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宋词的文化特征——理学思想
宋代理学思想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宋代理学思想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https://img.taocdn.com/s3/m/75990ab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d.png)
宋代理学思想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一、背景介绍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宋代理学思想作为主导思想,深刻影响了宋代文人并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广泛体现。
二、概述理学及其核心观点1.理学简介:理学是宋代儒家思想的主要流派之一,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
2.天人合一:理学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天地万物都有内在的道理和规律,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3.性即善恶说:理学提出了性即善恶(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具备天赋良善的本性,并通过修养与教育来达到完善。
三、理学对宋代文学创作的影响1.文言文风格:由于崇尚经典和古籍,宋代文人注重文字修饰与用词精炼,致力于写作风格的规范化和经典的再创造。
2.以诗为主要表达方式:宋代文人在诗歌创作中注重情感表达、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追求具备理学思想基础的诗意。
3.反映社会现实:宋代理学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观念使得文学作品更加关注社会伦理道德和治理。
4.注重描写细节:理学倡导细致观察事物并进行准确描述,在文学作品中,如《红楼梦》中对人物心理状态等的详细描写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四、由代表性作品看宋代文学与理学的结合1.《红楼梦》:该巨著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在情感描写上运用了大量的理学思想,对人性、善恶以及家庭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詹与《癸辛杂诗》:这是一部记录作者个人经历和感受的杂志体诗集,用色彩鲜明且精炼的语言传达出作者对世事万象的理解和思考。
五、结论宋代理学思想作为主导思想,深刻影响了宋代文人们的文学创作。
他们在表达方式、写作风格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等方面,都体现了理学思想的痕迹。
这些特点使得宋代文学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奠定了后来文学发展的基础。
宋朝诗词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宋朝诗词文化的特点与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5009054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4.png)
宋朝诗词文化的特点与价值宋朝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文化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这个时期,宋朝诗词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与众不同。
它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文化水平,也对后来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宋朝诗词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一、宋朝诗词文化的特点1. 以理性为主宋朝诗词文化的特点之一是以理性为主。
在此期间的文学作品中,更多地体现出思考问题的理性思维,逐渐淡化了感性方面的表现。
这种情况可以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思想改变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2. 探讨人文社会问题宋朝诗词文化的特点之二是探讨人文社会问题。
在这个时代,人们对社会和人性的探究开始日益增多。
这可以从大量的诗词作品中看出来。
例如,在诗歌中探索人的情感、道德、人性等问题,或者在写风景的同时,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3. 以写实为主宋朝诗词文化的特点之三是以写实为主。
在文学作品中,更多地强调了写实的效果。
这一方面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现实的关注和表现,同时也体现出文学家的对实际生活的认识和思考。
二、宋朝诗词文化的价值1. 促进了文学发展宋朝诗词文化的价值之一在于促进了文学发展。
在这个时期,诗歌和文学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和特点。
作家们通过对各种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为以后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传承中华文化宋朝诗词文化的价值之二在于传承中华文化。
在这个时期,作家们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中国文化中的许多价值观和思想。
这些价值和思想成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建立了文化传统宋朝诗词文化的价值之三在于建立了文化传统。
在这个时期,大量著名的文学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这些作品被广泛传播和研究,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论宋朝诗词文化凭借着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在当时的中国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继续对后来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这段历史的遗产中感受到那些美妙和深刻的文学价值。
宋明理学的特点
![宋明理学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c7ed9e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2.png)
宋明理学的特点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宋明理学的特点以供大家学习。
有关理学知识点推荐:宋代,儒学主要以理学的形式得到复兴,并逐步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宋代理学是中国古代在回应佛教和道教的挑战之后,以接续孔孟道统为己任,打着“辩异端、辟邪说”的旗号,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吸取佛道的思想资料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以适应后期封建社会的统治需要。
宋明理学作为一种影响广泛而久远的学说与思潮,其兴起、形成乃至确立、发展,自有多种因素的促进作用,而归根到底则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体制乃至文化形态密切相关,显然是一种时代的产物。
①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政治特点密切相关。
隋唐五代的长期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纲常松弛,道德式微,显然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和巩固,因此,宋代统治者一开始就倡导尊儒读经,宋代的儒学复兴便由此而形成。
理学的产生,出于儒家学家革除时弊,拯救文化,整顿人心,重树人伦与儒家价值,重建儒学道德形上学的主观努力。
理学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
②理学的兴起与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宋代一统政局后,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在此基础上,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
哲学本来就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基础,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理学的兴起与思想史自身进程密切相关。
理学是儒、释、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的果实。
中国思想史在唐代中后期形成一个重要转折,韩愈倡儒学道统,辟佛、道,打破了三教并盛的局面。
宋代儒学为了与统治建设相适应,儒学道统自然成为其承续的对象。
理学也是北宋初期思想解放的产物。
北宋学者大胆抛弃汉唐学者师古泥古的学风,敢于疑经改经,相互辩论,相互启发,独立思考,大胆立论,讲注义理,为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
理学和宋词的关系
![理学和宋词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10f0f73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4.png)
理学和宋词的关系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重要的一派,始于南宋,盛于明清时期,代表人物有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等。
宋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盛于宋代,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
理学和宋词看似截然不同,但实际上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理学与宋词都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
理学强调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并认为“道”是自然之中存在的本体与规律,人必须依靠“道”而行,才能实现“天人合一”。
宋词中也有大量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词句,如苏轼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等。
宋词中的“风与月”描绘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与理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呼应。
其次,理学与宋词都强调“仁爱亲民”的思想。
理学认为仁爱与道德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必须以仁爱为中心,关怀人民,尊重民生。
宋词中也有许多反映爱民之情的词句,如辛弃疾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
这些词句表达了词人的仁爱之心,与理学中的“仁爱亲民”思想相契合。
最后,理学与宋词都强调“格物致知”的思想。
理学认为,只有通过深刻观察现象,探究事物的本质规律,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宋词中也有不少反映格物致知的词句,如苏轼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等。
这些词句表达了词人以细微入微的观察,去探究事物之本质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在以上三个方面,理学与宋词都具有相似的思想。
此外,由于宋词具有古代文学的极高地位,因此,理学思想在宋词中的反映,为理学思想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以说,理学思想和宋词都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相互联系,影响深远,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理学对宋词的影响
![理学对宋词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4b16c0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e.png)
理学对宋词的影响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形式,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宋词的创作形式自唐代开始,到宋代达到了巅峰,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学风格。
而在宋代,理学的兴起对宋词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支重要学派,兴起于宋代,主要代表人物有程颐、程颢等。
理学主张“格物致知”,强调理性思维和实践相结合。
这种思想对宋词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理学倡导崇尚自然,注重观察和体验。
宋词作为一种以描写自然、表达情感为主要内容的文学形式,受到了理学的理念影响。
宋词作家在创作中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他们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体验,将自然景物融入到词中,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感和生动性。
理学提倡实践和体验,注重情感的真实性。
宋词在表现情感方面也受到了理学的启发。
宋词作家在创作中注重表现内心真挚的情感,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体验。
他们通过对情感的真实表达,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共鸣力。
这种注重情感真实性的创作理念,与理学强调实践和体验的精神相契合,丰富了宋词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内容。
理学主张“格物致知”,注重理性思维和实践相结合。
这种思想也对宋词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宋词作家在创作中注重理性思考和情感体验的结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体现了理性思维和情感体验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创作理念,使宋词在表现方式上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总的来说,理学对宋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的崇尚、情感的真实性和理性思维的结合上。
理学的兴起为宋词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念,丰富了宋词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内容,使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宋词在理学的影响下,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形式。
南宋中期的理学思潮与辞赋创作
![南宋中期的理学思潮与辞赋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6cd2c21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7c.png)
南宋中期的理学思潮与辞赋创作刘培【摘要】南宋中期,理学对辞赋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当时辞赋从题材立意到结构行文,从思想内容到审美好尚,都烙有深刻的理学印记.这些影响不仅是文人们的刻意为之,更是理学营造了一个以其话语为基调的文化环境,几乎每个文人都在潜移默化中为其沾丐浸润.在科举方面,理学通过律赋和策论等文体创作,在思想和文辞方面对读书人施与深入的影响;理学的发展,营造了一个以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氛围,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思考习惯和为文风格,从而影响到辞赋的发展;理学家身体力行的创作,也对辞赋的发展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51)003【总页数】10页(P10-19)【关键词】理学;辞赋;科举;文辞;境界【作者】刘培【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济南,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2理解任何历史时期的关键,在于找出决定该时期形态的主要动力。
南宋时期,有几种发挥作用的强大动力,决定着国家政治生活和文化形态的走向:首先是延续王朝命脉的动力,其次是延续华夏文明的动力,再次是延续士绅阶层与君王共治局面的动力。
理学在道德基础上构建起体大思精的哲学体系,彰显着中华文明的正宗地位和高尚的士绅阶层在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地位,正顺应了时代的这种需求。
随着高宗的退位,立足于华夷之辨之上的爱国情绪高涨起来,注重政治权变的王学一再被冷落,理学则借助这种情绪在孝宗淳熙、乾道年间得到强劲的发展。
理学的发展除了对政治的积极参与、学理的不断完善和学派的竞相林立发生影响外,其作用还表现在对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渗透以及对某些社会观念的强化和改造。
在当时,理学对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辞赋创作当然也不例外。
对此,我们将作一番初步的探讨。
一、理学对科举的渗透及其对律赋的影响绍兴年间,理学是伴随着与王学的斗争而发展的,而这种学术斗争又和主战与主和的政治斗争纠结在一起。
论述宋代理学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论述宋代理学对文学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fb9a03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6.png)
论述宋代理学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一、在宋代,理学的兴盛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宋代代表理学思想的宋明理学对文学创作和审美观念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宋明理学的兴起使得文学开始注重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表达。
在宋代文学作品中,以诗歌和散文为主要表现形式。
理学认为人的心性是天赋的,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可以使人心性得到升华和启迪。
因此,诗人们在创作中注重描绘真实的人情世故和人生百态,充分表达个体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这种追求内在真实感受的创作方式,使得宋代文学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与情感的丰富性。
其次,宋明理学强调“格物致知”,提倡对现实世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
这种观察和研究的精神也在文学创作中体现出来。
宋代文人善于把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融入到作品当中,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矛盾。
他们将对现实的思考融入到诗词和散文的创作当中,形成了以观察和思考为特色的文学风格。
这种思考与观察的精神也影响了后来的文学发展,使得文学具有了更加深入和审视的内涵。
此外,宋明理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宋代文人对自然的描写和思考也成为该时期文学的重要主题。
他们通过对自然写实的描绘,反映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规律的研究。
在诗歌中,他们运用丰富的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将人与自然相融合,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
这种自然主义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方式,进一步丰富了宋代文学的内涵和审美观念。
最后,宋明理学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对文学的道德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宋代文学以宣扬仁义道德为重要方向,讲究言辞雅致、情感真实并承载着一定的教化作用。
这种把道德价值内化于文学之中的趋向,使得文学不仅是纯粹艺术的表达,更是在教化、启迪、教育人民观念与行为的阵地。
这种道德建设的导向,不仅推动了当时文学的发展,还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理学背景下的南宋词
![理学背景下的南宋词](https://img.taocdn.com/s3/m/289bc562011ca300a6c390b1.png)
响。因而 , 理学思想及其学术精神对宋代 文学 的
渗透也是势所必然。 北宋时期理学还处于发展阶段 , 加上一些主 要的理学家也对词这种娱乐性极强的文学持一种 本能的反感 , 几乎没有理学家参与词的创作 , 因此 北宋时期理学对宋词的影响还不甚明显。进入南 宋后 , 理学进一步扩大着社会影响, 最后取得了统 治思想的地位。理学的繁盛局面使南宋文人普遍
漫于整个北宋词坛 , 而以柳永 的词作最具代表性。
其间虽有苏轼对词体 进行改革 , 将传统 的表 现 “ 女性化的柔情 之词扩 展 为表 现男 性化 的豪 情之 词, 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变革为性情之词 , 使
词像诗一样可 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 个性” 聊’从而提 高 了词 品, …‘ , 具有较强 的雅化
社会忧患 , 或批判社会的腐朽黑暗 , 不仅拓展了词 境 , 提高和强化 了词的言志功能 和社会功 能。 也 这类词在艺术上虽有一部分失之于粗豪 , 大多 但
教观念 的渗入并为人们广泛接受有密切关系。由
于理学家大力宣扬“ 存天理 , 灭人欲” 主张“ 以 , 文 载道” 因此对 于满 足人 的私欲 的“ , 俗艳之词” 是 深为不满和厌恶的, 视作词 为“ 笔墨劝淫 ” 。据记 载, 一次程颐“ 偶见秦少游 , ‘ 问: 天若知也和天也
收稿 日期 :0 60 -1 20 -31
们主要承续 的仍然 是 “ 问” 花 传统。北 宋后期 的 周邦彦在词的雅化方 面也作 出了一些努力, 善于
在词中融化前人诗句 , 言典雅 。但周词的雅化 语
还停留在外在形式 上 , 题材上则仍偏重于传统 的 艳情 , 因此 周词 的雅 化 也是 很有 限 的 。
数优秀词作往往又能摧刚为柔 , 悲壮中有婉转 , 豪 气中有缠绵 , 也有雅 化之倾 向。如辛弃疾《 水龙 吟・ 登建康赏心亭》 《 、摸鱼儿》 “ ( 更能消、 几番风
谈宋词的文化特征——理学思想
![谈宋词的文化特征——理学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3dc42408844769eae009ed1e.png)
谈宋词的文化特征——理学思想纵观整个宋词的发展、兴盛、衰落的全程,宋词在古代诗歌史上堪与唐诗交相辉映,真正成为一代文学之圣。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其中,宋词的哲理化与议论化所体现出来的理学思想是中国文化一个很重要特征,这也成为中国文化中十分宝贵的财富。
为什么宋词中会出现这样一种理学思想?这种思想怎么在词人身上体现出来?宋词中又是怎样表现出理学思想的文化特征的呢?这里我们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第一,经济上,宋代城市商业经济比唐代有长足发展。
北宋相对承平开明的政策和社会环境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
士大夫寄情声色、歌舞宴乐有了优裕的物质前提条件,歌词创作也拥有有利的社会环境。
在宋代这种重文重诗的时代风尚中,词人们甚至是理学家门也喜好作诗,而且往往以诗的形式阐述义理,发表学术见解和主张。
由于理学凭借宋代特定的政治文化土壤而兴盛、发展,因而在思想领域不仅迅速确立了统治地位,而且以其强大的力量和深厚的基础不断稳固强化。
第二,宋代的“婉约派”词中的含蓄表达手法也是理学思想的体现。
词人们抒写男女之情,会侧重把爱情写得含蓄庄重,具有中国传统的深情婉转以及低回往复的特殊魅力,这也是宋代词人心曲深处的沉吟。
比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闺中少妇痴情一片,深刻而含蓄地表达了对丈夫的相思深情。
《醉花阴》中表现词人在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孤寂愁绪,这种含蓄缠绵的情感来自中国人传统的文化的熏陶,也是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写出的悱恻动人的感情。
第三,宋词中体现理学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人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在《如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鸳。
”可知李清照常常走出自己的生活圈子,走出闺房绣楼之外,走出重门深院,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寄情于山水,表现出她那蓬蓬勃勃的春春气息。
这也反映了古代人热衷于与大自然的晚霞落日,绿水红莲、鸥鹭水鸟等景物,他们身上有着天然的朴素和自由的印迹。
谈谈对理学诗派诗歌艺术风格及其形成原因的认识。
![谈谈对理学诗派诗歌艺术风格及其形成原因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4754b84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2.png)
谈谈对理学诗派诗歌艺术风格及其形成原因的认识。
理学诗派是南宋末期至元代初期的一种文学流派,兴盛于理学流行的时期,以理学思想为基础,包括朱熹、彭端深、刘迎为代表。
下面是对理学诗派诗歌艺术风格及其形成原因的一些认识:1.诗歌艺术风格:•辞章意蕴深邃:理学诗派注重文辞的凝练和意蕴的深邃,以文辞煜煜、意思深沉的特点著称。
他们善用对偶、典故、象征等修辞手法,以凝练的文字表达深奥的思想。
•追求纯粹自然:理学诗派追求纯粹和自然的艺术效果。
他们主张诗歌情感的真实,强调表达情感时要纯粹自然,摒弃矫揉造作和过度修饰。
•借古抒情和审美观念:理学诗派的诗作多以借古抒情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注重审美的纯美和高尚。
他们借用古人的典故和古代文化符号,通过古典的美学观念来丰富和衬托自身的情感体验。
2.形成原因:•理学影响:理学的主张强调心性的修正和诚信的实践,对诗人的思想观念和艺术构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理学思想要求诗人对古人经典典籍的学习和研究,并通过对理学的解读和运用,将理学思想融入到诗歌创作中。
•社会环境:理学诗派的兴起也与当时社会环境的背景密切相关。
南宋末期至元代初期,政治动荡和战乱频繁,诗人对世局的反思和思考日益加深。
理学诗派的诗人,借助诗歌表达对时代变迁的忧思和自己理学思想的认同。
•文化传统的延续:理学诗派承袭了唐宋古文化的传统,注重文辞的华丽、诗意的韵律和美感。
他们通过对文学传统的借鉴和继承,开创了一种与时代相适应的理学诗歌艺术风格,为后世诗歌开辟了新的创作路径。
通过对理学诗派诗歌艺术风格及其形成原因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到它在诗歌创作风格上的独特性和对政治、人情和世态的深度思考。
这一流派与当时的思想环境和文化传统相互作用,为中国文学史注入了新的思考和创新。
论宋代词学思想的理学化
![论宋代词学思想的理学化](https://img.taocdn.com/s3/m/855e4ef94693daef5ef73dfb.png)
于外 也。 故言 则成文, 成章。 mo 动则 …(2 )
宋词出身卑微, 品格” 于“ 上最为正统文人所诟病。柳永 他们之间的 学术思想相互影响亦在情理之中。苏轼于人格 之词音声谐婉, 叙事闲暇, 天下歌咏, 却因其品“ 卑俗”而备 上的执着、 , 于人生态度上的超然, 与明道( 程颢) 的淡定洒脱
在他零星可见的有关词学思想的表述中, 我们往往可以看到
他总是有意与盛行天下的柳词或柳词风格相抗衡 , 这种抗衡 也。其发乎情则同, 而止乎礼义则异。名 日曲, 曲尽人 以其 犹不逮焉, 其去曲礼 , 则益远矣。然文章豪 的真实含义正是词品的高下之较。他对秦观的近乎苛刻的 情耳。方之曲艺,
理学兴盛于北宋中叶, 与宋词的繁荣几乎同时。由于理 吾浩然之气” 为人格理想, 孔颜乐处” 以“ 为最高人生境界。
学强调道德 自 , 律 而宋词则长于抒情 , 因此在最初的一段时
当 时理学虽然 没有取得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 但是其人格追
间里, 两者之间呈现出的是隔离和对抗的状态。但是, 作为 求无疑是具有 感召力的。苏轼本人对理学前贤的人格不仅 两宋最有影响的哲学思想 , 理学不断地向宋词领域渗透, 从 表现出由衷的崇敬之意, 他曾写诗称颂周敦颐的人品:先生 “ 廉退乃一隅”4H , [(㈣ 而且其人格理想与理学中人 】 而成为宋代词学思想 的重要哲学渊源, 甚至可以说 , 理学对 本全德,
、
忠义 填骨 直 髓, 需谈笑死 生之际, 若见仆困 穷便相怜, 则与不 学道者, 大不相远矣。 《 ”(与李公择》 l 苏轼以“ ) ( n 学道
传统文学理论有所谓“ 人品” 决定“ 文品” 的说法 , 具体 者” 自诩, 而此“ 很明显并非佛教或道家之“ , 道” 道”而是儒 而言, 是指创作主体的内在道德修养和人格力量直接影响文 家的“ 孔孟之道” 。具体到词人的人格修炼上就是“ 道理贯 学创作的品格。宋代理学家对此是坚信不疑的: 心肝, 忠义填骨髓” 以及在基础上形成的谈笑于生死之际, 超 接, 但是在熙宁变法中, 苏轼与二程的政见相类, 同列旧党, 孔子日:有德者必有言” “ 。何也?和顺积于中, 英气发 然于困穷之上的人生态度。苏轼对理学的接受虽然并不直
宋代理学特点范文
![宋代理学特点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80004b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9.png)
宋代理学特点范文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以其经济繁荣、文化兴盛而闻名于世。
在理学方面,宋代的代表性学派是理学,也被称为宋代理学。
宋代理学具有以下特点:1.继承和发扬了前代学派的优秀传统。
宋代理学的思想基础主要是对先秦儒家经典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特别是程朱理学的发展。
宋代理学家致力于对儒家经典文化进行深入解读,提出了许多有关人性、天命、治理国家等方面的新观点。
2.强调人性的善。
宋代理学强调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与先秦的“性恶论”相对立。
他们认为人性本身具备善良的品质,只是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恶的一面。
因此,人们应该通过修身养性,追求自己本性的完美,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3.倡导社会贤良治理。
宋代理学家认为政治的核心在于治理人心,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他们主张通过大力培养贤良人才,制度,提高道德品质来推动社会进步。
宋代理学家追求“仁者爱人,智者治人,英者动人”的治理理念,要通过理学的原则来实现。
4.高度重视教育。
宋代理学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他们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人的完善。
宋代理学家设立私学,广泛开展教育,注重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同时,他们倡导以朱子的《四书》为教材,通过解读经典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智慧。
5.强调礼仪规范。
宋代理学注重礼仪规范的重要性,认为它是维持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的基础。
他们通过研究经典文化中的礼仪规范,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礼仪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6.推崇孟子。
孟子是宋代理学思想的核心人物,被誉为“理学之祖”。
宋代理学家推崇孟子的道德观念,认为孟子的“性善论”更加符合理学的核心原则。
他们通过对孟子的研究和解读,系统地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道德体系。
总之,宋代理学是继承和发扬前代儒家经典文化传统的学派,其宗旨是通过修身养性,培养贤良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和治理国家。
宋代理学强调人性的善良,注重政治伦理和礼仪规范,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并推崇孟子的道德观念。
它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并对后世儒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宋代文学的名词解释及论述
![宋代文学的名词解释及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602cc3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1c.png)
宋代文学的名词解释及论述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文学巨匠,他们创造了独特的文学风格,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新篇章。
本文将对宋代文学中一些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并对其进行深入论述。
1. 理学理学是宋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集中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经典文化的关注和追求。
理学注重对“理”的研究,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在人的心中存在着理的本体,人通过学习经典和修身养性,可以达到与天地之理相合的境地。
理学的代表人物有程朱理学派的程颢、程颐和朱熹,他们的学说对宋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对于理学思想的借鉴和运用,例如《西游记》中对于“道”的思考,以及明清小说中对于“性”和“理”的论述。
2. 辞章辞章是宋代文学中的一种体裁,是指对诗、文、赋等中每字每句的各种注释和解释。
辞章具有广泛的内容,不仅包括对古代经典著作的注释,还有对当时文人创作的作品进行的解读。
辞章的诞生,一方面彰显了宋代文化士人对于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崇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文字和语言的探索和研究。
辞章对于宋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的存在使得文学作品的意义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层次。
3. 词学词学是宋代文学中的一种重要体裁,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独特表现形式。
宋代的词以其含蓄深沉、意境优美而著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
词学的代表作家有陆游、李清照、辛弃疾等,他们的作品流传至今,深深地触动着读者的情感。
词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于情感、爱情和社会现实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于自然景物的独到见解。
宋代词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文学形式,也使得文学表达更加多样化。
4. 画意画意是宋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审美标准,它要求文学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如同绘画一般,注重意境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
宋代文人崇尚“写意”,追求画意的审美效果。
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对于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于情感细腻的表达。
画意的追求使得宋代文学作品在情感和艺术上更加充实和精华,也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南宋词人的风格和思想特点
![南宋词人的风格和思想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cad1ad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4.png)
南宋词人的风格和思想特点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特别是在文学领域,宋朝湖州、临安与建康等地形成了鲜明而多样化的文学流派。
在南宋文学的发展中,宋词是表现民族观念和文化特点、风靡一时的代表性文学形式。
南宋词人的风格和思想特点,是经过历代词人的探索和发展,在诗歌创作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
一、南宋词人的风格1、豪放派豪放派是南宋最具有特色的词派之一,它以表现豁达、壮烈的情感为主,同时以文字狂放和艺术特异性为特点。
代表词人有辛弃疾、李清照等。
辛弃疾的词作奔放豪放、气吞山河,有“雄健”的气势,表现了较为激烈而豁达的情感。
例如《青玉案·元夕》中的“酒尚温,笔犹擅”,“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的悲壮气氛,让人心潮起伏,倾心荡漾。
李清照的词则展现出女性独特的“婉约”情调,典型作品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
这些词作描写柔美细腻的境界,使人们感受到女性细腻的心灵世界,其婉约的风格在南宋词坛上成为一派独立的风格,被称为南宋婉约派。
2、浪漫派浪漫派注重以情突出诗意、崇尚美好生活、追求幸福愉悦的境界。
代表词人有晏殊、“范仲淹”等。
其中晏殊的爱情词作成为南宋最高峰之一,以《浣溪沙·绿肥红瘦》、《临江仙·滟滟随波千万里》等作品最为著名,他的词笔力雄奇、富有浪漫意味,具有神韵与超凡的气息,绝对是南宋词坛之最。
“范仲淹”则注重描写吟哦自然的生活风光,典型的词作有《苏幕遮·碧云红叶映枫林》、《乌夜啼·谁谓海棠无人折》等,他的词作心境独特,思路清新,以朴实而质朴的表达方式为人所赞赏。
3、含蓄派含蓄派词人主要注重深浅相宜的表达方式。
代表词人有陆游、杨万里等,典型的词作有《钗头凤·世情薄》、《雨霖铃·寒蝉凄切》等。
他们的词作,文辞内敛、意蕴深远,往往难解难懂,需要读者细细品味才能领略到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
二、南宋词人的思想1、忧国忧民南宋时期,国家由盛转衰,民生由安逸转为悲惨。
宋代理学的特点及其对宋代文化的影响
![宋代理学的特点及其对宋代文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67906c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d.png)
宋代理学的特点及其对宋代⽂化的影响宋代是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哲学思想另⼀个繁荣的时代。
理学是宋代哲学思想的最⼤成就。
魏晋以来,传统儒学不断受到来⾃⽞学、佛教的挑战;隋唐时期佛教和道教盛⾏,成为当时主导的思潮。
于是,宋代儒学家便在吸收佛、道两家的思想的基础上,对古典儒学作了新的诠释、发展和重建,创⽴了理学。
理学在宋代也称“道学”,近代以來则称为“新儒学”。
理学的基本特点是把儒家的价值理念本体化,并贯穿⾄⼼性理论和为学功夫。
理学作为儒家⼠⼤夫的⽂化,对民众⽣活有其引导的作⽤,如朱熹的《家礼》对宋代社会观念和⽇常⽣活便有相当的影响。
南宋晚期,理学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此⽀配中国⽂化数百年之久。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夫阶层的黄⾦时代,宋太祖⽴国后,为了避免北宋成为五代之后第六个短命王朝,积极推⾏“重⽂轻武”政策,防⽌军⼈夺权或割据。
⽽读书⼈即使出⾝低微,只要通过科举考试,也就进⾝⼠⼤夫阶层,获得较⾼的社会及政治地位,于是弃武习⽂成为社会风尚。
加以宋代中央王朝⼤⼒兴办各级官学,带动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
但⼈⼝的增长和官府财政能⼒的限制,使得教育的社会需求远不能满⾜,于是私⼈兴办的讲学书院应运⽽发展起来。
同时,书院作为与官学不同的社会⽂化⼒量,与理学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
理学家批评科举与官学教育只引导学⼦追求功名利禄,他们⼤兴书院讲学之风,以书院为宣传理学的基地,从⽽扩⼤了书院的影响,导致了南宋书院的⿍盛。
南宋的书院⼏乎取代了官学,成为当时的主要教育机构。
书院,最早见于唐代。
唐⽞宗以后,官办的书院只是藏书与修书的场所。
宋初有六⼤书院,江西庐⼭的⽩⿅洞书院、潭州的岳麓书院、河南应天府的睢阳书院、河南登丰的嵩阳书院、湖南衡阳的⽯⿎书院以及江宁茅⼭书院。
⽩⿅洞书院、岳麓书院创建于宋开宝九年(976年),淳熙6年(1179)朱熹修复⽩⿅洞书院,兴学讲授;绍熙五年(1194),朱熹⼜复兴岳麓书院,积极讲学,对当时书院的发展其了直接的作⽤。
理学对宋词的影响
![理学对宋词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ee23cc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1.png)
理学对宋词的影响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体之一,它的成熟和发展离不开理学的影响。
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一种哲学思潮,它对宋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宋词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理学强调“格物致知”,认为通过观察事物本质可以获得真知。
这种思想在宋代文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影响了宋词。
宋词家们通过对事物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出了自己对于人生、情感和世界的深刻理解。
他们注重用具体形象来表达抽象概念,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苏轼《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就是以具体形象来表达内心情感。
二、对宋词意境营造的影响理学强调“致良知”,认为人应该注重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
这种思想在宋代文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反映出当时社会风气和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需求。
在宋词中,这种思想表现为注重意境营造,通过对自然、人物、情感等方面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邃、清新、超脱的意境。
例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时见幽人悄悄,处在灯火阑珊处。
”就通过对夜色和灯光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三、对宋词情感表达的影响理学强调“知行合一”,认为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事物。
这种思想在宋代文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反映出当时文人士大夫们追求实践和切身经验的需求。
在宋词中,这种思想表现为注重情感真挚和亲身经历。
宋词家们往往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注重真实性和自然性。
例如李清照《如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就是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来表达内心情感。
综上所述,理学对宋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达方式、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三个方面。
它使得宋词更加注重真实性、自然性和深刻性,也使得宋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之一。
宋词中的哲学思想
![宋词中的哲学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49f8e52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b.png)
宋词中的哲学思想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宋词以其婉约、含蓄的文字风格,表达了人生的苦乐、情感的起伏与哲学的思考。
本文将从自然哲学、人生哲学和情感哲学三个层面探讨宋词中的哲学思想,并通过具体的词例来加以阐述。
一、自然哲学宋词中的自然哲学对人们的思考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宋人的眼中,自然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启示的存在,人类应该以敬畏之心去面对这个世界。
词中常以自然景物来象征人生哲理,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词,开篇便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表达了对宇宙的追问。
他用“明月”象征了宇宙的原始和永恒,以及人们对宇宙起源的质问。
词中的“把酒”则寓意人们在探索宇宙的同时,也应与天地相融,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
二、人生哲学宋词亦常表达对于生命和人生的思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们对于命运的探索。
宋人在词中对人生的执着与坚守,以及面对世事的无奈和疑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呈现了独特的人生哲学。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词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表达了对世事变幻无常的领悟和对于岁月流转的感慨。
在词的结尾,她以“休说无情也解语,最是台城脚下桃花”来表达对于人生的欣赏和对美好的追求。
三、情感哲学宋词以其独特的表达手法,充分展现了丰富多样的情感,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哲学。
宋人在面对爱情、友情和亲情时,用细腻的笔触传达了情感的真挚与复杂,反映了人情世故中的哲学思考。
例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他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开篇,以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元宵节夜晚的美丽景色。
在描写女子的感叹中,辛弃疾运用了“美人如玉”来形容,既表达了对女子美丽的赞美,也寓示了对美好时光的愿望。
总之,宋词作为古代文学的瑰宝,不仅展现了华夏儿女的智慧和情感,也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
自然哲学、人生哲学和情感哲学贯穿于宋词之中,不仅让读者感受到美的享受,更让他们从中获得智慧的启示。
宋词受理学影响,特别讲究
![宋词受理学影响,特别讲究](https://img.taocdn.com/s3/m/df0a353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0.png)
宋词受理学影响,特别讲究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重要的诗歌形式,兴盛于宋朝时期(960年-1279年)。
在宋朝,理学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潮,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理学强调“格物致知”,即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获得真知。
这种思想在宋词中得以体现,宋词作家借助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用以表达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他们通过对事物的精细观察和感悟,传达出一种深邃的哲理和对人性的思考。
其次,理学重视礼仪和道德规范。
宋词在主题和情感表达上,常常注重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社会关系。
这种关注在宋词中体现为对礼法和道德准则的尊重和追求。
宋词作家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的情感和行为,表达对人际关系和社会伦理的思考和感悟。
第三,理学注重审美标准和艺术规范。
宋词以其精炼、含蓄、曲折的表达方式而闻名。
这种表达方式与理学对于审美标准和艺术规范的追求是一致的。
宋词作家在写作中追求意境和音韵的和谐,注重抒发情感的内敛和微妙。
他们运用典故、用典、比兴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总的来说,宋词在受理学影响下,强调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观察,注重礼法和道德准则的追求,追求艺术上的精湛和文化上的内涵。
这些特点使得宋词成为中国
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一支,对后世文人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代理学特点
![宋代理学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5a9626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e.png)
宋代理学特点
宋代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代表着中国哲学的新发展和新境界,具有以下特点:
1.重视经典和传统。
宋代理学强调经典和传统,尤其强调儒家经典的研究与解释。
其基本思想是依据经典所提供的观点来研究问题,以推演为主要方法,强调从经典中寻找答案。
宋代理学认为,经典能体现真理和道德原则,应该重视其价值和意义。
2.聚焦心性问题。
宋代理学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注重个体内在世界的探索,聚焦于心性(心思、情欲)问题。
宋代理学主张通过对个体内心的探索,达到道德修养及社会治理。
3.强调理性思维。
宋代理学崇尚理性思维,认为人类可以通过理性来认识和探究世界和事物,强调推理、分析、辩证等思维方式。
这种倡导理性思维的立场深刻影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趋势。
4.注重实践和道德规范。
宋代理学重视实践和道德规范,认为维护社会道德,必须具备实践的能力和行动的自觉性。
宋代理学强调人的品质和行为表现,重视道德规范的教育和实践,以此推动人类社会的向善进步。
5.重视学术研究。
宋代理学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对经学、史学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发展出了独特的学术体系和理论方法。
宋代理学对中国古典学术传统的重视和开展的研究,为后来中国思想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宋词的文化特征——理学思想
纵观整个宋词的发展、兴盛、衰落的全程,宋词在古代诗歌史上堪与唐诗交相辉映,真正成为一代文学之圣。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其中,宋词的哲理化与议论化所体现出来的理学思想是中国文化一个很重要特征,这也成为中国文化中十分宝贵的财富。
为什么宋词中会出现这样一种理学思想?这种思想怎么在词人身上体现出来?宋词中又是怎样表现出理学思想的文化特征的呢?这里我们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第一,经济上,宋代城市商业经济比唐代有长足发展。
北宋相对承平开明的政策和社会环境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
士大夫寄情声色、歌舞宴乐有了优裕的物质前提条件,歌词创作也拥有有利的社会环境。
在宋代这种重文重诗的时代风尚中,词人们甚至是理学家门也喜好作诗,而且往往以诗的形式阐述义理,发表学术见解和主张。
由于理学凭借宋代特定的政治文化土壤而兴盛、发展,因而在思想领域不仅迅速确立了统治地位,而且以其强大的力量和深厚的基础不断稳固强化。
第二,宋代的“婉约派”词中的含蓄表达手法也是理学思想的体现。
词人们抒写男女之情,会侧重把爱情写得含蓄庄重,具有中国传统的深情婉转以及低回往复的特殊魅力,这也是宋代词人心曲深处的沉吟。
比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闺中少妇痴情一片,深刻而含蓄地表达了对丈夫的相思深情。
《醉花阴》中表现词人在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孤寂愁绪,这种含蓄缠绵的情感来自中国人传统的文化的熏陶,也是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写出的悱恻动人的感情。
第三,宋词中体现理学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人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在《如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鸳。
”可知李清照常常走出自己的生活圈子,走出闺房绣楼之外,走出重门深院,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寄情于山水,表现出她那蓬蓬勃勃的春春气息。
这也反映了古代人热衷于与大自然的晚霞落日,绿水红莲、鸥鹭水鸟等景物,他们身上有着天然的朴素和自由的印迹。
第四,民族危亡下的宋词体现出理学思想中的“爱国精神”。
南宋的政权建
立于北宋王国灭亡的基础之上,民族危亡成为一个最为现实而严峻的问题,这时候社会涌现一股爱国热潮。
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具有精忠爱国的传统美德。
激烈高昂的民族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可以看出,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
又如《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辛弃疾感慨:“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传达出了迂回深沉的忧患意识,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第五,宋词中统合儒、道、释的文化观念,形成了理学思想中的“超脱”精神,这是理学思想中的禅道精神,也是自求解脱的境界。
苏轼则是集三家思想的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
他的词是对现实采取的一种超脱的态度,流露出道、释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色彩。
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苏轼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仍然坚持着对人生以及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这种思想方法和人生态度正是理学思想的体现。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在北宋王朝昏暗的背景下以及自己内心充满的忧虑与痛苦的心境下完成的,他描写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游赏宴饮的乐趣,实际上是借理学思想中的超脱精神来排解和省悟。
第六,宋代继承了唐代的儒家思想,因此理学思想既主张“贯道明理”,又要求“自然流出”,这两方面的认识也就导致理学家的诗作相应地形成言谈义理与吟咏性情两大类型。
这正是儒家传统诗教的核心。
从内容上看,如周敦颐的“雅好佳山水,复喜吟咏”中将性情融于义理之中,体现了儒家的融合思想。
从创作手法上看,宋词中对实践行为或生活事物的感悟也体现出哲理性思考。
如王伯的《端平己未新元》中“屡因快意行来错,却向闲中认得真”是对日常事理规律的说明与概括,但同时也都是对深奥哲理的感悟与阐发。
有的宋词是直接从写景入手,杨时《偶成》中的“天阔云浮遮不尽,浪平风过沓无痕”等诗句具有优美景色与生动的形象,但诗的真谛却是在于借此以阐述义理,这体现了理学思想中深刻的哲学思考又显示了奇谧的艺术情趣。
第七,宋词中的的“吟咏性情”体现理学思想中的“天理流行”,寄寓着高尚人格襟怀,显示属于理学家所说的那种出于性情的“正”的特征。
即景抒情,感情言志或抒写闲适情趣、归隐愿望,便构成宋词的最主要内容。
如吕本中的《满
江红》写道:“叹古今得失,是非荣辱。
须信人生归去好,世间万事何时足。
”写的是闲适的生活但也透露出归隐的情趣和诗人的志向。
朱熹的《念奴娇》中表面上是咏梅,实际上表露的是自己高洁心志。
我们可以拈出其中所蕴含的“真”字,不仅可见朱熹咏物寄意的根底所在,而且揭示了理学思想中的“正”的情怀。
宋词中写景的场面都可以看出词人们心志之高洁,性情之雅正,显示理学思想的本色。
综合以上所述,在当时社会环境的客观原因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宋代文化中体现的理学思想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一种精神现象,透过文人们笔下的宋词,我们可以了解中国理学思想的文化特征,更好地去领略宋朝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