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20》完全解读
2020年高考化学全国III卷试卷分析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高考复习的指导课件(24张PPT)
6.诗词歌赋:(2019年II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 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另外石灰吟(宋.于 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 留清白在人间。其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等
7.书法:宣纸的主要成分——纤维素;秦朝大
将蒙恬对毛笔的改良:他最早用兔毛(掷于含
碱性水的石坑中,油脂水解)代替竹签,从而
大大改善了书写效果,后来在善琏村他又取羊 A. 分液 B. 过滤 C. 萃取 D. 蒸馏
C. 铁容器可以盛放浓盐酸、浓硝酸、浓硫酸 试题解析: 浓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③错误;稀释浓硫酸时放热将影响量筒的准确度甚至发
中华传统文化的范围广泛,文字、语言、书法、音乐、 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 畴。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 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具体地讲,中华传统 文化以节日、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 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为载体。比如正月初一 春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等节日和各种 民俗活动以及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 活在中国的各地区的传统文化等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
知识目标 题分 号值
核心考点
能力目标
难
接受、 分析和 实验 度 吸收、 解决问 与探 要 整合信 题的能 究能 求
息能力 力
力
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化学学科的核
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涉及的反应为A: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20》完整解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20》完整解读2019年12月19日,在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考试蓝皮书》发布暨高考评价体系研讨会上发布了《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中国高考报告:政策与命题解读》《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北京志鸿教育考试研究院是本次发布会的协办单位。
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与志鸿教育研究院强强联手,委托世纪天鸿作为中国高考报告系列丛书的总发行,通过专业、权威的政策解读和试题解析,强大的渠道影响为广大高考师生提供最实用的高考解决方案和备考策略。
高考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着力于教-考-招等领域的全景式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分类考试、综合评价、阳光招生、多元录取的道路。
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
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意味着发轫于2014年的高考综合改革正式落地。
未来新高考改革将在认真总结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高考改革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效的基础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助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2019年的高考综合改革,走过了一条务实前行的艰苦奋进之路。
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义务教育三大领域顶层设计悄然完成、全面发力;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学科评价体系新立,高考命题标准发生深刻变化;规范学业考试,改善综合素质评价,提升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录取体系的重要性,多元录取的录取体系全面升级。
职业教育扩招百万,助力高考综合改革。
未来已来,新高考改革在中国教育现代化前进的大道上,稳步迈进。
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完全解读(浙江1月卷)
分值 3 3 3 3
10
难度 中 难
较难 中
难
续表
考查方向 电化学
详细知识点 选择题(48分) 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金属的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 蚀;原电池有关计算
反应机理
酯的化学性质;酯的水解;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元 素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离子平衡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
四、涵育素养凸显学科价值
试题选材围绕材料、生命、环境、能源和信息等与化学关系密切的领域,充分 体现出化学学科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凸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 值。试题精选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实现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 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通过考试引导教 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强化社会责任担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试题注重 真实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探究身边和社会的化学现象和问题。践行从知识立意-能 力立意-素养立意的命题导向,在问题情境、思维方式、实践活动和价值观念等多个 维度开展了积极探索,突出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核,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试题选取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问题指向考查学习掌握能力、学科思维能力和实践 创新能力,通过对生产生活实践中化学原理的考查,充分体现出化学学科推动科技
备考复习中不能好高骛远,以打牢必备知识为根本,能力培养为关键,素养培 育为核心,价值引领为导向,不可一味求新、求变,不能一味加大难度、无限制拔 高,应当根据学情,精心选择和设计内容,把学生最需要的给他,让他在现有水平 上有所提高。
二、回归教材强化能力
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给我们的启示是加强基础知 识复习是高考复习中的重中之重,同时在复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例 如,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恰当的使用化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同时对于题给的信息能准确把握,并善于挖掘出其隐含条件,领会命题者意图。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进行详细解读,并结合新高考官方模拟考对2020高考各科复习进行指导分析。
高考评价体系:命题指南和复习指南“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涵盖了考查目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一核”为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内容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一核”考查目的: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体现在高考升学上,由简单的上大学并为就业做好准备提升为上好大学并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高考的核心功能也必须调整确立为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
“四层”考查内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以司机开车类比,司机必须要了解道路安全法规、驾车基本理论、车辆基本构造等基本内容,这些属于必备知识;一个合格的司机,能够熟练开车上路,平安行驶,可以说具备了关键能力;一个高水平的司机,能够在复杂的路况中应对棘手问题,能够完成较为困难的驾驶任务,可以说具备了学科素养。
核心价值是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健康的情感态度的综合,强调的是学科共性。
学科素养是指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后,学生面对复杂现实问题情境或复杂学术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方法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
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指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后,学生在应对现实问题情境或学术问题情境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与各学科原有的能力要求相比,关键能力有2点不同:一是更加契合时代需求。
如阅读能力一直是高考语文的考查重点,信息时代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发生变化,因此高考语文的关键能力之一——阅读能力也相应要由注重精读转向强调精读、泛读等各种阅读策略的灵活运用,由注重文本内容理解接受能力转向侧重对文本传递的各类信息的审视阐释能力。
《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及2020年高考命题趋势》学习心得(1)
《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及2020年高考命题趋势》学习心得(1)学习《高考评价体系》心得2020年5月25日晚七点,学校组织高中教师观看了高考评价体系解读的网络学习视频。
通过学习我的个人感悟和心得体会如下: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
其中,“一核”为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紧密衔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以遵循考试大纲,聚焦主观内容,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高考科学化规范化的指导性文件,2019年高考物理命题严格依据考试大纲聚焦高中物理学科主干内容和要求,以主干的学生终生发展和继续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为基础设计体避免超刚过难过烦的内容,试卷必考部分主要涵盖力学和电磁学两部分内容。
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静电场,电路磁场和电磁感应等主要内容为主线选考部分主要考察基地实验定率主要内容通过合理设计试卷结构考察学生的必备知识各套试卷均以考察,高中物理的主干内容为重点试卷中较难试试题所考察的内容均为高中物理主干内容,为此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回归课堂教材,避免超刚学超量超量学。
2019年高考物理各套试卷适当减少复杂的运算,增加定性理解的试题,以此引导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第42第14题引导学生从能量的观念认识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第15题要求学生对信息模型有深入的理解你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规律来比较,线速度向心加速度之大小,第16题考察共点力的平衡,共点力的平衡,学生可以用力的合成法矢量三角形法,应用三角函数工具来解决问题。
2020江苏新高考评价体系(2020.11)
高 考背 景评、 价要 求体 系
高考评价体系关键概念和重要关系
四、情境: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核载体
(四)情境在命题中的运用
基于“四层”考查内容与“四翼”考查要求的关系,高考命题设计四种类型题目。 3.应用为主的试题
选取工业生产、产品制造、技术论证以及政策讨论等时机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提 供多种形式的材料。命制结论开放、解题方法多样、答案不唯一的试题,增强试题的 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打破常规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高考评价体系关键概念和重要关系
四、情境: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核载体
(四)情境在命题中的运用
基于“四层”考查内容与“四翼”考查要求的关系,高考命题设计四种类型题目。 1.基础性为主的试题
在命制试题时,要以问题情境为载体,加强对基本概念、原理、思想方法的考查, 体现高考试题的“基础性”。
25
高 考背 景评、 价要 求体 系
31
新 课 标 、背高 考景评、价要体 系求学 习 感 悟
一、关注新高考背景下,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维度发生的变化
备课、评课时,上课、说 课前,教师要从高考评价体 系的10个维度,就这节课提 出这样一些问题:
32
新 课 标 、背高 考景评、价要体 系求学 习 感 悟
二、努力进行自我革命
思想 变革
提升了什么关键能力 掌握了什么必备知识 训练了什么思维方法
不存在超纲 没有考试大纲
设置了什么情境活动
怎么样体现学以致用(语文的应用文)
怎么样体现综合融通
30
高 考背 景评、 价要 求体 系 新课标、高考评价体系学习感悟
——徐谦
一、关注新高考背景下,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维度发生的变化 二、努力进行自我革命 三、对新高考“3+1+2”模式的再思考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的化学命题与备考分析(2020-2021)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的化学命题与备考分析从2020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三套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和新高考试点省份的几套考试题来看,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对接高中课程改革、深化高考内容改革方面均有新的突破。
高考化学试题紧紧围绕着“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以学科素养为测试宗旨,全面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在彰显教育改革鲜明方向的同时,也为高中化学教学及高考备考指出了明确的前进方向。
一、《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背景下的高考试题分析1.把握育人导向,精选试题情境素材除了少量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试题外,大部分试题都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情境,以文字、数据、图表等形式呈现,这些情境包括日常生活情境、生产环保情境、化学史情境、实践性情境、探索性情境等多个方面。
如果把高考当作考生高中学习阶段的最后“一堂课”的话,命题专家通过精选试题素材,为考生上了一堂实实在在的化学课,体现了积极的育人导向,也落实了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
(1)日常生活情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全国的医务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逆行,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了新冠病毒的蔓延,为世界人民抗疫树立了标杆。
高考命题中有意选取这一事件作为试题素材。
如2020全国Ⅰ第7题、天津化学第1题等。
【例1】(2020全国Ⅰ,7)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对于上述化学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H3CH2OH能与水互溶B.NaClO通过氧化灭活病毒C.过氧乙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6D.氯仿的化学名称是四氯化碳(2)生产环保情境。
化工产品为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高考命题中选取生产和环保方面的材料作为试题素材,有利于考生正确认识化工生产的利弊,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龙源期刊网 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作者:
来源:《中小学德育》2020年第02期
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该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其中,“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層”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回答“考什么”的问
题;“四翼”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从而给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在高考领域的答案。
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介绍,高考评价体系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教育功能上,实现了高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二是在评价理念上,实现了高考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
识为基”综合评价的转变;三是在评价模式上,实现了高考从主要基于“考查内容”的一维评价模式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的转变。
高考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是发挥高考正向指挥棒作用、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
(来源:教育部网站2020年1月7日)。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20》完整解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20》完整解读2019年12月19日,在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考试蓝皮书》发布暨高考评价体系研讨会上发布了《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中国高考报告:政策与命题解读》《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北京志鸿教育考试研究院是本次发布会的协办单位。
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与志鸿教育研究院强强联手,委托世纪天鸿作为中国高考报告系列丛书的总发行,通过专业、权威的政策解读和试题解析,强大的渠道影响为广大高考师生提供最实用的高考解决方案和备考策略。
高考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着力于教-考-招等领域的全景式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分类考试、综合评价、阳光招生、多元录取的道路。
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
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意味着发轫于2014年的高考综合改革正式落地。
未来新高考改革将在认真总结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高考改革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效的基础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助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2019年的高考综合改革,走过了一条务实前行的艰苦奋进之路。
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义务教育三大领域顶层设计悄然完成、全面发力;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学科评价体系新立,高考命题标准发生深刻变化;规范学业考试,改善综合素质评价,提升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录取体系的重要性,多元录取的录取体系全面升级。
职业教育扩招百万,助力高考综合改革。
未来已来,新高考改革在中国教育现代化前进的大道上,稳步迈进。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2020年高考数学命题趋势预测与后期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有助于学生形成理性思维,树立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促进智力发展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在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即数学的独特的育人功能
如何理解数学学科高考的“一核”核心功能
“服务选才”是高考的基本功能,由于数学学科的基础性,任何
高 考 评 价 体 系 由 “ 一 核 ”“ 四 层”“四翼”组成。其中,
“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 “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 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
“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 “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 备知识”,回答“考什么”的问题;
“四翼”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 “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如何理解数学学科高考的“一核”核心功能
文科、理科全国Ⅱ卷第(16)题
融入了中国悠久的金石文化,赋以几何体真实 背景,有助于学生认知这个全新几何体,在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借助几何体的对称性, 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对称美,更感受到这 种美对于解决问题的真实力量。
文科、理科全国Ⅰ卷第(4)题
以著名雕塑“断臂维纳斯”为例,探讨人体黄 金分割之美,在考查学生的美育方面进行了大 胆的探索,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美育,培养审 美意识。
如何理解数学学科高考的“一核”核心功能
(2019年全国Ⅰ卷理第4题)
为什么黄金分割是最美人体?
如何理解数学学科高考的“一核”核心功能
(2019年全国Ⅱ卷16题)
如何理解数学学科高考的“一核”核心功能
2019年的试题是风向标,预计2020年高考 数学试题,会继续在立德树人方面加大考 查力度,试题会继续以科技创新为背景, 体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会 继续加强落实“五育”考查。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2020 年高考数学二三轮复习备考策略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2020 年高考数学二三轮复习备考策略第一部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一、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总体特征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包括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明确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其中,“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翼”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高考命题理念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转变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基础。
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关键概念和重要关系㈠、“一核”---高考的核心功能1、立德树人——高考的根本任务2、服务选才——高考的基本功能3、引导教学——基础教育对高考的现实要求高考对教学的影响具有“二重性”:使用得当可发挥其正向积极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使用不当则会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文理偏科等后果。
①助力素质教育发展,促进核心素养落实②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③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促进人的持续发展㈡、“四层”---高考的考查内容1、核心价值在高考考查中的引领作用核心价值既是考查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引领其他层次考查内容的总航标,对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考查必须置于核心价值的统领之下.2、学科素养在高考考查中的导向作用高考各科的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是以学科素养为导向进行界定的.3、关键能力是高考考查中的重点内容将能力作为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不仅符合高考的客观实际,也是衔接高考经过长期实践所确立的“能力立意”命题理念的重要途径,同时可以与基于“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新时代高考命题工作有效连接,确保新时代高考“四层”考查内容能落到实处,从根本上实现其考查效果.4、考查内容在发展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研制了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明确了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各自的功能定位。
精准落实《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学科育人功能——2020年全国新高考语文试题评析及日常教学建议
精准落实《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学科育人功能——2020年全国新高考语文
试题评析及日常教学建议
2020年全国新高考语文试题评析及日常教学建议2020年
是全国新高考语文试题的考试年份。
新高考语文考试的出现,既是对《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精准落实,也是对学科育人功能的全面实现。
新高考语文考试的出现,最大的变化就是考试形式的变化,考试内容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生活和学科发展的实际需求,考试形式更加多样化,考查更加全面,考试内容更加紧密,更加注重考生实际综合运用能力。
针对新高考语文考试,我们应该把握的是,考试的重点是“能力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比较能力、综合素养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会受到考查。
因此,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课堂上要更多的进行活动式、实践式、探究式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语文知识,灵活运用,提升综合素养,培养创新能力。
此外,要注重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文艺、体育、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并且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通过课堂教学、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新高考语文考试的出现,既是对《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精准落实,也是对学科育人功能的全面实现。
教师要充分利用新高考语文考试改革的机遇,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入手,改进教学,真正做到学科育人,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化学(九省联考真题完全解读-河南卷)-2024年1月“九省联考”真题完全解读与考后提升
2024年1月“九省联考”真题完全解读(河南卷)试卷总评试题评析万众瞩目的“九省联考”刚刚结束,河南卷化学试题已经呈现在大家面前,这是一张由教育部官方命制的卷子,因此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本次试卷亮点、新题不少,这必然会影响到大家对2024年的新高考的种种猜测和预判。
河南省作为第五批新高考省份,在2024年的高考中将采取老高考新教材的模式,2025年才正式进入新高考模式,今年的“九省联考”河南卷化学试题使用的是理综卷结构,由7道选择题和4道综合题构成,其与往年河南省使用的全国乙卷理综化学有着哪些差异呢?这也为2024届河南考生的复习备考提供一些提示和指向。
纵观“九省联考”河南卷,试题由7道选择题(单选)和4道综合题构成,综合题没有了选做题,即没有了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选做题,而是把该模块的知识分散到整个试卷当中,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分布,这与2023年的新课标理综卷结构一致。
本次试题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对标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加强对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考查,突出了基础性;问题情境丰富且富有新时代发展精神,体现了时代性;注重对思想和方法、证据和推理、认知和模型等化学核心素养的考查,试题难以梯度明显,体现了选拔性。
试卷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突出关键能力考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充分发挥高考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试题主要特点如下:一、知识体系考查全面,突出主干知识。
注重新老课标衔接,落实改革理念不仅考查了化学与STSE(T7)、有机化学基础(T8)、实验基础(T11)、电化学基础(T10)等老高考多年必考主干知识,同时也充分考查了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内容,突出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要求。
如第9题四个选项分别涉及了电负性、电子排布式、杂化轨道、化学键等多个考点,第28题考查晶胞结构的分析与计算,非常全面考查了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
二、关键能力考查凸显。
深化综合考查,促进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
坚持素养导向,考查学科关键能力在命题材料的选择上更加开放和灵活,对学生的理解与辨析、分析与推测能力考查尤为突出。
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试题评价与教学启示——以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的分析
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试题评价与教学启示——以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的分析引言:中国高考是中国教育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升学、就业以及个人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语文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其试题的评价与教学启示则直接涉及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发展。
本文将以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角度出发,对语文试题进行评价,并提取其中的教学启示,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应对高考挑战。
一、综合理解与表达能力的考查1. 试题描述与批注的设计在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中,试题的描述与批注设计得当,能够引导考生综合阅读、理解并独立思考。
例如,在阅读理解部分中,以“风云未来”为主题的作文《再见,不诺奖》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理、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试题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理解与表达能力。
2. 阅读与写作的结合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在试题设计中充分结合了阅读与写作,通过阅读理解和写作部分的串联,促使学生在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能够准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考查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有助于他们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效地运用语文知识。
二、知识应用与文化素养的考察1. 语言运用的多样性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中,试题在知识应用方面突出了语言运用的多样性。
不同题型要求考生根据语境、句子结构等综合判断和填空,充分考察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
这样的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运用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2. 人文关怀与文化素养在试题设计中,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注重了对学生人文关怀和文化素养的考察。
例如,在语言运用部分设置了古诗词运用的题目,要求考生分析、理解并应用古诗词语言。
这样的试题可以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欣赏,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启示:1. 引导多样性的思维方式: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理解与表达能力。
山西20201102-中国高考评价指导体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的教学改革 1.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 2.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展示理性思维 3.在数学教学中更加重视数学的应用价值(《关于加强数 学科学研究工作方案》) 4.在数学教学中更加重视基于探究的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 5.在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 (塑造健全人格,审美能力,发现与创造能力)
一、新高考全国卷的启示 1. 新高考全国卷的结构与新题型
单项选择题:1-8 多项选择题:9-12 填空题:13-16 解答题:17-22,17题为结构不良题
(1)多项选择题的功能 《新高考数学多选题考查功能研究》 任子朝,陈昂,黄熙彤,赵轩 《中国数学教育》2019年1-2期
(2)结构不良题的功能 2016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构建高考评价体系。 ……试题结构从结构良好到结构不良……
新高考Ⅰ卷
3
志愿者活动
4
日晷
5
体育锻炼
6
新冠肺炎
12
信息熵
15
劳动实习
19
空气中PM2.5浓度与
SO2浓度
课标Ⅰ卷(理科)
3
埃及胡夫金字塔
5
某作物种子的发芽率y
和温度x
19
羽毛球比赛
教育部考试中心.以真情实景落实“五育并举” 以理性思维践 行“立德树人”——2019年高考数学试题评析[J].中国考试 ,2019(07):7-10.
数列、三角及概率统计的比例略有增加,其 他基本保持不变。
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精神 一核四层四翼
பைடு நூலகம்
姜 钢:论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 2018-06-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新高考制度实施与动态调整研 究”(课题批准号:AFA170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与高考数学(山东)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与高考数学(山东)一、2020年高考数学总述从已公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两份文件及《新高考过渡时期数学学科考试范围说明》与2019年11月底12月初进行新高考数学模拟考带来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2020年的考试与2019 年相比,在考核目标基本一致,但是考试范围与要求等方面有变动.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从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三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考试本源性问题,从而给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在高考领域的答案.这将成为未来新高考改革、高考命题和高考实践的重要指南,必将成为老师安排教学,学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总体来看:1.坚持“一核四层四翼”的命题指导思想,注重顶层设计,继续明确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这一高考核心功能;通过明确“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层考查内容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2.无论是知识内容及其要求的三个层次(了解、理解、掌握),还是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要求、个性品质要求和考查要求都没有变化.二、2020年高考命题趋势分析1.招录原则------“两依据、一参考”2020年起,我省夏季高考招生录取将建立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机制,这就是“两依据、一参考”.高校根据“两依据、一参考”录取新生,需要对纳入高考录取的招生专业(类)的等级考试科目按规定提出要求.2. 考试内容变化明显因为不再区分文理,实行考试同卷,根据教育部文件:基于新课程要求的新高考试卷在考试内容上进行了统一规定,删减了如下内容:考试内容范围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必修课程与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内容要求为基础,适当调减部分内容。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说明ppt课件
三、“四翼”:高考的考查要求
(一)基础性:高考强调基础扎实 素质教育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这种连续性体现在前一阶段学习成果是后一阶段学习成果的 基础。对于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来说,应当为继续发 展打下坚实牢固的地基。在广阔的学科领域,高考关注各学 科中的主干内容,关注学习者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所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因此,高考要 求学生对基础部分内容的掌握必须扎实牢靠。高考试卷中应 包含一定比例的基础性试题,引导学生打牢知识基础。例如, 物理学科的基础性内容包括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磁场和电磁感应、光的反 射和折射等,这些基础性内容在试题命制中必须尽量涵盖。
10
二、“四层”:高考的考查内容
必备知识是在梳理高校专业学习要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中的内容标准、历年高考考查的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考 试形式和教学实际情况系统整合、掇菁撷华而成的。与此前 高考考查的知识内容相比,必备知识主要有三点不同。一是 有所更新,体现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新研究、 新认识、新成果,如思想政治学科及时吸纳补充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二是有所增删,如数学学科根据普通高 中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以及文理不分科的新高考要求,对知 识内容进行了调整。三是考查方式上有所变化,减少对静态 知识的考查,而将考查点放在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必须 具备的可迁移的知识上。
23
四、情境: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载体
四是创新性为主的试题。当今时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创新性试
题命制要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科学技
术前沿理论、工程技术领域的重大项目等进行编拟,使试
高考评价体系下高考试题例析——以2020全国高考理综(Ⅲ)卷为例
高考评价体系下高考试题例析——以2020全国高考理综(Ⅲ)卷为例发布时间:2021-06-23T11:01:44.44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第6期作者:冯荣[导读] 2020年全国高考理综(Ⅲ)卷试题,紧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实现了从“知识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评价转变,试题充分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冯荣四川省广元中学/四川省广元市/628000摘要:2020年全国高考理综(Ⅲ)卷试题,紧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实现了从“知识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评价转变,试题充分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通过试题分析,让教师感悟高考评价的导向作用,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高考试题评价体系学科素养关键能力教学反思2019年6月,国务院发文,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高考考试大纲。
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成为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的行动指南。
2020年高考试题就是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指导下命制完成的。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包括“一核四层四翼”。
“ 一核”是指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它从社会、高校、中学三个角度明确了高考的考查目标;“四层”是指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它从四个维度确定了高考的考查内容,实现了从“知识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评价转变,其中学科素养、关键能力是考查的重点和核心;“四翼”是指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它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高考的考查要求,是高考命题者命制高考试题时思考的方向。
评价体系中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以“问题情境”为载体对考生进行相应的考查。
[1]下面以2020年高考全国卷理综(Ⅲ)为例,分析《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在高考物理试题中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2020》完全解读2019年12月19日,在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考试蓝皮书》发布暨高考评价体系研讨会上发布了《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中国高考报告:政策与命题解读》、《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
北京志鸿教育考试研究院是本次发布会的协办单位。
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与志鸿教育研究院强强联手,委托世纪天鸿作为中国高考报告系列丛书的总发行,通过专业、权威的政策解读和试题解析,强大的渠道影响为广大高考师生提供最实用的高考解决方案和备考策略。
高考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2014年启动的新高考改革,着力于教-考-招等领域的全景式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分类考试、综合评价、阳光招生、多元录取的道路。
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
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意味着发轫于2014年的高考综合改革正式落地。
未来新高考改革将在认真总结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高考改革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效的基础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助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2019年的高考综合改革,走过了一条务实前行的艰苦奋进之路。
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义务教育三大领域顶层设计悄然完成、全面发力;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学科评价体系新立,高考命题标准发生深刻变化;规范学业考试,改善综合素质评价,提升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录取体系的重要性,多元录取的录取体系全面升级。
职业教育扩招百万,助力高考综合改革。
未来已来,新高考改革在中国教育现代化前进的大道上,稳步迈进。
2019年是教育领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高考内容改革也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五育并举”、“六个下功夫”、“八统一”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方针,也是2019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高考内容改革的根本遵循。
2019年高考,进一步深化立德树人考查要求,进一步加强从“考知识”到“考能力”的考查,尤其加强了创新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特别是以“一核四层四翼”为主体内容的高考评价体系发布,昭示着高考命题和评价的新标准已然确立,高考指挥棒的指挥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它将深刻地影响每一位考生和一线教师,也必将助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迈向纵深。
高考与国运民生相连,中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总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
置身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之列,中国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堪称奇迹,与经济增长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相匹配。
但是,因为教育有着很强的正外部性,教育无法以一般的市场机制来提供和达到均衡,需要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来统筹协调。
未来将是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模式,在普遍性的制度竞争、成本竞争之外,创新水平将成为决定一个经济体综合实力的最重要因素。
本轮高考改革、特别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制定,就是突出了创新教育、能力教育、思维教育的优先性,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向指挥能力,提高高考指挥棒的指挥水平,从国家人才储备战略的高度着眼,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培育、选拔高水平的人才。
高考撬动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推动创新发展。
《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依托国内权威高考命题与研究机构,从七个部分(包括总报告和六大专题板块)分别讨论了2019年中国高考改革的政策分析、命题实践、教学改革、升学渠道、社会影响和评价体系,为高考的再设计、再出发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总报告总结了2019年高考改革的三大内容,强调高考命题标准的深刻变化。
第一板块为高考政策解读,系统阐述了2019年新高考综合改革的内容创新,展示高考内容改革的根本原则、考查重点和未来方向;第二板块为高考命题分析,综合阐释高考命题的宏观趋势与学科测量前景,分别从九大学科深入探讨了高考命题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为广大教师、学生及家长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要义与趋势提供参考;第三板块为教学改革经验,强调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目标,教育理念、价值导向、教学模式、学科内容等正发生悄然变化;着力展示中国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良好态势,发掘教学创新的珍贵经验,及时正视改革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第四板块是升学与招生,2019年招生工作稳步推进,录取规模稳中有升,录取工作平稳有序;强调坚持国家的统一招生政策主导地位,有效落实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职教分流,切实配合高考改革,提升考试服务,稳步推进高考多元录取,建设多渠道、多路径的合理、科学的招生录取体系;第五板块是社会影响,通过规范的实证分析,研究改革开放40余年来高考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经验证据表明,以高考为导向的教育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最重要的动力因素。
第六板块是专业解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它明确了高考内容改革的方向、着力点和要求,是制定命题标准的重要依据,是评价试题试卷、考生水平和考试目标达成度的量尺。
高考评价体系是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基础工程、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对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各章内容紧扣改革政策方向,扎根中国高考改革实践经验,以团队合力攻关的模式,力图为社会提供一份权威、专业的高考改革研究成果。
《中国高考报告:政策与命题解读》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机构的权威专家对2019年的高考命题政策及未来趋势进行专业解读。
政策层面从高考评价体系入手,详解“一核四层四翼”与未来高考命题的内在关联。
命题实践上从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9科分科解读2019年全国试卷命制过程、试卷特色及考核要点,并对未来命题方向作出预测,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应对新高考的必备书籍。
《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机构的权威专家对教育部考试中心出台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进行专业分科解读,立足学科特色,重点解析近年来高考命题实践特点,关注价值“金线”和思维“银线”的交叉汇合,展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的内在结构,剖析不同学科情境的命题实践内涵。
在《考试大纲》分省逐步取消的背景下,《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成为未来高考命题与评价的标准,本书对高考评价体系进行专业解读,是广大师生必备的学习指南。
此次发布会还同时发布了中国高考报告系列丛书,包括《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试题分析》(系列)、《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标准样卷》(系列)等。
其中,《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试题分析》由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核心专家团队编写,以教育部考试中心最新颁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标准,首次对2019年各科高考试题进行详尽解读,分别从题眼、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情境设计、解题思路等方面展开全面、系统的分析,让广大师生清晰、准确地认识和把握高考命题的标准、意图和未来趋势,真正做到了紧扣最新命题政策、把握最新命题动向,与其它各类试题分析有着明显的区别,是广大师生应对新高考的必备参考书目。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导纲要:标准样卷》由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编写,标准样卷紧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命题标准,准确把握未来高考命题方向,从试题开放性、思维过程考察、现实情境要求等方面设计样卷,同时充分体现核心价值“金线”和思维能力“银线”两条主线,围绕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等方面来进行试题开发,本套丛书是高考评价体系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具有实用性、针对性、权威性特点,是广大师生快速适应新高考、精准对接新高考的必备学习材料。
《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指出——《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正式发布,高考综合改革全面落地2019年12月19日,在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考试蓝皮书》发布暨高考评价体系研讨会上发布了《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中国高考报告:政策与命题解读》、《中国高考报告:高考评价体系解读》。
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这是中国考试战线推动学科命题标准化、科学化,实现考试现代化的里程碑式举措,必将在考试内容创新、学科测量变革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给未来高考、教学带来极大的冲击。
2019年6月,国务院发文,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这意味着考试大纲将在未来几年逐步取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成为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
高考评价体系实质是全新的科学测评体系,核心测评目标是以高校人才选拔和基础教育质量为引领,力争打破“唯分数”的单一考试招生模式,实现“招-考-教-学”全流程的良性互动,从而发挥高考正向指挥棒作用。
测评体系的深层内核可以解读为核心价值“金线”与思维“银线”的融通汇合,其中核心价值“金线”贯穿始终;能力素养取向的“银线”,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探索,常做常新;情境作为考查载体,是“金线”和“银线”的穿连线。
高考评价体系是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基础工程,是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是当下指导全国和各省命题工作的标准体系。
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
其中,“一核”为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同时,高考评价体系还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以此来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
高考评价体系是制定命题标准的基本纲要,在高考评价体系确定的“一核四层四翼”整体框架下制定的学科标准明确了考试的性质与功能,规定了考试的内容与形式,是指导命题的规范性文件,也是学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
高考评价体系也是考试评价的准绳和量尺,为考试评价建立了全面的评价标准,可以检测试题是否全面涵盖了考试目标,可以检测考试目标实现的程度以及考试要求达成的幅度。
我们要有“金线”和“银线”思维,全面理解和把握高考评价体系。
2019年11月底12月初,山东、海南等省市举行了一次适应性考试,试题主要就是依据高考评价体系的指标来命制的,试题结构和内容等变化很大,向全国传递了一个信号,即从2020年开始,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省命制的试卷,都将全面对标高考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