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布点采样中QC-QA及误差来源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环境监测布点采样中的QC/QA及误差来源分析摘要:环境监测的数据是为环境管理服务,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的,它是命脉,必须要有法律辩护能力。因此,环境监测的数据质量是相当重要的。本文对环境监测布点采样中的以及由采样引起的误差来源做了简要分析,并对监测采样过程中样品引入误差的来源作出了分析。

关键词:环境监测;qc/qa;采样误差

1.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和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是整个环境监测过程全面的质量管理,它包含了在布点———采样———样品贮存———前处理———测定———数据处理———数据审核与应用的监测,全过程中保证环境监测结果正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它是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是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理论进行监测活动的监督。加强质量保证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质量保证管理。制定有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管理制度、质保技术方法和实施细则;有年度质保工作计划和年度质保工作总结,并按期上报主管领导;组织接受上级站举行的质控考核、合格实验员考核等;指导下级站开展质保工作,组织有关的技术培训、质控考核等。

1.2质量保证落实情况。采样点布设及采样质量保证;先选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部颁分析方法,选用其它分析方法时应作等效试

验,且具有可比性;实验用药品、仪器、试剂、用水、玻璃量器、标准溶液的质量应达到有关要求,有特殊要求者应按规定制备;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原始记录、数据处理及资料归档。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分为实验室内部和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我们既要加强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又要加强实验室外部的质量控制。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空白测定,校准曲线绘制,精密度控制,准确度控制和数据处理。

1.3空白测定。空白测定包括现场空白和实验室空白。现场空白是为检查样品采集和运输过程中是否有意外沾污发生。实验室空白是为检查水、试剂和其它条件是否正常。如果空白试验值正常,本批分析结果有效,如果空白值偏高,应查清原因并排除后方可报出分析结果。

1.4校准曲线。校准曲线系列浓度点数一般应作6点以上(包括零浓度点),各浓度点吸光值在仪器最佳响应范围内。校准曲线一般应在样品测定的同时绘制,当测定项目的校准曲线较稳定时,可在样品测定之时带做曲线两个浓度点,其测定值与原曲线对应点无显著性差异时,可不必重绘制曲线。但只要标准溶液、显色剂或其它主要试剂更换或重新配制后,校准曲线必须重新绘制。

1.5精密度控制。平行样测定数应达到样品测试量的10%,平行样测定值的相对偏差应满足实验室质控指标要求,精密度合格率达95%以上。

1.6准确度控制。用加标回收控制准确度时,加标样测定数量应

达到样品测试的10%,加标回收率达到实验室质控指标要求,合格率应达95%以上。用质控样控制准确度时,质控样测定值应在其允许浓度范围内,否则视为不合格。

1.7数据处理。记录测量结果的原始数据必须根据有效数字的保留规则正确书写,对监测的平行样数据要根据grubbs检验法剔除离群值。

作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核心内涵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qc/qa,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上主要包含下面环节监测方案———现场布

点采样———样品管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

合评价。在这些环节中,样品和分析结果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由样品带来的误差在整个监测过程中是最大的。在日常监测工作中,我们更多地强调和重视布点和采样,以及实验室过程,。

2.布点采样的qcq/a

2.1采样布点的质量保证。为了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监测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各类样品的采样技术规范和相关知识,认真研究环境监测对象,研究污染物在时间、空间的分布和存在状态,以及气候、水文和地理等环境因素对它的作用和影响。对于污染源采样点要研究污染源生产工艺、排放情况和排放规律。通过对已有资料的研究,以及现场勘察后设置能代表整个受影响环境的位进行布点采样。一般例行监测的点位都是经过了认真研究、反复论证和优化后确定的。例行监测的点位确定后,经过一段时间要进行修正和补充,使各个监测点位能更好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变化。

2.2样品采集的代表性和有效性。有关资料以及工作实践表明,混合样品不仅在需要测定的平均浓度、计算污染负荷总量时具有最好的代表性尤其对流量比例水样更能代表水体的整体质量,而且在提高测定精度、减少工作量、节约监测费用等方面也十分有效。环境样品的采集对点位、方法、频率和气象条件等都有严格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公众对环境知情权要求的提高,环境监测的频率越来越密集,监测频率的增加使环境样品以及监测数据更具有代表性和真实可靠性。

2.3样品采集的质量控制。确定了采样点后,并不意味着就能采到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在采样过程中,不同类型的样品需要用不同的采样方法、采样设备或工具、样品容器等。各类环境样品的采集都有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技术规定,如水质采样,在一水质采样技术指导》中就对水质采样的方法、设备、样品容器等作了较详尽的阐述。样品采集时的气象条件、采样设备、岸边距离采样高度和垂线距离等等都应一一记录备查。

3.样品引入误差的来源

3.1自然因素导致的误差。气象因素:气象因素对采样的代表性影响较大,风力、风向、降温、降水等都会使空气或水体原有的污染物分布发生改变;地质、地形因素:河岸、库岸的浸蚀、浸没等作用会导致水质采样误差,尤其在采集同一断面两个以上点位时,如果距岸边较近,更容易引起采样误差。在空气采样和噪声监测时,地形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水文因素:地表径流、泥沙、洪水、流

量改变等水文因素,对水质采样的影响较大。

3.2采样的时效、频率。统计年平均数据或月季平均数据的环境监测,应在不同季节或不同条件下多次采样,以克服偶然因素造成

的样品误差。对于一些无规律排放的污染源,采样的时间和采样的比例直接影响样品的代表性。对于此类样品的采集,每日采集时间应尽可能长,取其混合样或平均样。其中混合样的采样可根据排放情况等比例或不等比例样品混合而成。

3.3操作错误和容器污染。在实际工作中,由采样操作错误导致的样品误差是比较常见的,各类样品的采集在技术要求、操作规范、采样设备和采样器具等方面都各有不同。也常有因采样容器污染或吸附作用而导致样品误差,所以在选择容器时,应按监测项目要求,选择合适材料的容器,特别应注意容器清洗时选择适当的洗涤剂和洗涤方法。

3.4分样引起的误差。相对标准偏差与被测对象的浓度有关,浓度越低,允许出现的相对标准偏差愈大;样品的均匀程度越差,各环节引入的相对标准偏差越大。

在日常监测工作中,如水中石油类、悬浮物、底质泥和土壤等分散度很不均匀的样品,可能引入的误差也较大而,水中悬浮物浓度

的大小,还可能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吸附在悬浮颗粒上的其它项目的测试,如重金属、氨氮、cod等。在此类项分析时应特别注意尽可能在使之趋于分布均匀的情况下分样。而对底质沉积物及土壤等样品,应多点采样,多次分样。环境监测站的产品是监测数据监,测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