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知识总结-基础梳理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二笔记整理

高中生物必修二笔记整理

高中生物必修二笔记整理高中生物必修二是整个高中生物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涵盖了遗传与进化的诸多关键知识。

以下是对这部分内容的详细笔记整理。

一、遗传因子的发现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比如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他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通过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

2、分离定律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自由组合定律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二、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1、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过程包括: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2、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3、基因在染色体上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4、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比如人类的红绿色盲、血友病等。

三、基因的本质1、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高中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相关知识汇总

高中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相关知识汇总

高中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相关知识汇总一、有关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和术语1. 交配类(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2)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系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

(3)测交:杂交子一代与隐性纯合体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2. 性状类(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4)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5)性状分离:在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6)完全显性: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的全部个体,都表现出显性性状,并且在表现程度上和显性亲本一样。

(7)不完全显性:在生物性状遗传中,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之间。

(8)共显性:在生物性状遗传中,两个亲本的性状,同时在F1的个体上显现出来,而不只是单一表现出中间性状。

3. 基因类(1)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2)非等位基因:一般指不同对的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3)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

(4)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来表示。

(5)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来表示。

4. 个体类(1)表现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3)纯合子:由含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4)杂合子:由含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1. 试验:用纯种高茎和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杂交,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只表现出高茎的性状。

F1自交得到的F2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高茎:矮茎=3:1。

2. 解释:(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为遗传学三大定律。

其中高中生物必修二中基因分离定律有知识点同学们需牢记。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一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

(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3、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

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7、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

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

D∶d=1∶1;两种雌配子D∶d=1∶1。

)8、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9、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0、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11、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可稳定遗传。

12、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13、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测交是检验生物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14、基因的分离规律: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15、携带者:在遗传学上,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

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总结很全面

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总结很全面

5、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一对双眼皮的夫 妇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一个双眼皮,对这 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 C ) A、3:1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 B、基因不能自由组合,产生了误差 C、这对夫妇都含有单眼皮的基因,在每胎生 育中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 D、单眼皮基因与双眼皮基因发生了互换
6.猪的白毛对黑毛为显性,要判断 一只白毛猪是否是纯合子,选用与 它交配的猪最好是 ( B )
后代显性:隐性为1 : 1, 则亲本遗传因子为: X aa Aa 后代显性:隐性为3 : 1,则 亲本的遗传因子为:Aa X Aa
后代遗传因子为Aa比aa为1 : 1, 则亲本的遗传因子为: Aa X aa
后代遗传因子为AA:Aa:aa为1 : 2 : 1, 则亲本的遗传因子为: Aa X Aa
1.几个常用的公式
(2)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如高茎的基因型有DD、Dd两种。
(3)基因型相同, 表现型一般相同。
但在不同的环境 条件上,基因型 相同,表现型也 可以不相同。
水毛茛
(4)在相同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 表现型一定相同。
注意: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 互作用的结果。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规律性比值在解决遗传性问题的应用
例如:1/3AA
1/3AA
1/3AA
2/3Aa自交结果:
2/3Aa自交结果:
2/3(1/4AA+1/2Aa+1/4aa)
= 1/2AA + 1/3Aa + 1/6aa
若:1/3AA
相当于
2/3Aa随机交配结果:
(1/3AA+2/3Aa)× (1/3AA+2/3Aa)
= 4/9AA + 4/9Aa + 1/9aa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基因分离定律是高中生物必修二的重点内容之一,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分离定律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开是有性生殖生物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特有的行为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3.细胞核遗传只有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基因随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

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数目不稳定,遵循细胞质母系遗传规律。

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问题,分离规律不能直接解决,说明分离规律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基因分离定律的限制因素基因分离定律的F1和F2要表现特定的分离比应具备以下条件:1.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基因控制,而且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

2.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会均等。

3.所有后代都应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相同。

4.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分离定律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点拨1.掌握最基本的六种杂交组合①DD×DD→DD;②dd×dd→dd;③DD×dd→Dd;④Dd×dd→Dd∶dd=1∶1;⑤Dd×Dd→(1DD、2Dd)∶1dd=3∶1;⑥Dd×Dd→DD∶Dd=1∶1(全显)根据后代的分离比直接推知亲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①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

②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③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2)配子的确定①一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分离规律。

如Aa形成两种配子A和a。

②一对相同基因只形成一种配子。

如AA形成配子A;aa形成配子a。

(3)基因型的确定①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肯定由两个隐性基因组成aa。

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知识总结-基础梳理

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知识总结-基础梳理

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与相关概念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1)分析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①传粉: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为纯种。

②性状: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过程图解P 纯种高茎×纯种矮茎↓F1 高茎↓⊗F2 高茎矮茎比例 3 ∶1归纳总结:①F1全部为高茎;②F2发生了性状分离。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1)理论解释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3.设计测交实验方案及验证——演绎推理(1)验证的方法:测交实验,选用F1和隐性纯合子作为亲本杂交,目的是为了验证F1的基因型。

(2)遗传图解4.分离定律的实质——得出结论观察下列图示,回答问题:(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C。

(2)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4)适用范围①真核(原核、真核)生物有性(无性、有性)生殖的细胞核(细胞核、细胞质)遗传。

②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5.与植物杂交有关的小知识6.图解遗传规律相关概念的联系[思维诊断](1)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2)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2012·江苏,11B)( ×)(3)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总与预期相符( ×)(4)生物体产生雌雄配子的数目总是相等的( ×)(5)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2012·江苏,11C)( ×)(6)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知识点二基因分离定律的题型分析1.显隐性性状的判断(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基因分离定律知识要点

基因分离定律知识要点

基因分离定律知识要点基因分离定律(Law of Segregation)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由格里戈尔·孟德尔(Gregor Mendel)提出。

该定律描述了父母个体在生殖过程中,所拥有的两个基因分离开来,每个子代只能继承到其中一个基因。

以下是基因分离定律的要点:1. 遗传单位:基因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单位。

每个基因由一对等位基因(allele)组成,可以分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同位基因(homozygous)或异源染色体上的异位基因(heterozygous)。

2. 隐性与显性基因:基因可以表现出显性(dominant)或隐性(recessive)的性状。

显性基因可以掩盖隐性基因的表现,而隐性基因只有在双重隐性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

3.基因分离原理:在生殖过程中,父母个体的基因分离开来并随机地与配偶的配对。

每个个体从父母那里只能继承到一个基因。

4. 纯合子和杂合子:当一个个体的两个基因是同样的时候,它被称为纯合子(homozygote)。

当一个个体的两个基因是不同的时候,它被称为杂合子(heterozygote)。

5.分离的结果:根据基因分离定律,每个个体在生殖过程中都会产生性状不同的两个配子。

这些配子与另一半产生的配子随机组合,产生多样性的后代。

6.第一代杂交(F1代):当两种纯合子个体杂交时,它们的子代被称为F1代。

F1代的个体都是显性性状的表现,因为显性基因可以掩盖隐性基因。

7.第二代杂交(F2代):当F1个体自交或与同种杂合时,产生的后代被称为F2代。

F2代个体根据基因分离定律,显性和隐性性状表现的比例是3:18.概率与遗传:孟德尔认识到遗传是一种可能性的过程,每个基因的表现是相互独立的。

通过概率统计,可以预测一些性状在一代中的出现概率。

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和提出为遗传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对现代遗传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个定律的要点和原则使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基因在遗传中的传递方式和基因频率的分布,也为后续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2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2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2一、遗传因子的发现1. 孟德尔遗传定律- 孟德尔通过豌豆植物的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即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分离定律: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一个生物体的每个性状都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这对遗传因子在形成生殖细胞时分离,各自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 自由组合定律: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形成生殖细胞时,其分离和组合是相互独立的。

2. 遗传因子的分离与组合- 遗传因子的分离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

- 遗传因子的组合是指在受精过程中,来自父母的遗传因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遗传组合。

二、基因的本质与表达1. 基因的概念-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 基因携带着编码生物体特征的信息,通过遗传方式传递给后代。

2. DNA的结构与复制- DNA是双螺旋结构,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鳞氨酸)组成。

- DNA的复制是一个半保留性复制过程,每个新的DNA分子包含一个原始链和一个新合成的链。

3. RNA的转录与翻译- RNA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相应的RNA分子的过程。

- 翻译是RNA分子上的遗传密码被核糖体识别,并指导氨基酸的组装成蛋白质的过程。

三、基因的变异与修复1.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等。

-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有的突变可能对生物体有益,有的可能有害。

2. DNA修复机制- 生物体内存在多种DNA修复机制,如错配修复、基础切除修复和核苷酸切除修复等。

- 这些机制能够修复DNA损伤,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

四、生物的进化1. 物种的概念-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由能够繁殖并产生育性后代的生物个体组成。

2. 进化论-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是解释生物进化的主要理论,即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 生物进化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一、遗传的分离定律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遗传学实验的科学杂交实验包括:人工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首先选择了相对性状明显和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进行杂交,其次运用了科学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研究。

2.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分离定律的内容是在杂合体进行自交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5)分离定律在杂交育种方面的应用是:选育出显性性状的个体后需要进行不断的自交,以获得纯合子;选育隐性性状的个体时无需连续自交即可获得所需的纯合子。

拓展:①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两表现不同的亲本杂交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或亲本杂交出现3:1时,比例高者为显性性状。

②一个生物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以从亲本自交是否出现性状分离来判断,出现分离则为杂合子。

二、遗传的自由组合定律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内容(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拓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通过测交实验,若测交实验出现1:1,则证明符合分离定律;如出现1:1:1: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验证决定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通过杂合子自交,如符合9:3:3:1及其变式比,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不符合9:3:3:1,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熟练记住杂交组合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并能熟练应用。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3)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高中生物必修一必备知识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一、细胞器之间分工(1)双层膜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能量转换站”,双层膜,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第1课时学习要点-新版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第1课时学习要点-新版

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第1课时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2.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

3.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学习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相对性状,杂交方法。

学习要点梳理一、遗传、变异与性状(1)遗传:子代与亲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

(2)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现象。

(3)性状: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基因的分离定律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材料:豌豆。

(2)相关概念:①显性性状: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②隐性性状:F1没有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③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3)实验过程:2.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1)在卵细胞和花粉细胞中存在着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2)遗传因子在亲本体细胞中成对在且各自独立,互不混杂。

(3)F 1可以产生数量相等的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

(4)F 1自交时,不同类型的配子(花粉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

(5)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它们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1号罐中小球代表2种雌配子,2号罐中小球代表2种雄配子,红球代表A 基因,绿球代表啊基因。

4.分离定律的验证——测交实验(1)实验过程:(2)结果及意义: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证明了F 1是杂合子。

杂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要发生分离,分离后的基因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因的分离定律(二)基因的分离定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因的分离定律(二)基因的分离定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基因的分离定律(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2、(重点)理解基因型、表现型的关系。

3、了解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要点梳理】要点一:分离定律1、分离定律的内容(1)杂合子中,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具有独立性(2)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进入不同配子(3)等位基因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2、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1)只适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而不适用于原核生物、细胞质的遗传因子的遗传.(2)揭示了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行为,而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遗传因子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行为不属于分离定律。

要点二:一些解题技巧1、显、隐性性状的判断(1)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性状为显性性状。

(2)杂合子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表现为同一性状的两亲本,后代如果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则后代中数目占3/4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F1自交后代出现3∶1的理论分离比.必须满足哪些理想条件(1)F1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这两种类型的配子数完全相等。

(2)雌雄配子之间的结合机会均等。

(3)每一个受精卵都能正常发育为成熟的个体。

(4)个体发育所处的环境完全相同且比较优越。

(5)所有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都能完全表达。

(6)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的显性作用是完全的。

事实上,不可能所有的理论设想都能完全达到,因此,实际分离比和理论分离比之间总有一些偏差。

实际上,生物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不一定产生数目相等的各种类型的配子,不同类型的配子受精的概率也不一定一样,受精后发育的过程还受环境影响,因此实际分离比和理论分离比总是不完全一致,但是这并不能抹杀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际意义。

3、有关分离定律问题的解题思路分离定律的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正推类和逆推类。

解决上述各类问题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由于纯合子含有相同的基因,因而在亲代与子代之间基因的组成及性状推断上有直接明显的推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如果亲代中有显性纯合子(BB ),则子代一定为显性性状(B_)(如甲图所示)。

【知识总结】高中生物基因的分离规律归纳

【知识总结】高中生物基因的分离规律归纳

高中生物基因的分离规律知识点归纳名词: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

(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3、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

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7、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

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 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

D∶d=1∶1;两种雌配子D∶d=1∶1。

)8、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9、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0、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11、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可稳定遗传。

12、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13、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测交是检验生物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14、基因的分离规律: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

15、携带者:在遗传学上,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

16、隐性遗传病:由于控制患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所以又叫隐性遗传病。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遗传的基本规律(1)基因的分离定律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

(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②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

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类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组类型比例各占3/16、3/16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优良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选择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

记忆点: 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高中生物基因定律知识点

高中生物基因定律知识点

高中生物基因定律知识点高中生物中的基因定律主要包括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它们是生物学中最基本的遗传原理。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概述:1. 孟德尔的遗传第一定律 - 分离定律: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指出,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生物体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即基因)决定的,而这些基因在生殖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

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每一对基因中的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它们在生殖细胞中分离,并且随机地传递给下一代。

2. 孟德尔的遗传第二定律 - 独立分配定律:独立分配定律说明,不同性状的基因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是独立分配的。

也就是说,一个性状的遗传并不影响另一个性状的遗传。

这个定律适用于那些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性状。

3. 显性和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是指在杂合子中能够表现出来的基因,而隐性基因则是在杂合子中被显性基因掩盖的基因。

只有当个体的两个等位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 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型是指个体的遗传组成,即其基因的类型。

表现型则是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但环境因素也可以影响表现型。

5. 杂交和自交:杂交是指两个具有不同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

自交则是指同一基因型的个体进行自我交配。

通过杂交和自交,可以观察到基因的分离和组合。

6. 孟德尔遗传实验:孟德尔通过豌豆植物的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他选择了具有明显性状差异的豌豆进行实验,如花色、豆荚形状等,通过精确的统计分析,得出了遗传定律。

7. 基因的连锁和重组:当两个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时,它们会连锁在一起,并在生殖细胞形成时一起传递。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染色体可以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基因的重组,这打破了连锁关系。

8. 多基因遗传:有些性状不是由单一基因决定的,而是由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种遗传方式称为多基因遗传,它导致性状的连续变异,而不是孟德尔遗传中的离散变异。

9. 遗传的现代概念: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我们对遗传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孟德尔的定律。

分离定律全面知识点总结

分离定律全面知识点总结

分离定律全面知识点总结本文将从分离定律的基本原理、实验证据、适用范围、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解析。

基本原理分离定律的基本原理可以用以下几点来概括:1. 每个体细胞中都有一对基因(allele)控制着某一特定性状的表达;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2. 在生殖细胞(配子)形成的过程中,这对基因会分离开来,只有一个基因会被随机地传递给后代。

3. 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会根据传递给它的基因来确定。

如果两个基因是相同的,则表现为纯合子;如果两个基因是不同的,则表现为杂合子。

4. 同时,在受精胚胎的形成过程中,两个来自母亲和父亲的基因会再次组合在一起,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以上是分离定律的四个基本原理,它们为我们解释遗传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解释框架。

实验证据曼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得出的结果是分离定律的最有力的实验证据。

他通过对不同特征的豌豆品种进行杂交实验,观察到了各种基因型的比例,进而提出了分离定律。

豌豆种子形状和颜色的遗传律本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性状,即两个性状之间并不存在紧密的联系。

豌豆的种子形状可能是圆形(R)或者是皱形(r),种子颜色可能是黄色(Y)或者是绿色(y)。

曼德尔分别选取了纯合子(RRYY)和(rryy)的豌豆杂交,并观察了它们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结果显示在F₁代,全部为杂合子(RrYy),而在F₂代中,基因型和表型的比例正好符合1:2:1的比例。

这个比例正好是RrYy的基因型能够产生的四种配子(RY, Ry, rY, ry)的结果。

这一结果使曼德尔得出结论:在配子形成的过程中,基因是独立分离的。

除了豌豆的实验外,现代遗传学也通过许多其他实验和观察收集了大量的实验证据,验证了分离定律的正确性。

适用范围分离定律是普遍适用于几乎所有的生物物种的遗传学规律。

它在解释基因在性状遗传传递过程中的行为、基因型和表型的组合、新的基因型的形成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分离定律不仅适用于经典的孟德尔遗传实验所使用的豌豆等植物,也同样适用于人类、动物及微生物等各种生物。

新教材高中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专题讲义(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新教材高中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专题讲义(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1.1.3 基因的分离定律专题知识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特殊现象【知识点梳理】1.基因分离定律中其他特殊情况分析(1)不完全显性:如等位基因A和a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在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白=3:1,在不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AA):粉红(Aa):白(aa)=1:2:1。

特别提醒: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镶嵌显性的辨析①完全显性: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的全部个体都表现出显性性状,并且在表现程度上和显性亲本完全一样。

这充分体现了显性遗传因子的绝对性,即在成对的遗传因子中,只有显性遗传因子可表达出基因产物,而隐性遗传因子的表达受抑制。

完全显性现象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②不完全显性: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如果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之间,这种显性表现叫不完全显性。

例如紫茉莉的花色遗传中,纯合的红花和白花杂交,F1为粉色花。

③共显性: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如果两个亲本的性状同时在F1的同一个体上显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叫共显性。

例如红毛马与白毛马交配,F1是两色掺杂的混花毛马(红色和白色的毛发均匀混合,遍布周身)。

④镶嵌显性:双亲的性状在后代的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这种显性现象称为镶嵌显性。

镶嵌显性与共显性并没有实质性差异,共显性是在同一组织或同一部位表现双亲各自的特点,而镶嵌显性是在不同的部位分别表现了双亲的特点,其实质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对遗传因子表达的时间不同。

例如大豆有黄色种皮(俗称黄豆)和黑色种皮(俗称黑豆),若用黄豆与黑豆杂交,F1的种皮颜色为黑黄镶嵌(俗称花脸豆)。

(2)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有多个。

复等位基因尽管有多个,但遗传时仍符合分离定律,彼此之间有显隐性关系,表现特定的性状,最常见的如人类ABO血型的遗传,涉及三个基因——I A、I B、i,组成六种基因型:I A I A、I A i、I B I B、I B i、I A I B、ii。

【高中生物】高考生物重点知识总结:基因的分离规律

【高中生物】高考生物重点知识总结:基因的分离规律

【高中生物】高考生物重点知识总结:基因的分离规律高考生物重点知识总结之基因的分离规律1.遗传图中常用的符号:p-亲本♀单亲♂― 父本×―杂种自交(自花授粉,同型杂交)F1——杂种F2的第一代——杂种的第二代。

2、在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单存在。

3.一对亲缘性状的遗传试验:① 实验现象:P:高茎×矮茎→ F1:高茎(显性性状)→ F2:高茎∶ 矮秆=3∶ 1(字符分离)② 说明:3的结果∶ 1:两个雄性配子D和D;两种雌配子D和D有四种受精方式。

因此,F2的基因组成为DD∶ DD∶ DD=1∶ 2.∶ 1,其特征是:高茎∶ 短杆=3∶ 1.4、测交:让杂种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证实f1是杂合体;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正确性。

基因型和表现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环境相同,表现型相同。

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点击查看:高考生物知识点的完整集合5、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①育种方面:a、目的:获得某一优良性状的纯种。

b、显性性状类型,需连续自交选择,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选隐性性状类型,杂合体自交可选得。

②预防人类遗传病:禁止近亲结婚。

③人类的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6、b型、ab型、o型。

人类的abo血型是由三个基因控制的,它们是ia、ib、i,但是对每个人来说,只可能有两个基因,其中ia7、ib都对i为显性,而ia和ib之间无显性关系。

所以说人类的血型是遗传的,而且遵循分离规律。

8.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

(同一位置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控制着相关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短茎。

显性:等位基因D和D。

由于D和D具有显性,F1(DD)的pea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和D等位基因通过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产生两种雄性配子。

D∶d=1∶1.有两种雌性配子被分离∶ d=1∶ 1.)9、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基因分离,自由定律知识点总结

基因分离,自由定律知识点总结

基因分离,自由定律知识点总结
基因分离是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自由定律的基础之一。

以下是基因分离和自由定律的几个知识点总结:
1.基因分离定律:基因分离定律是指在常染色体遗传中,每个
个体的两个等位基因在生殖过程中会分离,并分别传递给下一代。

这意味着一个个体在产生生殖细胞时,它的两个等位基因会分离到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2.孟德尔的自由定律:孟德尔的自由定律与基因分离定律有密
切的关系。

自由定律包括三个方面:一、随机分配定律,即在个体生殖过程中,两个等位基因按照随机的方式分配到生殖细胞中;二、独立组合定律,即不同基因对的组合在生殖过程中是独立的;三、纯合定律,即纯合个体的后代中,表现型会呈现出一个等位基因的性状。

3.遗传连锁:遗传连锁是指两个或多个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
因因为在基因分离过程中往往与染色体区段一起遗传到后代中,形成连锁现象。

但是,如果遗传连锁的基因之间发生了串型重组,也就是两个基因的染色体区段发生了重新组合,就可以打破遗传连锁。

4.基因连锁图:为了描述基因在染色体上分布的情况,科学家
们常常使用基因连锁图。

基因连锁图是基于遗传连锁的知识,在染色体上用连线表示两个基因之间的连锁关系。

连锁距离越短,两个基因在基因分离过程中越容易发生重组。

总之,基因分离是遗传学中重要的概念,它揭示了基因在生殖过程中的传递规律和分布方式。

自由定律是对基因分离的定量和定性描述,有助于我们理解基因的遗传传递与组合方式。

高一生物必修2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2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2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点学习生物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必修二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生物必修2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点梳理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一)孟德尔成功的原因:1、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而且相对性状明显,易于观察。

2、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即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再对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在一起的遗传进行研究。

(从简单到复杂、先易后难的科学思维方式)3、科学地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 科学的实验分析的习惯)4、孟德尔遗传实验独特的设计思路即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假说-演绎法)观察事实、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揭示规律(二)孟德尔用豌豆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所以在自然状态下,它永远是纯种,避免了天然杂交情况的发生,省去了许多实际操作的麻烦。

2、豌豆具有许多稳定的不同性状的品种,而且性状明显,易于区分。

3、豌豆花冠各部分结构较大,便于操作,易于控制。

4、豌豆种子保留在豆荚内,每粒种子都不会丢失,便于统计。

5、实验周期短,豌豆是一年生植物,几个月就可以得出实验结果。

6、他选用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都不连锁。

注:人工授粉的方式:去雄(花蕾期)、套袋、人工授粉、套袋二、有关遗传定律的概念、符号归类:(一)交配类⒈杂交:指同种生物不同品种间的交配。

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⒉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

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⒊测交:就是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以测定F1的基因型。

⒋回交:让杂种子一代与亲本杂交。

⒌去雄:杂交试验时,除去成熟花的全部雄蕊,是杂交试验的重要环节。

6.正交与反交:若甲♀╳ 乙♂为正交方式,则乙♀╳♂甲就为反交。

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基因分离定律复习知识点.doc

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基因分离定律复习知识点.doc

第一节孟德尔分离定律1 .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具有的特点包括:2.雌雄同花的植物杂交时,进行的人工操作步骤有哪些?3.孟德尔分离定律的研究过程,如何与假说演绎的步骤一一对应的?%1观察分析:%1提出问题:%1做出假说(解释问题:分离定律就在其中)%1演绎推理%1实验验证(实验检测)5.纯合了和杂合了的判断方法: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1)理论依据显性性状的个体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

隐性性状的个体一定是纯合子,其基因型必定是两个隐性基因。

(2)判断方法Fn杂合子纯合子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显性性状个体隐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L罗 1 - l/2n1/2 - Lb 1 2 - 1 顼--L 2 - Lb推导过程如下:7.分离定律一般解题思路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如下(设等位基因为A、a)判显隐一搭架子一定基因一求概率(1)判显隐(判断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1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了一代杂合体显现的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1据“杂合体白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1在未知显/隐性关系的情况下,任何亲子代表现型相同的杂交都无法判断显/隐性。

用以下方法判断出的都为隐性性状%1“无中生有”即双亲都没有而子代表现出的性状;%1“有中生无”即双亲具有相对性状,而全部了代都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1一代个体申约占1/4的性状。

注意:②、③使用时一定要有足够多的子代个体为前提下使用。

(2)搭架子(写出相应个体可能的基因型)%1显性表现型则基因型为A (不确定先空着,是谓“搭架子”)%1隐性表现型则基因型为aa (已确定)%1显性纯合了则基因型为AA (已确定)(3)定基因(判断个体的基因型)%1隐性纯合突破法根据分离定律,亲本的一对基因一定分别传给不同的子代;子代的一对基因也一定分别来自两位双亲。

所以若子代只要有隐性表现,则亲本一定至少含有一个a。

%1表现比法A、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亲本组合子代基因型及其比例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AAXAA AA全是显性AAXAa AA: Aa=l:l全是显性AAXaa Aa全是显性AaXAa AA显性:隐性=3:1AaXaa Aa: aa=l:l显性:隐性=1:1aaXaa aa全是隐性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亲本基因型与表现型全是显性AAX_了_ 亲本中至少有一个是显性纯合显性:隐性=3:1AaXAa双亲皆为杂合子显性:隐性=1:1AaXaa纯合子亲本一方为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全是隐性aaXaa双亲皆为隐性纯合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验证分裂定律的三种方法分别是?9.区分白由交配和白交例;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让纯种的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杂交,Fi金是长翅,已自交产生F2,将F2的全部长翅果蝇取出,让其雌雄个体彼此间自由交配,则后代中长翅果蝇占()A. 2/3B. 5/6C. 8/9D. 15/16计算过程:变试训练二:若把“将F?的全部长翅果蝇取出,让其雌雄个体彼此间自由交配,”改为“将F?的全部长翅果蝇取出,让其雌雄个体彼此间自交,"则后代中长翅果蝇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的分离定律
知识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与相关概念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1)分析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①传粉: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为纯种。

②性状: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过程图解
P 纯种高茎×纯种矮茎

F1 高茎
↓?
F2 高茎矮茎
比例3 ∶ 1 归纳总结:① F1全部为高茎;② F2 发生了性状分离。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1)理论解释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含有每对
配子中只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
精品文档
(1)验证的方法:测交实验,选用 F 1 和隐性纯合子作为亲本杂交,目的是为了验证
(2)遗传图解
观察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2)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 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4) 适用范围
①真核 (原核、真核 )生物有性 (无性、有性 )生殖的细胞核 (细胞核、细胞质 )遗传。

②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5.与植物杂交有关的小知识
精品文档 (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
3.设计测交实验方案及验证 演绎推理
F 1的基因 4.分离定律的实质 得出结论
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
两性花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如豌豆花
自花传粉
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
闭花受粉
花在未开放前,因雄蕊和雌蕊都紧紧地被花瓣包裹着,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
的过程
父本和母本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
6.图解遗传规律相关概念的联系
[ 思维诊断]
(1)F 2的3∶1 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 )
(2)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2012 ·江苏,11B)( × ) 精品文档
(3)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总与预期相符
( × )
(4)生物体产生雌雄配子的数目总是相等的( × )
(5)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2012·江苏,11C)( × )
(6)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出现3∶1 的性状分离比( √ )
知识点二基因分离定律的题型分析
1.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 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 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 子代出现不同性状? 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F2 代性状分离比为3∶1? 分离比为3 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分离定律的应用
(1) 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正推型)
(2) 由子代分离比推断亲本基因型(逆推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