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伯清书法作品欣赏

合集下载

于右任--书法作品欣赏

于右任--书法作品欣赏

于右任--书法作品欣赏于右任--书法作品欣赏于右任(1878一1964),原名伯循,字右任,号骚心,晚年号太平老人,陕西三原人。

著名的教育家、诗人、书法家。

于右任早年参加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后,被推选为民国首任交通部次长。

后长期担任民国政府的监察院长。

我国著名书法家张新明介绍说,于右任精书法,尤擅草书,首创“标准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

1932年在上海创办标准草书社,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整理、研究与推广草书,整理成系统的草书代表符号,集字编成《标准草书千字文》(1936年由上海文正楷印书局初版),影响深远,至今仍在重印。

著作《右任诗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标准草书》等。

于右任长髯飘飘,是其一大特征。

于右任临终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海茫茫,山之上,有国殇。

”广为流传。

于右任陕西三原人。

复旦大学校友。

记者,诗人,书法家,政治家。

早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反对帝制。

曾在上海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立报》、《民吁日报》,鼓吹革命。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国民政府常委、军委会常委、审计院院长,后长期任监察院院长。

1905年,协助马相伯创立复旦公学,后时时关注复旦,曾三度援手救助复旦于危厄之中,有“复旦的孝子”之称。

于右任精书法,尤擅草书,有《标准草书》一册行世,被誉为“当代草圣”。

1964年病逝于台湾。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澄潭一轮月老鹤万里心虫书风织行书五言联于右任五言联于右任草书七言联韩国藏于右任行书五言联于右任行书立轴于右任《终南别业草书轴》南京大学藏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玉章先生正右任于右任《行书诗句》陕西省文史研究馆。

“松风流水天然调,抱得琴来不用弹”。

此作品线条凝练浑厚,刚柔互济,使转自如,出入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体势纵逸,古朴典雅,拙巧相生,任其自然流露。

清代状元龙启瑞书法片影

清代状元龙启瑞书法片影

清代状元龙启瑞书法片影作者:刘汉忠来源:《收藏/拍卖》 2013年第1期文、图:刘汉忠(柳州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副编审)一旦考中状元,自然就受到关注,不论古今,大体如此。

状元一生成就,也是时常议及的话题。

至于状元书法,更是受到人们的追捧,从价位高出其他进士作品许多就可知。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辛丑科的状元是龙启瑞(1814-1858 年),字翰臣,一字辑五,广西桂林人。

翰臣治古文辞宗法桐城,在京城游于桐城派后期大家梅曾亮门下,为广西“古文五家”之一。

龙状元的书法尤精于篆、籀。

康有为有“昔尝阅桂林龙殿撰启瑞大卷,专法鲁公,笔笔清劲”之语,见载《广艺舟双楫》。

《木叶厱法书记》也称翰臣“书法平原。

予藏其真书楹帖云:‘真儒读书万卷,神仙饮酒百斛。

’字大如斗,类颜家庙碑。

所著《浣月山房集》有与苏虚谷论书诗云:‘仆也十年来,于此耽研穷。

’知其致力者深矣。

”不过,翰臣于书作颇自矜重,故流传者少,品评因此也不多见。

翰臣又兼善山水画,花鸟亦佳。

《粤西画识》有记述,引用的是晚清袁昶诗为据。

《于湖小集》卷四《观临桂方伯龙公翰臣画山水册子,次许仙坪河帅韵,为松岑计部作》:“岂知铃索玉堂闲,妙注秋毫工剪水。

未酬志事多忧虞,驳落鳞爪留寰区。

”集中附许振祎仙坪原诗,也有“胸中原有自然图,烟云竹树浪菰蒲。

造次落落以笔摹,不袭以迹非神乎”句。

“松岑”为翰臣子继栋,晚清名词家,书法亦精于篆体。

龙状元书画当时所作不多,至今已是尤为稀见。

广西桂林图书馆的《馆藏精粹》、广西博物馆《书画精品选集》都未见收录。

作品少见固然是“颇自矜重”,也与他离世过早,且多流移外方的生活不无关系。

笔者仅见一件画作是万印楼主陈介琪之父陈官俊(字伟堂)旧藏的拂暑雅扇。

龙启瑞的山水笔墨极为郁厚,尺幅之间,山水苍然。

有题款云:“伟堂年兄正之,弟龙启瑞写于都门。

”另面为倭仁篆书“人之初”文字一段。

翰臣的楹联有行书“校书长看阶前月,品画微闻座右香”一对(图1),原为田家英先生小莽莽苍斋藏品。

曹树林优秀书法作品欣赏

曹树林优秀书法作品欣赏

曹树林优秀书法作品欣赏曹树林,笔名曹霖、1959年11月生、现居住江苏省徐州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领域书画先锋人物,中国书画院一级书法大师。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曹树林优秀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曹树林优秀书法作品欣赏曹树林优秀书法作品图片1曹树林优秀书法作品图片2曹树林优秀书法作品图片3曹树林优秀书法作品图片4曹树林书法简介曹树林,笔名曹霖、1959年11月生、现居住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香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县老年书法研究会会员、市老年书法研究会会员、省老年书法研究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国家级著名书法家职称证书。

[2]中国艺术领域书画先锋人物荣誉称号证书,由国家ISQ9000A书画艺术家资格认证中心颁发。

中国书画院聘请为本院一级书法大师、中国国画院文化大使、中国书法艺术家资格证书、国际羲之书画院院士、中华书法家学会理事、中国书法美术家艺术创作中心高级书法师、湖南省直机关书画家协会创作中心特聘高级书画师。

最具市场升值潜力十大书法家。

世界华人书画名家协会会员。

最具影响力国际书画艺术大师。

自幼酷爱书法艺术,七岁开始临帖,曾习历代名家书谱字帖并受当代杨再春、赵玉亭、启功、刘炳森等老师的熏陶,至今数十年,研耕不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字大到榜书,小到蝇头。

楷、隶、行、草、篆、甲骨文、金文等。

均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专长行草,厚重遒劲。

2006年12月,被香港中国书法家协会聘请为“香港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

2007年1月被中国国画院授予文化大使。

同年,被中国书画协会任命为“中华书画协会理事”2008年11月,曹树林先生被九州枫林国际书画艺术院聘为理事一职。

2010年11月,被中国翰林书画艺术院任命为副院长。

2010年,曹树林先生被江苏省唐伯虎书画研究院聘为副院长2011年11月,曹先生被聘为中国艺术品价值润格定位认定中心主席团委员兼艺术创作专家委员会副主席。

国画清风雅集:溥儒作品选(一)

国画清风雅集:溥儒作品选(一)

国画清风雅集:溥儒作品选(一)溥心畲(1896-1963),名儒,字心畲,别号西山逸士,北京人,满族,为清恭亲王之孙。

北京法政大学毕业后于青岛威廉帝国研修院修西洋文学史。

曾任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

抗日战争期间,靠卖书画为生。

1949年去台北,曾任教于台北国立师范大学。

先后到日本、韩国、泰国、香港等地开画展,并为当地大学讲学。

溥心畲画风是属中国文人画的传统,走的是既无师承又无画友的自学成材之路。

他《自述》:“初学四王,后知四王少含蓄,笔多偏锋,遂学董、巨、刘松年、马、夏、用篆籀之笔。

始习南宗,后习北宗,然后始画人物、鞍马翎毛,花竹之类。

然不及书法之专,以书法作画,画自易工。

”溥氏以古为本,亦以自然为师。

他在《论书画》中说:“古者无旧本传摹,依物写形,形乃得其神理, 后人转摹前迹,形留而神去。

”移居台湾后,历游名川古迹,尤其对台湾特有的动植物很感兴趣,常以大自然的景色入画,增添了文人画自身的雅趣。

雪中访友图纸本水墨,109.5cm×57.5cm。

中国美术馆藏。

溥心畲得传统正脉,受马远、夏圭的影响较深。

他在传统山水画法度严谨的基础上灵活变通,创造出新,开创自家凤范。

溥心畲的清朝皇室后裔的特殊身份使他悟到荣华富贵之后的平淡才是人生至境,因而他在画中营造的空灵超逸的境界令人叹服。

《雪中访友图》茂密的松林生于冈峦之上,路径隐于林壑之中,曲折流淌的溪水将观者的目光引向画面的深处.深山幽僻处两位逸士和一抱琴童子踏雪前住山中访友。

全画用笔精细周到.敷色淡雅.突出表现了山中雪后的宁静与秀美,表达了画家对淡泊生活的向往。

溥儒(1896~1963)松溪高士圖設色紙本鏡片款識:開襟對秋色,解帶聽流泉。

心畬題。

鈐印:溥儒之印(白)玉壺(朱)张大千溥心畬江寺静远镜心材质、形制:设色纸本尺寸:44×36.4cm溥儒(1896~1963)松阴高士图·行书七言联水墨纸本镜片·纸本对联对联识文:玉局一编时在手,桓谭万卷镇随身。

全国首届书法手卷展获奖作品(20幅)欣赏

全国首届书法手卷展获奖作品(20幅)欣赏

全国首届书法手卷展获奖作品(20幅)欣赏
全国首届书法手卷展获奖作品(20幅)欣赏
潘飞翔
全国首届手卷书法作品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在盐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共征集到15600多件作品,经中国书法家协会组织严格评审,共评选出优秀作品20件、入展作品433件。

以下为获奖作品,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笔画排序。

(点击可看大图)蔡礼礼·楷书·人间世陈红善·草书·録苏东坡书论陈显丰·草书·蔡邕篆势邓木水·楷书·论语董士林·篆书范士华·隶书·随园诗话黄继革·楷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冀振江·行书·传山论书语金泽珊·草书·宋元诗文四首赖文镇·草书·杜牧诗文李彬·草书·张怀瓘书议李锐·草书李右兵·草书·东坡论书林景辉·草书·柳永词刘宏卫·草书·前人题画语孙志勇·楷行草·古人论书徐于群·行书·徐于斌词张华东·草书·王羲之书论张志庆·草书·黄庭坚书论选録诸葛丽娜·行草·古诗。

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展获奖作品

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展获奖作品

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展获奖作品荣宝斋全国书法展获奖作者心经、兰亭专场为让艺术品走进大众,走入生活,促进艺术品大众消费热情,推动艺术品的互联网交易,荣宝斋书法馆与荣宝斋在线将在 12 月 17 日联合推出“荣宝斋全国书法展获奖作者心经、兰亭专场”(第一期)。

这是继 11 月 10 日荣宝斋书法馆与荣宝斋在线成功联合推出“当代书法博士精品扇面 0 元拍场”之后的第二个专场。

此次,专场参拍的书法家有:孟庆星,刘京闻,张东明,程度,方建光、蔡梦霞、程志宏、张伟民、梁治国、秦健、贺进、龙友(按年龄排序)。

他们在当代中青年书法家中有较强代表性,作品具有极高的收藏潜力和价值。

荣宝斋书法馆及荣宝斋在线还将联合推出更多专场和精彩活动,敬请持续关注。

孟庆星行书斗方《兰亭序》作品规格:68cm×68cm 4.0 平尺作品材质:白宣已托作者简介:孟庆星,1966 年生,书法专业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为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湖北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教研室主任,湖北美院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武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湖北省书画研究会副主席。

书法作品 xx 年获中国书法最高奖“首届书法兰亭奖”银奖,xx 年度获书法报全国兰亭诸子奖,xx 年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首届书法册页作品展三等奖。

十几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行草书展、扇面书法作品展。

承担并负责国家级课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万历书坛——邢侗个案研究》(已结项),论文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

刘京闻行书横幅《兰亭序》作品规格:34cmx137cm 4.2 平尺作品材质:彩宣作者简介:刘京闻,1967 年生于山东陵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书法工作室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副秘书长,廊坊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作品多次入展全国书法展及兰亭奖,曾获全国第二届青年展二等奖,全国第三届扇面展一等奖,xx 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三名”工程,同时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中青年 60 家”作品展,曾多次担任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书法展览评委,xx 年为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书法公益大讲堂”专家组成员。

南梦宫《霸王的大陆》,为何能力压光荣《三国志》成为当年的经典

南梦宫《霸王的大陆》,为何能力压光荣《三国志》成为当年的经典

南梦宫《霸王的大陆》,为何能力压光荣《三国志》成为当年的经典日本光荣公司旗下的《三国志》系列,可以说是国内玩家最喜爱的SLG游戏之一,耳熟能详的三国历史人物背景,配合精心设计以回合制为基础的丰富玩法,再加上精美的人物肖像和细致的历史常识,让很多玩家成为了系列铁杆粉丝。

从1985年推出三国志1代开始,至今已有35年历史,共推出14部正传作品,此外各种威力加强版、移植复刻版、战棋外传层出不穷,在国内玩家心中,光荣的三国志可以说是三国题材策略游戏的代名词这盘陈旧的黄卡相信是很多玩家小时候的梦想三国志系列的发展也是伴随着各种改良和争议,现在回顾来看,1993年推出的《三国志3》在玩法上基本奠定了原型,并通过当时流行的MD、SFC等16位主机和PC被广大玩家所接受,大部分国内玩家开始接触光荣三国志系列也是从本作开始(尤其是MD组装卡带)。

之前光荣的三国志1和2,流行程度和口碑均很一般,除了玩法理念尚未完全成熟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策略类三国游戏还有另一个王者:南梦宫的三国志系列,通过先进的设计理念,打造出了独特的三国策略玩法体验,在8位主机FC时代风头完全压过了光荣三国志,特别是2代《霸王的大陆》,凭借组装卡在国内大量普及,很多玩家人生接触到第一款SLG游戏就是FC版《霸王的大陆》,至今仍然有很多爱好者用模拟器的形式回顾,本文就来回顾下《霸王的大陆》的来龙去脉上世纪80年代末期,策略类三国游戏萌芽期1978年,襟川阳一和襟川惠子夫妇创立了光荣株式会社Koei,1981年发售了第一部SLG游戏《川中岛合战》,开始走上了专业制作策略游戏的道路,1983年发售的《信长之野望》开启了这个日本战国策略系列的序幕,在逐渐取得成功后,光荣开始寻找新的题材1981年光荣第一部SLG《川中岛合战》,几乎是简单的色块和数值1983年12月,首届日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大会在北京举行,时任光荣公司总裁的襟川阳一出席了本次会议,在中国游历期间对长城、紫禁城的宏伟颇感震惊,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决定开发一款以三国为背景的策略游戏光荣公司的创始人襟川夫妇1985年12月,三国志1代发售,在当时引起了众多玩家的关注,游戏中还原了三国时期的58个城市,数值包括了城市和武将两部分,把历史书籍上的强弱关系首次用数字展现出来。

《伯远帖》赏析

《伯远帖》赏析

《伯远帖》赏析
《伯远帖》是东晋王珣的行书作品,被誉为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其珍贵之处不仅在于其艺术价值,还在于其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

从艺术角度来看,《伯远帖》具有以下特点:
1. 笔法丰富多变:帖中的笔画粗细、轻重、转折、顿挫都富有变化,展现出王珣高超的书法技艺。

2. 气韵生动自然:帖中的字体大小、斜正、疏密等元素处理得当,使整个作品气息畅通,给人以美的享受。

3. 带有隶书韵味:虽然《伯远帖》是行书作品,但其中融合了一些隶书的元素,显得古朴典雅。

从历史角度来看,《伯远帖》是东晋时期的作品,对于研究东晋时期的文化、历史、社会等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此外,帖中的内容也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和文化心态。

从文献角度来看,《伯远帖》作为一封书信,其内容涉及当时的一些人和事,对于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之,《伯远帖》是一幅极具价值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示了王珣高超的书法技艺,也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东晋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德艺双馨 声名远播

德艺双馨 声名远播

德艺双馨声名远播作者:华静来源:《祖国》2018年第04期与书法家谭贵清先生作品触目的一刹那,笔者便为其中“大手笔”的磅礴气势所震撼。

在笔走龙蛇的墨韵中,其书作如腾云,若海波,时而似雄鹰跃然展羽,时而如流云万千变化,又仿佛是悬高崖之坠石,亦如若落九天之飞瀑。

以锋毫之游走尽展婀娜,抒怀豪情。

引人在流连其作品之韵致时,又慨叹其技艺之精湛。

让笔者不禁要对这位艺术家的从艺之路探访一番。

谭贵清先生与书法艺术的结缘,开始于他一段军旅时光。

谭先生为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一次宣传任务,只能想方设法找到学习资料,仅用一个月时间练习,就漂亮地完成了领导交付的任务。

让谭贵清始料未及的是,这次宣传任务的完成,成为了他书艺生涯的开始。

自此以后,谭先生便疯狂迷恋上了研书习字的行当,并一发不可收拾,也为他日后在书坛的大展宏图打下坚实基础。

谭贵清先生是一个天赋极佳的人,在习书时,他虽潜心研究揣摹名家名贴,普读书法字典,但在其性灵中,一种浑然天成的悟道自然之禀赋,让他在自觉意识中便生发出“师古而不泥古”之感悟。

谭先生所言,与书法之习中之“读帖”类似,强调一种心摹的积累。

对于心摹之习,越发沉潜、笃静、率真之人便愈得要领。

多年来,简单,质朴的军队生活把谭贵清的心境磨练得既清净又率性,故在默书时,自然有一种通透的,洞悉要旨的悟性。

谭贵清擅练行草,书作以榜书见长,三十多年来之不辍研习,让他不论在心法或实修方面,都逐步脱于窠臼而自成一格。

观谭贵清先生榜书,先是一种正气凌然的韵势扑面而来。

在笔法中,兼各家之优长而汇于笔端,于中有碑之厚重,亦有帖之妍美,并参以行笔之流便,提按使转,弹掠挑趯等动作皆逸出自然,无意间的点画线条呈现出“飞白”之破锋,却全是不觉意识里顺然带过之谐畅,其所书一点一画一字似乎既在意料中却又每每出人意料之外,虽是率意之游笔,细审却渊源有自,妙在有意无意间;其章法结构细谨,从不苟且点画之间。

形成朴华兼容,俊雅宏伟之气势的,独具一格之“谭氏墨韵”。

汉字书法课件模板:罐_草书33种写法

汉字书法课件模板:罐_草书33种写法
14.陈伟勋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15.敬世江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16.邢源高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17.章草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18.王羲之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19.沈鸿根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20.王铎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21.佚名
29.流江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30.张瑞图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31.黄彰任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32.孙过庭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33.佚名
谢谢!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22.伯当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23.日本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24.流江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25.陈天俊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26.王惠松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27.王铎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28.邓小平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6.王铎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7.佚名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8.文徵明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9.于右任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10.傅山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11.洪俊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12.李洤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13.顾仲安
汉字书法:罐_草书33种写法
多年来从事中医自动诊疗软件的数据结构方案设计和数据验算复核

关于徐伯清的介绍

关于徐伯清的介绍

关于徐伯清的介绍徐伯清(1926~2010),男,汉族,浙江温州人,生前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华艺术家协会会长,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师范大学书法专业客座教授,浙江舟山书画院名誉院长。

1人物简介幼承庭训,初学颜体和汉隶,稍长攻小楷,得力于《越州石氏本晋唐小楷》。

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书画并举,艺理兼修。

所作小楷寓刚劲于婀娜之中,点画带有隶意,捺趯近乎颜体,笔断意连,挺拔处有瘦金书味,且能作真如草,气势足,韵味浓。

50年代起致力于行草,出入晋唐,取法“二王”,旁涉张旭、怀素行以己意,恣肆汪洋,风貌目具。

1954年至1956年作品3次入选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和全日本书道联盟主办的“中日书道展”,并收入作品集。

1979年以来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及在专业报刊发表,为国内博物馆、纪念馆及法国凡尔赛博物馆收藏。

致力于书法教育工作。

出版《夏征农诗词三十九首小楷》、《徐伯清小楷》、《儿童学书法》等。

1981年全国青年美术作品一等奖。

1981年由南斯拉夫出版《李清照诗词小楷》。

亦作国画,曾获1954年全国青年美术作品一等奖。

50年代起致力于行草,出入晋唐,取法"二王",旁涉张旭、怀素行以己意,恣肆汪洋,风貌自具。

出版《徐伯清小楷宋词》、《李清照诗词小楷》、《常用字字帖》等十几部书法作品。

曾获“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等诸多国家级荣誉。

出版有《徐伯清小楷宋词》、《徐伯清小楷唐诗》、《李清照诗词小楷》、《常用字字帖》、《征农诗词三十八首》等十几部书法作品,最近又出版了《徐伯清草书字帖》。

[1] 先生少喜翰墨,1946年入上海美专,20世纪五十年代起在豫园书画楼从事书法创作。

学书六十余年,名播海内外,小楷尤以精妙见称,自成一家。

上上世纪七十年代,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并陆续出版了一套《常用字字帖》,其中的草书部分五千字,是由徐伯清先生所写。

汉字书法课件模板:撇_草书31种写法

汉字书法课件模板:撇_草书31种写法
29.伯当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30.顾仲安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31.洪俊
谢谢!
6.流江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7.王羲之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8.徐伯清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9.王铎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10.流江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11.于右任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12.邓小平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13.王惠松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22.李洤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23.敬世江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24.黎凡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25.黄彰任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26.佚名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27.傅山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28.文徵明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多年来从事中医自动诊疗软件的数据结构方案设计和数据验算复核
汉字书法 撇
草书31种写法 课件模板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1.佚名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2.章草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3.佚名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4.孙过庭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5.沈鸿根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14.陈天俊源自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15.张瑞图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16.佚名
汉字书法:撇_草书31种写法

汉字书法课件模板:徒_草书34种写法

汉字书法课件模板:徒_草书34种写法
22.佚名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23.邓小平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24.王羲之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25.邢源高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26.张瑞图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27.孙过庭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28.文徵明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29.于右任
14.沈鸿根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15.傅山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16.徐伯清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17.李洤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18.日本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19.敬世江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20.佚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21.章草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30.流江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31.王惠松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32.黎凡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33.佚名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34.杜慧田
谢谢!
多年来从事中医自动诊疗软件的数据结构方案设计和数据验算复核
汉字书法 徒
草书34种写法 课件模板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1.黄彰任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2.流江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3.伯当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4.日本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5.佚名
汉字书法:徒_草书34种写法

清同治状元徐郙行书《金人铭》

清同治状元徐郙行书《金人铭》

清同治状元徐郙行书《金人铭》
徐郙(1836—1907),字寿蘅,号颂阁,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

同治元年(1862)状元,先后授翰林院修撰、南书房行走、安徽学政、江西学政、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拜协办大学士,世称徐相国。

徐颂阁工诗,精于书法,擅画山水,入词馆,被召直南书房。

慈禧常谕徐郙字有福气,晚年御笔作画,悉命徐郙题志,传世慈禧画作中多见徐郙行楷诗题。

因兼具金石派学养,黄宾虹评价徐郙云:“徐颂阁、张野樵一流,为乾嘉画家所不逮”。

[1]
徐郙收藏金石拓片珍本与名画甚多。

据李寿民《还珠楼丛谈》记载,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也曾为徐郙旧藏。

徐郙与康熙状元王敬铭、乾隆状元秦大成并称“嘉定三状元”
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无多事,多事多患。

安乐以戒,无行所悔。

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何残,其祸将然。

勿谓莫闻,天妖伺人。

荧荧不灭,炎炎奈何;
涓涓不壅,将成江河;
绵绵不绝,将成网罗;
青青不伐,将寻斧柯。

诚能慎之,福之根也
口是何伤,祸之门也。

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

盗怨主人,民害其贵。

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
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

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

人皆趋彼,我独守此。

众人惑惑,我独不从。

内藏我知,不示人技
我虽尊高,人莫害我。

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戒之哉!戒之哉!。

他是香港十大收藏家,是张大千密友,更是抢救国宝的大功臣

他是香港十大收藏家,是张大千密友,更是抢救国宝的大功臣

他是香港十大收藏家,是张大千密友,更是抢救国宝的大功臣他的名字可能不太为人所知,但他被称为当时“香港十大收藏家”之一,收藏了许多历代名家书画。

他与中国近现名画家张大千、傅抱石和齐白石相识数十年。

其中与张大千往来最密,因此收藏以张大千画作最多,而且都是精美之作。

除了自己收藏外,为国家在香港抢救国宝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便是为人低调的徐伯郊先生。

徐伯郊(1913-2002)徐伯郊,名文坰,字文轿,浙江吴兴人。

曾就读北京辅仁大学西语学系,1932年赴日本留学,先入东京帝国大学语言系学习日语,1936年考入东京庆应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1937年回国度假,“七七”事变爆发后毅然留在国内,在上海浙江兴业银行、上海市银行任职,1946年任上海市银行经理,1948年起任广东银行香港分行经理。

青年徐伯郊徐伯郊家学渊源深厚,其父徐森玉被誉为“中国百年十大著名文物考古学家”之一。

他幼承家学,很早就随父亲学习书法、版本学等,以后更是刻苦用功,乃至学识渊博,文物素养极为深厚,精于古代书画和古籍善本鉴定。

其本人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被称为当时“香港十大收藏家”之一,收藏了许多历代名家书画。

他收藏的书画有:明祝允明草书《杜甫秦州杂诗》,明唐寅《春江花月》,明袁尚统《秋山夕照图》,明文徵明《梅竹双清扇页》,《泛舟图扇页》,明徐渭草书《李白诗》,明蓝瑛《泉壑秋晴图》,清石涛《枯木竹石图》手卷,清八大山人《荷塘十景册页》,清郑板桥《竹石图》,清潘恭寿、王文治《书画合璧册页》,清王《仿王叔明松荫论古图》清翁方纲行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清何绍基楷书《赤壁赋》等。

明蓝瑛《泉壑秋晴图》清郑板桥《竹石图》他与中国近现名画家张大千、傅抱石和齐白石相识数十年。

其中与张大千往来最密,因此收藏以张大千画作最多,而且都是精美之作。

徐伯郊取陆游诗“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之意名其斋为“诗外”,张大千特意手题堂号相送。

徐伯郊40岁生辰,张大千特精心绘画《散花天女图》以祝贺。

书法名家

书法名家

书法名家庞中华,李放鸣,王惠松,顾仲安、张永明、田英章、司马彦父子覃修毅、北京卢中南、田章启功、欧阳中石、李铎、沙孟海、张海入选中国硬笔书法百家的资历,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中国当代艺术水准最高的硬笔书法家:楷书:刘惠浦(魏晋书风)、谢非墨、赵彦良(魏碑)行书:骆恒光、王正良、任平(全是浙派)草书:马明隶书:崔学路篆书:樊中岳那字写得,真是令人爱不释手,自叹弗如!也可能有后起之秀有所纰漏,但好像没什么太有影响力的。

以上诸位,绝对个个是硬笔书法的顶级高手!二楼列的几位我只认可卢中南(欧楷)、田英章、丁谦可称得上是硬笔书法艺术。

庞中华、席殊、司马彦这三位虽然名气很大,但我觉得称为“硬笔书法教育家”或授予“硬笔书法普及奖”比较合适。

苏显双、臧磊、王学仲席殊卢中南田章英司马彦丁谦中国第一个硬笔书法家是谁?胡伯庆1948年生,安徽桐城人赵朴初沈鹏张海孙晓云华人德李刚田储云曹宝麟陈振濂何应辉黄敦刘正成尉天池石开周俊杰赵雁君薛龙春薛明辉刘颜涛林邦德王镛聂成文张强孙晓云、梅墨生·熊其昌_宋雪清_宋雪清_李宙作品欣赏·崔立_梁春_王凌寒_张山作品欣赏·张永乐_吴三珪_王少卿_李峻岳作品欣赏中国古代的最著名书法家有:1、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投资王羲之书法要学习书法史,将他的书法和两汉、西晋书法相比较,可以发现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

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

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

没有原迹存世,但法书刻本甚多。

有章草《豹奴帖》、《十七日帖》、《寒切帖》,小楷《黄庭经》、《乐毅论》、《东方朔画赞》。

王羲之的传世墨迹可以让你对“精彩绝伦”四个字有深刻的体会。

2、王献之(344-386)收藏鉴定王献之书法可将其和王羲之比较,父子在书法上各有千秋,羲以真行为显,献则以行草为能。

徐文清的竹林七贤2016年作拍卖记录

徐文清的竹林七贤2016年作拍卖记录

徐文清的竹林七贤2016年作拍卖记录
徐文清是一位中国著名的画家,他擅长于山水画和竹子的绘画。

2016 年,他的一幅竹林七贤画作在香港拍卖会上拍出了高价,成为当时书画界的一件热门事件。

这幅竹林七贤画作是徐文清于 2016 年创作的,画面中描绘了七个文人在一个竹林中宴饮、赋诗、游乐的情景。

这幅画作采用了传统的山水画构图方式,同时又融入了现代审美的元素,画面清新自然,富有深邃的意境。

在拍卖场上,这幅画作受到了多位收藏家的热烈追捧,最终被一位香港收藏家以高价购得。

徐文清的竹林七贤画作拍出高价的消息传开后,引起了书画界的广泛关注。

有专家认为,这幅画作笔墨雄浑,意境深远,是徐文清晚年的代表作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此外,徐文清的作品也受到了国内外收藏家的广泛关注,他的画作在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地受到了很高的评价和拍卖价格。

竹林七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典故,意为七个贤士在竹林中宴饮、赋诗、游乐。

徐文清的这幅竹林七贤画作,既传承了传统山水画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画面清新自然,富有深邃的意境,是一幅极具艺术价值的山水画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伯清书法作品欣赏
徐伯清书法作品欣赏
2014-01-10 07:44:51徐伯清,(1926~2010)男,汉族,浙江温州人,生前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华艺术家协会会长,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师范大学书法专业客座教
授,浙江舟山书画院名誉院长。

幼承庭训,初学颜体和汉隶,稍长攻小楷,得力于《越州石氏本晋唐小楷》。

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书画并举,艺理兼修。

所作小楷寓刚劲于婀娜之中,点画带有隶意,捺趯近乎颜体,笔断意连,挺拔处有瘦金书味,且能作真如草,气势足,韵味浓。

50年代起致力于行草,出入晋
唐,取法“二王”,旁涉张旭、怀素行以己意,恣肆汪洋,风貌目具。

1954年至1956年作品3次入选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和全日本书道联盟主办的“中日书道
展”,并收入作品集。

1979年以来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及在专业报刊发表,为国内博物馆、纪念馆及法国凡尔赛博物馆收藏。

致力于书法教育工作。

出版《夏
征农诗词三十九首小楷》、《徐伯清小楷》、《儿童学书法》等。

1981年全国青年美术作品一等奖。

1981年由南斯拉夫出版《李清照诗词小楷》。

亦作国
画,曾获1954年全国青年美术作品一等奖。

50年代起致力于行草,出入晋唐,取法"二王",旁涉张旭、怀素行以己意,恣肆汪洋,风貌自具。

出版《徐伯清
小楷宋词》、《李清照诗词小楷》、《常用字字帖》等十几部书法作品。

曾获“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等诸多国家级荣誉。

出版有《徐伯清小楷宋词》、《徐伯清小
楷唐诗》、《李清照诗词小楷》、《常用字字帖》、《征农诗词三十八首》等十几部书法作品,最近又出版了《徐伯清草书字帖》。

[1]先生少喜翰墨,1946年入上海美专,20世纪五十年代起在豫园书画楼从事书法创作。

学书六十余年,名播海内外,小楷尤以精妙见称,自成一家。

上上世纪七十年代,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并陆续出版了一套《常用字字帖》,其中的草书部分五千字,是由徐伯清先生所写。

徐伯清先生出生于浙江温州雁荡山的中医世家,自小热爱书法,并得到张大千、吴湖帆、谢稚柳等名师指点。

很长一段时间,他每天伏案10小时,用蝇头小楷录入200余万字《宋人轶事汇编》,被老师谢稚柳赞为“有六朝人笔意”。

经过吴湖帆的点拨,他在颜体基础上,潜心钻研褚遂良和“瘦金体”。

徐伯清对书法的执着一生未变,同时热衷书法教育,一生教过的学生难以计数,很多已成当今书坛的中坚力量。

徐伯清所著《儿童学
书法》一书首印七万册,并不断重版,影响了几代人。

《常用字字帖》,此书已印刷数千万册。

徐伯清先生于2010年10月9日因病在上海曙光医院逝世,享年85岁。

评论这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