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试卷
【三套试卷】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精品检测卷(包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一、填一填1. 58+36=36+58,这里运用了()律,用字母表示为()。
2. 两个因数(),交换两个()的位置,()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3.在计算35×125×8时,可以运用()律,先算()。
4.根据运算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355+236+145=(___+___)+___,是应用了_____律和____律。
(2)23×25+23×7=___×(___+___),是应用了__________律。
(3)___×26 = ___× 69.(4)356-27-73= ___○(___○___)。
(5)360÷12÷3=360÷(__○__)。
5.比一比,在○里填上“>”“<”“=”。
95×21○12×95 540÷9÷5○ 540÷(9×5)25×32○25×4×8 120-65+35○ 120-(65+35)20×(25+8) ○20×25+8 78×99○ 78×100-78168÷7÷8○168÷7×8 125×32 ○ 125×8+125×46.(99×25)×4=99×(25×4),运用的乘法运算定律是()。
用字母a、b、c表示为()。
7.一套校服,上衣的价格是63元,裤子的价格是37元,买4套需要()元。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4×(25×5)= 25×4+5×4 ()2.132-(32+47)= 132-32+47 ()3.算式4×13×25 = 13×(4×25)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4.350÷5÷2=350÷(5×2)()5.35×99+35=35×100 ( )6.25×4÷25×4=100÷100=1 ()三、选一选(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一个数由5个十、3个一、9个百分之一和7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读作()。
2. 在数位顺序表中,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3. 3.19里面有()个1、()个0.1和()个0.01。
4. 5.67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5. 由3个100、2个10、7个1、5个0.1和6个0.01组成的数是()。
6. 把0.9改写成以0.001为计数单位的数是()。
7. 一个数的百位、十分位和千分位上都是7,其他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小数都比整数小。
()2. 0.35里面有5个0.01。
()3. 4.96精确到十分位是5.0。
()4. 0.8和0.8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5. 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面各数中,读出两个“零”的数是()A. 201.008B. 300.06C. 805.07D. 190.07.2. 大于0.4且小于0.5的小数有()A. 0个B. 1个C. 10个D. 无数个。
3. 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个数与原数比()A. 变大了B. 变小了C. 大小不变D. 无法确定。
4. 下面各数中,把“0”去掉大小不变的是()A. 650B. 6.50C. 0.625D. 6.05.5. 0.3的计数单位是0.30计数单位的()倍。
A. 1B. 10C. 100D. 1000.四、计算题(共32分)1. 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8分)- 0.3+0.7 =.- 1.5 - 0.6 =.- 0.9 - 0.4 =.- 1 - 0.8 =.- 2.3+1.7 =.- 3.2 - 2.3 =.- 0.6+0.9 =.- 1.4 - 0.7 =.2. 列竖式计算(每题4分,共16分)- 3.56+2.7 =.- 6.1 - 5.42 =.- 12.3+4.78 =.- 9.8 - 7.95 =.3. 脱式计算(每题4分,共8分)- 3.6+(5.4 - 2.9)- 15.8 - (7.9+2.1)五、解决问题(每题7分,共21分)1. 一本故事书的价格是9.3元,一本漫画书的价格比故事书贵1.6元,一本漫画书多少钱?2. 一根绳子长12.5米,第一次用去3.2米,第二次用去4.9米,这根绳子还剩多少米?3. 小明的身高是1.45米,他站在0.5米高的凳子上时,比爸爸高0.05米,爸爸的身高是多少米?。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3套(新修订)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4题6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1.用简便方法计算136+258+ 64,要先算(),这是根据()律。
2.计算 648—289—11=648—( ),这里运用了( )的性质。
3.计算125M2时,可以转化成125X ) 木 )使计算简便(1)175+264+ 225+136=(匚「匚)」匚」匚) (2)(75 5) O = 75>(G X 2) (3)(125 + 50)洛= (5)1200 24芍=匚」(匚二匚) (6)630 35 =匚一匚一匚 5 .在D 里填上多" 或=\478 — (209+ 178X478— 209+ 1786 .妹妹读一本425页的故事书,第一天读了 126页,第二天读了 174页,第三天把这本书读完了,第三天读了 ( )页。
二、辨一辨。
(每题1分,共5分)1. 389-175+125 = 389- (175+125) ( )2. 580-87+80= 580— 80+87 ( )3. 125X(8 4)=125刈+125>6( )、填一填。
4.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在O 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34M02 - 34X100+2 25M2 - 25切0>2 5000 T25 W 50004125 潟) (4)500-233- 67=(4.68>98 + 2 = 68X(98 + 2)()5.250*25 书)=250攵5>5 ()三、选一选。
(每题 1 分,共 5 分)1. 25M>4X125=(25 M)巡M25)运用了()。
A .乘法结合律B .乘法分配律C.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2.907-199 的简便算法是()A .907-200-1B .907-200+1C.907 -100 -993.下列式子中与45X99结果相等的是()A. 45M00—1B. 45M00 + 45C. 45X100—454.计算720T6的简便方法是()A. 720^8X2B. 720^8 + 720^2C. 7203攵5.李阿姨和张阿姨去批发大枣,每千克大枣38元,李阿姨批发了15千克,张阿姨批发了5千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测试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4年级下册第3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1.(2分)下面算式中,不能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的是( )A.18000÷25÷40B.800÷25×4C.6300÷6÷152.(2分)在计算193﹣(43+27)时,错算成了193﹣43+27,计算结果比正确结果( )A.多27B.少54C.多54D.少273.(2分)下面算式中错误的是( )A.1889﹣74+26=1889﹣(74+26)B.56×103=56×100+56×3C.120÷(6×2)=120÷6÷24.(2分)下面选项中,( )表示乘法分配律.A.B.C.D.5.(2分)下面( )组的两个算式得数不相等。
A.25×16=25×4×4B.3200÷4÷25=3200÷(4×25)C.672﹣36+64=672﹣(36+64)D.99×38+38=38×1006.(2分)一本书共有176页,已看了80页,余下的要3天看完,平均每天要看( )页。
A.28B.30C.327.(2分)计算如图的面积(单位:分米),芳芳的做法是5×6+(5+10)×(12﹣6)÷2。
下面( )图表示芳芳的思考过程。
A.B.C.D.8.(2分)小明生病住院医生给他开了一瓶330mL的止咳糖浆,并叮嘱他每次喝10mL,一日三次,则这瓶止咳糖浆能喝( )天。
A.33B.20C.11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17分)9.(2分)计算10.38×2.5×4时,运用 律比较简便,计算结果是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填一填。
(19分)1.58 + 36 = 36 + 58,这里运用了(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 + b = b + a)。
2.计算 648 - 289 - 11 = 648 - (300),这里运用了(结合律)。
3.在计算 35 × 125 × 8 时,可以运用(结合律),先算(35 × 8)。
4.计算 125 × 32 时,可以转化成 125 × 4 × 8 使计算简便。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4分)1)49 + 25 + 35 = 49 + ○ (25) + 352)27 × 25 × 4 = 27 × ○ (25) × 43)(40 + 4)×25 = ○ (44) × 254)324 × 35 - 35 × 24 =。
○ (324) × 35 - ○ (35) × 246.在○里填上“>”“<”“=”。
651 - 45 - 355 ○ < 065 - (45 + 355) ○ < 012 × 15 × 25 ○ = 12 × (15 + 25)80 × 125 ○。
10 × 8 × 12515 × (14 + 6) ○。
15 × 14 × 65.删除此题。
7.妹妹读一本 425 页的故事书,第一天读了 126 页,第二天读了 174 页,第三天把这本书读完了,第三天读了(125)页。
8.一只蜗牛用 4 分钟爬行了 24 米,照这样的速度,要爬行 72 米需要(12)分钟。
9.学校食堂需要买 30 袋面粉,每袋 25 千克,每千克 4 元,共要花(3000)元。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第三单元测试 人教新课标 含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一、根据运算定律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12分) 1.7563763=756--________(37________63)2.a b c a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125⨯(8⨯________)=(125⨯________)14⨯ 4.86⨯________=45⨯________5.924916=9⨯+⨯⨯(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6.3600502=3600÷÷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判一判.(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2分) 1.25584=25458⨯⨯⨯⨯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 ) 2.52101=5210052⨯⨯+( ) 3.457571543=457543571++++()( ) 4.347=374⨯+⨯+是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 ) 5.30001258=30001258÷⨯÷÷()( ) 6.3544=3540354⨯⨯+⨯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三、选一选.(10分)1.764297-的简便算法是( ). A .764(3003)-+B .7643003--C .7643003-+2.a 、b 表示两个自然数,且a b >,下面式子不成立的是( ). A .a b b a ⨯=⨯B .a b b a ÷=÷C .a b b a +=+3.计算251244=124254⨯⨯⨯⨯()时,应用的运算定律是( ).A .乘法结合律B .乘法分配律C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4.下面运用乘法分配律错误的是( ). A .10467=10067467⨯⨯+⨯ B .49614939=496139⨯+⨯⨯+() C .34726628=34667228⨯+⨯+⨯+()()5.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 A .67316832=67316832-+-+()B .325325=7575=1⨯÷⨯÷C .574374160574374160-+=--() 四、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24分)248569152++230874258--1257125⨯⨯+2548⨯281424228⨯-⨯69101-+-()47612532475÷⨯4800440五、在横线里填上“>”“<”或“=”.(8分)--________770100140770100140()-+÷÷56010÷________56082÷÷________96829682()÷÷⨯+⨯________60283560252825()-⨯六、解决问题.(34分)1.商店一共购进水果1 500 kg,第一天卖出了435 kg,第二天卖出了665 kg,还剩下多少千克水果?(4分)2.妈妈今天去商场给奶奶买了一件201元的上衣,给爸爸买了一双198元的皮鞋,给自己买了一条199元的裙子,给小丽买了一台102元的复读机.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5分)3.张阿姨批发了55套下面的服装,一共用了多少钱?(5分)238元62元4.希望小学一共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4个班,平均每班评选多少名三好学生?(5分)(希望小学共评选240名三好学生.)5.一个车间每小时可以生产80个机器零件,按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这个车间一星期(按5天计算)能生产3 000个机器零件吗?(5分)6.动物们在有80个座位的森林音乐厅里举办音乐会.(10分)(1)已售出52张门票,门票收入多少元?(2)剩余的门票按每张15元出售,这场音乐会门票最多收入多少元?第三单元测试答案一、1.【答案】- +2.【答案】+ b + c3.【答案】14 84.【答案】45 865.【答案】24 + 166.【答案】÷ 50 ⨯ 2 二、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三、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C四、【答案】969 1508 1000 1200 2800 6969 30 600 五、【答案】= > < > 六、1.【答案】1500435665=400kg -+()()答:还剩下400kg 水果.2.【答案】201198199102=700+++(元) 答:妈妈一共花了700元.3.【答案】2386255=16500+⨯()(元) 答:一共用了16500元.4.【答案】24064=10÷÷(名) 答:平均每班评选10名三好学生.5.【答案】8085=3200⨯⨯(个)32003000>,能.答:这个车间一星期(按5天计算)能生产3000个机器零件.⨯(元)6.【答案】(1)2552=1300答:门票收入1300元.(2)1300158052=1720+⨯-()(元)答:这场音乐会门票做多收入1720元.第七单元测试一、我会填.(10分)1.A图向()平移()格到B图. B图向()平移()格到C图.2.图(1)向()平移了()格.图(2)向()平移了()格.图(3)向()平移了()格.二、我会判.(正确的画“√”,错误的画“×”)(6分)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所有的三角形都是对称轴图形. ()3.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沿着折痕所在的直线画出台灯的一半,把它沿边缘线剪下来,能剪出1个完整的台灯. ()三、我会做.(13分)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在括号里画“√”.(5分)()()()()()2.下面的图形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8分)四、按要求做题.(27分)1.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请你画出对称轴.(18分)2.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正方形呢?圆呢?请你画一画,填一填.(9分)()条()条()条五、根据对称轴分别画出下面各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12分)1.2.六、涂一涂.(9分)1.(1向右平移5格后得到的图形涂上红色.(2分)(2向左平移6格后得到的图形涂上绿色.(2分)(3向右平移9格后得到的图形涂上蓝色.(2分)2.把平移后可以与涂色蘑菇重合的蘑菇涂上颜色.(3分)七、我会画新图.(9分)1.画出三角形先向右平移10格,再向上平移5格后的图形.(6分)2.在方格里画出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3分)八、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8分)1.2.3.4.()()()()九、猜一猜,下面每组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6分)1.()2.()答案一、1.【答案】右7下52.【答案】(1)上2(2)左4(3)右6二、1.【答案】√2.【答案】×3.【答案】×三、【答案】略四、1.【答案】略2.【答案】24无数(画一画略)五、【答案】略六、【答案】略七、【答案】略八、1.【答案】2 32.【答案】1 43.【答案】2 94.【答案】1 2九、1.【答案】相等2.【答案】相等一、填空.(26分)1.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2.线段有()个端点,线段和射线都是()的一部分.3.9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6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1时整,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度.4.()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5.一副三角尺中,最大的角是()度,最小的角是()度,一个最大的角和一个最小的角可以拼成一个()角(填“锐”“直”或“钝”).二、选择.(15分)1.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可以组成一个().A.锐角B.钝角C.平角2.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出()的角.A.145°B.120C.1753.用20倍的放大镜看5°的角,结果看到的角是().A.5°B.25°C.100°4.一个周角有()条边.A.0B.1C.25.把一张圆形纸对折3次后,得到的角的度数是().A.180°B.90°C45°三、判断.(15分)1.两个锐角的和一定大于直角. ()2.12时15分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3.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 ()4.一条直线长5厘米. ()5.这是一个周角. ()四、量出下列图形中各个角的度数.(14分)五、画一画.(16分)1.用量角器分别画出20°和140°的角.2.用三角尺分别画出45°和150°的角.六、算一算下面各角的度数.(14分)1.已知13∠=∠,2120∠=︒,求1∠的度数.(5分)2.已知190∠=︒,246∠=︒,求3∠、4∠、5∠的度数.(9分)思维拓展题1、从平角的顶点引两条射线,把平角分成三个基本角,已知2∠是1∠的3倍,3∠是1∠的5倍,求1∠、2∠、3∠的度数.(3分)2、数一数.(4分)()个三角形()条线段3、填一填.(3分)如下图,直角的顶点在直线l上,则图中所有小于平角的角的度数和是()度.第三单元测试答案一、1.【答案】射线 顶点 边2.【答案】两 直线3.【答案】直(或90°) 平(或180°) 304.【答案】射 直5.【答案】90 30 钝二、1.【答案】B2.【答案】B3.【答案】A4 【答案】C5.【答案】C三、1.【答案】×2.【答案】×3.【答案】×4.【答案】×5.【答案】×四、【答案】略五、【答案】略六、l.【答案】130∠=︒2.【答案】344∠=︒ 4136∠=︒ 544∠=︒ 思维拓展题一、【答案】120∠=︒ 120∠=︒ 120∠=︒ 260∠=︒ 3100∠=︒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123180∠+∠+∠=︒,且231∠=∠,351∠=∠ 所以1231315191180∠+∠+∠=∠+∠+∠=∠=︒,120∠=︒.二、【答案】8 10三、【答案】45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满分16分)1.下面各式,先算75+25的是()。
A.75+25×16 B.16×(75+25)C.300÷75+25×4 D.(75+25×4)÷5 2.小丽在用计算器计算34×□时,把乘号键误按为加号键,结果为107,正确的结果是()。
A.2382 B.2472 C.24823.给上添一个同样的正方体(不考虑棱相接),使它从左面看到的图形不变,有()种添法。
A.3 B.4 C.5 D.64.计算65×98最简便的方法是()。
A.65×98+2 B.65×(100-2)C.(60+5)×985.112×101()112×100+1。
A.>B.<C.=6.下图竖式计算中所使用的运算定律是()。
A.加法结合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交换律D.乘法分配律7.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各20箱,每箱苹果售价45元,每箱梨售价36元,苹果和梨一共可卖多少元?列式不正确的是()。
A.20×45+20×36 B.(45+36)×20 C.20+45×368.25×17×4×20×5=(25×4)×17×(20×5)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二、填空题(满分16分)9.计算(590—290)÷30×10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10.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用( )计算。
11.找出从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从( )面看从( )面看从( )面看12.观察一个物体时,最多可以看到( )个面,最少可以看到( )个面。
13.在计算16×18后,再用18×16来验算,这是运用了( )律。
202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含部分答案(三套)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卷(一)一、填一填。
1.观察下面竖式,说说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118275+275验算+118393393验算时运用了()律48×2296961056计算时运用了()律2.一本书共46页,每页有22行,平均每行有25个字。
小莉已经读了40页,她一共读了()个字。
3.如果A×B=50,那么(A×8)×B=()。
如果〇-口=8,那么125×〇-125×口=()。
22m4.右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是()㎡。
5.(72+36)÷9=72÷9+36÷9(121+22)÷11=121÷11+22÷112m观察上面的算式,请你照样子再写一组这样的算式:()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上面的规律:(二、选一选。
1.下面算式正确的有()。
①47+57+53=57+100③Q×102=Q×100+2⑤390÷78=390÷(39×2)A.①②③C.①②⑤)。
②25×36=25×4×9④418-33+67=418-(33+67)B.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2.小芳在计算“1872+134”时,横线上添加()不能使运算简便。
A.+128 C.+66B.-1872 D.+373.小溢用简便方法计算58×99时,误写成了58×100-1,他计算的结果正确的结果()。
A.多57 C.少57B.多98 D.少984.下图中能表示加法交换律的是(),能表示乘法分配律的是()A.☆×〇=〇×☆5.四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660÷12”,其中不正确的是()。
A.660÷6÷2C.(660×5)÷(12×5)三、算一算。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一、口算。
(每题0.5分,共8分)89+11=36+14=98-28=47-27=25×4=16×5=99÷11= 39÷13=24×5=12×7=125×4=480÷60=125×8=26×25×8=35—35÷5= 420÷35=二、填空。
(每空1分,共15分)1.(),叫做加法交换律,用符号△、□表示为()。
2.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是()。
3.90×20=20×90运用了()这一运算定律。
4.用字母a,b,c表示乘法结合律是()。
5.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再(),这叫做乘法()。
用字母表示是()。
6.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83+□=25+□39+□+24=□+(76+24)24×□=15×□125×5×8×2=(□×□)×(5×2)(25+50)×4=□×4+50×□(75×5)×□=75×(□×2)三、判断。
(每题2分,共12分)1.(8+4)×25=8×25+4×2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2.8×(25×5)=25×8+8×5 ()3.用符号可以把乘法结合律表示为(△+○)×□=□×△+□×○。
()4.我们可以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
()5.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
()6.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不可以用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之和。
()四、选择。
(每题2分,共8分)1.下面算式正确的是()A.874—169+31=874—(169+31)B.85×13+7=85×(13+7)C.(80+8)×25=80×25+8×252.算式925×5×2=925×(5×2),运用了()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3.刘辉3个星期看了840页故事书,他平均每天看多少页?正确的列式是()A.840÷3 B.840÷7 C.840÷(7×3 )4.与54×99相等的算式是()A.54×100—54 B.54×100+54 C.55×100—545.下列算式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的是()A.36×(15+5)=36×20 B.58×(4+6)=58×4+6×58C.63×(8×3)=63×8×3五、计算。
2023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含部分答案(三套)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卷(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如图,如果将△ABC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A.(5,1)B.(1,1)C.(7,1)D.(3,3)2、数对(8,2)和(5,2)表示的位置是()A.同一行B.同一列C.同一点3、如图,如果点X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4,4)B.(4,5)C.(5,4)D.(3,3)4、如图,如果将三角形ABC向右平移5格为三角形A′B′C′,则点C′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A.(3,9)B.(8,4)C.(7,1)5、在体育课上,小明、小强、小刚三名同学分别按顺序站在同一排的前三位,体育老师命令:“小刚与小明交换位置,再与小强交换位置.”那么站在第一位的是()A.小明B.小强C.小刚D.无法确定6、小军在班级的座位可以用数对(5,4)来表示,他的前面是小丽,小丽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
A.(5,3)B.(5,5)C.(4,4)D.(4,3)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小蚂蚁原来的位置是(1,2),它向右爬行了5格,它的现在位置是(1,7)2、在同一方格图上,数对(4,8)和(8,8)表示的位置是同一列。
()3、把点A(5,5)向下平移4个格,平移后的点A’用数对表示为(5,1)。
4、数对(5,6)和(6,5)表示的位置是一样的。
()5、用数对(7,7)来表示位置,两个7表示的含义是一样的。
()6、事发地在中国海监巡航编队的东北方。
()三、填空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下图中小屋上的两点A,D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A________,D________。
2、小远家在学校北偏西30°方向400m处,则学校在小远家________偏__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m处。
3、有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其中三个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分别是A(2,5),B(0,1),C (4,1),那么D点用数对表示是(________)。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提升练习试题(含答案)共3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卷(一)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82+0=0+82”,此等式所应用的运算定律是( )A. 加法结合律B. 加法交换律C. 乘法结合律D. 乘法交换律2.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这叫做乘法交换律.A. 和不变B. 积不变C. 差不3.17×0.125×8用简便方法计算时运用乘法()。
A. 结合律B. 分配律C. 交换律4.4×2×5×25=(4×25)×(2×5)这是应用了()A. 乘法分配律B. 乘法结合律C.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5.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
A. 25×(5×8)=25×5+25×8B. 35×(9+28)=35×9+28C. 45×28+35×45=(28+35)×456.与(36+36+36+36)×25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 36+36+36+36×25B. 36×(4×25)C. 36×25+47.25×404的正确算法是()A. 25×400+25×4B. 25×4×400C. 25×400×4×258.下面一组算式中,哪道算式计算起来更简便?()A. 313+264+336B. 313+(264+336)二、判断题(共8题;共8分)9. 65×99=65×100-1.()10.65×15=65×10×5.()11.25×17×4×2=(25×4)+(17×2)=100+34=134 ()12.5×(18+40)=5×18×40=90×40=3600 ()13.某商场促销一天卖出衣服279元,裤子138元和鞋子201元,加起来一共卖了608元。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含答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卷(含答案)一、我会填(共20分,每题4分)1、4.3×3.2的积有( )位小数。
2、0.8×4表示( ),4×0.8表示( )。
3、3.75扩大10倍是( ),扩大100倍是( )。
4、1250缩小10倍是( ),缩小100倍是( )。
5、求1.2的百分之八是多少?列式为( )。
二、我是小法官(10分)(1)两个数相乘,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
( )(2)0.03与0.04的积是0.12。
( )(3)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4)一个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数。
( )(5)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 )三、快乐ABC。
(10分)1、下面( )的积。
A.3.6×0.01B.3.6×0.1C.3.6×1.12、不计算,估计( )的结果是准确的。
A.5.32×2.4=12.768B. 5.32×2.4=1.2768C.5.32×2.4=127.683、下列各式中积大于两个乘数的是( ).A. 6×0.84B.7×1.1C.9.03×0.94、一个因数缩小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 ).A.扩大100倍B.缩小100倍C.不变5、10个0.08是多少?列式是( )。
A.10×0.08B.0.08×10C.10×0.8四、小练笔(28分)1.直接写出得数。
(10分)8.29×10= 2.5×0.2= 4.87-2.7= 3.07×10= 0.13×2.8= 3.9×2= 5.8×10= 0.6×0.8= 1.1×9= 2.4×0.2=2. 用竖式计算。
(12分)2.97×3.5= 6.05×0.83=0.78×4.5= 3.36×3.67=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数学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数学试卷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运算定律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a + (30 + 8)=( + ) + 8,这里运用了()律。
同学们,这就像是给数字找小伙伴呢。
这个空应该填a和30,运用的是加法结合律哦。
就像我们排队,不管是先让a和30站一起,再加上8,还是先让30和8站一起,再加上a,结果都是一样的。
125×(8× )=(125× )×14,这里运用了()律。
这个呀,答案是14和8,运用的是乘法结合律。
想象一下,125和8就像一对超级组合,不管旁边再和谁相乘,它们先结合起来算会更简单呢。
2. 12×16 + 12×84 = 12×( + ),这是运用了()律。
这里填16和84,运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就好像把12这个小管家,分给16和84,让它们分别相乘后再相加,和先把16和84加起来,再乘12是一样的,是不是很有趣呢?3. 计算(23×125)×8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这样计算是根据()。
那肯定是先算125×8啦,这根据的就是乘法结合律。
因为125和8相乘等于1000,就像找到了一个计算的小捷径。
4. 101×75 =()×75+()×75,这里运用了()律。
这个空应该填100和1,运用的还是乘法分配律。
把101拆成100 + 1,然后分别和75相乘再相加,就像把一个大任务分成两个小任务来做,简单多了。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25×(4×8)=25×4 + 25×8()哈哈,这可不对哦。
左边是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应该是25×(4×8)=(25×4)×8,而右边是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完全不是一回事呢,所以这题是错的。
2. 134 - 75 + 25 = 134-(75 + 25)()这也是错的呢。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套)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1)一、我会填。
(7题8分,其余每题2分,共20分)1.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 )不变;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 )不变。
2.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
3.102×45=______×45+______×45运用了( )律。
4.467+137+63=____+(____+____),这里是运用( )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5.472-48-52=472(________)6.58×36+36×42=(________)____7.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计算能简便。
(1)25×19×(2)175+237+(3)456-(+82)(4)33×98+×二、我会辨。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6分) 1.4×8 ×25×125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 ) 2.345-(145-98)与345-145-98的结果不相同。
( ) 3.99×99+99=99×(99+1)=990。
( )三、我会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9分) 1.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
A.675-179+21=675-(179+21)B .85×23+7=85×(23+7)C .(80+8)×25=80×25+8×25 2.下列各组算式,得数相等的是( )。
A.⎩⎨⎧155×18155×10×8 B .⎩⎨⎧68×215-68×1568×(215-15) C.⎩⎨⎧9800÷140÷709800÷(140÷70)3.280÷35与( )的结果相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班级:姓名:成绩:一、认真填一填。
(每空0.5分,共17.5分)1.76+85+15=76+(85+15),这是运用了加法( )律,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是( )。
2.36×25×4=36×(25×4),运用了( )律;9000÷125=(9000×8)÷(125×8),这是根据( )。
3.75×63+75×37=75×(63+37),运用的乘法运算定律是(),用字母a、b、c表示为()。
4.(4+20)×25=4×25+(____×____),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 )律,用字母表示是( )。
5.根据运算律填数或运算符号。
13×25×4=____×(____×_____)(40+4)×25=(___×___)○(___×___)350÷14÷5=350○(___○___)6.写出下列算式等号成立的依据。
(1)113+72+87=113+87+72。
( )(2)225-34-66=225-(34+66)。
( )(3)369÷(3×3)=369÷3÷3。
( )(4)25×444=25×400+25×40+25×4。
( )(5)7×125×8=7×(125×8)。
( )7.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或“=”。
180-30÷5( )(180-30)÷5 703-75+25( )703-(75+25)98×25( )100×25-2×25 1600÷80÷5( )1600÷80×58.某村进行投票选举村支书,有效票共计405张。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章运算定律》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四年下册《第3单元运算定律》单元测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9分)1.45+()=55+(),这里运用了加法()律,用字母表示是()。
2.两个数相(),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3.125×13×8=13×(125×8)是运用了()律和()律。
4.a×(b+c)=a×b+a×c表示的是()律。
5.a×6+6×15=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计算(23×125)×8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这样计算是根据()。
7.232+197+103=232+(197+103)是运用了()。
36×29+36×71=36×(29+71)是运用了()。
24×25=20×25+4×25是运用了()。
5×4×25×2=(5×2)×(4×25)是运用了()。
8.一把椅子34元,一张课桌166元,学校买了35套桌椅(每套包括张课桌和一把椅子),一共花了()元二、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6分)1.27+33+67=27+100()2.125×16=125×8×2()3.134-75+25=134-(75+25)()4.56×56+44×56=(56+56)×44()5.1250÷(25×5)=1250÷25×5()6.28×101-1=28×100()三、选择题。
(10分)1.56+72+28=56+(72+28)是运用了________。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乘法结合律D.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2.25×(8+4)=_______。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综合检测卷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综合检测卷满分:100分试卷整洁分:2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附加题得分(64分)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5分)1.交换两个( )的位置,( )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2.一套校服,上衣59元,裤子41元,购买2套,一共需要( )元。
3.a×6+6×15=( )×( + )。
4.(安徽安庆期末)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
5.53+141+59=53+(141+59)是运用了( )。
44×25+25×56=25×(44+56)是运用了( )。
24×25=20×25+4×25是运用了( )。
8×2×50×125=(8×125)×(2×50)是运用了( )。
6.(江苏盐城亭湖区期末)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501×26=500×26 2648×37+37×52=(48 52)×37900÷(3×5)=900÷3 5567-69-31=567-(69 31)二、判断题。
(5分)1.(湖北鄂州期末)131-63+37=131-(63+37)。
( )2.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 )3.180÷5÷4=180÷(5×4)。
( )4.125×4×25×8=(125×8)+(4×25)。
( )5.52+83+48=83+(52+48)这一步计算只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 )三、选择题。
(10分)1.172+33+28=33+(172+28)运用了( )。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下面算式中( )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三套试卷】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精品测试题及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知识点一、加法的简便运算加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记为a+b=b+a 。
加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记为:(a+b)+c=a+(b+c)备注:加法的结合律可以和加法的交换律一起使用例1、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个星期,今天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1)今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40+56 □ 56+40(2)李叔叔第一天骑了88千米,第二天骑了104千米,第三天骑了96千米,问:李叔叔这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课上练习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300+600=( )+( ) ( )+65=65+3589+( )=23+( ) a+12=12+( )2根据加法结合律填空(25+68)+32=25+( ) 130+(70+4)=( )+4能力提升用简便方法计算36+158+64 74+(68+26) 149+57+51知识点二、减法的简便运算减法性质①: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
字母表示:b c a c b a --=--减法性质②: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c b a c b a +-=--例2、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这本书一共有2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课上练习1、在□里和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
868-52-48=868□(52+ ) 1500-28-272= -(28□272)415-74-26= □(□)2、计算下面各题,怎么简便就怎么计算528-53-47 545-167-145 487-187-139-61 456-(27+156)-73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1006=1000+6,…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写成一个然后利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是(a×b=b×a)。
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是(a+(b+c)=(a+b)+c)。
2.如果A+B=500那么A+(B+20)=(520);如果A×B=48,那么(A×5)×B=(240)。
3.a×6+6×15=(21×9)×(2+4)4.用简便方法计算376+592+24,要先算(376+24),这是根据加法交换律。
5.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任意交换除数的位置,商不变。
即a÷b÷c=a÷c÷b。
6.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a+(30+8)=(a+38)45×8+45×15=45×(8+15)=45×2335+82=11725×(4+8)=25×4+25×87.把“>”“<”或“=”填在合适的〇里。
32+25)×4>32×4+25×486<(100+1)×86160÷5÷5=1298-43-157=98298-(43+157)<98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6分)1.125×16=125×8×2 (×)2.134-75+25=134-(75+25) (✔)3.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4.125×4×25×8=(125×8)+(4×25) (×)5.52+83+48=83+(52+48),这一步计算只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6.17×99+1=17×100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56+72+28=56+(72+28)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三套试卷】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材检测卷附答案(3)

第三单元知识点检测卷(包含答案)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在下面的算式中,与201×98的结果相等的是()。
A. 200×98+1B. 200×98+98C. 201×100-2D. 200×200+1-22.下列式子运用的运算律正确的是()。
A. 125×103=125×100+3B. 23×4×125=4×(23×125)C. 81+48+69=48+(81+69)3.下面算式中( )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A. (47×5)×12=47×(5×12)B. a×b×a×c=a×(b×c)C. 4×a×5=a×(4×5)4.与5.17﹣3.2﹣1.8结果相等的式子是()A. 5.17﹣(3.2﹣1.8)B. 5.17+(3.2﹣1.8)C. 5.17﹣(3.2+1.8)5.101×125=()。
A. 100×125+1B. 125×100+125C. 100×125×1×125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6.45×14=45×2×77.83+175+17=83+17+175这是根据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8.判断对错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9.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10.判断对错.1.25×(0.8+1)=1.25×0.8+1三、填空题(共8题;共20分)11.25×12=25×________=25×________.12.把“>、<、=”填在合适的横线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一、应用运算定律在下面各题中填上适当的数,并写出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2分)①48+_____=62+_____ 应用了_________________律②26+(___+15)=(___+74)+15 应用了_____________律③25×37×4=(25×_____)×_____ 应用了____________律④(40+35)×50=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了__________律⑤9×37+9×63=_____×(_____+_____) 应用了_________律[~@&*#]⑥a×236=_____×_____ 应用了______________律下面每组算式是否相等,不相等的在○里打“×”,相等的打“√”。
(6分)[*%#^&] 250×(13×4) 273-73-27250×13+250×4 (273+27)-7312×25 31×30+3025×4×3 31×314×6×5×8 12×97+34×8+6×5 12×100三、计算下面各题。
(48分)1、直接写出得数。
(12分)45×2=5500÷500=14×200=360÷9=36×99+36=56+73+27=125×2×4=48-48÷2=125×(8+1)= 24×25×4= 700-31= 24+56-56=2、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计算。
(36分)48×9+42×9 39×25-25×19 6400÷4÷2576×5×6 125×16 327+33+273+267684-184-238-62 79+21×5×2 99×38+38 [^~@*%][@#*~&]87×2÷87×2 102×15 2014+133-914+167四、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6分)1、与算式1200÷60÷4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A、1200÷(60÷4)B、1200÷(60×4)C、1200÷60×42、如果□÷○=△,那么□÷(○×△)=( )。
A、0B、1C、无法确定3、32×99○32×100-1,○里应填( ) [@~&^%]A、>B、<C、=五、活用知识,解决问题。
(28分)1、一头非洲象的体重是5000千克,是一只绵羊体重的125倍,一只绵羊的体重又是一只小狗体重的8倍,一只小狗的体重是多少千克?(5分)[%@*~#][@&^%~]2、学校买来45盒钢笔和55盒铅笔来作为奖品,每盒都是12枝,学校共买来多少枝笔?(用两种方法解答)3、[~@*#%]4、张大爷家有一块菜地(如右图),这块菜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5分)5、把表格补充完整。
(5分)某居民楼一单元三个月用电度数统计表根据表中信息,你想对各楼的用户说些什么?附加题:巧算下面各题。
(奖励10分)6946÷23 32÷48+448÷48严谨周密典雅有味——《梦回繁华》一文的语言特点《梦回繁华》是一篇带有散文性质的说明文,其在语言上的最大特点是严谨周密,典雅有味,值得细细品味。
课文在线1.据后代文人考订,《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
2.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
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
含英咀华第1句介绍《清明上河图》成画的年代。
由于年代久远,作者在“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之前加上“可能”二字,表明这只是一种推测,并非准确的结论,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周密。
第2句中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清明上河图》尺寸的大小,“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因为画是能精确测量出来的,所以数字准确可信;“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这种由外而内、由远而近的空间顺序,条理井然,同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周密。
课文在线3.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4.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
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
含英咀华第3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清明上河图》比作是一部起伏有致、节奏明快、耐人寻味的乐章,典雅别致,带给人无穷浪漫的想象。
第4句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地描摹了桥上、岸边、过往行人,以及赶脚、推车和挑担的人们的种种情态,令读者如临其境,别有一番情趣。
[课时作业]单 [A 组 基础巩固]1.函数y =ax 2+a与y =ax(a ≠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解析:当a>0时,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且与y 轴交于(0,a)点,在y 轴上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没有满足此条件的图象;当a<0时,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下,且与y 轴交于(0,a)点,在y 轴下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综合来看,只有选项D 满足条件. 答案:D2.已知f(x -1)=x 2-2,则f(2)=( ) A .6 B .2 C .7D .9解析:f(2)=f(3-1)=32-2=9-2=7. 答案:C3.已知f(x)是反比例函数,且f(-3)=-1,则f(x)的解析式为( ) A .f(x)=-3xB .f(x)=3xC .f(x)=3xD .f(x)=-3x解析:设f(x)=kx(k ≠0),∵f(-3)=k-3=-1,∴k =3,∴f(x)=3x .答案:B4.已知函数f(x)满足2f(x)+f(-x)=3x +2,则f(2)=( ) A .-163B .-203C.163D.203解析:因为2f(x)+f(-x)=3x +2,① 所以2f(-x)+f(x)=-3x +2,②①×2-②得f(x)=3x +23.所以f(2)=3×2+23=203.答案:D5.已知x ≠0时,函数f(x)满足f(x -1x)=x 2+1x 2,则f(x)的表达式为( )A .f(x)=x +1x (x ≠0)B .f(x)=x 2+2(x ≠0)C .f(x)=x 2(x ≠0)D .f(x)=(x -1x)2(x ≠0)解析: f(x -1x )=x 2+1x 2=(x -1x )2+2,∴f(x)=x 2+2(x ≠0). 答案:B6.已知函数f(x)对任意实数a ,b 都满足:f(a +b)=f(a)+f(b),且f(2)=3,则f(3)=________. 解析:∵f(2)=f(1)+f(1)=2f(1)=3,∴f(1)=32, ∴f(3)=3f(1)=3×32=92或f(3)=f(2)+f(1)=92.答案:927.已知函数f(2x +1)=3x +2,且f(a)=4,则a =________.解析:因为f(2x +1)=32(2x +1)+12,所以f(a)=32a +12.又f(a)=4,所以32a +12=4,则a =73.答案:738.已知f(x)=x +2,则f(x)=________. 解析:令x =t ,则x =t 2且t ≥0.∴f(t)=t 2+2, ∴f(x)=x 2+2 (x ≥0) 答案:f(x)=x 2+2 (x ≥0)9.已知f(x)是一次函数,且f(f(x))=4x +3,求f(x)的解析式. 解析:设f(x)=ax +b(a ≠0),∴f(f(x))=af(x)+b =a(ax +b)+b =a 2x +ab +b. ∴a 2x +ab +b =4x +3. ∴⎩⎪⎨⎪⎧a 2=4,ab +b =3.∴⎩⎪⎨⎪⎧a =2,b =1,或⎩⎪⎨⎪⎧a =-2,b =-3.∴f(x)=2x +1或f(x)=-2x -3.10.已知函数f(x)是二次函数,且它的图象过点(0,2),f(3)=14,f(-2)=8+52,求f(x)的解析式.解析:设f(x)=ax 2+bx +c(a ≠0),则由题意,得⎩⎨⎧c =2,9a +3b +c =14,2a -2b +c =8+52,解得⎩⎪⎨⎪⎧c =2,a =3,b =-5.所以f(x)=3x 2-5x +2. [B 组 能力提升]1.对于任意的两个实数对(a ,b)和(c ,d),规定(a ,b)=(c ,d),当且仅当a =c ,b =d ;运算“⊗”为(a ,b)⊗(c ,d)= (ac -bd ,bc +ad);运算“⊕”为:(a ,b)⊕(c ,d)=(a +c ,b +d).设p ,q ∈R ,若(1,2)⊗(p ,q)=(5,0),则(1,2)⊕(p ,q)=( ) A .(4,0) B .(2,0) C .(0,2)D .(0,-4)解析:由题设可知:⎩⎪⎨⎪⎧p -2q =5.2p +q =0,解得⎩⎪⎨⎪⎧p =1,q =-2,∴(1,2)⊕(p ,q)=(1+p,2+q)=(2,0). 答案:B2.已知函数f(x)满足f(x)+2f(3-x)=x 2,则f(x)的解析式为( ) A .f(x)=x 2-12x +18 B .f(x)=13x 2-4x +6C .f(x)=6x +9D .f(x)=2x +3解析:用3-x 代替原方程中的x 得f(3-x)+2f[3-(3-x)]=f(3-x)+2f(x)= (3-x)2=x 2-6x +9,∴⎩⎪⎨⎪⎧f (x )+2f (3-x )=x 2 ①f (3-x )+2f (x )=x 2-6x +9 ②①-②×2得-3f(x)=-x 2+12x -18,∴f(x)=13x 2-4x +6.答案:B3.设f(3x)=9x +52,则f(1)=________. 解析:令3x =1,则x =13.∴f(1)=9×13+52=4=2.答案:24.已知函数f(x)=x 2+2x +a ,f(bx)=9x 2-6x +2,其中x ∈R ,a ,b 为常数, 则方程f(ax +b)=0的解集为________.解析:f(bx)=(bx)2+2bx +a =b 2x 2+2bx +a =9x 2-6x +2,∴⎩⎪⎨⎪⎧b 2=9,2b =-6,a =2,解得⎩⎪⎨⎪⎧a =2,b =-3,∴f(ax +b)=f(2x -3)=4x 2-8x +5. ∵Δ=64-4×4×5=-16<0, ∴方程f(ax +b)=0的解集为∅. 答案:∅5.画出函数f(x)=-x 2+2x +3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f(0)、f(1)、f(3)的大小;(2)若x 1<x 2<1,比较f(x 1)与f(x 2)的大小; (3)求函数f(x)的值域.解析:因为函数f(x)=-x 2+2x +3的定义域为R ,列表:描点,连线,得函数图象如图:(1)根据图象,容易发现f(0)=3,f(1)=4,f(3)=0, 所以f(3)<f(0)<f(1).(2)根据图象,容易发现当x 1<x 2<1时,有f(x 1)<f(x 2).(3)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函数的图象是以(1,4)为顶点,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因此,函数的值域为(-∞,4].6.已知二次函数f(x)=ax 2+bx(a ,b 为常数,且a ≠0)满足条件: f(x -1)=f(3-x)且方程f(x)=2x 有等根. (1)求f(x)的解析式;(2)是否存在实数m ,n(m<n),使f(x)的定义域和值域分别为[m ,n]和[4m,4n].如果存在,求出m ,n 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二次函数f(x)=ax 2+bx(a ,b 为常数,且a ≠0)与方程f(x)=2x 有等根,即方程ax 2+bx -2x =0有等根, ∴Δ=(b -2)2=0,得b =2.由f(x -1)=f(3-x),知此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x =-b2a=1,得a =-1, 故f(x)=-x 2+2x.(2)∵f(x)=-(x -1)2+1≤1, ∴4n ≤1,即n ≤14.而抛物线y =-x 2+2x 的对称轴为x =1, ∴若满足题设条件的m ,n 存在,则{f (m )=4m ,f (n )=4n ,即⎩⎪⎨⎪⎧-m 2+2m =4m ,-n 2+2n =4n⇒⎩⎪⎨⎪⎧m =0或m =-2,n =0或n =-2,又m<n ≤14,∴m =-2,n =0,这时,定义域为[-2,0],值域为[-8,0]. 由以上知满足条件的m ,n 存在,m =-2,n =0.11 哀溺文一、趣文导读被屑挂须贫家盖稿,幼儿不知讳,父挞而戒之曰:“后有问者,但云盖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