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一元一次方程与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
-解决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方程进行求解。
-在实际问题中,对时间和速度进行合理的赋值,以简化计算过程。
举例:在追及问题中,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追及者与被追及者的速度差,即相对速度,对追及时间的影响。如果两个物体的速度分别为\(v_1\)和\(v_2\),且\(v_1 > v_2\),那么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为\(v_1 - v_2\),这是解决追及问题的关键。
4.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面对数学问题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能够根据这些关系列出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
-学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行程问题,包括相遇、追及和单一行程问题。
-能够识别行程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正确构建数学模型。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构建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相对速度的理解,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行程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模拟两个物体的相遇过程,演示行程问题的基本原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章第四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理解行程问题的概念,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2.学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行程问题,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设计直观的教具演示、实际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核心知识,并突破难点。
初中数学_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相遇追及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3.4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相遇、追及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线段图分析不同类型的相遇、追及问题中的相等关系;2、能够从找到的等量关系中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准确解答。
过程与方法:1、能结合实际问题背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2、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会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3、初步意识到数形结合来辅助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经历实际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经历数学是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思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线段图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相遇、追及问题。
难点:寻找相遇、追及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具,三角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基础题(1)甲的速度是每小时行4千米,则他x小时行()千米.(2)乙3小时走了x千米,则他的速度().(3)甲每小时行4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则甲、乙一小时共行()千米,y小时共行()千米.(4)某一段路程 x 千米,如果火车以49千米/时的速度行驶,那么火车行完全程需要()小时.【设计意图】采取口答的形式,对以前学过的关于行程问题的基础知识做以回顾,使学生跃跃欲试的想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引出本节课。
2、相遇问题:(1)A、B两车分别从相距S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两车会相遇吗?(2)如果两车相遇,则相遇时两车所走的路程与A、B两地的距离有什么关系?相等关系:A车路程+ B车路程 =相距路程2、追及问题(1)如果两车同向而行,B车先出发a小时,在什么情况下两车能相遇?为什么?A车速度 > B车速度(2)如果A车能追上B车,你能画出线段图吗?相等关系:B车先行路程+ B车后行路程 = A车路程【设计意图】提问有关相遇、追及问题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线段图的画法,为接下来的探究新知做好铺垫。
二、分析问题,探索新知例1、 A、B两车分别停靠在相距240千米的甲、乙两地,A车每小时行50千米,B车每小时行30千米。
相遇问题
一、基础题
1、甲的速度是每小时行4千米,则他x小时行 ( 4X )千米. 2、乙3小时走了x千米,则他的速度( ).
3、甲每小时行4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则甲、 乙 一小时共行( 9 )千米,y小时共行 ( 9y )千米. 4、某一段路程 x 千米,如果火车以49千米/时的 速度行驶,那么火车行完全程需要( ) 小时.
一、相遇问题的基本题型 1、同时出发(两段) 2、不同时出发 (三段 ) 二、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
变式
练习
分
析
叔叔 小王
3、小王、叔叔在 (1)反向 4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练 习跑步,小王每秒跑5米, 叔叔每秒跑7.5米。
(1)若两人同时同地反 向出发,多长时间两人
首次相遇?
相等关系: 叔叔路程 + 小王路程 = 跑道周长
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
小时行30千米。 (2)若两车同时相向
而行,请问B车行了多
长时间后两车相距80千 米?
变式
练习
分
析
1、 A、B两车分别 停靠在相距115千米的 甲、乙两地,A车每小 时行50千米,B车每小 时行30千米,A车出发 1.5小时后B车再出发。
线段图分析:
(1)若两车相向而行,
请问B车行了多长时间 后与A车相遇?
顺水逆水问题
• 一艘轮船在两码头之间航行,如果顺水航行 需10小时,逆水航行需14小时。已知水速为 每小时4千米,那么这艘轮船的速度是多少? 两码头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过桥过隧道问题
• 一列货车要通过一条1800米长的大桥。已 知从货车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用120秒, 货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80秒。这列货车 长多少米?
地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相等关系: A车路程 + B车路程 =相距路程 相等关系:各分量之和 =总量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归类汇集(含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归类聚集〔含答案〕一、一般行程问题〔相遇与追击问题〕1.行程问题中的三个根本量及其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2.行程问题根本类型〔1〕相遇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2〕追及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二、环行跑道与时钟问题:三、行船与飞机飞行问题:航行问题: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水流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四、工程问题1.工程问题中的三个量及其关系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2.经常在题目中未给出工作总量时,设工作总量为单位1。
即完成某项任务的各工作量的和=总工作量=1.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型1.两车站相距275km,慢车以50km/一小时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1h时后,快车以每小时75km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那么慢车开出几小时后与快车相遇?设慢车开出a小时后与快车相遇50a+75〔a-1〕=27550a+75a-75=275125a=350a=2.8小时2.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0km的速度由甲地开往乙地,车行3h后,因遇雨,平均速度被迫每小时减少10km,结果到乙地比预计的时间晚了45min,求甲乙两地间隔。
设原定时间为a小时45分钟=3/4小时根据题意40a=40×3+〔40-10〕×〔a-3+3/4〕40a=120+30a-67.510a=52.5a=5.25=5又1/4小时=21/4小时所以甲乙间隔40×21/4=210千米3、某车间的钳工班,分两队参见植树劳动,甲队人数是乙队人数的 2倍,从甲队调16人到乙队,那么甲队剩下的人数比乙队的人数的一半少3人,求甲乙两队原来的人数?解:设乙队原来有a人,甲队有2a人那么根据题意2a-16=1/2×〔a+16〕-34a-32=a+16-63a=42a=14那么乙队原来有14人,甲队原来有14×2=28人如今乙队有14+16=30人,甲队有28-16=12人4、某商店3月份的利润为10万元,5月份的利润为13.2万元,5月份月增长率比4月份增加了10个百分点.求3月份的月增长率。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导学案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教案导学案含课后配套作业及答案
3.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找出行程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引入】1.A、B两地相距480千米,一列慢车从A地开出,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一列快车从B地开出,每小时65千米.两车同时开出,⑴若相向而行,x小时后相遇,则可列方程为;⑵若相背而行,x小时后两车相距640千米,则可列方程为;⑶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后面,x小时后快车追上慢车,则可列方程为;⑷同向而行,慢车在快车后,x小时后两车相距640千米,则可列方程为.答案:解:(1)(60+65)x=480(2) (60+65)x+480=640(3)60x+480=65x(4)65x+480=60x+640【知识点梳理】行程问题中常用的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一般行程问题包括三种情况:⑴相遇问题常用的相等关系是: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两地间的距离即速度和×时间=路程和;⑵追及问题①同地不同时出发时:前者走的路程=后者走的路程;②同地不同时出发时:前者走的路程-后者走的路程=两地间的距离即速度差×时间=路程差.⑶航行问题(以后另讲)【应用举例】例1甲、乙两人在10千米的环形公路上跑步,甲每分钟跑230米,乙每分钟跑170米.⑴若甲先跑10分,乙再从同地同向出发,还要多长时间相遇?⑵若甲先跑10分,乙再从同地反向出发,还要多长时间相遇?答案:解:1. (1) 设需要的时间为x秒(230-170)x=1000060x=10000 x=166.6分钟(2) 设需要的时间为x秒230×10+(230-170)x=1000060x=7700 x=128.3分钟答:⑴若甲先跑10分,乙再从同地同向出发,还要166.6分钟相遇?⑵若甲先跑10分,乙再从同地反向出发,还要128.3分钟相遇?例2一列火车行驶途中,经过一条长300m的隧道需要20s的时间.隧道的顶上有一盏固定的灯,垂直向下发光,灯光在火车上照了10s.求这列火车的长为多少?答案:解:经过一条长300m的隧道要20s:这里的20s是指隧道的长度加上火车的长度,即火车从进隧道,到完全的出隧道的长度。
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追及问题)
例2 甲、乙两名同学练习百米赛跑,甲
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6.5米,如果甲让乙 先跑1秒,那么甲经过几秒可以追上乙?
7x米
6.5米 B
6.5x米
C
A
相
起
遇
点
2、同时不同地
1.甲、乙两站间的路程为450km,一列慢车从甲 站开出,每小时行驶65km,一列快车从乙站开 出,每小时行驶85km。
问: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多少小时快车 才能追上慢车?
85x
慢快
慢
快
甲站
乙站
65x
450km
解:设x小时快车才能追上慢车。
65x+450=85x
x=22.5
变式 练习
分
析
2、 A、B两车分别
线段图分析:
停靠在相距115千米的
甲、乙两地,A车每小
时行50千米,B车每小
A
时行30千米,若两车同
时同向而行(B车在A 甲
B
乙
车前面),请问B车行
了多长时间后被A车追
上?
变式 练习
分
析
2、 A、B两车分别 停靠在相距115千米的 甲、乙两地,A车每小 时行50千米,B车每小 时行30千米,A车出发 1.5小时后B车再出发。
若两车同向而行(B 车在A车前面),请问 B车行了多长时间后被
A车追相上等?关系:
线段图分析:
A 50×1.5
甲 115
50x B
乙 30x
变式 练习
分
析
3、小王、叔叔在400 米长的环形跑道上练习 跑步,小王每秒跑5米, 叔叔每秒跑7.5米。
(1)若两人同时同地反 向出发,多长时间两人 首次相遇?
§_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练习答案)
§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知识要点)一、销售问题在生活中,人们购买商品和销售商品时,经常会遇到进价、原价(标价)、售价、打折等概念,在了解这些概念后,还必须熟悉销售问题中的两个基本关系式:① 利润=售价-进价; ② 利润率=进价利润×100%. 在①式中若等式左边的“利润”为正,就是盈利;若为负,就是亏损;由①和②式可以得到: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进价。
【例1】 某商店将某种服装按进价提高30%作为标价,又以九折优惠卖出,结果仍可获利17元,则这种服装每件进价是多少元?分析:此题要用的等量关系是:利润=售价-进价,如果把进价设为x 元,则标价为(1+30%)x ,打九折后售价为0.9×(1+30%)x ,再减去进价x 元得到的就是利润17元。
解:设这种服装每件的进价为x 元,依题意列方程为:0.9×(1+30%)x -x =17解得x =100答:这种服装的进价是100元。
练习:某商店对一种商品进行调价,按原价的八折出售,打折后利润率是20%,已知商品的原价是63元,求该商品的进价?二、行程问题1、相遇问题:主要是指两车(戓人)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
其基本等量关系为两车(戓人)所行的路程这和恰好等于两地的距离;两车(或人)人开始行驶到相遇所用的时间相等。
2、追赶问题:主要是指甲、乙同向而行,快者追慢者称为追赶问题。
① 基本公式:速度差×追赶时间=被追赶的路程;② 对于同向同地不同时出发的问题有相等关系:追赶者行进路程=被追赶者行进路程; ③ 对于同时同向不同地出发的问题有等量关系:追赶者的行驶时间=被追赶者的行驶时间。
3、航行问题:基本公式: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 顺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逆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 符号公式:v 顺水=v 静水+v 水 v 顺风=v 无风+v 风v 逆水=v 静水-v 水 v 逆风=v 无风-v 风 4、行程问题一般都能通过画线段示意图来分析,通过线段示意图,等量关系就能直观地显示出来,进而用方程表示出来。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相遇及追击问题
追者路程=被追者路程+相隔距离
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
全效学习 P90、91
作业:
家
学 校
追 及 地
400米
80x米
180x米
例2、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离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他。 (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少时间? (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
精讲 例题
分 析
线段图分析:
甲
乙
A
B
80千米
第二种情况: A车路程+B车路程-相距80千米= 相距路程
路程角度:甲的路程 + 乙的路程 =AB之间的距离
问题二: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50km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km,乙每小时走2km,相遇时,甲行走的路程是多少?
数学在生活、经济、科技中的应用
(1)学会借助线段图分析等量关系; (2)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时,应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问题一: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50km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km,乙每小时走2km,问他俩几小时可以相遇? 解:设他俩 小时后相遇, 由题意得 答:他们 小时后相遇。
问题二: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50km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km,乙每小时走2km,相遇时,甲行走的路程是多少?
A、B两车分别停靠在相距240千米的甲、乙两地,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0千米。 (1)若两车同时相向而行,请问B车行了多长时间后与A车相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 析
路程角度: 乙先行路程 + 乙后行路程 =甲的路程
一元一次方程经典行程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经典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一、相遇问题:甲、乙相向而行,则: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总路程二、追及问题:甲、乙同向不同地,则:追者走的路程=前者走的路程+两地间的距离三、环形跑道问题:1、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快的必须多跑一圈才能追上慢的。
2、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反向出发:两人第一次相遇时的总路程为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
四、航行问题1、飞行问题,基本等量关系:顺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逆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顺风速度-逆风速度=2×风速2、航行问题,基本等量关系: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练:一、追及问题1.甲乙两人相距40千米,甲在后乙在前,两人同向而行,甲先出发1.5小时后乙再出发,甲的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乙的速度为每小时6千米,甲出发几小时后追上乙?2、一个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35千米/时的速度前进,突然,1号队员以45千米/时的速度独自行进,行进10千米后掉转车头,仍以45千米/时的速度往回骑,知道与其他队员会和。
1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和,经过了多长时间?3.在3点钟和4点钟之间,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什么时间重合?4.甲步行上午7时从A地出发,于下午5时到达B地,乙骑自行车上午10时从A地出发,于下午3时到达B地,问乙在什么工夫追上甲的?分析:设A,B两地间的距离为1,根据题意得:甲步行走全程需要10小时,则甲的速度为_______.乙骑车走全程需要5小时,则乙的速度为_______.2、相遇问题1.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途中因汽车故障甲车停了1小时,5小时后两车相遇。
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4.8行程问题(一)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八)——行程问题(一)一、基础知识:1、行程问题主要涉及三个量:路程、速度和时间。
①路程=速度×时间、即s=v·t;②速度=路程÷时间、即v=s/t;③时间=路程÷速度、即t=s/v。
2、行程问题常见两大类型: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共走路程;即( v1 + v2 ) × t相遇 = s相遇追及问题: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路程;即( v1- v2) × t追及 = s追及3、行程问题中的常用语:同时——同一时间开始;同地——同一地点开始;同向——同一方向开始;相向而行——面对面运动;相背而行——背对背运动。
4、分析要点:①确定运行方向;②判断运行类型(相遇或追及);③正确使用公式;④统一单位。
A卷1、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3千米,经过4小时后相遇。
甲走的路程是____千米,乙走的路程是____千米。
A、B两地相距____千米。
2、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个城市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甲车走完全程用_____小时,乙车走完全程用_____小时,4小时后两车相距_____千米。
3、甲、乙两地相距80千米,货车用2小时走完全程,客车用4小时走完全程,货车的速度是______,客车的速度是_______,两车在甲、乙两地同时同向出发,_____小时后货车能追上客车。
4、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个车站相对开出,货车每小时行35千米,客车每小时行45千米,2.5小时相遇,两车站相距多少千米?5、东西两村相距30千米。
甲、乙二人同时骑车从东、西两地向东出发,甲每小时行12千米,乙每小时行22千米,几小时后乙能追上甲?6、甲、乙二人分别从相距110千米的两地相对而行。
5小时后相遇,甲每小时行12千米,问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7、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660千米的两地同向而行,甲列火车在前每小时行50千米,乙列火车在后追赶,12小时后乙追上甲,问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B卷8、甲、乙两站相距480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出,5小时相遇。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 3.4 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应用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
3.4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应用(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能解答一元一次方程的和、差、倍分问题的简单应用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理解和体会数学建模思想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形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学难点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我们学习了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知识,那么,一个实际问题能否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若能解决,怎样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与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相比较有什么优越性?某数的3倍减2等于它与4的和,求某数.(用算术方法解由学生回答)解:(4+2)÷(3-1)=3答:某数为3.如果设某数为x,根据题意,其数学表达式为3x-2=x+4此式恰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得x=3.上述两种解法,很明显算术方法不易思考,而应用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得应用题的解有化难为易之感,这就是我们学习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目的之一.2.我们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等式表示了一个相等的关系.对于任何一个应用题中所提供的条件应首先找出一个相等的关系,然后将这个相等的关系表示成方程.下面我们通过实例来说明怎样寻找一个相等的关系和把这个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的方法和步骤.【教学说明】采用提问的形式,方法与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比,让学生明白方程的优越性.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探究:某湿地公园举行观鸟活动,其门票价格如下,全价票为20元/人,半价票为10元/人.该公园共售出1 200X门票,得总票款为20 000元,问:全价票和半价票分别售出多少X?(1)在此问题中,有何等量关系?全价票款+半价票款=总票款.(2)怎样设未知数?设售出全价票xX,则售出半价票(1 200-x)X.(3)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解.x·20+(1 200-x)·10=20 000解得:x=800所以半价票为1 200-800=400(X)即全价票售出800X,半价票售出400X.【教学说明】让学生体会找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的关键所在.,你能总结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吗?【归纳结论】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为:【教学说明】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教材P98例1.,,今年的是去年的2倍,这三年的总产值为550万元,前年的产值是多少?解:设前年的产值为x,,,则x+1.5x+2×1.5x=550,解得x=100.答:前年的产值为100万元.3.某面粉仓库存放的面粉运出15%后,还剩余42 500 kg,这个仓库原来有多少面粉?分析:题中给出的已知量为仓库中存放的面粉运出15%;仓库中还剩余42 500 kg.未知量为仓库中原来有多少面粉.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一个相等关系:原来质量-运出质量=剩余质量设原来有x千克面粉,运出15%x千克,还剩余42 500千克.解:设原来有x千克面粉,那么运出了15%x千克,根据题意,得x-15%·x=42 500即x-x=42 500x=42 500解得x=50 000.经检验,符合题意.答:原来有50 000千克面粉.,生产特种螺栓和螺母,一个螺栓的两头均套上一个螺母配成一套,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问:多少工人生产螺栓,多少工人生产螺母,才能使一天所生产的螺栓和螺母正好配套?解:设x名工人生产螺栓,(28-x)名工人生产螺母,列方程得2×12x=18(28-x).解得x=12.生产螺母的人数为28-x=16.答:12名工人生产螺栓,16名工人生产螺母,才能使一天所生产的螺栓和螺母正好配套. ,蜻蜓有6条腿,现在有蜻蜓、蜘蛛若干只,它们共有270条腿,且蜻蜓的只数比蜘蛛的2倍少5,问:蜘蛛、蜻蜓分别有多少只?解:设有蜘蛛x只,蜻蜓有(2x-5)只,则8x+6(2x-5)=270,解方程得x=15,2x-5=25.答:蜘蛛有15只,蜻蜓有25只.,,使在甲处的人数为在乙处的人数的2倍,应分别调往甲、乙两处多少人?分析:(1)审题:从外处共调20人去支援.若设调往甲处的是x人,则调往乙处的是多少人?一处增加x人,另一处便增加(20-x)人.看下表:调动前调动后甲处27人(27+x)人乙处19人[19+(20-x)]调人后甲处人数=调人后乙处人数的2倍.解:设应该调往甲处x人,则,得27+x=2[19+(20-x)].解方程得x=17.20-x=20-17=3.经检验,符合题意.答:应调往甲处17人,调往乙处3人.,如果由一个人单独做要用30h,现先安排一部分人用1h整理,随后又增加6人和他们一起又做了2h,,那么先安排整理的人员有多少?解:设先安排整理的人员有x人,依题意,得+=1解得x=6.经检验,符合题意.答:先安排整理的人员有6人.【教学说明】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再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课后作业】布置作业:教材“习题3.4”中第4、7、8题.3.4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应用(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用方程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的价值.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能力,渗透建模思想、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教学重点正确地分析出应用题中的已知数、未知数.教学难点能够准确地找出应用题的等量关系.【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某超市把一种羊毛衫按进价提高50%标价,再按8折(标价的80%)出售,这样该超市每卖出一件羊毛衫就可盈利80元.这种羊毛衫的进价是多少元?如果按6折出售,该超市还盈利吗?为什么?【教学说明】通过学生进行实际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名学生都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创新者,渗透方程思想、建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探究:某商店将某型号彩电按标价的八折出售,则此时每台彩电的利润率是5%,已知该型号彩电的进价为每台4 000元,求该型号彩电的标价.(1)在此问题中,有何等量关系?售价-进价=利润.(2)怎样设未知数?设彩电标价为每台x元,则售价为0.8x元.(3)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解.0.8x-4 000=4 000×5%解得:x=5 250即:彩电的标价为每台5 250元.2.交流讨论:在销售问题中进价、售价、利润、利润率的关系式有哪些?【归纳结论】销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式有:①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②商品售价=商品标价×折扣数③×100%=商品利润率④商品售价=商品进价×(1+利润率),杨明将一笔钱存入某银行,定期3年,年利率是5%,若到期后取出,他可得到本息和23 000元,求杨明存入的本金是多少元.(1)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2)在存款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式?【归纳结论】存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式有:①利息=本金×年利率×年数②本息和=本金+利息【教学说明】明确解决销售问题的关键是利用销售问题的公式,,要好好把握各种问题的数量关系,可以作为一种知识的储备!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这件衣服是按标价的3折出售的,这件衣服的标价是多少元?解:设这件羊毛衫的标价是x元,根据题意,得x=69.解得x=230答:这件衣服的标价是230元.,每件可盈利2元,为了支援山区,现在按原售价的7折出售给一个山区学校,:该文具每件的进价是多少元?基本关系式:进价=标价×折数-利润解:设该文具每件的进价是x元.根据题意得x= (x+2)-0.2.解得x=4.答:该文具每件的进价是4元.,标价为400元,商店要求利润率不低于25%的价格出售,求:售货员最低可以打几折出售此商品?解:设打x折出售此商品.400x-200=200×25%则x=0.625.答:售货员最低可以打6.25折出售此商品.4.某企业存入银行甲、乙两种不同性质的存款20万元.甲种存款的年利率为5.5%,乙种存款的年利率为4.5%,该企业一年可获利9500元,求甲、乙两种存款分别是多少元?解:设甲种存款为x元,依题意,得5.5%x+(200 000-x)×4.5%=9 500,解得:x=50 000,乙存款:200 000-50 000=150 000(元).答:甲存款50 000元,乙存款150 000元.,文具商店搞促销活动,同时购买一个书包和一个文具盒可以打8折,,那么书包和文具盒的标价分别是多少元?解:设一个文具盒标价为x元,则一个书包标价为(3x-6)元,依题意,得解此方程,得x=18,经检验,符合题意.3x-6=48(元)答:书包和文具盒的标价分别是48元/个,18元/个.,其中一个亏本20%,另一个盈利60%.请你计算一下,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是赚还是赔?若赚,共赚了多少元?若赔,赔了多少元?解:设一个价钱为x元,另一个价钱为y元,依题意得:x(1+60%)=64,y(1-20%)=64,所以x=40,y=80,则64×2-(x+y)=128-120=8.故盈利8元.答: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是赚了,共赚了8元.,电脑价格不断下降,某一品牌电脑,每台先降价m元,后连续两次降价,每次降价25%,现售价为n元,那么该电脑原来每台售价是多少元?解:设原来的售价是x元.根据等式列方程得:(1-25%)2(x-m)=n,解得x=n+m,答:原来每台的售价是(n+m)元.【教学说明】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再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课后作业】布置作业:教材“习题3.4”中第1、2题.3.4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应用(第3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体会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交流,能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掌握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感悟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模型,训练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进一步体会数学中的化归思想,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建立数学应用意识,热爱数学. 教学重点利用线形示意图分析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在行程问题中,最基本的等量关系式是什么?【教学说明】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准备.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探究:星期天早晨,小斌和小强分别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去参观雷锋纪念馆,已知他俩的家到纪念馆的路程相等,小斌每小时骑10km,他在上午10时到达;小强每小时骑15km,他在上午9时30分到达,求他们的家到雷锋纪念馆的路程.【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式,并列出方程解答.2.讨论:在行程问题中还存在什么样的等量关系式?【归纳结论】相遇问题的基本关系:各路程之和=总路程.追及问题的基本关系:追及者的路程-被追者的路程=相距的路程.3.探究: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某市出台了新的家庭用水收费标准,规定:所交水费分标准内水费与超标部分水费两部分,,,某家庭6月份用水12t,需缴水费27.44元.求该市规定的家庭月标准用水量.本问题首先要分析所缴的,因为1.96×12=23.52(元),,所以含有超标部分的水费,则等量关系式为:月标准内水费+超标部分水费=该月所缴的水费设月标准用水量为x t,根据等量关系,得解得:x=8所以,该市家庭月标准用水量是8吨.,我们先要确定所给的数据所处的分段,再根据它的分段合理地解决.,由小敏、小聪两人负责选购圆珠笔、钢笔共22支,,看到圆珠笔每支5元,钢笔每支6元.(1)若他们购买圆珠笔、钢笔刚好用去120元,则圆珠笔、钢笔分别买了多少支?(2)若购圆珠笔可按9折付款,钢笔可按8折付款,在所需费用不超过100元的前提下,请你写出一种选购方案.解:(1)设圆珠笔买了x 支,则钢笔买了(22-x)支,根据题意得:5x+6(22-x)=120,解得:x=12.所以22-x=22-12=10.答:圆珠笔、钢笔分别买了12支、10支.(2)是一道方案设计题,也是一道开放型题,答案不唯一,根据题意,圆珠笔的单价为109×5=4.5(元);钢笔的单价为108×6=4.8(元),由于圆珠笔的单价小而钢笔的单价大,因此尽量圆珠笔多买些.①当买圆珠笔19支,钢笔3支时,19×4.5+3×4.8=99.9(元)<100(元)满足条件;②当买圆珠笔20支,钢笔2支时,20×4.5+2×4.8=99.6(元)<100(元)满足条件;③当买圆珠笔21支,钢笔1支时,21×4.5+1×4.8=99.3(元)<100(元)满足条件.故有三种方案,圆珠笔19支,钢笔3支或圆珠笔20支,钢笔2支或圆珠笔21支,钢笔1支.【教学说明】 这一层次及时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小组讨论,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并尝试用文字语言表述出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教材P101例3、P103例4.2.某城市出租车起步价为8元(3km 以内),以后每千米2元(不足1km 按1km 算),某人乘出租车花费20元,那么他大概行驶了多远?解:设这个人大概行驶了xkm ,根据题意得:8+2(x-3)=20解得:x=9答:这个人大概行驶9km.3.甲、乙两列火车的长为144m 和180m ,,从相遇到全部错开需9s ,问: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解:设乙车每秒行驶x m ,则甲车每秒行驶(x+4) m ,根据题意得:9(x+x+4)=144+180,整理得:2x=32,解得:x=16,x+4=20.答:甲车每秒行驶20m ,乙车每秒行驶16m.4.甲、乙两地的路程为360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72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48千米.(1)若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遇?(2)若快车先开25分钟,两车相向而行,慢车行驶了多长时间两车相遇?解:(1)设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x 小时两车相遇,即72x+48x=360,解得:x=3,答: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2)设慢车行驶y 小时两车相遇.根据题意有:48y+72(y+6025)=360, 解得y=411. 答:慢车行驶了411小时两车相遇. ,用气量如果不超过60m 3,;如果超过60m 3,为,求该用户10月份应缴的煤气费是多少元.解:由10月份的煤气费平均每立方米为,可得10月份用气量一定超过60 m 3,设10月份用了煤气x 立方米,由题意得:60×0.8+(x -60)×1.2=0.88×x,解得:x=75,则所缴的电费为75×0.88=66(元).答:10月份应缴的煤气费是66元.6.某水果批发市场香蕉的价格如下表:二次分别购买香蕉多少千克?分析:由于X强两次共购买香蕉50千克(第二次多于第一次),因此第二次购买香蕉多于25千克,第一次少于25千克.因为50千克香蕉共付264元,,所以第一次购买香蕉的价格必然为6元/千克,即少于20千克,第二次购买的香蕉价格可能是5元,也可能是4元.我们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解:(1)当第一次购买香蕉少于20千克,第二次购买香蕉20千克以上但不超过40千克时,设第一次购买x千克香蕉,则第二次购买(50-x)千克香蕉,根据题意,得:6x+5(50-x)=264解得:x=1450-14=36(千克)(2)当第一次购买香蕉少于20千克,第二次购买香蕉超过40千克时,设第一次购买x千克香蕉,则第二次购买(50-x)千克香蕉,根据题意,得:6x+4(50-x)=264解得:x=32(不符合题意)答:第一次购买14千克香蕉,第二次购买36千克香蕉.信公司开设了两种业务:一是“全球通”,使用者先缴纳50元月租费,;二是“快捷通”,使用者不缴纳月租费,每通话1分钟付通话费0.60元.(1)小明的爸爸一个月的通话时间约为200分钟,你认为他应选择哪种通讯业务,可使费用较少?请说明理由.(2)当每月通话时间为多少分钟时,两种通讯业务缴纳的费用一样?解:(1)他应选择快捷通业务;使用全球通业务需要50+0.4×200=130(元),使用快捷通业务需要0.6×200=120(元),120元<130元,所以他应选择快捷通业务.(2)设当每月通话时间为x分钟时,两种通讯业务缴纳的费用一样.,解得x=250.所以当每月通话时间为250分钟时,两种通讯业务缴纳的费用一样.,在市场上若直接销售,每吨利润为1 000元,经粗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4 000元,经精加工后销售,,该公司加工厂的生产能力是:如果对蔬菜进行粗加工,每天可加工16吨,如果对蔬菜进行精加工,每天可加工6吨,,,公司研制了三种方案:方案一:将蔬菜全部进行粗加工;方案二:尽可能地对蔬菜进行精加工,没来得及加工的蔬菜,在市场上直接出售;方案三:将一部分蔬菜进行精加工,其余蔬菜进行粗加工,并刚好15天完成.如果你是公司经理,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案,说说理由.解:方案一:4 000×140=560 000(元);方案二:15×6×7 000+(140-15×6)×1 000=680 000(元);方案三:设精加工x吨,则+=15;解得:x=60,7 000×60+4 000×(140-60)=740 000(元);答:选择第三种方案.【教学说明】通过练习,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做适当地提示.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再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课后作业】布置作业:教材“习题3.4”中第5、6、7题.。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①相遇问题:
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甲乙两出发地的路程
练1:甲乙两地相距230千米,一辆卡车和一辆客
车分别以50千米/小时和4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两
地出发,相向而行,若卡车早出发1小时,则问客车
出发后几小时两车相遇?
卡车先行
卡车后行
相遇
客车行的路程
解:设乙的速度是 x 千米/时,则
3x+3 (2x+2)=25.5×2
航行问题:
• 飞机的飞行
•
顺风飞行 逆风飞行
• 轮船的航行:
•
顺水航行 逆水航行
速度关系: 顺水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速
逆水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速
顺风速度=在无风中的速度+风速
逆风速度=在无风中的速度-风速
例1: 一条船在两个码头之间航行。顺水时 需要4.5小时,逆水返回需要5小时20分钟, 水流速度是1千米/时,这两个码头相距多少 千米?
12
1 2
解:设分针与时针重合需要x分
3
6x-0.5x=90
5.5x=90
4
5 6
x 180 11
答;在3点 60 分时分针与时针重合。
11
措车问题:
游行队伍在大街上以每小时3千米的速度前进,一个骑 自行车的人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向游行队伍迎面驶来, 他从队头骑到队尾用去2分钟,求游行队伍的长度。
解:设甲种存款为x万元。则乙种存款为(20 - x)万元
根据题意得: 1.4% x 20 x3.7% 6250
解方程得: x = 5 所以 20 – x = 15
答:甲种存款为5万元,乙种存款为15万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同步练习(含答案)
行程问题1.基本公式:___2.基本类型: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环形跑道问题、航行问题、飞行问题。
3.航行问题的数量关系:(1)顺水航行的路程=逆水航行的路程(2)4.飞行问题基本等量关系:完成下面的题1.甲、乙两地路程为180千米,一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出发每小时走15千米,另一人骑摩托车从乙地出发,已知摩托车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3倍,若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问经过多少时间两人相遇?解:易知摩托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5千米。
设经过x小时两人相遇,依题意,得15x+45x=180解得x=3答:经过3小时两人相遇。
2. 甲、乙两地路程为180千米,一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出发每时走15千米,另一人骑摩托车从乙地出发,已知摩托车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3倍,若两人同向而行,骑自行车在先且先出发2小时,问摩托车经过多少时间追上自行车?解:设摩托车经过x小时追上自行车,依题意,得45x—15(x+2)=180解得x=7答:摩托车经过7小时追上自行车3.一架直升机在A,B两个城市之间飞行,顺风飞行需要4小时,逆风飞行需要5小时.如果已知风速为30km/h,求A,B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解:设飞机无风时的速度为x 千米/小时,依题意,得解得x=270所以(270+30)× 4=1200(千米)答:A,B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为1200千米。
4.甲、乙两人都以不变速度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两人在同.一地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00米/分,乙的速度是甲速度的32倍,问(1)经过多少时间后两人首次相遇(2)第二次相遇呢?解:乙的速度是10032⨯=150米/分。
(1)设经过x分钟后两人首次相遇,依题意,得150100400x x-=解得x=8(2)设经过x分钟后两人第二次相遇,依题意,得150100800x x-=解得x=16答:(1)设经过8分钟后两人首次相遇;(2)设经过16分钟后两人第二次相遇。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相遇、追及问题ppr优秀课件
50 x
30 x
B
乙
时行30千米。
(1)若两车同时相向而行,请 问B车行了多长时间后与A车相
A车路程+B车路程=相距路程
若设B车行了x小时后与A车相遇,显然A车相 遇时也行了x小时。则A车路程为 路程 50 x 为 千米;B车
遇?
千米。根据相等关系可列出方程。 30 x源自相等关系:总量=各分量之和
精讲
例题
分
析
例1、 A、B两车分别停靠在 相距240千米的甲、乙两地,甲 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
A车路程+B车路程=相距路程
A
甲
50 x
30 x
B
乙
时行30千米。
(1)若两车同时相向而行,请 问B车行了多长时间后与A车相
遇?
解:设B车行了x小时后与A车相遇,根据题意列方 程得 50x+30x=240 解得 x=3
家
400米
80x米 追 及 地
180x米
相等关系:
小明先行路程 + 小明后行路程 =爸爸的路程
精讲
例题
家
分
析
例2、小明每天早上要在 7:50之前赶到距离家1000米的 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米/ 钟分的速度出发,5分钟后,小 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 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钟 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 追上他。 (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少时 间? (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 有多远?
3、如果两车同向而行,B车先出发a小时,在什么情况下两车能相遇?
A车速度 > B车速度 4、如果A车能追上B车,你能画出线段图吗? B A
甲
乙
相等关系: B车先行路程 + B车后行路程 =A车路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提高)知识讲解及解答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提高)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及步骤;2.熟悉行程,工程,配套及和差倍分问题的解题思路.【要点梳理】要点一、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思路为:问题−−−→分析抽象方程−−−→求解检验解答.由此可得解决此类 题的一般步骤为:审、设、列、解、检验、答.要点诠释:(1)“审”是指读懂题目,弄清题意,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寻找等量关系;(2)“设”就是设未知数,一般求什么就设什么为x ,但有时也可以间接设未知数;(3)“列”就是列方程,即列代数式表示相等关系中的各个量,列出方程,同时注意方程两边是同一类量,单位要统一;(4)“解”就是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5)“检验”就是指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当有不符合的解时,及时指出,舍去即可;(6)“答”就是写出答案,注意单位要写清楚.要点二、常见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几种类型(待续)1.和、差、倍、分问题(1)基本量及关系:增长量=原有量×增长率,现有量=原有量+增长量,现有量=原有量-降低量.(2)寻找相等关系:抓住关键词列方程,常见的关键词有:多、少、和、差、不足、剩余以及倍,增长率等.2.行程问题(1)三个基本量间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2)基本类型有:①相遇问题(或相向问题):Ⅰ.基本量及关系: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Ⅱ.寻找相等关系: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两地距离. ②追及问题:Ⅰ.基本量及关系: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Ⅱ.寻找相等关系:第一, 同地不同时出发:前者走的路程=追者走的路程;第二, 第二,同时不同地出发:前者走的路程+两者相距距离=追者走的路程.③航行问题:Ⅰ.基本量及关系: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Ⅱ.寻找相等关系:抓住两地之间距离不变、水流速度不变、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不变来考虑.(3)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抓住甲、乙两物体的时间关系或所走的路程关系,并且还常常借助画草图来分析.3.工程问题如果题目没有明确指明总工作量,一般把总工作量设为1.基本关系式:(1)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2)总工作量=各单位工作量之和.4.调配问题寻找相等关系的方法:抓住调配后甲处的数量与乙处的数量间的关系去考虑.【典型例题】类型一、和差倍分问题1.旅行社的一辆汽车在第一次旅程中用去油箱里汽油的25%,第二次旅程中用去剩余汽油的40%,这样油箱中剩的汽油比两次所用的汽油少1公斤,求油箱里原有汽油多少公斤?【答案与解析】解:设油箱里原有汽油x 公斤,由题意得:x(1-25%)(1-40%)+1=25%x+(1-25%)x×40%解得:x=10答:油箱里原有汽油10公斤.【点评】等量关系为:油箱中剩余汽油+1=用去的汽油.举一反三:【变式】某班举办了一次集邮展览,展出的邮票若平均每人3张则多24张,若平均每人4张则少26张,这个班有多少学生?一共展出了多少张邮票?【答案】解:设这个班有x 名学生,根据题意得:3x+24=4x -26解得:x =50所以3x+24=3×50+24=174答:这个班有50名学生,一共展出了174张邮票.类型二、行程问题1.车过桥问题2. 某桥长1200m ,现有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从上桥到完全过桥共用了50s ,而整个火车在桥上的时间是30s ,求火车的长度和速度.【思路点拨】正确理解火车“完全过桥”和“完全在桥上”的不同含义.【答案与解析】解:设火车车身长为xm ,根据题意,得:120012005030x x +-=, 解得:x =300,所以12001200300305050x ++==. 答:火车的长度是300m ,车速是30m/s .【点评】火车“完全过桥”和“完全在桥上”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借助线段图分析如下(注:A 点表示火车头):(1)火车从上桥到完全过桥如图(1)所示,此时火车走的路程是桥长+车长.(2)火车完全在桥上如图(2)所示,此时火车走的路程是桥长-车长.由于火车是匀速行驶的,所以等量关系是火车从上桥到完全过桥的速度=整个火车在桥上的速度.举一反三:【变式】某要塞有步兵692人,每4人一横排,各排相距1米向前行走,每分钟走86米,通过长86米的桥,从第一排上桥到排尾离桥需要几分钟?【答案】解:设从第一排上桥到排尾离桥需要x 分钟,列方程得:6928611864x ⎛⎫=-⨯+ ⎪⎝⎭, 解得:x =3答:从第一排上桥到排尾离桥需要3分钟.2.相遇问题(相向问题)3.小李骑自行车从A 地到B 地,小明骑自行车从B 地到A 地,两人都匀速前进.已知两人在上午8时同时出发,到上午10时,两人还相距36千米,到中午12点,两人又相距36千米.求A 、B 两地间的路程.【答案与解析】解:设A 、B 两地间的路程为x 千米,由题意得:363624x x -+= 解得:x =108.答:A 、B 两地间的路程为108千米.【点评】根据“匀速前进”可知A 、B 的速度不变,进而A 、B 的速度和不变.利用速度和=小李和小明前进的路程和/时间可得方程.举一反三:【高清课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一)388410二次相遇问题】【变式】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 、B 两站同时开出,相向而行,途中相遇后继续沿原路线行驶,在分别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返回,两车第二次相遇时距A 站34km ,已知甲车的速度是70km/h ,乙车的速度是52km/h ,求A 、B 两站间的距离.【答案】解:设A 、B 两站间的距离为x km ,由题意得:234347052x x -+= 解得:x=122答: A 、B 两站间的距离为122km. 3.追及问题(同向问题)4.一辆卡车从甲地匀速开往乙地,出发2小时后,一辆轿车从甲地去追这辆卡车,轿车的速度比卡车的速度每小时快30千米,但轿车行驶一小时后突遇故障,修理15分钟后,又上路追这辆卡车,但速度减小了13,结果又用两小时才追上这辆卡车,求卡车的速度. 【答案与解析】解:设卡车的速度为x 千米/时,由题意得:1122(30)(1)(30)243x x x x x x +++=++-⨯+⨯ 解得:x=24答:卡车的速度为24千米/时.【点评】采用“线示”分析法,画出示意图.利用轿车行驶的总路程等于卡车行驶的总路程来列方程,理清两车行驶的速度与时间.4.航行问题(顺逆风问题)5.(武昌区联考)盛夏,某校组织长江夜游,在流速为2.5千米/时的航段,从A 地上船,沿江而下至B 地,然后溯江而上到C 地下船,共乘船4小时.已知A 、C 两地相距10千米,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7.5千米/时,求A 、B 两地间的距离.【思路点拨】由于C 的位置不确定,要分类讨论:(1)C 地在A 、B 之间;(2)C 地在A 地上游.【答案与解析】解:设A 、B 两地间的距离为x 千米.(1)当C 地在A 、B 两地之间时,依题意得.1047.5 2.57.5 2.5x x -+=+- 解这个方程得:x =20(千米)(2)当C 地在A 地上游时,依题意得:1047.5 2.57.5 2.5x x ++=+- 解这个方程得:203x = 答:A 、B 两地间的距离为20千米或203千米. 【点评】这是航行问题,本题需分类讨论,采用“线示”分析法画出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然后利用“共乘”4小时构建方程求解.5.环形问题6.环城自行车赛,最快的人在开始48分钟后遇到最慢的人,已知最快的人的速度是最慢的人速度的3倍,环城一周是20千米,求两个人的速度.【答案与解析】解;设最慢的人速度为x 千米/时,则最快的人的速度为x 千米/时, 由题意得:x×-x×=20 解得:x=10答:最快的人的速度为35千米/时,最慢的人的速度为10千米/时.【点评】这是环形路上的追及问题,距离差为环城一周20千米.相等关系为:最快的人骑的路程-最慢人骑的路程=20千米.举一反三:【变式】两人沿着边长为90m 的正方形行走,按A →B →C →D →A …方向,甲从A 以65m/min 的速度,乙从B 以72m/min 的速度行走,如图所示,当乙第一次追上甲时,在正方形的哪一条边上?【答案】解:设乙追上甲用了x 分钟,则有:72x -65x =3×902707x =(分) 答:乙第一次追上甲时走了2707227777⨯≈(m ) 此时乙在AD 边上 类型三、工程问题7.一个蓄水池有甲、乙两个进水管和一个丙排水管,单独开甲管6小时可注满水池;单独开乙管8小时可注满水池,单独开丙管9小时可将满池水排空,若先将甲、乙管同时开放2小时,然后打开丙管,问打开丙管后几小时可注满水池?【答案与解析】解:设再过x 小时可把水注满.由题意得:11111()2()168689x +⨯++-= 解得:30421313x ==. 答:打开丙管后4213小时可把水放满. 【点评】相等关系:甲、乙开2h 的工作量+甲、乙、丙水管的工作量=1.举一反三:【变式】收割一块水稻田,若每小时收割4亩,预计若干小时完成,收割23后,改用新式农机,工作效率提高到原来的112倍,因此比预计时间提早1小时完成,求这块水稻田的面积.【答案】解:设这块水稻田的面积为x 亩,由题意得:21331144142x x x =++⨯ 解得:36x =.答:这块水稻田的面积为36亩.类型四、配套问题(比例问题、劳动力调配问题)8.某工程队每天安排120个工人修建水库,平均每天每个工人能挖土5 m 3或运土3 m 3,为了使挖出的土及时被运走,问:应如何安排挖土和运土的工人?【答案与解析】解:设安排x 人挖土,则运土的有(120-x )人,依题意得:5x =3(120-x ),解得x =45.120-45=75(人).答:应安排45人挖土,75人运土.【点评】用参数表示挖土数与运土数,等量关系:挖土与运土的总立方米数应相等.举一反三:【高清课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一) 388410 配制问题】【变式】某商店选用A 、B 两种价格分别是每千克28元和每千克20元的糖果混合成杂拌糖果后出售,为使这种杂拌糖果的售价是每千克25元,要配制这种杂拌糖果100千克,问要用这两种糖果各多少千克?【答案】解:设要用A 种糖果x 千克,则B 种糖果用(100-x)千克.依题意,得:28x+20(100-x)=25×100解得:x=62.5.当x=62.5时,100-x=37.5.答:要用A 、B 两种糖果分别为62.5千克和37.5千克.。
一元一次方程(追击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追击问题)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追及问题)在行程问题中,路程、时间和速度是三个基本量,它们之间有着基本的关系: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时间等于路程除以速度,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行程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
其中,追及问题可分为同向而行和相背而行两种情况。
在解题时,我们需要熟悉追及问题的三个基本公式:路程差等于速度差乘以追及时间,速度差等于路程差除以追及时间,追及时间等于路程差除以速度差。
对于同向而行的追及问题,两人的路程差等于追及的路程或以追及时间为等量关系。
而在相背而行的情况下,两人的路程差等于初始距离。
当在环形跑道上行驶时,同向而行的等量关系是两人所走的路程差等于一圈的路程,而相背而行的等量关系是两人走的路程和等于一圈的路程。
解题技巧包括理解行驶时间、地点、方向等关系,画出线段图,分析题意思,寻找路程差及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最终找到解答方法。
举例来说,假设甲、乙两站相距480公里,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90公里,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140公里。
对于不同的情况,我们可以得到以下解答:1.慢车先开出1小时,快车再开。
两车相向而行。
问快车开出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解答:设快车开出x小时后与慢车相遇,则慢车已经行驶了(x+1)小时。
根据路程公式,可得90(x+1)+140x=480,解得x=2.因此,快车开出2小时后与慢车相遇。
2.两车同时开出,相背而行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600公里?解答:设两车相遇的时间为x小时,则根据路程公式,可得90x+140x=480+600,解得x=4.因此,两车相背而行4小时后相距600公里。
3.两车同时开出,慢车在快车后面同向而行,多少小时后快车与慢车相距600公里?解答:设快车开出x小时后与慢车相距600公里,则慢车已经行驶了x小时。
根据路程公式,可得140x-90x=480-600,解得x=6.因此,快车开出6小时后与慢车相距600公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4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行程问题(含答案)
已知车的速度,以及时间就可以列代数式表示出路程,得到方程,从而求出时间t的值.
【详解】
解:(1)当甲、乙两车未相遇时,根据题意,得120t+80t=550-50,
解得t=2.5;
(2)当两车相遇后,两车又相距50千米时,
(2)①在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的过程中,求快慢两车之间的距离;(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②若第二列快车也从甲地出发匀速驶往乙地,速度与第一列快车相同,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后30分钟时,第二列快车与慢车相遇,直接写出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多少小时.
23.A、B两地相距480km,C地在A、B两地之间.一辆轿车以100km/h的速度从A地出发匀速行驶,前往B地.同时,一辆货车以80km/h的速度从B地岀发,匀速行驶,前往A地一、选择题
1.A、B两地相距5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的速度是120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经过t小时两车相距50千米,则t的值( )
A.2或2.5B.2或3C.3或2.5D.2或12.5
27.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km/h,水流速度是 km/h.
(1)2h后两船相距多远?
(2)2h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如果甲、乙两车是在环形车道上行驶,则本题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一、两车在相遇以前相距50千米,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相等关系是:甲的路程+乙的路程=(550-50)千米;
根据题意,填写下列表格:
3.4-相遇、追及问题(1)
问题探究:你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在3时和4时之间的哪个时刻,钟的时针与分针: (1)重合; (2)成直角。 (3)成平角。
精讲
例题
A
分
线段图分析:
析
例1、 A、B两车分 别停靠在相距240千米 的甲、乙两地,A车每
50 x
80千米
30 x
B
甲 第一种情况: A车路程+B车路程+相距80千米= 相距路程
乙
小时行50千米,B车每
小时行30千米。 (2)若两车同时相向
而行,请问B车行了多
长时间后两车相距80千 米?
解:设B车行了x小时后两车相距80千米 依题意得 50x+30x+80=240
而行,请问B车行了多
长时间后与A车相遇?
答:B车行了3小时后与A车相遇。
变式
练习
分
线段图分析: A
甲
析
1、 A、B两车分别 停靠在相距115千米的 甲、乙两地,A车每小 时行50千米,B车每小 时行30千米,A车出发 1.5小时后B车再出发。
B
乙
相等关系:A车所走路程+ B车所走路程
(1)若两车相向而行,
分
析
叔叔 小王
3、小王、叔叔在 4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练 (2)同向 习跑步,小王每秒跑5米, 叔叔每秒跑7.5米。
(1)若两人同时同地反 向出发,多长时间两人
首次相遇?
(2)若两人同时同地同 向出发,多长时间两人 首次相遇?
相等关系:
叔叔路程-小王路程=400
练 习
1.小张和小王各自以一定的速度在周长为500米的跑道上 跑步。小王每分跑180米。 ①小张和小王同时从一个地点 出发,反向而行,75秒钟后两人相遇,求小张的速度? ②小张和小王同时从一个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跑步,经 过多少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 2.在600米环行跑道上,兄妹两同时从同一起点都按逆时 针跑,每隔12分两人相遇一次; 若两人反向跑,则每隔4 分两人相遇一次。两人跑一圈各要几分钟? 3.在300米长的环行跑道上,甲乙两人同时同向并排起跑, 甲平均5米/秒,乙4.4米/秒。两人起跑后的第一次相遇在 起跑线前多少米? 4.甲乙两人环湖跑步,环湖一周长是400米,乙每分跑80 米,甲速是甲速的1.25倍 ①现两人同时向前跑,乙在甲前 方100米处,多少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 ? ②现两人同 时向前跑,甲在乙前方100米处,多少分钟后两人第一次 相遇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以致用 用心解一解
2、一队学生从学校出发,步行去某地参加社会 公益活动, 每小时行走4千米.出发30分钟后,学校 要将一个紧急通知给队长,一名通讯员骑自行车 以12千米/时的速度按原路去追赶队伍,问通讯 员用多少时间可以追上队伍?
反向而行 若环形跑道长300米,问:第一次相遇两人 相遇问题:所走路程与环形跑道周长之间有何关系?
第一次相遇:甲路程+乙路程=1周长
小杰: 小丽: 思考:两人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相 遇时两人之间路程有何关系?
第n次相遇:甲路程+乙路程=n个周长
探索新知
例3:小杰、小丽分别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 练习跑步,小杰每秒跑6米,小丽每秒走4米,两 人同时由同一起点反向而行。问几秒后小杰与小 丽第一次相遇。
探索新知
例2:甲、乙两站间的路程为450千米,一列慢车 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65千米,一列慢车从乙 站开出,每小时行驶85千米.设两车同时开出, 同向而行,则快车几小时后追上慢车?
一、直线型行程问题中的时间、速度、路程之间
的关系 2.同向而行——追及问题
甲:
乙:
两人间距
同时同向而行,追上时, 快者所走路程—慢者所走路程=两人间距
例4:小杰、小丽分别在400米环形跑道上练 习跑步,小杰每分钟跑6米,小丽每分钟跑4米, 两人同时由同一起点同向出发。问几分钟后小杰 与小丽第一次相遇?
小杰:
小丽:
解:设x分钟后第一次相遇,依题意,得 6x-4x=400
学以致用 用心解一解
3、某体育场的环形跑道长为400米,甲、乙两人 在跑道上练习跑步,甲的平均速度为250米/秒, 乙的平均速度为290米/秒。 (1)若两人同时从同时出发同向而行, 则经过多长时间两人第一次相遇 ? (2)若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而行, 则经过多长 时间两人第一次相遇 ?
一、直线型行程问题中的时间、速度、路程之间 的关系
1.相向而行——相遇问题
甲
乙
甲的路程 乙的路程
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 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乙的间距
学以致用 用心解一解
1、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 行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9千米。甲开出2小时后, 乙车才开出,再过3小时后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 路长多少千米?
小杰:
小丽:
解:设x秒后第一次相遇,依题意,得 4x+6x=400
思考:同向而行时,第一次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 与环形跑道周长之间有何关系?(若甲快乙慢) 同向而行,第一次相遇小杰:
小丽:
继续思考:他们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相 遇时两人所走路程与环形跑道周长之间有何关 系? 第n次相遇: 甲路程-乙路程=n个周长
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时, 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环形跑道的周长
同向而行:第一次相遇时, 快者的路程-慢者的路程=环形跑道周长
3.4一元一次方程与相遇问题、 追及问题
探索新知
例1: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2小时后相遇,若甲比乙 每小时多行2.5千米,求乙的速度?
甲、乙两站间的路程为450千米, 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65千米, 一列慢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85千米 .设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则快车几 小时后追上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