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第二轮复习:中考数学压轴题全面突破之一动态几何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专题(14个)

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专题(14个)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之一:配方法与换元法把代数式通过凑配等手段,得到完全平方式,再运用完全平方式是非负数这一性质达到增加问题的条件的目的,这种解题方法叫配方法.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范例讲析】: 例1: 填空题:1).将二次三项式x 2+2x -2进行配方,其结果为 。

2).方程x 2+y 2+4x -2y+5=0的解是 。

3).已知M=x 2-8x+22,N=-x 2+6x -3,则M 、N 的大小关系为 。

例2.已知△ABC 的三边分别为a 、b 、c ,且a 2+b 2+c 2=ab+bc+ac ,则△ABC 的形状为 。

例3.解方程:422740x x --=【闯关夺冠】 1.已知13x x +=.则221x x+的值为__________. 2.若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则代数式a 2–2ab+b 2–c 2的值 ( ) A 大于零 B 等于零 C 小于零 D 不能确定 3已知:a 、b 为实数,且a 2+4b 2-2a+4b+2=0,求4a 2-b1的值。

4. 解方程: 211()65()11x x +=--对于某些数学问题,若得知所求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则可研究和引入一些尚待确定的系数(或参数)来表示这样的结果.通过变形与比较.建立起含有待定字母系数(或参数)的方程(组),并求出相应字母系数(或参数)的值,进而使问题获解.这种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 【范例讲析】:【例1】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1,0)、B(3,0)、C(2,-1)三点.(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2)求函数与直线y=-x+1的交点坐标.【例2】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反比例函数xy 8-=的图象上的A 、B 两点,且点A 的横坐标与点B 的纵坐标都是2。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一条抛物线经过点A 、B 及点C (1,7),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动态几何综合题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动态几何综合题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动态几何综合题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动态几何综合题【简要分析】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加强对函数概念、图象和性质,以及函数思想方法的考查是近年中考试题的一个显着特点.大量涌现的动态几何问题,即建立几何中元素的函数关系式问题是这一特点的体现.这类题目的三乱扣帽子解法是抓住变化中的“不变”.以“不变”应“万变”.同时,要善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勾股定理、圆幂定理、面积关系,借助议程为个桥梁,从而得到函数关系式,问题且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因此,对函数解析式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必须认真考虑,一般需要有约束条件.【典型考题例析】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18,0)、B(18,6)、C(8,6),四边形OABC是梯形.点P、Q同时从原点出发,分别作匀速运动,其中点P沿OA向终点A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Q沿OC、CB向终点B运动,当这两点有一点到达自己的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1)求出直线OC的解析式.(2)设从出发起运动了t秒,如果点Q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试写出点Q的坐标,并写出此时t的取值范围.(3)设从出发起运动了t 秒,当P 、Q 两点运动的路程之和恰好等于梯形OABC 的周长的一半时,直线PQ 能否把梯形的面积也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有可能,请求出t 的值;如不可能,请说明理由.分析与解答 (1)设OC 的解析式为y kx =,将C (8,6)代入,得34k =, ∴34y x =.(2)当Q 在OC 上运动时,设3(,)4Q m m ,依题意有2223()(2)4m m t +=,∴85m t =.故86(,)(05)55Q t t t ≤≤.当Q 在CB 上运动时,Q 点所走过的路程为2t . ∵CO=10,∴210CQ t =-. ∴Q 点的横坐标为210812t t -+=-. ∴(22,6)(510)Q t t -<≤. (3)易得梯形的周长为44.①如图2-4-38,当Q 点在OC 上时,P 运动的路程为t ,则Q 运动的路程为(22)t -.过Q 作QM ⊥OA 于M ,则3(22)5QM t =-⨯.∴13(22)25OPQ S t t ∆=-⨯,1(1810)6842S =+⨯=四边形.假设存在t 值,使得P 、Q 两点同时平分梯形的周长和面积,则有131(22)84252t t =⨯=⨯,即2221400t t -+=. ∵22241400∆=-⨯<,∴这样的t 不存在.②如图2-4-39,当Q 点在BC 上时,Q 走过的路程为(22)t -, 故CQ 的长为:221012t t --=-.图2-4-38图2-4-39∴1()2OCQP S CQ OP =+梯形.11(12)6368422AB t t =⨯-+⨯=≠⨯, ∴这样的t 也不存在.综上所述,不存在这样的t 值,使得P 、Q 两点同时平分梯形的周长和面积. 例2: 如图2-5-40,在Rt △PMN 中,∠P=900,PM=PN ,MN=8㎝,矩形ABCD 的长和宽分别为8㎝和2㎝,C 点和M 点重合,BC 和MN 在一条直线上.令Rt △PMN 不动,矩形ABCD 沿MN 所在直线向右以每秒1㎝的速度移动(图2-4-41),直到C 点与N 点重合为止.设移动x 秒后,矩形ABCD 与△PMN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2.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分析与解答 在Rt △PMN 中,∵PM=PN ,∠P=900,∴∠PMN=∠PNM=450. 延长AD 分别交PM 、PN 于点G 、H .过G 作GF ⊥MN 于F ,过H 作HT ⊥MN 于T (图2-4-42). ∵DC=2㎝.∴MF=GF=2㎝, ∵MT=6㎝.因此矩形ABCD 以每秒1㎝的速度由开始向右移动到停止,和Rt △PMN 重叠部分的形状可分为下列三种情况:(1)当C 点由M 点运动到F 点的过程中(0≤x ≤2).如图2-4-42所示,设CD 与PM 交于点E ,则重叠部分图形是Rt △MCE ,且MC=EC=x .∴211(02)22y MC EC x x ==≤≤.(2)当C 点由F 点运动到T 点的过程中(26)x <≤, 如图2-4-43所示,重叠部分图形是直角梯形MCDG . ∵,2MC x MF ==,∴FC=DG=x -2,且DC=2.N图2-4-42∴1()22(06)2y MC GD DC x x =+=-<≤(3)当C 点由T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68)x <≤, 如图2-4-44所示,设CD 与PN 交于点Q , 则重叠部分图形是五边形MCQHG . ∵MC x =,∴CN=CQ=8-x ,且DC=2.∴2111()(8)12(68)222y MN GH DC CN CQ x x =+-=--+<≤.说明:此题是一个图形运动问题,解答方法是将各个时刻的图形分别画出,将图形 则“动”这“静”,再设法分别求解.这种分类画图的方法在解动态几何题中非常有效,它可帮我们理清思路,各个击破. 【提高训练】 1.如图2-4-45,在ABCD 中,∠DAB=600,AB=5,BC=3,鼎足之势P 从起点D出发,沿DC 、CB 向终点B 匀速运动.设点P 所走过的路程为x ,点P 所以过的线段与绝无仅有AD 、AP 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y ,y 随x 的函数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在图2-4-46中,能正确反映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是( )2.如图2-4-47,四边形AOBC 为直角梯形,OB=%AC ,OC 所在直线方程为2y x =,平行于OC 的直线l 为:2y x t =+,l 是由A 点平移到B 点时,l 与直角梯形AOBC 两边所转成的三角形的面积记为S .(1)求点C 的坐标.(2)求t 的取值范围.(3)求出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如图2-4-48,在△ABC 中,∠B=900,点P 从点A 开始沿AB 边向点B 以1㎝/秒的速度移动,点Q 从点B 开始沿BC 边向点C 以2㎝/秒的速度移动.(1)如果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几秒后△PBQ 的面积等于8㎝2(2)如果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点P 到达点B 后又继续沿BC 边向点C 移动,点Q 到达点C 后又继续沿CA边向点A 移动,在这一整个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点P 、Q ,使△PBQ 的面积等于9㎝2若存在,试确定P 、Q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2-4-49,在梯形ABCD 中,AB=BC=10㎝,CD=6㎝,∠C=∠D=900. (1)如图2-4-50,动点P 、Q 同时以每秒1㎝的速度从点B 出发,点P 沿BA 、AD 、DC 运动到点C 停止.设P 、Q 同时从点B 出发t 秒时,△PBQ 的面积为1y (㎝2),求1y (㎝2)关于t (秒)的函数关系式.(2)如图2-4-51,动点P 以每秒1㎝的速度从点B 出发沿BA 运动,点E 在线段CD 上随之运动,且PC=PE .设点P 从点B 出发t 秒时,四边形PADE 的面积为2y (㎝2).求2y (㎝2)关于t (秒)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答案】 1.A2.(1)C (1,2) (2)-10≤t ≤2(3)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为215(100)20S t t t =++-≤≤或211(02)4S t t t =-+≤≤3.(1)2秒或4秒(2)存在点P 、Q ,使得△PBQ 的面积等于9㎝2,有两种情况: ①点P 在AB 边上距离A 为3㎝,点Q 在BC 边上距离点B 为6㎝; ②点P 在BC 边上,距B 点3㎝时,此时Q 点就是A 点 4.(1)当点P 在BA 上运动时,21310y t =; 当点P 在AD 上运动时,130y =; 当点P 在DC 上运动时,190y t =-+(2)221299025BPC PEC ABCD y S S S t t ∆∆=--=-+梯形,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是0≤t ≤5. .。

专题08 动态几何类压轴题(解析版)2021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之难点突破热点解题方法

专题08 动态几何类压轴题(解析版)2021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之难点突破热点解题方法

专题08 动态几何类压轴题一、单选题1.如图,在ABC 中,90ACB ∠=︒,4AC =,3BC =.线段PE 的两个端点都在AB 上,且1PE =,P 从点A 出发,沿AB 方向运动,当E 到达点B 时,P 停止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空白部分面积DPEC S 四边形的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A .一直减小B .一直增大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答案】C【分析】 设PD=x ,AB 边上的高为h ,求出h ,并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D ,构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详解】在Rt ABC ∆中,90ACB ∠=︒,4AC =,3BC =,5AB ∴===,设PD x =,则1205x ≤≤,AB 边上的高为h ,125AC BC h AB ==, //PD BC , ADP ACB ∆∆∽∴, ∴PD AD BC AC=, 43AD x ∴=,53PA x = 221415122242333(4)2()23235353210△△APD CBE S S x x x x x x ∴+=+-=-+=-+, ()22233323()()32103210276△△△四边形ABC APD CBE DPEC S x S x S S ∴+-----+=-==, ∵203-<,∴32x≤<时,DPECS四边形随x的增大而增大,31225x<≤时,DPECS四边形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三角形面积,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构建二次函数,学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增减性解决问题.2.如图,已知△ABC中,∠ACB=90°,∠BAC=30°,AB=6,点D为直线AB上一动点,将线段CD绕点C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E,连接ED、BE,当BE最小时,线段AD的值为()A.5.5B.6C.7.5D.8【答案】C【分析】以BC为边作等边△BCF,连接DF,可证△BCE≌△FCD,可得BE=DF,则DF⊥AB时,DF的长最小,即BE的长最小,即可求解.【详解】如图,以BC为边作等边△BCF,连接DF,∵∠ACB=90°,∠BAC=30°,AB=6,∴∠ABC=60°,BC=3,∵将线段CD绕点C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E,∴CD=CE,∠DCE=60°,∵△BCF是等边三角形,∴CF=BC=BF=3,∠BCF=∠DCE =60°,∴∠BCE=∠DCF,且BC=CF,DC=CE,∴△BCE≌△FCD(SAS),∴ BE= DF,∴DF ⊥AB 时,DF 的长最小,即BE 的长最小,如图,此时作FD AB '⊥,∵FBD '∠=180°-60°-60°=60°,D F AB '⊥,∴ 1 1.52BD BF '==, ∴7.5AD AB BD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添加恰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关键.二、解答题3.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ABC=90°,AB=6,P 是射线AB 上一个动点,连接CP ,以CP 为斜边构造等腰直角△CDP (C 、D 、P 按逆时针方向),M 为CP 的中点,连接AD ,MB .(1)当点P 在线段AB 上运动时,求证:△CDA ∽CMB ;(2)设AP x =,△ADP 的面积为y .①当012x <<时,求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②记D 关于直线AC 的对称点为D ,若D 在△APC 的内部,求y 的取值范围.【答案】(1)见解析;(2)①2134y x x =-+;②189y << 【分析】 (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BCM ACD ∠=∠,CB CM CA CD =,即可证明结论; (2)①分类讨论,当06x <≤时,或当612x <<时,过点D 作DE AB ⊥于点E ,根据(1)的相似三角形,得到AD=AP ,并且用x 表示出长度,即可求出函数表达式;②当点D 在APC △内部时,06x <<,过点P 作PN AC ⊥于点N ,利用面积法表示出PN 的长,得到x 的范围,即可求出y 的范围.【详解】解:(1)∵ABC 和CD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5ACB DCP ∠=∠=︒,∴ACB ACP DCP ACP ∠-∠=∠-∠,即BCM ACD ∠=∠,∵ABC 和CD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B CA ==,CP CD = ∵M 是CP 的中点, ∴12CM CP =,∴21CM CD ==, ∴CB CM CA CD =, ∴CDA CMB ;(2)①∵M 是CP 中点, ∴12BM MC PC ==,若06x <≤,如图,过点D 作DE AB ⊥于点E ,∵AP x =,∴6PB x =-,∴PC = ∵DC DA MC MB=,∴2DC DA DP PC ==== ∵DE AB ⊥,∴12AE EP x ==,∴162DE x ===-, ∴21111632224ADP S AP DE x x x x ⎛⎫=⋅=⋅-=-+ ⎪⎝⎭; 若612x <<,如图,过点D 作DE AB ⊥于点E ,6BP x =-,PC =DC DA DP ====12AE EP x ==,162DE x ===-, ∴21111632224ADP S AP DE x x x x ⎛⎫=⋅=⋅-=-+ ⎪⎝⎭, 综上:2134y x x =-+; ②当点D 在APC △内部时,06x <<,点P 越往右,点D 离AC 越近,当点D 在PC 上时,过点P 作PN AC ⊥于点N ,∴DCA ACP PCB ∠=∠=∠,∴CP 为ACB ∠的角平分线,∴PN PB =,∵1131822ABC APC BPC S S S AC PN BC PB PN =+=⋅+⋅=+=,∴6PN PB ==,∴12AP AB PB =-=-,当126x -<<时,点D 在APC △内部,则根据2134y x x =-+,求出189y <<. 【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二次函数的几何运用,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进行求解.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3y x =-+与抛物线2y x bx c =-++交于A 、B 两点,点A 在x 轴上,点B 在y 轴上,点P 是抛物线上任意一点,过点P 作PQ ⊥y 轴,交直线AB 于点Q ,连接BP ,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PQB 的边PQ 与PQ 边上的高之差为d .(1)求此抛物线解析式.(2)求点Q 的横坐标(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3)∠BQP 为锐角.①求d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②当△AOB 的顶点到PQ 的最短距离等于d 时,直接写出m 的值.【答案】(1)2y x 2x 3=-++;(2)22m m -;(3)①d m =-;②m =【分析】 (1)由直线解析式求解出A 、B 的坐标,再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解即可;(2)由于PQ 垂直于y 轴,则P 、Q 的纵坐标相等,因此求出P 的纵坐标,再代入直线解析式求解Q 的横坐标即可;(3)①根据题中对d 的定义,分别求出PQ ,以及PQ 边上的高,再作差即可;②根据△AOB 的顶点到PQ 的最短距离等于d 时建立关于m 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并注意运用条件判断合适的值即可.【详解】(1)由直线3y x =-+可知,A(3,0),B(0,3),将A(3,0),B(0,3)代入2y x bx c =-++得: 9303b c c -++=⎧⎨=⎩,解得:23b c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y x 2x 3=-++;(2)由题可知,P 、Q 的纵坐标相等,∵P 的横坐标为m ,且P 是抛物线上任意一点,∴P 的纵坐标为223y m m =-++,∴Q 的纵坐标为223y m m =-++,又∵Q 在直线上,∴将223y m m =-++代入3y x =-+得: 2233m m x -++=-+,解得:22x m m =-,∴Q 的横坐标为22m m -;(3)①由题意,()B P d PQ y y =--,由(2)可知: 2232Q P m P m m m m Q x x =-==---,()222332B P y m m m y m -+=+--=- ∴()B P d PQ y y m =--=-,∴d m =-;②由题可知:△AO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顶点为O ,则O 到PQ 的距离为223m m -++,当△AOB 的顶点到PQ 的最短距离等于d 时, 223m m m -++=-,解得:32m =, ∵∠BQP 为锐角,∴32m -=.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仔细分析题中表达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5.已知一次函数4y x =+的图象与二次函数()2y ax x =-的图象相交于()1,A b -和B ,点P 是线段AB 上的动点(不与A 、B 重合),过点P 作PC x ⊥轴,与二次函数()2y ax x =-的图象交于点C .(1)求a 、b 的值;(2)如图1,M 为APC ∠内一点,且1PM =,E ,F 分别为边PA 和PC 上两个动点,求MEF 周长的最小值;(3)若PAC △是直角三角形,求点C 的坐标.【答案】(1)3b =,1a =;(2(3)()2,0C 或()3,3.【分析】∠1∠∠A∠∠∠∠∠∠b∠∠∠∠∠A∠∠∠∠∠∠∠a∠∠∠(2)∠∠∠M∠∠∠∠AB∠PC ∠∠∠∠,M M '''∠∠∠∠ ,,M M PM PM ''''''∠∠∠MEF∠∠∠∠∠∠∠∠ M M '''∠∠∠∠∠∠∠290M PM APC ∠=∠'=''︒∠∠∠ M M ==''='∠3∠∠∠PAC=90°∠∠ACP=90°∠∠∠∠∠∠∠【详解】解:∠1∠∠A 在直线y=x+4∠∠∠b=-1+4=3∠∠A∠∠∠∠∠-1∠3∠∠∠A∠∠∠∠∠y=ax(x -2)∠∠∠3=-a(-1-2)∠∠3=3a∠∠a=1∠∠3b =∠ 1a =∠∠2∠∠∠∠∠∠∠M ∠∠∠∠AB ∠PC ∠∠∠∠'M ∠''M ∠∠∠∠'''M M ∠'PM ∠''PM ∠∠MEF ∠∠∠∠∠∠∠'''M M ∠∠∠∠∠∠∠∠∠∠∠PM PM PM M PA APM MPC CPM ==∠=∠∠=∠'''''',,∠∠290M PM APC ∠=∠'=''︒,∠'''M M ===∠∠3∠∠(),4P m m +∠∠()2,2C m m m -∠ ∠∠∠PAC=90°∠∠222AP AC PC +=∠()()()()2222222112334m m m m m m ++++--=--∠ ∠∠1m =-∠∠∠∠∠2m =∠∠()2,0C ∠∠∠ACP=90°∠∠222AC PC AP +=∠()()()()2222221233421m m m m m m ++--+--=+∠ ∠∠1m =-∠∠∠∠∠3m =∠4m =∠∠∠∠∠∠()3,3C ∠∠∠()2,0C ∠()3,3∠【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是解题关键.6.如图所示,直线AB 交x 轴于点(),0A a ,交y 轴于点()0,B b ,且a 、b ()240a -=. (1)如图1,若C 的坐标为()1,0-,且AH BC ⊥于点H ,AH 交OB 于点P ,试求点Р的坐标; (2)如图2,连接OH ,求证45OHP ∠=︒;(3)如图3,若点D 为AB 的中点,点M 为y 轴正半轴上一动点,连接MD ,过D 作DN DM ⊥交x 轴于N 点,当M 点在y 轴正半轴上运动的过程中,式子BDM ADN S S -△△的值是否发生改变?如发生改变,求出该式子的值的变化范围;若不改变,求该式子的值.【答案】(1)P 的坐标为()0,1-;(2)见解析;(3)S △BDM -S △ADN 的值不发生改变,等于4【分析】(1)先依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得a 、b 的值,从而可得到OA=OB ,然后再∠COB=∠POA=90°,∠OAP=∠OBC ,最后,依据ASA 可证明∠OAP ≌△OBC ,得出OP=OC ,从而得出点P 的坐标;(2)过O 分别作OM ⊥CB 于M 点,作ON ⊥HA 于N 点,利用AAS 证明∠COM ≌△PON ,得出OM=ON ,再根据角平分线得到判定即可得出HO 平分∠CHA ,从而求出∠OHP ;(3)连接OD ,易证∠ODM ≌△ADN ,从而有S △ODM =S △ADN ,由此可得S △BDM -S △ADN =S △BDM -S △ODM =S △BOD =12S △AOB . 【详解】解:(1()240a -=∴a+b=0,a -4=0,∴a=4,b=-4,则OA=OB=4.∵AH ⊥BC ,则∠AHC=90°,∠COB=90°,∴∠HAC+∠ACH=∠OBC+∠OCB=90°,∴∠HAC=∠OBC .在∠OAP 和∠OBC 中, 90COB POA OA OB OAP OBC ︒⎧∠=∠=⎪=⎨⎪∠=∠⎩∴△OAP ≌△OBC (AAS );∴OP=OC∵C 的坐标为()1,0-,∴OC=1∴OP=1∴P 的坐标为()0,1-(2)过O 分别作OM ⊥CB 于M 点,作ON ⊥HA 于N 点.在四边形OMHN 中,∠MON=360°-3×90°=90°,∴∠COM=∠PON=90°-∠MOP .在∠COM 和∠PON 中,90COM PON OMC ONP OC OP ︒∠=∠⎧⎪∠=∠=⎨⎪=⎩∴△COM ≌△PON (AAS ),∴OM=ON .∵OM ⊥CB ,ON ⊥HA ,∴HO 平分∠CHA ,1452︒∴∠=∠=OHP CHA (2)S △BDM -S △ADN 的值不发生改变,等于4.理由如下:如图:连接OD .∵∠AOB=90°,OA=OB ,D 为AB 的中点,∴OD ⊥AB ,∠BOD=∠AOD=45°,OD=DA=BD∴∠OAD=45°,∠MOD=90°+45°=135°,∴∠DAN=135°=∠MOD .∵MD ⊥ND 即∠MDN=90°,∴∠MDO=∠NDA=90°-∠MDA .在∠ODM 和∠ADN 中,,MDO NDA DOM DAN OD AD ∠=∠⎧⎪∠=∠⎨⎪=⎩∴△ODM ≌△ADN (ASA ),∴S △ODM =S △ADN , ∴12S ∆∆∆∆∆∆-=-==BDM ADN BDM ODM BOD AOB S S S S S ∴111144422S 22∆∆-=⨯⋅=⨯⨯⨯=BDM ADN S AO BO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二次根式及完全平方式的非负性等知识,在解决第(2)小题的过程中还用到了等积变换,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如图,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16,点P 是AB 边上的一个动点(与点A 、B 不重合).直线l 是经过点P 的一条直线,把ABC 沿直线l 折叠,点B 的对应点是点B '.(1)如图1,当8PB =时,若点B '恰好在AC 边上,则AB '的长度为_________;(2)如图2,当10PB =时,若直线//l AC ,则BB '的长度为_______;(3)如图3,点P 在AB 边上运动过程中,若直线l 始终垂直于AC ,ACB '△的面积是否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化,求出面积;(4)当12PB =时,在直线l 变化过程中,求ACB '△面积的最大值.【答案】(1)8或0;(2)(3)面积不变,(4)最大为96+【分析】(1)证明△APB′是等边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2中,设直线l 交BC 于点E .连接BB′交PE 于O .证明△PEB 是等边三角形,求出OB 即可解决问题.(3)如图3中,结论:面积不变.证明BB′∥AC 即可.(4)如图4中,当B′P ⊥AC 时,△ACB′的面积最大,设直线PB′交AC 于E ,求出B′E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如图1中,∵ABC 是等边三角形,∴60A ∠=︒,16AB BC CA ===,∵8PB =,∵8PB PB PA ===',∵60A ∠=︒,∴APB '是等边三角形,∴8AB AP '==.当直线l 经过C 时,点B '与A 重合,此时0AB '=,故答案为8或0.(2)如图2中,设直线l 交BC 于点E .连接BB '交PE 于O .∵//PE AC ,∴60BPE A ∠=∠=︒,60BEP C ∠=∠=︒,∴PEB △是等边三角形,∵10PB =,且由于折叠,∴B ,B '关于PE 对称,∴BB PE '⊥,2BB OB '=,∴OP=12PB=5,∴OB =,∴BB '=故答案为(3)如图3中,结论:面积不变.连接BB ′,过点A 作AF ⊥BC ,垂足为F ,∵B ,B '关于直线l 对称,∴BB '⊥直线l ,∵直线l AC ⊥,∴//AC BB ',∴ACB ACB S S '=△△,∵BC=AB=AC=16,∴BF=8,∴=,∴1162ACB ACB S S '==⨯⨯= (4)如图4中,∵点B 和B′关于经过点P 的直线对称,∴B′到点P 的距离与点B 到点P 的距离相等,当B P AC '⊥时,ACB '△的面积最大,设直线PB '交AC 于E ,在Rt APE 中,∵4PA =,60PAE ∠=︒,∴AE=2,∴PE ==∵BP=B′P=12,∴12EB EP B P '=++'=∴(11612962ACB S '=⨯⨯+=+△ 【点睛】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轴对称变换,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8.已知抛物线2122y x x =-与x 轴交于点O 、A 两点,顶点为B .(1)直接写出:A 点坐标________ ,B 点坐标_______ ,△ABO 的形状是_______;(2)如图,直线y x m =+(m<0)交抛物线于E 、F(E 在F 右边),交对称轴于M ,交y 轴于N .若EM -FN=MN ,求m 的值;(3)在(2)的条件下,y 轴上有一动点P ,当∠EPF 最大时,请直接写出此时P 点坐标___________【答案】(1)(4,0),(2,-2),等腰直角三角形;(2)52m =-;(3)(052-) 【分析】(1)令2122y x x =-中y=0,求出A 的坐标,由22112(2)242y x x x =--+=,求出顶点B 坐标,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ABO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过点E 作EG ⊥y 轴于G ,过点F 作FH ⊥y 轴于H ,过点M 作MC ⊥y 轴于C ,设y x m =+(m <0)交x 轴于D ,先求出∠OND=45°,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可得FN=sin 45HF ︒,MN=sin 45CM ︒,EN=sin 45EG ︒,联立解析式求出点E 、F 的横坐标,最后根据已知等式即可列出方程,求出m ; (3)作以EF 为弦且与y 轴相切的圆D ,切点为P ,连接EP 、FP ,利用圆周角定理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先证此时∠EPF 最大,然后确定点P 的坐标,设点P 的坐标为(0,p ),用含p 的式子表示出DP 和DF ,列出方程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1)令2122y x x =-中y=0,得21202x x -=, 解得x=0或x=4,∴A (4,0); ∵22112(2)222y x x x =-=--, ∴顶点B 坐标为(2,-2);连接AB 、OB ,∴22416OA ==,()()22224820AB =-+-=-,()()22220820OB =-+-=-,∴222OA AB OB =+,AB=OB ,∴△ABO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4,0),(2,-2),等腰直角三角形;(2)过点E 作EG ⊥y 轴于G ,过点F 作FH ⊥y 轴于H ,过点M 作MC ⊥y 轴于C ,设y x m =+(m <0)交x 轴于D将x=0代入y x m =+中,解得y=m ;将y=0代入y x m =+中,解得x=-m∴点N 的坐标为(0,m ),点D 的坐标为(-m ,0)∴ON=OD∴△ON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ND=45°∴FN=sin 45HF ︒,MN=sin 45CM ︒,EN=sin 45EG ︒, ∴EM=EN -)EG CM - ∵抛物线2122y x x =-的对称轴为直线x=2 ∴CM=2 联立2122y x x y x m⎧=-⎪⎨⎪=+⎩消去y ,解得:x 1=3x 2=3+∴点F的横坐标为3-E的横坐标为3+∴HF=3-EG=3+∴3,MN=)321+=∵EM -FN=MN ,1+3-=解得:52m =-, 经检验,52m =-是原方程的解; (3)如下图所示,作以EF 为弦且与y 轴相切的圆D ,切点为P ,连接EP 、FP ,先证此时∠EPF 最大,在y 轴上任取一点P ',连接EP FP ''、,FP '与圆D 交于点C∴∠EPF=∠ECF∵∠ECF是△EP C'的外角∠∴∠ECF>EP C'∴∠EPF>EP F'∠即此时∠EPF最大,然后确定点P的坐标,设点P的坐标为(0,p),如下图所示,连接DP、DF,作EF的中垂线ST,交EF于S,交y轴于T,过点S作SK⊥y轴于K由(2)知52m =- ∴点E 的坐标为(5,52),点F 的坐标为(1,32-) ∴点S 的坐标为(3,12), ∴OK=12,SK=3 由(2)知:∠SNO=45°,∵∠TSN=90°∴∠STK=45°∴△TSK 、△TD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TK=SK=3,TP=DP∴TP=TK +OK -OP=72p - ∴DP=72p -, ∴点D 的坐标为(72p -,p )∴∵DP=DF∴72p -解得:52-或p=52∵∴ES=12EF=SK ∴以EF 为直径的圆与y 轴相离∴点P 必在以EF 为直径的圆的外边∴△EPF 为锐角三角形∴点D 在△EPF 内部,也必在S 的左上方∴点D 的纵坐标大于0,即p >0∴52∴点P 的坐标为(052).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和圆的综合大题,掌握二次函数图象及性质、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圆周角定理、锐角三角函数是解题关键.9.如图,已知在Rt ABC 中,90ACB ∠=︒,4AC BC ==,点D 为边BC 上一动点(与点B 、C 不重合),点E 为边AB 上一点,EDB ADC ∠=∠,过点E 作EF AD ⊥,垂足为点G ,交射线AC 于点F .(1)如果点D 为边BC 的中点,求DAB ∠的正切值;(2)当点F 在边AC 上时,设CD x =,CF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及定义域;(3)联结DF 如果CDF 与AGE 相似,求线段CD 的长.【答案】(1)1tan 3DAB ∠=;(2)()2402y x x =-+<≤;(3)-4、8-. 【分析】(1))过点D 作DH AB ⊥于H ,在Rt ACB 中,利用勾股定理解得AD 、AB 的长,再结合等积法,解得DH 、AH 的长即可解题;(2)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表示()444x EH x -=+, 再证明AFE BDE 由AF AE DB BE =即)4444x y x x --=-+得到与x 的关系; (3)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结合(2)中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联立方程组,继而解得x 、y 的值即可解题.【详解】(1)过点D 作DH AB ⊥于H ,在Rt ACB 中,AD =AB ∴==142ADB SDB AC ∴=⋅= 12ADB S AB DH =⋅DH ∴=AH ==1tan 3DH DAB AH ∴∠==; (2)过E 作EH ⊥CB 于H∵EDB ADC ∠=∠,90C EHD ∠=∠=︒∴ACD EHD . ∴AC EH CD DH = 即44EH x x EH=--. ∴()444x EH x -=+ .∵EH ⊥CB ,90ACB ∠=︒,4AC BC ==∴)44x EB x -==+,AB =∴)44x AE x -=+ ∵EF AD ⊥,90C ∠=︒∴AFG ADC ∠=∠ .∵EDB ADC ∠=∠∴AFG EDB ∠=∠.∵45FAE B ∠=∠=︒∴AFE BDE . ∴AF AE DB BE =即)4444x y x x --=-+. 整理得,()2402y x x =-+<≤;(3)在Rt △MDB 中,DB=4-x,所以MD=MB=(4).2x - 在Rt △ADM 中,AM=AB 一MB=)(4).22x x -=+ 所以tan ∠DAB=44DM x AM x-=⋅+ 按照点F 的位置,分两种情况讨论△CDF 与△AGE 相似:①点F 在线段AC 上,此时y=4-2x.如图,如果∠FDC=∠DAB ,由tan ∠FDC=tan ∠DAB,得44y x x x-=⋅+ 结合y=4-2x ,整理,得x2+8x+16=0.解得-4 或--4 (舍去), 如果∠CFD=∠DAB ,由tan ∠CFD=tan ∠DAB ,得4.4x x y x-=+ 结合y=4- -2x,整理,得x 2-16x+16=0.解得8x =-8+②点F 在线段AC 的延长线上,此时y=2x -4如图如果∠FDC=∠DAB,由44y x x x-=+结合y=2x -4,整理,得23160.x -=解得或3-(舍去) 如果∠CFD=∠DAB,44x x y x -=+与y=2x -4 整理,得238160.x x -+=此方程无解.综上,CD 的值为-4、8-.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涉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等知识,解题关键是根据题意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构造方程.10.如图,直线443y x =-+和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为B 、C ,点A 的坐标是()2,0-.(1)试说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2)动点M 从A 出发沿x 轴向点B 运动,同时动点N 从点B 出发沿线段BC 向点C 运动,运动的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他们都停止运动.设M 运动t 秒时,MON △的面积为S . ①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②设点M 在线段OB 上运动时,是否存在4S =的情形?若存在,求出对应的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③在运动过程中,当MON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t 的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①22455S t t =-+(02t <<),22455S t t =-(25t <≤);②存在,(t s =;③5s 或25.8s 【分析】 (1)先求解,B C 的坐标,再求解,BC AB 的长度,从而可证明结论;(2)①过点N 作⊥ND x 轴于D ,则4sin 5ND BN OBC t =⋅∠=,分两种情况讨论,当02t <<时,当25t <≤时,分别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函数解析式即可;②分两种情况讨论,把4S =分别代入②中的两个函数解析式,再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③分三种情况讨论;90∠=︒NMO 或90NOM ∠=︒或90MNO ∠=︒,再利用图形的性质与锐角三角函数可得答案.【详解】解:(1)将0y =代入443y x =-+,得3x =,∴点B 的坐标为3,0;将0x =代入443y x =-+,得4y =, ∴点C 的坐标为()0,4.在Rt OBC 中,∵4OC =,3OB =,∴5BC ==.又()2,0A -,∴5AB =,∴AB BC =,∴ABC 是等腰三角形.(2)∵5AB BC ==,故点M 、N 同时开始运动,同时停止运动.过点N 作⊥ND x 轴于D , 则4sin 5ND BN OBC t =⋅∠=, ①当02t <<时(如图),2OM t =-,∴12S OM ND =⋅ ()14225t t =-⋅ 22455t t =-+. 当25t <≤时(如图),2OM t =-,∴12S OM ND =⋅ ()14225t t =-⋅ 22455t t =-. ②存在4S =的情形.当02t <<时∴ 224455t t -+=, 22100,t t ∴-+=()22411044036∴=--⨯⨯=-=-<0,所以方程无解;当25t <≤时, ∴ 224455t t -=.解得11t =21t =(不合题意,舍去).15t =+<,故当4S =时,(t =秒.③当MN x ⊥轴时,MON △为直角三角形.3cos 5MB BN MBN t =⋅∠=, 又5MB t =-. ∴355t t =-, ∴258t =. 当点M 、N 分别运动到点B 、C 时,MON △为直角三角形,5t =.当90MNO ∠=︒时,不合题意,舍去,故MON △为直角三角形时,258t =秒或5t =秒.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勾股定理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分类讨论的思想,掌握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点O 在线段AB 上,OA =1,OB =3,以点O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O ,点M 在上运动.连接MB ,以MB 为腰作等腰Rt∠MBC ,使∠MBC =90°,M ,B ,C 三点按逆时针顺序排列.(1)当点M 在AB 上时,sin∠ACB =________________;(2)当BM 与∠O 相切时,求AM 的长;(3)连接AC ,求AC 长的取值范围.【答案】(1或2;(2)3;(3)46AC ≤≤. 【分析】(1)分当M 在AB 上和点M 和A 重合两种情况解答即可;(2)先证明△BMD ∽△BAM,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式解答即可;(3)如图:以B 为顶点、OB 为边向上方作等腰Rt △OBP ,连接CP ,OM ,有△BOM ≌△BPC (SAS ),PC=OM=1,则点C 在以点P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转化为“圆外一点到圆上的最值问题”,作射线AP ,交OP 于C 1、C 2两点,然后求得AC 1和AC 2的长即可解答.【详解】(1)①如图:当M 在AB 上时∵OA=OM=1∴AB=AO+OB=4,BM=OB -OM=2∵MB 为腰作等腰Rt∠MBC∴BC=BM=2=∠sin∠ACB =AB AC ==; ②如图:当M 和点A 重合时,AB=BC=4∴==∠sin∠ACB =AB AC ==综上,sin∠ACB 或2; (2)如图:∵BM 与∠O 相切∴∠BMO=90°==∠AB 是直径∠∠AMD=90°∠∠BMD+∠DMO=90°,∠AMO+∠DMO=90°,∴∠BMD=∠AMO∠OA=OM∠∠OAM=∠AMO∠∠OAM=∠BMD∠∠MBA=∠MBD∠△BMD ∽△BAM∴DM MB AM AB ===设AM=x ,则DM=2x2= ,解得x=3或x=-3(舍);(3)以B 为顶点、OB 为边向上方作等腰Rt △OBP ,连接CP ,OM ,∴△BOM ≌△BPC (SAS )∴PC=OM=1则点C 在以P 为圆心的M 上、1为半径的圆上,即求转化为“圆外一点到圆上的最值问题”,∴5=作射线AP ,交OP 于C 1、C 2两点,则A C 1=AP -P C 1=4, A C 2=AP+P C 2=6,∴46AC ≤≤.【点睛】本题属于几何综合题,考查了圆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锐角的三角函数,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12.如图,四边形ABCD 是矩形,点P 是对角线AC 上一动点(不与点C 和点A 重合),连接PB ,过点P作PF ⊥PB 交射线DA 于点F ,连接BF .已知AD =CD=3,设CP 的长为x .(1)线段BP 的最小值为________,当1x =时,AF =____________.(2)当动点P 运动到AC 的中点时,AP 与BF 的交点为G ,FP 的中点为H ,求线段GH 的长度. (3)若点P 在射线CA 上运动,点P 在运动的过程中,①试探究∠FBP 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改变,请求出∠FBP 的大小;若改变,请说明理由.②若△AFP 是等腰三角形,直接写出x 的值.【答案】(1)2;(2;(3)①不发生变化,30; ②3或 【分析】(1)当BP 最小时,即BP AC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BP 的值,当x=1时,可得到BPN PMF ,由此可得出tan FBP ∠的值,继而得到AF 的值;(2)先证明BP 垂直平分AP ,得到PF =GH 是Rt FGP △的中线,即可得到GH 的长; (3)①过点P 作PN BC ⊥交AD 于点M ,可证明FMP PNB ,设,2x PC x PN ==,可求得NC 、MP 、BN 的长,tan =3FP MP FBP BP BN ∠==,即可求得∠FBP 的大小; ②分三种情况讨论即:当FA=FP ,AP=AF ,PA=PB 时,分别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详解】(1)当BP 最小时,A 与F 重合,即BP AC ⊥, 33AD CD ==6,30AC DAC ACB ∴=∠=∠=︒,在Rt ABC 与Rt APB △中,BAC PAB ∠=∠ABCAPB ∴ AB BP AC BC∴=36∴=2BP ∴= 作PM BC ⊥于N ,交AD 于M ,当x=1时,1522PN MP CN BN ====,, 90BNP PMF BPF ∠=∠=∠=︒,90,90FPM PFM FPM BPN ∴∠+∠=︒∠+∠=︒,PFM BPN ∴∠=∠,BPNPFM ∴,3MP FM BP BN NP FP ∴===,MF ∴=2663AF AM MF BN MF ∴=-=-=-==,故答案为:2,3; (2)P 为AC 的中点,3AP PC AB ∴===60ABP APB BAP ∴∠=∠=∠=︒在t R ABF 和t R PBF 中,AB=BP ,BF=BFt R ABF ∴≅t R PBF90AG PG AGB PGB ∴=∠=∠=︒,BF ∴垂直平分AP ,在t R BFP 中,303PBF BP ∠=︒=,PF ∴=取PF 的中点H ,连接GH , H 为PF 中点,GH ∴为Rt PGF △的中线,12GH PF ∴==; (3)①不发生变化,30FBP ∠=︒,理由如下,作PM BC ⊥于点N ,交AD 于M ,,PBN FPM BPN PFM ∠=∠∠=∠,FMP PNB ∴,设,,,3,22x x CP x PN NC x MP BN x =∴===-=,3FP MP BP BN ∴== 30FBP ∴∠=︒;②当FA FP =时,BA BP =,ABP ∴为等边三角形,3AP AB ∴==,3x CP ∴==;当PA PF =时,12090APF ∠=︒>︒不符合题意;当AP=AD 时,75AFP APF ∠=∠=︒,75CBP CPB ∴∠=∠=︒,CP CB ∴==,即x =;综上所述,当3x =或AFP 是等腰三角形. 【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是重要考点,灵活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是解题关键.13.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30y ax bx a =++≠与x 轴交于点()1,0A -、()3,0B ,与y 轴交于点C ,点P 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连接BC 与OP ,交于点D ,求当PD OD的值最大时点P 的坐标; (3)点F 与点C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成轴对称,当点P 的纵坐标为2时,过点P 作直线//PQ x 轴,点M 为直线PQ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M 作MN x ⊥轴于点N ,在线段ON 上任取一点K ,当有且只有一个点K 满足135FKM ∠=︒时,请直接写出此时线段ON 的长.【答案】(1)2y x 2x 3=-++;(2)315,24⎛⎫⎪⎝⎭;(3)7+3+【分析】(1)直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2)过P 作PG ∥y 轴,交BC 于点G ,则可构造出相似三角形,将PD OD 转换为PG OC求解即可; (3)分两种情况讨论,连接FM ,以FM 为斜边,作等腰直角△FHM ,当以H 为圆心FH 为半径作圆H ,与x 轴相切于K ,此时有且只有一个点K 满足∠FKM=135°,设点H (x ,y ),由“AAS”可证△FHE ≌△HMQ ,可得HE=QM=y -3,HQ=EF=x -2,由勾股定理可求y 的值,可求点M 坐标,即可求解.【详解】(1)将()1,0A -、()3,0B 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030933a b a b =-+⎧⎨=++⎩,解得:12a b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y x 2x 3=-++;(2)如图所示,作PG ∥y 轴,交BC 于点G ,则△DPG ∽△DOC , ∴PD PG OD OC=, 由题可知:()0,3C ,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kx b =+,将()3,0B ,()0,3C 代入得:303k b b +=⎧⎨=⎩,解得:13k b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3BC y x =-+,3OC =,设P 的坐标为()223m,m m -++,则G 的坐标为()3m,m -+, ∴23PG m m =-+, ∴223932433m PD PG m m OD OC ⎛⎫--+ ⎪-+⎝⎭===, ∴当32m =时,PD OD 有最大值,将32m =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154y =, ∴点P 的坐标为31524⎛⎫⎪⎝⎭,;(3)①当M 在F 右侧时,如图所示,连接FM ,以FM 为斜边构造等腰直角△FHM ,当以H 为圆心,FH 为半径作圆H ,与x 轴相切于K 时,此时有且只有一个K 点满足∠FKM=135°,此时,连接HK ,交PM 于点Q ,延长CF 交于HK 于E ,则HK ⊥x 轴,设H (x ,y ),由题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点F 与点C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点F 的坐标为(2,3),CF ∥x 轴,∴CF ∥PM ,∴HK ⊥CF ,HK ⊥PM ,∴∠FEH=∠HQM=90°,∵∠FHE+∠MHE=90°,∠FHE+∠HFE=90°,∴∠HFE=∠MHQ ,又∵HF=HM ,∴△HFE ≌△MHQ (AAS ),∴HE=QM=y -3,HQ=FE=x -2,而HQ=HK -QK=y -2,∴y -2=x -2,即:x=y ,∴FE=y -2,∵222FH FE HE =+,FH=HK=y ,∴()()22223y y y =-+-,解得:5y =,5y =-(舍去)∴532QM =-=,523FE =-=,∴点M 的坐标为()72,,∴7ON =+;②当M 在F 左侧时,如图所示,同①的过程,可证得△HFE ≌△MHQ ,此时设H 的坐标为(x ,y ),显然有,HE=QM=y -3,HQ=FE=2-x ,而HQ=HK -QK=y -2,∴y -2=2-x ,即:4-y=x ,∴FE=y -2,∵222FH FE HE =+,FH=HK=y ,∴()()22223y y y =-+-,同理解得:5y =,∴532QM =-=,523FE =-=,∴点M 的坐标为()32,-,∴3ON =+综上,线段ON 的长为7+3+【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问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圆的相关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添加恰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关键. 14.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6,BC =8,点O 为对角线AC 的中点,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AC 向终点C 运动,同时动点Q 从点B 出发沿BA 向点A 运动,点P 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点Q 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点P 到达点C 时停止运动,点Q 也同时停止运动,连结PQ ,设点P 运动时间为t (t >0)秒.(1)cos∠BAC= .(2)当PQ⊥AC时,求t的值.(3)求△QOP的面积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4)当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经过△ABC的某个顶点时,请直接写出t的值.【答案】(1)35;(2)1813t=秒;(3)22434512(0)552434512(5)552S t t tS t t t⎧=-+<<⎪⎪⎨⎪=-+-<≤⎪⎩;(4)当2t=或t=秒时,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经过△ABC的某个顶点.【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先求得AC的长,即可求解;(2)在Rt△ABC中,利用余弦函数构建方程即可求解;(3)过P作PE⊥AQ于点E,过O作OF⊥AQ于点F,分52t<<,52t=和552t<≤三种情况讨论,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4)分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点C时,经过点A时,经过点B时,三种情况讨论,求得结论即可.【详解】(1)在Rt△ABC中,AB=6,BC=8,10=,∴63 cos105ABBACAC∠===;故答案为:35;(2)当PQ⊥AC时,∵AP=2t,AQ=6t-,∴在Rt△ABC中,∴23cos 65AP t PAQ AQ t ∠===-, 解得:1813t =秒, 经检验,1813t =是方程的解, ∴1813t =(秒); (3)过P 作PE ⊥AQ 于点E ,过O 作OF ⊥AQ 于点F ,在Rt △ABC 中,AB =6,BC =8,AC 10=, ∴4sin 5BC BAC AC ∠==,4sin 25PE PE PAE AP t ∠===,4sin 55OF OF OAF AO ∠===, ∴PE=85t ,OF=4, ①当502t <<时, ()()2POQ AOQ APQ 1184346461222555t S S S t t t t =-=-⨯--⨯=-+, 即24341255S t t =-+(502t <<); ②当52t =时,POQ 不存在; ③当552t <≤时,()()2POQ APQ AOQ 1814346641225255t S S S t t t t =-=-⨯--⨯=-+-, 即24341255S t t =-+-(552t <≤);综上,△QOP 的面积S 关于t 的函数表达式是22434512(0)552434512(5)552S t t t S t t t ⎧=-+<<⎪⎪⎨⎪=-+-<≤⎪⎩; (4)①当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点C 时,PC=QC=102t -,在Rt △QBC 中,222QB BC QC +=,∴()2228102t t +=-,解得:203t -=(负值已舍); ②当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点A 时,AQ=AP ,即62t t -=,解得:2t =;③当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经过点B 时,过P 作PG ⊥BC 于点G ,3sin 5AB PG ACB AC PC ∠===,4cos 5BC PG ACB AC GC ∠===, ∴PG=()36102655t t -=-,CG=()48102855t t -=-, BG= BC -CG=888855t t ⎛⎫--= ⎪⎝⎭, 在Rt △BPG 中,222BG PG BP +=, 即22286655t t t ⎛⎫⎛⎫+-= ⎪ ⎪⎝⎭⎝⎭, 整理得:215721800t t -+=, ()2247241518056160b ac =-=--⨯⨯=-<,方程无解,∴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不会经过点B ,综上,当2t =或203t -=秒时,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经过△ABC 的某个顶点.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比较典型,但是有一定的难度.15.问题探究:如图,在Rt △ABC 和Rt △DEC 中,∠ACB =∠DCE =90°,∠CAB =∠CDE =60°,点D 为线段AB 上一动点,连接BE .(1)求证:△ADC ∽△BEC .(2)求证:∠DBE =90°.拓展延伸:把问题探究中的“点D 为线段AB 上一动点”改为“点D 为直线AB 上一动点”,其他条件不变,若点M 为DE 的中点,连接BM ,且有AD =1,AB =4,请直接写出BM 的长度.【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拓展延伸:BM .【分析】(1)先证得∠ACD =∠BCE ,再利用tan 60BC CE AC CD ︒===AC BC CD CE=,即可证明结论; (2)由(1)的结论得∠CAD =∠CBE ,即可证明;拓展延伸:分D 在线段AB 上和D 在BA 延长线上两种情况讨论,利用△ADC ∽△BEC 的 性质求得BE 的长,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1)∵∠ACB =∠DCE =90°,∴∠ACD+∠BCD =∠BCE+∠BCD =90°,∴∠ACD =∠BCE ,∵∠CAB =∠CDE =60°,∴tan 60BC CE AC CD ︒===AC BC CD CE=, ∴△ADC ∽△BEC ;(2)由(1)得:∠CAD =∠CBE ,∴∠CBE +∠CBA =∠CAD +∠CBA =90°,∴∠DBE =90°;拓展延伸:在Rt △ABC 中,∠ACB =90°,∠CAB =60°,AB =4,∴AC=2,BC =由(1)得:△ADC ∽△BEC , ∴AC AD BC BE=, ∵AD =1,∴由(2)得:∠DBE =90°,∵点M 为DE 的中点,∴BM=12DE ; ①当D 在线段AB 上时,如图:在Rt △BDE 中,BD=AB -AD=4-1=3,,∴DE ==∴BM=12 ②当D 在BA 延长线上时,如图:在Rt △BDE 中,BD=AB+AD=4+1=5,,∴DE ==∴BM=12综上,BM【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DC ∽△BEC 是本题的关键.16.如图,在△ABC 中,AB =BC =AC =12cm ,点D 为AB 上的点,且BD =34AB ,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3cm /s 的速度由B 点向终点C 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终点A 运动.当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1)如(图一)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s 后,△BPD 与△CQP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2)如(图二)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点P 不与点B 和点C 重合),连接点A 与点P ,连接点B 与点Q ,并且线段AP ,BQ 相交于点F ,求∠AFQ 的度数.(3)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为6cm /s ,当点Q 运动几秒后,可得到等边△CQP ?【答案】(1)BPD CQP ≌,证明见解析;(2)60︒(3)43【分析】 (1)根据时间和速度求得BP 、CQ 的长,根据SAS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2)利用第(1)小题的方法可证得ABP BCQ ≌,BAP CBQ ∠=∠,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APB PAC C ∠=∠+∠,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18060BFP CBQ APB ∠=︒-∠-∠=︒,根据对顶角性质可得AFQ ∠的度数.(3)设点Q 运动时间是x 秒,根据CP CQ =列一元一次方程,根据任意一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出答案.【详解】(1)BPD CQP ≌.证明:点P 在线段BC 上以3cm /s 的速度由B 点向终点C 运动,经过1s 后,∠133BP =⨯=,∠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3CQ BP ==,∠AB =BC =AC =12cm ,BD =34AB , ∠ABC 是等边三角形,60B C ∠=∠=︒,31294BD =⨯=, ∠1239PC BC BP =-=-=,在BDP △和CPQ 中,BD CP B C BP CQ =⎧⎪∠=∠⎨⎪=⎩∠BPD CQP ≌(SAS ).(2)解:∠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BP CQ =,∠AB =BC =AC ,∠ABC 是等边三角形,60BAC ABC C ∠=∠=∠=︒,∠在ABP △和BCQ △中,AB BC ABC C BP CQ =⎧⎪∠=∠⎨⎪=⎩∠ABP BCQ ≌,∠BAP CBQ ∠=∠;在BPF △中,180()BFP CBQ APB ∠=︒-∠+∠,∵=CBQ APB CBQ CAP C ∠+∠∠+∠+∠,∵=60CBQ CAP BAP CAP ∠+∠∠+∠=︒,60C ∠=°,∴=6060=120CBQ APB ∠+∠︒+︒︒,∴180()=180120=60BFP CBQ APB ∠=︒-∠+∠︒-︒︒,∴=60AFQ BFP ∠∠=︒(对顶角相等).(3)解:设点Q 运动时间是x 秒,若CP CQ =,可列方程:1236x x -=, 解得:43x =. ∵在CQP 中,CP CQ =,=60C ∠︒, ∴当43x =秒时,CQP 是等边三角形(任意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当点Q 运动43秒后,可得到等边CQP . 【点睛】。

中考复习 动态几何型压轴题

中考复习 动态几何型压轴题

1、解决这类问题时,要 、解决这类问题时, 理解图形运动的过程, 理解图形运动的过程, 探索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探索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掌握好动静的切换---“动 掌握好动静的切换 动 中求静” 中求静”。 2、多作出几个符合要求 、多作出几个符合要求 草图。 的草图。
Page 4
例题: 中考回放 例题:09中考回放
(1)当t = 2时,AP = ) 时 ,点Q到AC的距离是 到 的距离是 ; 运动的过程中, 的面积S与 的 (2)在点 从C向A运动的过程中,求△APQ的面积 与t的 )在点P从 向 运动的过程中 的面积 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t的取值范围 ;(不必写出 的取值范围) 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 的取值范围) 运动的过程中, (3)在点 从B向C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 )在点E从 向 运动的过程中 四边形QBED能否成为 能否成为 直角梯形?若能, 的值 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的值. 直角梯形?若能,求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经过点C 请直接写出t的值 的值. (4)当DE经过点 时,请直接写出 的值. ) 经过点
解:②如图5,当PQ∥BC时,DE⊥BC, 如图 , ∥ 时 ⊥ , 四边形QBED是直角梯形. 是直角梯形. ∴四边形 是直角梯形 此时∠ 此时∠APQ =90°. ° 由△AQP ∽△ABC,得 AQ = AP , AB AC Q 即 t = 3-t ,解得t= 15 解得 3 5 8 D
A P B
解:(3)能. :( ) ①当DE∥QB时,如图 .∵DE⊥PQ, ∥ 时 如图4. ⊥ , 是直角梯形. ∴PQ⊥QB,四边形 ⊥ ,四边形QBED是直角梯形. 是直角梯形 此时∠ 此时∠AQP=90° ° AQ = AP 由△APQ ∽△ABC,得 AC AB , 9 t 即 3 = 3-t ,解得,t= 8 5

中考数学压轴题策略之动态几何问题

中考数学压轴题策略之动态几何问题

中考数学压轴题策略之动态几何问题
面对中考,考生对待考试需保持平常心态,复习时仍要按知识点、题型、易混易错的问题进行梳理,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从中提炼最正确的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下文准备了动态几何问题的解题策略的内容。

解这类问题的基本策略是:
1.动中觅静:这里的〝静〞就是问题中的不变量、不变关系,动中觅静就是在运动变化中探索问题中的不变性.
2.动静互化:〝静〞只是〝动〞的瞬间,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动静互化就是抓住〝静〞的瞬间,使一般情形转化为特殊问题,从而找到〝动〞与〝静〞的关系.
3.以动制动:以动制动就是建立图形中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通过研究运动函数,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变动元素的关系.
总之,解决动态几何问题的关键是要善于运用运动与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和研究图形,把握图形运动与变化的全过程,抓住变化中的不变,以不变应万变。

具体做法是:
①全面阅读题目,了解运动的方式与形式,全方位考察运动中的变与变的量及其位置关系;
②应用分类讨论思想,将在运动过程中导致图形本质发生变化的各种时刻的图形分类画出,变〝动〞为〝静〞;
③在各类〝静态图形〞中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如方程、相似等)
进行探索,寻找各个相关几何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此类题型一般起点低,第一步往往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考生一般都能拿分,但恰恰是这一步问题的解题思想和方法是此题基本的做题思想和方法,是特殊到一般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具体应用,所以考生在解决第一步时不仅要准确计算出【答案】,更重要的是明确此题的方法和思路。

2024年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反比例函数-动态几何问题(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反比例函数-动态几何问题(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反比例函数-动态几何问题1.如图,在矩形ABCD 中,已知点A (2,1),且AB =4,AD =3,把矩形ABCD 的内部及边上,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称为靓点,反比例函数y=(x >0)的图象为曲线L .(1)若曲线L 过AB 的中点.①求k 的值.②求该曲线L 下方(包括边界)的靓点坐标.(2)若分布在曲线L 上方与下方的靓点个数相同,求k 的取值范围.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 与反比例函数 相交于点 ,与 轴相交于点 ,点 的横坐标为-2.(1)求 的值;(2)直接写出当 且 时, 的取值范围;(3)设点 是直线AB 上的一点,过点 作 轴,交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于点 .若以A ,O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求点 的坐标.k x12y x =-+2(0)k y x x=<B x A B k 0x <12y y <x M M //MN x 2(0)k y x x=<N M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 ⊥OB ,AB ⊥x 轴于点C ,点A (,1)在反比例函数y = 的图象上.(1)求反比例函数y = 的表达式; (2)在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S △AOP =S △AOB ,若存在,求所有符合条件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简述你的理由.4.如图,点 , 在 轴上,以 为边的正方形 在 轴上方,点 的坐标为 ,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 的中点 , 是 上的一个动点,将 沿 所在直线折叠得到 .(1)求反比例函数 的表达式; (2)若点 落在 轴上,求线段 的长及点 的坐标.k x k x12A B x AB ABCD x C (14),(0)k y k x=≠CD E F AD DEF EF GEF (0)k y k x=≠G y OG F5.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x >0)的图象经过点A (4,2),过A 作AC ⊥y 轴于点C .点B 为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动点,过点B 作BD ⊥x 轴于点D ,连接AD .直线BC 与x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E .(1)求k 的值;(2)连接CD ,求△ACD 的面积;(3)若BD =3OC ,求四边形ACED 的面积.6.已知:如图1,点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1)求的值和直线的解析式;(2)如图2,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后,与轴交于点,求线段的长度;(3)如图3,将直线绕原点逆时针旋转,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求点的坐标.k x(4)A n ,8(0)y x x=>n OA 8(0)y x x =>O 45︒y M OM OA O 45︒8(0)y x x=>B B7.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过点A ( , ),B ( , )且 (1)求m 的值;(2)点C 在x 轴上,且 ,求C 点的坐标;(3)点Q 是第一象限内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动点,且在直线AB 的右侧,设直线QA ,QB 与y 轴分别交于点E 、D ,试判断DE 的长度是否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长度.8.规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与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叫做整点,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1)m= ;(2)已知,过点、D 点作直线交双曲线于E 点,连接OB ,若阴影区域(不包括边界)内有4个整点,求b 的取值范围.m y x =1x 121m --2x 45m-120x x +=16ABC s ∆=()22A ,()1B m ,()0k y x x=>0b >()40C b -,()0b ,()0k y x x=>9.已知,矩形OCBA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点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A 在y 轴的正半轴上,已知点B 坐标为(3,6),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AB 的中点D ,且与BC 交于点E ,顺次连接O ,D ,E .(1)求m 的值及点E 的坐标;(2)点M 为y 轴正半轴上一点,若△MBO 的面积等于△ODE 的面积,求点M 的坐标;(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一点N ,使得O ,D ,E ,N 四点顺次连接构成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如图,点P 为函数与函数图象的交点,点P 的纵坐标为4,轴,垂足为点B .(1)求m 的值;(2)点M 是函数图象上一动点,过点M 作于点D ,若,求点M的坐标.m y x=1y x =+()0m y x x=>PB x ⊥()0m y x x =>MD BP ⊥12tan PMD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点、,与双曲线交于点,直线分别与直线和双曲线交于点、.(1)求和的值;(2)当点在线段上时,如果,求的值;(3)点是轴上一点,如果四边形是菱形,求点的坐标.12.如图,等边和等边的一边都在x 轴上,双曲线经过的中点C 和的中点D .已知等边的边长为4.(1)求k 的值;(2)求等边的边长;(3)将等边绕点A 任意旋转,得到等边,P 是的中点(如图2所示),连结,直接写出的最大值.xOy 34l y x b =+:x y A B x k H y =:922P ⎛⎫ ⎪⎝⎭,x m =H E D k b E AB ED BO =m C y BCDE C OAB AEF ()0k y k x=>OB AE OAB AEF AEF AE F '' E F ''BP BP13.如图,点A 、B 是反比例函数y = 的图象上的两个动点,过A 、B 分别作AC ⊥x 轴、BD ⊥x 轴,分别交反比例函数y =- 的图象于点C 、D ,四边形ACBD 是平行四边形. (1)若点A 的横坐标为-4.①直接写出线段AC 的长度;②求出点B 的坐标;(2)当点A 、B 不断运动时,下列关于□ACBD 的结论:①□ACBD 可能是矩形;②□ACBD 可能是菱形;③□ACBD 可能是正方形;④□ACBD 的周长始终不变;⑤□ACBD 的面积始终不变.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8x2x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正比例函数 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相交于点 与点Q . (1)求点Q 的坐标;(2)若存在点 ,使得 ,求c 的值; (3)过点 平行于x 轴的直线,分别与第一象限内的正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数 的图象相交于点 、点 ,当 时,请直接写出a 的取值范围.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2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并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相交于点C ,且点B 是AC 的中点xOy ()1110y k x k =≠()2220k y k x=≠(11)P ,(0)C c ,2PQC S = (0)M a ,()1110y k x k =≠()2220k y k x =≠()11A x y ,()22B x y ,1252x x +≤kx(1)如图1,求反比例函数y=(k≠0)的解析式;(2)如图2,若矩形FEHG 的顶点E 在直线AB 上,顶点F 在点C 右侧的反比例函数y=(k≠0)图象上,顶点H ,G 在x 轴上,且EF=4.①求点F 的坐标;②若点M 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第一象限上的动点,且在点F 的左侧,连结MG ,并在MG 左侧作正方形GMNP .当顶点N 或顶点P 恰好落在直线AB 上,直接写出对应的点M 的横坐标.16.如图,动点P 在函数y (x >0)的图象上,过点P 分别作x 轴和y 轴的平行线,交函数y 的图象于点A 、B ,连接AB 、OA 、OB .设点P 横坐标为a .(1)直接写出点P 、A 、B 的坐标(用a 的代数式表示);(2)点P 在运动的过程中,△AOB 的面积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此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3)在平面内有一点Q (,1),且点Q 始终在△PAB 的内部(不包含边),求a 的取值范围.k xk x 3x =1x =-1317.如图1,一次函数y =kx ﹣3(k≠0)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B ,与反比例函数y=(x >0)的图象交于点A (8,1).(1)求出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点C 是线段AB 上一点(不与A ,B 重合),过点C 作y 轴的平行线与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D ,连接OC ,OD ,AD ,当CD 等于6时,求点C 的坐标和△ACD 的面积;(3)在(2)的前提下,将△OCD 沿射线BA 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后,得到△O'CD',若点O 的对应点O'恰好落在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如图2),求出点O',D'的坐标.18.如图1所示,已知 图象上一点 轴于点 ,点 ,动点 是 轴正半轴点 上方的点,动点 在射线AP 上,过点 作AB 的垂线,交射线AP 于点 ,交直线MN 于点 ,连结AQ ,取AQ 的中点 . m x6(0)y x x=>P PA x ⊥,(0)A a ,(0)(0)B b b >,M y B N B D Q C(1)如图2,连结BP ,求 的面积;(2)当点 在线段BD 上时,若四边形BQNC 是菱形,面积为 .①求此时点Q ,P 的坐标;②此时在y 轴上找到一点E ,求使|EQ-EP|最大时的点E 的坐标.19.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A (6,1).(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如图,在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上点A 的左侧取点C ,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点H ,过点C 作y 轴的垂线CE ,垂足为点E ,交直线AH 于点D .①过点A 、点C 分别作y 轴、x 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相交于点B ,求证:O 、B 、D 三点共线;②若AC=2CO ,求证:∠OCE=3∠CDO .PAB Q k xk x20.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和,与y 轴交于点C .(1) , ;(2)过点A 作轴于点D ,点P 是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上一点,设直线与线段交于点E ,当时,求点P 的坐标.(3)点M 是坐标轴上的一个动点,点N 是平面内的任意一点,当四边形是矩形时,求出点M 的坐标.21.如图1,将函数的图象T 1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T 2,T 2与y 轴交于点.(1)若,求k 的值(2)如图2,B 为x 轴正半轴上一点,以AB 为边,向上作正方形ABCD ,若D 、C 恰好落在T 1上,线段BC 与T 2相交于点E①求正方形ABCD 的面积;②直接写出点E 的坐标.114y k x =+22k y x=()2A m ,()62B --,1k =2k =AD x ⊥OP AD Δ41ODE ODAC S S =四边形::ABMN ()0k y x x =>()44k y x x =>-+()0A a ,3a =22.如图1,直线的图像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D 是线段AB 上一点,过D 点分别作OA 、OB 的垂线,垂足分别是C 、E ,矩形OCDE 的面积为4,且.(1)求D 点坐标;(2)将矩形OCDE 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平移,平移后记为矩形MNPQ ,记平移时间为t 秒.①如图2,当矩形MNPQ 的面积被直线AB 平分时,求t 的值;②如图3,当矩形MNPQ 的边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有两个交点,记为T 、K ,若直线TK 把矩形面积分成1:7两部分,请直接写出t 的值.2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点,直线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相交于点,26y x =-+CD DE >12y x=()40A -,()04B ,AB ()0k y k x=≠()6C a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如图2,点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连接,试问在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D ,使的面积与的面积相等,若存在,请求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新定义:如图3,在平面内,如果三角形的一边等于另一边的3倍,这两条边中较长的边称为“麒麟边”,两条边所夹的角称为“麒麟角”,则称该三角形为“麒麟三角形”,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麒麟三角形”, 为“麒麟边”, 为“麒麟角”,其中A ,B 两点在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且A 点横坐标为,点C 坐标为,当为直角三角形时,求n 的值.24.如图1,已知点A (a ,0),B (0,b ),且a 、b 满足 +(a +b +3)2=0,平等四边形ABCD的边AD 与y 轴交于点E ,且E 为AD 中点,双曲线y =经过C 、D 两点. (1)a = ,b = ;(2)求D 点的坐标;(3)点P 在双曲线y = 上,点Q 在y 轴上,若以点A 、B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试求满足要求的所有点Q 的坐标;(4)以线段AB 为对角线作正方形AFBH (如图3),点T 是边AF 上一动点,M 是HT 的中点,MN ⊥HT ,交AB 于N ,当T 在AF 上运动时, 的值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求出其变化范围;若()6E m ,()0k y k x=≠CE AE ,ACD ACE ABC AB BAC ∠n y x=1-()02,ABC k x k xMN HT不改变,请求出其值,并给出你的证明.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点.(1)若将沿轴向右平移个单位,此时点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求的值;(2)若绕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度.①当时,点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求的值;②问点能否同时落在(1)中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若能,直接写出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6.如图,已知直线与双曲线交第一象限于点.(1)求点的坐标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将点绕点逆时针旋转至点,求直线的函数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若点C 是射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作轴的平行线,交双曲线xOy ()A -()60B -,OAB x m A y =m OAB O α()0α180<<α30= B k y x=k A B ,α2y x =(0)k y k x=≠(4)A m ,A O A 90︒B OB OB C y的图像于点,交轴于点,且,求点的坐标.27.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与y 轴交于点B .(1)求a ,k 的值;(2)直线CD 过点A ,与反比例函数图象交于点C ,与x 轴交于点D ,AC =AD ,连接CB .①求△ABC 的面积;②点P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点Q 在x 轴上,若以点A ,B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坐标.28.如图1,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两点,已知.(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一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点,点(未在图中画出)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若,求点的坐标:(0)k y k x=≠D x E 23DCO DEO S S = ::C 112y x =+()0k y x x =>()3A a ,k y x=y x b =+A B ,()23B ,y x b =+x C D 3OCD S = D(3)若点是坐标轴上一点,点是平面内一点,是否存在点,使得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9.如图,已知直线y=-2x 与双曲线y=(k<0)上交于A 、B 两点,且点A 的纵坐标为-2 (1)求k 的值;(2)若双曲线y= (k<0)上一点C 的纵坐标为 ,求△BOC 的面积;(3)若A 、B 、P 、Q 为顶点组成的四边形为正方形,直接写出过点P 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2020年中考数学压轴题突破之动态问题(几何)(含详解)

2020年中考数学压轴题突破之动态问题(几何)(含详解)

2020年中考数学压轴题突破之动态问题(几何)1.如图,点O是等边ABC内一点,AOB 110 , BOC .以OC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OCD,连接AC、AD .(1)若120 ,判断OB OD BD (填“,或”)(2)当150 ,试判断AO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探究:当时,AOD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答案)【答案】(1) 二; (2) ADO是直角三角形,证明见详解;(3) 125、110、140 .【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出COD 60 ,利用?BOC a = 120。

求出BOD 180 ,所以B, 0, D三点共线,即有OB+ OD = BD ;(2)首先根据已知条件可以证明BOC ADC ,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求出ADO的度数,由此即可判定AOD的形状;(3)分三种情况讨论,利用已知条件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O的顶点O与坐标原点重合,顶点A C在坐标轴上,B(18,6),将矩形沿EF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图3 G(1)求点E的坐标;(2)P O O A E2E时停止运动,设P的运动时间为t, VPCE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关系式,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3(3)在(2)的条件下,当PA=]PE 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点P 、E 、G Q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请求出点Q 的坐标.【答案】(1) E (10, 6); (2) S= -8t+54 (0<t<3)或 S=-6t+48 (3vtW8); (3)存 在,Q (14.4 , -4.8 )或(18.4 , -4.8 ). 【详解】解:(1)如图 1,矩形 ABO, B (18, 6),• .AB=18 BC=6,设 AE=x,贝U EC=x BE=18-x,Rt^EBC 中,由勾股定理得: EB"+BC 2=EC 2,(18-x) 2+62=x 2, x=10,即 AE=10,①当P 在OA 上时,0WtW3,如图 2,=18X 6-1X10(62) — - X8X6 - 1X 18X2t , 2 2 2=-8t+54 ,②当P 在AE 上时,3<t<8,如图3,S = S 矩形 OABC S △ PAE -S △ BEC -S △OPCj• •E ( 10, 6);(2)分两种情况:S=1PE?BC=1 X 6X(16-2t)=3 (16-2t ) =-6t+48 ;2 2(3)存在,由PA=3PE可知:P在AE上,如图4,过G作GHLOC于H,2•.AP+PE=10.•.AP=6 PE=4,设OF=y,则FG=y, FC=18-y,由折叠得:/ CGFW AOF=90 ,由勾股定理得:FC2=FC+CG,•. ( 18-y) 2=y2+62,y=8,•.FG=8 FC=18-8=10,1FC?GH= 1FG?CG221X10XGH= 1 X6X8,22GH=4.8,由勾股定理得:FH=J82 4 82 =6.4 ,• .OH=8+6.4=14.4,.•.G ( 14.4 , -4.8 ),•・•点P、E G Q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且PE=4,.•.Q ( 14.4 , -4.8 )或(18.4 , -4.8 ). k ,3.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4, 3),反比例函数y —(k 0)的图象分别x交矩形ABOC勺两边AC, BC于E, F (E, F不与A重合),沿着EF将矩形ABO所叠使A, D重合.②若折叠后点 D 落在矩形ABOCrt (不包括边界),求线段CE 长度的取值范围.(2)若折叠后,△ ABD 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此时点 D 的坐标.7 . 23 3. 11 3.【答案】(1)①EC= 2;②3 CE 4; (2)点D 的坐标为(一,一)或(一,一)88 2 5 5【详解】,k k解:(1)①由题意得E(k,3) , F( 4,-), 3 4k kk 0 ,则 EC — , FB 一, 3 4AF 3 一, 417(12 k) 4 3 1 3 4(12 k) 3..由 A(-4, 3)得:AC 4, AB 3,,AC 4一 --- 一,AB 3 AE AC AF AB '又A=Z A,・ .△AE% AACB ・ •/AEF4 ACB ・ •.EF// CB如图2,连接AD 交EF 于点H ,••• AE.AE (1)①如图2,当点D 恰好在矩形 ABOC 勺对角线BC 上时,求CE 的长;②由折叠得EF 垂直平分AD,••• /AHE 90 ,则 EAH AEF又• BAD EAH BAC 90 ,BAD AEF ,・ .△AE% ABAQAE AF 口"AB AE 4--- ----- ,则 ----- ------ -,AB BD BD AF 34 3 9 BDAB - 3 - 3 4 4设 AF=x,贝U FB=3— x, FD=AF=x 在Rt^BDF 中,由勾股定理得:FB 2 BD 2 FD 2,r i图2由折叠的性质得: •••D 在 BC 上, ,AE AHEC DH 1 EC AC 2AH=DH 1,则 AE EC 2;即(3 x)2x 2 ,解得:如图,当D 落在BO 上时,: EAF ABD 90 ,B力。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动态几何探究题.docx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动态几何探究题.docx

最新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复习一动态几何探究题1.已知在矩形ABCD中,E为边上一点,AE.LDE, AB=12, BE=16, F为线段BE上一点,EF=7,连接AF.如图①,现有一张硬质纸片ZNGM=90。

,NG=6, MG =&斜边MN与边BC在同一直线上,点N与点E重合,点G在线段DE上•如图②,△GMN 从图①的位置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向点B匀速移动,同时点户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AD向点D匀速移动,点Q 为直线GN与线段AE的交点,连接PQ.当点N到达终点B时,△GMN和点P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r秒,解答下列问题:(1)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点G在线段AE上时,求/的值;(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点P,使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f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设AGHN与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请直接写岀S与7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r的取值范围;(4)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r,使得S:S MM\,=1:2?若存在,求出r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在R2GMN中,GN=6, GM=& ・・・MN=10・由题意,易知点G的运动线路平行于BC.如解图①所示,过点G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4E、AF于点Q、R・・•・・ZAED= ZEGM=90°t :.AE//GM,•••四边形QEMG为平行四边形,••• QG=EM=W,.*.r= —= 10.秒;1(2)存在符合条件的点P.在Rt^ABE中,AB=12, BE=\6,由勾股定理得:3 4设ZAEB=0,则sinO= — , cos9=—,4•:N「E=t, :.QE=NE*cos^=-t9AQ=AE-QE=20--t f5LAPQ是等腰三角形,有三种可能的情形:4过点P作PK丄AE于点K,则AK= AP・cos0=54 4\9AQ=2AK, A20--/=2x-r,25解得/=上;3有r=20--®AQ=PQ.如解图④所示:®AP=PQ・如解图②所示:第1题解图②AE=20.解得t=100~9~®AP=AQ・如解图③所示:第1题解图③第1题解图⑤ 1题解图⑥I )・ 4 16过点 Q 作 QK 丄AP 于点 K,则 AK=AQ ・cosO= 20--t x- = 16 ---------- 1.5 25WK, *2 (16晋),解得:t= — .5725 综上所述,当『=二 3(3)如解图①所示, ]00 Q()() 歹或市秒时,存在“使沁是等腰三角形. 点N到达点F的时间为t=7;由(1)知,点G 到达点Q 的时间为z=10;4(2E=10x-=8, AQ=20-8=12,GR//BC,:.—=—,即坐=旦_EF AE 721・如亍20・•・点G 到达点R的时间为r=10+—715点N 到达终点B的时间为t= 16.则在△GMN运动的过程中: ①当0<t<7时,如解图⑤所示: QE=NE^cosB = 4 —t5QN=NE-sine = 3—t②当7</<10时,如解图⑥所示::・JNF=/IFN, MNF为等腰三衛形• 底边NF上的高h=丄NF• tan Z.INF =21 12 15^=-^./z = -x(r-7)x-(r-7)= -(r-7)2,由②得:S MYF= 3 (f _ 7)2 ,••・S=S AGMA^S MYF=24-§(/_7)~= _§尸+§ + 〒;71④当一0S16时,如解图⑧所示:FM=FE-ME=FE- (NE—MN) =17—f.设GM与AF交于点Z,过点I作/K丄MN于点K.AB 4V tan ZZF/C=——=-,BF 3・•・可设/K=4x, FK=3x,则KM=3x+17-t.[K 4x 3 3VtanZIA/F=——= ----------------- =-,解得x=-(17-Z)KM 3x + 17-r 4 712IK=4x=—(17 -t).:.S=-FM IK =-(t-\7V ・27・・• tan—Z7NF= 型~ =仝GN 3tanZZFN= —=-BF 375 3 3•• S=SbQNErSbiNF=第1题解图⑦ 第1题解图⑧(一7)令敦-7)6 7—r 2(0<r<7) 25r(7<r<10)25 3 31 2 14 23/一 71——t + —1 + — (105/v —)33 3 5-(t-17)2(—<r<16) 7 5(4)存在,理由如下: 当 S:Sgwv=l :2 时,S=-x 丄xMGxNG=12,2 2当SU12时,代入5'=—- r,得/=5丿^ (舍去),25代入 s= - — t 2+ — t~—r=25- —V70 ,75 3 3 71 14 23 代入 S= ----- 12H --- 1H ----- ,得 /二13 或 /=1 (舍去),3 3 3代入5=-(r-17)2,^r=17±V14 (舍去),7・•・存在满足条件的时刻r 的值为13.2、如图,已知正方形A BCD 的边长与Rt^PQR 的直角边PQ 的长均为4cm, QR 二8cm, AB 与QR在同一直线/上,开始时点Q 与点4重合,让△PQR 以lcm/s 的速度在直线/上运动, 同时M 点从点Q 出发以lcm/s 沿QP 运动,直至点Q 与点3重合时,都停止运动,设运动 的时间为1 (s),四边形PMBW 的面积为S (cm 2) •图①第2题图(1)当uls 时,求S 的值;(2) 求S 与f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r 的取值范围(不考虑端点); (3) 是否存在某一时刻f,使得四边形PMBV 的面积S= + S、PQR .若存在,求出此时/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综上所述,S 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图②(4)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四边形PMBN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此时/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1 )当匸1 时,AQ=MQ=\y AB=PQ=49■ ・・・MP 二QB 二4-1 二3,・・• QR二&・•・ B/?=8-3=5,•・•在Rt^PQR中,PQ=4,QR二&PQ 1..tan Z PRQ= ----- =—,QR 2.BN _ 1••―9BR 2.BN 1.. --- =—,5 2・•・ BN =2.5,°(3 + 2.5)x3 33Sc四边形PMBN- - ------ —— (0<r<4);乙■(2)由题意得,AQ=MQ=t,PM=BQ=4-t,BR=S-(4-t)=4+t,:.BN=2+-t,2( 1、4-/ + 2 + -((4-/)•• S 四边形PMBN= ----- ----------2=-r -4r + 12(o</<4);(3)由题意得,—t2 -4r+ 12 =丄x丄x4x8 ,4 4 2解得/I=8+4A/2去),^2=8-4^2 ,・•“的值为8-4^2 ;(4)存在,理由如下:・・•四边形PMBN是平行四边形,・•・ PM=BN,「•PM 二4・/0N=2+ —A2/• 4-f=2+ —t、2•••丐,:.t=-时,四边形PMBN是平行四边形.33、如图17,点人是厶ABC和厶ADE的公共顶点,ZBAC+ ZDAE=\SO°f AB=k AE, AC= 仁AD,点M是DE的中点,直线AM交直线BC于点N.(1)探究ZANB与ZBAE的关系,并加以证明.说明:如果你经过反复探索没解决问题,可以从下面①②中选取一个作为已知条件,再完成你的证明,选取①比选原题少得2分,选取②比选原题少得5分.①如图18, k=\;②如图19, AB=AC.(2)若△ADE绕点A旋转,其他条件不变,则在旋转的过程中⑴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发生变化,请写出一个可以推广的命题;如果有变化,请画出变化后的一个图形,并直接写出变化后ZANB与ZBAE的关系.解:(1) ZA^B+ZBAE=180° ............ 1分证明:(法一)如图1,延长A7V到F,使MF=AM,连接D氏EF.•••点M是DE的中点,「DM二ME,•••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AD//EF, AD二EF, :. ZDAE+ZAEF T ZBAC+ZDAE=\SO°f:.ZBAC=ZAEF , .......... 4 分9:AB=kAE f AC=kAD,.AB AC . AB AC < 八B• •—, ■ ■— ....... 0刀AE AD AE EF:.LABC^^EAF :.ZB=ZEAF .....................................8 分•/ ZANB+ZB+ZBAF = \SO Q :.ZANB+ZEAF+ZBAF = \S0°(法二)如图2,延长D4到F, AF=AD 9连接EFVZBAC+ZDAE= 180°, ZDAE + ZEAF =180°, :.ZBAC=ZEAF,• AB AC . AB _ AC ••旋一乔’^~\E~~\F•: △ABCs A AEF,又\9AF=AD, :.AM 是△£)£,的中位线,:.AM//EF, .......... 7 分 ・・・上NAE 二 ZAEF, :.ZB=ZNAE, ............... 8 分 I ZANB+ZB+ZBAN=180°,•I ZANB+ ZNAE^Z BAN =180°,即ZANB+ZBAE=\S0°....................... 10 分(2)变化.如图3 (仅供参考),ZANB=ZBAE ................ 12分选取(i ),如图4.证明:延长AM 到F,使MF=AM,连接DF 、EF.T 点M 是DE 的中点,・・・DM=ME・•・四边形ADFE 是平行四边形, ....... 4分:.AD//FE, AD 二EF, :. ZDAE+ZAEF = \S0°,J ZBAC+ZDAE= 180°,ZBAC=ZDAE f .................... 6 分9:AB=kAE, AC=kAD, k = \ ,:.AB=AE , AC=AD,:.AC=EF, .......... 7 分 A /•上B 二ZEAF,…8 分T ZANB+ZB+ZBAF=]S0°9 :. ZANB+ZEAF+ZBAF=]SO°,即 Zy47VB+ZBAE=18O° ... 10 分 选取(ii ),如图5. 证明:VAB=AC t :.ZB=- (180°・ZBAC ), ........................2•・• ZBAC+ZDAE=180°, ZDAE=\S0°-ZBAC f:.ZB=- ZDAE, a :AB=kAE f AC=kAD,2:.AE=AD,9:AM 是N ADE 的中线,AB=AC,:.ZB=ZAEF 9......... 6分 •••点M 是DE 的中点,二DM=ME,2分D图严3 分•:AB=kAE, AC=kAD,CF图4备用图 备用图解:(1)因为 OA = 4,OB = 3・•・ ZEAM 二一乙DAE, :. ZB=ZEAM, .................. 4 分2・.・ ZANB+ ZB+ZBAM= 180°,ZANB+ZE4M + ZBAM 二 180°,即ZANB+ZBAE=1SO°. ...5 分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与兀轴、y 轴分别交于点A(—4,0)、8(0,3), 动点P从点O 出发,沿兀轴负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Q 从 点B 出发,沿射线BO 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过点P 作PC 丄4B 于 点C,连接PQ 、CQ f 以PQ 、CQ 为邻边构造平行四边形PQCD,设点P 运动 的时间为r s.(1) 当点Q 在线段OB 上时,用含/的代数式表示PC 、AC 的长.(2) 在运动过程中,①当点D 落在兀轴上时,求出满足条件的f 的值;②当点D 落在 AABO 内部(不包括边界)时,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3) 作点Q 关于兀轴的对称点0‘,连接CQ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时刻使过A 、P 、C 三点的圆与△CQQ'三边中的一条边相切?若存在,请求出f 的值;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所以 AB = yJOB 2+OA 2=5. 在 Rt\ACP 中,PA = 4_f, CR 因为 sinZOAB = —=—, PAAB 所以 pc = |(4-r).因为 cosZOAB = —=—, AB PA 4所以 AC = -(4-t). (2)①当点D 落在x 轴上时,如图①. 因为 QC//OA f“ BQ BC 所以一兰=——, BO AB4 2( 5丐(一) 所以_1 = _5 ----------------------- 3 527 解得/二一. 38所以他=空,OB OA..3 _ 2f t所以 ----- =-, 3 4解得/ =旦.112712 所以当— <t<—时,点D 落在\AB O 内部(不包 38 11 括边界).⑶如图③,0(0,3 — 20,0(0,2—3). 所以 ZQCM = 90° ,所以 ZQCP + ZPCM = 90° • 因为 ZQCP^-ZQCB = 90°, 所以 ZQCB =乙PCM = ZAPC. 因为 ZAPC-iZOAB = 90° 9 ZOBA +ZOAB = 90° , 所以 ZAPC = ZOBA,②如图,因为PQH AB ,当0C 与©M 相切时,QC 丄CM,所以ZOBA = ZQCB , 所以BQ = CQ.因为cos伽心眷誥,1 4所以 ------ 5 --------- = _,It 59解得t = -.81 4-[5--(4-/)] 3当CQ'与。

中考数学压轴题策略之动态几何问题

中考数学压轴题策略之动态几何问题

中考数学压轴题策略之动态几何问题面对中考,考生看待考试需坚持往常心态,温习时仍要按知识点、题型、易混易错的效果停止梳理,不时总结,不时反思,从中提炼最正确的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解题才干。

下文预备了静态几何效果的解题战略的内容。

解这类效果的基本战略是:
1.动中觅静:这里的〝静〞就是效果中的不变量、不变关系,动中觅静就是在运动变化中探求效果中的不变性.
2.动态互化:〝静〞只是〝动〞的瞬间,是运动的一种特殊方式,动态互化就是抓住〝静〞的瞬间,使普通情形转化为特殊效果,从而找到〝动〞与〝静〞的关系.
3.以动制动:以动制动就是树立图形中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经过研讨运动函数,用联络开展的观念来研讨变化元素的关系.
总之,处置静态几何效果的关键是要擅长运用运动与变化的目光去观察和研讨图形,掌握图形运动与变化的全进程,抓住变化中的不变,以不变应万变。

详细做法是:
①片面阅读标题,了解运动的方式与方式,全方位调查运动中的变与变的量及其位置关系;
②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将在运动进程中招致图形实质发作变化的各种时辰的图形分类画出,变〝动〞为〝静〞;
③在各类〝静态图形〞中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如方程、相似等)停止探求,寻觅各个相关几何量之间的关系,树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停止求解。

另外,需求强调的是此类题型普通终点低,第一步往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效果,考生普通都能拿分,但恰恰是这一步效果的解题思想和方法是此题基本的做题思想和方法,是特殊到普通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详细运用,所以考生在处置第一步时不只要准确计算出答案,更重要的是明白此题的方法和思绪。

中考压轴题动态几何之多形式变化问题

中考压轴题动态几何之多形式变化问题

中考压轴题动态几何之多形式变化问题数学因运动而充满活力,数学因变化而精彩纷呈.动态题是近年来中考的的一个热点问题,以运动的观点探究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问题,称之为动态几何问题,随之产生的动态几何试题就是研究在几何图形的运动中,伴随着出现一定的图形位置、数量关系的“变”与“不变”性的试题,就其运动对象而言,有点动、线动、面动三大类,就其运动形式而言,有轴对称(翻折)、平移、旋转(中心对称、滚动)等,就问题类型而言,有函数关系和图象问题、面积问题、最值问题、和差问题、定值问题和存在性问题等.解这类题目要“以静制动”,即把动态问题,变为静态问题来解,而静态问题又是动态问题的特殊情况.以动态几何问题为基架而精心设计的考题,可谓璀璨夺目、精彩四射.在中考中,动态几何多形式变化问题命题形式主要为解答题,包括点动和线动问题的综合,点动和面动问题的综合,线动和面动问题的综合等.在中考压轴题中,动态几何多形式变化问题的难点在于准确应用适当的定理和方法进行探究.原创模拟预测题1.如图,在Rt△AOB中,∠AOB=90°,AO=3,BO=1,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交射线BO于点F.点P从点A出发沿射线AO以每秒2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点Q从点O出发沿OB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当点Q到达点B时,点P、Q 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t= 时,PQ∥EF;(2)若P、Q关于点O的对称点分别为P′、Q′,当线段P′Q′与线段EF有公共点时,t的取值范围是.【答案】(1)35;(2)0<t≤1且35t≠.【解析】试题分析:(1)如图1,当PQ∥EF时,则∠Q PO=∠ENA,又∵∠AEN=∠QOP=90°,∴△AEN∽△QOP,∵∠AOB=90°,AO=3,BO=1,∴tanA=333BOAO==,∴∠A=∠PQO=30°,∴3233PO tQO-==,解得:t=35,故当t=35时,PQ∥EF;故答案为:35;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动点型;分类讨论;综合题.原创模拟预测题2.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纸片,AB=2.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折痕为EF;展平后再过点B折叠矩形纸片,使点A落在EF上的点N,折痕BM与EF相交于点Q;再次展平,连接BN,MN,延长MN交BC于点G.有如下结论:①∠ABN=60°;②AM=1;③QN=33;④△BMG是等边三角形;⑤P为线段BM上一动点,H是BN的中点,则PN+PH的最小值是3.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答案】①④⑤.【解析】试题分析:如图1,连接AN,∵EF垂直平分AB,∴AN=BN,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B=BN,∴AN=AB=BN ,∴△ABN 为等边三角形,∴∠ABN=60°,∠PBN=60°÷2=30°,即结论①正确;∵∠ABN=60°,∠ABM=∠NBM ,∴∠ABM=∠NBM=60°÷2=30°,∴AM=AB •tan30°=323⨯=233,即结论②不正确; ∵EF ∥BC ,QN 是△MBG 的中位线,∴QN=12BG ,∵BG=BM=AB ÷cos ∠ABM=32÷=43,∴QN=1432⨯=23,即结论③不正确; ∵∠ABM=∠MBN=30°,∠BNM=∠BAM=90°,∴∠BMG=∠BNM ﹣∠MBN=90°﹣30°=60°,∴∠MBG=∠ABG ﹣∠ABM=90°﹣30°=60°,∴∠BGM=180°﹣60°﹣60°=60°,∴∠MBG=∠BMG=∠BGM=60°,∴△BMG 为等边三角形,即结论④正确;∵△BMG 是等边三角形,点N 是MG 的中点,∴BN ⊥MG ,∴BN=BG•sin60°=43332⨯=2,P 与Q 重合时,PN+PH 的值最小,∵P 是BM 的中点,H 是BN 的中点,∴PH ∥MG ,∵MG ⊥BN ,∴PH ⊥BN ,又∵PE ⊥AB ,∴PH=PE ,∴PN+PH=PN+PE=EN ,∵EN=22BN BE -=2221-=3,∴PN+PH=3,∴PN+PH 的最小值是3,即结论⑤正确.故答案为:①④⑤.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动点型;最值问题;和差倍分;综合题;压轴题.原创模拟预测题3.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acm ,AB=bcm (a >b >4),半径为2cm 的⊙O 在矩形内且与AB 、AD 均相切,现有动点P 从A 点出发,在矩形边上沿着A→B→C→D 的方向匀速移动,当点P 到达D 点时停止移动.⊙O 在矩形内部沿AD 向右匀速平移,移动到与CD 相切时立即沿原路按原速返回,当⊙O 回到出发时的位置(即再次与AB 相切)时停止移动,已知点P 与⊙O 同时开始移动,同时停止移动(即同时到达各自的终止位置).(1)如图①,点P 从A→B→C→D,全程共移动了 cm (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①,已知点P 从A 点出发,移动2s 到达B 点,继续移动3s ,到达BC 的中点,若点P 与⊙O 的移动速度相等,求在这5s 时间内圆心O 移动的距离;(3)如图②,已知a=20,b=10,是否存在如下情形:当⊙O 到达⊙O1的位置时(此时圆心O1在矩形对角线BD 上),DP 与⊙O1恰好相切?请说明理由.【答案】(1)()2a b +;(2)20;(3)54.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点P 走过的是线段AB+BC+CD ,因此可直接求出;(2)由(1)知P 移动的距离为(a+2b )cm ,圆心O 移动的距离为2(a-4)cm ,因此可得a+2b=2(a-4),再由P 的移动情况可知1223a b =,联立方程组可求得a=24cm ,b=8cm ,因此可求出它们的速度为2b=4cm/s ,然后求出O 点5s 的路程;(3)存在,设点P 移动的速度为v1cm/s ,⊙O 移动的速度为v2cm/s ,可根据它们的路程求出1254v v =,如图,设直线OO1与AB 交于点E ,与CD 交于点F ,⊙O1与AD 相切于点G .根据相切可得证△DO1G ≌△DO1H ,再进一步得到BP=DP ,设BP=DP=x ,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x ,再根据相似三角形可求得结果.但是在移动中圆O 有两次可能到达合适的位置,应分两种情况讨论.试题解析:(1)a+2b ;若PD 与⊙O1相切,切点为H ,则O1G=O1H .易得△DO1G ≌△DO1H ,∴∠ADB=∠BDP ,∵BC ∥AD ,∴∠ADB=∠CBD ,∴∠BDP=∠CBD .∴BP=DP .设BP=xcm ,则DP=xcm ,PC=(20-x )cm ,在Rt △PCD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222PC CD PD +=,即()2222010x x -+=,解得252x =,∴此时点P 移动的距离为25451022+=(cm ).∵EF ∥AD ,∴△BEO1∽△BAD .∴1EO BE AD BA =,即182010EO =,∴EO1=16cm .∴OO1=14cm . ①当⊙O 首次到达⊙O1的位置时,⊙O 移动的距离为14cm ,∴此时点P 与⊙O 移动的速度比为454521428=.∵455284≠,∴此时PD 与⊙O1不可能相切; ②当⊙O 在返回途中到达⊙O1的位置时,⊙O 移动的距离为2×(20-4)-14=18(cm ),∴此时点P 与⊙O 移动的速度比为45455218364==.∴此时PD 与⊙O1恰好相切.考点:圆的综合题;分类讨论;动点型;存在型;综合题;压轴题.原创模拟预测题4.如图,在矩形OABC 中,OA=5,AB=4,点D 为边AB 上一点,将△BCD 沿直线CD 折叠,使点B 恰好落在OA 边上的点E 处,分别以OC ,OA 所在的直线为x 轴,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求OE 的长;(2)求经过O ,D ,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一动点P 从点C 出发,沿CB 以每秒2 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 运动,同时动点Q 从E 点出发,沿EC 以每秒1 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C 运动,当点P 到达点B 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t 为何值时,DP=DQ ;(4) 若点N 在(2)中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M 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 与点N ,使得以M ,N ,C ,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M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3;(2)241633y x x =+;(3)53t =;(4)M (-6,16)或(2,16)或(-2,163-).【解析】试题分析:(1)由CE=CB=5,CO=AB=4和勾股定理,可得OE=3;(2)设AD=m ,则DE=BD=4-m ,由OE=3, AE=5-3=2,以及勾股定理,得到2222(4)m m +=-,进一步解得32m =,故D (32-,5-),设过O 、D 、C 三点的抛物线为(4)y ax x =+,把O 、D 、C 三点的坐标代入即可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3)由CP=2t ,得到BP=52t -,由Rt △DBP ≌Rt △DEQ ,得到BP=EQ ,从而得到t 的值;(4)因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2x =-,可设N (-2,n ),由题意知C (-4,0),E (0,3),然后分三种情况讨论:①若四边形ECMN 是平行四边形;②若四边形ECNM 是平行四边形;③若四边形EMCN 是平行四边形.(4)∵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2x =-,∴设N (-2,n ),由题意知C (-4,0),E (0,3),①若四边形ECMN 是平行四边形,则M (-6,n+3),∴24163(6)(6)1633n +=⨯-+⨯-=,∴M(-6,16);②若四边形ECNM 是平行四边形,则M (2,3n -),∴24163221633n -=⨯+⨯=,∴M (2,16);③若四边形EMCN 是平行四边形,则M (-2,3n --),∴2416163(2)(2)333n --=⨯-+⨯-=-,∴M (-2,163-); 综上所述,M 点的坐标为:M (-6,16)或M (2,16)或M (-2,163-).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动点型;存在型;分类讨论;压轴题.原创模拟预测题5.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 中,AB=4,AD=12,将矩形纸片折叠,使点C 落在AD 边上的点M 处,折痕为PE ,此时PD=3.(1)求MP 的值;(2)在AB 边上有一个动点F ,且不与点A ,B 重合.当AF 等于多少时,△MEF 的周长最小?(3)若点G ,Q 是AB 边上的两个动点,且不与点A ,B 重合,GQ=2.当四边形MEQG 的周长最小时,求最小周长值.(计算结果保留根号)【答案】(1)5;(2)1611;(3)755+.【解析】试题分析:(1)由折叠的性质和矩形性质以得PD=PH=3,CD=MH=4,∠H=∠D=90°,利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MP 的长;(2)如图1,作点M 关于AB 的对称点M′,连接M′E 交AB 于点F ,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点F 即为所求,过点E 作EN ⊥AD ,垂足为N ,则AM=AD ﹣MP ﹣PD=4,所以AM=AM′=4,再证明ME=MP=5,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MN=3, NM′=11,得出△AFM′∽△NEM′,利用相似比即可计算出AF ;(3)如图2,由(2)知点M′是点M 关于AB 的对称点,在EN 上截取ER=2,连接M′R 交AB 于点G ,再过点E 作EQ ∥RG ,交AB 于点Q ,易得QE=GR ,而GM=GM′,于是MG+QE=M′R,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此时MG+EQ 最小,于是四边形MEQG 的周长最小,在Rt △M′RN 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M′R 得出,从而得到四边形MEQG 的最小周长值.(3)如图2,由(2)知点M′是点M 关于AB 的对称点,在EN 上截取ER=2,连接M′R 交AB 于点G ,再过点E 作EQ ∥RG ,交AB 于点Q ,∵ER=GQ ,ER ∥GQ ,∴四边形ERGQ 是平行四边形,∴QE=GR ,∵GM=GM′,∴MG+QE=GM′+GR=M′R,此时MG+EQ 最小,四边形MEQG的周长最小,在Rt △M′RN 中,NR =4﹣2=2,M′R=22112+=55,∵ME=5,GQ=2,∴四边形MEQG 的最小周长值是755+.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动点型;最值问题;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综合题;压轴题. 原创模拟预测题6.如图,抛物线212y x mx n =++与直线132y x =-+交于A ,B 两点,交x 轴与D ,C 两点,连接AC ,BC ,已知A (0,3),C (3,0).(Ⅰ)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tan∠BAC 的值;(Ⅱ)在(Ⅰ)条件下:(1)P 为y 轴右侧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PA ,过点P 作PQ⊥PA 交y 轴于点Q ,问: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A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B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设E 为线段AC 上一点(不含端点),连接DE ,一动点M 从点D 出发,沿线段DE 以每秒一个单位速度运动到E 点,再沿线段EA 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A 后停止,当点E 的坐标是多少时,点M 在整个运动中用时最少?【答案】(Ⅰ)2153 22y x x=-+,13;(Ⅱ)(1)(11,36)、(133,149)、(173,449);(2)E(2,1).【解析】试题分析:(Ⅰ)只需把A、C两点的坐标代入212y x mx n=++,就可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然后求出直线AB与抛物线的交点B的坐标,过点B作BH⊥x轴于H,如图1.易得∠BCH=∠ACO=45°,BC=2,AC=32,从而得到∠ACB=90°,然后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就可求出tan∠BAC的值;(Ⅱ)(1)过点P作PG⊥y轴于G,则∠PGA=90°.设点P的横坐标为x,由P在y轴右侧可得x>0,则PG=x,易得∠APQ=∠ACB=90°.若点G在点A的下方,①当∠PAQ=∠CAB时,△PAQ∽△CAB.此时可证得△PGA∽△BCA,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G=3PG=3x.则有P(x,3﹣3x),然后把P(x,3﹣3x)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就可求出点P的坐标;②当∠PAQ=∠CBA时,△PAQ∽△CBA,同理,可求出点P的坐标;若点G在点A的上方,同理,可求出点P的坐标;试题解析:(Ⅰ)把A(0,3),C(3,0)代入212y x mx n=++,得:319302nm n=⎧⎪⎨⨯++=⎪⎩,解得:523mn⎧=-⎪⎨⎪=⎩.∴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5322y x x=-+;联立213215322y xy x x⎧=-+⎪⎪⎨⎪=-+⎪⎩,解得:03x y =⎧⎨=⎩或41x y =⎧⎨=⎩,∴点B 的坐标为(4,1).过点B 作BH ⊥x 轴于H ,如图1,∵C (3,0),B (4,1),∴BH=1,OC=3,OH=4,CH=4﹣3=1,∴BH=CH=1.∵∠BH C=90°,∴∠BCH=45°,同理:∠ACO=45°,AC=,∴∠ACB=180°﹣45°﹣45°=90°,∴tan ∠BAC=BCAC=13;(Ⅱ)(1)存在点P ,使得以A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B 相似.过点P 作PG ⊥y 轴于G ,则∠PGA=90°.设点P 的横坐标为x ,由P 在y 轴右侧可得x >0,则PG=x ,∵PQ ⊥PA ,∠ACB=90°,∴∠APQ=∠ACB=90°.若点G 在点A 的下方,①如图2①,当∠PAQ=∠CAB 时,则△PAQ ∽△CAB .∵∠PGA=∠ACB=90°,∠PAQ=∠CAB ,∴△PGA ∽△BCA ,∴PG BC AG AC ==13,∴AG=3PG=3x ,则P (x ,3﹣3x ).把P (x ,3﹣3x )代入215322y x x =-+,得:21533322x x x -+=-,整理得:20x x +=,解得:10x =(舍去),21x =-(舍去).②如图2②,当∠PAQ=∠CBA 时,则△PAQ ∽△CBA ,同理可得:AG=13PG=13x ,则P (x ,133x -),把P (x ,133x -)代入215322y x x =-+,得:215133223x x x -+=-,整理得:21303x x -=,解得:10x =(舍去),2133x =,∴P (133,149);若点G 在点A 的上方,①当∠PAQ=∠CAB 时,则△PAQ ∽△CAB ,同理可得:点P 的坐标为(11,36).②当∠PAQ=∠CBA 时,则△PAQ ∽△CBA ,同理可得:点P 的坐标为P (173,449).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为(11,36)、(133,149)、(173,449);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动点型;存在型;分类讨论;综合题;压轴题.原创模拟预测题7.如图1,点A(8,1)、B(n,8)都在反比例函数myx=(0x>)的图象上,过点A作AC⊥x轴于C,过点B作BD⊥y轴于D.(1)求m的值和直线AB的函数关系式;(2)动点P从O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OD﹣DB向B点运动,同时动点Q从O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OC向C点运动,当动点P运动到D 时,点Q也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①设△OPQ的面积为S,写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②如图2,当的P 在线段OD 上运动时,如果作△OPQ 关于直线PQ 的对称图形△O ′PQ ,是否存在某时刻t ,使得点Q ′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若存在,求Q ′的坐标和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m=8,9y x =-+;(2)①2 (04)4 (4 4.5)t t S t t ⎧<≤=⎨<≤⎩;②52t =. 【解析】 试题分析:(1)由于点A (8,1)、B (n ,8)都在反比例函数my x =的图象上,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求出m ,n ,再由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 的解析式;(2)①由题意知:OP=2t ,OQ=t ,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出解析式;②通过三角形相似,用t 的代数式表示出O ′的坐标,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可求出t 值. 试题解析:(1)∵点A (8,1)、B (n ,8)都在反比例函数m y x =的图象上,∴m=8×1=8,∴8y x =,∴88n =,即n=1,设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把(8,1)、B (1,8)代入上式得:818k b k b +=⎧⎨+=⎩,解得:19k b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9y x =-+;(2)①由题意知:OP=2t ,OQ=t ,当P 在OD 上运动时,S=12OP ·OQ=122t t ⨯⨯=2t (0<t≤4),当P 在DB 上运动时,S=12OQ ·OD==182t ⨯=4t (4<t≤4.5);∴2 (04)4 (4 4.5)t t S t t ⎧<≤=⎨<≤⎩; ②存在,作PE ⊥y 轴,O′F⊥x 轴于F ,交PE 于E ,则∠E=90°,PO′=PO=2t ,QO′=QO=t,由题意知:∠PO′Q=∠POQ=90°﹣∠PO′E,∠EPO′=90′﹣∠PO′E,∴△PEO′∽△O′FQ,∴''''PE EO PO O F QF QO ==,设QF=b ,O′F=a,则PE=OF=t+b ,OE=2t ﹣a ,∴22t b t a a b +-==,解得:a=45t ,b=35t ,∴O′(85t ,45t ),当Q′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时,84855t t ⋅=,解得:t=52±,∵反比例函数的图形在第一象限,∴t >0,∴t=52.当t=52个长度单位时,Q′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分段函数;分类讨论;动点型;存在型;综合题.原创模拟预测题8.如图1,将矩形ABCD 沿DE 折叠,使顶点A 落在DC 上的点A′处,然后将矩形展平,沿EF 折叠,使顶点A 落在折痕DE 上的点G 处.再将矩形ABCD 沿CE 折叠,此时顶点B 恰好落在DE 上的点H 处.如图2.(1)求证:EG=CH ;(2)已知AF=2,求AD 和AB 的长.【答案】(1)证明见试题解析;(2)AD=22+,AB=222+.【解析】试题分析:(1)由折叠的性质及矩形的性质可知AE=AD=EG ,BC=CH ,再由四边形ABCD 是矩形,可得AD=BC ,等量代换即可证明EG=CH ;(2)由折叠的性质可知∠ADE=45°,∠FGE=∠A=90°,AF=2,那么DG=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F=2,于是可得22;再利用AAS 证明△AEF ≌△BCE ,得到AF=BE ,于是由AB=AE+BE ,即可得到结论.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

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动态几何综合压轴题

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动态几何综合压轴题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动态几何综合压轴题1.如图1,在△ABC 中,点P 为BC 边中点,直线a 绕顶点A 旋转.若B 、P 在直线a 的异侧,BM △直线a 于点M ,CN △直线a 于点N ,连接PM 、PN ; (1)延长MP 交CN 于点E (如图2). △求证:△BPM △△CPE ; △求证:PM =PN ;(2)若直线a 烧点A 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点B 、P 在直线a 的同侧,其它条件不变.此时PM =PN 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若直线a 绕点A 旋转到与BC 边平行的位置时,其它条件不变.请直接判断四边形MBCN 的形状及此时PM =PN 还成立吗?(不必说明理由)2.如图△,在Rt ABC △中,90ABC ∠=︒,AB BC =,延长CA 至点E ,作DE CE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D ,连接CD ,点F 为CD 的中点,连接EF ,BF .(1)直接写出线段EF 和BF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2)将ADE 绕A 顺时针旋转到图△的位置,猜想EF 和B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若AC =:5AD BC =,将AD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当A ,E ,B 共线时,请直接写出EF 的长.3.如图,O 是正ABC 内一点,OA =3,OB =4,OC =5,将线段BO 以点B 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O ′,连接AO ′、OO ′, (1)OO ′= .(2)求△AOB 的度数及四边形AOB O '的面积.(3)直接写出AOC AOB S S +△△的值,AOC AOB S S +△△= .4.如图1,在△ABC 中,△C =90°,△ABC =30°,AC =1,D 为△ABC 内部的一动点(不在边上),连接BD ,将线段BD 绕点D 逆时针旋转60°,使点B 到达点F 的位置;将线段A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60°,使点A 到达点E 的位置,连接AD ,CD ,AE ,AF ,BF ,EF .(1)求证:△BDA △△BFE ;(2)△CD +DF +FE 的最小值为 ; △当CD +DF +FE 取得最小值时,求证:AD △BF .(3)如图2,M ,N ,P 分别是DF ,AF ,AE 的中点,连接MP ,NP ,在点D 运动的过程中,请判断△MPN 的大小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其度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5.已知在ABC 中,O 为BC 边的中点,连接AO ,将AOC 绕点O 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为钝角),得到EOF ,连接AE ,CF .(1)如图1,当△BAC =90°且AB =AC 时,则AE 与CF 满足的数量关系是 ; (2)如图2,当△BAC =90°且AB ≠AC 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延长AO 到点D ,使OD =OA ,连接DE ,当AO =CF =5,BC =6时,求DE 的长.6.已知,在ABC 中,AB AC =,D 是平面上一点,连接AD ,把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至点E ,使DAE BAC ∠=∠.连接DE 并延长,交AB 于点O ,交BC 于点F .连接BD 和CE ,CE 的延长线分别交AB ,BD 于点P ,G .(1)如图1,求证:BGC DAE ∠=∠;(2)如图2,若点F 是BC 的中点,//AD CB ,求证12AE BC =; (3)在(2)的条件下,若G 是BD 的中点,连接,OG FG .当5,3AB AD ==时,请直接写出OFG △的周长.7.【问题探究】(1)如图1,△ABC和△DEC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点B,D,E 在同一直线上,连接AD,BD.△请探究AD与BD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若AC=BC,DC=CE AD的长.【拓展延伸】(2)如图2,△ABC和△DEC均为直角三角形,△ACB=△DCE=90°,AC BC,CD CE=1.将△DCE绕点C在平面内顺时针旋转,设旋转角△BCD为α(0°≤α<360°),作直线BD,连接AD,当点B,D,E在同一直线上时,画出图形,并求线段AD的长.8.如图1和图2,四边形ABCD中,已知AD=DC,△ADC=90°,点E、F分别在边AB、BC上,△EDF=45°.(1)观察猜想:如图1,若△A、△DCB都是直角,把△DA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至△DCG,使AD与DC重合,易得EF、AE、CF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式_____;(2)类比探究:如图2,若△A、△C都不是直角,则当△A与△C满足数量关系_____时,EF、AE、CF三条线段仍有(1)中的关系,并说明理由;(3)解决问题:如图3,在△ABC中,△BAC=90°,AB=AC=D、E均在边BC上,且△DAE=45°,若BD=1,求AE的长.9.如图,在Rt ABC 中,90BAC ∠=︒,AB AC =,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AD AE =,连接DC 、BE ,点P 为DC 的中点.(1)观察图1,猜想线段AP 与BE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位置关系是______; (2)把ADE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图2的位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新的结论并说明理由;(3)把ADE 绕点A 在平面内自由旋转,若6DE =,10BC =,请直接写出线段AP 长的取值范围.10.已知AOB 和△MON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B =△MON =90°. (1)如图1:连AM ,BN ,求证:AOM △BON ;(2)若将Rt MON 绕点O 顺时针旋转,当点A ,M ,N 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如图2所示,线段OH //BN ,OH 与AM 交点为H ,若OB =4,ON =3,求出线段AM 的长; (3)若将MON 绕点O 顺时针旋转,当点N 恰好落在AB 边上时,如图3所示,MN 与AO 交点为P ,求证:MP 2+PN 2=2PO 2.11.如图1,在Rt ABC △中,90BAC ∠=︒,AB AC =,点D 是BC 边上一动点,连接AD ,把A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E ,连接DE .(1)如图1所示,若4BC =,在D 点运动过程中,当8tan 11BDE ∠=时,求线段CD 的长.(2)如图2所示,点F 是线段DE 的中点,连接BF 并延长交CA 延长线于点M ,连接DM ,交AB 于点N ,连接CF ,AF ,当点N 在线段CF 上时,求证:AD BF CF +=.(3)如图3,若AB =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得AB C ''△,连接CC ',P 为线段CC '上一点,且CC ''=,连接BP ,将BP 绕点B 顺时针旋转60°得到BQ ,连接PQ ,K 为PQ 的中点,连接CK ,请直接写出线段CK 的最大值.12.已知:如图1,将一块45︒角的直角三角板DEF 与正方形ABCD 的一角重合,连结AF 、CE ,点M 是CE 的中点,连结DM .(1)请你猜想AF 与DM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2)如图2,把正方形ABCD 绕着点D 逆时针旋转α角(090α︒<<︒). △AF 与DM 的数量关系是否仍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若60α=︒,且3FDM MDC ∠=∠,求DEDC的值.13.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290AC BC ACB ==∠=︒,,点M 为射线CA 上一个动点.过点M 作ME BM ⊥,交射线BA 于E ,将线段BM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N ,过点N 作NF BN ⊥交BC 延长线于点F ,连接EF .(1)如图1,当点M 在边AC 上时,线段,,EM EF NF 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 (2)如图2,当点M 在射线CA 上时,判断线段,,EM EF NF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当点M 在射线CA 上运动时,能否存在BEF △为等腰三角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请直接写出CM 的长.14.如图,等腰Rt CEF 绕正方形ABCD 的顶点C 顺时针旋转,且AB CE EF ==,90CEF ∠=︒.连接AF 与射线BE 交于点G .(1)如图1,当点B 、C 、F 三点共线时,则ABE ∠ FEM ∠(填“>”、“=”或“<”),则AG FG (填“>”、“=”或“<”);(2)如图2,当点B 、C 、F 三点不共线时,求证:AG GF =;(3)若等腰CEF △从图1的位置绕点C 顺时针旋转α(090α︒<≤︒),当直线AB 与直线EF 相交构成的4个角中最小角为30°时,直接写出α的值.15.在菱形ABCD 中,4AB =,60ABC ∠=︒,E 是对角线AC 上一点,F 是线段BC 延长线上一点,且CF AE =,连接BE 、EF .(1)如图1,若E 是线段AC 的中点,求EF 的长;(2)如图2,若E 是线段AC 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求证:BE EF =. (3)如图3,若E 是线段AC 延长线上的一点,12CE AC =,将菱形ABCD 绕着点B 顺时针旋转α︒(0360)α≤≤,请直接写出在旋转过程中DE 的最大值.16.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中,D 为AB 边上一点(点D 不与点,A B 重合),连接CD ,将CD 平移到BE (其中点B 和C 对应),连接AE .将BCD △绕着点B 逆时针旋转至BAF △,延长AF 交BE 于点G .(1)连接DF ,求证:BDF 是等边三角形; (2)求证:,,D F E 三点共线;(3)当2BG EG =时,求tan AEB ∠的值.17.ABC 为等边三角形,CD AB ⊥于点D ,点E 为边BC 上一点,点F 为线段CD 上一点,连接EF ,且CE EF =.(1)如图1,若342AB CE ==,,连接BF ,G 为BF 的中点,连接DG ,求线段DG 的长:(2)如图2,将CEF △绕点C 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CMN ,连接BN ,点H为BN 的中点,连接AH HM ,,求证:AH =:(3)如图3,在(2)问的条件下,线段HM 与线段CN 交于点P ,连接AM ,交线段CN 于点Q ,当2CQ PN a ==时,请直接用含a 的式子表示PQ 的长.18.在ABC 中,90ACB ∠=︒.将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旋转角度不大于180︒),得到DEC (点D ,E 分别与点A ,B 对应),连接AD ,BE .(1)如图1,当点A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直接写出AD 与BE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2)如图2,当点D 落在AB 上时,(点D 不与点A 重合),请判断AD 与BE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3,将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60︒时,延长AD 与直线BC ,BE 分别相交于点F ,G ,连接CG ,试探究线段CG 与DE 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9.如图△,在矩形ABCD 中,1AB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60COD ∠=︒,点E 是线段CD 上一点,连接OE ,将线段OE 绕点O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OF ,连接DF .(1)求证:DF CE =;(2)连接EF 交OD 于点P ,求DP 的最大值;(3)如图△,点E 在射线CD 上运动,连接AF ,在点E 的运动过程中,若AF AB =,求OF 的长.20.将等边三角形ABC 如图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8AB =,E 为线段AO 的中点,将线段AE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线段AF ,连接EF . (△)如图1,求点E 的坐标;(△)在图1中,EF 与AC 交于点G ,连接EC ,N 为EC 的中点,连接NG ,求线段NG 的长.请你补全图形,并完成计算;(△)如图2,将AEF △绕点A 逆时针旋转,M 为线段EF 的中点,N 为线段CE 的中点,连接MN ,请直接写出在旋转过程中MN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2)成立(3)四边形MBCN的是矩形,PM=PN.2.(1)EF BF=;(2)FE FB=,(33.(1)4;(2)150°,(3)64.(2)(3)是,△MPN=30°.5.(1)AE CF=;(2)成立,(36.(3)47.(1)△AD BD⊥;△4;(2)8.(1)EF=AE+CF;(2)△A+△C=180°;(39.(1)12AP BE=,AP BE⊥;(2)12AP BE=,AP BE⊥仍成立;(3AP≤≤.10.(2;11.(1)3219;(3)312.(1)AF=2DM,(2)△AF=2DM仍然成立;13.(1)结论:EM+EF=FN;(2)结论:EF=EM=FN;(3)2或2+14.(1)=;=;(3)15°或75°15.(1)(3)16.tan AEB∠=17.(1;(318.(1)AD BE⊥;(2)AD BE⊥,(3)CG DE=19.(2)DP的最大值为14;(3)1OF=20.(△)(0,E;(△;(△)44MN≤≤答案第1页,共1页。

中考数学压轴题全面突破之一

中考数学压轴题全面突破之一

中考数学压轴题全面突破之一•动态几何题型特点动态几何问题,是在几何知识和具体的几何图形背景下,通过点、线、形的运动,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来探究图形有关性质和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位置关系的问题.常结合图形面积、存在性问题等考查.处理原则①研究基本图形,分析运动状态,确定分段;②画图,表达线段长;③借助几何特征建等式.难点拆解解决动态几何问题需要注意分段和线段长表达.①分段关键是找状态转折点.动点问题状态转折点通常是折线转折处或动点相遇处;图形运动问题状态转折点通常是边与顶点的交点.②线段长表达的方法有:s vt,线段和差、边角关系、勾股定理及相似.对于复杂的动态几何问题,如:起始时刻不同、往返运动、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等类型,需注意:表达线段长时找准对应的速度和时间.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直线l经过O,C两点,点A 的坐标为(8,0),点B的坐标为(11,4).动点P在线段OA上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C的方向向点C运动.过点P作PM垂直于x轴,与折线OC﹣CB相交于点M,当P,Q两点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P,Q运动的时间为t秒(t>0),△MPQ的面积为S.(1)点C的坐标为________,直线l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2)试求点Q与点M相遇前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t的取值范围.(3)随着P,Q两点的运动,当点M在线段CB上运动时,设PM的延长线与直线l相交于点N.试探究:当t为何值时,△QMN为等腰三角形?2、如图,在Rt△ABC中,∠C=90°,AB=50,AC=30,D,E,F分别是AC,AB,BC的中点.点P从点D出发,沿折线DE﹣EF﹣FC﹣CD以每秒7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点Q从点B 出发,沿BA方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过点Q作射线QK⊥AB,交折线BC ﹣CA于点G.点P,Q同时出发,当点P绕行一周回到点D时,P,Q两点都停止运动,设点P,Q运动的时间是t秒(t >0).(1)D,F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2)射线QK能否把四边形CDEF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若能,求出相应的t值;若不能,说明理由.(3)当点P运动到折线EF-FC上,且点P又恰好落在射线QK上时,求t的值.(4)连接PG,当PG∥AB时,请直接写出t的值.3、 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2cm ,∠BAD=60°.点P 从点A的速度,沿AC 向点C 做匀速运动;与此同时,点Q 也从点A 出发,以1 cm/s 的速度,沿射线AB 做匀速运动,当点P 运动到点C 时,P ,Q 两点都停止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s ). (1)当点P 异于A ,C 时,请说明PQ ∥BC ;(2)以点P 为圆心、PQ 的长为半径作圆,请问:在整个运动过程中,t 为怎样的值时,⊙P 与边BC 分别有1个公共点和2个公共点?4、 如图,四边形OABC 为矩形,A(6,0),C(0,,D(0,,射线l 过点D 且与x 轴平行,点P ,Q 分别是l 和x 轴正半轴上的动点,且满足∠PQO=60°.(1)①点B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②∠CAO=_______度;③当点Q 与点A 重合时,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2)设OA 的中点为N ,PQ 与线段AC 相交于点M ,是否存在点P ,使△AMN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设点P 的横坐标为x ,△OPQ 与矩形OAB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试求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和相应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CDDCB AA B CDPQA BCDDCBA5、 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D=6cm ,CD=4cm ,BC=BD=10cm .点P 由B 出发,沿BD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 cm/s ;同时,线段EF 由DC 出发,沿DA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 ,交BD 于Q .连接PE ,设运动时间为t (s )(0 < t < 5).解答下列问题: (1)当t 为何值时,PE ∥AB ?(2)连接PF ,在上述运动过程中,五边形PFCDE 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 (3)设△PEQ 的面积为y (cm 2),试求出y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6、 如图1,正方形 ABCD 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0,10),(8,4),点C 在第一象限.动点P 在正方形 ABCD 的边上,从点A 出发沿A→B→C→D 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 以相同的速度在x 轴正半轴上运动,当点P 到达点D 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 (1)当点P 在AB 边上运动时,点Q 的横坐标x (长度单位)关于运动时间t (秒)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请求出点Q 开始运动时的坐标及点P 的运动速度. (2)求正方形ABCD 的边长及顶点C 的坐标.(3)在(1)中当t 为何值时,△OPQ 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4)如果点P ,Q 保持原速度不变,当点P 沿A→B→C→D 匀速运动时,OP 与PQ 能否相等?若能,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 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7、如图,矩形ABCD中,AB=6,BC=点O是AB的中点,点P在AB的延长线上,且BP=3.一动点E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OA匀速运动,到达点A后,立即以原速度沿AO返回;另一动点F从点P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PA匀速运动,点E,F同时出发,当两点相遇时停止运动.在点E,F的运动过程中,以EF为边作等边△EFG,使△EFG和矩形ABCD在射线PA的同侧,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t≥0).(1)当等边△EFG的边FG恰好经过点C时,求运动时间t的值.(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设等边△EFG和矩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请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相应的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设EG与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交点为H,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AOH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相应的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如图,在Rt △ABC 中,∠ACB=90°,AC=8cm ,BC=4cm ,D ,E 分别为边AB ,BC 的中点,连接DE .点P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D ﹣DE ﹣EB 运动,到点B 停止.点P 在AD的速度运动,在折线DE ﹣EB 上以1cm/s 的速度运动.当点P 与点A 不重合时,过点P 作PQ ⊥AC 于点Q ,以PQ 为边作正方形PQMN ,使点M 落在线段AC 上,且在点Q 的左侧.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s ).(1)当点P 在线段DE 上运动时,线段DP 的长为_______cm (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 (2)当点N 落在AB 边上时,求t 的值.(3)当正方形PQMN 与△ABC 重叠部分的图形为五边形时,设该五边形的面积为S (cm 2),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4)连接CD ,当点N 与点D 重合时,有一点H 从点M 出发,在线段MN 上以2.5 cm/s 的速度沿M→N→M 做往返运动,直至点P 与点E 重合时,点H 停止运动;当点P 在线段EB 上运动时,点H 始终在线段MN 的中点处.请求出在点P 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点H 落在线段CD 上时t 的取值范围.EDCBA A BC DEP N EDB A中考数学压轴题全面突破之二•函数与几何综合处理原则坐标系中处理问题的原则:作横平竖直的线.函数与几何综合类问题的处理原则:①研究函数表达式、关键点坐标;②坐标转线段长,分析几何特征;③借助几何特征或函数特征建等式.难点拆解处理函数与几何综合问题需注意挖掘隐含信息和几何特征.①隐含信息主要指由表达式、坐标而找到的特殊角或特殊图形(如边长比为1:3:2的直角三角形);②几何特征的挖掘通常从图形中的几何模型(相似、奶站等)、关键点构成的图形以及构造横平竖直的线等方面来考虑.处理函数与几何综合类问题的过程中,优先寻找题中的几何模型(如A型相似、X型相似),借助模型表达线段长;若无模型,考虑转化表达或构造模型.1、如图,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为H,与x轴交于A,B两点(点B在点A右侧),点H,B关于直线l:y=(1)求A,B两点坐标,并证明点A在直线l上;(2)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点B作直线BK∥AH,交直线l于点K,M,N分别为直线AH和直线l上的两个动点,连接HN,NM,MK,求HN+NM+MK的最小值.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D是该抛物线的顶点.(1)求直线AC的解析式及B,D两点的坐标.(2)请在直线AC上找一点M,使△BDM的周长最小,并求出此时点M的坐标.3、如图,抛物线经过A(﹣3,0),B(0,4),C(4,0)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已知AD=AB(D在线段AC上),有一动点P从点A沿线段AC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移动;同时,另一动点Q以某一速度从点B沿线段BC移动,经过t秒的移动,线段PQ 被BD垂直平分,求t的值.(3)在(2)的情况下,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MQ+MC的值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已知顶点为A(1,5)的抛物线经过点B(5,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设C,D分别是x轴、y轴上的两个动点,求四边形ABCD周长的最小值.(3)在(2)中,当四边形ABCD的周长最小时,作直线CD.设点P(x,y)(x>0)是直线y=x上的一个动点,Q是OP的中点,以PQ为斜边,按图2所示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PRQ.①当△PRQ与直线CD有公共点时,求x的取值范围;②在①的条件下,记△PRQ与△CO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S 的最大值.图一图二5、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抛物线的顶点M的坐标.(2)若点N为线段BM上的一点,过点N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Q.当点N在线段BM上运动时(点N不与点B,点M重合),设OQ的长为t,四边形NQAC的面积为S,求S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PAC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将△OAC补成矩形,使得△OAC的两个顶点成为矩形一边的两个顶点,且第三个顶点落在矩形这一边的对边上,试求出矩形未知顶点的坐标.6、如图,⊙C的内接△AOB中,AB=AO=4,tan∠AOB =,抛物线过点A(4,0)与点(﹣2,6).(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直线m与⊙C相切于点A,交y轴于点D.动点P在线段OB上,从点O出发向点B运动;同时动点Q在线段DA上,从点D出发向点A运动.点P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Q 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当PQ⊥AD时,求运动时间t的值.(3)点R在x轴下方部分的抛物线上,当△ROB面积最大时,求点R的坐标.7、如图,四边形OABC的边OA,O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顶点在B点的抛物线交x 轴于点A,D,交y轴于点E,连接AB,AE,BE.已知tan∠CBE = ,A(3,0),D(﹣1,0),E(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B的坐标.(2)求证:CB是△ABE外接圆的切线.(3)试探究坐标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以D,E,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E相似.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设△AOE沿x轴正方向平移t个单位长度(0<t≤3)时,△AOE与△ABE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t的取值范围.8、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点A在y轴正半轴上,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B,C两点,与y轴交于点M,其中B(﹣3,0),M(0,﹣1).已知AM=BC.(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证明:在抛物线上存在点D,使A,B,C,D四点连接而成的四边形恰好是平行四边形.并求出此时直线BD的函数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设直线l过点D且分别交直线BA,BC于不同的P,Q两点,AC,BD 相交于点N.①若直线l⊥BD,如图1所示,试求的值;②若l为满足条件的任意直线,如图2所示,①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证明你的猜想;若不成立,举出反例.图1图2x9、如图,△ABC为直角三角形,∠ACB=90°,AC=BC,点A,C在x轴上,点B的坐标为(3,m)(m > 0),线段AB与y轴相交于点D,以P(1,0)为顶点的抛物线过B,D两点.(1)求点A的坐标(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设点Q为抛物线上点P至点B之间的一动点,连接PQ并延长交BC于点E,连接BQ并延长交AC于点F,试证明:FC(AC+EC)为定值.10、如图,把两个全等的Rt △AOB 和Rt △COD 分别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直角边OB ,OD 在x 轴上.已知点A (1,2),过A ,C 两点的直线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E ,F.抛物线经过O ,A ,C 三点.(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点P 为线段OC 上一个动点,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 ,交x 轴于点N ,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得四边形ABPM 为等腰梯形?若存在,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AOB 沿AC 方向平移(点A 始终在线段AC 上,且不与点C 重合),△AOB 在平移过程中与△COD 重叠部分的面积记为S .试探究S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中考数学压轴题全面突破之三•点的存在性题型特点存在性问题是指判断某种特殊条件或状态是否存在的问题,比如长度、角度、面积满足一定关系的点的存在性、特殊三角形的存在性、特殊四边形的存在性等.点的存在性问题常以函数为背景,探讨是否存在点,满足某种关系或构成某种特殊图形.比如线段倍分、平行垂直、角度定值、面积成比例、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等.解题思路解决点的存在性问题,遵循函数与几何综合中处理问题的原则.难点拆解点的存在性问题关键是利用几何特征建等式.建等式的方式有:①直接表达建等式.分析点存在所满足的特殊条件或关系,直接表达线段长.②转化表达建等式.如面积关系问题,转化面积关系为线段关系,结合关键点所在图形的边角信息及几何特征,建等式.③构造模型建等式.如角度间关系,需转化、构造将其放到三角形中,再借助线段间关系建等式.1、如图,抛物线经过A (﹣1,0),C (0,4)两点,与x 轴交于另一点B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已知点D (m ,m +1)在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求点D 关于直线BC 对称的点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连接BD ,点P 为抛物线上一点,且∠DBP =45°,求点P 的坐标.2、如图,经过点A (0,﹣4)的抛物线与x 轴交于点B (﹣2,0)和点C ,O为坐标原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将抛物线先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m (m >0)个单位长度,得到新抛物线,若新抛物线的顶点P 在△ABC 内,求m 的取值范围. (3)若点M 在y 轴上,且∠OMB +∠OAB =∠ACB ,求点M 的坐标.3、如图1,抛物线(a ≠0)的顶点为C (1,4),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D ,其中点B 的坐标为(3,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2,过点A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E ,与y 轴交于点F ,其中点E 的横坐标为2,若直线PQ 为抛物线的对称轴,点G 为直线PQ 上一动点,则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H ,使以D ,G ,F ,H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及G ,H 两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T ,过点T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M ,过点M 作直线MN ∥BD ,交线段AD 于点N ,连接MD ,使△DNM ∽△BMD ?若存在,求出点T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过原点的抛物线(m >0)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 .过点P (1,m )作直线PM ⊥x 轴于点M ,交抛物线于点B .记点B 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C (B ,C不重合).连接CB ,CP .(1)当m =3时,求点A 的坐标及BC 的长. (2)当m >1时,连接CA ,问m 为何值时CA ⊥CP ?(3)过点P 作PE ⊥PC 且PE =PC ,问是否存在m ,使得点E 落在坐标轴上?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m 的值,并求出相对应的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2图1图35、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0,2),点E 为线段AB上的一动点(点E不与点A,B重合).以E为顶点作∠OET=45°,射线ET交线段OB于点F,C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且OC AB ,抛物线的图象经过A,C两点.(1)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求证:∠BEF=∠AOE.(3)当△EOF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点E的坐标.(4)在(3)的条件下,设直线EF交x轴于点D,P为(1)中抛物线上一动点,直线PE 交x轴于点G,在直线EF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EPF的面积是△EDG面积的()倍?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中考数学压轴题全面突破之四•三角形的存在性题型特点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是一类考查是否存在点,使其能构成某种特殊三角形的问题,如: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及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常结合动点、函数与几何,考查分类讨论、画图及建等式计算.解题思路①由判定定理确定三角形所满足的特殊关系;②分类讨论,画图;③建等式,对结果验证取舍.对于目标三角形不确定、点的位置难以寻找等存在性问题的思考方向为:①从角度入手,通过角的对应关系尝试画出一种情形.②解决第一种情形.能根据几何特征表达线段长的,借助对应边成比例、或线段长转坐标代入函数表达式求解;不能直接表达线段长的,观察点的位置,考虑联立函数表达式求解.③分类讨论,类比解决其他情形.分类时,先考虑点的位置,再考虑对应关系,用同样方法解决问题.难点拆解①直角三角形关键是用好直角,可考虑:勾股定理逆定理、弦图模型、直线k 值乘积为1;②等腰三角形可考虑直接表达线段长,利用两腰相等建等式,或借助三线合一找相似建等式;③全等三角形或相似三角形关键是研究目标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而表达线段长,借助函数或几何特征建等式.④分类不仅要考虑图形存在性的分类,也要考虑点运动的分类.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的图象经过点(2,4),且与直线交于A ,B 两点.(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过点A 作AC ⊥AB 交x 轴于点C ,求点C 的坐标.(3)除点C 外,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MAB 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已知抛物线与坐标轴交于A ,B ,C 三点,A 点的坐标为(﹣1,0),过点C 的直线与x 轴交于点Q ,点P 是线段BC 上的一个动点,过P 作PH⊥OB 于点H.若PB =5t ,且0<t <1.(1)点C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b =_______,c=______.(2)求线段QH 的长(用含t 的式子表示).(3)依点P 的变化,是否存在t 的值,使以P ,H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Q 相似?若存在,求出所有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如图,顶点为P(4,﹣4)的二次函数图象经过原点(0,0),点A在该图象上,OA交其对称轴l于点M,点M,N关于点P对称,连接AN,ON.(1)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若点A的坐标是(6,﹣3),求△ANO的面积.(3)当点A在对称轴l右侧的二次函数图象上运动,请解答下列问题:①证明:∠ANM=∠ONM;②△ANO能否为直角三角形?如果能,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A的坐标;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3,0)B(1,0),过顶点C作CH⊥x轴于点H.(1)a=________,b=________,顶点C的坐标为_________.(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D,使得△ACD是以A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若点P为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点P与顶点C不重合),PQ⊥AC于点Q,当△PCQ与△ACH相似时,求点P的坐标.5、如图,抛物线经过A (,0),B (,0),C(0,3)三点,线段BC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l相交于点D.设抛物线的顶点为P,连接PA,AD,DP,线段AD与y轴相交于点E.(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点Q,使以Q,C,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DP全等?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将∠CED绕点E顺时针旋转,边EC旋转后与线段BC相交于点M,边ED旋转后与对称轴l相交于点N,连接PM,DN,若PM=2DN,求点N的坐标.6、如图,已知抛物线 (m>0)与x轴相交于点B,C,与y轴相交于点E,且点B在点C的左侧.(1)若抛物线过点M(2,2),求实数m的值.(2)在(1)的条件下,求△BCE的面积.(3)在(1)的条件下,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H,使BH+EH最小,并求出点H的坐标.(4)在第四象限内,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以点B,C,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E 相似?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如图1,已知抛物线(a≠0)经过A(3,0),B(4,4)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将直线OB向下平移m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D,求m的值及点D的坐标.(3)如图2,若点N在抛物线上,且∠NBO=∠ABO,则在(2)的条件下,求出所有满足△POD∽△NOB的点P的坐标(点P,O,D分别与点N,O,B对应).8、如图,已知抛物线(b是实数且b>2)与x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B(点A位于点B的左侧),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1)点B的坐标为________,点C的坐标为________(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2)请你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P,使得四边形PCOB的面积等于2b,且△PBC是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请你进一步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Q,使得△QCO、△QOA和△QAB中的任意两个三角形均相似(全等可看作相似的特殊情况)?如果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在△ABC中,∠ABC=45°,tan∠ACB =.如图,把△ABC的一边BC放置在x轴上,有OB=14,OC =,AC与y轴交于点E.(1)求AC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2)过点O作OG⊥AC,垂足为G,求△OEG的面积.(3)已知点F(10,0),在△ABC的边上取两点P,Q,是否存在以O,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FP全等,且这两个三角形在OP的异侧?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中考数学压轴题全面突破之五•四边形的存在性题型特点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是一类考查是否存在点,使其能构成某种特殊四边形的问题,如: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的存在性等,往往结合动点、函数与几何,考查分类讨论、画图及建等式计算等.解题思路①寻找定量,结合特殊四边形判定确定分类;②转化四边形的存在性为点的存在性或三角形的存在性;③借助几何特征建等式.难点拆解①平行四边形存在性,由定线分别作边、对角线分类,通过平移或旋转画图,借助坐标间关系及中点坐标公式建等式求解.②菱形存在性可转化为等腰三角形存在性处理.③等腰梯形存在性通常直接表达两腰长,利用两腰相等建等式;两腰不易表达,借助对称性和中点坐标公式联立求解.④直角梯形存在性关键是利用好直角.1、如图,抛物线(a ≠0)与x 轴交于点A (-1,0),B (3,0),与y 轴交于点C (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 的坐标.(2)P 为线段BD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PM ⊥x 轴于点M ,求四边形PMAC 面积的最大值和此时点P 的坐标.(3)点Q 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上的一个动点,过点Q 作QN ∥AC 交x 轴于点N .当点Q 的坐标为_________时,四边形QNAC 是平行四边形;当点Q 的坐标为_________时,四边形QNAC 是等腰梯形.2、如图,OA ,OB 的长分别是关于x 的方程x 2-12x +32=0的两根,且OA >OB .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 (2)若P 为AB 上一点,且,求过点P 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Q ,使得以A ,P ,O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在矩形OABC中,AO10,AB8,沿直线CD折叠矩形OABC的一边BC,使点B 落在OA边上的点E处.分别以OC,OA所在的直线为x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抛物线经过O,D,C三点.(1)求AD的长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一动点P从点E出发,沿EC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C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 出发,沿CO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O运动,当点P运动到点C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t为何值时,以P,Q,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DE相似?(3)点N在抛物线对称轴上,点M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与点N,使以M,N,C,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与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已知抛物线(a≠ 0)的顶点坐标为Q(2,-1),且与y轴交于点C(0,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右侧),点P是该抛物线上一动点,从点C沿抛物线向点A运动(点P与点A不重合),过点P作PD∥y轴,交AC于点D.(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当△ADP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3)在(2)的结论下,若点E在x轴上,点F在抛物线上,问是否存在以A,P,E,F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三个顶点B(1,0),C(3,0),D(3,4),以A 为顶点的抛物线过点C.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点B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D向点D运动.点P,Q的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运动时间为t秒.过点P作PE⊥AB交AC于点E.(1)求点A的坐标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E作EF⊥AD于F,交抛物线于点G,当t为何值时,△ACG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多少?(3)在动点P,Q运动的过程中,当t为何值时,在矩形ABCD内(包括边界)存在点H,使以C,Q,E,H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求出t的值.111,22PEF PAD S EF EP AD EP S ∆∆=⋅=⋅== 2.EF EP ∴⋅=………………9分设PEF ∆的内切圆半径为,r 则1()12PEF S PE EF FP r ∆=++⋅=2r PE EF PF ∴==++≤=1,==………………10分∴当且仅当EF EP =时,PEF ∆有最大内切圆,其半径 1.r =此时EF EP = 2.PF =………………11分12PAB PCD S S PA AB ∆∆==⋅=11222PBC S BC PF ∆=⋅==1PAD S ∆=,2 2.ABCD S AD EF =⋅==设PEF ∆的内切圆圆心O 到侧面PAB 、侧面PCD 的距离为d , 则1111()3333P ABCD PAD PBC ABCD PAB PCD ABCD V r S S S d S d S EP S -∆∆∆∆∆=⋅+++⋅+⋅=⋅, 即()2PAD PBC ABCD PAB ABCD r S S S d S EP S ∆∆∆∆⋅+++⋅=⋅,所以(1)12+=解得1.d r =>=………………12分 ∴在四棱锥P ABCD -的内部放入球心O 在截面PEF 中的球,其最大半径R 是1,该最大半径的球只能与四棱锥P ABCD -的三个面相切. ………13分20.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导数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满分14分. 解:(Ⅰ)当23a =且1x >-时,22()ln(1)3f x x x =+-,214443(23)(21)'()133(1)3(1)x x x x f x x x x x --++-=-==-+++,…………2分。

中考二轮复习数学难点 第3讲 动态几何

中考二轮复习数学难点  第3讲   动态几何

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题讲座第三讲 动态几何问题【前言】从历年中考来看,动态问题经常作为压轴题目出现,得分率也是最低的。

动态问题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代数综合方面,在坐标系中有动点,动直线,一般是利用多种函数交叉求解。

另一类就是几何综合题,在梯形,矩形,三角形中设立动点、线以及整体平移翻转,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进行考察。

所以说,动态问题是中考数学当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完全掌握,才有机会拼高分。

在这一讲,我们着重研究一下动态几何问题的解法,第一部分 真题精讲【例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3AD =,5DC =,10BC =,梯形的高为4.动点M 从B 点出发沿线段BC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 运动;动点N 同时从C 点出发沿线段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D 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 (1)当MN AB ∥时,求t 的值;(2)试探究:t 为何值时,MNC △为等腰三角形.【思路分析1】本题题目中出现了两个动点,很多同学看到可能就会无从下手。

但是解决动点问题,首先就是要找谁在动,谁没在动,通过分析动态条件和静态条件之间的关系求解。

对于大多数题目来说,都有一个由动转静的瞬间,就本题而言,M,N是在动,意味着BM,MC以及DN,NC都是变化的。

但是我们发现,和这些动态的条件密切相关的条件DC,BC 长度都是给定的,而且动态条件之间也是有关系的。

所以当题中设定MN//AB时,就变成了一个静止问题。

由此,从这些条件出发,列出方程,自然得出结果。

【思路分析2】第二问失分也是最严重的,很多同学看到等腰三角形,理所当然以为是MN=NC即可,于是就漏掉了MN=MC,MC=CN这两种情况。

在中考中如果在动态问题当中碰见等腰三角形,一定不要忘记分类讨论的思想,两腰一底一个都不能少。

具体分类以后,就成为了较为简单的解三角形问题,于是可以轻松求解【例2】在△ABC中,∠ACB=45º.点D(与点B、C不重合)为射线BC上一动点,连接AD,以AD为一边且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1)如果AB=AC.如图①,且点D在线段BC上运动.试判断线段CF与BD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果AB≠AC,如图②,且点D在线段BC上运动.(1)中结论是否成立,为什么?(3)若正方形ADEF的边DE所在直线与线段CF所在直线相交于点P,设AC=3BC,CD=x,求线段CP的长.(用含x的式子表示)【思路分析1】本题和上题有所不同,上一题会给出一个条件使得动点静止,而本题并未给出那个“静止点”,所以需要我们去分析由D 运动产生的变化图形当中,什么条件是不动的。

中考数学压轴专题训练——动态(动点)几何问题的解题技巧(含答案)

中考数学压轴专题训练——动态(动点)几何问题的解题技巧(含答案)
(1)连接DP,经过1秒后,四边形EQDP能够成为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
(2)连接PQ,在运动过程中,不论t取何值时,总有线段PQ与线段AB平行.为什么?
(3)当t为何值时,△EDQ为直角三角形.
答案:
1、解:1)PD=PE。以图②为例,连接PC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为斜边AB的中点,
∴PC=PB,CP⊥AB,∠DCP=∠B=45°,
(3)如图3,BD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L在BD上,且BL=BC,连结CL,点E是CL上任一点,EF⊥BD于点F,EG⊥BC于点G,猜想EF、EG、BD之间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猜想;
3.在 中,AC=BC, ,点D为AC的中点.
(1)如图1,E为线段DC上任意一点,将线段D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DF,连结CF,过点F作 ,交直线AB于点H.判断FH与FC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动态几何问题的解题技巧
解这类问题的基本策略是:
1.动中觅静:这里的“静”就是问题中的不变量、不变关系,动中觅静就是在运动变化中探索问题中的不变性.
2.动静互化:“静”只是“动”的瞬间,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动静互化就是抓住“静”的瞬间,使一般情形转化为特殊问题,从而找到“动”与“静”的关系.
3.以动制动:以动制动就是建立图形中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通过研究运动函数,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变动元素的关系.
又∵∠DPC+∠CPE=90°,∠CPE+∠EPB=90°
∴∠DPC=∠EPB
∴△DPC≌△EPB(AAS)
∴PD=PE
2)能,①当EP=EB时,CE= BC=1
②当EP=PB时,点E在BC上,则点E和C重合,CE=0
③当BE=BP时,若点E在BC上,则CE=

中考第二轮复习中考数学难点第3讲 动态几何(含答案).

中考第二轮复习中考数学难点第3讲   动态几何(含答案).

中考数学重难点专题讲座第三讲动态几何问题【前言】从历年中考来看,动态问题经常作为压轴题目出现,得分率也是最低的。

动态问题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代数综合方面,在坐标系中有动点,动直线,一般是利用多种函数交叉求解。

另一类就是几何综合题,在梯形,矩形,三角形中设立动点、线以及整体平移翻转,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进行考察。

所以说,动态问题是中考数学当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完全掌握,才有机会拼高分。

在这一讲,我们着重研究一下动态几何问题的解法,第一部分真题精讲【例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3AD =,5DC =,10BC =,梯形的高为4.动点M 从B 点出发沿线段BC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 运动;动点N 同时从C 点出发沿线段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D 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CMB(1当MN AB ∥时,求t 的值;(2试探究:t 为何值时,MNC △为等腰三角形.【思路分析1】本题题目中出现了两个动点,很多同学看到可能就会无从下手。

但是解决动点问题,首先就是要找谁在动,谁没在动,通过分析动态条件和静态条件之间的关系求解。

对于大多数题目来说,都有一个由动转静的瞬间,就本题而言,M ,N是在动,意味着BM,MC 以及DN,NC 都是变化的。

但是我们发现,和这些动态的条件密切相关的条件DC,BC 长度都是给定的,而且动态条件之间也是有关系的。

所以当题中设定MN//AB 时,就变成了一个静止问题。

由此,从这些条件出发,列出方程,自然得出结果。

【解析】解:(1由题意知,当M 、N 运动到t 秒时,如图①,过D 作DE AB ∥交BC 于E 点,则四边形ABED 是平行四边形.ABMCNED∵AB DE ∥,AB MN ∥.∴DE MN ∥. (根据第一讲我们说梯形内辅助线的常用做法,成功将MN 放在三角形内,将动态问题转化成平行时候的静态问题∴MC NCEC CD=. (这个比例关系就是将静态与动态联系起来的关键∴1021035t t -=-.解得5017t =.【思路分析2】第二问失分也是最严重的,很多同学看到等腰三角形,理所当然以为是MN=NC 即可,于是就漏掉了MN=MC,MC=CN 这两种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压轴题全面突破之一•动态几何题型特点动态几何问题,是在几何知识和具体的几何图形背景下,通过点、线、形的运动,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来探究图形有关性质和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位置关系的问题.常结合图形面积、存在性问题等考查.处理原则①研究基本图形,分析运动状态,确定分段;②画图,表达线段长;③借助几何特征建等式.难点拆解解决动态几何问题需要注意分段和线段长表达.①分段关键是找状态转折点.动点问题状态转折点通常是折线转折处或动点相遇处;图形运动问题状态转折点通常是边与顶点的交点.②线段长表达的方法有:s vt,线段和差、边角关系、勾股定理及相似.对于复杂的动态几何问题,如:起始时刻不同、往返运动、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等类型,需注意:表达线段长时找准对应的速度和时间.1.(2011山西太原改编)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直线l经过O,C两点,点A的坐标为(8,0),点B的坐标为(11,4).动点P 在线段OA 上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 运动,同时动点Q 从点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 →B →C 的方向向点C 运动.过点P 作PM 垂直于x 轴,与折线OC ﹣CB 相交于点M ,当P ,Q 两点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P ,Q 运动的时间为t 秒(t >0),△MPQ 的面积为S .(1)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直线l 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2)试求点Q 与点M 相遇前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t 的取值范围.(3)随着P ,Q 两点的运动,当点M 在线段CB 上运动时,设PM 的延长线与直线l 相交于点N .试探究:当t 为何值时,△QMN 为等腰三角形?2. (2012重庆)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B =90°,AD =2,BC =6,AB =3.E 为BC 边上一点,以BE 为边作正方形BEFG ,使正方形BEFG 和梯形ABCD 在BC 的同侧.lyxC B AQ M PO lyO A BC lyO A BClyO A BC(1)当正方形的顶点F 恰好落在对角线AC 上时,求线段BE 的长.(2)将(1)问中的正方形BEFG 沿BC 向右平移,记平移中的正方形BEFG 为正方形B 'EFG ,当点E 与点C 重合时停止平移.设平移的距离为t ,正方形B 'EFG 的边EF 与AC 交于点M ,连接B 'D ,B 'M ,DM ,是否存在这样的t ,使△B 'DM 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在(2)问的平移过程中,设正方形B 'EFG 与△AD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请直接写出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3. (2008河北)如图,在Rt △ABC 中,∠C =90°,AB =50,AC =30,D ,E ,F 分别是AC ,AB ,BC 的中点.点P 从点D 出发,沿折线DE ﹣EF ﹣FC ﹣CD 以每秒7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点Q 从点B 出发,沿BA 方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过点Q 作射线QK ⊥AB ,交折线BC ﹣CA 于点G .点DCB A(E )DCB AA B CDDCB AP ,Q 同时出发,当点P 绕行一周回到点D 时,P ,Q 两点都停止运动,设点P ,Q 运动的时间是t 秒(t >0).(1)D ,F 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2)射线QK 能否把四边形CDEF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若能,求出相应的t 值;若不能,说明理由.(3)当点P 运动到折线EF -FC 上,且点P 又恰好落在射线QK 上时,求t 的值.(4)连接PG ,当PG ∥AB 时,请直接写出t 的值.4. (2012江苏无锡)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2c m ,∠BAD =60°.点P 从点A 出发,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m /s 的速度,沿AC 向点C 做匀速运动;与此同时,点Q 也从点A 出发,以1 c m /s 的速度,沿射线AB 做匀速运动,当点P 运动到点C 时,P ,Q 两点都停止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s ). (1)当点P 异于A ,C 时,请说明PQ ∥BC ;QKG FEDC BAPABCDEFABC D EFABC D EFA BC DEF(2)以点P 为圆心、PQ 的长为半径作圆,请问:在整个运动过程中,t 为怎样的值时,⊙P 与边BC 分别有1个公共点和2个公共点?5. (2012广东梅州)如图,四边形OABC 为矩形,A (6,0),C (0,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0,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射线l 过点D 且与x 轴平行,点P ,Q 分别是l 和x 轴正半轴上的动点,且满足∠PQO =60°.(1)①点B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②∠CAO =_______度;③当点Q 与点A 重合时,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2)设OA 的中点为N ,PQ 与线段AC 相交于点M ,是否存在点P ,使△AMN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 B C DDC BAABC D PQA BCDDCBA(3)设点P 的横坐标为x ,△OPQ 与矩形OAB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试求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和相应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6. (2009山东青岛改编)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D =6c m ,CD =4c m ,BC =BD =10c m .点P 由B 出发,沿BD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 1 c m /s ;同时,线段EF 由DC 出发,沿DA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 m /s ,交BD 于Q .连接PE ,设运动时间为t (s )(0 < t < 5).解答下列问题: (1)当t 为何值时,PE ∥AB ?(2)连接PF ,在上述运动过程中,五边形PFCDE 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3)设△PEQ 的面积为y (c m 2),试求出y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ONQAMBPCD lxy y xlD CBA O y xl D CBA O y x lDC B A O y xlD CBA O7. (2009甘肃兰州)如图1,正方形 ABCD 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0,10),(8,4),点C 在第一象限.动点P 在正方形 ABCD 的边上,从点A 出发沿A →B →C →D 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 以相同的速度在x 轴正半轴上运动,当点P 到达点D 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1)当点P 在AB 边上运动时,点Q 的横坐标x (长度单位)关于运动时间t (秒)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请求出点Q 开始运动时的坐标及点P 的运动速度.(2)求正方形ABCD 的边长及顶点C 的坐标.(3)在(1)中当t 为何值时,△OPQ 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Q PA BCD E FQ PA B CDE F(4)如果点P ,Q 保持原速度不变,当点P 沿A →B →C →D 匀速运动时,OP 与PQ 能否相等?若能,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 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8. (2011重庆)如图,矩形ABCD 中,AB =6,B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点O 是AB 的中点,点P 在AB 的延长线上,且BP =3.一动点E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OA 匀速运动,到达点A 后,立即以原速度沿AO 返回;另一动点F 从点P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PA 匀速运动,点E ,F 同时出发,当两点相遇时停止运动.在点E ,F 的运动过程中,以EF 为边作等边△EFG ,使△EFG 和矩形ABCD 在射线PA 的同侧,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t ≥0).(1)当等边△EFG 的边FG 恰好经过点C 时,求运动时间t 的值.(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设等边△EFG 和矩形ABCD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请求出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相应的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10111Oxt图2图1ABCDO PQ xy备用图yxODCBA备用图yxODCBA备用图yxODCBA(3)设EG 与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的交点为H ,是否存在这样的t ,使△AOH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相应的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 (2012吉林长春)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C =8c m ,BC =4c m ,D ,E 分别为边AB ,BC 的中点,连接DE .点P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D ﹣DE ﹣EB 运动,到点B 停止.点P 在AD 上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m /s 的速度运动,在折线DE ﹣EB 上以1c m /s 的速度运动.当点P 与点A 不重合时,过点P 作PQ ⊥AC 于点Q ,以PQ 为边作正方形PQMN ,使点M 落在线段AC 上,且在点Q 的左侧.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s ).(1)当点P 在线段DE 上运动时,线段DP 的长为_______c m (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当点N 落在AB 边上时,求t 的值.PFEBACD O P B A CD PB A CD D CA B PO O O DCA B PO(3)当正方形PQMN 与△ABC 重叠部分的图形为五边形时,设该五边形的面积为S (c m 2),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4)连接CD ,当点N 与点D 重合时,有一点H 从点M 出发,在线段MN 上以2.5 c m /s 的速度沿M →N →M 做往返运动,直至点P 与点E 重合时,点H 停止运动;当点P 在线段EB 上运动时,点H 始终在线段MN 的中点处.请求出在点P 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点H 落在线段CD 上时t 的取值范围.EDCBA A BC DEQP N MEDC BAABCDEEDC BAABC DEA B C DE参考答案动态几何1. (1)(3,4),4=3y x . (2)当502t <≤时,2216=+153S t t ; 当532t <≤时,23223S t t =-+; 当1633t <<时,=6+32S t -. (3)60=13t . 2. (1)BE =2.(2)存在,20=7t 或=3+17t -. (3)当403t ≤≤时,21=4S t ; 当423t <≤时,212=+83S t t --; 当1023t <≤时,235=+283S t t --; 当1043t <≤时,15=+22S t -. 3. (1)25;(2)57=8t ;(3)185=41t 或15=2t ;(4)5=3t 或340=43t . 4. (1)证明略;(2)当=436t -或=2t 或133t -<≤时,有一个交点; 当4361t -<≤时,有两个交点.5. (1)①(6,23);②30;③(3,33).(2)存在,点P 的横坐标为0或2或33-.(3)当0≤x ≤3时,34334+=x S ; 当3<x ≤5时,233313232-+-=x x S ; 当5<x ≤9时,312332+-=x S ; 当x >9时,x S 354=. 6. (1)154t =;(2)不发生变化;(提示:S △BPF =S △DEP ,可利用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转移面积)(3)2464+6255y t t =-. 7. (1)点Q 开始运动时的坐标为(1,0),点P 的运动速度为每秒1单位长度.(2)边长为10,C (14,12).(3)476t =时,△OPQ 面积最大,此时点P 的坐标为 (9415,5310). (4)OP 与PQ 能相等,符合条件的t 值为53或29513. 8. (1)1t =.(2)当0≤t ≤1时,23+43S t =;当1<t ≤3时,2373+33+22S t t =-; 当3<t ≤4时,43+203S t =-;当4<t ≤6时,23123+363S t t =-.(3)存在,0t =或2t =或4t =或3+3t =或33t =-.9. (1)(t -2).(2)4t =或203t =. (3)当2<t <4时,21+24S t t =-; 当203<t <8时,25+22844S t t =--. (4)143t =或5t =或6≤t ≤8时,点H 落在线段CD 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