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2018、2017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物质的鉴别
中考化学(2018、2017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科学探究的能力
![中考化学(2018、2017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科学探究的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5bdb91d2941ea76e58fa0449.png)
科学探究的能力【相同部分】一、选择题(2018,上册,72)(2017,上册72)下表中对部分化学实验的改进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C解析:A、不用酒精灯点燃就不需要打开橡皮塞,所以瓶中的空气没有与外界流通,所以使测定结果更精确,故A能达到目的;B、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被气球收集防止污染空气,故B能达到目的;C、一氧化碳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但是一氧化碳不和碱液反应,所以不能用于吸收一氧化碳,故C不能达到目的;D、关闭弹簧夹后向长颈漏斗内注水,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液柱且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所以现象更明显,故D能达到目的。
二、填空题(2018,上册,40)(2017,上册,40)下面的表格是探究时设计的对比实验,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答案:(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试管中(2)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放一小块白磷(3)铁生锈需要有水的存在三、简答题(2018,上册,10)(2017,上册,10)在化学实验中可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1)化学实验员在取用密封不严的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瓶已经膨胀破裂,请分析原因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2)做硫的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放有少量水(溶有氢氧化钠),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也放有少量水。
其作用是否相同?请简述理由。
答案:(1)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块状固体变为粉状,体积变大。
CaO + H2O= Ca(OH)2 (2)不相同。
前者是为了吸收SO2,防止污染;后者是防止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2018,上册,22)(2017,上册,22)许多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请分析下列实验或事实,分别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示例: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进行得更快、更剧烈。
答: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1)同样的食品在夏天存放时比在冬天存放时更容易变质。
中考化学(2018、2017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中考化学(2018、2017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化学物质的多样性](https://img.taocdn.com/s3/m/f76fac6cbed5b9f3f90f1ce4.png)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相同部分】一、选择题(2018,下册,例1)(2017,下册,例1)“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A.混合物:空气、煤气、碘酒B.复合肥料:硫酸铵、硝酸钾、尿素C.有机物:甲烷、乙醇、二氧化碳D.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铝合金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空气、煤气(主要成分为CO、H2、CH4等)、碘酒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A正确。
复合肥料指的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肥料,硝酸钾(KNO3)含N、K两种营养元素,故属于复合肥料,硫酸铵、尿素[CO(NH2)2]只含营养元素N,不属于复合肥料,故选项B错误。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CO、CO2和CaCO3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化合物,故选项C错误。
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D错误。
(2018,上册,81)(2017,上册,81)某校化学实验室有如下四个药品橱,某学生用纯碱做完实验后,应将它存放在【】C.丙中D.丁中答案:C(2018,下册,6)(2017,下册,5)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答案:D二、填空题(2018,上册,9)(2017,上册,9)下列物质每组中有一种与其他物质的类别不同,请将该物质填写在横线上。
(1)Na2O、Al2O3、SO2、MgO:___;(2)烧碱、纯碱、熟石灰、氢氧化钾:____;(3)H3PO4、H2O2、H2SO4、HNO3:____。
答案:(1) SO2(2)纯碱(3) H2O2(2018,上册,15)(2017,上册,15)现有+4+1+6 -2C Na S O、、、四种元素,若按照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相结合形成化合物,则按照指定的化合价最多可形成_____种化合物;其中可形成的一种盐的化学式为_____。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物质的推断Word版含答案
![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物质的推断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d017ea80eb6294dd886cfe.png)
物质的推断【相同部分】一、选择题(2018,上册,73)(2017,上册,7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则甲、乙、丙、丁依次是【】A.C、CO、CO2、H2CO3B.CO、CO2、C、H2CO3C.CaO、Ca(OH)2、CaCl2、CaCO3D.CaCO3、Ca(OH)2、CaCl2、CaO答案:C解析:A、碳会转化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会转化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转化成碳酸,但是碳酸不会转化成碳,故A错误;B、一氧化碳会转化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转化成碳,碳不会转化成碳酸,故B错误;C、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盐酸生成氯化钙,氯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故C正确;D、碳酸钙不会生成氢氧化钙,故D错误.故选C.(2018,上册,93)(2017,上册,93)甲、乙、丙、丁是 HCl、BaCl2、AgNO3、Na2CO3四种溶液中的一种。
已知甲与乙、甲与丙、甲与丁、丙与丁混合均产生沉淀,乙与丁混合产生气体,则甲、乙、丙、丁依次为【】A.HCl、BaCl2、AgNO3、Na2CO3B.AgNO3、HCl、Na2CO3、BaCl2C.BaCl2、Na2CO3、AgNO3、HClD.AgNO3、HCl、BaCl2、Na2CO3答案:D解析:乙与丁混合产生气体,说明为碳酸钠和盐酸;甲与乙、甲与丙、甲与丁混合均产生沉淀,甲只能是硝酸银。
故丙为氯化钡,又因丙与丁混合均产生沉淀,故丁为碳酸钠,乙为盐酸。
故选D。
(2018,上册,35)(2017,上册,35)甲、乙、丙、丁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铜、碳酸钠溶液、盐酸中的一种。
已知甲和丙可以反应,甲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一定是氢氧化钙溶液B.乙一定是铜C.丙不可能是碳酸钠溶液D.丁只能是盐酸答案:B解析: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盐酸两两之间可以相互反应,只有铜不与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盐酸反应,故根据题意可知,乙一定是铜。
【精品】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33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含解析
![【精品】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33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30d60983c4bb4cf7ecd1dd.png)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33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一.选择题(共16小题)1. (2018•黑龙江哈尔滨)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A、磷矿粉难溶于水,碳铵易溶于水;磷矿粉无气味,碳铵有刺激性气味,符合题意;B、酒精和水的pH=7,都是无色液体,不符合题意;C、呼出的气体和空气都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现象;都不能使酚酞变色,不符合题意;D、黄铜是锌和铜的合念,黄金和黄钢都不与氮化铝溶液反应,无现象;黄铜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黄金与稀盐酸不反应,无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A2. (2018•江苏扬州)下列各组物质,仅用水无法鉴别的是()A. CuSO4、Na2SO4B. KCl、NaClC. CaCO3、Na2CO3D. NH4NO3、NaNO3【答案】B【解析】A、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硫酸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B、氯化钾、氯化钠均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且溶于水温度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符合题意;C、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硝酸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2018•四川德阳)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答案】D【解析】A、燃着的木条放在二氧化碳中会熄灭,放在氧气中会燃烧的更旺,故正确;B、棉线点燃后没有烧羽毛气味,而羊毛点燃后有烧羽毛味道,故正确;C、氯化银难溶于水,而氯化钠易溶于水,故可以鉴别,正确;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于水都显碱性,故加入酚酞后都变为红色,故不能鉴别,错误。
故选D。
4. (2018•湖北咸宁)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
2018中考化学题分类汇编-物质的鉴别、分离和除杂(含解析)
![2018中考化学题分类汇编-物质的鉴别、分离和除杂(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4414d04a7302768f993995.png)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
B
盐酸
硫酸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C
NaNO3
NaCl
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
D
CaO
Ca(OH)2
加过量水,过滤
A.AB.BC.CD.D
解析:A、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18荆州)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将上述溶液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做如下实验:各取少许,将甲分别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观察到乙和丁中产生白色沉淀,丙中无明显现象。据此可判断甲是( )
A.碳酸钠溶液B.氯化钡溶液C.硫酸钠溶液D.稀盐酸
B、取样加热,高锰酸钾加热能生成氧气,伸入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高锰酸钾,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取样溶解,试管外壁有水雾的是硝酸铵,故选项说法错误。
D、稀盐酸与稀硫酸均显酸性,无法确定它们酸性的强弱,取样测pH,pH大的不一定是稀盐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铜氧气点燃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选的试剂错误。
C、硝酸钡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的试剂错误。
D、NaOH能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的试剂错误。
中考化学(2018、2017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打包24套)
![中考化学(2018、2017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打包24套)](https://img.taocdn.com/s3/m/287e0e366bd97f192279e9a0.png)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相同部分】一、选择题(2018,上册,2)(2017,上册,2)下列物品废弃后可能会造成“白色污染”的是【】A.塑料袋B.报纸C.玻璃瓶D.铝质饮料罐答案:A(2018,上册,12)(2017,上册,12)我们的衣、食、住、行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衣服原料中的棉和涤纶都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B.加碘食盐和铁强化酱油都可补充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建造高楼大厦时所用到的钢和生铁是铁的两种合金D.宇通客车用天然气代替汽油作燃料可减少空气污染答案:A解析:A.衣料中的棉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B.食用加碘食盐和强化铁酱油可补充某些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碘、铁,故选项说法正确;C.建造高楼大厦时所用到的钢和生铁属于铁的两种常见的合金,故选项说法正确;D.天然气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燃料的优点很多,如燃烧充分、热值高、污染小,可减少空气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不同部分】2018一、填空题(2018,下册,3)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衣:运动服的主要材料是涤纶,涤纶属于____(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
(2)食:多吃柑橘、橙子可以补充____(填“维生素A”或“维生素C”),预防坏血病。
(3)住:进入新装修的房间会闻到异味,体现了分子的性质。
我们可用活性炭来除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性。
(4)行:旅游时乘坐的飞机使用的航空煤油是由____(填一种化石燃料)炼制的产品。
答案:(1)合成纤维(2)维生素C(3)不断运动吸附(4)石油化学方程式及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相同部分】一、选择题(2018,上册,16)(2017,上册,16)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正常雨水偏弱酸性的原因:SO2 + H2O=H2SO4B.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C2H5OH + 3O22CO2+3H2O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NaHCO3 + HCl = NaCl +H2O +CO2↑D.工业上用熟石灰制取烧碱:Ca(OH)2 + 2NaNO3 = Ca(NO3)2 + 2NaOH答案:C解析: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造成正常雨水偏酸性,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故错误;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错误;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工业上用熟石灰制取烧碱的反应原理是:Ca(OH)2+Na2CO3═CaCO3↓+2NaOH;故错误。
中考化学(2018、2017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物质的分离、提纯、制备和转化
![中考化学(2018、2017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物质的分离、提纯、制备和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c674191f02768e9951e738e0.png)
物质的分离、提纯、制备和转化【相同部分】一、选择题(2018,上册,36)(2017,上册,36)在实验室里,用铜粉制取氢氧化铜,有如下实验步骤:①加入稀盐酸;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③在空气中灼烧;④洗涤;⑤过滤;⑥干燥。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⑤⑥③④B.③②①⑤④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③①②⑤④⑥答案:D解析:铜不能跟稀盐酸反应,故不能先加入稀盐酸,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将铜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氧化铜,然后让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得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最后过滤、洗涤、干燥即可。
(2018,上册,55)(2017,上册,55)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下列混合物,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加以分离的是【】A.食盐(NaCl)和细沙B.纯碱和小苏打C.石灰石(CaCO3)和生石灰(CaO)D.蔗糖和味精答案:A解析:A、食盐能溶于水,而细砂不溶于水,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故选项正确.B、纯碱和小苏打,都能溶于水,不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故选项错误.B、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再次分离出氧化钙,不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故选项错误.D、蔗糖和味精均易溶于水,不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故选项错误.故选A。
(2018,上册,56)(2017,上册,56)除去硫酸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杂质,应选用的物质是【】A.NaOHB.稀硫酸C.稀盐酸D.Ca(OH)2答案:B解析:要记住“除杂不引杂”的原则。
氢氧化钠与碳酸钠不反应;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可以达到除杂的目的;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的同时,也生成了氢氧化钠,引入了新的杂质。
故选B。
(2018,上册,97)(2017,上册,97)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分离Zn和Cu的固体混合物:加适量的Cu (NO3)2溶液,过滤B.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的HC1:加过量Ca(OH)2固体,过滤C.验证BaSO4中含有BaCO3:取样,加适量稀盐酸后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D.制备Cu (OH)2:将CuSO4溶液和适量Ba(OH)2溶液混合,过滤答案:C解析:A、锌和适量的Cu(NO3)2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铜,再过滤,能分离出铜,但不能分离出锌,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HCl与过量Ca(OH)2固体反应生成氯化钙、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Ba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钡难溶于酸,用加适量稀盐酸后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可以确定是否含碳酸钡,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D、将CuSO4溶液和适量Ba(OH)2混合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过滤,无法分离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2018,上册,74)(2017,上册,74)下列转化中,只能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A.Zn →ZnSO4 B.CaCO3→CO2C.MgO →MgCl2D.Cu→CuCl2答案:C解析:A、锌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可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但锌和硫酸铜溶液等反应也可以生成铜和硫酸锌;不一定加入酸就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但高温下分解也能生成二氧化碳,不一定加入酸就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C、氧化镁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镁只有和稀盐酸反应才能生成CuCl2,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故选项正确.D、由于金属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后面,因此铜和稀盐酸不能反应,不能得到氯化铜。
中考化学(2018、2017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化学方程式及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中考化学(2018、2017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化学方程式及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2c1d5270a300a6c30c229fe4.png)
化学方程式及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相同部分】一、选择题(2018,上册,16)(2017,上册,16)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正常雨水偏弱酸性的原因:SO2 + H2O=H2SO4B.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C2H5OH + 3O22CO2+3H2O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NaHCO3 + HCl = NaCl +H2O +CO2↑D.工业上用熟石灰制取烧碱:Ca(OH)2 + 2NaNO3 = Ca(NO3)2 + 2NaOH答案:C解析: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造成正常雨水偏酸性,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故错误;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错误;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工业上用熟石灰制取烧碱的反应原理是:Ca(OH)2+Na2CO3═CaCO3↓+2NaOH;故错误。
故选C。
(2018,上册,79)(2017,上册,79)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H2O =H2CO3B.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Cu+2AgCl =CuCl2+2AgC.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Mg(OH)2+ H2SO4 =MgSO4+2H2OD.用稀硫酸除铁锈:H2SO4 +FeO = FeSO4 + H2O答案:A解析:A、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该选项正确;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但氯化银难溶于水,不能与氯化银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C、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不是硫酸,正确的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故错误;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错误;故选A。
中考化学(2018、2017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认识化学元素
![中考化学(2018、2017说明与检测试题对比)认识化学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fe31d64858fb770bf78a55ee.png)
认识化学元素【相同部分】一、选择题(2018,上册,71)(2017,上册,71)判断下列各组物质的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是【】A.硫、硅、锡B.碳、氯、钙C.氮、氖、钠D.铝、氦、银答案:D(2018,上册,34)(2017,上册,34)根据下列图示的信息判断,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硫属于非金属元素B.硫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答案:D(2018,上册,88)(2017,上册,88)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金原子的中子数为118C.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9D.“真金不怕火炼”指黄金的熔点很高答案:D二、填空题(2018,上册,2)(2017,上册,2)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
氖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的_____(填“最左边”“中间”或“最右边”)。
答案:20.18 最右边(2018,上册,39)(2017,上册,39)铁元素对人类生命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下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由此可知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
(2)人体缺铁会导致____(填“贫血” 或“佝偻病”)。
(3)生铁和钢是含_____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
(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净水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该化合物受热可分解为氧化铁、氧化钾和氧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6 55.85(2)贫血(3)碳(4)+6 4K2FeO42Fe2O3 + 4K2O+3O2↑(2018,上册,58)(2017,上册,58)下面的表格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这四种元素位于第______周期;等质量的四种元素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钠,则铝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
2018中考化学:常见物质鉴别方法
![2018中考化学:常见物质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be38c3bf18583d0496459fb.png)
2018中考化学:常见物质鉴别方法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1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6]一氧化碳: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无水珠生成,然后将烧杯迅速倒转,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一氧化碳.[7]氮气: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然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变浑浊。
2离子的检验酸液:①用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②活泼金属③不溶性碱④某些金属氧化物⑤碳酸盐碱液:①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或PH 试纸②某些可溶性盐盐酸和Cl-:用AgNO3溶液和稀HNO3,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硫酸和SO42-:硝酸钡溶液Ba2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BaCl2区别Cl-和SO42-:先用Ba2溶液再用AgNO3溶液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铵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Cu2+:用可溶性碱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Fe2+:用可溶性碱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Ca2+:用可溶性碳酸盐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钙离子3*相关例题*1.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2.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3.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4.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5.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鉴别
【相同部分】
一、选择题
(xx,上册,31)(xx,上册,31)只用一种试剂一次就可将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三种物质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
A.石蕊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二氧化碳
D.酚酞溶液
答案:A
解析:A、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分别显酸性、碱性、中性,使石蕊溶液分别显示红色、蓝色、紫色,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可以鉴别.
B、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与碳酸钠混合没有明显的现象,故不能鉴别.
C、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与盐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与蒸馏水反应但是没有明显现象,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不能鉴别.
D、酚酞溶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变红,在盐酸和蒸馏水中不变色,故不能鉴别.
故选:A。
(xx,上册,90)(xx,上册,90)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时,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A、稀盐酸与硝酸钠不反应,与碳酸钠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故能鉴别;
B、氯化钡与硫酸及硫酸钠都能反应,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现象一样,无法鉴别;
C、硝酸银与盐酸和氯化钠都能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无法鉴别;
D、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示碱性,酚酞溶液遇碱变红,二者现象相同,无法鉴别。
故选A
(xx,上册,64)(xx,上册,64)将下列溶液分别滴入到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中,可以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A.氯化铜
B.碳酸钠
C.氯化钠
D.酚酞
答案:B
解析:A、氯化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而与氯化钙溶液和稀硫酸均不能反应而无明显现象,故不能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
B、Na2CO3与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与氯化钙溶液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分别滴加Na2CO3溶液,产生气泡的是硫酸,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钙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氢氧化钠;故能出现三种不同现象.
C、氯化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均不反应,故不能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
D、无色酚酞溶于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分别显中性、碱性、酸性,遇酚酞溶液分别显示无色、红色、无色,故不能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
故选B.
(xx,上册,57)(xx,上册,57)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水区分NaCl和NH4NO3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N2和CO2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食醋区分食盐和纯碱
答案:B
解析:A、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所以可用水区分NaCl、NH4NO3,故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支持燃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错误;
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分别取少量两种白色粉末,分别加入食醋,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无气泡的则是食盐,故正确;
故选B。
(xx,上册,58)(xx,上册,58)下列各组物质的水溶液,只用无色酚酞溶液及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的是【】
A.NaOH、HCl、H2SO4
B.NaNO3、HCl、NaCl
C.NaOH、HCl、NaCl
D.NaOH、Ba(OH)2、NaCl
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盐酸和硫酸都呈酸性,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因此向三种溶液中滴加酚酞变红色的是氢氧化钠,无变化的是盐酸和硫酸,不能区别盐酸和硫酸,故A错误;
B、本组中含有两种盐溶液,都呈中性,且相互之间不反应,滴加酚酞试液都是无色,因此不能鉴别,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盐酸呈酸性,氯化钠溶液呈中性,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但盐酸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因此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氢氧化钠,无变化的是盐酸和氯化钠,然后再取不变红的溶液中的一种滴入变红的溶液中,若红色消失,则滴加的为盐酸,若不消失,则滴加的为氯化钠,可以区分,故C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因此向三种溶液中滴加酚酞变红色的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无变化的是氯化钠,无法区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故D错误;
故选项为:C.
(xx,上册,70)(xx,上册,70)检验某溶液是否为酸溶液,下列四种方案中不正确
...的是【】
A.向该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B.向该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看是否变红
C.向该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看是否变色
D.向该溶液中加锌粒,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答案:C
(xx,上册,43)(xx,上册,43)现有下列试剂供选择:①石灰水、②食醋、③食盐水、
④纯碱溶液、⑤烧碱溶液。
为了检验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应该用到的试剂是【】
A.②⑤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答案:B
(xx,上册,60)(xx,上册,60)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分解的石灰石,可选用的试剂是【】
A.稀盐酸
B.氯化钡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A
(xx,上册,47)(xx,上册,47)下列关于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B.均可用碱石灰(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干燥
C.可用燃着的木条来区分三种气体
D.实验室制取三种气体的反应属于相同的反应类型
答案:C
解析:A、氧气、二氧化碳均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因此可用燃烧的木条来区分三种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实验室制取氢气采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属于置换反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均属于分解反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采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复分解反应;属于三种不同的基本反应类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xx,上册,46)(xx,上册,46)现有以下供选试剂:①紫色石蕊溶液、②酚酞溶液、③碳酸钠溶液、④澄清石灰水。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水、稀硫酸,可选用的一种试是_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鉴别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是____。
答案:①③
解析:鉴别氢氧化钠溶液、水、稀硫酸,应选用的一种试剂是石蕊试液,把石蕊试液分别滴加到各种液体中时,液体变蓝色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液体变红色的是稀硫酸,液体不变色的是水;
鉴别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应选用的一种试剂是碳酸钠溶液,把碳酸钠溶液分别滴加到各种液体中时,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钙溶液,产生气泡的是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xx,上册,20)(xx,上册,20)某课外活动小组从实验废液中回收银,再检验所得银粉样品中是否含有铁粉。
(1)甲同学用简单的物理方法迅速证明了样品中含有铁粉,该方法可能是____。
(2)乙同学拟定了测定样品中银的质量分数的实验步骤:
A.取两药匙样品,加入过量稀硫酸;
B.待充分反应后,取出不溶物; C不溶物经洗涤、干燥后称量,记下其质量。
①步骤B中能判断已经充分反应的方法是_____。
②步骤B中实验操作的名称是____,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
③根据乙同学的设计进行实验能否达到目的?_____(填“能”或“不能”)。
其理由是_____。
答案:(1)用磁铁来吸铁粉
(2)①滴加稀硫酸时溶液中不再有气泡产生,则可判断已充分反应②过滤漏斗烧杯玻璃棒③不能该实验设计中未称量样品的质量
三、简答题
(xx,上册,37)(xx,上册,37)实验室仅提供常用的玻璃仪器,请你用简单的化学方法把稀盐酸、氢氧化钠、澄清石灰水三种溶液鉴别开来。
答案:各取三种溶液少许,分别用玻璃管向溶液中吹气,变浑浊者为澄清石灰水。
然后再向浑浊液中滴加另外两种溶液中的一种,能使其变澄清者为稀盐酸,否则为氢氧化钠。
【不同部分】
xx
一、选择题
(xx,下册,8)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
..的是()
A.用水鉴别炭粉和二氧化猛
B.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
C.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D.用相互刻画的方法鉴别黄铜片和铜片
答案:A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