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教无类》
论语《有教无类章》原文及解读
论语《有教无类章》原文及解读(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论语《有教无类章》原文及解读【导语】:三十八有教无类章子曰:有教无类。
对《论语》中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解读
对《论语》中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解读读《论语》,谈孔子的教育思想一、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1.有教无类,办立私学。
———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第十三章)在周朝,只有贵族弟子才有受到教育的权利,然而孔子从三十岁就开始办私立学校,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招收一切愿意来学习的人来学习,打破了教育被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并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无悔焉。
”(《述而》第七章);子欲巨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第十四章)。
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见面礼得人,他都收他做弟子,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具体表现;孔子认为,教育不应该分对象,不管你是官宦子弟或是普通老百姓,不管你或贫穷或富裕,不管是南方人,北方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男人或是女人;也不管你比较聪明,亦或者头脑比较迟钝等等都是有权受到教育的。
孔子坚信即使是文化落后的确的人也可以接受教育,并且坚信办私立学校的教育能使很多人受益。
2.有关教育方法:2.1启发式教育,并掌握时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第十八章)。
孔子阐述了自己启发式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他指出。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积极主动为主,对学生进行启发要掌握好时机,不到必要的时机不要进行启发。
2.2师生要相亲相敬:子畏于匡,颜渊后。
子曰:“吾以为女死矣。
”曰:“子在,何敢死。
”(《先进》第二十三章)。
孔子在匡地被围困,颜渊落在了后面。
当孔子找到颜渊后高兴的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
”颜渊笑着说:“老师还在,我怎么敢死啊。
”这体现了孔子所倡导的师生就应做到相亲相敬。
2.3思无邪,注重教材的思想性。
子曰:“《诗》三百,舍以敬之,曰思无邪。
”(《为政》第二章)。
古代文献都藏于官府,书写工具简陋一般人读书非常困难,相传孔子曾对古代典籍整理册订,编写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课本,即后世所谓的“六经”。
《有教无类》详细
翻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 译 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课 文
愤:郁结,指有疑难问题想弄明白。 启:开导,启发。 悱:想说而说不出来,不知如何表达。 隅:墙角,指一个方面。 不复:不再次去教他。
【翻译】孔子说:“不是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 没弄明白,就不去开导他;不是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 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做例子给弟子讲清 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就是 说不能由一件事情类推而弄明白其他许多事情),就不再 次去教他。”
赏 析 评 价
因材施教总结: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较古代西方教育理 论家昆体良早五百年,他对因材施教有其 独特的见解和做法: 1、 孔子注意了解学生情况,承认学生间 的个别差异。 2、 孔子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有 针对性地教学。 3、 孔子主张把统一要求和培养特长结合 起来。
翻 4.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 译 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 课 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 文 知。焉得仁?” 令尹:楚国国君之下地位 最高的官。 三:虚数,多次。 仕:做官。 喜色:高兴的脸色。 已:使……停止,即罢免。 之:指代子文。 愠色:生气、怨恨的脸色。 焉:哪里,怎么。
3.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翻 译 ‘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 课 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 文 由也兼人,故退之。” 惑:迷惑,糊涂。 敢:谦辞,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进:(动作使动)使……前进。 兼:胜过,超过 退:(动作使动)使……后退。
据《史记》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 雄鸡,佩豭jiā 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 后儒服委质(贽),因门人请为弟子。”
古代教育中的名词解释有教无类孔子的教育主张。《论语卫灵公》:“子
古代教育中的名词解释有教无类孔子的教育主张。
《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东汉马融注:“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
”意思是人们有分贵贱贤愚,也不分地区种类,都可作为教育对象。
周代,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机会。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及于庶民,因而他的学生很多,其间不少是平民。
这个主张对传播文化有积极意义。
循循善诱语出《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循循然,有次序地;诱,劝导。
意思是按照人们的思维规律,用耐心的疏导方法,进行教育。
后来称道教育有方为循循善诱。
举一反三孔子所提倡的教育方法。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是物有四隅,举其一隅,而不能推知其他三隅的人,即不必教导。
隅,即方面、角落;反,即类推,后以“举一反三”来比喻由此及彼的推理方法。
青出于蓝语出《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蓝,指蓝草,可作染料。
后世常以“青出于蓝,胜于蓝”来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教学相长语出《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认为教与学可以相互促进。
后人常用“教学相长”来表述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辩证关系。
温故知新语见《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为温习旧业,以获新知。
孔子提出的这一学习方法,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
师法师长传授之法,特指汉代的经学传授。
汉初博士教授经书,俱凭口授,由于口耳相传,难免错误,必遵大师所讲的经说为准绳,遂成师法。
如某一经的大师,被立为博士以后,他的经说便为“师法”。
《汉书•胡毋生传》:“惟嬴公守学,不失师法。
”胡毋生是汉景帝时的博士,嬴公是他的生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嬴公能传其师胡毋生《公羊春秋传》经说的真谛。
家法汉代传经师法相承,各自名家。
弟子们按照一家的师法讲经,称为“守家法”。
“有教无类”原文及解释
“有教无类”原文及解释名句:有教无类。
摘自:《论语·卫灵公篇》解释:施行教育不分等级,无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
卫灵公篇原文: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明日遂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子张书诸绅。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
郑声淫,佞人殆。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有教无类》
历史回眸:
1973年7月19日 《辽宁日报》报道的张铁生“白卷事件”
青年时期的张铁生(左前一)
张铁生 近照
1973年辽宁考生张铁生在大学招生文化考试中交了
“白卷”,却在试卷背后写了一封为自己成绩低劣辩 护的信。他被江青等人树为“反对资产阶级教育路线 回潮”的“反潮流英雄” 。 1973年7月19日,《辽宁日报》头版头条以《一份发 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张铁生的这封信,后来张铁生 被破格录取。 自1970年起,中小学开始全面、大批地招收新生,新 生入学的首要条件是政治表现,一切文化考核均被取 消。 招收的新生以政治表现、出身为首要标准,文化标准 一开始就被放在无足轻重的地位,这就使得招生工作 中依靠权力和关系的“走后门”之风在一开始便明目 张胆,愈演愈烈。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决定恢复由于文化大 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以统一考 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中国由此重新 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这次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 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 中毕业生。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 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 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邓小平功不可没!
学思结合
8、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 不说。”
【注释】回,指颜回。“说”,通“悦”。
【译文】颜回不是帮助我啊,对我说的话 没有一句不喜欢的。
不希望弟子言听计从,主张学生 提出自己的见解。
9、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 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注释】 而,却,表转折 【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别 人),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 孔子答道:‚可以啊。(但是)不如贫 穷却乐于道,富贵却喜好礼啊。‛
读孔子之有教无类
•
分析与总结:
经柏龙: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部分。教育公平是一种相对的、 动态的平等。过去的人们的要求是“人人有学上”,现在的要求是 “人人上好学”。
结合实际分析:
• 教育不公平现象:
继承和发扬
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公平;重点学校教育与一般学校教育 的不公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公平;男童教育与女童教育的 不公平;优等生教育与后进生教育的不公平;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 的不公平;关注知识与关注能力的不公平。---经柏龙教授(一个全 国农村教育的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2007年3月5日
读孔子之有教无类
子曰:“有教无类。” 公》
----《论语 · 卫灵
译文: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贫富、 智愚、地域等等的区别。”
贵贱 贫富 国别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不计较学生出身,对待出身各异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 倚; • 不抛弃行为有污点的学生; • 重视教育的公开性。
故事:
• 孔子办学
• 坏邻居
有教无类 原文及翻译
有教无类原文及翻译
《有教无类》原文与赏析:
(孔)子曰:“有教无类①。
”(《论语·卫灵公》三十九)
注释:
①类:类别。
译文:
孔子说:“人人皆可教育,没有什么类别(有高低贵贱之别)。
”
感悟:
在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前封建时代,孔子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并身体力行,从而打破教育垄断专属的局面,使教育下移,可见这位大思想家、教育家的开明和民主。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现存的城乡之间、校际之间“重点”与“非重点”教育资源严重不公的现象,已成为社会不公平的源头之一。
有教无类出自于哪里
有教无类出自于哪里
有教无类来源于儒家经典《论语》。
《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
译文:
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
用大白话来说,有教无类的意思就是啥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管他是农民还是穷人,傻子还是瘸子,孝子还是畜生。
这里,提到有教无类,就想到孔子有关的另一个词,因材施教:
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因材施教就是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其实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有教无类的因,才有因材施教的果。
既然啥人都可以做学生,三教九流的人都有,那么采用一视同仁的教育方式,肯定行不通,只有因材施教了,这个是一脉相承的。
孔子有教无类的名言
孔子有教无类的名言
孔子有关于“教无类”的名言原话是:“有教无类。
”,出自《论语·卫灵公》一章。
意思是说,教育应该普及到每一个人,不分贵贱、贫富、男女老少,使得每个人都能够接受教育,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句话反映了孔子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主张人人平等接受教育,强调教育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也是个人成长和提升的关键。
他认为,教育是最好的改变命运的途径,只要接受教育,就有可能在社会中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机会。
这一理念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中,教育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和人民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我们应该秉持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推动教育公平化和普及化,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教无类名词解释答案
有教无类名词解释答案古代教育中的名词解释有教无类孔子的教育主张。
《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东汉马融注:“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
”意思是人们有分贵贱贤愚,也不分地区种类,都可作为教育对象。
周代,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机会。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及于庶民,因而他的学生很多,其间不少是平民。
这个主张对传播文化有积极意义。
循循善诱语出《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循循然,有次序地;诱,劝导。
意思是按照人们的思维规律,用耐心的疏导方法,进行教育。
后来称道教育有方为循循善诱。
举一反三孔子所提倡的教育方法。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是物有四隅,举其一隅,而不能推知其他三隅的人,即不必教导。
隅,即方面、角落;反,即类推,后以“举一反三”来比喻由此及彼的推理方法。
青出于蓝语出《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蓝,指蓝草,可作染料。
后世常以“青出于蓝,胜于蓝”来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教学相长语出《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认为教与学可以相互促进。
后人常用“教学相长”来表述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辩证关系。
温故知新语见《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为温习旧业,以获新知。
孔子提出的这一学习方法,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
师法师长传授之法,特指汉代的经学传授。
汉初博士教授经书,俱凭口授,由于口耳相传,难免错误,必遵大师所讲的经说为准绳,遂成师法。
如某一经的大师,被立为博士以后,他的经说便为“师法”。
《汉书•胡毋生传》:“惟嬴公守学,不失师法。
”胡毋生是汉景帝时的博士,嬴公是他的生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嬴公能传其师胡毋生《公羊春秋传》经说的真谛。
家法汉代传经师法相承,各自名家。
弟子们按照一家的师法讲经,称为“守家法”。
《论语》中的27个成语典故
《论语》中的27个成语典故1.【有教无类】[出处]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此教育理念为孔子所倡导,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2.【诲人不倦】[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述而》)<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环游世界,经历了新郑之病。
他们不得不在那里住了几个月。
弟子樊迟问孔子如何做农活。
孔子心里不高兴,非但没有孜孜不倦地教导别人的习惯,反而承认自己不如老农。
樊迟不得不向当地农民咨询,最终种植了瓜类和蔬菜,如葫芦和扁豆。
3.【学而不厌】[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释义>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勤奋好学。
它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方面。
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今天,我们仍在推广他的教育理论。
4.【不耻下问】[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清·刘鹗记的第七回也表明: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5.【温故知新】[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释义>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闻一知十】[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6.《有教无类》
赏 析 评 价
(2)以,来,表修饰
【译文】 孔子说:“我曾整天不吃饭、整 夜不睡觉地思考。没有什么益处,不如去 学习啊。
选文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而:表转折;
罔:欺骗、蒙蔽。 殆:危险。
【译文】只是学习而不动脑子思考就会上当受 骗,只是空想而不学就会陷入危险。
学思结合
选文8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 无所不说。‛
选文2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 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 上也。‛
【译文】孔子说:“资质处于中等
水平的普通人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 高深的学问和道理;资质处于中等水 平的普通人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 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这则选文反映了孔子什么教 育观念?
本则中孔子强调教育要结合受教育 者的智力高下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即 “因材施教”的原则。 【解释】:因:根据;材:资质;施: 施加;教:教育。
【意思】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 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出处】:《论语· 为政》“子游问孝”、 “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 “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 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 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选文3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 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 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 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 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中的教育观
《论语》中的教育观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方法,最为后人称道的,主要包括:“有教无类”(卫灵公15·39)、“因材施教”、“尊师爱生”、“践行兼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方面。
1、“有教无类”孔子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主张打破一切界限,让所有的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7·7)。
【译文】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
”在孔门弟子中,真可谓诸色人等皆有,孔子莫不尽心教导,循循善诱,一视同仁。
2、因材施教由于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其门下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有,因此便能针对不同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把他们培养成为各色各样具有独特表现的人才。
①深入了解学生孔子对自己学生的性格为人、资质才艺,十分了解;对他们的优长与缺点,也非常清楚。
孔子在《论语》中,有多处论及孔门弟子的性格特点。
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原文】雍也6·8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译文】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让他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让他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让他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先进11·18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yàn。
【译文】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卤莽。
“师也过,商也不及”;先进11·16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译文】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份,子夏不足。
《有教无类》原文及译文
《有教无类》原文及译文《有教无类》原文与译文1【原文】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评析】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
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
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2【原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评析】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
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1)?”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
”【注释】(1)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2)兼人:好勇过人。
【译文】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
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
”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评析】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
儒家的有教无类
儒家思想之一: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原句为“子曰:“‘有教无类。
’”意为:“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此教育理念为孔子所倡导,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
“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
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
西周时期,政府设国学和乡学两类。
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两级,而乡学则多称为庠、序、校、塾等。
《礼记·王制》记载,“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西周前期,因战事频仍,学校教育以武事为主,而西周后期政权稳定,开始倾重文化教育。
当时大学学习以礼、乐、射、书为主,而小学则多学六艺基础知识。
此时的教育依然以贵族教育为主,平民是很难进入官办学校学习的。
到了东周,战乱频仍,礼乐崩坏。
周王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制度开始崩解,诸侯开始为政一方。
为了培养本国人才,诸侯纷纷设立自己的官学,称为“痒宫”。
这时候教育对象不再局限于贵族,为了充实人才,一些有能力的平民也被官学吸收培养。
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也在同一时期兴起,孔子本人非常认同扩大教育对象范围的做法,同时他还提出教育是教化民众,增强国家实力,维护统治稳定的重要手段,因此,他认为教育甚至不能仅仅局限在有潜力有培养价值的人,而应推广至所有国民。
所以,他本人积极推广私学,认为这样可以使任何愿意学习的人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故而,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
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
一起学《论语》15.39卫灵公篇——有教无类
一起学《论语》15.39卫灵公篇——有教无类一起学《论语》15.39卫灵公篇——有教无类【原文】子曰:“有教无类。
”【白话】孔子说:“人应当受教化而不分种类。
”【释词】教:教化。
不仅“教”,而且要有“化”。
无类:类,种类、类别、性类。
钱穆:“人有差别,如贵贱、贫富、智愚、善恶之类。
”马融:“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
”蕅益大师:“若使有类,便无教矣。
”【先贤精义】《论语注疏》曰:此章言教人之法也。
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
戴溪曰:圣人只有教人之心,无分别人之心。
《论语义疏》曰:人有贵贱,同宜资教。
不可以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
教之则善,本无类也。
《吕氏春秋》曰: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
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
陈祥道曰:教在己,类在人。
在己者不可以有倦,在人者不可以有择。
此所谓“有教无类”也。
盖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而其性未尝不善;不幸而处于不善之类,君子其可求类而教之哉?一应之以无我而已,故难言者。
孔子于孺悲则不见,孟子于滕更则不答,非不教之也,不屑教也。
朱子曰: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
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
唐文治曰:种类因地域而分,气类因风俗而异,然人性皆善,圣人施教,既因乎地质之宜,复矫乎风俗之变,是以人性皆复于善,而无品类之殊矣。
《易传》曰:“君子以教思无穷。
”盖兼君德、师道而言也。
刘宗周曰:有教无类,分明天地气象。
善恶之类虽殊,而天地生物之心初无拣择,栽培倾覆,物之自取,则然天地无心也,圣教亦然。
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有不屑之教诲也者,其无类也夫?其辨类也夫?《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见圣贤立教之公心也。
人性本无不同,而气质不无或异,故有智即不能无愚,有贤即不能无不肖。
然存乎人者,虽有智愚、贤不肖之殊,而君子教人,惟知大道为公,无一人不在裁成之内,初何尝因其等类而有所分别耶?《易》曰:“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有教无类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有教无类【原文】子曰:「有教无类(1)。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注释】(1)类:区分族类,例如贵贱贫富等。
【翻译】孔子说:「我施教的对象,没有贵贱贫富等的分别。
」【评析】孔子「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适应「士」阶层兴起、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
他认为人的品行可以透过教育学习而改变,凡是愿意来学的,不问家世身分,不分贵贱贤愚,也不分族类,不分老少,一律施教。
孔子十五岁立志向学,三十岁开始在杏坛收徒讲学,一生曾教导过三千多人,不但教平民,女孩子、厮仆也都教过,也有出身穷困的弟子,如子路、仲弓、原宪等,也有贵族弟子,如孟懿子、南宫敬叔等。
孔子将礼乐教化向所有人敞开,配合「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学有专精的有孔门四科十哲、七十二贤人,开中国古代私学、平民教育的先河,也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但他认为自己只不过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而已。
孔子虽然没能广泛实现小康、大同的政治理想,但也实现了「有教无类」的原则,没有分别心,只要对方愿意,就无私无我利他。
这样的心性修养,体现的是宽容大度、真心为别人好、默默牺牲奉献、无怨无悔,这让人想起天地无私,默默无言,生养万物,却是人们不可或缺的。
我们对天地、对君子那崇高的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德行,能不敬重吗?【延展】1、「有教无类」虽然表现在教育领域,但这种心性修养,如果表现在其它方面,也能缔造不同凡响的辉煌。
不平凡的心性修养,表现出来的言论、功绩或德行,都能成为人们参照的典范,古人讲:「立德、立功、立言」,还是最看重道德修养,那是能成就好事、利益他人的根本。
所以你认为孔子为何能做到「有教无类」,而且成为后人的典范呢?他最主要是要教导人们什么?2、无分别心,一视同仁,依照适当的方式善待所有人,是一种高尚的境界,但是一般人无法体会这种状态,还容易误解,甚至以为是不伦不类了。
例如:人和动物是不同种类,无分别心,是合乎道德、宇宙原理的,而爱自己的宠物和人一样对待,是违反道德、宇宙原理的,那不是无分别心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后来引申为学问上的研究、探讨。指共同研 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 不愤不启: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 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 不去启发他。
1、子曰:“有教无类。”
【注释】教,教育;类,类别。 【译文】 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 (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 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 外,对谁都进行教育。)
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 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 “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注释】斯,副词,就;诸,之乎;其, 加强反问语气。
【译文】 子路问道:“听到就去做 吗?”孔子回答说:“有老父长兄健 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冉有问 道:“听到就去做吗?”孔子回答: “听到就去做!”
学思结合
8、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 言无所不说。”
【注释】回,指颜回。“说”,通“悦”。
【译文】颜回不是帮助我啊,对我 说的话没有一句不喜欢的。
不希望弟子言听计从,主张 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9、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 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 好礼者也。” 【注释】 而,却,表转折
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注释】中人,资质中等的普通人, 一般人。语上,告诉他高深的学问 和道理。
【译文】孔子说:“资质处于中等水平的 普通人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 和道理;资质处于中等水平的普通人以下 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因材施教
3、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 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 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
【注释】 也,句中语气词,表停顿;“进之”“退之”,使动用法。
【译文】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做吗’,您 说‘有父兄活着’;冉求问‘听到了就去做吗’,您说 ‘听到就去做’。我有点糊涂,斗胆问问。”孔子说: “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这样回答,推进他一把; 子路敢作敢为,有时不够慎重,所以我这样回答他,以 使他遇事能够退一步想想。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决定恢复由 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 制度,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 上大学。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 人才的春天。 这次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 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 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会议还决定,录取学 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 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邓小平功不可没!
《论语》
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选文中的重要词句; 2.掌握孔子关于教育与教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重点) 3.领会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启发意义; (难点)
“无类”指什么? 一、不分身份、地位均要 教育。 二、不管品行、习性,对 所有的人都平等地加以教 育。
成语积累:
举一反三: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 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因材施教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以,根据;反,类推。
【译文】孔子说“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 白某个问题却又弄不明白,就不去开导他, 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又表达不出来, 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作例子给弟子 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 个墙角的情况,就不再去教他。”
历史回眸:
1973年7月19日 《辽宁日报》报道的张铁生“白卷事件”
青年时期的张铁生(左前一)
张铁生 近照
1973年辽宁考生张铁生在大学招生文化考试
中交了“白卷”,却在试卷背后写了一封为 自己成绩低劣辩护的信。他被江青等人树为 “反对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的“反潮流 英雄” 。 1973年7月19日,《辽宁日报》头版头条以 《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张铁生的这 封信,后来张铁生被破格录取。 自1970年起,中小学开始全面、大批地招收 新生,新生入学的首要条件是政治表现,一 切文化考核均被取消。 招收的新生以政治表现、出身为首要标准, 文化标准一开始就被放在无足轻重的地位, 这就使得招生工作中依靠权力和关系的“走 后门”之风在一开始便明目张胆,愈演愈烈。
注重启发,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6、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 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尝,曾经;以,来,表修饰 而:表转折;罔,欺骗、蒙蔽。殆,危险。 【译文】6.孔子说:“我曾经整日不吃,整夜 不睡来思考,没有什么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啊。”7.光学而不动脑子思考就会上当受骗, 只是空想而不学就人会陷入危险。
【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别 人),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 孔子答道:“可以啊。(但是)不如贫 穷却乐于道,富贵却喜好礼啊。”
9、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 “赐也,始可言《诗》已矣,告诸往而 知来者!”
(举一反三)
【译文】子贡说:“《诗三百》说‘好比 加工象牙和骨头,切了之后还要磨治; 好比加工玉石,用刀凿刻之后还要打磨’ 那就是说的这种道理吧?”孔子说: “端木赐啊,从现在开始可以同他讨论 《诗三百》了,把过去的事情告诉他就 能推知将来的事情!”
孔 子 的 教 育 思 想 及 方 法
第二则 因材施教 第三则 因材施教 第五则 注重启发,举一反三 第六则 学思结合 第七则 学思结合 第八则 不言听计从,敢于质疑 第九则 举一反三
文本探讨:
文本表现了孔子哪些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学思结合…… 结合文本和教育现状谈谈你对高考制度 或应试教育的看法。 有学者认为:现行教育制度过度强调死 记硬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 学生们也承受了多年压力……严重制约 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有人大委员指出,应试教育是一些学生逃 出校门,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源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