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堂备课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堂备课一、课堂概述本节课将研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围绕XXX展开,通过分析课文,学生将能够XXX。
二、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观点和细节;2. 培养学生对课文情感的体会和表达能力;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写出逻辑清晰、语言准确的文章。
三、教学重点1. 正确理解课文的主旨和细节;2. 掌握写作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写出符合逻辑和语言规范的文章。
四、教学准备1.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材;2. 多媒体设备;3. 教学课件;4. 讲义和笔记。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
步骤二:预导入让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预本课的重点,激发学生的思考。
步骤三:阅读课文1. 教师给学生阅读一段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主旨和细节;2. 师生共同分析课文,探讨其中的重点、难点和值得注意的地方。
步骤四:讲解重点知识教师讲解本课的重点知识,包括作者的写作意图、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步骤五: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如朗读、表演等,真实地体验课文所传递的情感。
步骤六:写作训练教师设计写作练,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一个符合逻辑和语言规范的文章。
步骤七: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研究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六、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堂上的写作练,并预下节课的内容。
七、教学反思通过教学过程的观察和学生的反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对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是《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堂备课》的内容和教学安排,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欢迎与我进一步沟通交流。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9故乡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特点2.理解文章主题3.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重点:1.对鲁迅思想感情的理解。
2.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 3课时第一课时对杨二嫂的比照——小市民习性更厉害第二层(到“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写“我”和中年闰土见面的情况。
(全文重点)闰土外貌到精神的巨大变化(社会根源)第三层(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告别闰土与故乡。
三(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结束):“我”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极大的愤懑,表现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7.完成表格比较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区别第二课时第三课时板书设计故乡鲁迅线索: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回故乡 ----- 目的(景象萧条)(心情悲凉)在故乡----见闻感受(变)景物:神异的图画—萧索的荒村人物:闰土小英雄—木偶人杨二嫂豆腐西施—圆规离故乡----失望(寄希望于未来)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10、孤独之旅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体会成长中的感受;2.理解文意,概括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3.了解小说三要素,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1.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2.标题的含义。
教学建议:1.在自读中学会圈点勾画,快速捕捉主要信息;2.在朗读中逐步进入情境,体会文中美好的情韵;3.在研读中联系实际,体验成长的感受;4.教学方法可以小组讨论、个人感悟为主。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谈谈对“孤独”二字的理解,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该多好。
可是小小少年总要长高,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我们而来。
可以说孤独随时间而来,孤独使生命更加灿烂更加丰富多彩。
同学们,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朗读时注意在文中圈点勾画出主要信息。
2.检查预习字词情况。
部编版语文课本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主题
诗文
出处
评注
山川风物
①酿泉为酒,。
《醉翁亭记》
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清冽。
②槲叶落山路,
③________《商山早行》
早春景色。
胸怀志趣
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烟雾消散,月光一泻千里,画面和谐美好。
⑤,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C.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代表作有《行路难》《望庐山瀑布》《赠汪伦》等。
D.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他写给白居易的答谢诗。
(二)综合实践
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8分)
学习了本单元后,语文老师拟召开以“面对困境.豁达乐观”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游目骋怀纵山水 家国天下铸情怀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单元目标
(一)学习目标的制定依据
1.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其中第四学段学习内容中提到:重视古代诗文的诵读积累,感受文学作品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思想内涵,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
7.通过设计宣传海报和创编咏唱脚本,开展“经典咏流传”综合性实践展演活动,加深对传统名篇中作者寄寓的政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理解,思考经典名篇对自己未来生活的现代意义,反思自己作为传唱人的使命和担当。(梳理与探究)
二、单元规划
(一)单元大任务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经典永流传。新学期,学校拟举行“经典咏流传”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班以《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诗词三首》为蓝本,完成设计宣传海报、创编咏唱脚本、续写传唱评论的任务,快来参加吧!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133张)
和煦 日光
天色湖光相接,一片
至若春和景明,波涛不惊,上碧下绿天,广光阔,无一际碧。万顷,沙鸥翔集,
岸上与小洲
时而翱翔,时而停歇。
美丽的鱼 上的花草
形容草木茂盛 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明亮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
哪有尽头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
二
疑问,并把小组合作学习后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分类整理记录在 下面任务单中。
再
读 知
字词句 疑问
篇目 :
意 其他疑问
三
解 答
各学习小组交流疑难问题,全 班探究答疑,教师明确。
疑
惑
《岳阳楼记》
难读字词
谪(zhé) 属(zhǔ)予(yú) 观夫(fú) 衔(xián)
汤汤(shāng) 淫(yín)雨
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 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 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慢慢听到潺潺的水声,那从 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是酿泉。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居高面下
建造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是
译文: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下山回家, 宾客跟随着。枝叶茂盛成荫,飞鸟上上下下鸣叫,那是因为游 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 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 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后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 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标出难读(难写)的字词, 利用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长沙过贾谊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长沙过贾谊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长沙过贾谊宅》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长沙过贾谊宅》的文学价值和历史背景。
2. 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诵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学习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和结构,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刘长卿对贾谊的怀念之情,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
2. 通过诗歌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重点(一)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1. 诗歌的主旨和情感基调。
2. 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二)诗歌语言的鉴赏1. 诗歌中的生字生词及其用法。
2. 诗歌的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一)诗歌深层含义的挖掘1. 理解诗歌中隐含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2. 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及其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二)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1.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诗歌。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引入主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贾谊是谁吗?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贾谊的身份和贡献,激发他们对课文背景的兴趣。
接着,简要介绍贾谊作为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那么,刘长卿又是谁?他为什么会写这首诗来怀念贾谊?继续提问,引导学生关注刘长卿的身份和创作动机。
简要介绍刘长卿是唐代的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了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2. 背景介绍,铺垫情感(1)贾谊被贬长沙,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能从哪些历史资料中感受到?通过讨论贾谊被贬的经历,帮助学生理解他可能的心理状态,为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基调做铺垫。
可以引用一些历史资料或贾谊自己的作品,让学生感受他的孤独与无奈。
(2)刘长卿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自己又经历了什么?这与贾谊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介绍刘长卿的生平,特别是他被贬的经历,让学生看到两位历史人物在命运上的相似之处。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实用教学设计
九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实用教学设计月夜忆舍弟杜甫【作者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存诗1400多首。
他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作品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杜工部集》存诗1400多首,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一、同情人民,如“三吏”“三别”,“羌村”三首等;二、热爱祖国,渴望统一,如《春望》、《闻官兵收河南河北》等;三、揭露统治阶级的种种罪行,如《兵车行》《丽人行》等;四、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春夜喜雨》等。
【背景链接】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读准字音】舍.弟(shè)戍.鼓(shù)断人行.(xíng)分散.(sàn)【诗歌翻译】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诗歌赏析】月夜忆舍弟(五律)杜甫首联交代背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视听结合凄凉(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渲染气氛)颔联借景抒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点题思乡(节令凄凉)(主观感受)(千古名句)颈联承上启下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焦虑不安)尾联含蓄蕴藉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忧虑(首尾呼应)(深化主题)这首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结构严谨。
统编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统编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文,文中除了大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和重要的句子需要翻译理解外,还要学习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本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言文,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骈散结合的写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顺畅地背诵全文。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2.小组合作,解读文意。
3.美读课文,注意节奏和重音。
【预习提示】1.日积月累(1)我搜集的岳阳楼知识。
(2)我积累的范仲淹的知识。
(3)我查阅到的本文的写作背景。
2.边读边悟(1)本文写了哪些内容?(2)课文哪些内容是叙事,哪些内容是写景?如此简洁传神的文字,带给我们怎样的美感?(3)本文的语言美在哪里?(4)读完全文,我的阅读感受是:3.学贵有疑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柳州有幸,拥有柳宗元;岳阳亦有幸,拥有滕子京和范仲淹。
柳宗元和刘禹锡因为同举进士,遂成为莫逆之交,演绎了文学史上一段佳话;而范仲淹和滕子京这两位同榜进士,也是情同手足患难与共,共同谱写了岳阳人民百世的荣耀和骄傲。
他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所谓的政绩,也是一份文化遗产,更是一个精神家园。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一、作者与背景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
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妒,贬谪到岳州做太守。
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
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第三单元++寄情山水外,畅言忧乐情+++大单元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示例:《行路难》作于李白被“赐金放还”之时。全诗短短十 四句,却激荡起伏,诗人层层迭迭的情感变化,既显示了黑暗的 政治现实对李白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他由此引发的内心苦闷; 同时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他相信自己的抱负终有实现 的一天!
醉翁亭记 欧阳修, 湖心亭看雪 张岱,
。 宋 安徽滁州 (1046 年)
。 所记之 杭州西湖 事为崇 祯五年 (1632 年)
学习任务单(二)
篇目
作者
行路难
酬乐天扬州初 逢席上见赠
水调歌头
刘禹锡
作者简介
体裁
乐府诗
创作背景
双调词
此词作于丙辰年,即 宋神宗熙宁九年( 1076),此时作者在 密州任上,政治失意 ,与其弟苏辙也已有 七年不相见。中秋月 下,心情思念中不乏 惆怅,写下该词。
小品文
“小品”一词,原指佛经的节略本。最早见于《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读 小品”,后来小品文多指篇幅短小的散文。
学习任务单(一)
(二)
篇目
作者
时间 地点
岳阳楼记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 宋 湖南岳阳
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1046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年)
创作缘由
本文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约,为 重修的岳阳楼所作的记文。
核
平行时空下,范仲淹、欧阳修、张
岱、李白、刘禹锡、苏轼六位文豪带着
心
新作诗文参与“山水流觞,忧乐同赏”
任
聚会,请选择其中一篇诗文,自选角度
务
撰写评论文章,600 字以上。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初中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醉”子为切入点,理解“乐”的情怀。化简为繁,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采取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帮助学生体会“乐”的情感,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的“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第三课时:湖心亭看雪
赏析雪后奇景,体会白描手法。解读张岱的精神世界。
单元目标
把握作者情感,能练习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
重点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会解读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积累、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和名言警句,并体会文言虚词在关联文意、传达语气等方面的作用。大量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烘托课堂的气氛,采用视频、音频素材来解读当时的社会背景。
第四课时:诗词三首
诵读诗歌,注意不同体裁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特点。了解三首诗词的创作背景,初步读懂每首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五课时: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理,确保所用材料准确,经得起推敲,材料与观点要保持一致。
说明
无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初中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初中语文
教材版本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三单元》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本单元所选诗文均以游记为主,亭台楼阁,湖光山色,让人感受自然之美,在作者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志趣抱负。学生应当懂得以物抒情,以景感怀的方式。体会作者作者寄托于山水名胜的思想感情,感受他们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1,重吟咏诵读,小组互读诵,小组各互评,小组总结诵读情况。提示学生要带有感情诵读。
2,文言并重,在教学总有意识设计积累、感悟环节,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操,
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简案
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简案10.岳阳楼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霏、浩浩汤汤”等文言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朗读、背诵全文,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二、自主预习1.背景资料《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2.知识链接岳阳楼3.检查预习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2)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二)研读分析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第二课时一、合作探究1.突破重难(1)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3、4两段写了什么内容?和上文有什么联系?(3)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4)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5)“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
联系第一课时介绍的有关作者的资料,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2.写法探究本文的写作特色有哪些?3.主题理解本文的主旨是什么?二、课堂小结三、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四、板书设计11.醉翁亭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壑、辄”等文言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分析本单元是古代白话小说单元,这些作品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展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画卷。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特点,包括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叙事方式和人物塑造方法,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对古代社会文化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已有一定的接触,但对于古代白话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在理解其语言的古白话韵味、把握复杂的情节线索和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等方面仍有挑战。
部分学生可能对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储备不足,影响对小说内容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文化背景的铺垫和阅读方法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古代白话小说中的重点字词、文言句式,理解文意。
2. 熟悉古代白话小说的情节结构,学会梳理情节发展的脉络。
3. 掌握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方法,能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阅读、复述、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小说,如情节、人物、环境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指导学生比较不同小说在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体会古代白话小说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如对人性的洞察、对社会现象的批判等。
2. 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热爱,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内容,准确翻译重点语句,梳理故事情节。
2.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掌握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
3. 体会古代白话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
(二)教学难点1. 理解古代白话小说语言的精妙之处,包括一些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和古白话的表达方式。
2. 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小说的主题,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五、教学方法1. 诵读法:通过有感情地诵读,让学生感受古代白话小说的语言节奏和韵味,帮助理解文意。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1.学习并积累重点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提高整体阅读能力。3.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其优乐情怀。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1.交流作者及背景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其他组补充或老师辅导补充。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以小组为单位,梳理汇报,各组共同解决疑难句,教师引导补充。3.品读课文,在《岳阳楼记》中体会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效果;在《醉翁亭记》中体会“者、也、而、之”等虚词的使用,感受舒缓自如的风格。
课时安排
第一、二课时:《岳阳楼记》
第三、四课时:《醉翁亭记》
第五、六课时:《<行路难>其一》
第七、八课时:《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第九、十课时:《水调歌头》
第十一课时: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
第十二至十五课时:“课外古诗词诵读”
说明
教学名篇文言文时,一定让学生预习好,会流利的朗诵,掌握写作背景,逐字逐句的理解文意,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思想感情。课后会背诵并默写。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1.学习朗读的方法,尤其是文言文的朗读,能为学生更好理解课文内容。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2.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的能力。3.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4.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5.促进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背诵名篇名句,并进行默写。
2.教师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达到师生相融,有利展开教学活动。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初中语文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实词 词类活用 其他
亭看雪》中的重点文
言词语和句式,完成
虚词
下面任务单。
文言 句式
判断句 倒装句 省略句
主题句积累卡
主题
《岳阳楼记》《醉翁
风
亭记》《湖心亭看雪》
的语言富有文采和诗
雨
意,整理文中表现风、
雨、月、星和家国等
月
的句子,多读几遍, 进行积累,完成下面
星
任务单。
家国
相关句子
再读悟美
仿照下面示例,分别从《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三 篇课文中寻找相应的语段,赏析其语言特点,每篇至少赏析三处。
示例
原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
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岳阳楼记》)
赏析:骈散结合,多四言对偶句,整齐和谐,错落有致,灵动而有变化。
对比研读
对比研读《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三篇文言课文,至 少概括出两个本单元写景寄情散文的特点,并撰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小 文段作分析。
提示:情感表达、写作手法等
学习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推 选1名展示员、1名记录员 和1名打分员,以“文言 词语积累小卡片评价量表” 和本组成员建议为依据, 对其他组文言词语积累小 卡片进行打分,并提出补 充建议。
维度
要求
字音 准确梳理出不少于10个重难点字音与字义
与字 准确梳理出不少于8个重难点字音与字义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
品诗文意蕴 悟忧乐情怀
——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为文言诗文单元,包括《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这三篇文言散文和 《诗词三首》。这四篇课文,既描绘了亭台楼阁、湖光山色等自然美景,又表达了作者个人的政治 理想、志趣抱负。古人寄托于山水名胜之中的思想情感和忧乐情怀。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水调歌头》教案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水调歌头》是本册书第13课《诗词三首》中的第三首。
本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古诗文作品中的优秀篇章。
这首词是苏轼政治失意,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营造了优美的意境,情理结合,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对于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魅力,树立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首词中,苏轼通过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营造了天上人间的清冷意境,写出了心中的徘徊矛盾,而最终以乐观旷达情绪作结。
全词蕴涵了深邃的哲理趣味。
学习本词,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中华传统诗歌文化的魅力。
通过本篇诗歌可以达到《语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所要求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对古诗词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了解过作者苏轼,也知道很多借月咏怀的诗句。
因此疏通文意已不再是难点,但学生在赏读词作时,可能对于苏轼当时被贬官密州的背景不了解,理解词句时会停留在诗词文字表面,缺乏词人因政治失意,手足分离,心情抑郁怅惘,最终心胸开阔豁达的情感体验会成为难点。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1、多形式朗读,感受词的内容,熟读成诵。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2、在想象与拓展中,感受词的意境。
在品读和朗诵中,感悟作者的情感。
(新课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3、体会作品表达的人生哲理,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体验。
(语文学科不仅注重工具性认知,也注重人文性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个人素质修养。
)四、教法学法分析: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
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引起他们的切身感受,在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中整体把握作品,从而达到提升个人语文素养的目的。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第9课故乡教学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体味人物情感。
2.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小说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1.分析人物命运变化的原因,探讨小说的主题。
2.引导学生理解、体验作品中“我”的情感经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在游子心中,“故乡”是一个美丽的字眼,是魂牵梦绕的家园。
大家读完鲁迅的小说《故乡》,感觉和我们以前读过的那些思乡怀人的作品是否一样?现在我们来走进鲁迅笔下的故乡。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一)生字。
捏(niē) 胯(kuà) 祭(jì) 颧(quán) 酬(chóu) 潺(chán) 噤(jìn)(二)生词。
悲凉:悲哀凄凉。
伶仃:瘦弱。
本文用来形容杨二嫂两条纤细的腿站立如圆规的姿态。
惶恐:惊慌害怕。
絮絮:形容说话连续不断。
茫远:渺茫、遥远。
三、跳读课文,把握情感基调学生跳读课文中写“我”的情绪的段落。
如开头的“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结尾的“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使我非常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等段落。
明确:情感基调——悲哀。
(板书)四、朗读品味,理解情感基调(概括悲哀的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故乡之景和故乡之人。
)故乡之景1.朗读小说中描写故乡景物的部分,找出令“我”悲哀的因素。
重点阅读开头的一段景物描写,注意重读“天气阴晦”、“冷风呜呜”、“苍黄的天”、“横着萧索的村庄”等词语。
朗读指导:读这一部分要低缓、哀伤,饱含震惊、幻灭之痛。
2.对比阅读“记忆中的故乡”的部分,注意其中“深蓝”、“金黄”、“碧绿”等表色彩的词语。
朗读指导:读这部分要欢快、流畅,充满新奇、神往之感。
教师小结:故乡是一日不如一日,昔日的蓝天、明月已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阴晦”、“苍黄”和“萧索”。
(板书:蓝天、明月;阴晦、萧索)故乡之人1.故乡哪些人的什么变化最令‘我’心痛?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小说展开细致深入的阅读。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疗愈”主题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疗愈”主题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题以山水疗愈人生——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疗愈"主题教学设计授课者内容出处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统编教材九上第三单元为古代散文与诗歌单元,在这个单元里,我们不但跟着前人贤者登亭台楼阁、赏湖光山色、览自然之景,还要在纵览景物之余,去体味他们的心绪情感,去感怀他们的理想抱负,去触摸他们的精神灵魂。
为了让学生真实地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领悟他们借山水抒怀的方式,本节课的设计以情境式一线贯穿,以学生学习生活的真实情境导入,真诚表达,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情境的濡染中小步轻迈,既融合语文知识,又建构素养意义,帮助学生在忙碌的初三学习生活中学会在大自然中疗愈自己。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思辨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同时由于学业压力加大,很多学生难以纾解内心的苦闷。
因此我将本单元的主题定位为“以山水疗愈人生”,尝试以“古仁人"的人生起伏与理想抱负来触动学生,引起他们的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缓解初三最后阶段冲刺的压力。
单元设计本单元是文言文和诗歌单元,教学时必须兼顾诗歌和文言文的特点。
因此,整个单元教学我们把它分成四大板块。
第一板块是习字词、解文意。
这是教学的准备阶段,包括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讲解,疑难句子翻译、文体知识的讲解,这一部分设计为三个课时。
第二板块是明节奏、齐诵读。
这是教学的初级阶段,包括听录音朗读、分角色朗读、全班齐读等多种方式进行。
把握单元内容的节奏与停顿、重读与情感等。
这一部分设计为一个课时。
第三板块是溯背景,感情怀。
这是教学的中期阶段,包括知人论世,分析景物特点、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古人的思想情怀和政治理念,教师示范教学《岳阳楼记》,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并进行展示,教师起到主导分析的作用。
这一部分设计为三个课时。
第四板块是览群文,探人生。
这是教学的深入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学中,主要采用主题学习的方式进行,分为贬谪主题、爱国主题、疗愈主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论据类型。
2、学会做到言之有据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会做到言之有据的方法。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第二单元的写作学习中,我们学会了怎么让议论性文章的观点明确。
但是议论文不仅要提出明确的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也就是说,要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才能做到让文章言之有据。
二、明确“言之有据”的概念1、什么是言之有据?言之有据就是要有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这些材料就是论据。
它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2、什么是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1)事实论据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包括举事例和列数据两个方面;(2)道理论据包括经典性著作中的理论,名人名言,科学上的公理、原理、定义、法则、定律、格言、俗语、成语、谚语,以及众人皆知并为人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理等。
三、如何运用好论据1、在运用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起推敲。
列举的事例或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都要真实准确。
因此在写作时,要先确认事例是否真实可靠,然后再使用;引用名言警句,要注意核对原文,保证引述准确。
2、运用材料时,应该保证材料与观点的一致。
大家也许都积累了不少名言警句和事例素材,但是有些并不能与你的观点相对应,如果选择它们来做材料,就起不到支撑观点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事实论据时,不需要详细记叙事件本身,而要通过概括叙述和对论据的分析,建立起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3、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就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
所用材料的数量和种类可以丰富、多样一些,比如可以用历史故事、生活事例、统计数据等做事实论据,用名言警句、民间谚语、精辟的理论等做道理论据,还可以将两者交替使用。
四、指导写作实践1、明确内容《论语·为政》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
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
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观山水名胜,感忧乐情怀——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九上第三单元选编了三篇写景寄情的文言散文,三首咏叹个人际遇的古诗词。
六篇诗文在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志趣抱负。
本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以开展“经典咏流传”班级综合性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录制节目为情境,在咏唱经典的过程中,完成诵读、理解和鉴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六篇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感知古代诗文的意蕴,感受作者的情怀,体会作者在描写景物中寄寓的政治理想和思想情感,在传承经典的咏唱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人格和精神品质。
这一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是开展“经典咏流传”班级综合性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含制作海报以及设计开场白、咏唱脚本和撰写传唱感受等学习任务。
学生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在反复诵读、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对六篇课文熟读成诵,同时还要掌握相关背景资料和鉴赏方法,以便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借眼前之景、身边之事抒发内心情感的写法。
除此之外,每个学生都要扎实准备,各团队之间要积极合作,才能顺利完成“经典咏流传”这一学习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经典的传唱人。
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分有递进关系的四个课段实施。
第一、二课段是基础部分,第一课段学习三篇游记散文,通过自主学习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并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并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直至熟读成诵;第二课段学习《诗词三首》,了解三首诗词的形式特点,根据创作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基调,掌握好节奏、韵律,深入理解作品内容和意蕴,熟读成诵。
第一、二课段共同为第三课段奠定基础。
第三课段是主体部分,教学重点是在充分掌握相关背景资料和评析技法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海报以及撰写开场白、传唱感受和诵读脚本等任务,加深对课文内容、主旨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为第四课段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经典咏流传”学习活动的核心任务作充分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活动 2
学生活动 2
范读部分章节,引导学生明确文言文三读要 学生自读,提出要求。勾画疑难字。对疑难处组内交
求。指导学生自读,提出要求。老师答疑, 流、组间交流、老师答疑;并且各小组练习朗读,勾
指导评价朗读。
画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读熟悉文本,疏通文意,培养学生文言语感。
环节三:朗读展示
9.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名家朗诵视频 作者经历微课
教学反思与改进 单元整体教学打破了以往以单篇课文为单位的教学模式,讲多篇文章整合在一起学习,在内容相似的 文本中找到契入点,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培养。带来的问题是对于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考 查要能够跟上,免得学生对于知识点会出现混淆。
c 豪气抒真情,傲岸度一生(《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乌衣巷》《再游玄都观绝句》 《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d 诗意人生(《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商山早行》)【各 1 课时】 体会不同情感精神境界朗读、体会、情感、背诵作者的情感、经历作者情感、诗歌内容
2. 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1.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课文内容。 2. 积累文言文常用词语,体会者、也、而、之等虚词的使用。 3. 反复诵读,把握诗文的丰富内涵,感受舒缓自如的风格。 4. 阅读古代诗文名篇,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其智慧,体会古人的伟大境界。
3. 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介绍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思路,包括课时安排、教与学活动规划,以结构图等形式整体呈现单元内 的课时安排及课时之间的关联。) 单元导读课 1 课时 赏读胜境,感悟人生 把握双线、初读感知单元梳理课 2 课时
e 以读促写课 1 课时言之有据,论之有理(《担当是引领人生的旗帜》《说疑》) 论点新颖,论据可靠、 典型、新鲜
课题
第 1 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单元导读课
课型
新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 教学内容分析 对本单元三篇文章进行导读训练,能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教师活动 1
学生活动 1
指导学生读单元提示,提问督促思考,解析 学生读单元提示,思考、解析单元提示。理解单元双 单元提示。理解单元双线,把握本单元学习 线,把握本单元学习的基调与目标。 的基调与目标
活动意图说明: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加以了解,明确文本学习的特点和目标定位,做到有的放矢。
环节二:初读疏通文本
教的活动 3 点评各小组朗读展示,提出更高要求。
学的活动 3 各小组朗读展示,分享阅读收获;
活动意图说明
让学生在展示过程中进一步感知文言文的气韵,能够对三篇文章的韵味有所加深。
7.板书设计 单元提示
景事
情
字词
名句
知人论世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 文言字词积累和测试 2. 笔记整理(1.重点词语 2.古今异义 3.通假字 4.一词多义 5.词类活用 6.特殊句式)
知人晓意,文常主题梳理阅读课
2 课时
a 心系苍生,忧乐天下(《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1 课时
b 荆棘处乐观长啸(《行路难》《将进酒》)1 课时
群文阅读课 5 课时
a 观岳阳一楼,品人生百味(《岳阳楼记》《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登岳阳楼》《登岳阳楼》)痴狂 总一人(《湖心亭看雪》《金山夜戏》)
b 豪放豁达品苏轼,旷世奇才写人生(《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
2. 学习者分析
学生文言阅读能力还需提高,本单元的文章中对景色描写比较优美,但涉及的一些词语还是有难度的, 要提醒学生注意积累,能够识记,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对于《湖心亭看雪》中作者含蓄的情感要 通过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的补充让学生了解。
3. 学习目标确定 1.把握单元双线,确定单元学习基调与目标; 2.勾画重点句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体会排比、对偶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及者、也、而、之等虚词的使用,感受舒缓自如的风格。
4. 学习重点难点 1. 掌握文言词语,能够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 2. 体会作者的情感,了解作者的志趣情怀。
5. 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学生的朗读; 评价学生字词掌握理解情况; 评价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内容的速度和准确度; 评价学生依托课文内容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思考。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初读感知)
基本信息
省市区
学校
姓名
联系电话
学科 年级
语文
电子邮箱
九年级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单元(或主题)名称
古诗文单元教学
1.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
本单元为文言诗文单元,包括三篇文言散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以 及包含李白《行路难》、白居易《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以及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的《诗词 三首》。四篇诗文,既有亭台楼阁、湖光山色的美景描绘,又感受到作者个人的政治理想、志趣抱负、 家国情怀,以及拳拳亲情,在使人感受到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的同时,也感受到自然之美。 古人寄托于山水名胜中的思想情感和忧乐情怀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时所要关注到的。教学时按照作家 的风格和思想感情的差异来组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