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C80高强混凝土配比

合集下载

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分析

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分析

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分析摘要:为适应建筑工程的飞速发展,适应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得到了广泛研究,并逐渐得到应用。

本文阐述了通过采用P·Ⅱ52.5级硅酸盐水泥,UNF-3型缓凝高效减水剂,Ⅱ级粉煤灰配制C80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并对C80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性能均优于普通混凝土。

关键词: 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水胶比;抗压强度试验;抗渗性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其高强度、高耐久性和高工作性能以及高体积稳定性等性能能适应现代工程结构向高层、大跨、重载以及结构复杂化方向的发展。

应用高强混凝土可以减小结构断面、增加工程的使用面积和有效空间,同时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冻、抗腐蚀以及耐磨等系列耐久性能。

按我国现行的有关规程规定,配制C60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为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国外已有相当的研究与应用水平,如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已能配制C80~C90的高强混凝土。

美国、加拿大也在工程中应用C60~C100混凝土,最高达C120级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但我国针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质量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为此,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意义重大。

1 研究技术方案本研究配制C80高性能混凝土的目标主要是满足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的要求。

影响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因素主要有水泥砂浆用量、骨料级配、外加剂品种及掺量;影响强度和密实度的主要因素是水胶比和矿物掺合料,粗骨料粒径、砂率和集料数量也会对强度有所影响;影响耐久性的因素是拌合物的均匀性、稳定性以及硬化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所用原材料的品质等。

因此,为研制C80高性能混凝土,采用P·Ⅱ52.5级水泥,在拌制混凝土中掺加UNF-3C型缓凝高效减水剂,并掺加Ⅱ级粉煤灰。

C80机制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置

C80机制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置

1原材料(1)水泥。

试验采用P-O42.5水泥,其28d抗压强度为54.9MPao(2)矿粉。

试验采用S95级高炉矿渣粉,其28d活性指数100%。

(3)粗骨料。

试验采用5~20mm连续粒级碎石,压碎指标为6.6%,含泥量为0.3%o(4)外加剂。

试验采用JF1-2聚痰酸高性能减水剂,其减水率为27%o(5)硅灰。

试验采用SF93硅灰,其SiO2含量为94.76%o(6)细骨料。

试验采用高品质机制砂、低品质机制砂和河砂,细骨料基本指标见表Io表1细骨料基本指标22.2混凝土配合比本次试验设计为C80机制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依据JGJ/T281-2012《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规范。

本次设土胶凝材料中硅酸盐水泥用量,故采用低水化热和低碱含量的P-O42.5水泥,且合理控制水泥用量,设定水胶比为0.18、0.21两种配合比进行比较,实现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耐久性及经济性的综合优化。

鉴于不同细骨料性能的区别及砂率变化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本次配合比设计对砂率也进行了变化调整,以便研究其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的影响。

C80机制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见表2o表2C80机制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kg∕m32.3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试验依据表2中的配合比进行试验,对其新拌混凝土各项工作性能进行试验,结果见表3o表3C80机制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通过上述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的各项试验结果可看出,相同配合比条件下,试配编号SP-I天然砂和SP-3高品质机制砂工作性能均良好,SP-5低品质机制砂出机坍落度及Ih经时损失稍差,其他各项工作性能良好。

试配编号SP-2天然砂和SP-4高品质机制砂工作性能均良好,SP-6低品质机制砂出机坍落度、Ih经时损失稍差,倒筒时间超过20s不同水胶比各项试验结果相近,由此可看出细骨o料品质对混凝土各项工作性能影响较大。

根据当前京津冀地材的情况,改善低品质机制砂混凝土更符合生产使用需要、更具有经济性。

C80配合比

C80配合比

C8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1)强度概率保证率按GBJ 107-87对混凝土强度概率条件考虑,以95%的强度概率保证率计算HSPCMT的施工配制强度f cu,o =fcu,k+1.645σ=80+1.645×6=89.87MPa(2)确定水灰比根据搅拌站实验,对于C80混凝土,水灰比应控制在26%--31%之间,根据本设计的具体情况,选择27%。

(3)用水量的计算参考用水量为mwo=155kg(4)水泥用量m co =mwo/( W/C)=155/0.27=574.074kg/m3(5)减水剂用量(聚羧酸高效减水剂)mao=574.074×0.025=14.352kg/m3 (6)选砂率βs=34%(7)计算砂、石用量(重量法)574.074+mgo +mso+155=24500.34=mso /(mgo+mso)解得:mso=585kg/m3mgo==1136kg/m3(8)用11%的粉煤灰取代水泥,11%×574.074=63.148 kg/m3;用5%的硅灰取代水泥,5%×574.074=28.704kg/m3水泥用量,574.074-63.148-28.704=482.222 kg/m3。

(9)配合比:水灰比配合比水泥(kg/m3)外加剂(%)粉煤灰(kg/m3)硅粉(kg/m3)砂率(%) 水泥:砂:碎石0.27 1:1.019:1.979 482.222 2.5 63.148 28.704 34。

关于C80高强度混凝土配比的初步探索

关于C80高强度混凝土配比的初步探索

关于C80高强度混凝土配比的初步探索C80高强度混凝土是一种常用于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配比。

由于其强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建筑项目中。

对于C80高强度混凝土的配比设计,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因此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本文将就C80高强度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展开初步探索,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C80高强度混凝土的特点C80高强度混凝土是一种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通常用于需要承受较大荷载的工程结构中。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强度高:C8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为80MPa,明显高于一般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因此适用于一些对混凝土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

2. 耐久性好:C80混凝土中的水泥掺量较高,因此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抗渗性能,适用于一些长期使用、对混凝土耐久性要求高的工程项目。

3. 施工性能好:C80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也相对较好,能够满足一些对混凝土施工性能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

C80高强度混凝土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混凝土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对于C80高强度混凝土的混凝土配比设计,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1. 水灰比设计水灰比是混凝土配比中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抗渗性能、强度等。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高,但是工作性能会变差。

针对C80高强度混凝土,需要对水灰比进行合理设计,既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又要考虑其施工性能。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经验,C80高强度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在0.35-0.45之间,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进行确定。

3. 骨料配合比设计骨料在混凝土中起着支撑和填充作用,对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等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对于C80高强度混凝土,需要对骨料的类型、粒径、配合比进行合理设计,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C80高强度混凝土的骨料应选择优质的砂石骨料,并且要合理控制粒径,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C80高性能混凝土

C80高性能混凝土

网上给的参考比例,你看看有用吗?C80:水泥52.5 :490 中砂:687 碎石:(5-25)948 水:150 一级粉煤灰:78硅粉;32 外加剂:15 单位:公斤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制及应用【中国水泥网】作者:邱娅男单位: 【2009-09-29】随着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效减水剂和高活性的混凝土掺和料不断得到开发与应用以及工程结构向大跨度、高层、超高层及超大型发展的需要,混凝土强度、性能不断提高,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大跨桥梁、高层建筑、地下、水下建筑工程的修建和使用,使高强和高性能化的混凝土已逐渐成为主要的工程结构材料。

由于工程建设的范围与规模不断扩大,要求混凝土具有高强、高体积稳定性、高弹性模量、高密实度、低渗透性、耐化学腐蚀性及高耐久性并具有高工作性等特性。

因此,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将占据主要地位。

现就南方某地下工程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制与应用作如下简述。

1.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制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它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选用优质原材料,在严格的质量管理条件下制成的。

除了水泥、水、集料外,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质超细粉与高效外加剂。

它是重点保证耐久性、工作性、各种力学性能、适用性、体积稳定性和经济合理性的一种新材料。

1.1 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要求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是在严酷环境下使用的,要求易于泵送、浇筑、捣实,不离析,能长期保持高强、高韧性与体积稳定性,且使用寿命长。

因此它必须具有工程设计和施工所要求的优异的综合技术特性,具体如下:(1)具有高抗渗性和高抗介质侵蚀能力。

高抗渗性是高耐久性的关键。

(2)具有高体积稳定性,即低干缩、低徐变、低温度应变率和高弹性模量。

(3)高强、超早强,即满足工程结构或构件较高要求的承载能力。

(4)具有良好的施工性,即满足施工要求的高流动性、高黏聚性,坍落度损失小,泵送后易于振捣,甚至免振达到自密实。

C80高强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C80高强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C80高强混凝土设计与泵送施工技术摘要:C80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则、泵送技术及管理要求。

关键词:C80;高强混凝土;泵送施工;质量控制1概述高强混凝土主要指依靠添加高效减水剂和一定数量的活性矿物掺合料,使新拌混凝土拥有良好的工作性,并在硬化后具有较高强度的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的发展已成为混凝土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并且已经成功地在许多实际工程中应用,包括高层或超高层建筑、桥梁结构等。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强混凝土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它降低构件截面面积、减少混凝土成本。

配制出C80以上强度的混凝土,对于当今的科技技术却不是难题。

但配制出的混凝土能否满足泵送要求,却是施工中的难点。

如何优化高强混凝土的配比,使其即能满足泵送要求,又能在龄期到后满足强度要求。

2 C80高强泵送混凝土的配制2.1 C80高强混凝土配制技术C80高强混凝土的配制的技术途径:掺加超塑化剂和超细矿物质掺合料,浆集体积比大约为35:65,砂率取决于粗集料的级配和粒型,粗细集料的比例宜为40%。

超塑化剂可以大幅度降低混凝土水胶比,提高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

超细矿物质掺合料能替代水泥,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还可与水泥水化产生的Ca(OH)2发生二次火山灰反应形成C-S-H凝胶,形成高强致密的水泥石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2.2 C80高强混凝土的泵送高强混凝土泵送技术主要是解决混凝土强度与可泵性这一矛盾。

高强要求混凝土的水胶比尽量小,导致混凝土粘度大,宜造成混凝土与管壁的摩擦阻力过大而堵泵。

可泵性要求混凝土拌合水足够多,保持混凝土的大流动性,和低粘度。

问题的解决要依靠高性能的超塑化剂,级配、粒型良好的集料,性能良好的矿物质掺合料,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以满足泵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要求。

2.3原材料2.3.1粗骨料应根据泵送高度、泵管直径、选用不同的粒径级配。

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粗骨料粒径宜小于管径的1/3,其质量应符合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之规定。

(完整版)C80高强混凝土配比

(完整版)C80高强混凝土配比

(完整版)C80高强混凝土配比C80高强混凝土配比C80混凝土强度高对材料要求也高:水泥:优质52.5水泥;粉煤灰:I级优质粉煤灰;矿粉:不低于S95级,最好是S105级优质矿渣粉;砂:级配合理的优质中砂;石子:5-20mm级配良好的石子,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5%或尽量小;高性能减水剂:正常掺量范围内最大减水率不小于35%;如果有其它性能要求尚需要复掺其它外加剂;配合比范围:水泥380kg,矿粉:120kg,粉煤灰:70kg,水:148kg,砂:720kg,石:992kg,外加剂:约8-10kg,只是一个大致的数,不作为工程应用依据。

如果有硅粉,水胶比、水泥、矿粉、粉煤灰均要做相应调整。

施工条件,如泵送与否,也要做相应调整。

如果需要根据实际材料确定确切的配合比可以再研究。

1)粗集料除进行压碎指标试验外,对碎石尚应进行岩石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其结果不应小于要求配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R的1.5倍。

2)高强混凝土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2.6,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

3)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规范规定。

当无可靠的强度统计数据及标准差数值时,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平均值)对于C50~C60应不低于强度等级的1.15倍,对于C70~C80应不低于强度等级值的1.12倍。

4)高强混凝土所用砂率及所采用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品种、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5)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00kg/m^3,水泥和混合材料的总量不超过550~600kg/m3,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结料质量的30%,沸石粉不宜超过10%,硅粉不宜超过8%~10%。

各种混合料的掺用种类及数量,必须通过试验后确定。

6)高强混凝土配合比提出后,尚应进行6~10次重复试验进行验证。

C80高强混凝土配比

C80高强混凝土配比

C80高强混凝土配比C80混凝土强度高对材料要求也高:水泥:优质52.5水泥;粉煤灰:I级优质粉煤灰;矿粉:不低于S95级,最好是S105级优质矿渣粉;砂:级配合理的优质中砂;石子:5-20mm级配良好的石子,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5%或尽量小;高性能减水剂:正常掺量范围内最大减水率不小于35%;如果有其它性能要求尚需要复掺其它外加剂;配合比范围:水泥 380kg,矿粉:120kg,粉煤灰:70kg,水:148kg,砂:720kg,石:992kg,外加剂:约8-10kg,只是一个大致的数,不作为工程应用依据。

如果有硅粉,水胶比、水泥、矿粉、粉煤灰均要做相应调整。

施工条件,如泵送与否,也要做相应调整。

如果需要根据实际材料确定确切的配合比可以再研究。

1)粗集料除进行压碎指标试验外,对碎石尚应进行岩石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其结果不应小于要求配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R的1.5倍。

2)高强混凝土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2.6,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

3)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规范规定。

当无可靠的强度统计数据及标准差数值时,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平均值)对于C50~C60应不低于强度等级的1.15倍,对于C70~C80应不低于强度等级值的1.12倍。

4)高强混凝土所用砂率及所采用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品种、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5)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00kg/m^3,水泥和混合材料的总量不超过550~600kg/m3,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结料质量的30%,沸石粉不宜超过10%,硅粉不宜超过8%~10%。

各种混合料的掺用种类及数量,必须通过试验后确定。

6)高强混凝土配合比提出后,尚应进行6~10次重复试验进行验证。

关于C80高强度混凝土配比的初步探索

关于C80高强度混凝土配比的初步探索

关于C80高强度混凝土配比的初步探索C80高强度混凝土是一种具有出色的强度和耐久性的建筑材料。

该材料的配比是非常关键的,它决定了最终混凝土的性能和特性。

本文将对C80高强度混凝土的配比进行初步探索。

C80高强度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掺合料。

在配比过程中,需要确定每个组成部分的适当比例,以确保最佳的混凝土性能。

我们需要确定水泥的用量。

水泥是混凝土的胶结材料,对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常,C80高强度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较高,可以达到混凝土重量的15%。

根据具体需要,水泥的用量可以进行微调,以获得所需的强度。

粗骨料和细骨料的选取也十分重要。

粗骨料主要用于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而细骨料主要用于填充水泥胶体间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

在C80高强度混凝土配比中,通常选择大小适中的粗骨料和细骨料,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

粗骨料和细骨料的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但通常粗骨料的用量约为混凝土重量的60%,细骨料的用量约为混凝土重量的30%。

掺合料的选择也很重要。

掺合料可以用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常用的掺合料有矿渣粉、矿渣砂、粉煤灰等。

在C80高强度混凝土配比中,适量的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

掺合料的用量通常约为混凝土重量的10%。

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混凝土配比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如环境条件、混凝土的用途和技术要求等。

C80高强度混凝土的配比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C80高强度混凝土的配比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

通过合理选择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掺合料的比例,可以获得具有出色性能的C80高强度混凝土。

在配比过程中应注意实际情况和技术要求,以确保最终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C80混凝土试验

C80混凝土试验

C80混凝土试验概述为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满足特殊用户的要求,把科技转化为产品,不断提高我们的市场竞争能力,独树一帜,经过大量试验试配,我们成功的完成了C80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工作,其试验结果满足施工强度和泵送要求,能够大批量的生产、施工。

这次C80混凝土试验的成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高强度混凝土大门,为今后向更高标号混凝土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和理论数据。

一、原材料:水泥为太行山P.O52.5水泥,外加剂为长安育才GK-3000聚羧酸塑化剂,砂子为八方Ⅱ区中砂,石子为太子井5-25mm,随机取样。

二、配合比:(1)C:S:G:W:Y:KF:FA=460:683:1067:140:11.3:77:63(2)C:S:G:W:Y:KF=460:683:1067:140:11.3:140三、试验流程说明:1.为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低水灰比的办法,使水灰比低于0.25而外加剂的掺量由2%-3%依次试验,考虑到外加剂中用的水量,使理论配合比用水量(145kg/m3)试配时降低5 kg/m3即为140 kg/m3,为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其砂石均为干料(试配用量为140-683X4%=113 kg/m3)。

2.由于砂子较粗,为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使混凝土假定密度与实际密度尽可能接近,使掺合物总量与砂子之和密实的最大限度外为51.5%即2490*0.515=1282 kg/m3,减去掺合料总量600即为砂子用量682≈683与理论设计值相接近,故砂率为39%。

3.其中粉料总量占总体积的24%,细粉料(粉煤灰与矿粉之合)占总体积的5.6%,而矿粉则占细粉料的55%,而理论中粉料为25%时而用水量占粉料的100%时为最佳用水量(不考虑反应不充分),与实际配比相符。

4.先使砂石粉料拌合10-20秒,再加入水和外加剂,为充分拌匀延长搅拌时时为3分钟。

5.混凝土一次性装入试模,经过48小时后拆模,其拆模后强度为40MPa,经过四小时蒸养其强度为满足C80要求。

C8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C8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XINCAILIAOXINZHUANGSHII新材料新装饰C8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施武强(河源市金杰混凝土有限公司广东河源517000)摘要:使用高性能的混凝土能加强建筑的质量和延长其使用年限,对现代建筑建设有着指导性意义。

本文阐述了C80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发与应用过程,以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配合比验证为基础进行讨论,还写到了混凝土搅拌、运输、泵送、振捣和养护。

为混凝土企业提供经验。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混合砂;应用0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城市的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朝着楼层越来越高、跨度越来越大的方向发展。

这样就对混凝土等原材料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了。

如何提高混凝土的性能成为了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步骤,也是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下面就这方面进行讨论。

1 C80混凝土的研发1.1 原材料选择1.1.1 水泥选择P·O52.5R水泥,基本性能见表1。

表1 P·O52.5R水泥的基本性能1.1.2 细集料使用预拌混凝土广泛采用的混合砂,包括特细砂选择细度模数为1.0的渠河砂,细度模数为3.4的整形机制砂,二者按1∶3的比例混合,所形成的混合砂细度模数满足中砂的技术要求(细度模数2.7),同时级配也满足Ⅱ区砂的要求(见图1)。

图1 混合砂的筛分曲线1.1.3 粗集料因地区缺乏高强岩石资源(花岗岩和玄武岩等),配制C80混凝土只能选择强度较高的石灰岩碎石,其相应的技术要求见表2。

表2 粗集料的技术要求1.1.4 掺合料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要求,高强混凝土需使用优质掺合料部分替代水泥,以减少水泥水化热和提高混凝土强度。

于是,通过试验比选,选择电厂的I级粉煤灰(技术指标见表3),以及某厂家的硅灰产品(SiO2含量96%,活性指数99%)。

表3 粉煤灰的主要技术指标1.1.5 外加剂通过比选试验,选择减水率30%(掺量2.9%),2h坍落度经时损失小于20mm、凝结时间16~20h,且与水泥适应性好的某品牌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浅析C80高强混凝土的研发与试应用

浅析C80高强混凝土的研发与试应用

浅析C80高强混凝土的研发与试应用摘要:高强度混凝土的优越性能使得其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能有效的减少结构自重以及截面面积,具有较好的密实性能和抗渗性能。

关键词:高强度混凝土;结构自重;密实性能前言混凝土配置与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加速了高强度混凝土的应用和推广,但是在对高强度混凝土进行运用的过程中应对其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尤其是对外加剂以及原材料的选择应进行重点关注。

1 C80高强混凝土的配置1.1材料(1)水泥的选择在选择C80高强混凝土配置水泥的过程中,其水量的变化以及水化升温作为主要考虑。

可选用普通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在无硬性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快硬水泥的选用。

另一方面,由于高强混凝土配置过程中需要消耗的水泥量较大,所以对于水泥的选择应注意选用需水量较小的。

出于对其水化升温的考虑,进行结构尺寸较大的高强混凝土构建制作时可以掺加一定质量的硅灰,从而有效减低水化热,在此建议采用42.5号水泥进行C80高强混凝土的研发配置。

(2)粗细骨料的选择在进行高强混凝土的研发过程中,对于粗细骨料的选择是影响其最终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高强混凝土来说,应更适宜采用粗砂和小粒径在3cm以下的碎石作为粗骨料。

比如在采用最大粒径为3.0cm的粗骨料时,混凝土能够获得较好的抗压强度。

1.2外加剂(1)减水剂的选择在进行高强混凝土研发的过程中,合理的选用减水剂能够有效的提升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最终的强度,较为常用的减水剂主要分为普通型、高效型和高效浓缩型三种,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加入一定数量的减水剂,能有快速使处于松散状态下的混凝土变为流动状态,加速其凝结和凝结强度。

(2)缓凝剂的选择由于高强混凝土的水泥使用量相对较大并且水胶比相对较小,所以加入一定量的缓凝剂能够对其早期水化进行控制。

对于具有复杂结构或者是配筋密集的构建来说,也可能会对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产生一定的影响,缓凝剂的加入能防止冷缝的产生,从而减少温度升高造成的混凝土强化变换,延缓凝结时间。

关于C80高强度混凝土配比的初步探索

关于C80高强度混凝土配比的初步探索

关于C80高强度混凝土配比的初步探索【摘要】本文主要探讨C80高强度混凝土配比的初步探索。

在文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接着分析了C80高强度混凝土的特点,总结了现有配比研究的概况。

然后介绍了针对C80高强度混凝土的配比试验设计,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对C80高强度混凝土配比进行了初步探索。

在文章提出了C80高强度混凝土配比的优化方向,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C80高强度混凝土配比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促进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C80高强度混凝土、配比、试验设计、混凝土特点、研究概况、试验结果、优化方向、研究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C80高强度混凝土是一种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新型材料,其抗压强度达到80MPa以上,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需求不断提高,C80高强度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C80高强度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对于其性能表现至关重要,而目前关于C80混凝土配比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外在C80高强度混凝土配比方面研究较多的是关于材料的选择和掺量、水灰比以及掺合料掺量等方面。

针对C80高强度混凝土的具体配比设计及优化研究还较少,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本研究旨在对C80高强度混凝土配比进行初步探索,通过设计试验方案和进行试验研究,探讨不同材料掺量、水灰比和掺合料种类及掺量对C80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为C80高强度混凝土的配比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次研究,希望能够为C80高强度混凝土的优化配比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索C80高强度混凝土配比的最佳配比方案,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通过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确定最优配比比例,以满足工程项目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

通过研究C80高强度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可以为未来混凝土配制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促进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提升和工程耐久性的改善。

高强混凝土配比

高强混凝土配比

C80高强混凝土配比C80混凝土强度高对材料要求也高:水泥:优质水泥;粉煤灰:I级优质粉煤灰;矿粉:不低于S95级,最好是S105级优质矿渣粉;砂:级配合理的优质中砂;石子:5-20mm级配良好的石子,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5%或尽量小;高性能减水剂:正常掺量范围内最大减水率不小于35%;如果有其它性能要求尚需要复掺其它外加剂;配合比范围:水泥 380kg,矿粉:120kg,粉煤灰:70kg,水:148kg,砂:720kg,石:992kg,外加剂:约8-10kg,只是一个大致的数,不作为工程应用依据。

如果有硅粉,水胶比、水泥、矿粉、粉煤灰均要做相应调整。

施工条件,如泵送与否,也要做相应调整。

如果需要根据实际材料确定确切的配合比可以再研究。

1)粗集料除进行压碎指标试验外,对碎石尚应进行岩石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其结果不应小于要求配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R的倍。

2)高强混凝土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含泥量不应大于%,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

3)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规定。

当无可靠的强度统计数据及标准差数值时,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平均值)对于C50~C60应不低于强度等级的倍,对于C70~C80应不低于强度等级值的倍。

4)高强混凝土所用砂率及所采用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品种、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5)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00kg/m^3,水泥和混合材料的总量不超过550~600kg/m3,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结料质量的30%,沸石粉不宜超过10%,硅粉不宜超过8%~10%。

各种混合料的掺用种类及数量,必须通过试验后确定。

6)高强混凝土配合比提出后,尚应进行6~10次重复试验进行验证。

关于C80高强度混凝土配比的初步探索

关于C80高强度混凝土配比的初步探索

关于C80高强度混凝土配比的初步探索C80高强度混凝土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混凝土材料,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混凝土配比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良好的配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对C80高强度混凝土的配比进行初步的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文将就C80高强度混凝土的配比进行初步探索,试图找出合适的配比方案,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一、C80高强度混凝土的特点C80高强度混凝土是指其抗压强度达到80MPa的混凝土,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抗渗透性强的特点。

在一些大型的工程建设中,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比较高,因此C80高强度混凝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C80高强度混凝土在建筑结构中可以减小构件的截面尺寸,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加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使得结构更加安全可靠。

对于C80高强度混凝土的配比,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

配比应该满足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要求,保证混凝土的可浇性和可塑性。

配比应该满足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保证混凝土的抗渗透性和抗裂性。

配比还应该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要求,保证混凝土的抗压性能。

在满足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够确定合适的C80高强度混凝土配比方案。

1. 水灰比设计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参数。

C80高强度混凝土的水灰比需要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通常情况下,C80高强度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25-0.35左右比较合适,可以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材料的参数进行调整。

2. 骨料配合比设计掺合料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的一些辅助材料,如矿渣粉、粉煤灰等。

合理掺合适量的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对于C80高强度混凝土来说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C80高强度混凝土中可掺入的掺合料比例为10%-30%,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掺入。

在实际的生产和施工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情况需要对C80高强度混凝土的配比进行调整。

C80 混凝土配合比快速计算表

C80 混凝土配合比快速计算表

巴施夫液体聚羧酸减水剂、HCSA膨胀剂 、散装I级粉媒灰、S95级矿粉。
1、确定试配强度:
fcu.k 80 fcu.o 92.00
强度标准值 强度标准差
≤C20 C25-C45 C50-C55 ≥C60
4.0
5.0
6.0 1.15fcu.k
标准差取值 5.0
2、计算水胶比:
a a a W/B = a×fb/(fcu,0+ a× b×fb)=(0.53×40.8)/(43.2+0.53×0.20×40.8)=
商品密度调整 为
拌合实测容重 ρc,t
2434 kg/m3 2435 kg/m3
计算者:
校核者:
粉媒灰用量= 78
kg/m3
粉煤灰掺 量
13%
6、硅粉用量(等量取代6%):硅粉mk0=mb0×βf=599×0.06
硅粉用量= 36
kg/m3
硅粉掺量 6%
7、膨胀剂用量(等量取代0%): 膨胀剂mEA=mb0×βf=599×0.00
膨胀剂用量= 0
kg/m3
膨胀剂掺 量
0%
8、掺粉媒灰、硅粉、膨胀剂后水泥用量:水泥 mco=mb0-mf0-mk0-mEA
6、采用体积法计算砂、石用量 :
mco/3.1+mfo/2.2+mko/2.9+mEA/2.8+mso/2.65+mgo/2.7+mwo/1.0+10=1000 mso/mso+mgo=βs
砂Mso 661 kg/m3 石Mgo 1012 kg/m3
mso= mgo=
11、其它材料用量不变,则初步配合比为:
m 掺外加剂时混凝土的用水量按mw0= ′w0(1-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80高强混凝土配比
C80混凝土强度高对材料要求也高:
水泥:优质52.5水泥;
粉煤灰:I级优质粉煤灰;
矿粉:不低于S95级,最好是S105级优质矿渣粉;
砂:级配合理的优质中砂;
石子:5-20mm级配良好的石子,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5%或尽量小;
高性能减水剂:正常掺量范围内最大减水率不小于35%;
如果有其它性能要求尚需要复掺其它外加剂;
配合比范围:水泥 380kg,矿粉:120kg,粉煤灰:70kg,水:148kg,砂:720kg,石:992kg,外加剂:约8-10kg,只是一个大致的数,不作为工程应用依据。

如果有硅粉,水胶比、水泥、矿粉、粉煤灰均要做相应调整。

施工条件,如泵送与否,也要做相应调整。

如果需要根据实际材料确定确切的配合比可以再研究。

1)粗集料除进行压碎指标试验外,对碎石尚应进行岩石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其结果不应小于要求配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R的1.5倍。

2)高强混凝土宜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2.6,含泥量不应大于2.0%,泥
块含量不应大于0、5%。

3)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规范规定。

当无可靠的强度统计数据及标准差数
值时,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平均值)对于C50~C60应不低于强度等级的1.15倍,对于C70~C80应不低于强度等级值的1.12倍。

4)高强混凝土所用砂率及所采用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品种、掺量应通过试验
确定。

5)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00kg/m^3,水泥和混合材料的总量不超过
550~600kg/m3,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结料质量的30%,沸石粉不宜超过10%,硅粉不宜超过8%~10%。

各种混合料的掺用种类及数量,必须通过试验
后确定。

6)高强混凝土配合比提出后,尚应进行6~10次重复试验进行验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