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形态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22地球表面形态1PPT课件
![22地球表面形态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879288c850ad02de8041ec.png)
2.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相对运动 3. 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 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此。
4.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 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宏观地貌)。
思考: 1)阿拉伯半岛属于什么板块? 2)红海是怎样形成的?
1)板块张裂 :形成 裂谷、海洋、海岭 如:东非裂谷、红海、大西洋
图片
地质构造的实际指导意义
c 研究地质构造有何实践意义?
北
a
b
(1) a、b两处地质构造中有可能发现石油的是哪一处?找地下水呢?
b处,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和储气构造。a处,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2) 欲在此处建一个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a处还是b处开凿? (提示:从工程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考虑。)
2.2 地球表面形态
高喜马山拉冰雅雪山脉
长江峡谷
冲积平原
风侵地貌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力量主要来 自两个方面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来自地球内 部,主要是 地球内部的 热能
来自地球外 部,主要是 太阳能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地震等
形成高山或 低地,使地 表高低不平
为谷地
向斜
中间岩层 中间新 向下凹陷 两翼老
常成为谷地 或盆地
向斜槽部受挤 压岩性坚硬不 易被侵蚀,成
为山岭。
未侵蚀的地貌 侵蚀后的地貌
地二、质断构层造与地表形态—断层
岩层受力达到一定强度, 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 着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
注意: 1.岩石受力破裂 2.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断层
安第斯山脉( 美洲 板块与 南极洲 板块相撞)
4.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 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宏观地貌)。
思考: 1)阿拉伯半岛属于什么板块? 2)红海是怎样形成的?
1)板块张裂 :形成 裂谷、海洋、海岭 如:东非裂谷、红海、大西洋
图片
地质构造的实际指导意义
c 研究地质构造有何实践意义?
北
a
b
(1) a、b两处地质构造中有可能发现石油的是哪一处?找地下水呢?
b处,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和储气构造。a处,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2) 欲在此处建一个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a处还是b处开凿? (提示:从工程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考虑。)
2.2 地球表面形态
高喜马山拉冰雅雪山脉
长江峡谷
冲积平原
风侵地貌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力量主要来 自两个方面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来自地球内 部,主要是 地球内部的 热能
来自地球外 部,主要是 太阳能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地震等
形成高山或 低地,使地 表高低不平
为谷地
向斜
中间岩层 中间新 向下凹陷 两翼老
常成为谷地 或盆地
向斜槽部受挤 压岩性坚硬不 易被侵蚀,成
为山岭。
未侵蚀的地貌 侵蚀后的地貌
地二、质断构层造与地表形态—断层
岩层受力达到一定强度, 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 着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
注意: 1.岩石受力破裂 2.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断层
安第斯山脉( 美洲 板块与 南极洲 板块相撞)
地球表面形态ppt课件
![地球表面形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400b1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0.png)
观点:(1)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 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大的板块又可分为小板块。 (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中。 (3)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 活跃的地带。火山、地震多集中在这一地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
1
2
3
山
谷
①定义:因碰撞或水平挤压作用,使沉积岩弯曲的现象。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褶皱
②褶皱形成的地貌:
背斜
向斜
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
*
向斜山
思考:背斜谷和向斜山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背斜谷
背斜成谷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岩性疏松,容易被侵蚀
(一)概况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
相互关系:
裸露岩石
风化作用
风化物
侵蚀作用
侵蚀物
搬运
沉积
固结成岩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
*
侵蚀
河谷的一般发育过程----三阶段
③河谷较宽,横剖面呈槽形
(三)流水作用
②侧蚀作用加强, 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
断层
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泉。
*
华山北坡大断崖
断 层 地 貌
*
泰山
断层地貌—— 断块山
*
庐山
断层地貌 —— 断块山
*
渭河平原
断层地貌 — 地堑
*
汾河谷地
断层地貌 —— 地堑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
1
2
3
山
谷
①定义:因碰撞或水平挤压作用,使沉积岩弯曲的现象。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褶皱
②褶皱形成的地貌:
背斜
向斜
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
*
向斜山
思考:背斜谷和向斜山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背斜谷
背斜成谷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岩性疏松,容易被侵蚀
(一)概况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
相互关系:
裸露岩石
风化作用
风化物
侵蚀作用
侵蚀物
搬运
沉积
固结成岩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
*
侵蚀
河谷的一般发育过程----三阶段
③河谷较宽,横剖面呈槽形
(三)流水作用
②侧蚀作用加强, 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
断层
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泉。
*
华山北坡大断崖
断 层 地 貌
*
泰山
断层地貌—— 断块山
*
庐山
断层地貌 —— 断块山
*
渭河平原
断层地貌 — 地堑
*
汾河谷地
断层地貌 —— 地堑
地壳物质组成和地球表面形态复习ppt课件演示文稿
![地壳物质组成和地球表面形态复习ppt课件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867b96dc84254b35eefd3486.png)
基础知识回顾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壳运动
(1)地质构造:由 留下的“痕迹”。 水平挤压 (2)分类 背斜 向斜 ①褶皱:强烈碰撞 断裂 和 ,使沉积岩发生弯 断裂面 曲形成。它有 和 地垒 两种基本形态。 地堑 ②断层:岩层受力发
基础知识回顾
3.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 火 形态
山锥
(1)火山:熔岩物质堆积 断裂 错动 常形成 风化 等地貌。 搬运 、 固结成岩 (2)地震:造成地壳 和 。
②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 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岩 为侵入岩,有关图中岩石成因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成岩1为喷出岩 B.火成岩2为喷出岩 C.火成岩1、火成岩2都 为喷出岩
高频考点讲练
③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岩 分别属于( )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 积岩 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 质岩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 积岩
2011高考导航
命题探究
1.以重大工程建设、地质事件、 典型地貌景观图为背景,分析地壳的 物质组成、物质循环、地质构造、内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 2.以图表资料、区域对比图、热 点事件等为切入点,分析大气垂直分 层、热力作用、天气系统对人类生产 生活的影响及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
2011高考导航
基础知识回顾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 1.地质循环 岩石圈
(1)概念:
和其下
软流层
放射性物 的 质 之间存在的物质循环。 (2)能量来源:地球内部 的衰变。
基础知识回顾
2.岩石的转化
基础知识回顾
岩浆岩 (1)循环物质的名称: 变质岩 ① ;②沉积岩; ③ ;④岩浆。 (2)岩石形成过程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 A为:岩浆上升(或侵入) 固结成岩 变质作用 冷却凝固; B为: ;
地球的表面形态课件
![地球的表面形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ab63c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0.png)
山脉
山脉是沿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条 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山体,因像脉状、 而且有某种整体性质可以一起而与平 面错综相交的地形区分。
丘陵和平原
丘陵
丘陵一般是指海拔在2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50米、由多个小山组成的丘 陵地形。丘陵通常与平原地形相连接,但在一些地区也可以独立存在。
平原
平原是海拔较低、起伏较小的地形,通常由广阔的河流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 和波状平原组成。平原地区通常人口密集、城市和工业发达。
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至关重要,但人 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变化都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威胁。
可持续利用
为了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需要采取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如保护 栖息地、控制捕猎和采集等。
06 地球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与挑战
空气污染
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等导致空气质量降落, 威胁人类健康。
土地资源
类型多样
地球上的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包 括耕地、林地、草地、沙漠、山
地等。
散布不均
全球土地资源的散布不均,一些 地区如热带雨林地区和极地地区 等土地资源匮乏,而一些地区则
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不公道
在一些地区,由于过度开发和不 公道利用,导致土地资源退化和
流失。
矿产资源
种类繁多
01
地球上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
亚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 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等 ,以及特殊的生物资源和旅游 资源。
经济多样性
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 ,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
国家。
欧洲
01
02
03
04
面积第二大的洲
山脉是沿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条 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山体,因像脉状、 而且有某种整体性质可以一起而与平 面错综相交的地形区分。
丘陵和平原
丘陵
丘陵一般是指海拔在2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50米、由多个小山组成的丘 陵地形。丘陵通常与平原地形相连接,但在一些地区也可以独立存在。
平原
平原是海拔较低、起伏较小的地形,通常由广阔的河流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 和波状平原组成。平原地区通常人口密集、城市和工业发达。
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至关重要,但人 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变化都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威胁。
可持续利用
为了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需要采取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如保护 栖息地、控制捕猎和采集等。
06 地球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与挑战
空气污染
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等导致空气质量降落, 威胁人类健康。
土地资源
类型多样
地球上的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包 括耕地、林地、草地、沙漠、山
地等。
散布不均
全球土地资源的散布不均,一些 地区如热带雨林地区和极地地区 等土地资源匮乏,而一些地区则
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不公道
在一些地区,由于过度开发和不 公道利用,导致土地资源退化和
流失。
矿产资源
种类繁多
01
地球上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
亚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 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等 ,以及特殊的生物资源和旅游 资源。
经济多样性
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 ,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
国家。
欧洲
01
02
03
04
面积第二大的洲
地球表面形态ppt课件演示文稿
![地球表面形态ppt课件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44a6a3699b6648d7c1c74681.png)
地球表面形态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常见的外力 ——流水、风、海浪、冰川等 主要表现形式
地球表面形态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常见的外力 ——流水、风、海浪、冰川等 主要表现形式
——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地球表面形态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流水侵蚀 流水 作用
流水沉积
地球表面形态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向斜成谷
向斜成山
地球表面形态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垒
断层 地堑
地球表面形态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垒 ——块状山地或高地
断层 华山、庐山、泰山、峨眉山 地堑 ——狭长的凹陷谷地 东非大裂谷、吐鲁番盆地 陕西渭河平原、山西汾河谷地
地球表面形态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地球表面形态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常见的外力 主要表现形式
地质构造——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 褶皱
背斜
向斜 地垒 地堑
类型
断层
地球表面形态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褶 皱 背 斜 向 斜 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地貌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地球表面形态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褶 皱 背 斜 向 斜 形态 岩层向 上拱起 岩层向 下弯曲 岩层新老关系 中心老 两翼新 中心新 两翼老 地貌 内力作用 背斜成山 外力作用 背斜成谷
流水侵蚀 ——河床、沟谷、瀑布、 峡谷;喀斯特地貌
流水 作用
流水沉积 ——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 洲、冲积扇
地球表面形态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风力侵蚀 风力 作用
风力沉积
地球表面形态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风力侵蚀 ——雅丹地貌(风蚀柱、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风蚀城堡等)
风力 作用
地球表面形态 ppt课件
![地球表面形态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b6e8183c1ec5da51e2700e.png)
• 板块运动的两种基本关系: 挤压碰撞、彼此分离。
4123南哪阿喜极一 拉 马洲个 伯 拉板板 半 亚块块 岛 山的全 与 脉范部印位围是度于有大半哪什洋岛两么(板位大太特块于板平点?哪块洋?一之板个间块板 ?(块(印太印中度平度?洋洋洋板板板块块块)))
亚欧板块
美
喜马拉亚山脉
洲
板
非 洲
阿拉伯半岛 太 平 洋 板 块
地形 断层面—陡崖
两条断层之间相对 两条断层之间相对 上升的岩块叫地垒。下降的岩块叫地堑。
山地—块状山
谷地
断层线—岩石破碎 举例 易被风化侵蚀成沟
谷、泉、或湖泊。
华山、庐山、 泰山
东非大裂谷 汾渭谷地
华 山 断 块 山
华山北坡大陡崖
向斜
向斜
背斜山
向斜谷
向斜山
背斜谷
了解地质构造规律的意义
原因是 处在消亡边界
(3)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是处在那两大板块之间
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一、选择题: 1、下列地质作用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C)
A、火山活动 B、变质作用 C、风化作用 D、地壳运动
A 2、关于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引起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
B、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表现
C、一般进行的都很迅速、很激烈
A、风化作用
B 8、大西洋形成的原因( )
A、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 B、板块张裂的结果
C、地壳升降运动的结果 D、板块碰撞的结果
B 9、下列地貌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崇明岛
B、东非大裂谷
C、黄土高原
D、黄河三角洲
10、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六大板块中( D )
地球的形状、大小、纬线 演示文稿
![地球的形状、大小、纬线 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c49c883276c66137ee0619a9.png)
人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天圆 想象:“地球”
天圆如张盖
盖天说
地方 地方如棋局
推测:“地球”地球是球体
浑天说”
精密测量: 地球
地球是一个两 级稍扁,赤道 略鼓的不规则 球体。
目睹: 地球
通过卫星看 到是球体
验证:“地球”
麦哲伦环球航行, 证实地球是一个 球体。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 体。
A.英国 B.西班牙 C.葡萄牙 D.法国
4、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赤道半
径长约( B )
A.6371千米
B.6378千米
C.6357千米
D.4万千米
作业
• 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 2、叙述纬线的形状、长度、指示方向、彼此关系
。 • 3、在右图上标出 • 赤道及度数、南北 • 纬30度、南北 • 纬60度、南北纬 • 90度、高中低纬 • 度地区
你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地球不是平面 而是球体? 1、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轮船,先看到 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时,地球的影 子。
3、站的高看的远。
二、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表面积 地球的极半径 地球的赤道半径 地球的平均半径 地球的赤道周长
5.1亿平方千米 6357千米
6378千米 6371千米 4万千米
地球很大,怎样才能 更好的研究它?
人们制作了它的模 型——地球仪。 1、定义:地球仪:仿 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 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 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支架 地轴、北极、南极 赤道 北回归线、南回归线 北极仪表面,与地 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 圈
形状:圆圈
长度:不相 等,赤道最 长,往两极 渐短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天圆 想象:“地球”
天圆如张盖
盖天说
地方 地方如棋局
推测:“地球”地球是球体
浑天说”
精密测量: 地球
地球是一个两 级稍扁,赤道 略鼓的不规则 球体。
目睹: 地球
通过卫星看 到是球体
验证:“地球”
麦哲伦环球航行, 证实地球是一个 球体。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 体。
A.英国 B.西班牙 C.葡萄牙 D.法国
4、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赤道半
径长约( B )
A.6371千米
B.6378千米
C.6357千米
D.4万千米
作业
• 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 2、叙述纬线的形状、长度、指示方向、彼此关系
。 • 3、在右图上标出 • 赤道及度数、南北 • 纬30度、南北 • 纬60度、南北纬 • 90度、高中低纬 • 度地区
你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地球不是平面 而是球体? 1、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轮船,先看到 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时,地球的影 子。
3、站的高看的远。
二、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表面积 地球的极半径 地球的赤道半径 地球的平均半径 地球的赤道周长
5.1亿平方千米 6357千米
6378千米 6371千米 4万千米
地球很大,怎样才能 更好的研究它?
人们制作了它的模 型——地球仪。 1、定义:地球仪:仿 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 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 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支架 地轴、北极、南极 赤道 北回归线、南回归线 北极仪表面,与地 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 圈
形状:圆圈
长度:不相 等,赤道最 长,往两极 渐短
地球表面形态 PPT课件 课件8 人教版
![地球表面形态 PPT课件 课件8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4315dd4afe04a1b071de44.png)
1、印度洋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亚欧板块向什么 方向运动?
2、上述两个板块运动造成了什么结果?
3、上述运动使地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1、阿拉伯半岛属于什么板块?
2、与阿拉伯半岛相邻的非洲板块朝什么方向运动? 3、红海是怎样形成的?
探究二:
1、东非大裂谷是怎么形成的? 2、按照板块之间的运动关系,你认为在今后漫长 的地质年代里,东非大裂谷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想一想 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是不是一开始就这 样呢?你能举出几个例子说明吗?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分类 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内 部,主要是 地球内部的 热能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地震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 固结成岩 对地表形 相互关系 态的影响 形成高山 或低地, 使地表高 低不平 把高山削 低,把盆地 填平
2. 黄河每年将 16 亿吨左右的泥沙输往下 游 ,其中大部分注入渤海,有人计算过, 用2000多年时间即可填满渤海。但是事实是, 长期以来渤海的形状基本未变,这又是为什 么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 ......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实都是祝愿。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 ;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 ;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 ?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 ;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 ;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 ;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 ;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 ;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地球的表面形态ppt课件
![地球的表面形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de3a6e69dc5022abea0007.png)
1.地质构造:地壳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或变 位而遗留下来的“痕迹”。 褶皱
2.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 断层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褶皱的基本形态
背斜
向斜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褶皱基本形态的判断
新老
新
老
褶曲
一般形态
岩层的新 老关系
常见地形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中间岩层老,两 侧岩层新 山岭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 块。
注意: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 板块的范围。
板块碰撞—板块的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
大洋板块 大陆板块
海岸山脉
板块张裂---板块的生长边界
冰岛
阿尔卑斯山 青藏高原
东
红 海
喜马拉雅山 亚 岛 马里
东
弧 亚纳
非裂大谷
海沟
落 基 山 脉
安 第 斯 山 脉
ppt精选版11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22大西洋大西洋33喜玛拉雅山脉喜玛拉雅山脉非洲板块内部张裂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及非洲板块的相互张裂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非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55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碰撞44红海红海ppt精选版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ppt精选版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地质构造的定义2褶皱3断层4了解地质构造规律的意义ppt精选版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1.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的地貌是 A.冲积平原 B.山麓冲积扇 C.沙洲 D.三角洲
4.下列各组地貌,分布地区符合江河上游、 海滨、沙漠地区排列顺序是 A.“U”形谷、断崖或峰林、风蚀柱 B.“V”形谷、海蚀穴、沙丘 C.冲积平原、三角洲、风蚀蘑菇
2.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 断层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褶皱的基本形态
背斜
向斜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褶皱基本形态的判断
新老
新
老
褶曲
一般形态
岩层的新 老关系
常见地形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中间岩层老,两 侧岩层新 山岭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 块。
注意: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 板块的范围。
板块碰撞—板块的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
大洋板块 大陆板块
海岸山脉
板块张裂---板块的生长边界
冰岛
阿尔卑斯山 青藏高原
东
红 海
喜马拉雅山 亚 岛 马里
东
弧 亚纳
非裂大谷
海沟
落 基 山 脉
安 第 斯 山 脉
ppt精选版11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22大西洋大西洋33喜玛拉雅山脉喜玛拉雅山脉非洲板块内部张裂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及非洲板块的相互张裂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非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55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碰撞44红海红海ppt精选版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ppt精选版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地质构造的定义2褶皱3断层4了解地质构造规律的意义ppt精选版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1.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的地貌是 A.冲积平原 B.山麓冲积扇 C.沙洲 D.三角洲
4.下列各组地貌,分布地区符合江河上游、 海滨、沙漠地区排列顺序是 A.“U”形谷、断崖或峰林、风蚀柱 B.“V”形谷、海蚀穴、沙丘 C.冲积平原、三角洲、风蚀蘑菇
《地球表面形态》课件
![《地球表面形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7b288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4.png)
板块运动是指地球地壳板块之间 的相互碰撞、俯冲和漂移等现象
。
板块运动是地震和火山喷发的主 要驱动力之一,因为板块之间的 相互作用会导致地壳不稳定和破
裂。
地震和火山喷发常常在板块边界 附近发生,因为这里是地壳最薄 弱的地方,也是地壳板块相互挤
压或分离的区域。
05
地球的演变
地球的形成
地球的形成
地球的早期生命
地震释放的能量以波 的形式传播,导致地 面震动、建筑物倒塌 和破坏。
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岩浆、气 体和碎屑通过地壳的裂缝或破 口喷出的现象。
火山喷发可以形成火山灰、熔 岩流和火山弹等物质,对周围 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火山喷发的频率和规模受地球 板块运动和地壳构造等因素的 影响。
板块运动对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影响
地幔
01
02
03
定义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占据 地球体积的约84%。
组成
地幔主要由硅、镁、氧等 元素构成的岩石构成,温 度高达1000-3000摄氏度 。
特点
地幔中的岩石处于高温高 压状态,流动性较强,是 地球内部热量传递的主要 介质。
外核
定义
外核是地球的外层,位于 地幔之下,内核之上。
组成
外核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 元素构成,形态类似于液 态。
丘陵
总结词
指地势较高、起伏较大的地貌。
详细描述
丘陵是一种过渡性的地貌类型,通常具有较高的海拔和起伏较大的地形。它们 的地势较高,但比山地较低,坡度较缓。丘陵的形成通常是由于风化和侵蚀作 用,是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独特类型。
高原
总结词
指地面广阔、起伏较小、相对较高的地 貌。
VS
地球表面形态讲课用ppt课件
![地球表面形态讲课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d11c5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1.png)
1、找矿找水: 背斜储油 向斜储水
31
因修建一高速公路需要通过某褶皱 山地,必须开凿隧道.假如你们是地质 工程师,如何确定隧道位置的选址(背 斜还是向斜)?
32
背斜天然拱形,结构稳定,工程量小,并且不 易储水,是地下隧道的良好位置.而向斜是 地下水汇集区,开凿隧道可能使隧道变成 水道.
33
假如要建一个采石场,选择向斜部分合理还 是背斜?
背斜
向斜 1 2 3
在经受外力 侵蚀 的 过程 中, 背斜顶部因受到 张力的影响,侵 蚀程度较大,而 向斜因受挤压力, 不易侵 蚀,因而 侵 蚀程度较小
18
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现象的形成
背斜
1 2 3
一段时间
向斜
后,由于差别侵
蚀,背斜部位反
而低于向斜部位,
形成背斜 成谷,
向斜成山的现象
19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长江三峡 73
在河流的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在河流入 海口处形成三角洲。
长 江 三 角 洲 示 意 图 74
75
76
风的吹蚀作用可将比较软弱的岩石变成 各种形态。
新疆的风蚀城堡
77
78
79
冰川的冻融作用和冰川运动时的磨蚀作 用也可以改变地形。
南极冰川 80
在海边,由于海浪的冲击可形成多种地形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裂隙发育,岩质疏松,岩石破碎.
34
假如要建一个采石场,选择向斜部分合理还 是背斜?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裂隙发育,岩质疏松,岩石破碎.
35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补充:地质构造规律的意义
1、找水找矿:背斜储油 向斜储水 2、工程建设方面:
隧道工程选择背斜部位; 采石场选择背斜部位; 大型工程选址避开断层带
31
因修建一高速公路需要通过某褶皱 山地,必须开凿隧道.假如你们是地质 工程师,如何确定隧道位置的选址(背 斜还是向斜)?
32
背斜天然拱形,结构稳定,工程量小,并且不 易储水,是地下隧道的良好位置.而向斜是 地下水汇集区,开凿隧道可能使隧道变成 水道.
33
假如要建一个采石场,选择向斜部分合理还 是背斜?
背斜
向斜 1 2 3
在经受外力 侵蚀 的 过程 中, 背斜顶部因受到 张力的影响,侵 蚀程度较大,而 向斜因受挤压力, 不易侵 蚀,因而 侵 蚀程度较小
18
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现象的形成
背斜
1 2 3
一段时间
向斜
后,由于差别侵
蚀,背斜部位反
而低于向斜部位,
形成背斜 成谷,
向斜成山的现象
19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长江三峡 73
在河流的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在河流入 海口处形成三角洲。
长 江 三 角 洲 示 意 图 74
75
76
风的吹蚀作用可将比较软弱的岩石变成 各种形态。
新疆的风蚀城堡
77
78
79
冰川的冻融作用和冰川运动时的磨蚀作 用也可以改变地形。
南极冰川 80
在海边,由于海浪的冲击可形成多种地形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裂隙发育,岩质疏松,岩石破碎.
34
假如要建一个采石场,选择向斜部分合理还 是背斜?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裂隙发育,岩质疏松,岩石破碎.
35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补充:地质构造规律的意义
1、找水找矿:背斜储油 向斜储水 2、工程建设方面:
隧道工程选择背斜部位; 采石场选择背斜部位; 大型工程选址避开断层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
地下水储藏区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
泉水、湖泊分布地
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石 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 表水汇集
铁路、公路、桥梁、 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
水库等的回避处
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
当堂检测
读下图“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质构造是:甲__________; 乙_________;a、b__________。
作用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地球内部 太阳能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使地表趋于高低起伏
地震
风化、侵蚀、 削高填低,使地表趋 搬运、固结 于平缓 成岩
珠穆朗玛峰
1、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2、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它们朝相反 的方向改变地表的形态,其中以内力作用为主
2
岩性坚硬,
不易被侵蚀
3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动态演示
2)向斜、背斜在实际中的运用
背斜——储油、储气构造 向斜——储水构造
因修建一铁路需通过某褶皱山地,必须开凿 隧道,如果你是工程师,在背斜和向斜处,你会优
先选择在哪里开挖? 背斜
1、穹隆构造, 符合力学原理
2、对岩层破坏 较小;施工相 对容易
3、有利于地下 水的排放
·分类: 背斜——岩层向上隆起
向斜——岩层向下凹陷
1)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
以内力作用为主
褶皱
岩层形态(一般形态)
背
斜
向上拱起
向 斜
向下弯曲
地形
一般形成山岭 一般形成谷地
背斜反成谷,向斜反成山
外力作用为主
背斜 背斜成谷原因:背斜顶部受张 力,岩性疏松,容易被侵蚀
向斜 向斜成山原
因:向斜槽
1
部受挤压力,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的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它们分别是哪一种地质构造?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褶 皱 ↓
成 因
思考: 1)褶皱的形成一般受到什么力的作用?(挤压、拉张) 2)岩层受力后,向上隆起和向下凹陷分别会形成什么构造?
1、褶皱
概念: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使沉积岩发生 弯曲,形成褶皱
地球表面形态演示文稿
地球表面形态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1、了解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2、了解内力作用产生的地表形态 3、了解各种外力作用产生的地表形态
图片欣赏
【自主思考】
1、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态是如何形成 的呢?
2、思考: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什么地 形?板块张裂拉伸,形成什么地形?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人类一直不断探索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
1、 大 陆 漂 移 学 说
2、板块构造学说
说一说:板块名称
亚
A
欧板块
B
C F
D
洋
E
块
3、板块边界类型与地貌
(1)板块的生长边界: 张裂拉伸
3、板块边界类型与地貌
(2)板块的消亡边界: 碰撞挤压
(3)板块运动形成的地形类型
板块运动
对地貌的影响
举例
板块 碰撞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挤压力
断 层
思考:1)什么是断层? 2)它可以受到什么力的作用?(拉张力、挤压力)
2、断层
概念: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断裂, 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地位移,称 为断层
.地垒:在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凸起的部分 如华山西峰、峨眉上金佛顶
.地堑:在断层中,中间相对下沉的部分 如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
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脉
安 第 斯 山 脉
【课堂小结】
1、外力作用与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 式、力的作用结果
2、内力作用——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貌 板块的张裂拉伸产生的宏观地貌 板块的碰撞挤压产生的宏观地貌
学习目标
1、了解褶皱、断层两种地质构造及其特点 2、了解两种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形 3、了解两种地质构造在实际中的应用
(2)甲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寻找油气,要在_____________中找,要寻找地下水应 在______________中找。 (4)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甲地还是乙 地?_____________。
东 非 大 裂 谷
边界类型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学习展示】
地区
交界处板块
大西洋 红海 东非大裂谷 冰岛
亚欧、非—美 印度洋—非 非内部张裂 美—亚欧
喜马拉雅山脉 地中海、阿尔卑斯山脉 落基山脉 东亚岛弧链、海沟
印度洋—亚欧 非—亚欧 太平洋—美
太平洋—亚欧
说一说:下列山脉的成因 阿尔卑斯山脉
喜马拉雅
(5) 如果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储存在A, B两处的 A处,它能够大
量保存石油的原因是:
背斜中的不透水岩层能够防止石油、天
然气的挥发与渗漏,使地质时期的油气逐渐富集。
课堂小结
构造地貌
实践意义
原因或依据
背斜 向斜 断层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 易于储油、储气
隧洞的良好选址
(3)我国的汾河谷地按成因属于图中的处地貌_D__
(4) 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条东西走向地地铁,则地铁遂道的工程地址应定在
AB两处中的 A处,背理斜由岩是层:受到张力作用,符合力学原理,支撑性
较强,不易塌方;能引导地下水顺岩层向两翼渗流,减少渗漏事故;背斜岩
层相对疏松,采石工程量较小,可降低工程成本。
陆陆碰 撞
形成高大山脉、高原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青藏高原
(消 亡边 界)
陆海碰 撞
陆地板块边界处形成 南美安第斯山脉、北美落基山脉 海岸山脉或岛弧, 亚洲东岸岛屿(如日本群岛、琉
球群岛)
海洋板块形成海沟 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
板块分离(张 裂)
(生长边界)
形成海洋和裂谷、 洋底:海岭
东非大裂谷、红海、 大西洋中脊。
日本富士山
(三)火山、地震和地表形态
地 震 ↓
地 表 形 态
地震裂缝
(1)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 A_背__斜_ C___断_ 层
(2) 在地貌上B表现为__山__岭__,其 成因__向__斜__槽___部__受___到__挤__压___,__ ______岩__性__坚___硬__不___易__被__侵___蚀__
峨 眉 上 金 佛 顶
华 山 西 峰
吐 鲁 番 盆 地
汾 河 峡 谷
断层在实际中的运用
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 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泉 断层:隧道、水库选址时,应避开,以免诱发断 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三)火山、地震和地表形态
火 山 ↓
地 表 形 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