θ<45°),在点光源运动过程中,像相对点光源的最小速度为( )A .v sin θB .v cos θC .v sin2θD .v cos2θ2、F 为与点光源S 同侧的凸透镜焦点,S 所成的像为S',且SF 与SS'垂直。
SF =64mm ,SS'=27mm ,该凸透镜的焦距f 为( )A .6cmB .8cmC .10cmD .12cm3、如图所示,点光源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途中未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当点光源位于A 点处,像成在B 点;当点光源位于B 点处,像成在C 点。
已知AB=5cm ,BC=10cm ,则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为( )A .1 cmB .5 cmC .30 cmD .60 cm4、凸透镜的焦距为f ,点光源为S 和光屏M 位于凸透镜的左右两侧,点光源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光屏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并和点光源的距离保持L 不变,且f <L <4f 、左右移动凸透镜的位置,当光屏上的光斑最小时,凸透镜与点光源的距离为( )A .2L f + B .2L f - C D5、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为20cm,点光源位于透镜主光轴上距离光心30cm,现移动凸透镜,使点光源距离凸透镜100cm,该过程中,点光源的像移动的路程为()A.25cm B.35cm C.45cm D.55cm6、某人通过焦距为l2cm、直径为4cm的放大镜(薄凸透镜)看报纸,报纸与放大镜的距离为3cm,且与放大镜的主光轴垂直,保持放大镜的位置不变,眼睛始终位于主轴上且距离放大镜24cm位置处进行观测(不考虑眼睛的大小),报纸上有部分区域是“盲区”(即眼睛观测不到),该区域的面积为()A.9πcm2B.5πcm2C.3πcm2D.2πcm27、用凸透镜成像时,定义像与物的大小之比为“放大率”,则在物体成像的情况下()A.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小放大率越大B.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大放大率越大C.焦距一定时,物体离透镜越近放大率越大D.焦距一定时,物体离同侧焦点越近放大率越大8、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f,现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两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圆周运动,直径为D,且f<D<2f,则在下列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的运动轨迹的各图中,正确的是()二、多项选择题9、物体的高度为12cm,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放置,经凸透镜成高度为6cm的缩小像。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978d4552ea551810a687d0.png)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提点】凸透镜成像规律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成虚像时物距越远,像距越远,像越小。
一焦分虚实:F 以内成虚像,F以外成实像。
二焦分大小:2F 以内成放大的像,2F以外成缩小的像【经典习题】1、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B )A.大于10 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2、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B )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 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3、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如图4所示,关于投影仪的使用做法中合理的是( D )A.投放到屏幕上的画面太靠上时,应增大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使画面向下移动B.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C.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图4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4、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D )A 40cm B.30cm C .20cm D.10cm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B )6、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A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7、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右图中的甲和乙,则( D )A.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B.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少镜头到底片的距离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8、下图为小红同学的脸庞外形和大小,通过凸透镜看她的脸庞时,不可能看见的像为下图的( C )9、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初三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902bd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4.png)
初三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去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内为我们上了一节充满奇幻的太空课.如图所示,是她在展示她制作的一个太空水球,根据这张图片上的情景可以判断,这个水球()A.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相当于一个平面镜D.所成王亚平的像是虚像【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可知,王亚平经太空水球形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水球相当于凸透镜,利用凸透镜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特点,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故选项A正确.【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2.(7分)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cm.(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2)如图所示,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3)如果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答案】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Ⅱ、缩小、照相机、凹透镜、近视【解析】会正确组装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器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的不同位置,所成的像的大小、倒正、虚实都是不相同的;要求会对实验的器材进行调节【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点评:根据凸透镜成不同的像,使的凸透镜有了不同的应用,比如照相机、投影机、放大镜3.(8分)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的情况,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实验前,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上/下)移动.(2)不改变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将透镜向左移动,可以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_______、______的实像.(3)如果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不改变光屏的位置,像呈现在光屏的______(左/右)侧,与________(近视/老花)眼看物体的情形相同.(4)老年人戴的远视镜片是______(凸/凹)透镜.分析表格乙中的数据,戴远视镜片相当于使晶状体的焦距变______(长/短).【答案】(1)主光轴上(2)倒立放大(3)左近视(4)凸短【解析】(1)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像与物体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像会向上移动;(2)不改变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将透镜向左移动时,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时,蜡烛就放到了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所以所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3)如果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不改变光屏的位置,像与物体移动的方向是相同的的,所以像呈现在光屏的左侧,与近视眼看物体的情形相同;(4)老年人戴的远视镜片是凸透镜,戴远视镜片相当于使晶状体的焦距变/短。
第11讲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精练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编(八年级上)(原卷版)
![第11讲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精练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编(八年级上)(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0916a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c.png)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编第11讲—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精练1.如图所示,1F 、2F 是凸透镜的两个焦点,S 是距凸透镜前距离大于2倍焦距的点光源,S '是S 经凸透镜所成的像。
当点光源S 沿平行于主光轴方向向右匀速运动靠近透镜时,像S '的移动情况( )A .像S '沿平行于主光轴方向靠近凸透镜方向匀速运动B .像S '沿O 与S '连线方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速度逐渐变小C .像S '沿平行于主光轴方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速度逐渐变大D .像S '沿2F 与S '连线方向远离平面镜方向移动,速度逐渐变大2.如图所示,为凸透镜成像的另一拓展规律在照相问题中的运用.即用可变焦距的光学照相机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物体与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B .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C .焦距变大,像距变小D .焦距变小,像距变大3.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呈现清晰放大的像,同时他也看到透镜表面有两个像,其中一个是正立的,一个是倒立的,对于透镜表面的两个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透镜表面的两个像,正立的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倒立的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 .透镜表面的两个像,都是光照到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虚像C .透镜表面的两个像,都是光照到透镜表面折射形成的实像D.透镜表面的两个像,倒立的是实像,正立的是虚像4.某种变焦镜头的变焦范围为15mm~85mm,用这个镜头对着远处的某一栋楼房拍照。
当使用焦距15mm 拍照时,显示屏上所成的清晰像的高度为h1;当使用焦距85mm拍照时,显示屏上所成的清晰像的高度为h2,则h1与h2的比值约为()A.3∶17B.17∶3C.289∶9D.9∶2895.物体的高度为12cm,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放置,经凸透镜成高度为6cm的缩小像。
初中物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练习题二
![初中物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练习题二](https://img.taocdn.com/s3/m/62098e6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d.png)
8.小华同学在教室里用一个焦距约为10cm的凸透镜在一张白纸板上得到了窗外一棵树清晰的(选填“放大”或“缩小”)的(选填“实像”或“虚像”)。
24.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多少cm?实验前,应调节水透镜、烛焰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为何一般不说同一直线?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什么?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能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故选D。
16.A
【详解】沙画的光影效果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A.树荫下的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用放大镜看书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B
【详解】放在凸透镜前10厘米高的蜡烛,通过凸透镜折射以后成的像高15厘米,可以判断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故ACD不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
15.如图所示,吸管下方悬挂一滴水珠,在吸管后方摆放一个兔子玩偶。细致调整水滴和兔子玩偶的方位和距离,可以透过水滴观察到兔子玩偶清晰的“倒影”,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滴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B.“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难题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难题](https://img.taocdn.com/s3/m/91efb6e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c.png)
凸透镜成像的难题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
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应向右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B. 若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应向左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C. 若将蜡烛向上移动,光屏应向上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 若将蜡烛向上移动,光屏应向下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2.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u>2f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
像。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 (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3.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u>2f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
像。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 (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4.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u>2f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
像。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 (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5.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u>2f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
像。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 (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答案:照相机。
凸透镜成像规律测试卷
![凸透镜成像规律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312106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6.png)
凸透镜成像规律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2. 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处沿主光轴移到20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 像变大,像距变大。
B. 像变小,像距变小。
C. 像变大,像距变小。
D. 像变小,像距变大。
3. 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
则凸透镜的焦距f是()A. f < 2cm.B. 2cm < f < 4cm.C. 4cm < f < 5cm.D. 5cm < f < 8cm.4. 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A. 大于20cm。
B. 等于10cm。
C. 小于10cm。
D. 在10cm与20cm之间。
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B.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 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 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6. 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主轴移动到距凸透镜45cm处,则成像的情况一定是()A. 放大的实像。
B. 等大的实像。
C. 缩小的实像。
D. 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7.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A. 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上海初中物理竞赛光学试题汇编(含答案)
![上海初中物理竞赛光学试题汇编(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fea7a9ad02de80d5d840a8.png)
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光学试题汇编(含答案)1。
如图24-8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是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
,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远离透镜移动的情况是( C )A.沿平行主轴方向.B.沿O与S’连线方向.C.沿F2与S'连线方向。
D.沿F1与S’连线方向。
2.如图24—19所示,两端开口的圆筒内嵌有一凸透镜,透镜主光轴恰好与圆筒中轴线重合.为了测出该透镜的焦距以及透镜在圆筒内的位置,小李同学做如下实验:在圆筒左侧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置一点光源S,在圆筒右侧垂s直凸透镜的主光轴固定一光屏,点光源S与光屏的距离为L。
左右移动圆筒,当圆筒左端面距离点光源S为a时,恰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将圆筒向右水平移动距离b,光屏上又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则凸透镜和圆筒左端面的距离x为__(L—b—2a)/2__________,该透镜的焦距f为____(L2—b2)/4L ______。
3.小明坐在前排听讲座时,用照相机把由投影仪投影在银幕上的彩色图像拍摄下来。
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
这样拍出来的照片:( C )(A)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B)与不用闪光灯的效果一样(C)看不清投影到屏幕上的图像(D)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4. 细心的小明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则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当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C )(A)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吸收程度不同(B)玻璃上不同部位的透光程度不同(C)玻璃上不同部位的厚度不同(D)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反射不同5。
图 11,平面镜OM与ON夹角为θ,一条平行于平面镜ON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后,能够沿着原来的光路返回.则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不可能...是( A ) (A)200 (B)150(C)100(D)506。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3794d490c69ec3d4bb755e.png)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练习题一、练习题1.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实像D. 正立、缩小的实像2.凸透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在屏上恰好能成一倒立放大的实像,如果用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这时屏上的像会:()A. 只存在下半部分;B. 只存在上半部分;C. 消失;D. 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像稍暗些。
3.两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A. 一定相交于一点B. 一定会聚于焦点C. 一定靠拢但不一定相交D. 一定发散4.下列光学器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A. 平面镜B. 凸透镜C. 凹透镜D. 凹面镜5.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A. 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B. 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C. 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D. 前三种像都可以看到6.物体距凸透镜20cm处,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则应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A. 5cmB. 10cmC. 15cmD. 20cm7.物体距凸透镜20cm处,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则应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A. 5cmB. 10cmC. 15cmD. 20cm8.在距凸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则应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A. 5cmB. 10cmC. 15cmD. 20cm9.在距凸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则应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A. 5cmB. 1 0cmC. 15cmD. 20cm10.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
则凸透镜的焦距为()A. f<2cmB. 2cm<f<4cmC. 4cm<f<5cmD. 5cm<f<8cm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为50 cm保持不变,某同学将一个焦距为10 cm的透镜从光屏移向蜡烛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在屏上成一次清晰的像B. 能在屏上成二次清晰的像C. 能在屏上成三次清晰的像D. 不能在屏上成清晰的像12.一个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20cm处逐渐移向30cm处的过程中()A.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B.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C.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D.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1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所选用的仪器有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以及________。
(完整版)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竞赛题(2)
![(完整版)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竞赛题(2)](https://img.taocdn.com/s3/m/cde5345828ea81c758f578eb.png)
关于凸透镜成像(难题)1.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两个焦点处,垂直光轴放置两个大小相同的平面镜,镜面相对,每个平面镜都关于凸透镜的光轴上下对称,现在左侧平面镜的中心处挖去一个圆孔,在凸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一个点光源,则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所成的虚像个数为()A.一个B.两个C.无数个D.一个也没有2.如图所示,平面镜和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并处在凸透镜两倍焦距处,在凸透镜另一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点光源S.现将平面镜向凸透镜靠近的过程中,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下述结论中错误的是()A.平面镜在移动过程中,最多只能成两个实像B.平面镜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正好只成一个实像C.平面镜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正好只成一个虚像D.平面镜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正好既成一个实像,又成一个虚像3.如图所示,P、Q为凸透镜主轴O1O2上的两点。
若物体放在P点可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在Q点可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必须在P、Q之间B.凸透镜一定不在P、Q之间C.凸透镜可在P点左侧,也可在P、Q之间D.凸透镜可在Q点右侧,也可在P、Q之间4.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不透光物体(足够大)中紧密嵌有一凸透镜,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三倍焦距处竖直放置一平面镜MN,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B、N两点都在主光轴上,AB与MN高度相等,且与透镜上半部分等高。
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A.两个实像,一个虚像B.一个实像,两个虚像C.只有一个虚像D.只有一个实像5.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
当将点光源放在C点时,则()A.一定在B点成一个实像B.一定在A点的左侧成一个虚像C.可能在B、C之间成一个实像D.可能在C点的右侧成一个虚像6.平面镜水平放置且镜面朝上,在镜面上方竖直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左侧主光轴上两倍焦距处有一点光源S,关于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成像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A.两个实像,两个虚像B.两个实像,一个虚像C.一个实像,两个虚像D.一个实像,三个虚像7.如图a,蜡烛在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
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2ce35c770bf78a652954b5.png)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小明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如图所示。
随后小明拿着同一个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并且离窗外的物体越来越远,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B.小明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C.小明拿同一个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离窗外的物体越来越远时,看到的是像越来越小D.小明拿同一个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离窗外的物体越来越远时,看到的是像虚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B.小明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不是实像,也不是倒立的,A、B错误;CD.小明拿同一个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离窗外的物体越来越远时,根据凸透镜的动态成像规律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大时,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小,所成的像是越来越小的,并且是实像;C正确、D错误。
故选C。
2.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A.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当物距为30cm时,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f=15cm;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时,物距为10cm,即u<f,所以应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在光屏上看不到;故选D.3.两平面镜AM,AN之间的夹角为90°,凸透镜的主光轴恰好是该直角的角平分线,凸透镜的光心为O,A点恰好是凸透镜的焦点,光源S位于主光轴上,通过该系统,光源S 所成的像为()A.四个虚像,三个实像B.四个虚像,一个实像C.三个虚像,一个实像D.三个虚像,两个实像【答案】B【解析】【详解】S通过两个平面镜成3个虚像,(因为其中两个重合了),分别是S1、S2、S3;S1、S2分别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则不能成像,只有S3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外,且通过凸透镜的光心,可以成一个实像S4;S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由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S′;综上分析,通过该系统,光源S 所成的像有四个虚像,一个实像。
(完整版)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含答案)
![(完整版)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c0bc5fbcd126fff7050bc9.png)
10.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A.a端变细,b端变细B.a端变粗,b端变粗
C.a端变细,b端变粗D.a端变粗,b端变细
8.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蜡烛通过透镜成的是虚像
C.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将蜡烛沿主光轴由距透镜90cm移至120cm的过程中,发现烛焰在图示位置光屏上的像一直比较清晰。若他再将蜡烛移至距透镜7cm处,移动光屏,则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 )
4.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主光轴上,它们的初位置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下列操作不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像的是()
A.仅将蜡烛移至刻度线M的左侧某处
B.仅将光屏移至刻度线P的右侧某处
C.仅将凸透镜向左移至刻度N处
D.将透镜右移3cm,且光屏移至刻度线Q的右侧某处
5.如图,小强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他得到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蜡烛置于c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放大的像
B.蜡烛置于b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C.蜡烛从a点向b点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
D.蜡烛从b点向左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
6.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10厘米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接着把光源换成蜡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
中考物理高频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项测试卷-带答案
![中考物理高频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项测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b9c57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f.png)
中考物理高频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专项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图是小明所画的光经过透镜(图中未画出)后的折射光路,其中是凸透镜的是()A.B.C.D.2.在虚线框内放置的是透镜,让一(两)束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出射光线分别如图所示,其中虚线框内放置的一定是凸透镜的是()A.B.C.D.3.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凹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B.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C.两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于焦点D.通过凹透镜的两束光一定不能相交于一点4.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如图所示,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
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5cm B.一定等于5cmC.一定大于5cm D.可能小于5cm,也可能大于5cm5.2024年春节,多场灯光展在贫笃湖举办。
如图为白鹭女神灯光秀。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流光溢彩的白鹭女神雕像是光源B.白鹭女神在湖水中的倒影是实像C.光从空气射入湖水一定会发生偏折D.调大相机的焦距可以拍出更大的像6.如图所示,《淮南万毕术》中曾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对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的分析正确的是()A.“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凹透镜B.“削冰令圆”中的冰块对光有会聚作用C.“以艾承其影”中的“影”是指光折射后太阳的影子D.若要“火生”,应把“艾”放在冰镜的二倍焦距位置上7.人们将传统的汽车后视镜换成电子摄像头,将车辆周围的路况成像在车内的显示屏上,如图所示,司机通过显示屏即可了解车辆周围的情况。
关于这项技术叙述正确的是()A.摄像头利用光的反射成像B.显示屏可以面向任意方向安装C.物体通过摄像头成缩小的虚像D.后车超车时司机通过显示屏看到后车的像逐渐变大8.如图所示是光刻机的工作原理,利用缩图透镜将绘制在掩膜上的电路图通过光源投射到涂有光刻胶的硅片上,从而制造出集成电路。
初中物理竞赛教程(基础篇)第4讲 光的折射 凸透镜成像
![初中物理竞赛教程(基础篇)第4讲 光的折射 凸透镜成像](https://img.taocdn.com/s3/m/ceddadb75022aaea998f0fdd.png)
第4讲光的折射透镜4.1 学习提要4.1.1 光的折射1. 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它的传播方向通常会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 光的折射规律如图4-1所示,光线AO从空气斜射人水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折射光线是OB。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
光垂直射到水(或其他透明介质)的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图4-1当光从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将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如图4-2(a)和(b)所示,当光以相同的人射角分别从空气斜射人水或玻璃中时,在玻璃中的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更明显,说明玻璃对光的折射本领比水强。
实验表明,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不同。
图4-24.1.2 透镜1. 三棱键三棱镜是一个截面为三角形的透明棱柱体。
如图4-3所示,由空气射人三棱镜内的光线,通过棱镜后出射光线向棱镜的底面偏折。
图4-3 图4-42. 凸透镜(1)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通常透镜的两个表面都是球面,或者一面是球面,—面是平面。
通过透镜球面的球心C1、C2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透镜的中心O点叫做透镜的光心。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图4-4所示,凸透镜的焦点为实焦点。
(3)经过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如图4-5所示:(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b)过焦点的光线绘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b)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
图4-53. 凹透镜(1)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如图4-6所示,凹透镜的焦点为虚焦点。
(3)经过凹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如图4-7所示:(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它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图4-6(b)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初中物理竞赛凸透镜成像物理竞赛辅导(优选.)
![初中物理竞赛凸透镜成像物理竞赛辅导(优选.)](https://img.taocdn.com/s3/m/2252ef29f242336c1eb95ed1.png)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光学凸透镜成像竞赛题整理1、如图,从凸透镜主光轴上S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交于主光轴上S1点,现有一点P发出一束光平行于从S点发出的光射向凸透镜,则在透镜的另一侧的折射光线将()A、和主轴不相交B、和主轴相交,交点仍在S1点C、和主轴相交,交点在S1的左侧D、和主轴相交,交点在S1的右侧2、如图,F是凸透镜的的焦点,从主光轴上的P和S两点发出两束相互平行的光射向凸透镜,经凸透镜折射后在另一侧的光路是()A、P和S的折射光线与主轴都相交B、P和S的折射光线与主轴都不相交C、P的折射光线与主轴相交,S的折射光线与主轴不相交D、P的折射光线与主轴不相交,S的折射光线与主轴相交3、下图中,S为发光点,S1为发光点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D )4、如图,一正方形ABCD 的中心正好落在凸透镜的2f 点,请在图中的适当位置画出正方形的像的形状并标出对应的字母5、实验中有时需要将一束粗平行光变成细平行光,这可以利用两块透镜的组合来解决。
请在图的两个方框中各画出一种组合方式(要在图中画清光束粗细的变化),分别写出两块透镜间的距离s 跟两块透镜到各自焦点的距离f1、f2的关系。
6、(1)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凸透镜的焦距为正数,凹透镜的焦距为负数;凸凹透镜成像时,物距总为正数,像距为正数时像是实像,像距为负数时,像为虚像;凸凹透镜的像距和焦距为负数时,负号的含义仅表示“虚”的意思,比较焦距与像距的大小时应比较绝对值的大小。
(2)凸凹透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比等于像距与物距的大小比。
(3)凸凹透镜成像时满足公式:fv u 111=+请利用以上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说明凹透镜总成虚像的道理(2)若一只蜡烛点燃时,烛焰的长度约为2cm,放在一只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前,距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①计算烛焰的像的位置和长度②画出成像光路图并利用光路图应用几何知识证明出计算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凸透镜成像(难题)
1.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两个焦点处,垂直光轴放置两个大小相同的平面镜,镜面相对,每个平面镜都关于凸透镜的光轴上下对称,现在左侧平面镜的中心处挖去一个圆孔,在凸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一个点光源,则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所成的虚像个数为()
A.一个B.两个C.无数个D.一个也没有2.如图所示,平面镜和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并处在凸透镜两倍焦距处,在凸透镜另一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点光源S.现将平面镜向凸透镜靠近的过程中,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下述结论中错误的是()
A.平面镜在移动过程中,最多只能成两个实像
B.平面镜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正好只成一个实像
C.平面镜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正好只成一个虚像
D.平面镜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正好既成一个实像,又成一个虚像
3.如图所示,P、Q为凸透镜主轴O1O2上的两点。
若物体放在P点可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在Q点可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必须在P、Q之间
B.凸透镜一定不在P、Q之间
C.凸透镜可在P点左侧,也可在P、Q之间
D.凸透镜可在Q点右侧,也可在P、Q之间
4.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不透光物体(足够大)中紧密嵌有一凸透镜,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三倍焦距处竖直放置一平面镜MN,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B、N两点都在主光轴上,AB与MN高度相等,且与透镜上半部分等高。
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
A.两个实像,一个虚像B.一个实像,两个虚像
C.只有一个虚像D.只有一个实像
5.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
当将点光源放在C点时,则()
A.一定在B点成一个实像
B.一定在A点的左侧成一个虚像
C.可能在B、C之间成一个实像
D.可能在C点的右侧成一个虚像
6.平面镜水平放置且镜面朝上,在镜面上方竖直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左侧主光轴上两倍焦距处有一点光源S,关于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成像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两个实像,两个虚像B.两个实像,一个虚像
C.一个实像,两个虚像D.一个实像,三个虚像
7.如图a,蜡烛在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
如果沿直径对称地切除透镜很小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再把上半截透镜A和下半截透镜B向原主光轴位置合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a图中,如果一只小飞虫恰好落在透镜上的P点,不会在光屏上留下小飞虫的影子
B.在a图中,如果蜡烛向透镜不断靠近,则所成的像一直变大
C.在b图中,A,B.合拢后,所成像情况与a图相同,只是亮度变低
D.在b图中,A,B合拢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成像8.若空间有一竖直放置的大凸透镜,在主光轴位置上拉二根钢丝,一个小杂技演员从很远的地方沿着钢丝向焦点处匀速走来。
下列叙述中:
①小演员每走一步,像也走一步;
②像的脚步始终比小孩大;
③像大时脚步大,像小时脚步小,即“大像”走大步,“小像”走小步;
④像总朝远离小演员的方向运动,好像在逃离。
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①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③④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
9.在凸透镜前有一个物体,经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
若物体以速度υ沿垂直于主光轴的方向缩短(物长不为零),则()
A.物体在缩短的过程中,像也以υ的速度缩短
B.物体在缩短的过程中,像以小于υ的速度缩短
C.物体在缩短的过程中,像以大于υ的速度长高
D.物体在缩短的过程中,像以小于υ的速度长高
10.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是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
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远离透镜移动的情况是()
A.沿平行主轴方向B.沿O与S′连线方向
C.沿F2与S′连线方向D.沿F1与S′连线方向
11.凸透镜前有一个物体,经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
若物体以速度v沿垂直于主光轴的方向长高,则()
A.像也以速度v长高B.像以大于v的速度长高
C.像以v的速度缩小D.像以小于v的速度长高
12.把一个凸透镜固定于薄壁玻璃筒中间,在凸透镜的焦点F处放一个点光源S,然后注入水,使水面处于光源S和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为使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一束平行光,则光源的位置()
A.应适当升高
B.应适当降低
C.应不动
D.无论怎样变动,均无法实现
13.用一个直径为20厘米的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5厘米处有一垂直于主轴的光屏,此光屏上呈现一个直径10厘米的明亮的光斑。
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厘米或30厘米B.10厘米
C.45厘米D.30厘米
14.如图所示,在凸透镜L的左侧垂直主轴放置一物体AB,当用黄光照射物体AB时,恰在透镜L右侧光屏P上得一清晰的像现改用绿光照射物体AB,仍要在P上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保持物体AB和透镜L不动,将光屏P适当向左移
B.保持物体AB和光屏P不动,将透镜L适当向右移
C.保持光屏P和透镜L不动,将物体AB适当向右移
D.保持透镜L不动,将物体AB适当向左移,同时将光屏P适当向右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