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胆囊结石)中医诊疗方案(2018)4
胁痛(胆囊结石)中医临床路径
胁痛(胆囊结石)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胆囊结石的住院患者。
一、胁痛(胆囊结石)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胁痛(TCD编码:BNG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ICD-10编码: K80.203)。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发布的《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发布的《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
2.分期诊断(1)急性发作期(2)慢性进展期3.证候诊断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发布的《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胁痛(胆囊结石)临床常见证候:肝郁气滞证肝胆湿热证瘀血阻络证肝络失养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发布的《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胁痛病(胆囊结石)。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为胁痛(胆囊结石)的患者。
2.疾病分期属于急性发作期或慢性进展期之一。
3.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证,或肝胆湿热证、瘀血阻络证、肝络失养证之一者。
4.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其间其治疗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的实施者,可以进入本路径。
5.患者愿意接受本治疗方案。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胁痛(胆囊结石)以实证为主,辨证时四诊合参,通过收集本病的主症、次症,以及观察体征、舌、脉的特点,明确中医证候。
同时也需注意中医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液C反应蛋白、血糖、电解质、血清淀粉酶及尿淀粉酶、肝胆胰脾B超;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粪常规及潜血试验;心电图、胸片及心肌酶谱。
胁痛诊疗方案.doc
胁痛(胆囊结石、胆囊炎)2016 年修订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周仲瑛等编《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年2月第 2版)(1)以右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2)部分病人可伴见胸闷、腹胀、嗳气呃逆、急躁易怒,口苦纳呆、厌食恶心等症,(3)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感受外湿或劳欲久病等病史。
2、西医诊断(吴在德等编《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七版)(1)症状:发作性上腹部不适,逐渐发展至呈阵发性绞痛;夜间发作常见,饱餐、进食肥腻食物常诱发发作。
疼痛放射到右肩、肩胛和背部。
伴恶心、呕吐、厌食、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2)体征:右上腹胆囊区域可有压痛,炎症波及浆膜时可有腹肌紧张及反跳痛, Murphy 征阳性,有些病人可触及肿大胆囊并有触痛。
如胆囊被大网膜包裹,则形成边界不清、固定压痛的肿块;如发生坏疽、穿孔则出现弥漫性腹膜炎表现。
( 3)实验室检查: 85%的病人白细胞增高,有时抗感染治疗后或老年人可不升高。
血清丙氨酸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常升高,约有 1/2 的病人血清胆红素升高, 1/3 的病人血清淀粉酶升高。
(4)B 超检查可见胆囊增大,囊壁增厚(> 4mm),明显水肿时见“双边征”,囊内结石显示强回声,其后有声影。
CT、 MRCP均能协助诊断。
(二)证候诊断1.肝胆气滞证症候: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
2.肝胆湿热证症候: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二、治疗方案(一)治疗原则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内治法多用于手术前后以增强体质,减轻症状,控制炎症发展。
(二)一般措施1.给予外科二级护理,普食,术前禁食水。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色、舌脉,以及腹部疼痛,发热等情况。
( 三 ) 辩证选择口服药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肝郁气滞证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方名:肝郁气滞利胆汤药物:柴胡 10g 茵陈 10 g枳实10g木香10g元胡10g白芍 15g厚朴10g大黄6g乌药10g川楝子9g川芎10g金钱草 10g 炙甘草 10g 荜拨 10g用法用量:颗粒剂,水冲服,每日 1 剂。
02胁痛(结石性胆囊炎)诊疗方案
胁痛(慢性胆囊炎)诊疗方案【病名】中医病名:胁痛痛是指肝胆络脉失和引起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是临床上比较多的一种自觉症状。
胁,指两侧胸部,未腋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总称。
西医病名: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是急性胆囊炎反复多次发作的结果,约70%有胆囊结石存在。
由于感染炎症反复发作,轻者在胆囊壁有炎性细胞侵润和纤维组织增生;重者瘢痕形成,胆囊萎缩,正常结构破坏,并与肝床紧密粘连,完全失去了浓缩和排出胆汁的功能。
【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症者,辨病胁痛。
1.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可疑诊断为胁痛。
胁痛的性质可疑表现为刺痛、胀痛、灼痛、隐痛、钝痛等不同特点。
2.部分患者可见胸闷、腹胀、嗳气呃逆、急躁易怒、口苦纳呆、厌食恶心等症。
3.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感受外邪、跌仆闪挫或劳欲久病。
4.检测肝功能指标可疑了解肝损害情况;监测血清中的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的病毒相关指标,有主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分证;钡剂X线造影、纤维结肠镜、B型超声及CT、MRI可以为结肠病变、肝炎、肝硬化、肝胆结石、急慢性胆囊炎、脂肪肝、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血脂、甲胎球蛋白、肝纤维化指标、自身免疫抗体等指标,可为脂肪肝、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自身免疫肝损害等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
(二)西医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大多数病人有胆绞痛病史,而后有厌油脂食、腹胀、嗳气等消化道症状,也会出现右上腹部和肩背部隐痛,胆较少有畏寒、高热和黄疸者。
2.体征:检查时右上腹胆囊区有轻压痛和不适感。
3.实验室检查:1)主要实验室检查为血分析:有感染时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可根据各项指标值指导临床抗生素治疗。
2)尿分析:有黄疸示可出现胆红素3)肝功:大多数情况下正常,胆道阻塞时肝功能可有损害,转氨酶轻、中、重度升高,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轻、中度升高。
4)B型超声检查:胆囊缩小,胆囊壁增厚,排空机能减退或消失;胆囊结石示显示胆管腔内可见强生光团,与壁管间有分界,其后出现声影,胆管增厚,结石回声如随体位改变而在胆囊内移动式,诊断准确率达95%以上。
中医护理方案-胁痛
=胁痛(胆囊炎、胆囊结石)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郁气滞证:右胁胀满疼痛,痛引右肩,遇怒加重,善太息,嗳气频作。
苔白腻,脉弦。
(二)肝胆湿热证:脘腹满闷,恶心厌油,口苦心烦,大便粘滞,或见黄疸。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三)肝阴不足证:头晕耳鸣,两目干涩,咽干,失眠多梦,舌红体瘦,少津或有裂纹,脉细数。
(四)瘀血阻络证:胁肋刺痛,痛处刺痛而拒按,舌质紫暗,脉沉弦或涩。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右胁疼痛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及缓解因素,与饮食、体位、睡眠的关系。
2.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给予精神安慰;禁饮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胆囊穴、章门、期门等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胆囊、胆俞、阳陵、丘墟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肝、胆、交感、神门等穴。
(二)右胁胀满不适1.观察胀满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2.鼓励患者饭后适当运动,保持大便通畅。
3.腹部行顺时针方向按摩。
4.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脾俞、胃俞、神阙、中脘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肝、胆、大肠、交感等穴。
(三)嗳气、恶心、呕吐1.观察嗳气、恶心、呕吐的频率、程度与饮食的关系。
2.指导患者饭后不宜立即平卧。
3.呕吐患者汤药宜少量频服,服药前用生姜汁数滴滴于舌面或姜片含于舌下,以减轻呕吐。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胆囊、胃、内分泌、交感、神门等穴。
5.遵医嘱艾灸,取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等穴。
6.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肝俞、胆俞、中脘、足三里等穴。
(四)纳呆1.观察患者饮食状况、口腔气味及舌质、舌苔的变化,保持口腔清洁。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脾俞、胃俞、中脘、阳陵泉等穴。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小肠、大肠、神门等穴。
4.遵医嘱穴位贴敷,取中脘、胃俞、足三里等穴。
(五)发热1.观察体温变化。
2.保持皮肤清洁,汗出后及时擦干皮肤、更换衣被,忌汗出当风。
3.遵医嘱穴位注射,取曲池等穴。
胁痛中医诊疗方案
胁痛(胆囊结石)诊疗方案()分析:中医认为胁痛是因为机体痰湿内显,郁久化热,积于肝胆,肝主胆汁分泌,主疏泻。
胆汁蒸灼为砂石,肝失紊达,故见腹痛。
综观舌脉症,本病病位在肝胆,属砂石积聚之候。
我们对我科胆囊结石病例,围手术期依据不一样症候,诊疗以清热利湿,理气通腑、疏肝清热,通下利胆、疏肝和胃,利胆排石。
我们采取这些方法对胁痛胆囊结石进行辨证论治,效果满意。
术后配合中医药诊疗,可降低因泥沙样结石排入胆总管所致继发胆总管结石。
下一步在诊疗这类病人尤其是合并急性胆囊炎时需要寻求新辨证方法。
评定:我们采取中医临床观察方法对病历进行观察,总有效率100%,胆囊结石围手术期采取中医辨证施诊疗效满意,临床效果客观。
为了深入提升中医诊疗胆囊结石疗效,我们对诊疗方案进行了优化,制订了胆囊结石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疗1.中医诊疗:胁痛。
2.西医诊疗:胆囊结石。
(一)疾病诊疗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1.进食油腻食物或劳累时发病;2.首发或反复右上腹、肩背部胀痛;右上腹绞痛;3.伴有恶心、呕吐,发烧,腹胀;4.查体:急性发作时有右上腹压痛,墨菲氏症阳性;5.B超发觉胆囊结石。
(二)症候诊疗(1)肝胆气滞证:(主症)上腹或胸胁胀痛,甚者绞痛,牵引肩背,嗳气吞酸,食纳减退,或恶心、呕吐、大便秘结。
舌淡、苔白或微黄,脉弦或弦紧。
(2)肝胆蕴热证症候:胁腹隐痛,闷痛或闯痛,并可牵引肩背,口苦咽干,食少腹胀,大便干结,无热或低热,无黄疸,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平或弦紧。
(3)肝胆湿热证症候:胁腹疼痛如挚,如绞,拒按,或可触及包块;发烧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恶心呕吐,不思饮食。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二、诊疗方案:围手术期进行中医辩证,使用中药或中成药诊疗。
以清热利胆,泻下通腑为主。
(一)中药辩证诊疗:(1)肝胆气滞证:(主症)上腹或胸胁胀痛,甚者绞痛,牵引肩背,嗳气吞酸,食纳减退,或恶心、呕吐、大便秘结。
胁痛(胆囊结石)中医护理常规
胁痛(胆囊结石)中医护理常规胁痛,常因饮食失调、情志不遂所致。
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位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一、护理评估(1)按中医整体观念,运用望、闻、问、切的方法评估患者病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
(2)评估患者腹痛的程度、部位、性质和放射痛、持续时间、腹部体征及消化道症状。
(3)评估患者影响疼痛发作的因素,如随呼吸加重、体位改变;腹痛发作前有无进油腻食物,过度疲劳或情绪变化等。
(4)监测患者神志、面色、体温、脉搏、血压及呼吸、皮肤弹性、有无黄疸及黏膜干燥、尿量改变情况等,判断有无休克及脱水。
(5)询问患者既往史、有无类似发作史、治疗及检查情况,女性患者是否有多次妊娠生育史,注意有无胆囊肿大、发热及黄疸Q(6)中医证型:①肝气郁结证。
证候:胁痛以胀痛为主,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而增减,善太息,伴有胸闷气短、脱腹胀满、纳呆、暧气频作。
舌苔薄白,脉弦。
②肝胆湿热证。
证候:胁肋胀痛或灼痛,触痛明显而拒按,或牵及肩背,常伴有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口苦,或有黄疸,或有身热恶寒、小便黄赤、大便不爽。
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③瘀血停着证。
证候:胁肋刺痛,痛处固定而拒按,疼痛持续不已,人夜尤甚,或胁下有瘢块,或见面色晦。
舌质紫暗,脉沉涩Q④肝阴不足证。
证候:胁肋隐痛,悠悠不休,绵绵不已,遇劳加重,伴有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两目干涩。
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外科及肝胆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生活起居。
①病室环境宜安静幽雅、清洁舒适,恶寒发热者及时增减衣被。
②“卧则血归于肝”,所以要注意卧床休息,轻者可适当活动,以不疲劳为度,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动静适宜,使气血流通Q③采取舒适的体位,以偏向患侧卧位为宜,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
变动体位要缓慢,避免因体位的突然改变而加重疼痛。
④起居有常,活动中不要用力过猛,避免碰撞而伤及胁肋。
⑤伴有恶心、呕吐者,应及时清除呕吐物,以免引起恶心刺激。
41.胁痛(胆囊结石)中医临床路径
胁痛(胆囊结石)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胆囊结石的住院患者。
一、胁痛(胆囊结石)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胁痛(TCD编码:BNG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ICD-10编码: K80.203)。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发布的《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发布的《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
2.分期诊断(1)急性发作期(2)慢性进展期3.证候诊断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发布的《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胁痛(胆囊结石)临床常见证候:肝郁气滞证肝胆湿热证瘀血阻络证肝络失养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发布的《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胁痛病(胆囊结石)。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为胁痛(胆囊结石)的患者。
2.疾病分期属于急性发作期或慢性进展期之一。
3.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证,或肝胆湿热证、瘀血阻络证、肝络失养证之一者。
4.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其间其治疗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的实施者,可以进入本路径。
5.患者愿意接受本治疗方案。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胁痛(胆囊结石)以实证为主,辨证时四诊合参,通过收集本病的主症、次症,以及观察体征、舌、脉的特点,明确中医证候。
同时也需注意中医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液C反应蛋白、血糖、电解质、血清淀粉酶及尿淀粉酶、肝胆胰脾B超;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粪常规及潜血试验;心电图、胸片及心肌酶谱。
胆囊结石中医诊疗方案
胆囊结石中医诊疗方案胆胀(结石性胆囊炎)中医诊疗方案胆囊炎是常见疾病,按发病急缓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胆囊炎又根据其内有无结石分为结石性和无结石性胆囊炎。
胆囊炎,与胆石病常为因果关系。
胆囊炎症多先有胆囊结石,当胆石引起胆囊管梗阻时,胆汁淤积,细菌繁殖,发生感染而致胆囊炎;也有一部分无结石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功能异常,排空功能障碍,或致病细菌自血循环传播而引起。
胆管炎症可由于胆管结石和肠道致病细菌逆行感染引起,少数由胆管癌和胆道蛔虫病所致。
而胆道经常的感染发生炎症,尤其是大肠杆菌和厌氧菌属的感染,又是原发性胆管结石的致病因素。
本病属于中医的胆胀、胁痛范畴。
一、诊断西医诊断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第六版)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中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2002版,主编XXX)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西医诊断尺度:1.病史:患者常有右胁隐痛史、厌油、劳累或生气后常引起疼痛发作,有的并有典型的胆绞痛史或黄疸史。
2.症状:(1)腹痛,常为右上腹或上腹中部,大多向右肩背部放射。
2)大多数患者在腹痛发作的同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寒发热。
3)可伴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
3.体征:在慢性间歇期体征不明显,急性炎症期可有体温上升或黄疸,上腹部压痛明显,或有反跳痛,或可触到肿大之胆囊,XXX征阳性,XXX征阳性。
4.检查1)慢性间歇期实验室检查变革不明显,急性发作期可见白细胞上升,中性降低,GPT、转肽酶、胆红素均降低,尤其是直接胆红素降低明显,提示阻塞性黄疸。
2)B型超声:胆道系统炎症可见到胆管壁或胆囊壁毛糙不光滑或增厚,正常胆囊壁厚度不超过0.4cm,若超过此限度往往表示有过慢性炎症。
若在B超上见有强光团并拖有声影者则表示该处为结石。
3)CT、MRI为胆道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为准确有效的信息,但多在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胆道梗阻作鉴别时应用,不做为诊断胆石症的常规手段。
西医鉴别诊断1.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为急性上腹痛,多位于中上腹部,呈持续性钝痛、钻痛或绞痛,常阵发性加剧,并向左腰背部放射,常伴中度发热、恶心、呕吐,易与胆石症殽杂。
胁痛(胆囊炎)医案
胁痛(胆囊炎)医案
女,56岁。
右胁下胀痛不适,时发时止已5年,伴疼痛向右后肩背放射,恶心纳呆,厌食油腻,常因情志抑郁或食油腻之品而使病情加重或复发。
曾多次住院。
均诊为胆囊炎并胆道感染,遍用各种利胆抗炎止痛西药,均初用有效,继用乏效。
此次复发胁下痛胀,阵发加剧,大便偏溏,呕恶时作,往来寒热,四肢厥冷,周身皮肤已有黄染,舌淡苔白腻,脉沉弦。
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
证属寒湿内阻,土壅木郁。
即投“柴胡桂姜胆草汤”原方2剂,剂量如上,加嚼服生吴茱萸。
处方:柴胡、桂枝、干姜各10克,瓜蒌仁18克,生牡蛎30克,龙胆草、生甘草各6克,茵陈、金钱草各30克。
水煎服。
一剂即痛胀大减,再剂痛胀除,诸证均平,唯黄疸如前。
续服7剂,黄疸消失再投“慢胆除根散”(邱志济经验方)。
处方:当归30克,生白芍60克,柴胡15克,郁金30克,茯苓、白术各60克,吴茱萸15克,制香附30克,薄荷10克,炒栀子、生甘草各15克。
共打粉(1个月量)每日量11克,分2次饭前服。
嘱守服6个月,B超复查未见异常,随访5年无复发。
(《朱良春杂病廉验特色发挥》)
按:盖肝胆之疾多生于郁。
多由情志不畅,饮食不节,肝胆失疏,气病及血,久病入络,痰瘀积于胆腑;或肝气横逆犯土,痰火湿热互阻;或寒湿困脾,土壅木郁,脾失运化,胃失和降,故治疗当着眼气滞、郁火、痰湿、瘀血诸因。
此例拟通、降、和之法,平调寒热治标之后,乘胜追击,妙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少量久服,收到根治慢性胆囊炎的目的。
这又是有人不能相信和无法解析的事实。
胆囊结石的中医诊疗方案(诊疗标准)
胆囊结石的中医诊疗方案(诊疗标准)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长按“”给我一个“太棒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胆结石是胆管树内(包括胆囊)形成的凝结物,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作性腹痛、急性炎症,如果结石进入胆总管后可出现下列并发症:黄疸、胆管炎和胰腺炎等;但大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胆结石形成的一般规律:它们具有胆汁成分的析出、沉淀、成核及积聚增长等基本过程。
其发病机理包括几种要素,首先,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必须过饱和;其次,溶质必须从溶液中成核并呈固体结晶状而沉淀;第三,结晶体必须聚集和融合以形成结石,结晶物在遍布于胆囊壁的粘液,凝胶里增长和集结,胆囊排空受损害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依据结石发生部位不同,分为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
从我国80年代初全国调查结果看,胆囊结石发生率约为52.8%,肝内胆管结石为36.2%,胆总管结石为11%。
依据结石化学成分不同,结石通常包括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或二者的混合物(混合型结石)。
胆固醇结石—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基础为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以及卵磷脂等成分的比例失调,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而发生结晶、析出、聚集、成石。
大部分胆汁中的胆固醇来源于肝细胞的生物合成,而不是饮食中胆固醇的分泌。
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合成的胆汁中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以及胆汁中的蛋白质促胆固醇晶体成核作用,另外的因素则应归因于胆囊运动功能损害,它们共同作用,致使胆汁淤滞,促发胆石形成。
此外,目前还有一些研究显示,胆囊前列腺素合成的变化和胆汁中钙离子浓度的过高也可能促发胆石形成。
在部分患者中,胆石形成的前提条件是胆泥生成。
所谓胆泥,是由含胆固醇晶体的粘滞的糖蛋白组成。
这种胆泥在超声下可以查见,并且可能是胆绞痛、胰腺炎或胆管炎患者进行辅助检查所能发现的唯一异常处。
胆色素结石—包括黑色结石和棕色结石两种。
黑色结石主要在患有肝硬变或慢性溶血性疾病患者的胆囊内形成,而棕色结石则既可在胆囊,又可在胆道内形成。
13胁痛(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
胁痛(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中医护理路径一、胁痛(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ICD-10:K80.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胁痛(TCD编码:BNG010)(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西医诊断依据《实用内科学》第12版中医诊断依据《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症诊疗常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胆绞痛、右胁背部或胃脘部胀痛、隐痛或偶然体检发现,无不适症状。
(2)辅助检查(超声、CT)怀疑或提示胆囊结石2、证候诊断依据《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症诊疗常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胁痛(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临床常见证候:肝胆郁滞型、肝胆湿热型、肝胆亏虚型(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依据《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症诊疗常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及结石专科治疗特色。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胁痛(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2.患者适合并同意接受专科特色治疗:中药为主,配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4-8周(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80.1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参合诊,收集该病种不同症候的主证、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动态变化。
(七)门诊相关检查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尿常规;(2)肝肾功能、血糖、血淀粉酶(3)腹部超声、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超声心动、腹部CT等。
(八)治疗方法1、中医辨证论治、根据证型分别运用中药(肝胆系)调中排石汤1号、2号及3号,并随证加减。
肝胆郁滞型:疏利肝胆活血排石肝胆湿热型:清热利湿利胆排石肝胆亏虚型:调肝利胆扶正排石2、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1)泌尿系结石在5mm-25mm,可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2)具体碎石操作详见《体外冲击波碎石操作规程》。
胁痛(胆囊炎、胆石症)
胁痛(胆囊炎、胆石症)[内治方]一药物:郁金6克白矾5克火硝1.8克滑石9克甘草3克。
用法:上为极细末,瓷瓶贮存。
分3次以温开水送服,日1次。
说明:肺结核患者勿用。
二药物:白花蛇舌草、茵陈、金钱草各30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
说明:治疗10例,有效9例,主要症状缓解时间为2.2天三药物:鲜满天星60克四川金钱草60克荸荠10粒。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服,连服7剂。
说明:此乃祖传秘方,治疗本病5例,4例痊愈,1例复发。
方中满天星即白马骨之别名,为茜草科植物白马骨的全株。
四药物:柴胡、半夏、姜黄各15克牡蛎、金钱草各30克枳壳、甘草、黄芩、龙胆草、大黄各10克。
用法:生姜为引。
水煎服,每日1剂。
说明:治疗102例,临床治愈63例,好转30例,无效9例。
五药物:生大黄10克玄明粉10克龙胆草6~10克。
用法:开水浸泡5分钟。
服上清液,重者1日2次。
说明:此方适用于火体。
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石症116例,全部临床治愈。
[食疗方]一药物:冬瓜皮60~90克。
用法:水煎,每次饮300毫升,每日3~4次。
说明:此方适用于慢性胆囊炎,方中冬瓜皮如用鲜者须加倍。
二药物:玉米须1000克。
用法:晒干,切碎为粗末。
每服60克,煎浓汤代茶饮。
说明:此方除用治慢性胆囊炎外,还可治疗慢性肾炎水肿。
三药物:鸡内金160克(焙干)用法:上为细末。
每次3克,每日2~3次。
说明:服药期间,忌吃油甘厚味之品。
普外科中医优势病种胁痛病诊疗方案
普外科中医优势病种胁痛病诊疗方案(胆囊结石)一、概述胆石症是指胆囊、胆管有结石形成。
有右上腹疼痛并可向兼备不放射,可伴有黄疸、发热,上腹的压痛和消化道症状等临床表现。
本病相当于中医的“胁痛”范畴。
胁痛是以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肝胆病证。
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位的统称。
中医病名:胁痛病;西医诊断:胆石症。
二、诊断【西医诊断标准】1.以胁肋部疼痛为主要特征。
2.疼痛性质可表现为胀痛、窜痛、刺痛、隐痛,多为拒按,间有喜按者。
3.反复发作的病史。
4.辅助检查:血常规、肝功能、B超、CT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
【中医辨证分型】1.肝郁气滞临床表现: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连及胸肩背,且情志不舒则痛增,胸闷,善太息,得嗳气则舒,饮食减少,脘腹胀满,舌苔薄白,脉弦。
辩证分析:多因情志不舒,或抑郁,或暴怒气逆,均可导致肝脉不畅,肝气郁结,气机阻滞,不通则痛,发为胁痛。
2.肝胆湿热临床表现:胁肋胀痛,触痛明显而拒按,或引及肩背,伴有脘闷纳呆,恶心呕吐,厌食油腻,口干口苦,腹胀尿少,或有黄疸,舌苔黄腻,脉弦滑。
辩证分析:因外感湿热之邪,侵袭肝胆,或嗜食肥甘醇酒辛辣,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生湿蕴热,内外之湿热,均可蕴结于肝胆,导致肝胆疏泄不利,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而成胁痛。
三、治疗方法1.西医治疗原则(1)外科治疗:单纯胆囊结石者首选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合并胆总管结石者需胆总管切开取石或ERCP治疗。
(2)内科治疗:以抗感染,解痉止痛治疗为主。
2.中医治辨证施治(1)肝郁气滞治法:疏肝解郁,利胆排石;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陈皮9g,柴胡12g ,川芎 9g,枳壳12g,白芍12g ,甘草6g ,香附12g,郁金12g,金钱草30g,大黄12g;加减:胁痛重者,酌加郁金、川楝子、延胡索、青皮;气郁化火者,酌加栀子、黄芩、龙胆草;肠鸣,腹泻者,酌加白术、茯苓、泽泻、薏苡仁;恶心呕吐者,酌加半夏、藿香、生姜。
胁痛诊疗方案范文
胁痛诊疗方案范文胁痛是指腹部的一种疼痛感觉,位于肋骨下侧,介于脐部和胸骨之间。
胁痛不仅可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还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先兆。
所以,正确的胁痛诊疗方案非常重要,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胁痛的诊疗方案。
一、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腹膜后溃疡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统称。
腹痛一般为中上腹痛或胁痛,常发作于餐后。
如属于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案如下:1.口服抗酸药物:如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
2.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消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3.口服维护剂:如制酸剂、胃黏膜保护剂等。
二、胆囊炎胆囊炎是指胆囊的感染性炎症。
炎症引起的胆囊疼痛多为右上腹或右胁痛,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治疗方案如下:1.抗生素治疗:用于控制炎症和预防感染的扩散。
2.放松胆囊:可通过草酸溶液或硝酸盐药物等药物来帮助胆囊排空。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胆囊炎,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胆囊。
三、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酸倒流至食管和上消化道,引起一系列症状和并发症。
胁痛是其中的常见症状之一、治疗方案如下:1.改变饮食习惯:减少摄入辛辣、酸性食物,避免大餐和过度进食。
2.床头抬高:保持床头高出躯干,通过重力减少胃酸向上倒流的可能性。
3.药物治疗:如制酸剂、胃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等。
四、结肠炎结肠炎是结肠粘膜的炎症,主要表现为腹痛和腹泻。
腹痛多为左下腹或胁痛,伴有腹胀、腹泻等症状。
治疗方案如下:1.抗炎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等,用于控制炎症反应。
2.抗生素治疗:对于感染引起的结肠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清除感染。
3.饮食控制:避免食用过辛辣、高脂肪、高纤维食物,以减少对结肠的刺激。
五、脾肿大脾肿大是指脾脏的肿大或增大,常常是由于其中一种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增多症等引起的。
腹痛常为左胁痛。
治疗方案如下:1.基础疾病治疗:对于引起脾肿大的疾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2.对症治疗:如脾功能亢进引起的脾脓肿,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胁痛(胆囊结石)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1]拟定。
(1)发作性的胆绞痛,多位于右上腹,或出现钝痛,可放射至背部,持续数小时缓解。
(2)可伴有口苦、嗳气、腹胀、恶心、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
(3)有或无右上腹压痛。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2]、《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3]。
(1)反复发作性的右上腹痛,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牵涉到腰背部、右下胸、右背、右肩或右肩胛区等部位。
腹痛发生可与高脂、高蛋白饮食有关。
(2)可伴有恶心、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极少引起黄疸,部分患者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胆囊区压痛,Murphy's征(+)。
(3)辅助检查:超声、腹部CT或核磁共振MRI诊断或提示胆囊结石。
(4)曾经手术、介入或内镜治疗证实胆囊结石。
具备第(1)~(2)项可诊断,兼有第(3)或第(4)项可确诊。
(二)分期诊断
1.急性发作期:出现明显的腹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陈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可伴有恶心、呕吐,胆囊区压痛,Murphy’s征(+),超声检查诊断或提示胆囊结石。
2.慢性进展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度上腹或右上腹不适、隐痛、、嗳气、腹胀、大便不畅等症状。
(三)证候诊断
参考《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1.肝郁气滞证: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
舌苔薄白,脉弦。
2.肝胆湿热证: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
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3.瘀血阻络证: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胁肋下或见有癥块。
舌质紫黯,脉沉涩。
4.肝络失养证: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伴口干咽燥、心烦、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理气、柔肝止痛
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物组成:柴胡、枳壳、香附、川楝子、白芍、甘草、川芎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痛甚,加青皮、延胡索;口干口苦、便秘,去川芎加栀子、牡丹皮、黄芩。
2.肝胆湿热证
治法:疏肝利胆、清热利湿
推荐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药物组成:龙胆草、山栀、黄芩、川楝子、枳壳、延胡索、泽泻、车前子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兼发热、黄疸,加茵陈、黄柏;大便不畅、腹胀,加大黄、芒硝。
3.瘀血阻络证
治法: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加减。
药物组成: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柴胡、枳壳、香附、川楝子、郁金、五灵脂、延胡索、三七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4.肝络失养证
治法:养阴柔肝、理气止痛
推荐方药:一贯煎加减。
生地黄、枸杞、黄精、沙参、麦冬、当归、白芍、炙甘草、川楝子、延胡索等。
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心神不宁、心烦不寐,加酸枣仁、炒栀子、合欢皮;头晕目眩,加菊花、女贞子、熟地黄。
(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以下中医特色疗法适用于所有证型。
1.针灸疗法
首选四白穴,或迎香透四白穴,可选取胆囊穴、阳陵泉、肝俞、胆俞、日月、期门、等穴位随证加减,上述诸穴均以毫针针刺,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20min,也可采用电刺激。
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2.耳穴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