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价决策模型方法
综合评价决策模型方法_数学建模
综合评价决策模型方法_数学建模决策模型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工具,用于解决复杂的决策问题。
综合评价决策模型方法是一个基于多个指标或因素对决策方案进行评价的方法。
该方法在数学建模中常用于分析多个决策方案的优劣,帮助决策者做出最优决策。
首先,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用来解决多个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问题。
它通过建立层次结构,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层次,并对各层次进行权值的确定,从而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
层次分析法主要包括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和一致性检验等步骤。
其优点是结构明确、能够定量地评价各指标之间的重要性,但也存在权重确定的主观性较强的问题。
其次,灰色关联度法是一种基于灰色理论的模型,用于评价多个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
它通过建立灰色关联度模型,将多个指标的值转化为灰色数列,进行关联度计算,从而得到各指标的权重。
灰色关联度法主要包括灰色关联度计算和权重确定两个步骤。
其优点是能够考虑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但也存在对指标值的灵敏度较高的问题。
再次,熵权法是一种基于信息熵的权重确定方法,用于评价多个指标的重要性。
它通过计算各指标的熵值和权重,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
熵权法主要包括计算指标熵值、计算指标熵权和综合计算这三个步骤。
其优点是能够客观地确定指标的权重,但也存在对指标值范围要求较高的问题。
最后,矩阵法是一种定量化的综合评价方法,用于评价多个决策方案的优劣。
它通过构造评价指标矩阵,对各决策方案的各指标进行评分,并计算出加权总分,从而对决策方案进行排序。
矩阵法主要包括构造评价指标矩阵、对矩阵进行归一化和计算加权总分这三个步骤。
其优点是方法简单、易于理解和使用,但也存在在权重确定上存在一定主观性的问题。
总的来说,综合评价决策模型方法在数学建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决策问题。
决策者在选择合适的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综合考虑。
综合评价模型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方法
wi ( x)
2
1
x
a(i) 1
b(i) K
a(i) 1
2
, a1(i)
x
c,
2
x
b(i) K
b(i) K
a(i) 1
2
,c
x
bK(i) ,
其中参数 c
1 2
(a1( i )
b(i) K
),
且w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0.5
。
(1 i m)
2023/12/28
10
2. 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旳一般措施
j 1
经计算可得到各城市的 Borda 数及总排序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按各城市的水质污染总排序结果
城市 排序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S9 S10 S11 S12 S13 S14 S15 S16 S17
Borda 数 203 136 143 234 106 139 138 378 232 271 60 357 277 264 438 214 217
, m; k 1, 2,
,
K
)
,即当属性
xi
[ak( i )
,
b(i) k
)
时,则
属性 xi 属于第 k 类 pk (1 k K ) 。也就是对于每一个属性而言,既有不
同类别的差异,同类别的又有不同量值的差异。对于这种既有“质差”,
又有“量差”的问题,如果用通常的定常权综合评价法做综合评价显然是
1. 指标数据旳原则化处理
(4)PH 值的处理 酸碱度(PH 值)的大小反映出水质呈酸碱性的程度,
通常的水生物都适应于中性水质,即酸碱度的平衡值(PH
各种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综合评价评价是人类社会中一项经常性的、极重要的认识活动,是决策中的基础性工作。
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经常遇到有关综合评价问题,如医疗质量的综合评价问题和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等。
它是根据一个复杂系统同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特点,在综合考察多个有关因素时,依据多个有关指标对复杂系统进行总评价的方法;综合评价的要点:(1)有多个评价指标,这些指标是可测量的或可量化的;(2)有一个或多个评价对象,这些对象可以是人、单位、方案、标书科研成果等;(3)根据多指标信息计算一个综合指标,把多维空间问题简化为一维空间问题中解决,可以依据综合指标值大小对评价对象优劣程度进行排序。
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1.根据评价目的选择恰当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区别性强,而且往往可以测量,筛选评价指标主要依据专业知识,即根据有关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来分析各评价指标对结果的影响,挑选那些代表性、确定性好,有一定区别能力又互相独立的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
2.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诸评价指标在对某事物评价中的相对重要性,或各指标的权重;3.合理确定各单个指标的评价等级及其界限;4.根据评价目的,数据特征,选择适当的综合评价方法,并根据已掌握的历史资料,建立综合评价模型;5.确定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等级数量界限,在对同类事物综合评价的应用实践中,对选用的评价模型进行考察,并不断修改补充,使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先进性,然后推广应用。
目前,综合评价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如综合指数法、TOPSIS法、层次分析法、RSR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系统法等,这些方法各具特色,各有利弊,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怎样使评价法更为准确和科学,是人们不断研究的课题。
下面仅介绍综合评价的TOPSIS法、RSR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简单的应用。
8.1 TOPSIS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法是系统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
是基于归一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找出有限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分别用最优向量和最劣向量表示),然后分别计算诸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的距离,获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以此作为评价优劣的依据。
层次分析及综合评价方法
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各个指标综合起来,得出一个总体的评价结果。
综合评价
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结果分析
07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构建步骤
明确评价目标、设计初步指标、筛选与确定指标、确定权重、建立完整的指标体系。
导向性原则
指标应具有导向性,能够引导被评价对象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方案层可以包含多个元素,每个元素代表一个具体的方案或措施。
方案层需要具体、可行,能够针对准则层中的各个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方案层
03
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的定义与元素确定
判断矩阵定义
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中用于表示各因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矩阵,通常采用正互反矩阵形式。
元素确定方法
判断矩阵的元素通常采用专家打分、历史数据比较等方法确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将决策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根据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的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
将决策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的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
通过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者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
计算加权评价值
根据加权评价值的大小,确定最优的决策方案。
确定决策方案
将决策方案付诸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反馈和调整。
决策实施与反馈
基于层次总排序的决策分析
06
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定义
综合评价是一种对多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各个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得出一个综合的评价结果。
综合评价决策模型方法
由上表,可得甲、乙、丙三个项目各自的评价 矩阵P、Q、R:
0.7 0.2 0.1 P 0.1 0.2 0.7
0.3 0.6 0.1
0.3 0.6 0.1 Q 1 0 0
0.7 0.3 0
0.1 0.4 0.5 R 1 0 0
0.1 0.3 0.6
求得:
B 1A P (0 .3 , 0 .5 , 0 .3 ) B 2A Q (0 .5 , 0 .3 , 0 .1 ) B 3A R(0.3 , 0.3 , 0.5)
归一化后得:
B 1 ' (0.2, 0 7.4, 0 6.2)7B 2 ' (0.5, 0 6 .3, 0 3 .11)
B3 ' (0.2, 7 0.2, 7 0.4)6
所以项目乙可推荐为优秀项目
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建模步骤: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2)构造对比矩阵 (3)计算权向量并作一致性检验 (4)计算组合权向量并作组合一致性检验
A=(W ,W ,…W ) 广西沿海产业决策属性层次结构
所以项目乙可推荐为优秀项目
1 V={很好,较好,一般,不好};
2
n
6) 环境因素,记为C6。
最高层为产业决策的综合评价层,记为G;
经济区的产业决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下面大家思考一下应考虑那些因素?
(2)利用矩阵的模糊乘法得到综合模糊评价向量B B=A⊙P (其中⊙为模糊乘法)
2.属性层次模型方法
所以uij满足:
uij uji 1 (i j)
ui j 0
(i j)
(1)
uij称为相对属性测度,矩阵(uij)称为属性判断矩阵。
所以综合而言,电视机还是比较好的比重大。
TOPSIS、DEA、AHP综合评价法
{
} }
V − = (min VIJ | j ∈ J + ), (max Vij | j ∈ J − )
− = (V1− , V2− , ⋯ , Vm )
{
其中
为效益型指标, 为成本型指标。 J +为效益型指标, J − 为成本型指标。
ω1 = [0.001,0.298,0.001,0.001,0.001,0.001,
0.173,0.001,0.019,0.001,0.001,0.502]
T
应用实例 —— 供应商的选择
运用AHP计算主观权重。由专家对各指标进行打分,解出 主观权重,并进行一致性判断得:
ω ∗ = [0.196,0.111,0.0495,0.0495,0.0495,0.0495,
确定矩阵V 确定矩阵
0 . 073 0 . 063 0 . 018 0 . 011 0 . 011 0 . 013 = 0 . 036 0 . 066 0 . 038 0 . 016 0 . 010 0 . 071 0 . 069 0 . 063 0 . 017 0 . 020 0 . 022 0 . 020 0 . 041 0 . 074 0 . 034 0 . 019 0 . 010 0 . 072 0 . 101 0 . 070 0 . 019 0 . 018 0 . 018 0 . 019 0 . 038 0 . 072 0 . 031 0 . 019 0 . 014 0 . 075 0 . 081 0 . 068 0 . 017 0 . 016 0 . 019 0 . 017 0 . 038 0 . 063 0 . 025 0 . 019 0 . 009 0 . 073 0 . 069 0 . 067 0 . 018 0 . 019 0 . 015 0 . 020 0 . 036 0 . 067 0 . 035 0 . 018 0 . 011 0 . 071
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
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第一讲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 (3)评价 (3)评价系统的相关问题 (3)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3)评价方法分类 (4)评价的基本过程 (5)评价的原则 (5)评价的实施 (5)多指标综合评价 (6)综合评价问题的要素 (6)指标体系的建立 (7)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7)专家调研法 (7)多目标决策的基本概念 (8)多目标决策的特点 (8)多目标决策的分类 (8)属性、目标、目的与准则的定义 (9)多目标决策的求解过程 (9)多目标决策问题的要素 (9)第二讲多属性决策分析、主成分分析 (11)多目标决策与多属性决策的差异 (11)特点(多属性决策) (11)指标体系(多属性决策) (11)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11)指标标准化的方法 (12)主成分分析的原理 (12)如何消除指标间的相关性? (12)为什么要进行决策矩阵的标准化? (12)主成分分析法的步骤 (12)功效系数法的基本步骤 (12)主成分分析的特点及缺陷: (12)第三讲层次分析法 (13)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13)第四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13)模糊综合评价 (13)模糊综合评价的思想和原理 (13)对隶属度的运算 (14)确定权重的方法 (14)模糊综合评价建模步骤 (14)模糊综合评价的优缺点 (14)第五讲人工神经网络 (15)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 (15)八个要素 (15)联接模式 (15)有导师训练与无导师训练 (15)利用BP网络进行评价的优点 (15)几种典型的激活函数 (16)指标体系的构成 (16)三种尺度变量的区别 (16)相似系数 (16)第一讲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评价是指按预定的目的,确定研究对象的属性(指标),并将这种属性变为客观定量的计值或主观效用的行为。
(秦寿康)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 evaluation,CE)①对研究对象功能的一种量化描述,既可以利用时序统计数据去描述同一对象功能的历史演变,也可以利用统计数据去描述不同对象功能的差异。
项目中评价的模型和方法
项目中评价的模型和方法汇报人:日期:目录CATALOGUE•项目评价概述•项目评价的模型•项目评价的方法•项目综合评价方法•项目后评价方法•项目案例分析01CATALOGUE项目评价概述评价的定义和目的评价定义评价是对事物或现象的价值、水平、成效进行评定和判断的过程。
评价目的评价旨在为决策提供依据,帮助利益相关者了解项目情况,促进项目优化和改进。
评价体系项目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要素。
评价目标明确评价的目标,如评估项目的绩效、风险、社会影响等。
评价主体确定评价的执行者,如利益相关者、专家、第三方评估机构等。
评价客体确定被评价的对象,如项目本身、项目实施过程或结果等。
评价指标制定评价标准,如项目的财务指标、技术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等。
评价方法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如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综合评价等。
项目评价的体系明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范围和重点,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
准备阶段构建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指标和标准,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设计阶段收集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形成评价报告。
实施阶段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利益方,为决策提供依据,促进项目改进和发展。
反馈阶段项目评价的流程02CATALOGUE项目评价的模型目标明确性项目目标的明确性程度如何,是否具有清晰、具体和可衡量的标准。
目标实现程度项目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符合程度。
目标合理性项目目标是否符合组织战略、市场需求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期望。
过程规范性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遵循了既定的流程、标准和规范。
过程创新性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采用了新的方法、技术和工具,提高效率或降低成本。
过程有效性项目实施过程是否能够高效地实现预期目标。
项目是否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以及他们对项目的满意度。
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利益相关者是否积极参与项目的决策和实施过程。
利益相关者参与度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投入和贡献程度如何。
利益相关者贡献度利益相关者评价模型风险评价模型风险识别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风险,以及这些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医学统计学第二十三章常用综合评价方法
例4:拟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一个评价综合医院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并采用该指标对某市6所综合医院的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01
对总评价目标进行连续性分解以得到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将各层评价目标用图有机地标示出来,即建立目标树图,见图1。
03
医院工作质量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02
01
02
03
4.2 层次分析法示例
简易方法:主要包括综合评分法、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Topsis法、秩和比法等。 特点:①简单实用;②适用于各种资料;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几种常用综合评价方法
4.1 层次分析法概念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由美国科学家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是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评价对象依评价目的所确定的总评价目标进行连续性分解,得到各级(各层)评价目标,并以最下层指标作为衡量目标达到程度的评价指标。然后依据这些指标计算出一综合评分指数对评价对象的总评价目标进行评价,依其大小来确定评价对象的优劣等级。
Add a title
02
Process
Add a title
04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Add a title
06
Rank sum ratio,RSR
Add a title
01
例如,某人英语考试成绩58分
02
是否对照某标准判断此结果
03
是
04
否
05
评 价(evaluation)
膳食供应
1/5(a13)
1/3(a23)
1(a33)
4.4 计算权重系数(续1)
综合评价模型——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方法
2005年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A题:“长江水质的 评价和预测”问题的第一部份给出了17个观测站(城市)的 最近28个月的实际检测指标数据,包括反映水质污染程度的 最主要的四项指标: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 、氨氮(NH3-N) 和PH值,要求综合这四种污染指标的28个月 的检测数据对17个城市的水质情况做出综合评价。
四、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方法
1. 动态加权综合评价问题的提法 根据国标(GB 3838—2002)的规定,关于地表水的水 质可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劣Ⅴ类共六个类 别,每一个类别对每一项指标都有相应的标准值(区间), 只要有一项指标达到高类别的标准就算是高类别的水质,所 以实际中不同类别的水质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同一类别的水 在污染物的含量上也有一定的差别。 在对17个城市的水质做综合评价时,要充分考虑这些指 标值不同类别水的“质的差异”和同类别水的“量的差异 ”,在此简称为“质差”和“量差”。因此,这是一个较复 杂的多因素多属性的综合评价问题。
i
。也就是对于每一个属性而言,既有不
同类别的差异,同类别的又有不同量值的差异。对于这种既有“质差” , 又有“量差”的问题,如果用通常的定常权综合评价法做综合评价显然是 不合理的,然而合理有效的方法是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方法。
四、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方法
2. 动态加权综合评价的一般方法
现代综合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方法1.层次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方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对一些较为复杂、较为模糊的问题作出决策的简易方法,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
它是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 教授于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
2.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人们在进行社会的、经济的以及科学管理领域问题的系统分析中,面临的常常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而往往缺少定量数据的系统。
层次分析法为这类问题的决策和排序提供了一种新的、简洁而实用的建模方法。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模,大体上可按下面四个步骤进行:(i)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ii) 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iii)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iv)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下面分别说明这四个步骤的实现过程。
1.1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与特点应用AHP分析决策问题时,首先要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出一个有层次的结构模型。
在这个模型下,复杂问题被分解为元素的组成部分。
这些元素又按其属性及关系形成若干层次。
上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有关元素起支配作用。
这些层次可以分为三类:(i)最高层:这一层次中只有一个元素,一般它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因此也称为目标层。
(ii)中间层:这一层次中包含了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它可以由若干个层次组成,包括所需考虑的准则、子准则,因此也称为准则层。
(iii)最底层:这一层次包括了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因此也称为措施层或方案层。
递阶层次结构中的层次数与问题的复杂程度及需要分析的详尽程度有关,一般地层次数不受限制。
每一层次中各元素所支配的元素一般不要超过9个。
这是因为支配的元素过多会给两两比较判断带来困难。
1.2 构造判断矩阵层次结构反映了因素之间的关系,但准则层中的各准则在目标衡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一定相同,在决策者的心目中,它们各占有一定的比例。
综合指数法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综合指数法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综合指数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和评价方法,用于综合考虑多个指标或变量,并根据其权重进行加权计算,从而得出一个综合评估值。
以此来评价、比较和排序不同对象或方案的综合质量或综合效能。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需要对事物进行评估和比较。
例如,在市场经济中,企业需要评估不同的投资项目;在教育领域,学生需要评估不同的学校或学科;在医疗领域中,医生需要评估不同的治疗方案等。
而这些评估过程往往涉及到多个指标或变量,并且这些指标或变量可能具有不同的重要性或权重。
综合指数法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它通过建立一个综合指数模型,在考虑多个指标或变量的基础上,将其进行加权计算,从而得出一个综合评估值。
这个综合评估值可以客观地反映出不同对象或方案的综合质量或综合效能,帮助我们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综合指数法的步骤和原理较为复杂,需要明确各个指标或变量的重要性、权重以及数学计算的方法。
不同的综合指数模型可能有不同的具体步骤和计算公式。
但总体来说,综合指数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将不同指标或变量的信息综合起来,得到一个综合评估值,从而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综合指数法的定义、背景、步骤和原理,并评价其优缺点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综合指数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该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做出更加准确和有效的决策。
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篇章结构,它对于整篇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观点。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1. 引言1.1 概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综合指数法的概念和背景,为读者提供一个基础的认识。
1.2 文章结构本部分将详细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脉络。
1.3 目的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让读者了解文章的价值和意义。
2. 正文2.1 综合指数法的定义和背景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阐述综合指数法的定义、发展背景和相关概念,以加深读者对该方法的理解。
数学建模综合评价模型
1
,1 x 3 3 x 5
根据这个规律, 对于任何一个评价值, 都可给出一个合适的 量化值。 据实际情况可构 造其他的隶属函数。 如取偏大型正态分布。
二、评价指标的规范化处理
2.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在 实 际 中 的 评 价 指 标 x1 , x 2 , , x m ( m 1) 之 间 , 往 往 都 存 在着各自不同的单位和数量级,使得这些指标之间存在着不可 公度性,这就为综合评价带来了困难,尤其是为综合评价指标 建立和依据这个指标的大小排序产生不合理性。
的标准观测值。
2.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 2 ) 极 值 差 方 法 : 令 x ij
其中 M
j
x ij m j M j mj
1 i n
( i 1, 2 , , n ; j 1, 2 , , m ) ,
m a x{ x ij } , m j m in{ x ij } ( j 1, 2 , , m ) 。 则 x ij [0 ,1]
1 1 . 1086 ( x 0 . 8942 ) 2 f (x) 0 . 3915 ln x 0 . 3699 ,
1
,1 x 3 3 x 5
1 1 . 1086 ( x 0 . 8942 ) 2 f (x) 0 . 3915 ln x 0 . 3699 ,
T
将这n 个系统进行排序或分类,即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2、 构成综合评价问题的五个要素
(5)评价者 评价者是直接参与评价的人,可以是某一个人, 也可以是一个团体。对于评价目的选择、评价指标体 系确定、评价模型的建立和权重系数的确定都与评价 者有关。
学生成绩综合评价模型(数学建模)
对于每名学生基于其四个学期成绩及成绩变化做单因素评价:
首先我们确定优良中差的比例固定为1:4:4:1,这样就能使学生评价处于平均,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1、对于平均分
因为不同基础的同学对某一得分同学的评价不同,所以当一名学生得60分时,得分大于80分的同学会认为其基础差。所以对学生的分数进行优良中差的比例分类:
预测成绩表
学生序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第5学期74.64 81.1866.6477.4878.7276.3467.7859.0367.4370.71
第6学期77.97 78.9669.7176.6777.8275.6168.3760.0671.9270.11
最后,我们对我们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客观的比较,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4符号的说明
:学期
:学生序号
D:总评价得分
:第i个学生的第j学期的原始成绩。
:第 个决策单元
:因素集
:评语集
其他主要符号将在模型建立的时候详细说明。
5模型的建立
5.1数据标准化
为了避免现行评价方式中仅根据“绝对分数”评价学生学习状况,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发展性目标分析法,必须考虑到户律基础条件的差异,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也注意到学生学习的进步因素。
在本题中,附件给出了 名学生连续四个学期的综合成绩。要求我们做到以下三点:
1.根据附件数据,对这些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说明;
2.根据附件数据,采用两种及以上方法,全面、客观、合理的评价这些学生的学习状况;
3.根据不同的评价方法,预测这些学生后两个学期的学习情况。
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
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隶属函数法是一种常用的多属性决策综合评价方法,它是基于属性取值的线性模糊集成,是模糊集理论在决策分析中的重要应用。
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可以较好地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是一种灵活的评价方法。
一、什么是隶属函数法隶属函数法是一种通过对决策属性取值进行模糊化来处理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有效方法。
它把决策属性的取值转化为模糊集,利用隶属函数的形式来描述模糊集。
隶属函数的特性使得它可以反映出专家对决策对象的评价过程,对于决策者而言,隶属函数可以提供一个有利于理解的评价模型,使得多目标决策问题变得更加容易。
二、隶属函数法的原理隶属函数法是一种基于属性取值的模糊集合来实现的,它的原理是利用隶属函数的形式来描述模糊集。
即根据决策者的定义,对决策属性取值进行模糊化,然后将所有的决策属性取值用隶属函数表达式来表示,最后使用隶属函数进行评价,从而得到最优决策。
三、隶属函数法的优势1、它具有较强的弹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决策问题需要,在输入、输出、隶属函数形式上作出相应的调整;2、它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即在计算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数学工具来完成;3、它能够充分体现专家对决策对象的评价过程,对于决策者而言,也提供了一个有利于理解的评价模型;4、它能够反映决策者对不同属性及不同取值的重要性,在评价过程中充分体现决策者自身的主观意见;5、它能够有效地避免因不同评价者而引起的主观差异;6、它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能够适应各种不同形式的决策问题。
四、隶属函数法的应用隶属函数法在多目标决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包括四个主要方面:一是多目标优化问题;二是多目标决策问题;三是多目标冲突分析问题;四是多目标协调分析问题。
隶属函数法可以适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企业生产、市场营销、金融投资、信息处理、医学诊断、文化事业、交通运输、能源开发、水利工程、土地开发、保护生态、气象预测、水文测量等。
基于区间数的模糊综合评价决策模型
基 于 区间数 的模 糊 综 合 评 价 决 策 模 型
A Fu z Co p e nsv Ev l a i n zy m r he i e a to De ii n u cso M o e dl
Ba e n I t r a u b r s d o n e v l N m e s
n um b r n e i t r a m be s s q nc e ho s gv n. e s a d a n w n e v lnu r e ue e m t d i ie The a p ia in e a pl ho s p l to x m e s w c
r tiv lt c oo . e re a e hn lgy K e r s:u z o p e nsv v l a in ,n e v ln m b r, e iin m o e , i t y wo d f z y c m r he ie e a u to i t r a — u e d cso d l wegh
t t t d li fiin .I a v r o h n e t i t ft e n m e ia au wi o t ha he mo e S e f e t t c n o e c me t e u c ra n y o h u rc lv le o ng t he c f z ie s,e lc e ii n ma e ’ y hoo u zn s r fe t d cso — k r Sps c lgy, whih wi l S wih t t dy on i f r to c l hep U t he s u n o ma in l
维普资讯
广 西 科学 院学 报
J un l fGu n x a e fS in e o r a a g iAc d myo ce cs o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比较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比较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是两种常用的决策分析方法,用于解决复杂问题时的决策选择。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介绍模糊综合评价法是指通过对事物的模糊特性进行量化、计算和评价,从而得出评价结果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问题,适用于评价和决策分析领域。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 建立评价模型:确定评价指标和评价等级及其隶属函数。
2. 收集数据:获取评价的各项数据。
3. 模糊化处理:将确定的数据转换为模糊数值。
4.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根据各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对关系,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5. 模糊综合评价:通过计算模糊关系矩阵和模糊数值,得出评价结果。
二、层次分析法介绍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层次结构,通过对各层次之间的评价和权重分配,最终得出综合评价结果的方法。
它主要用于多属性决策和评估问题。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 建立层次结构:将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并确定层次之间的关系。
2. 设定判断矩阵:根据专家意见或数据计算,构建各层次之间的判断矩阵。
3. 计算权重向量:通过特征向量法或最大特征值法,计算出各层次的权重向量。
4. 一致性检验: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5. 综合评价:根据层次关系和权重向量,计算综合评价结果。
三、比较与分析1. 适用领域:模糊综合评价法适用于处理模糊、不确定的问题,如环境评价、经济评价等;而层次分析法适用于多属性决策和评估问题,如项目选择、供应商选择等。
2. 数据处理:模糊综合评价法将确定的数据转化为模糊数值进行计算,可以处理模糊数据;而层次分析法则需要准确的数值作为输入。
3. 专家参与度:模糊综合评价法相对简单,专家的主观因素较少,适用于专家意见一致性不高的情况;而层次分析法需要专家参与决策过程,并给出权重判断,要求专家主观判断一致性较高。
4. 结果解释: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的结果是一种关于事物模糊度的量化表达;而层次分析法得出的结果是对各选项的排序和权重分配。
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方法一、综合评价方法介绍(一)概念综合评价方法是对评价对象的全体,根据所给的条件采用一定的方法,给每个评价对象赋予一个评价值,再据此择优或排序。
综合评价的目的通常是希望能对若干对象按一定意义进行排序从中挑出最优或最劣对象。
对于每一个评价对象通过综合评价和比较可以找到自身的差距也便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其基本思想是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
如不同国家经济实力,不同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小康生活水平达标进程,企业经济效益评价等,都可以应用这种方法。
(二)特点1、评价过程不是逐个指标顺次完成的,而是通过一些特殊方法将多个指标的评价同时完成的;2、在综合评价过程中,一般要根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3、评价结果不再是具有具体含义的统计指标,而是以指数或分值表示参评单位"综合状况"的排序。
(三)构成综合评价的要素1、评价目的。
对某一事物开展综合评价,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综合评价,评价事物的哪一方面,评价的精确度要求如何等等。
2、评价者。
评价者可以是某个人或某团体。
评价目的的给定、评价指标的建立、评价模型的选择、权重系数的确定都与评价者有关。
因此,评价者在评价过程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
3、被评价对象。
随着综合评价技术理论的开展与实践活动,评价的领域也从最初的各行各业经济统计综合评价拓展到后来的技术水平、生活质量、小康水平、社会发展、环境质量、竞争能力、综合国力、绩效考评等方面。
这些都能构成被评价对象。
4、评价指标。
所谓指标是指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目的,能够确定地反映研究对象某一方面情况的特征依据,每个评价指标都是从不同侧面刻画对象所具有的某种特征。
所谓指标体系是指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它能够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目的综合反映出对象各个方面的情况。
指标体系不仅受评价客体与评价目标的制约而且也受评价主体价值观念的影响。
5、权重系数。
相对于某种评价目的来说,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权重系数确定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综合评价结果的可信程度。
管理学决策方法
管理学决策方法管理学决策方法是管理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它涉及到组织、规划和实施决策的过程。
下面列举了50种常见的管理学决策方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详细描述:1. 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一种用于评估组织内部优势、劣势以及外部机会和威胁的分析方法。
利用SWOT分析,管理者可以制定战略方向和决策方案。
2. 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是对决策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平衡点。
通过比较决策的成本和相应的效益,管理者可以做出合理的决策。
3. 困境分析法:困境分析法着重于寻找决策中的困境和矛盾,以便解决问题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4. 运筹学方法:运筹学方法涉及到利用数学和定量分析工具来解决管理问题,例如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等。
5. 规则决策法:规则决策法是基于特定的规则和程序,以便快速做出决策,例如采用固定的流程和流程图。
6. 期望值法:期望值法通过计算每种可能结果的概率和相应的价值,从而确定决策的期望值,以便做出最佳决策。
7. 网络分析法:网络分析法是一种时序网络图的技术,用于有效地规划和管理项目,识别和解决潜在的瓶颈和风险。
8. 敏捷决策法:敏捷决策法是一种迅速应对变化和适应不确定性的决策方式,具有弹性和灵活性。
9. 决策树分析法:决策树分析法是通过构建决策树来评估各种决策选项可能产生的结果和风险,以支持最佳决策的制定。
10. 场景分析法:场景分析法是通过构建多种可能的未来场景,评估每种情景发生的可能性和对决策的影响,以便做出具有鲁棒性的决策。
11. 先验概率法:先验概率法是利用现有的信息和经验,对决策选项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和评估。
12. 影响图分析法:影响图分析法是通过绘制影响图,识别相关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理清决策相关的复杂关系。
13. 多属性决策法:多属性决策法是基于多个属性和指标来评估决策选项,并进行综合权衡,从而做出综合决策。
14. 随机模拟法:随机模拟法是通过构建模型和随机抽样,对决策选项进行模拟,从而评估不确定性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