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内训全面质量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基本观点
1)质量第一的观点 2)用户至上的观点 3)重视设计、制造过程的观点 4)一切凭数据说话的观点 5)重视人的积极因素的观点 6)以预防为主的观点 7)以质量求效益,提高质量经济性 8)以零缺陷为目标 9)系统管理、全面协作 10)按照PDCA循环开展活动
TQM的发展历史
1932年修華特(Shewhart)的〝統計原理與品質控制〞。
1
TQM 時代的來臨
品質觀念
習慣出來的 經營出來的 管理出來的 設計出來的 製造出來的 檢查出來的
美国:“阿波罗”飞船和“水星五号”运载火箭,有零件560万 个,如可靠性达99.9%, 则飞行中可能有5600个零件件发生故障.
现在流行其可靠性达99.99%从上例可知还有560个零件可能产生故障.
显然仅仅依赖质量检验和统计方法控制已难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也不能满 足社会进步的要求。
1.3.2 概念提出: 1961年,美国质量专家费根堡姆博士在他所著《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 首次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 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个部门的研制质量、 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有效体系。
强调 ---------全员性(执行质量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
-----------全过程(产品的设计、试制、销售的全部过程都要质量管理)
-----------全企业(各部门进行品质的改善)
此概念逐步被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并结合本国国情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 是日本。日本质量管理奠基人石川馨博士把日本式的全面质量管理成为“全公 司性质量管理(Company-Wide Quality Control)
‧1950年至1960年Deming與Juran引導日本進入TQC。 ‧1951年日本設立戴明(Deming)賞。 ‧1970年HONDA CIVIC銷美。 ‧1980年6月24日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播出紀錄片「日本能,為什麼我們不
能?」(If Japan Can,Why Can't We?) ‧1985年美國國軍航空系統司令部介紹其引用日本式的管理方法來改善品質。 ‧1987年美國國家品質獎(Malcolm 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Award)設立。 ‧1987年ISO 9000系列標準頒行。 ‧1989年美國國防部頒佈TQM指引。 ‧1989年我國設立國家品質獎。 ‧1990年戴明(Deming)賞設立40年,日本成為經濟大國。 ‧1992年歐洲品管組織頒發歐洲品質獎。 ‧1992年53國採用ISO 9000為國家標準。 ‧1994年ISO 9000系列標準修訂頒行。 ‧1994年新加坡設立品質獎。 ‧1996年日本科學技術聯盟(JUSE)將TQC改為TQM。
1900
1940Leabharlann Baidu
1960
产品质量控制的三个发展阶段
1980
1、质量管理各阶段的介绍
1.1 质量检验控制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背景:进入20世纪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机器工业取代手工业, 1911年 由美国工程师泰勒提出“科学管理运动”,提出在人员中进行科学分工,并将计划 和执行职能分开,中间加一检验环节。(成立专门的检查部门) 特点: ➢经济性差:生产的每一个产品都进行检验,检查的成本(失效成本+检查成本)
大大增加
➢预防性差:质量管理的目的仅是检查符合产品的特性 ➢对破坏性检验不适用
1.2 统计质量控制(SQC)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60代初)
背景: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美国军火业发展迅猛,但质量得不到保证而延误 交货期,满足不了战争的需要
人们发现在稳定的过程加工出来的产品符合正态分布的原则。通过对产品 的抽样检查,了解整体的产品质量状况,对过程进行控制,从而保证产品的 质量。
强调 --------- 质量管理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
----------综合性的质量管理。把质量管理作为中心来进行,同时还要推进成本管
理(利润、价格管理)、数量管理(产量、销售量、库存量)、交货期管理
1.3.3 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及基本观点
➢ 定义: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 员工、供方、合作伙伴和社会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TQM)
主讲人:黄程
培训大纲
第一章 全面质量管理 一、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介绍
第二章 质量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介绍 二、质量文化的介绍 三、三一的质量文化
第三章 质量素养 一、职业素养 二、质量素养
第四章 质量考级
一、 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质量检验
统计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主要问题:过分的注重统计技术和方法而忽视了管理功能的发挥,让 人误以为质量是统计出来的。只关注制造部门和质保部门,忽视其他 部门的质量管理。许多人感到高不可攀、难度大
1.3 全面质量管理(TQM)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
1.3.1背景:随着生产自动化、航天技术、大型军事工程需要,对产品的可靠 性有了新的要求,对产品质量更严要求。要求人们运用系统的工程的概念,把质 量问题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加以综合分析,实行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管理。



质量


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工程师\统计学家:休哈特(W. A. shewhart) 把数理统计 的概念和方法用到管理。起到控制和预防的作用。
特点:
➢ 由事后把关转变为事前积极预防。 ➢ 由仅仅评价结果转变为追查质量差的原因。
➢ 广泛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工序实行动态控制,实行抽样检验和验收。
缺点:
➢ 只重视数理统计的应用,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只注意对工序控制,未考虑对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 统计方法难度大,一般管理人员和工人难于掌握。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 (W.E. Deming) 主张 “停止依赖检验保证质量” 在二次大战时军工生中起了很大作用
.主要手段:控制图、直方图 .质量管理的目的:符合产品的特性 .质量成本主要构成:检查的成本+失效的成本+预防的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