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完整版(全)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完整版(全)

1)2)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B.教学由教和学两方面活动组成2.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3.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A.交往性: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交往活动过程B.认识性: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C.发展性: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但又不仅仅局限于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过程。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2)学习简介经验必须要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间接经验要与直接基础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辨析)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智力的高低。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1)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材料题)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题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5.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的重要规律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2)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习的推动力1.,而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单选)2.备课是教师根据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1)2)1)构建教材内容的知识体系;2)确定知识点;3)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辨析)1、教学内容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教材内容。

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

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

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
一、教育心理学
1. 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
2. 学习动机与学习方法
3. 智力发展与学习能力培养
4. 学习与记忆的规律和策略
5.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辅导
6. 教育中的激励与评价
二、教育学
1. 教育的定义、目标和功能
2. 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流派
3.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4. 教育变革与教育政策
5.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6. 教育评价与教育质量提升
三、教育法律法规
1. 中小学教师资格申请与评审规定
2. 基础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
3. 中小学教育管理规定与政策
4. 教育机构管理规定与政策
5. 学生权益与保障法律法规
6. 员工劳动关系法律法规
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教育科学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3. 教育科学研究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4. 教育科学研究的结果解释与推论
5. 教育科学研究的伦理与道德问题
6. 教育科学研究应用与转化问题
五、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1. 课程开发与设计
2.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4. 教学评价与评估
5.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
6. 教学创新与教育改革
以上是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的简要概述,希望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请注意,本文仅为参考资料,真实名字和引用已经被修改,如需详细了解,请查阅相关教育学习资料。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素质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素质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素质与能力知识点汇

本文档总结了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教育素质与能力知识点,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 教育心理学
- 认知发展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等。

- 研究理论:如行为主义研究理论、认知研究理论和构建主义研究理论等。

- 教育评价:包括评价的目的、方法和准则等。

2. 教育学原理
-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如教育的定义、教育的特点和教育的功能等。

- 教学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研究法和创造法等。

-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课堂组织与管理和教学评价等。

3. 教育法律法规
- 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包括宪法、教育法、教师法和教育行政法等。

- 学校章程和管理制度:包括学校章程的制定、学校管理制度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等。

4. 教育伦理与教育职业道德
-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等。

- 教育伦理问题:包括教育伦理问题的起因、解决办法和预防措施等。

以上仅为部分知识点,考生需要结合教材和相关资料进行更全面的复与研究。

祝您考试顺利!。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一、教育知识考点1. 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是教师教育知识的基础,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教育思想等。

教师需要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以便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

2.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原理和规律,以及教育实践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3.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指与教育工作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包括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育法规等。

教师需要了解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掌握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和操作要点,以便在教育工作中做到遵纪守法、合法权益的维护。

4. 课程与教学知识课程与教学知识是指教师在课程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教师需要了解教学理论和方法,熟悉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的组织。

二、教育能力考点1. 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包括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2. 教学实施与管理能力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实施与管理能力,包括熟练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能够有效管理教学过程,确保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发展与指导能力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学生发展与指导能力,包括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能够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问题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和辅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评价与反馈能力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评价与反馈能力,包括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能够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能够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

2023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内容精华全面

2023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内容精华全面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选择题、辨析题)(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涵义(掌握)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朝着社会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掌握)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发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

3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

社会属性: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劳动为教育提供了客观需要和现实条件教育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教育:(1)没有阶级性(2)传递生产经验(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我国4000多年前的夏朝已有了名叫“庠”、“序”、“校”的施教机构,(封建社会教育)到了殷商和西周又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pdf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pdf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pdf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指教师在承担教育教学任务时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这些知识与能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育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下面是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供你参考。

1.教育学知识点
-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观
-教育的过程和方法
-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教育心理学
2.教育评价知识点
-教育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教育评价的方法和工具
-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指标
-教育评价与教学改进的关系
3.教学设计知识点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设计
-教学组织和教学活动设计
4.教学方法知识点
-讲授法和讨论法
-实践法和合作学习法
-问题解决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情感教育和体验教育方法
5.教育法律知识点
-教育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体系-教师法律责任和教师权益
-学生权益和学生安全保护
-教育行政管理和校园管理法律规定6.班级管理知识点
-班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班级规章制度和班级文化建设
-学生发展和学生行为管理
-班级安全和和谐的建立
7.教师职业发展知识点
-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教师自我评价和职业提升-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
-教师团队合作和校本教研。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重要的科目之一。

这一科目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对于考生能否成功获得教师资格证起着关键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其中的主要考点。

一、教育基础这部分内容是构建教育教学知识体系的基石。

首先,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从古代教育的特点到现代教育的变革,考生需要清晰地把握其脉络。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也是重点。

教育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例如,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会制约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决定教育的结构和内容。

教育目的的理论和我国的教育目的同样重要。

不同的教育目的理论,如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等,都有其独特的观点和主张。

而我国的教育目的强调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学生指导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

考生需要了解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发展特点,以及情绪情感、意志、自我意识等社会性发展特点。

在学习指导方面,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为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

同时,要掌握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学习策略的分类与训练等内容。

对于小学生的品德发展,了解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掌握品德培养的方法至关重要。

此外,还需要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

三、班级管理班级与班集体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阶段,是这部分的基础知识。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繁多,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到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再到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都需要考生熟悉。

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也是常考的内容。

要明确活动的类型、目标、步骤等,能够根据不同的主题和目的设计出富有创意和实效的班级活动。

四、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将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明确、具体、可操作,能够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

教学过程的设计包括导入、新授、巩固练习、小结和作业布置等环节。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与基本能力必考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与基本能力必考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与基本能力必考知识点一、教育教学理论1.教育学基本原理:教育的内涵、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法则等。

2.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学习理论等。

3.教育社会学: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的公平性等。

4.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教育规划、教育法规等。

二、教育教学方法1.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教学设计的原则、教学设计的步骤等。

2.教学评价: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的方法和技巧等。

3.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意义、方法和步骤。

4.教育教学技术:教学技术的概念、常用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等。

三、教育教学内容1.教育教学目标:教育教学目标的分类、层次和特点等。

2.课程标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及其重点、难点内容等。

3.教育教学素材:教学素材的选取、使用等。

4.教材与教辅:教材的选用和使用、教辅的作用和选择等。

四、教育教学策略与方法1.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激励策略、评价策略等。

2.课堂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研究法等。

3.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教学策略:特殊教育学生、优秀生、问题学生等。

4.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手段、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等。

五、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1.课堂组织与管理:课堂纪律、课堂秩序等。

2.学校组织与管理:学校管理机构、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管理制度等。

3.教育教学管理技能:领导技能、组织技能、沟通技能等。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教育教学与基本能力必考知识点,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考试大纲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

同时,了解教育教学最新动态,关注教育和教育政策的变化,也是教育教学与基本能力考试的必备知识。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重点知识点总结1. 教育学知识- 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学中的重要概念2. 教育心理学知识- 学习与记忆的基本过程- 学习的类型和因素- 学习策略与方法- 学习困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学习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特点3. 教学设计与评价- 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分类-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利用- 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方法- 教学评价结果的运用4. 课堂管理与组织- 课堂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学生行为管理的策略- 课堂组织与课堂氛围的建设 - 学生参与与合作的促进5. 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 语文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数学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英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科学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社会与生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 艺术与体育教育的原则和方法6. 教育法律与职业道德- 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和适用-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伦理与教育的关系- 教师职业发展与提升7. 班级管理与教育指导- 班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班级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学生发展与个性特点的认识- 学生心理健康与解决方法- 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与帮助总结: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涵盖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与评价、课堂管理与组织、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法律与职业道德以及班级管理与教育指导等方面的知识点。

掌握这些重点知识点,是一名小学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

同时,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综合运用各个知识点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素养。

小学教育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记重点与考点

小学教育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记重点与考点

小学教育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记重点与考点
1.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重点
-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知识,了解学生、教学目标和教材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 教学设计与实施: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 评价与反馈:包括对学生研究情况进行评价和给予合理反馈的能力,能够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2.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考点
- 受教育理论与实践: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研究与发展:了解学生的研究和发展特点,能够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 教育教学研究方法:了解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教育教学研究。

- 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够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材料,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过程。

- 评价与反馈: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反馈,能够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以上是小学教育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重点与考点,希望能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相关教材和资料。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知识与能力是重要的科目之一,涵盖了丰富的知识点和考点。

以下是对这一科目常见考点的详细整理。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2、教育的发展历程从原始社会的教育到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再到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教育,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形式。

3、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人口等社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4、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理论流派,如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等。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教育制度学制在形式上的发展,包括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如壬寅学制、癸卯学制等。

二、中学课程1、课程的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等,以及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的区分。

2、课程理论流派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的主要观点。

3、课程设计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呈现方式。

4、课程评价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 评价模式等的特点。

三、中学教学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以及教学的一般任务。

2、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遵循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等规律。

3、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的含义及运用要求。

4、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等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四、中学生学习心理1、感觉和知觉感觉的特性,知觉的特性和种类。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完整版全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完整版全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完整版全一、教育学知识点1. 教育学基本概念2.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3. 教育学的学科特点4.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5.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6. 教育目标与教育任务7.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8. 教育评价与监控9. 教育法规与政策10. 教育伦理与道德二、心理学知识点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特点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3. 成长与发展心理学4. 学习与教育心理学5. 认知与思维心理学6. 动机与情绪心理学7. 人格与个体差异心理学8. 社会心理学9. 心理健康与心理干预10. 心理评价与测试三、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1.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范围2. 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3. 教师教育法律法规4. 学生权益保护法律法规5. 教育行政法律法规6. 教育机构管理法律法规7. 课外教育法律法规8. 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督四、教育管理与评价知识点1. 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任务2. 教育管理模式和方法3. 教育管理标准和评估4. 教育管理中的决策与领导5. 教育管理中的沟通与协调6. 教育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7. 教育管理中的质量保障和监控8.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9. 教育评价的目的和意义10. 教育评价的形式和程序五、教育技术与信息化知识点1.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教育技术的分类和应用3.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4.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和方法5. 教育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6. 教育信息化设备和软件的使用7. 教育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及其评价8.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管理和评价六、教育心理与教育方法知识点1. 学生个性发展与教育2. 学生学习方法与策略3. 学生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处理4. 学生学习动机与教育激励5. 学生学习困难与教育帮助6. 学生学习兴趣与教育引导7. 教师教育方法与教学设计8. 教师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9. 教师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10. 教师评价与教育反思以上为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的整理,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教师资格证-高中-《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高中-《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高中-《教育知识与能力》知
识点
1.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 研究与教育的关系
- 研究过程及其主要理论
- 研究动机与兴趣
-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发展趋势
2. 教育学知识点
- 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
-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与发展趋势
- 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 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 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3. 教育法学知识点
- 基本法律和法规
- 教育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定
- 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 教育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 教育行政法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4. 课程理论与课程设计知识点
- 课程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课程设计的过程和要素
- 课程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标准
5. 教育评价知识点
-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 教育评价的分类和方法
- 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 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
6. 教育统计学知识点
- 教育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教育统计的数据收集和处理
- 教育统计的表达和分析
- 教育统计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以上是高中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知识点完整版。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该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能力的运用。

下面是该科目的重点笔记知识点。

一、教育心理学1.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等。

2.发展心理学:包括儿童生理、智力发展、语言发展、情感发展等内容。

3.教育评价:包括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以及对学生学业水平、学法和学风的评价方法。

二、教育学1.教育目标:教育目标的分类以及确定教育目标的原则。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分类以及确定教学目标的原则。

3.教学法:教学法的分类以及不同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4.课程与教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教学组织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课程与教材1.课程理论:包括课程开发、课程评估、课程等内容。

2.教材原则:教材编写的原则、教材评价以及选择教材的方法。

四、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包括教学评价的意义、功能以及与学生评价的关系等。

2.教学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正式测试评价和非正式评价的方法,以及评价工具的选择方法。

五、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政策1.教育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教育政策:包括当前教育中的政策措施、教育发展的规划等。

以上是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重点笔记知识点,希望可以对备考有所帮助。

考生可以结合相关教材和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灵活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史上最全的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归纳

史上最全的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归纳

史上最全的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
考知识点归纳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一个重要科目,主要考察考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下面是一个史上最全的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的归纳:
一、教育学基础知识
1.教育学的定义、性质、任务和方法
2.教育学的发展史、流派和理论体系
3.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教育学的实践意义和问题
二、教育学专业知识
1.儿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规律
2.儿童成长的各个方面特点和规律
3.儿童行为管理和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
4.儿童与家庭、学校等环境的关系
5.教育评价与测量的方法和原则
三、教育教学方法与技能
1.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育教学设计
2.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组织
3.学生评价和激励的方法和原则
4.教学实践中的具体策略和技巧
四、教育教学的研究与
1.教育教学的原则和途径
2.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和工具
3.寓教于乐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实践
4.教育教学问题的实证研究和解决方法
五、课程与教材的研究与开发
1.教育课程的基本原理和体系
2.小学各学科课程的要求和特点
3.教材的选择和使用
4.教材开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六、教育教学的政策与法规
1.教育法律法规及政策
2.教育教学相关管理办法和制度
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行为准则
4.学校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以上归纳的是《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的主要考点,但仅仅知道这些知识点是不够的,还需要考生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来掌握这些知识。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202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202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理论、教育法规、课程标准、教学原理等教育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下面将202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考生备考复习。

一、教育理论1.教育的定义、特点和功能: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化过程,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教育主要功能包括教育人、培养人、启发人、约束人、评价人等。

2.教育的基本原则:个别性、社会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等。

3.教育的基本任务:知识传授、品德培养、能力培养。

4.教育思想流派: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义、教育民主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启蒙主义等。

5.教育的发展规律:教育规律、人的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等。

二、教育法规1.《教育法》:确立了教育的地位和性质,规定了教育的基本任务、原则、制度等。

2.《教师法》: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教师的合法权益。

3.《中小学教师法》:明确了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要求、职责和权利等。

4.《学校安全法》:规定了学校安全工作的职责和要求,保障了学生的安全。

5.《义务教育法》: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实施要求和义务教育的基本制度。

三、课程标准1.课程标准的概念和作用:课程标准是制定、实施、评价课程的基本依据,包括课程目标、内容、课程标准。

2.课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3.课程重心的转移: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为主转变,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4.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

四、教学原理1.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目标明确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活泼性和生动性。

2.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等。

3.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等。

五、其他知识点1.学生心理特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包括孩子的学习兴趣、动机、心理特征等。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一、教育学的基本理论1.教育学的定义和对象2.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基本条件3.教育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关系4.教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5.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和研究途径二、教育思想1.孔子教育思想2.孟子教育思想3.荀子教育思想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5.列宁教育思想6.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三、教育目标与方针1.社会主义教育目标与培养目标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3.新课程的理念和特点4.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与社会实践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四、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教育评价的内在要求与外在条件4.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教师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五、教育方法1.教育方法的定义和作用2.讲授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3.讨论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4.实验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5.演示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6.研究性学习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7.问题解决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8.合作学习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六、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2.学习的基本过程和学习理论3.思维与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4.认知与记忆的心理机制5.智力与智力发展的心理机制6.动机与兴趣的心理机制7.人格与性格的心理机制七、教育管理与领导1.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教育管理的层次和功能3.学校管理的基本任务和职能4.学校领导的基本要求和类型5.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策略和方法6.学校文化建设和校本研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八、中学教育的特点和问题1.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地位2.中学教育的特点和主要问题3.中学课程的目标和主要内容4.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5.中学学科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上是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育必背的知识点。

对于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考试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大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于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以下是该科目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

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教育的定义、教育学的分类、教育的性质和目的等。

2.教育思想和流派:孔子思想、兴学、新教育、人力资本理论等。

3.教育目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综合发展。

4.教育原则:社会主义教育原则,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等。

5.教育规律:教育发展规律、学生发展规律等。

二、心理学基础知识1.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心理发展的规律。

2.学习心理学:学习的条件与要素、学习的心理过程、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3.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文化心理学等心理学理论。

三、课程与教学论基础知识1.课程与课程标准: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国家课程标准等。

2.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法。

3.课堂教学原则与方法:知识的呈现、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问等。

4.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多元评价等。

四、教育信息技术1.网络技术:网络资源的获取与利用、网络教学实施的策略和教学方法。

2.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实施与评价。

3.教育软件:教育软件的类型与特点、教育软件的运用。

五、小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1.儿童青少年健康问题:常见疾病、饮食与营养、心理健康等。

2.小学生安全问题:校园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

3.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内容、方法与策略。

4.学生突发疾病的处理与急救知识。

六、小学德育教育1.德育的基本任务与方法:示例引领、言传身教、激励教育等。

2.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价值观:集体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国际视野等。

3.小学生道德教育:学生个性培养、行为规范培养等。

七、小学语文教育1.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与方法: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阅读教学等。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解读: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一.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1.教育者主导2.受教育者-学习的主体3.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和中介)二.了解教育的起源(1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美国桑代克动物本能。

2心理起源说美国孟禄起源于无意识的模仿3、劳动起源说前苏联米丁斯坦、凯洛夫。

三.基本形态(1、社会教育2、家庭教育3、学校教育)及其历史发展脉络四.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个体1、促进2、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3负向功能。

社会1、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2、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3、促进经济发展4、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5、负向功能五.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1、控制人口数量2改善人口素质3完善人口结构)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科学知识)六.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者的权利、教育目的、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人才、教育是影响政治经济舆论力量、可以促进民主)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七.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关键期、互补性、个体差异性)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七、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强制性、统一性、免费性);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八、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中学课程一、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美国布鲁纳德国瓦根舍前苏联赞可夫知识是课程的中心,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其重要作用)、活动中心课程论(主张以学生兴趣、爱好、动机、需要为价值取向,以儿童社会活动为中心来研制课程和组织教学。

杜威)社会中心课程论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重视道德教育和社会权威的作用);二、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三、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杰克逊)四、课程目标具有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

制定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课程内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组成)、课程评价(1、目标评价模式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五、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学生发展2、强调教师成长3、重视以学定教)、课程改革内容(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中学教学一、理解教学的意义,(1、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2、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

(1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的间接性和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和有领导的认识3、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二、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相统一时要注意的问题防止只传授,防止只探索2、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注意问题忽视知识传授和忽视能力培养都不可取二者有机结合3、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注意的问题)、4、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思想品德的提高为他么积极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注意不能孤立来谈)三、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感知教材形成能表象理解教材形成概念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四、上好课的具体要求(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教态自如6组织严密7气氛热烈五、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贯彻直观性原则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重视运用直观性语言教学方法;2、启发性原则要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将知识创造性的运用于实际、发扬教学民主。

3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4巩固性原则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5因材施教原则要求坚持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根据不同学生特点有区别的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特长。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书本实际、运用知识能力、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乡土教材7、发展性原则8、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六、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演示法5、练习法6、实习作业法7、实验法8、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9、情感陶冶法七、当前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实施素质教育基本策略是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改革的重心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中学生学习心理一、感觉的特性(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2感觉现象适应、后像、对比、不同感觉得相互作用);理解知觉的特性(选择性2、整体性3、理解性4、恒长性)。

二、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其分类有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注意的品质有1、注意的广度(受注意对象特点、活动的性质和任务、个体的知识经验三个影响因素)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对象特点、主体精神状态、主体的意志力水平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明确的信号提示、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力)掌握遗忘的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遗忘的原因(1、时间因素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3、学习的程度4、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5、识记者的态度)记忆能力培养1、明确目的,加强记忆自觉性、2、复习练习3、理解4多感官、5自我检查二、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时与功能固着)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创造性思维特征(1流畅性2、变通性3、独创性)三、掌握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学习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知道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四、迁移的分类(1、正迁移和负迁移2、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3、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4、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5、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迁移的基本理论(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掌握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1、精选教材内容2、合理组织材料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5、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五、学习策略的分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六、学习的基本理论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促进教学。

√中学生发展心理一、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注意、记忆、思维特点。

二、情绪的分类(心情激情应激),掌握中学生的情绪特点(1、情绪情感更加强烈,具有冲动性和爆发性2、情绪情感不够稳定,具有两极性3、情绪理解能力增强,学会用情绪表达规则4、能采用有效地情绪调节手段)情绪情感的调节方法(转换认知角度、自我暗示、调节期望值、适当宣泄、转移注意力、升华)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培养(1、增强学生的自信心2、培养中学生的情绪自知力和挫折承受力3、帮助中学生掌握情绪情感调节方法4、充实中学生的精神生活)三、理解人格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综合性、功能性)四、奥地利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人格发展理论及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理解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五、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生理(1、身体外形巨变2、体内机能增强3、性发育成熟。

心理1、连续性和阶段性2、定向性和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掌握性心理的发展(1、异性疏远期五六年级到初中一二年级2、异性接近期3、两性恋爱期)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1、教师对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引导抓好青春期教育、提倡异性学生的正确交往、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2、异性交往应遵循的原则要自然适度、注意交往的方式和场合、要留有余地、不能随便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中学生心理辅导心理健康的标准(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尊自知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和工作高效率)熟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网络成瘾等)。

理解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包括强化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特点以来访者为中心、将咨询看成是转变的过程、采用非指导性咨询的技巧)理性-情绪疗法等。

中学德育一、品德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意志),理解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处于伦理形成时期。

2、品德发展有动荡向成熟过渡,初中动荡高中成熟)。

二、理解皮亚杰(1、他律阶段2、自律阶段)和柯尔伯格(1、前习俗水平惩罚服从和相对功利取向2、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和遵守法律取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和普遍伦理取向的道德发展理论(要改变或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必须考虑其接受能力,遵循先他律后自律、循序渐进的原则)理解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外部家庭社会同伴,内部菲斯廷格的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受教育程度)掌握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的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三、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和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

四、熟悉和运用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分析和解决中学德育实际中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