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哲学家及其代表作
最著名的十五位西方哲学家
最著名的十五位西方哲学家著名的西方哲学家有:西方古代: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西方中世纪:奥古斯汀、阿奎那西方近现代:英国: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斯宾塞;罗素、维特根斯坦;法国:笛卡尔、莱布尼兹、帕斯卡、斯宾洛莎、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孔德、帕格森、萨特、福柯--;德国: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叔本华、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弗洛姆、马尔库塞、阿尔都塞--美国:詹姆士、杜威、波普尔--;最著名的十五大哲学家: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培根、笛卡尔、洛克、休谟、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罗素、维特根斯坦、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
1. 柏拉图:古希腊最杰出的哲学家。
2. 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及科学的集大成者。
3. 培根:第一个提出了实验法、归纳法,进入近代的第一人。
4. 笛卡尔:大陆唯理论的创始人,确定了理性的价值。
5. 洛克:对于经验论哲学进行了最系统的阐述。
6. 休谟:将近代哲学中的根本矛盾揭示出来。
8. 黑格尔:辩证法大师,全面总结了近代哲学。
9. 马克思:提出辩证唯物主义与实践哲学,极大的影响了历史。
10. 尼采:他的唯意志超人哲学让人深受震憾,11. 罗素:逻辑实证主义权威,学富五车的人物。
12. 维特根斯坦:哲学天才,也属逻辑实证主义13. 胡塞尔:现象学宗师。
14.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大师。
15. 萨特:存在主义大师,对时代风气有重要影响。
但这并非我所喜爱的哲学家,我喜欢的十大哲学家是:柏拉图、霍布斯、拉美特利、霍尔巴赫、斯宾洛莎;孔德、斯宾塞、马克思、尼采、罗素。
杜威与民主主义与教育
《我的教育信条》(1897)
是杜威早期的一个纲 领性的著作。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教育是生 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学校科目相互联 系的真正中心,是儿童自身的社会活动;教育是经验 的继续改造,也是社会改造的惟一的真正的方法,等 等;所有这些,都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观 点。值得注意的是,杜威非常强调对“改造社会”所 起的作用,认为每个教师应当认识到自己的“职业尊 严”,教师“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 人”。
《儿童与课程》 杜威提出教育过程中哪个因素最重 要?是儿童呢,还是课程?他自己认为,“儿童和课 程仅仅是构成一个单一的过程的两极。正如两点构成 一条直线一样,儿童现在的观点以及构成各门科目的 事实和真理,构成了教学”。在这里,杜威似乎是试 图把“进步主义”和传统主义之间的矛盾调和起来。 可是杜威又明确地提出:正在的解决办法是使教材心 理化,教师所考虑的不限于教材本身,而是要把教材 作为与生长中的经验相关的因素来考虑。他的结论是: “这个问题是儿童的问题。”显然,照他看来,归根 到底,最重要的是儿童而不是课程。
《学校与社会》(1899)是杜威对芝加哥实验学校家 长和赞助人的几个演讲汇集成的一本小册子。许多人 认为这本书是他所有著作中影响最大的一本。杜威首 先从美国“工业制度”(即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过程 中引起的社会生活的根本变化以及教育应当怎样适应 这种变化来论述教育上的一切问题。他要求学校在教 材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根本改革。他主张把各种类型的 作业(如纺织、烹饪等)、自然研究、科学常识、艺 术、历史引进学校,使每个学校成为一个“雏形的社 会”。在他看来,如果每个学校都成为他所设想的 “雏形的社会”,儿童在其中受种种的熏陶和感染, 那么他所谓的“一个有价值的、可爱的、和谐的大社 会”,就有了最可靠和最好的保证。在教学方法上, 他尖锐地抨击了传统课堂的那种方法,称之为“静听” 学校,很少给学生活动的余地。他说,很久以来,教 育的重心是教师、教科书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而不 是儿童本身的直接本能的活动。新学校把这个重心转 移到儿童生活是“哥白尼式的革命”。
价值哲学著作
价值哲学著作
价值哲学是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涉及到人类价值观、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探讨。
以下是几本优秀的价值哲学著作:
1. 《伦理学原理》
该书是英国哲学家贝尔特兰德·罗素的经典著作之一,探讨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念,对伦理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2. 《人类的善恶——对道德的探讨》
该书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重要著作之一,讨论了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对道德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 《自由选择的问题》
该书是美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冯·海克的代表作,探讨了人类自由意志的存在和意义,对自由意志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4. 《道德经》
该书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代表作,阐述了道德、道德修养、社会伦理等方面的思想,至今仍然对人类文化产生着巨大影响。
5. 《存在与时间》
该书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代表作,对存在的本质、时间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哲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些著作不仅代表了价值哲学领域的重要思想,而且在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 1 -。
哲学短篇名作
以下是一些哲学短篇名作的详细介绍:
1.《沉思录》:古罗马哲学家马可·奥勒留所著,通过自省和思考,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2.《存在与时间》: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存在意义的探讨,揭示了人的存在与时间的关系,对哲学和人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正义论》:美国哲学家约翰·罗尔斯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正义概念的探讨,提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的理论,对政治哲学和法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精神现象学》: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精神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人类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内在矛盾,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著作。
5.《理想国》: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理想国的构建和探讨,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理想状态,是政治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些哲学短篇名作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意义,对人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深入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价值、正义、自由等方面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进步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被誉为“哲学家们的哲学家”、“创立美国教育的首要人物”。
代表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我们怎样思维》、《明日之学校》等。
巧记:本质目的加课教思学加道德影响一、本质=论教育的本质杜威的教育观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1.教育即生活杜威提出该命题时,他关注的主要是正规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及个人(儿童)生活的关系。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子形式,学校的生活应该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学校生活应该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儿童本能的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所以教育即生活。
教育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新任务。
与此相对应,杜威又提出“学校即社会”。
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
这一观点的实质是要改造不合时宜的学校教育和学校生活,使之富于活力,更有乐趣,更具实效,更有益于儿童发展和社会改造。
2.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长实质上是在提倡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针对当时的教育无视儿童的天性,消极的对待儿童,不考虑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以外在的动机强迫儿童记诵文字符号,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的现象提出的。
“教育即生长”则要求摒除压抑、阻碍儿童自由发展之物,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饶廷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
然而这种尊重绝非放任自流,任由儿童率性发展。
杜威所理解的生长是动机与外部环境、内在条件与外部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持续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要求尊重儿童而不是放纵儿童。
杜威认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心理机能不断发展和生长的过程,教育就是起促进本能生长的作用。
著名哲学家爱默生的代表作介绍
著名哲学家爱默生的代表作介绍著名哲学家爱默生的代表作介绍爱默生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美国前总统林肯称他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爱默生的代表作介绍,希望能帮到大家了解!爱默生的代表作在美国人的眼中爱默生是位伟大的哲学家,而在历史上他则是出色的思想家和诗人,尽管在哲学方面他的思想并没有形成体系,但是却对美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在一次全民投票中他被人们评选为最为伟大的作家之一,因此爱默生代表作都是非常出色的作品,那么爱默生代表作包括哪些呢?爱默生代表作包括《论文集》、《代表人物》以及《英国人的特性》等书籍,在这些作品之中《论文集》是他最早期时候创作的作品,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作品。
在1840年的时候他在超验主义代表刊物中担任主编,一边工作的同时也一边宣传他的超验主义思想,在这个过程中他将他之前所做的演讲都编成了书籍,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论文集》,这部作品并不是单一的一本书,而是分成了不同的集数,其中第一集在1841年的时候出版,其中包括《论自助》、《论超灵》以及《论补偿》等十二篇论文。
而《论文集》的第二集是在1844年的时候出版和人们见面的,这部著名的代表作为他赢得了很多人的支持,而他也因此拥有了很好的声誉。
爱默生的伟大思想被人们认为是超验主义的核心思想,而他本人也被人们称赞为美国文艺复兴的伟大领袖。
在这部作品中他并没有运用过于华丽的辞藻向人们叙述,而是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人们进入他的思想之中,是非常典型的爱默生风格。
爱默生的.自然观爱默生被人们公认为是十九世纪时期超验主义的代表人物,而他的《论自然》也深刻的向人们介绍了超验主义的自然观,被人们成为是最为伟大的自然宣言,其实在他其他的作品中也曾经多次反复提出过关于自然的特殊认识,而爱默生的自然观也已经成为了最为伟大的思想之一,那么爱默生的自然观是怎样的呢?爱默生的自然观已经贯穿他大部分作品之中,不管是在诗歌中,还是在散文中,爱默生都毫不吝啬的赞美着自然,在他看来自然不但能让人们变得愉快,而且对人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自然却并不是让人们开发和利用的,它并不会成为人们的私有财产。
纪伯伦的代表作有哪些
纪伯伦的代表作有哪些篇一:《纪伯伦的代表作有哪些》纪伯伦是一位著名的黎巴嫩裔美籍诗人、画家和哲学家,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诗歌浪漫而优美,广受读者欢迎。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远离尘嚣》、《城市之恋》、《先知》等,以下是对这几部作品的简析。
首先是《远离尘嚣》,这是纪伯伦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它描绘了一个人在寻找内心宁静的过程中逐渐走向神秘的自我领悟,以及这个人通过跟大自然交流找到了真正的内心平静。
这篇作品的写作重点在于描写人类内心的状态,衷心表达了对寻求幸福、平安与爱的执着追求。
其次是《城市之恋》。
这是一篇写给纽约城的爱情诗,向读者展现了纪伯伦那时对纽约城的爱与敬意。
他将自由、勇气和坚韧带入作品,同时将城市的繁华和忙碌与自己的情感神秘地融合在一起。
这篇作品的写作重点在于将城市和个人情感融合在一起,同时展现了作者的审美情感与诗歌才华。
最后是《先知》。
这是纪伯伦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现代经典作品之一。
这本书是关于一个先知公园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叫阿拉姆的人的人生之旅和内心的探索。
这本书的写作重点在于探索人类的灵魂和智慧,表达了作者对于存在、宇宙与生命之秘密的思考与见解,展现了作者对世界梦幻和人性弱点的理解。
以上就是关于《远离尘嚣》、《城市之恋》和《先知》的相关分析,纪伯伦以他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感动着读者的内心,将人生的探索和思考透过他的诗歌和哲学传递给读者。
篇二:《纪伯伦及其代表作》纪伯伦是一位黎巴嫩裔美籍诗人、画家和哲学家,他是20世纪著名的诗人之一,备受人们的敬仰。
纪伯伦的诗歌轻盈优美,充满哲理思考,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送别》、《生命之歌》、《沙与沫》等。
下面我们来对这几部作品进行简要的分析。
首先是《送别》。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之情,作者以温柔细腻的笔触在诗歌中描绘了分手时的心情起伏。
他用诗意化的手法表现出人们在分离时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表现出对共同的美好回忆的怀念和感恩。
这首诗的写作重点在于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洞察力和诗歌创作技巧。
最伟大的 30位 哲学家
最伟大的 30位哲学家哲学作为一门深邃而博大精深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思想。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哲学家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人类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深刻洞察和指导。
下面将介绍30位被公认为最伟大的哲学家,并简述他们的贡献。
1.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年):被称为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通过提出问题的方法鼓励人们思考和质疑。
2.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苏格拉底的学生,他建立了一套以理念和形而上学为核心的哲学体系。
3.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柏拉图的学生,他创立了逻辑学,提出了伦理学和形而上学的重要理论。
4.尼采(1844-1900年):他对道德、意义和价值提出了激进的质疑,并主张个人的超越。
5.康德(1724-1804年):他将哲学引入了道德和伦理的研究,提出了“谁也不能做可能成为普遍法则的事”。
6.笛卡尔(1596-1650年):他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思想,将思维置于哲学的中心位置。
7.赫拉克利特(公元前535-475年):他是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之一,提出了“万物流动、不断变化”。
8.庄子(公元前369-286年):他主张人应顺应自然的道,摆脱世俗的束缚。
9.拉克尔(1712-1778年):他是德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他主张理性应当引导人类的行为和决策。
10.霍布斯(1588-1679年):他提出了社会契约论,认为人们在原始状态下存在着战争和冲突。
11.黑格尔(1770-1831年):他开创了辩证法的哲学体系,认为真理是在矛盾的对立中实现的。
12.马克思(1818-1883年):他提出了唯物史观,主张经济和社会结构决定意识形态的发展。
13.孟子(公元前372-289年):他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学生,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
14.康拉德(1857-1924年):他研究了个体道德的自主性,主张个人的行为应当基于自由和责任。
15.胡塞尔(1859-1938年):他发展了现象学,强调主观体验的重要性。
杜威及其教育思想
杜威及其教育思想杜威,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集大成者,其代表作包括《民主主义与教育》、《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儿童与课程》等。
关于他的教育思想,我们主要介绍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以及教育无目的等核心观点。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所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活的条件,即教育即生活。
而教育作为一种生活过程,学校就是生活的一种形式。
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
学校即社会具体来说,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而在学校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做”来实现的,即在做中学。
在杜威看来,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
儿童生来就有一种要做事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我们应该对此特别的重视。
而关于教育的目的,杜威在《民主与教育》中明确表示“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个人能够继续他的教育,不是要在教育历程以外去寻觅别的目的,把教育作为别的目的的附属物。
”即教育就是它本身的目的,而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杜威所谓的教育无目的并不是完全没有目的,他所反对的是从外面强加给儿童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而应该关注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以调动儿童学习的自主性。
基于以上对于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和教育无目的观点的介绍,我们就不难理解他的现代三中心,即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他强调儿童的地位以及儿童自身的经验,因此对于学校课程的设置,杜威更关注儿童的经验本身,所以我们说他是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
而就教学过程本身,杜威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疑难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问题,最后是验证这个假设。
而这五步教学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儿童本身的经验和参与,真正贯穿做中学的思想,贯彻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的三中心理论。
教育哲学家及代表作
我国:解放前:1、范寿康:20世纪上半叶我国较早介绍和研究教育哲学者代表作:《教育哲学大纲》、主要作品结集为《范寿康教育文集》2吴俊升:解放前另一位较有影响的教育哲学家代表作:《教育哲学大纲》解放后:1、黄济:是我国著名教育哲学家,是解放后我国教育哲学的拓荒者,他以自己的品格和学识为解放后我国教育哲学学科重建、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代表作:1998年出版《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85年《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概论》这三本书是中国教育哲学在20世纪后半叶重建时期的标志性著作2桑新民:南京大学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所长,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家顾问组成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代表作:《当代教育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外国:1奈勒:乔治F〃奈勒,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学教授,当代美国教育哲学学科的权威人士,著有《教育哲学导论》、《教育人类学》、《教育的逻辑与语言》等颇有影响的教育哲学论著。
2、谢弗勒:美国分析教育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教育的语言》、《人类的潜能——一项教育哲学的研究》3、怀特:英国教育哲学家《教育的目的》4、卡尔:英国教育哲学家代表作:《新教育学》5、雅斯贝尔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什么是教育》《存在哲学》《哲学入门》6、麦克莱伦:美国《教育哲学》7杜威: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民主主义与教育》8、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理想国》9、卢梭: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爱弥儿》。
美国哲学流派及代表
美国哲学流派及代表美国哲学流派及其代表美国作为西方哲学发展的重镇,自十九世纪以来经历了大量学院式哲学家的建树与发展,衍生出数种美国哲学流派。
各流派皆有雄辩、振兴哲学器学之力。
第一种是新哲学,它始于1890年代,探索现代自然科学对哲学的影响,对传统哲学具有改变性和冲击力。
新哲学之代表人物有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和伽利略,其最著名的代表作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弗洛伊德的《本能与化身》和伽利略的《天文学研究》。
新哲学的话语使哲学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因其主要是从现代科学的视角处理和检视社会现象,有利于更新和发展以西方技术专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哲学研究。
第二种是行动哲学,也叫做实际主义,它始于1920年代,其代表人物有保罗·乔治和奥斯汀·威尔逊,他们信奉学术思想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追求既抽象又具体的目标,并专注于使学术知识贴合社会实践和实践需要,支持以科学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行动哲学的重要著作有保罗·乔治的《实际哲学》和奥斯汀·威尔逊的《行动哲学》。
其中,乔治认为,实践就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良药,威尔逊更注重实际中的日常活动。
最后,我们来看看美国的对立哲学,它特点是对传统和旧式观点提出异议,探讨新的解释和观念,旨在探索新的哲学框架。
其代表人物包括司比格尔、威廉·杰克逊等。
其重要著作有司比格尔的《死亡及无聊》和威廉·杰克逊的《实际的哲学问题》。
司比格尔认为,哲学的任务是正确地“否定”,威廉·杰克逊则专注于用逻辑方法、批判方法和研究方法讨论实际中社会现象。
总之,美国的哲学文化有大量优秀的学术思潮、流派和思想家,无论是新哲学、行动哲学还是对立哲学,都为现代哲学研究发展、拓宽思维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
杜威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杜威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进步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被誉为“哲学家们的哲学家”、“创立美国教育的首要人物”。
代表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我们怎样思维》、《明日之学校》。
陶行知,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毛泽东称其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更广为人知的是,陶行知作为杜威的学生,在系统了解杜威的教育思想后带回了祖国,但并没有全盘接受,而是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本土化改造。
两位教育家都非常重要,属于教育史里的五星级人物,同时,二者也常作为对比题目出现,如统考和天大都考察过:试述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和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本内涵,并比较其异同。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是要求教育与实际生活联系,克服传统教育脱离生活,甚至与生活相对立的弊端。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具有以下基本含义:①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
“生活即教育”是人类原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在受什么教育,生活教育随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同时,生活伴随人生始终,人的一生都在接受生活教育。
②现实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生活即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
提出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要根据生活的需要确定。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③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一方面,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都为生活所决定,是为了“生活所必需”;另一方面,教育改造生活,推动生活进步。
教育不仅改造着社会生活,也改造着每个人的生活。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是指,儿童本能的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所以教育即生活。
教育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新任务。
与此相对应,杜威又提出“学校即社会”,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世界最著名地60位哲学家简介剖析
中外60位重要哲学家简介1. 泰勒士(Thales,约前624—前550),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
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水是万物的本原”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个哲学命题。
他也被看作是哲学唯物主义的先驱。
2.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80—前500)生于伊奥尼亚海域的萨摩斯岛。
毕达哥拉斯派的创始人和首领。
该派提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是众多的、不变的,他们认为数目是最智慧的,和谐是最美好的,并认为灵魂不朽。
3. 老子(前571—前471)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
其核心观念是“道”,提出了天道无为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4. 释迦牟尼(Sakyamuni, 公元前565—前485)佛教创始人。
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意译“义成就者”,尊称释迦牟尼。
印度人。
佛陀的思想代表了当时一定阶层的利益和看法。
主要学说有:四谛说、缘起说、无常、无我论、业报轮回论和涅磐论。
生前并无著作,死后他的言行由弟子们记录整理汇编为经、律、论三藏。
5.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其学以“仁”为核心,崇尚“忠恕”之道,又以孝悌为仁之本。
他相信天命,又重视人为;在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符其名;提倡德治和教化。
主要著作有《论语》。
6. 巴门尼德(Parmenides,约前540—前470)生于爱利亚,爱利亚派的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
著有《论自然》一书。
他指出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意见之路按众人的习惯认识感觉对象;真理之路则用理智来进行辩论,“是者”就是真理的对象。
7.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前535—前475)出生于爱菲斯王族。
是爱菲斯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火转化成万物是火的消耗和熄灭,万物转化成火是火的充裕和燃烧。
在世最具影响力的50位哲学家
在世最具影响力的50位哲学家,你知道几位?2016-09-09 07:21:43来源: 澎湃新闻网∙∙∙∙∙∙∙一听到“哲学家”这个词,人们容易马上想到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孔子、笛卡尔这些先贤。
那么在世的哲学家,你知道几位呢?近日,美国教育网站TheBe stSchools评选出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的健在哲学家。
虽然全是外国人,但其中不少哲学家的著作有了简体中文版。
1.奎迈·安东尼·阿皮亚(Kwame Anthony Appiah)奎迈·安东尼·阿皮亚生于英国伦敦,长于加纳库马西。
他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为纽约大学哲学系和法学院教授。
2010年他入选《外交政策》杂志全球顶尖思想者榜单,2012年被美国总统奥巴马授予国家人文奖章。
代表作《荣誉守则:道德革命是如何发生的》(The Honor Code : How Moral Revo lutions Happen)中文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认同伦理学》(The Ethic s of Identity)中文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2.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法国哲学思想家阿兰·巴迪欧是巴黎高师荣誉退休教授,也是当今欧美理论界最具代表性的左派思想家之一,其大量思想著作也已经翻译成中文出版,如《圣保罗》、《哲学宣言》、《小万神殿》等等。
3.西蒙·布莱克本(Simon Blackburn)西蒙·布莱克本于1970年取得丘吉尔学院哲学博士学位,是剑桥大学退休哲学教授。
在哲学领域,他最感兴趣的是元伦理学。
4.罗伯特·布兰顿(Robert Brandom)代表作:Making it Explicit罗伯特·布兰顿于1977年取得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匹兹堡大学哲学教授。
他是哲学实用主义者,研究领域包括语言哲学、哲学思维和逻辑。
简论杜威的教育思想
简论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
进步教育代表人物,现代教育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包括《民主主义与教育》,《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儿童与课程》等。
他认为,教育即生活,主张从做中学,并且他反对传统教育以教师中心,主张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
杜威的教育理论形成于19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正是美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快速转变的时期。
杜威见证了美国的大转折时代和后期美国社会的变迁,因此美国社会的变化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杜威的教育理论中有鲜明的反映。
杜威教育思想主要有三大理论基础:一、实用主义哲学,也是杜威教育理论的首要基础。
二、社会学,以人性论和庸俗进化论为核心的社会学观点是杜威教育理论的又一基础。
三是生物化的本能论心理学。
他据此提出教育的任务就是按照儿童本能生长的各个阶段供给他适当的材料,促进本能的表现欲发展。
其儿童中心学说就是以本能论心理学为基础的。
在教育本质上,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观点。
他强调,教育是一个社会过程。
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因此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他又提出了“教育即生长”,强调不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求教育目的,儿童的生长就是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针对传统学校的弊端,杜威提出了“学习即社会”的观点,和“教育即生活”紧密相连。
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杜威对各种代表性教育理论进行总结批判和反思,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杜威在分析教育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时,归纳出历史上的五种理论,即生活预备说、开展说、形式训练说、形成说、复演与回顾说。
在分析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时,归纳出历史上的三种理论,分别为柏拉图主义、18世纪的个人主义和19世纪的国家主义。
他根据对教育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两方面的分析研究,概括出三种教育目的论:一是自然发展论,二是社会效率论,三是文化修养论。
在课程论上,杜威主张课程与教材心理化,强调以儿童现有生活的经验为根基来组织课程与教材。
杜威的教育思想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952年),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也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和现代教育学的创始人之一。
杜威的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最集中、最系统地表达了他的教育理论。
杜威倡导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并提出了“儿童”“活动”“经验”的“新三中心论”。
他认为传统的学校课程以学科为中心,没有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学科分得过细,脱离生活实际。
他主张教育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认为“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长”“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认为“学校即社会”“教育是一个社会过程”。
杜威的教育理论1.教育观杜威是这样回答“什么是教育”这一问题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杜威认为教育能够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
所以杜威强调教育就是生活,要求施教者在生活中教育孩子,教会孩子生活中所需要的东西。
2.教育的目的杜威所希求的是过程内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生长”。
3.“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教育离不开环境,只能利用环境的作用间接地进行教育。
而学校就是特殊的环境。
在杜威看来,学校应该从教材和教育方法上进行根本的变革,主张将各类型的手艺、自然研究、科学常识、艺术引进学校,“使得每个学校都成为一种雏形的社会生活”,儿童在这样的小社会里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最终建立起“一个有价值的、可爱的、和谐的大社会。
”4.“从做中学”这是杜威教育理论当中的另一个重要的观点。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
5.五步教学法杜威提出,教学步骤一共可以分五步。
第一步创设疑难情境,第二步确定问题,第三步提出假设,第四步进行推断,第五步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学术生涯
• 第一时期是佛蒙特大学——霍普金斯大学时期(1875~1884年)。主 要研究欧洲哲学。15岁进入佛蒙特大学( 1875~1879),对哲学产 生浓厚兴趣。大学毕业后曾先后执教于一所城市中学和一所乡村中学。 教学之余学习哲学史。1882年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深造,1884年 以题为“康德的心理学”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14
• (三)教学方法:从做中学 • 教学五步法:
(Learning by doing) • 杜威说:思维起源于疑难
• 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 经验情境;
思维五步法: 疑难情境(暗示)
• 在情景中要有刺激学 生思维的课题;
确定疑难究竟在何处(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假设)
• 要有可利用的资料以 做出解决疑难的假设;
16
七、道德教育论
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 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 他主张在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其 次是要求结合智育的目的。
17
八、儿童中心论
由于传统教育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教 师和教科书上面,而不是放在儿童的本能 和活动中,于是,儿童只能受到“训练”、 “指导和控制”以及“残暴的专制压制”。 去除这种弊病的出路是使教育实现重心的 转移。“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围绕着 他们而组织起来。” 把教育的重心从教师、 教材那里转移到儿童身上,这就是杜威倡 导的“新教育”(或“进步教育”),也 就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
上,蔡元培称杜威为“西方的孔子”。
2
杜威( John
• 约翰·杜威 1859-1952 •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
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 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 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 《我的教育信条》(1897) 《学校和社会》(1899) 《儿童与课程》(1902) 《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 《明日之学校》(1915) 《经验与教育》(1938) 《人的问题》(1946)等 其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是1916年的《民主主 义与教育》,这一著作与柏拉图的《理想 国》、卢梭的《爱弥尔》被认为是人类教育 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杜威
杜威杜威是一位在西方世界中被称为大师的著名学者,其教育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现代世界的一部教育名著。
他的教育思想在19世纪末产生于社会急剧发展、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的美国,目的在于改造旧学校,使学校在社会改良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杜威强调教育的“社会方面”,是其教育理论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同时,杜威又从经验论哲学观点和机能主义、本能论心理学观点出发,突出了教育的“儿童方面”。
他力图把这二个方面综合起来讨论,从而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等主张;要求把社会的需要、儿童的发展以及教育的过程都作为教育的目的;强调课程、教材、教法都必须同社会生活直接联系起来,并充分顾及儿童的特点和兴趣,鼓励儿童从活动中进行发现式的学习。
杜威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把儿童的兴趣和活动引导到合乎社会要求的轨道上来,使他们适应社会的需要。
因此,儿童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道德教育的过程,儿童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社会教育。
杜威所有这些论述中,既有谬误,也有合理的因素,因此他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
对于教育史上这样一位影响巨大的人物,我们应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给予恰当的评价。
▇教材(返回索引)张季娟、袁锐锷编著《外国教育史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修订版:第二十四章杜威的教育思想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现代著名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
《新大英百科全书》(1979年版)在介绍杜威时说,他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教育改革中所谓进步运动的卓越思想家”。
1930年,巴黎大学在授予杜威荣誉博士学位时,称他是“美国精神的最深刻、最完全的表现”(转引自《新大英百科全书》第5卷,1979年版,第680页)。
杜威的教育思想曾经在全世界广泛传播,有人说,“杜威的教育学说,不仅塑造了现代的美国教育,且影响了全世界”。
可以认为,杜威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
生活起源论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生活起源论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生活起源论和生物起源论不同,生活起源论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杜康首次提出,而大家熟知的生物起源论则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托利尔诺提出。
两者做了如下区分:一、生活起源论的代表人物及做作品约翰.杜威及其代表作《民主与教育》约翰.杜威: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也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和现代教育学的创始人之一。
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教育是儿童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他强调:“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
”教育式促进儿童以本能为核心的先天心理机能不断开展、生长的过程,儿童本能的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实现的。
杜威看到了教育与生活之前的联系,认识到教育源于生活。
二、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及作品托利尔诺及其代表作《动物界的教育》托利尔诺:法国的社会学家、哲学家。
曾赴非洲等地考察早期人类社会的特种和发展,搜集原始民族的教育资料。
从庸俗进化论出发,提出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而非社会特殊现象,或许在无脊椎动物界,就已存在教育和学习过程。
在其所著的《动物界的教育》一书中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
其提出的“生物起源论”中,教育被当成一种普遍存在于动物界中的现象。
托利尔诺还认为,教育出现于人类诞生之前,生存竞争导致的动物传授“经验”与“知识”的现象也是教育的一种。
沛西.能及其代表作《教育原理》沛西.能:法国教育学家,将教育的产生完全归结于动物的本能。
其在《教育原理》中,阐述了教育生物学化的观点,认为教育是生物学过程,动物界亦有教育,教育源于生物的冲动。
沛西.能在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的主席演讲词《人民的教育》中指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种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哲学家及其代表作编者按:在美国社会中,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人们都没有缺少过它,就是说,哲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始终是基本的和首要的。
这从美国人特有的冒险和开创精神以及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中就可见一斑。
而且,即使是在政治家或社会活动家的心目中,哲学与其说是一种理论主张,不如说是一种处世的方针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思路。
在科学家、文学家以及其它领域的专家那里,哲学更是一种指导自己从事本领域研究工作的必备条件。
如果从这种广义上来理解哲学,它在美国公共生活中的作用主要是个人化的,体现在每个人不同的思考和意见之中。
奥古斯丁(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亦作希坡的奥古斯丁Augustinus Hipponensis,天主教译“圣思定”、“圣奥斯定”、“圣奥古斯丁”,公元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
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
同圣·奥古斯丁[1] 奥古斯丁生平的著作超逾一百一十三本及五百多篇讲章,他的学识跃然见于纸上。
而当他每与一异端争辩时,他的神学奇才更是显露无遗,惹起神学界的注目。
其实早在他受洗之时,他就立论攻击摩尼教;及后,又与当时盛行的几派异端邪说争辩,维护真道,力主教会合一,且帮助正流派澄清原罪和恩典的观念。
其著作可归纳为五大类;神学、释经、伦理证道、哲学和自传。
杰出者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论美与适合》。
前者乃奥氏的自传,他以亲身经验来见证神在人身上奇妙的作为和恩典,提出人可以与神亲切来往的概念,乃一切宗教经验著述之典范、世界之名著,传诵直至今代。
《忏悔录》(The Confessions):相当著名,是奥古斯丁初为主教时写的,属赞美之歌的属灵自传。
对原罪忏悔只是颂赞副带产生的结果,关于神怜悯主权如何吸引浪子归回,因着奥古斯丁对这点快速的顿悟,他得以藉此重新诠释自己的过往。
书中最突出的是报导他虔诚的母亲莫妮卡,这是古代文献中最迷人的母子关系。
这是一部深富灵性之美的作品,《忏悔录》让我们看到一副强有力的头脑和丰富的心思、如何辛苦地迎向信心之光。
这是一本以祷告自传手法所写的悔改故事,当中描写早期奥古斯丁归信时的内心挣扎及转变经历。
《上帝之城》(The City of God):这部书最有影响力的部分,写作期间超过十二年,首先奥古斯丁护教性地答辩基督教应为411年罗马之耻负责的控诉,他认为基督徒太看重地上的城市,对苦难与天命感到困惑。
本书展现世俗与神圣、帝国与圣经,从创造到最后审判的历史全景。
《上帝之城》的信息偏重来世,真正的平安与公义社会只在天上寻见,这是一群爱神之人的命运。
他们在地上的朝圣之旅,认同感及财富,与“地上之城”的人们无分别地混杂着,在教会与社会均无区别。
奥古斯丁充分警觉人类生存的模棱两可。
《论三位一体》(The Trinity):这是奥古斯丁唯一不涉及当时代争议性话题的巨作。
他致力于探索默想教义,是自拉丁教父以来一套极具分量的三一论神学作品。
与希腊早期长老的教导相反,他非常重视神圣的「三位」是完全平等的,只在彼此的关系上有分别。
他认为圣灵是“爱”,使父与子联合,因此也把三位一体与教会结合在一起。
借着新柏拉图主义及圣经的启示,他探讨三位一体在人身上的类比,即记忆、理解力与意志的内部关系。
主要是介绍心理学模式的三位一体论,把神的统一与人的统一作对比,以及神的三位格与人的三方面作比较。
《信、望、爱手册》(The Enchiridion on Faith, Hope and Love):与前者不同,这是奥古斯丁撰写最接近袖珍书的基督教基要真理,对近世有极大的魅力,代表了他以文字教导的最短记事。
《基督教要旨》(Christian Instruction):是阐释与理解圣经的指南。
这本书讨论基督教教师属世训练的价值,如修辞学,因此提供了人文与基督教神学结合的严谨原理。
从中古到近代,这看法长期影响西方教育。
哲学思想:上帝创世、罪论、救恩论、时间论、秩序说、幸福论美学思想“整一”、数与美、艺术理论奥古斯丁把古希腊哲学,特别是毕达哥拉斯、柏拉图、普洛丁等人的理论与基督教教义糅合在一起,第一次系统论述了一种基督教的美学思想。
他的美学是中世纪的权威思想之一,提出的“神性美”的概念在基督教世界中经久不衰。
因此也可以说,古希腊的美学在中世纪并没有完全断裂,而是在一种新的融合中发展。
关于美与丑的关系,奥古斯丁的说法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
他的这种分析方法与他对于艺术中的真与假的分析,充满一种辩证的意味和智慧。
约翰·罗尔斯约翰·罗尔斯(1921年2月21日-2002年11月24日),美国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哈佛大学教授,写过《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万民法》等名著,是20世纪英语世界最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之一。
20世纪70年代西方新自然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同时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他培养的许多学生现今都成了道德和政治哲学的重要人物,如:纳格尔(Thomas Nagel)和科恩(Joshua Cohen)等。
1951年发表《用于伦理学的一种决定程式的纲要》。
此后他专注于社会正义问题,并潜心构筑一种理性性质的正义理论,陆续发表了《作为公正的正义》(1958)、《宪法的自由和正义的观念》(1963)、《正义感》(1963)、《非暴力反抗的辩护》(1966)、《分配的正义》(1967)、《分配的正义:一些补充》(1968)等文。
在此期间,罗尔斯着手撰写《正义论》一书,前后三易其稿,终成20世纪下半叶伦理学、政治哲学领域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于1971年正式出版发行,旋即在学术界产生巨大反响。
由于第一版的《正义论》封面为绿色,当时一些哈佛的学子以“绿魔”来形容这本书的影响力。
据后来的统计数位显示,自1971年,全球共有约5000余部论著专门对其研究讨论。
除此以外,罗尔斯的著作还包括《政治自由主义》(1993)、《万民法》(1998)、《道德哲学讲演录》(2000)、《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2001)等。
从各方面来说,罗尔斯的《正义论》及后续的《政治的自由主义》、《公平的正义再陈述》都属于20世纪思想界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之列,其中理论贡献最大、最具有原创性的当属《正义论》。
在这些著作里,罗尔斯提出了一个融汇西方正义概念的基本涵义并又极大丰富了其内涵的当代社会正义理论,即公平的正义的理论。
公平的正义在这些著作中被诠释为在一个宪法民主制社会中人们关于一个健全的、持久的社会合作体系的条件的共同观念,因而是一种内含于关于一个健全持久的社会合作体系的观念中的正义观。
总体地说,罗尔斯基于公平的正义观念是在自由主义框架内阐发的一种正义理论。
但同时,它也将社会主义的实质平等观念的某些要素纳入了公平的正义的理论。
在这个理论中,核心的概念是平等的自由。
对社会的影响:对制度来说的正义原则有二:①每个人都有权拥有与他人的自由并存的同样的自由,包括公民的各种政治权利、财产权利。
②对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作如下安排,即人们能合理地指望这种不平等对每个人有利,而且地位与官职对每个人开放。
对个人来说的正义原则,首先也是公平的原则,即如果制度是正义的,个人自愿接受并能从中获得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就应当遵守这种制度。
罗尔斯将法治称为“形式正义”或“作为正规性的正义”,即对公共规则的正规的和公正的执行。
法律正是对理性的人所发出的公共规则的强制命令,目的在于调节人们的行为,提供社会合作的结构。
而自由则是制度所规定的各种权利和义务的总和,所以法治和自由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将法律看作是为争夺权益而制定的产物,而应将它看作是试图实现正义原则而规定的最好的方针,具有道德的功能。
70年代初,他的这种学说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法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认为在美国处于政治动荡的时刻,为自由主义的政治、法律思想提供了复兴的希望。
理查德·罗蒂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1931年10月4日出生于纽约——2007年6月8日逝世于加州帕罗奥多,享年75岁)罗蒂是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
他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他利用英美分析哲学所擅长的严格方法和精密论说,详细分析了当代诸多分析哲学和历史主义思潮,结合欧陆哲学的解构思想,发展出一套独特的新实用主义的思路和话语。
第二,他擅长以宏观的历史视野,向人们显示,新实用主义的信仰对于我们的行为有什么影响。
罗蒂在1967年出版其《语言学的转向》一书,使得“语言学转向”这个当代西方哲学的关键词从此流传于世,而他在1979年完成的《哲学与自然之镜》更是奠定了他作为新实用主义领军人物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以后,罗蒂的学术活动的重心已经越出了专业领域,在关注人类所面临的各类重大社会问题的同时,也积极参与文化政治学、意识形态问题、全球化问题、女权主义、伦理问题等公共话题的讨论,成为西方知识界非常活跃的公众人物。
《哲学和自然之镜》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版本书获得广泛影响的一个社会性原因恰在于,作者以深厚的分析哲学素养,对过去三十年间美国分析哲学教师培养出来的大批中青年人文学者,用分析哲学家熟悉的语言,指出了分析哲学当前发展中的证结所在,因而易于引起共鸣。
因此这本书首先应看成是一本关于当代美国哲学思想的论著。
《真理与进步》华夏出版社2003年12月版本书的第一部分(“真理和一些哲学家”)着手处理当代哲学家关于真理所说的各种各样的东西。
这部分的八篇论文都未表达真理理论或“真”的定义。
第二部分(“道德进步:通向更有包容性的共同体”)包括四篇论述道德进步的论文。
第三部分(“哲学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更为混杂。
它的一篇论文是形而上学的。
它们试图在哲学家能够为人类进步做些什么方面说些什么。
《偶然、反讽与团结》商务印书馆2003年9月版本书从传统哲学企图结合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问题性出发,指出西方传统上一直想要利用超历史的普遍人性的观念,将公共的正义和私人的完美统合起来。
作者在书中强调指出真理是被制造出来的,而非被发现到的,历史是由无数偶然事件组合而成,必须付诸实用逻辑的检验。
启蒙以来,哲学一直在以思辩反讽的方式剥去真理神圣化的外衣,对于现代文明的荒芜与混乱,作者提倡团结互重,促进社会的理性秩序。
为了使这个建议更加具有说服力,作者在此书中努力勾勒出一位叫做“自由主义的反讽主义者”的人物,和罗蒂本人一样,这个人物作为自由主义者,除了要坚持自由民主社会的基本价值之外,还相信“残酷是我们所作所为最糟糕的事”,希望人类的苦难终究会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侮辱终究会停止;作为反讽主义者,承认自己所最坚持的信仰、欲望、价值,以及自己用来描述理想自我的终极词汇,都是偶然的历史的和环境的产物,它们背后没有任何超越时间和机缘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