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的语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2、过程和方法目标:品味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三、教学难点: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

2.品味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早上气温骤降,在来四中的路上,树叶飘飘洒洒,漫天飞舞,树木已失去了往日的繁茂,我不禁想起了诗人岑参的名句。(学生回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大自然在告诉我们(学生回答:“冬天来了!)是的,确切地说是真正的冬天到了。大自然就是在用这些独特的语言向我们传递着季节变化的种种信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气候学家竺可桢所写的《大自然的语言》,去聆听这独特而魅力无穷的语言吧。

在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来交流,那么大自然呢,它也有语言吗?欣赏图片1 、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现象在告诉我们什么?

同学们以上说的就是大自然特有的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只要我们仔细观察都能发现。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都是大自然特有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

二、资料助读:

作者竺可桢:是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学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成就都是和他工作分不开的。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他还带头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他的《物候学》《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论文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竺可桢在一生中,勇攀高峰,不仅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也为我国物候学增添了光彩。他的功绩和孜孜不倦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的。本

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而成的。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三、初读课文,自主探究

《大自然的语言》是非常有条理、十分讲究说明顺序的说明文。请自读课文,要着眼于全篇,解决如下问题。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 1.

2.3段)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第4.5段)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第6.7.8.9.10)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第11.12段)

四.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研课文的第六至十段。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这一部分的结构与顺序。

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1)、“首先是纬度”这一段,举出桃花和刺槐的例子说明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2)、“经度的差异”这一段,举了连翘和榆叶梅、苹果开花两个例子,说明了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3)、“高下的差异”这一段讲到“逆温层”。什么叫逆温层,逆温层是怎么形成的?

按正常的物候现象,植物的抽芽开花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但在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逆温层的形成是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2、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这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条理。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地点高下的差异,这三者都是空

间因素;最后一个因素则是时间因素。由三个空间方面的因素到一个时间因素,又是一种条理。

五、选点品读,读写结合

说明文以介绍给人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准确、严密。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以第一段和第二段为例)

1.有感情朗的朗读第一段。

2.听读第一段,你发现每个季节都写了哪些景物?

3.品读、欣赏《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说说它的语言之美。

例析:

“苏醒”将大地拟人化,展现一幅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色。拟人化的语言,使大自然有了灵性,有了语言。

“融化”河水解冻,写出了冰雪的动态,滴答滴答的清脆入耳,暗示着春暖花开的美景,透露着暖暖的春意。——涌动春的希望。

“萌发”描写小草、树芽生长的情态,草木破土而出,显示出草木的生机和活力。小草就像是季节变换的显示器。

“次第”写出百花竞相开放、争着报春的热闹情景。

“翩然”写出了小燕子轻盈飞舞、活泼伶俐的情态。

“孕育”拟人。将植物写活了,形象地写出了夏季植物的茂盛、茁壮之态。

“簌簌”写飘飞的落叶,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为什么不是一片片?

“销声匿迹”描写了昆虫(准备)为过冬作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写得有情有感,十分形象。“衰草连天”描写出秋天萧条冷落的情景。

“迎接”一词将秋天写得很有情趣,好像是位知冷知热、善解人意的天使。

“风雪载途”写寒冬,一词传神,表现出冬天风狂雪灾,寒气逼人。大地沉睡了。

4、朗读并小结

第一节的每一个词语都极具表现力,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引领着我们进入美妙的物候世界。

当然,我们说作为一篇科普文是给人知识的,所以他的语言必须是准确的。即便是生动性的说明,也要做到这一点。生动而准确的语言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以春、夏、秋、冬为序,写一首小诗。

鸟儿高歌,

春在乐曲中流过。

百花争艳,

夏在绚烂中绽放。

瓜果飘香,

秋在甜美中丰收。

风雪载途,

冬在大雪中沉睡。

5、学到这里,你们知道文章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有什么作用吗?

采用“大自然的语言”这个说法,将大自然拟人化,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也含蓄地说明了物候对于农事安排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标题形象、生动,颇具文学性。

六、听了同学们的诗歌,我不禁想到了《四季》,大自然告诉我们很多很多,然我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老师相信,大自然将会带给你们丰厚的礼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