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风险与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与控制
![风险管理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3bc86691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1.png)
风险管理与控制第一章:风险的定义风险是指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可能会发生的不确定事件或行动的影响。
在投资和商业领域中,风险通常被定义为潜在的财务损失,包括市场波动、金融危机、不良信用等。
风险是无法避免的,但可以通过风险管理和控制来最小化损失。
第二章: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采取措施来预测、评估和控制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业务或组织的影响的过程。
风险管理的目的是最小化潜在的财务损失,并确保组织在不同情况下的持续性和成功性。
风险管理包括以下步骤:1. 风险识别:确定对组织有潜在影响的不确定因素2. 风险评估:评估每种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3. 风险控制:采取措施来最小化每种风险的影响4. 风险监控:继续监控每种风险,并在需要时采取行动第三章: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采取措施来最小化风险对组织的影响。
以下是风险控制的一些主要措施:1. 多样化投资:投资组合中包含多个不同的标的资产,分散风险2. 建立紧急资金:为应对突发事件,建立一定额度的紧急资金3. 保险:为组织购买保险,以便在发生意外事件时获得补偿4. 建立灵活的预算:在预算中留出一定的余地,以便在遇到意外事件时可以采取应对措施5. 监控市场波动:定期监测市场波动,及时采取调整投资组合的措施6. 建立资源储备:在收益好时储备部分资源,以在收益不好时进行缓冲第四章: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和投资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可以帮助组织最小化风险对其业务或投资组合的影响。
以下是风险管理的几个重要性方面:1. 减少潜在的财务损失:风险管理通过建立预警机制和应对计划,可以帮助组织在危机时刻降低风险和损失。
2. 维护组织持续性:风险管理可以通过建立紧急资金、保险和储备资源等方式,保持组织在不同情况下的持续性和成功性。
3. 增加组织信誉:风险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信誉度,使投资者和客户更加信任组织,并降低潜在风险。
4. 促进组织发展:风险管理可以帮助组织适应市场变化、掌握投资机会和经营活动,促进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第二章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第二章风险管理整合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2024b0e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2.png)
第二章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一、《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简称ERM框架)的颁布1992年COSO公布的《内部操纵——整合框架》尽管被许多企业使用,但理论界与实务界纷纷提出改进建议,认为其对风险强调不够,使得内部操纵无法与企业风险管理相结合。
2001年,COSO委托普华永道开发一个关于管理层评价与改进他们所在组织的企业内部操纵的简便易行的框架。
在此期间出现了安然公司破产事件、美国国会2002年出台了《2002公众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是继美国《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以来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该法案强调了公司内部操纵的重要性,从管理层、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等几个层面对公司内部操纵做了具体规定,并设置了问责机制与相应的惩处措施,成为继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以来,政府制定的涉及范围最广、处罚最严厉的公司法律。
2004年,Treadway 委员会下属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公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RM)①,该框架是在1992年COSO委员会颁布的内部操纵框架基础上,汲取各方风险管理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的,是内部操纵整体框架的延伸与扩展,一经推出,就迅速得到了推广。
这个框架的显著变化是将内部操纵上升至全面风险管理的高度来认识。
COSO公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目的与当初公布风险管理框架的目的相似,是由于实务界存在对统一的概念性指南的需要。
COSO希望新框架能够成为组织董事会与管理者的一个有用工具,用来衡量组织的管理团队处理风险的能力,并希望该框架能够成为衡量企业风险管理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准。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简称ERM框架)指出,“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层与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银行业风险管理策略与流程手册
![银行业风险管理策略与流程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e41c6b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2.png)
银行业风险管理策略与流程手册第一章风险管理概述 (2)1.1 风险管理定义与目标 (2)1.1.1 风险管理定义 (2)1.1.2 风险管理目标 (2)1.2 风险管理原则与框架 (3)1.2.1 风险管理原则 (3)1.2.2 风险管理框架 (3)第二章风险识别 (3)2.1 风险识别方法 (3)2.2 风险识别流程 (4)2.3 风险识别工具 (4)第三章风险评估 (5)3.1 风险评估方法 (5)3.1.1 定性评估方法 (5)3.1.2 定量评估方法 (5)3.1.3 综合评估方法 (5)3.2 风险评估流程 (5)3.2.1 风险识别 (5)3.2.2 风险分析 (5)3.2.3 风险评价 (5)3.2.4 风险应对 (5)3.2.5 风险监控 (5)3.3 风险评估指标 (6)3.3.1 财务指标 (6)3.3.2 非财务指标 (6)3.3.3 宏观经济指标 (6)3.3.4 法律法规指标 (6)3.3.5 内部管理指标 (6)第四章风险分类 (6)4.1 风险类型划分 (6)4.2 风险分类标准 (7)4.3 风险分类流程 (7)第五章风险控制 (7)5.1 风险控制策略 (7)5.2 风险控制措施 (8)5.3 风险控制流程 (8)第六章风险监测 (9)6.1 风险监测方法 (9)6.2 风险监测流程 (9)6.3 风险监测工具 (10)第七章风险预警 (10)7.1 风险预警机制 (10)7.2 风险预警流程 (11)7.3 风险预警指标 (11)第八章风险应对 (12)8.1 风险应对策略 (12)8.2 风险应对措施 (12)8.3 风险应对流程 (12)第九章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13)9.1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3)9.2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13)9.3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施 (14)第十章风险管理组织与职责 (14)10.1 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14)10.2 风险管理职责分配 (14)10.3 风险管理培训与考核 (14)第一章风险管理概述1.1 风险管理定义与目标1.1.1 风险管理定义风险管理是指在金融机构运营过程中,通过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监控和控制,以达到降低风险、保障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0eb13ef102de2bd960588e4.png)
汽车业
合同
航空业 集团内部 业务 客户服务
图
第一节 风险管理概述
2. 绘制管理结构图 用来描述管理结构。
管理董事 市场营销部 研究与开发 部 财务部 采购部 生产部 公司秘书处
会计部
契约部总经理
大众弹力公司总经 理
泰康橡胶工程公司 总经理
泰康橡胶管公司总 经理
工程部
研究与开发 部
生产部
市场营销部
第一节 风险管理概述
• 一、现场调查法 • 1)调查前准备工作 1.时间安排。 2.制作调查项目表。 比如在调查的同时对 调查项目填写表格或 做记录。 3.参考过去记录。例 如参考上表。 4.选择重点调查项目。 5.明确负责人
名称
功能
471号机器 硫化工序中滚压 橡胶
使用年数
状态 故障 措施
14年
第一节 风险管理概述
第二节 风险处理方法
第一节 风险管理概述
一、风险管理的含义 二、风险管理的目标 三、风险管理的程序 四、风险管理的意义
第一节 风险管理概述
• 风险管理从1930年代开始萌芽。最早起源于美国,受到1929-1933 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约有40%左右的银行和企业破产,。 许多大中型企业都在内部设立了保险管理部门,负责安排企业的各种 保险项目。当时的风险管理主要依赖保险手段。 • 1938年以后,美国企业对风险管理开始采用科学的方法。1950年代 风险管理发展成为一门学科,风险管理一词才形成。 • 1948年,美国钢铁工人罢工半年,1953年8月12日通用汽车公司因火 灾损失了5000万美元。随着经济、社会和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开 始面临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风险。1979年3月美国三里岛核电站 的爆炸事故,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的一家农药 厂发生了毒气泄漏事故,1986前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 的核事故等一系列事件,大大推动了风险管理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 同时,在美国的商学院里首先出现了一门涉及如何对企业的人员、财 产、责任、财务资源等进行保护的新型管理学科,这就是风险管理。 目前,风险管理已经发展成企业管理中一个具有相对独立职能的管理 领域,在围绕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目标方面,风险管理和企业的经营管 理、战略管理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金融信用风险与风险管理分析
![金融信用风险与风险管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67170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0.png)
金融信用风险与风险管理分析第一章金融信用风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金融信用风险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金融信用风险可以定义为一方在合同未满足或无法履行时,另一方可能面临的潜在经济损失。
金融信用风险主要包括违约风险、信用评级风险和市场风险等。
1. 违约风险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不履行债务还款责任的概率。
违约风险越高,对债权人的损失就越大。
2. 信用评级风险信用评级是借款人的信用风险等级评定,主要由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
借款人的信用评级越低,违约风险就越高。
3.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因素而导致借款人违约的风险。
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价风险等。
第二章风险管理金融机构需要对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以降低信用风险带来的损失。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测量、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
1. 风险测量风险测量是对信用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
主要方法有风险价值、Stress Testing等。
2.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通过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规程,采取分散风险、避免系统性风险等方法,降低不利风险影响。
3. 风险监测风险监测是对信用风险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风险,采取措施应对风险。
风险监测主要包括风险报告和风险模型的运营和维护等。
第三章风险管理的应用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非常复杂,需要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管理。
1. 信用评级信用评级是金融机构评估借款人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
根据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市场表现、工作业绩等因素,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级。
2. 审查金融机构在对借款人进行贷前审查时,需要仔细审核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负债情况、往来企业情况等,进一步减少风险发生。
3. 散户理财散户理财是金融机构向个人投资者提供优质理财产品的一种方式。
通过散户理财,金融机构可以分散风险,减小信用风险带来的损失。
第四章金融信用风险管理的挑战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日趋复杂,需要采取一些新的方法和策略进行管理。
但是,金融机构在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时,也会面临许多挑战。
企业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制度
![企业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c747d7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3.png)
企业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内部各项业务活动,并有效防备和应对各类风险,提高企业整体的风险掌控本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含各级管理人员、各部门员工及相关合作伙伴。
第二章风险评估第三条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原则1.风险识别和评估应当遵从科学、客观、全面、可操作性和可验证性的原则。
2.风险评估应采用系统性方法,包含但不限于手记数据、分析数据、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等方式。
3.风险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第四条风险分类依据企业实际情况,将风险分为战略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安全风险等不同类型。
第五条风险识别1.各部门应依据自身工作职责及业务特点,自动识别风险,并及时上报给风险管理部门。
2.风险管理部门应建立风险识别档案,定期对各部门供应的风险进行汇总、分析和评估。
第六条风险评估1.风险管理部门应依据风险识别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及时上报给高级管理层。
2.高级管理层应依据风险评估结果,订立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并下发相关部门进行执行。
第三章风险管理第七条风险管理策略1.风险管理策略应当包含风险防备、风险掌控、风险转移和风险应对等方面。
2.风险管理策略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适应,权衡利弊,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可连续性。
第八条风险防备1.各部门应依据风险管理部门下发的风险管理策略,加强对风险的防备措施。
2.风险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对风险防备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九条风险掌控1.风险管理部门应订立风险掌控措施,明确责任人及执行时间,并加强对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2.各部门应乐观搭配风险掌控措施的落实,确保风险掌控目标的达成。
第十条风险转移1.风险管理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评估风险,并依据风险程度和企业本领,选择适当的风险转移方式,如购买保险、签订责任分担协议等。
第二章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
![第二章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68e2d3960590c69ec376b6.png)
三、企业风险和家庭风险
就生活和工作而言,绝大多数人更关心企业风 险和家庭风险。 1、企业风险 企业的纯粹风险包括: ①财产损失风险: 由物理损害、被盗、政府征收而导致的公司财产 损失的风险。 ②法律责任风险 给供应商、客户、股东、其他团体带来的人身伤 害或财产损失而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
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
这是另一种常用分类。 财产风险:财产价值增减的不确定性。 人身风险:分为生命风险和健康风险。前者是寿命
的不确定性,后者是健康状态的不确定性。
责任风险:社会经济体因职业或合同,对其他经济 体负有财产或人生责任大小的不确定性。
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 险
9、待转发行费用、待摊费用及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不能构成任何偿付能力,所以完全扣减。
10、根据市场风险的大小,确定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中的国债折扣比例为95%,其他债券的折扣比例为70%。
11、其他流动资产项目反映除流动资产项目外的其他流动资产,我们将其折扣比例确定为50%。
12、根据变现能力的强弱和市场风险的大小,确定长期投资中的国债、股权、中央企业债券、地方企业债券、其他长期 债券的折扣比例分别为90%、70%、80%、50%、50%。
2、保单检视表
保单检视表是将保险公司保单所列风险与 风险分析调查表相结合,以问卷的形式制成的 表。表格通常由保险业专业人员设计,因而突 出了对企业可保风险的调查,而对一些不可保 风险的识别则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使用该表要 求风险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保险专业知识,并 对保单性质和条款有较深的了解,这是它的另 一局限性。
(二)建立风险指标、风险事件、事件原 因和风险源之间的关系
经营风险与风险规避管理制度
![经营风险与风险规避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c00025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e.png)
经营风险与风险规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企业经营的稳定与可连续发展,规范风险管理过程,提高企业防范各类经营风险的本领,特订立本《经营风险与风险规避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员工,包含管理人员、员工,以及与本企业有业务协作关系的各方。
第三条本制度的执行机构为企业管理层,具体实施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
第二章风险管理类型与评估第四条企业经营风险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1. 内部风险包含但不限于:•人员管理风险:包含员工离职、员工违规行为等。
•设备设施风险:包含设备故障、设备维护不及时等。
•业务流程风险:包含流程混乱、流程不规范等。
2. 外部风险包含但不限于:•市场风险:包含市场需求波动、竞争加剧等。
•法律法规风险:包含法律规定变动、政策调整等。
•自然祸害风险:包含地震、洪水等自然祸害。
第五条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应依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
风险可能性分为高、中、低三级,影响程度分为严重、一般、细小三级。
第六条风险评估应由企业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定期对全部可能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依据结果,订立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第三章风险规避措施及执行第七条风险规避是指采取措施降低或除去风险的行为。
第八条在订立风险规避措施时,应考虑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并依据评估结果明确具体措施。
第九条依据不同的风险,风险规避措施可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1. 人员管理风险措施:•建立健全人员招聘、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确保员工素养与本领匹配;•定期开展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设立员工离职制度和保密协议,防止员工流失和信息泄露。
2. 设备设施风险措施:•定期维护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建立设备清单和保养计划,遵从防备性维护原则;•开展设备维护和修理工作,及时解决设备故障。
3. 业务流程风险措施:•订立和完善标准流程和操作规范,规范业务流程;•加强内部沟通和协调,避开流程混乱和信息不畅通;•建立监控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并矫正流程问题。
《企业风险管理》 教案大纲
![《企业风险管理》 教案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ed9971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1f.png)
《企业风险管理》教案大纲第一章:风险管理概述1.1 风险的定义与分类1.2 风险管理的目标与原则1.3 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1.4 风险管理的意义与挑战第二章:企业风险管理体系2.1 风险管理体系的构成2.2 风险管理框架的建立2.3 风险管理策略的制定2.4 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设置第三章:风险识别与评估3.1 风险识别的方法与技巧3.2 风险评估的工具与技术3.3 风险的概率与影响分析3.4 风险等级的确定与排序第四章:风险应对与控制4.1 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4.2 风险控制的方法与手段4.3 风险转移、缓解与承受4.4 风险应对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第五章:风险管理的实施与评价5.1 风险管理计划的执行与监控5.2 风险管理成果的评价与反馈5.3 风险管理改进的措施与建议5.4 风险管理的持续性与有效性第六章:操作风险管理6.1 操作风险的定义与特征6.2 操作风险的分类与来源6.3 操作风险管理策略与程序6.4 操作风险的控制与缓解措施第七章:财务风险管理7.1 财务风险的类型与影响7.2 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7.3 财务风险的应对与控制7.4 财务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第八章:市场风险管理8.1 市场风险的概述与分类8.2 市场风险的测量与评估8.3 市场风险的应对策略8.4 市场风险管理的国际标准与规范第九章:法律风险与合规管理9.1 法律风险的定义与来源9.2 合规管理的重要性与要求9.3 法律风险与合规管理的策略9.4 法律风险与合规管理的实施与评价第十章:企业风险管理的未来趋势10.1 企业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10.2 当前企业风险管理的挑战与机遇10.3 企业风险管理的技术创新10.4 企业风险管理的未来趋势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风险管理概述风险的定义与分类、风险管理的目标与原则、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风险管理的意义与挑战。
重点二:企业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的构成、风险管理框架的建立、风险管理策略的制定、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设置。
风险管理第二章
![风险管理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af6faf0184254b35effd3437.png)
即$10的效用>彩票的期望效用0.5×v(5)+0.5×v(15)
即期望值的效用>期望效用
那么,你是一个风险回避者。也就是说,在平均结果相同的资产中, 你选择价值稳定者。
21
风险回避者:期望值的效用>期望效用 (凹函数,风险规避者)
V(15) 期望值的效用
期望效用
V(5)
benefit from a gain, • Complacency (自信或过于自信,自我感觉不错) • Inadequate time horizons 距离损失发生的时间越近,对损失的感
受越大。
13
“圣彼得堡悖论”问题
传说当时在圣彼得 堡街头流行着一种赌博,规则是由参加者先付 一定数目钱。比如100卢布,然后掷分币,当第一 次出现人像面朝上 时一局赌博终止;如果到第n次才出现了人像朝上,参加者收回2n个卢 布, n=1,2,3,……。决策人面临的问题是究竟参不参加赌?
• Experience,Knowledge,Culture,Position,Financial status • Ability to influence the outcome • Asymmetry:put more weight on the impact of a loss than on the
Semivar= E[min(0, (R-E(R))) 2] 4. 风险度
即在特定的客观条件下、特定的时间内,的均方误差与预测损失 的数学期望之比。它表示风险损失的相实际损失与预测损失之间 对变异程度(即不可预测程度)的一个无量纲(或以百分比表示) 的量
10
2.3 用效用论来衡量风险规避程度
-------- 用“钱”的函数来度量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保险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保险](https://img.taocdn.com/s3/m/7db4ef8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8.png)
第二章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第一节、工程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的概念(一) 风险的概念:风险是人类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客观现象,也是一个极深刻而又广泛的概念。
由于风险的理解不一致,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和实务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风险定义。
归纳起来,可大致包括以下几种定义:1,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2,风险是损失或者伤害的可能性3,风险是预期和后果之间的差异总的平说,风险的定义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定义强调风险的不确定性,可称这广义风险;第二类定义强调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
广义的风险定义暗示着风险既可能是威胁,也可能是机会,而狭义的风险则强调风险带来的是不利后果。
本书侧重于从广义风险来理解,认同风险是给定情况下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异性,当结果存在几种可能悬且实际结果不能预知时,就认为存在风险。
(二)、工程项目风险的概念1,说明或者结构不确定性2,计量不确定性3,事件后果不确定性工程项目风险是相对于一定条件的。
一定条件包括信息的不充分性、人们认识客观事物能力的局限性、客观条件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信息的滞后性等。
工程项目风险是相对于一定条件的。
一定条件包括信息的不充分性、人们认识客观事物能的局限性、客观条件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信息的滞后性等。
对于工种项目目标的影响包括正面的影响和负面的影响两个方面。
工程项目风险是相对于风险主体的。
风险主体是经济单位,可以是个人、业主、承包方、咨询方、监理方和设计单位等,不同经济单位的工程项目目标是不一样的。
工程项目风险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其影响后果也是不确定的。
二、风险事件、风险因素和损失的概念(一)风险事件:活动或者事件主体未曾经预料到或者虽预料到其发生,但未预料到后果的事件称为风险事件。
风险事件对项目目标的影响包括正面的影响和负面的影响。
普通情况下风险分析或者风险管理更强调风险事件对项目目标的负面影响,因此有时将风险事件也称为风险事故,即指直接造成损失或者伤害的事件。
例如工期迟延、费用超支、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等都是风险事件。
中小企业风险管理标准规范
![中小企业风险管理标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b3c88e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9.png)
中小企业风险管理标准规范第一章介绍1.1 背景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其规模相对较小,资源有限,中小企业常常面临各种风险挑战。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管理风险,保证其可持续发展,本标准规范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的中小企业风险管理标准。
1.2 目的本标准规范的目的在于指导中小企业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明确风险管理的原则、流程和方法,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对企业运营和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风险管理原则2.1 整体管理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应与企业整体管理紧密结合,充分融入企业决策和运营流程中。
风险管理程序与企业的治理结构相互关联,并得到高层管理的支持和重视。
2.2 主动预防中小企业应以主动预防为目标,采取积极的措施,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以避免风险发生或减少其影响程度。
2.3 全员参与风险管理是全员参与的过程,所有员工都应承担风险管理的责任。
中小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促进全员共同推动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三章风险管理流程3.1 风险识别中小企业应建立风险识别机制,全面梳理企业内外部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分类和评估。
风险的识别可以通过市场调研、企业内部数据分析、专家咨询等方式进行。
3.2 风险评估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中小企业应对各项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评估结果可采用风险矩阵、风险评分等方法进行量化分析,为后续的风险控制和应对提供参考依据。
3.3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中小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和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承担等。
风险控制措施应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以确保风险的合理控制。
3.4 风险应对中小企业应针对各类潜在和实际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预案和措施。
应对预案应包括事件发生时的紧急处置方案、损失控制措施以及恢复和复工计划等。
第四章风险管理工具4.1 风险矩阵风险矩阵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评估工具,用于将风险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可视化呈现。
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手册
![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d37360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3.png)
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手册第一章介绍本手册旨在提供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方面的全面指导,以确保机构在面对各类风险时能够有效应对,并维护其稳健的经营状况。
本手册适用于所有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部门,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
第二章风险管理框架2.1 风险管理目标在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保护机构利益,降低潜在风险的损失。
风险管理的核心要点是确保机构的信用、市场、操作和法律合规等方面的风险处于可控的范围内。
2.2 风险分类与评估方法风险分类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合规风险。
为了全面评估风险水平,金融机构应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模型来实施风险管理。
第三章信用风险管理3.1 信用风险控制措施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包括信用评级系统、信用监控和追踪机制等。
同时,应制定严格的信贷政策和授信流程,并确保授信决策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3.2 不良资产管理金融机构应建立高效的不良资产管理系统,及时识别和处置可能导致损失的不良资产。
同时,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努力降低不良资产的风险。
第四章市场风险管理4.1 市场风险控制措施金融机构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市场风险测量模型、优化投资组合结构和制定市场风险敞口限制等。
同时,应加强对市场动态的监控,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
4.2 流动性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应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确保在市场恶化或外部冲击发生时,机构能够满足支付和债务偿还等资金需求。
为此,机构应合理安排资产负债结构和流动性储备,降低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第五章操作风险管理5.1 操作风险控制措施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和权限、加强员工培训和监管等。
同时,应加强对系统和技术的风险监控,确保操作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5.2 业务连续性管理金融机构应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机制,确保在面临各类灾害、事故或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恢复业务并保障客户利益。
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3383e8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7.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风险控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公司经营安全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部及各分支机构、子公司、事业部等内部机构的风险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风险控制流程,明确风险控制职责,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公司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
第二章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第四条公司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公司风险管理的统筹规划、决策和监督。
第五条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风险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风险管理相关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分支机构、子公司、事业部应设立风险管理小组,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日常风险管理。
第三章风险识别与评估第七条公司应定期开展风险识别工作,识别公司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
第八条公司应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第九条风险评估应考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影响程度以及风险暴露的时间等因素。
第四章风险控制措施第十条公司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制定风险防范和应对策略;(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三)加强风险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四)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
第十一条风险控制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第五章风险监控与报告第十二条公司应建立健全风险监控体系,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控。
第十三条公司应定期编制风险报告,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风险控制情况。
第十四条风险报告应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措施、风险监控结果等内容。
第六章风险管理考核与奖惩第十五条公司应将风险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风险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十六条对违反风险管理规定,导致公司遭受损失的个人或单位,公司将依法依规追究其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由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风险管理各章要点
![风险管理各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0dbd04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7.png)
第一章风险治理导论一、名词解释1.风险:指在给定的客瞧情形下,在特定的期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
2.风险治理:是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识不和衡量,采纳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处理,以最小的本钞票获得最大平安保障的一种治理行为。
3.静态风险:指由于自然力的不规那么作用,或者由于人们的错误或不当行为而招致的风险。
4.纯粹风险:指那些只有损失时机而没有获利可能的风险,纯粹风险的风险事故发生,必定对当事人造成损失。
5.投机风险:指那些既有损失可能也有获利时机的风险。
6.责任风险:指由于社会个体〔经济单位〕的侵权行为造成他人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依照负有经济赔偿责任,以及无法履行合同致使对方受损而应负的合同责任,所形成的风险。
二、试述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及其相互关系。
风险因素是指促使或引起风险事故发生的条件,以及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扩大的条件。
风险事故又称风险事件,是指引起损失的直截了当或外在的缘故,它是使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媒介,也确实是根基讲风险是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来导致损失的。
损失是指非成心、非方案、非预期、的经济价值减少的事实。
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风险因素引起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导致损失。
三、试述风险的代价。
风险的代价包括风险事故的代价、风险因素的代价、处理风险的费用。
1.风险事故的代价是指风险发生所带来的直截了当或间接的损失。
2.风险因素的代价是指一种为防范风险而付出的无形代价。
A〕风险因素所导致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个体福利水平的下落。
B〕风险因素所导致的社会资源分配的失衡。
3.处理风险的费用,意识到自己面临的风险,经济单位就会采取各种措施,因此费用便产生。
四、试述风险治理的作用。
1.对企业的奉献A〕风险治理有利于维持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
B〕风险治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a〕直截了当奉献:落低费用b〕间接奉献:关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间接奉献i.有效的风险治理会使企业上下获得平安感,并增强扩展业务的信心。
风险管理修订版第二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
![风险管理修订版第二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https://img.taocdn.com/s3/m/785d9de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8.png)
▪ 3、一般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阐述风险 偏好。定量指标通常包括:资本类指标、收益类 指标、风险类指标和零容忍度类指标。
▪ 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向董事会就银 行当前及未来总体的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 策略提出建议,并对高管层具体执行情况 进行监督。
风险管理修订版第二章商业银行风 险管理基本架构
2.2.2监事会
▪ 监事会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面,主要负 责监督董事会、高管层是否尽职履职,并 对银行承担的风险水平和风险管理体系的 有效性进行独立的监督、评价。
风险管理修订版第二章商业银行风 险管理基本架构
2.1.3 商业银行风险文化
▪1、定义: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 的风险管理理念、哲学和价值观,通过商业银行的 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广大员工的风险 管理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企业文化。 ▪2、健康的风险文化应包括的内容: (1)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 (2)加强高级管理层的驱动作用。 (3)创建学习型组织,充分发挥人的主导作用。
风险管理修订版第二章商业银行风 险管理基本架构
▪培植风险文化不是阶段性任务,而是商业银行的一项“终 身事业”。商业银行无法通过突击式的培训和教育达到培育 融入到每一位员工的日常行为中。
风险管理修订版第二章商业银行风 险管理基本架构
2.1.4 商业银行管理战略
▪ 1、定义:是商业银行在综合分析外部环境、内 部管理状况以及同业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整 套中长期发展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 行动方案。包括战略目标和实现路径两方面内容。
结构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
![结构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6a69ab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d.png)
结构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第一章:引言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市场的不断扩大,各种各样的风险在企业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企业管理者需要根据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和管理。
其中,结构风险的分析和管理显得更为重要。
本文将从结构风险的概念、表现形式、分析方法和风险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应对结构风险。
第二章:结构风险的概念结构风险是指由于组织结构、治理结构、运营模式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企业出现经营风险的情况。
这种风险往往与企业的经营范围、市场环境、经验等因素密切相关。
结构风险具有以下特点:1.与组织和治理结构有关:结构风险往往与企业内部结构和治理方式有直接关系。
例如,企业可能由于过于依赖某个高管或董事长,导致其突然离开后企业运营受到威胁,出现经营风险。
2.与企业的经营环境有关:结构风险受到企业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状况的影响。
例如,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需求萎缩等都可能会导致企业出现结构性风险。
3.具有隐蔽性:结构风险往往在企业内部积累一段时间后才会显现出来。
这种风险不像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那样直接突出,容易被忽视。
4.难以预测:由于结构风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难以精准地预测和控制,因此结构风险的预测也相对困难。
第三章:结构风险的表现形式结构风险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1.经济风险:企业的营收下降、运营成本提高等导致的经济风险。
2.管理风险:企业管理模式过于僵化或混乱,管理者能力不足等导致的管理风险。
3.市场风险: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需求变化等导致的市场风险。
4.技术风险:由于技术创新和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企业对技术的不适应或滞后等导致的技术风险。
5.组织风险: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人事任免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企业运营不稳定、资源浪费等组织风险。
第四章:结构风险的分析方法针对结构风险,管理者需要通过分析方法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因素进行深入了解,以制定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损失(Loss):非故 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 经济价值的减少或灭失。
1、恶意行为、计划的、面对正在受损的 物质可以抢救而不抢救等造成的经济价值 的减少不属于风险损失。
2、损失必须能用经济价值(货币)来衡量。 如灾难中失去亲人造成的情感上的损失不 属于风险损失。车祸使受害人丧失一条腿 是风险损失。
风险因素、风险事故、风险损失和风险载体之间关系
风险因素
导致 风险事故
引起 风险损失
承受
风险载体
风险载体
(一)按风险产生的环境分类
四
、 风
(二)按风险的损害后果分类
险
的
分
(三)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
类
(四)按风险所涉及和影响的范围划分
(一)按风险产生的环境分类
静态风险:在社会经济政治环境正常的情 形下,由于自然力的不规则运动作用和人 们行为错误或失当所导致的风险。通常在
信用风险:是指在经济交往过程中,权利人和义务人之间由 于一方违约或违法行为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如货物 交易过程中,卖方发货后不知买方是否一定会按期付款。
(三)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类
自然风险:是指由于自然原 因引起的损失的不确定性。 自然风险的形成具有不可控 性(地震)、周期性(夏季 旱灾、涝灾;冬天的冻灾、 秋天的洪灾、春天的瘟疫 等)、引起后果的共沾性。
未来损失是否发生、何时发生、 损失程度怎样等情况是不确定的。 但如风险发生,则只可能产生损 失而不会导致收益。
投机风险
纯粹风险、危险(解释了 购买保险的原因)
传统意义上保险的对象为纯粹风险,后面内容中的 “风险”,都为“纯粹风险”
二、风险的特性
(一)客观性 (二)可测性 (三)可变性 (四)不确定性 (五)损失性 (六)社会性
社会风险:由于人类的过失行为、不当行 为及故意行为对社会生产及人们生活造成 的损失的可能性。火灾、盗窃、战争等
政治风险:是由于种族、宗教、利益集团、国家之间的冲突等政治原 因以及由于政策、制度的变革和权利交替而引起的风险。 如在对外投资和贸易过程中,因政治原因使债权人可能遭受损失的风 险。(进口国内乱终止进口、进口国实施进口管制) 经济风险:在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中由于相关经济因素的变动或决 策失误可能导致经济上遭受损失的风险。如生产增减、价格涨落、经 营盈亏等。 法律风险:由于法律的修改和变更等原因导致人们经济损失的风险。
(三)可变性
• 1、风险的性质是可变。(麻疹) • 2、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失幅度会发生变化。(防火性能
好的建筑材料、自动喷淋器) • 3、风险的种类会发生变化。
(四)不确定性(风险固有的内在本质)
• 是否发生 • 何时发生 • 何地发生 • 损失大小 • 损失的承担主体
(五)损失性
损失是风险发生的必然结果;风险 一旦发生必然给人们带来某种损失
道德风险因素: 人们恶性或故意行为
心理风险因素: 主观上的疏忽和过失
风险事故(perils ),又称风险事件:是引起损失的直接 或外在原因,风险事故是使潜在的危险转化为现实的损失。 如火灾,地震等。
风险因素是损失的间接原因
刹车系统失灵造成交通事故而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冰雹导致农业减产 冰雹使道路泥泞引发交通事故导致人员伤亡
健康风险:伤残、疾病是否发生、 何时发生、健康损失程度具有不 确定性。 由于疾病造成医疗费用支出、收 入损失和由于疾病造成伤残、死 亡风险。
责任风险:由于人们的过失或侵权行为所造成的他人 的财产损失、人身伤亡,从而在法律上承担经济赔偿 责任的风险。如:产品责任风险、职业责任风险、公 众责任风险、雇主责任风险、第三方责任风险
直接损失:风险事故导致 的直接的有形损失。
间接损失:由于直接损失进一步引发或带来的 无形损失。如关联费用损失、收入损失,责 任损失。
例:厂房火灾、锅炉爆炸
风险载体是风险损失的直接承受体,即风险事故直接指 向的对象。
人身载体:人的身体、生命、健康 等方面的风险损失发生时承载的主 体。
财产载体:风险损失发生时受到直 接或间接损害的财产。人们所有的、 与他人共有的,具有使用权、抵押 权、留置权的各种有形的或无形的 财产。
(一)客观性
人们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风 险发生和存在的条件,进而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 失程度,但绝对不可能消灭风险。
自然灾害:按自然规律运行,人力不可抗拒。 人为事故:可通过风险管理减轻,但不能完全消灭,而且随着 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会出现新的风险。
(二)可测性
风险是一种随机现象。从个别来看,其发生具有 偶然性,但从整体看,其发生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可以利用大数法则测算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其 损失幅度。这一特性是保险业运作的基础。
(人身、财产)
(六)社会性
•风险的损失后果最终是由社会中的人来承担。
•如海啸、飓风、地震是大自然自身运动的方式,只有 当其对人们的生命或财产造成损失时,才成为一种风 险。
三、风险的构成要素
(一)风险因素 (二)风险事故 (三)风险损失 (四)风险载体
风险因素(hazard)是指引发风险事故、增加损失概率和损失
动态风险:是指以社会经济政治 的变动为直接原因的风险。
任何社会形态下都不可避免。(自然灾害、 火灾、疾病等意外事故以及盗窃、违章驾
国民经济的萧条与繁荣、政 权更替带来的混乱等。
车等)
区分的基本标志:社会经济政治是否正常。 静态风险:对个体是偶然,就整体看具有一定的规律。 动态风险:难以找到规律
(二)
按
风
财产风险
险
的
人身风险
损
害
后
责任风险
果
分
信用风险
类
财产风险:因财产发生毁损、灭失而使财产所有人以及与财产 有其他经济利害关系的人发生损失的风险。如火灾造成建筑物 损失风险,盗窃造成家庭财产损失风险。
使用人、 保管人
人身风险
生命风险:与人的生存与否有 关的风险。人的死亡是必然的, 但死亡时间是不确定的。 由 于早逝、年老而会造成收入减 少、费用增加风险。
程度的潜在原因。如对易燃易爆品管理不当、消防设施不健全
有形风险因素(实质风险因素/物质 风险因素) :是指引发风险事故、 增加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的物质因 素或客观条件,是看得见的。
无形风险因素(人为风险因素): 只是观念、态度等看不见的、影响 损失可能性和损失程度的因素。
刹车系统失灵; 缺少消防设施的建筑物;
风险管理 第三节 可保风险
第一节 风险概述
一、风险的定义 二、风险的特性 三、风险的构成要素 四、风险的分类
一、
风 险 的 定 义
发生概率在 0和1之间
区分广义和狭义风险
广义:不确定性
狭义:损失的不确定性
预期结果可能带来损失、 获利或无损失也无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