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6.1《海洋化学资源》教学案(鲁教版九年级上)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第三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第三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
3.学习海洋资源提取与分离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资料查询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获取、整合信息的能力。
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海洋化学资源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分析的能力。
a.创设情境:通过展示海洋资源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海洋化学资源的重要性。
b.理论教学:结合课本内容,讲解海洋化学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利用等,同时穿插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c.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海洋化学资源提取与分离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海洋化学资源有哪些种类?它们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如何?我们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讲解海洋化学资源的种类(如海水中的盐、溴、碘、镁等)及分布特点。
2.介绍我国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作用。
3.讲解海洋化学资源的提取与分离方法(如蒸发法、电解法、吸附法等)及其原理。
3.以实际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海洋化学资源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服务社会的热情。
2.增强学生保护海洋环境、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
3.拓展学生国际视野,了解世界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提高学生国家意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海洋化学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知识点。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教案: 海洋化学资源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教案: 海洋化学资源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学习目标】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中有哪些资源。

2.知道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明确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原理。

3.初步认识蒸馏法、膜法淡化海水的基本原理。

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重点】海水提取镁和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难点】海水淡化【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 相信在做的每一位同学都领略过大海的壮观和美丽,并且知道海水的味道——又苦又咸,那么你想知道海水能为人类提供哪些有用物质吗?今天我们就从资源的角度来了解海洋。

感知目标结合预习形成自己的目标一、海水中的物质知识点一:海水中的物质自学指导:阅读课本30页,完成学案中下列问题1. 海水中最多的物质是_____2. 海水中最多的盐是_______3. 海水中最多的离子是_____4. 海水中最多的金属离子是____5.你能说出海水中还存在哪些离子吗?知识点二:海水制镁自学指导:阅读课本30-31页,完成学案中下列问题1、海水制镁的基本过程:广泛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的金属镁,就是利用从海水中提取的镁盐制取的。

通常将______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______,该物质再与_____反应生成______,电解熔融状态的_____,就能制得金属镁。

2、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图为:(见课本)3、从海水中提取镁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从海水中提取MgCl2时,经历了“MgCl2→Mg (OH)2→MgCl2”,的转化过程,请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二、海底矿物知识点三:海底矿产资源自学指导:阅读课本31-32页,完成学案中下列问题海底矿物的种类:1、化石燃料:①常规化石燃料:海底蕴藏着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等常规化石燃料。

化学第六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案(鲁教版九年级)

化学第六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案(鲁教版九年级)

化学第六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案(鲁教版九年级)课题6-1 海洋化学资源内容标准明白得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形成爱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明白海洋蕴藏着丰富资源;能说出海洋包括哪些资源;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藏的要紧物质。

过程与方法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法、结晶法、膜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法及学法重点:了解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难点:海水提镁的方法教法及学法:这部分知识要紧为介绍性知识,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因此本节课要紧以小组合作、自学讨论为主,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

课前预备多媒体、蒸馏操作的实验仪器板书设计6-1 海洋化学资源一、海洋资源海洋资源分为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二、海水中的物质1海水提镁2要紧反应三、海底矿物四、海水淡化1蒸馏法2多级闪急蒸馏法3结晶法、膜法课后反思教学过程:导入:海水里都有哪些物质呢?学生积极回答,教师一一记录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认识海水中的物质。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P2~3,交流和总结:1、海水中溶解的盐占______%,其中已发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多。

2、利用海水制取镁的反应原理是:海水或卤水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3、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了解海底矿物。

学生活动2:阅读课本P3~5,交流和总结:1、海底有哪些矿产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可燃冰是如何样形成的?有哪些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讨论:海底矿物是人类的共同财宝,我们如何样科学合理地开发海底矿物?学习任务三:探究海水淡化的方法。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六单元 6.1 海洋化学资源学案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六单元 6.1 海洋化学资源学案 鲁教版

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学习目标] 1、知道海洋是人类天然聚宝盆,蕴藏丰富的资源2、了解海水及海堤所蕴藏的主要物质3、通过海水淡化的实验研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常用方法。

4、认识海洋开发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常用方法难点蒸馏法[学习准备]实验准备[学习过程]A、预习指导1、海水中主要有哪些元素?2、利用海水提取镁的反应原理是怎样的?3、可燃冰是怎样形成的?和其他燃料相比,可燃冰的优点是什么?4、海底的矿物主要有、、等。

5、海洋中的主要资源有、、、。

6、海水淡化的方法有、、。

B、探究交流a、交流预习情况1、展示预习成果,交流你的思考和疑惑(含实验情况)2、讨论:;通过预习你想了解学习哪些知识?b、探究发现一、海水中的物质阅读P2,一、海水中的物质,了解海水中的物质及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方法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2、将提取海水中的镁元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在下面二、海底矿物阅读海底矿物,填写下列内容:1、可燃冰它的成分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和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锰结核它还有等20多种金属元素。

3、海洋中的主要资源有、、、。

4、随着海洋的开发,海洋污染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为保护人类共有的海洋资源,世界各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海水淡化C、练检巩固1、P8练习2、下列方法能使海水淡化的是()A 将海水过滤 B往海水中加入活性炭 C将海水蒸馏 D往海水中加入明矾3、海洋是人类丰富的资源宝库。

下列措施属于保护海洋环境、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是()①海水晒盐②禁止向海洋排放污水③海洋环境立法④垃圾直接倒入海中⑤加强海洋环境检测⑥海轮原油泄漏后任其蔓延⑦海水淡化A ①③④⑥ B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④⑥⑦ D ①②③⑤⑦4、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是()A NaClB CaCl2C MgCl2D MgSO45、为了区分海水和淡水,可以加入下列那种试剂()A、紫色石蕊试液B、硝酸银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酚酞试液D、我的收获、疑惑一、海水中的物质1、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Cl. Na Mg Ca较多2、利用海水制镁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MgCl2+Ca(OH)2=Mg(OH)2↓+CaCl2Mg(OH)2+2HCl=MgCl2+2H2O二、海底物质1、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2、多金属结核(锰结核)三、海水淡化1、淡水资源少,分布不均2、淡化海水的方法(1)、蒸馏法(多级闪急蒸馏法)(2)、结晶法(3)、高分子膜法E、教学反思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最新鲁教版化学九年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最新鲁教版化学九年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最新鲁教版化学九年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案《海洋化学资源》【学习目标】1、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掌握海水提取镁的方法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常用的方法4、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意识。

【重点】海水提取镁和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难点】海水淡化【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相信在做的每一位同学都领略过大海的壮观和美丽,并且知道海水的味道——又苦又咸,那么你想知道海水能为人类提供哪些有用物质吗?今天我们就从资源的角度来了解海洋。

[感知目标]结合预习形成自己的目标[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并写下自己的疑惑,练习相关的化学方程式)1、你了解海洋吗?试着说出你知道的海洋资源?对于海洋的污染,若给你足够的权利,你怎样治理?2、海水中原本就有氯化镁,为什么还要加石灰乳及盐酸制氯化镁?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问题的?3、你认为可燃冰与化石燃料相比有哪些好处?4、你能想出几种海水淡化的方法?最常用的又是哪种方法?[交流共享]1、什么“可燃冰”被称为“21世纪能源”?目前为什么没有对“可燃冰”进行大规模的开采?(①开采可燃冰非常困难;②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其温室效果是二氧化碳的20倍)一旦甲烷大量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2、海员在海上航行时,遇到淡水短缺怎么办?海水淡化有哪些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3、你知道海水中有哪些盐?如何用化学方法来检验一瓶液体是海水还是淡水?-----探究发现其他海洋资源[知识梳理]:1.海洋资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底除有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外,还有一种新型的矿产资源------天然气化合物。

它是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因其极易燃烧又被称为___________;海底还蕴藏着一种含有多种金属的矿物____________,也称__________。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海洋化学资源的基本知识,教师进行解答疑问。
(3)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4)实验与实践活动:设计海洋化学资源提取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作业布置:布置与海洋化学资源相关的思考题和实践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二)讲授新知
1.海洋化学资源的概念与种类
海洋化学资源是指在海洋中存在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它们主要包括:氯化钠、氯化镁、溴、碘、钾等。这些资源在海洋中的分布极不均匀,与海洋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水文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2.海洋资源的分布与储量
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以氯化钠为例,我国盐田面积世界第一,产量占全球的1/4。此外,我国在海洋钾、溴、碘等资源的储量也位居世界前列。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海洋化学资源的相关知识。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海洋资源的图片和相关数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海洋,这个地球上最神秘的蓝色领域,占据了地球表面积的70%。它不仅孕育了无数的生命,还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今天,我们将开启一场探索之旅,去发现海洋中的化学宝藏——海洋化学资源。
首先,我给大家展示一组图片和数据。这是我国某沿海城市的海洋资源开发情况,大家可以看到,海洋化学资源的种类繁多,包括氯化钠、氯化镁、溴、碘等。它们在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这些资源是如何被发现的?又是如何被提取和利用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海洋化学资源》。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三单元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教案设计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三单元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教案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课标解读:课标对本节内容的具体要求:五——(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4.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6.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活动与探究建议⑧讨论用“蒸馏法”淡化海水以供应工业用水的可行性。

课标分析:本节是课程标准一级主题“化学与社会发展”下的二级主题“化学与能源和资源利用”中的内容。

海洋化学资源是继空气、化石燃料后又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承担着让学生学会从资源的角度认识海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体会化学在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发展社会观和化学价值观、分类观以及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重要意义。

教材分析:通过“认识资源,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等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从资源的角度认识海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体会化学在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发展社会观和化学价值观等观念,通过分类学习进一步发展分类观,以“认识海洋资源”为背景,通过图片、图表、文字材料等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启发理性思维,提高学生观察及信息处理能力的教学能力。

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为背景,利用海水淡化和海水制镁知识为载体,让学生体会通过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可以实现物质的分离和转化,借从海水中获取物质,形成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的一般思路,以“保护海洋资源”为背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社会观。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海水中的化学资源。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和交流能说出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矿物,认识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2.①通过回忆、探究和交流,了解蒸馏法淡化海水的原理,通过观看录像了解膜法和多级闪急蒸馏法的原理。

②通过绘制流程图和书写方程式了解海水制镁的流程和原理。

提高运用流程图的能力。

③通过海水淡化和海水提镁的学习,初步认识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感受化学在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中的作用。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

海洋化学资源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和图片,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系统的了解海洋中蕴藏的丰富的资源。

2、通过学生合作讨论,知道从海水中获取金属镁的过程。

感受用富集法获取有用资源的途径,初步树立学生的资源意识。

3、通过海水淡化的学生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德育目标:1、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2、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二、导语:1、今年的养马岛因为一段抖音小视频着实火了一把,养马岛甚至被称为了“中国的马尔代夫”“小马尔代夫”,每天的游客达到5万人,火到“一床难求”、“见缝停车”。

同学们知道这件事吗?养马岛是靠什么吸引着无数游客开车十多小时前来游玩呢?(水清、美景、美食)2、前段时间日本和中国争夺钓鱼岛,又是为什么呢?(①我们从军事上来看,钓鱼岛是中国大陆面向太平洋的最前哨,如果说解放军以钓鱼岛进行军力部署,那么钓鱼岛就能够作为一个前沿基地。

如果说进行纵深防御的话,钓鱼岛距离第一岛链是最近的。

我们举个例子,如果在钓鱼岛部署舰艇、建设军港、修建机场的话,就会加大中国的一个纵深防御范围,可以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②如果我们利用海洋法公约去划分领海的基点和基线的话,钓鱼岛是中国面向海洋最外围的一个基点,那么就可以围绕钓鱼岛划12海里近海,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就能够获得几十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辐射的范围也就会更大一些。

钓鱼岛虽然是中国东海上6.5平方公里的一个小岛,实际上,钓鱼岛对于中国的战略作用非常大。

③钓鱼岛盛产山茶、棕榈、仙人掌、海芙蓉等珍贵中药材,栖息着大批海鸟,有“花鸟岛”的美称。

日本本身战略纵深就比较狭窄,利用钓鱼岛就能够扩大自己的领海,提高战略纵深。

鲁教版初三化学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

鲁教版初三化学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
4.情感态度:学生关心环保问题,对海洋资源的保护具有责任感,但部分学生对化学在资源开发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注重知识衔接,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3.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学生自主搜集海洋化学资源相关的新闻、案例,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环保问题。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表达能力。
作业布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业难度适中,既要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作业量适当,避免过多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休息。
-介绍海水的组成,引导学生认识海水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了解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存在形式。
2.海洋化学资源
-概述海洋化学资源的概念、种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分析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
3.海水资源的提取技术
-介绍从海水中提取化学资源的方法和技术,如蒸发法、电渗析法等。
1.认知水平:学生对海水的组成和化学元素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海洋化学资源的种类、提取技术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较为陌生。
2.学习兴趣:学生对化学实验和实际应用具有浓厚兴趣,海洋化学资源这一课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
3.学习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但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指导。
1.教学活动:以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吃的盐是从哪里来的吗?它与海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鲁教版)九年级第八单元第一节海洋资源教案(化学)

(鲁教版)九年级第八单元第一节海洋资源教案(化学)

一、课标解读:本节内容属于课标中“化学与社会发展”一级主题下的“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这个二级主题。

课标要求: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我把此目标分解成两部分:了解海水中的物质和了解海底矿物,从而认识到海洋中蕴藏着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宝藏,是一个天然的聚宝盆;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海水制镁、多种方法淡化海水、开采可燃冰等内容,让学生认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海水中的物质和海底矿物,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2、通过海水制镁和淡化海水的过程探究,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3、通过学习海水提镁的原理与生产流程,了解富集法在化学上的应用。

4、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5、通过观看资料和图片,了解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现状,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强化环保意识,培养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三、重、难点:海水提镁和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四、学情分析:学生了解的海洋,往往是它的壮观和美丽,知道可以从海水中获取海洋生物,可以得到食盐等,知道从海洋中可以开发石油的人就比较少了。

因此,他们一般不会从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角度去思考海洋问题,更不会想到海水的淡化是用化学方法解决社会问题。

本节课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通过海洋寻宝之旅,引导学生认识海水中的化学物质以及海底矿物,学习海水制镁、海水淡化、认识其中蕴含的化学原理,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研究用化学方法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学目标: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知道海洋中蕴藏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的种类。

2、利用海水制取镁,海洋环境保护。

教材难点:学会用辩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重难点突破: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讲解、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从海水中的物质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初步渗透“科学合理开发资源”的观点,然后以海洋中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为范例,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穿插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运用。

教材通过海洋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学生开拓了一个新的广阔的化学背景,又使学生掌握了一些终生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体现出“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学情分析:学生对这一部分比较关注的是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海洋环境的保护认识可能不足,对如何处理好经济利益与环境问题,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所以应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讲述相结合教具:多媒体、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单孔塞、玻璃导管、铁架台(带铁夹)、胶头滴管、海水、硝酸银溶液教学流程设计:创设情景,动漫引入指导学生认识海水中的物质指导学生学习镁的制取和利用指导学生学习海底矿物部分实验探究:蒸馏法淡化海水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投影):出示一幅海洋漫画(问题):从图片中,你知道海洋中都含有哪些资源?比一比,看哪一组说得又快又全。

九年级化学 第6单元 海洋化学资源精品教案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 第6单元 海洋化学资源精品教案 鲁教版

板 书 设 计
练 习 与 思 考 课 后 反 思
科目 教学内容 化学 年级 九 编写人 唐德高 修订 人
第2节
海水晒盐(第 2 课时)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 能 过程与方 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1、记住溶解度的概念,理解其含义; 2、知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3、能正确使用溶解度曲线。 学会用辨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的概念 自主学习、实验探究 多媒体 备注 师 生 活 动
教学媒体设计
教 学 流 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探究影响固体物质溶解限量的因素 学习活动 1:阅读教材 P11,联系实际回答下列各题: 1、在一定量的水中,能否无限量的溶解食盐? 2、请你猜测一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呢? 学习活动 2:进行实验,并填写 P12 页的有关问题 交流和总结:固体物质的溶解限量一般受 学习任务二:探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学习活动 3:请你给溶解度下一个定义 交流和总结:1、溶解度是指: 2、对于溶解度的概念理解,应把握好以下要点: a、外界条件 溶解性 20℃时溶解度 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20℃时,把 20gA 物质放到 100g 中,并完全溶解,则 20℃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20g。 2〉20℃时,把 18gA 物质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完全溶解后,正好形成 100g 饱和溶液, 则 20℃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18g。 3〉把 25gA 物质放入 100g 水中,完全溶解后正好形成饱和溶液,则 20℃时,A 物质 的溶解度为 25g。 学习任务三:归纳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学习活动 4:阅读课本 P15 并进行总结 交流和总结:总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填写下表: 学习任务四:探究溶解度曲线的使用方法 学习活动 5:1、请根据 P13 页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查出: 20℃时,100g 水最多溶解 60℃时,100g 水最多溶解 2、请完成 P14 页活动天地 根据氯化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绘制出 NH4Cl 溶解度曲线 学习活动 6:请根据 P15 页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归纳总结是否所有固体物质溶解度都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举例说明 交流和总结: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 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学习任务五:探究结晶的方法 学习活动 7:思考结晶有哪些方法,它们各适用于哪些物质 交流和总结: 根据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同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即结 晶)的方一般有 KNO3 一般采用 结晶。 学习任务六:知道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而 。 ;随压强增大 结晶和 结晶。如:从 KNO3 饱和溶液中析出 结晶;从 NaCl 饱和溶液中析出 NaCl 一般采用 ;如 ;如 ;如 g 硝酸钾, (即 20℃时,KNO3 的溶解度) g 硝酸钾, (即 60℃时,KNO3 的溶解度) b、溶剂的量 易溶 可溶 c、溶液的状态 微溶 难溶(或不 溶) d、溶解度单位 例如: 20℃时氯化钠的 溶解度为 36g 的含义 是: 。 根据溶解度的概念, 判 的影响。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海洋化学资源 教学设计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海洋化学资源 教学设计
为什么海洋受到如此关注呢?请同学们来谈谈你的看法。【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很好,同学们从多个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就从化学的视角来学习海洋化学资源。
【板书】海洋化学资源
我们对海洋并不陌生,那大家了解海洋中都有什么?
【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
【教师活动】进一步解释,除此之外,我还了解到如果将海水中的盐平铺在陆地上,其厚度可达150米;海底中蕴藏着上百种矿产资源:仅太平洋底的锰结核中就含有铜88亿吨、镍164亿吨、锰4000亿吨。其金属资源是陆地总储量的上千倍。
作业设置
同步配套练习
教学反思
等级评价
(A/B/C/D)
检查
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 时间: 签查(盖章):
《第一节
课题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了解化学方法在海洋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探究,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开发利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过渡】为节约能源,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是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教师活动】介绍被誉为国防元素的金属镁在飞机、舰船、导弹的制造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60—70%的镁却是从海水中获取出来的。
【小结】这一节课,同学们认真思考,积极讨论,思维敏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你肯定有很多收获和感悟。下节课大家从知识、方法、感悟等方面简单谈一下。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海水淡化的探究过程和海水提镁的反应原理。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八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案(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八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案(新版)鲁教版

海洋化学资源一、课标解读:本节内容属于课标中“化学与社会发展”一级主题下的“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这个二级主题。

课标要求: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我把此目标分解成两部分:了解海水中的物质和了解海底矿物,从而认识到海洋中蕴藏着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宝藏,是一个天然的聚宝盆;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海水制镁、多种方法淡化海水、开采可燃冰等内容,让学生认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海水中的物质和海底矿物,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2、通过海水制镁和淡化海水的过程探究,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3、通过学习海水提镁的原理与生产流程,了解富集法在化学上的应用。

4、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5、通过观看资料和图片,了解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现状,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强化环保意识,培养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三、重、难点:海水提镁和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四、学情分析:学生了解的海洋,往往是它的壮观和美丽,知道可以从海水中获取海洋生物,可以得到食盐等,知道从海洋中可以开发石油的人就比较少了。

因此,他们一般不会从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角度去思考海洋问题,更不会想到海水的淡化是用化学方法解决社会问题。

本节课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通过海洋寻宝之旅,引导学生认识海水中的化学物质以及海底矿物,学习海水制镁、海水淡化、认识其中蕴含的化学原理,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研究用化学方法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海洋化学资源 初中化学 教学设计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海洋化学资源 初中化学 教学设计
虽然难度不大但是相对较为零碎,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将课本知识点的讲授顺序作了适当调整,按照4大块内容去讲,由于水也是海洋中重要的化学资源,因此把有关海水淡化的知识放在化学资源中讲述,这样的编排也显得甚为合理。
另外这样的编排还利于学生知识的清晰化,系统化。
编排如下:
一.化学资源
1盐 NaCl 、MgCl2 、其它
关于海水的淡化,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淡化的主要方法,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从中渗透节水意识的培养。
本节能用到的已学知道主要有:混合物、检验装置气密性、氢氧化钙和盐酸的化学性质、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压强增大时分子的穿透能力增强等。
课时设计说明
本节课包含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镁的富集,可燃冰,蒸馏,膜法,结晶法淡化海水等知识点。
认识可燃冰
海洋中除了有着丰富的化学资源,还蕴含着丰富的矿物资源
除了这些化石燃料,人们在海底还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它是由:可燃冰
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为什么
用图画讲解
完成练习
书写方程式
讲完原因,过渡到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明重点)
课下安排练习
踊跃发言看书、读图、讨论
踊跃发言看书、读图、讨论
海水或卤水---氢氧化镁---氯化镁---镁
2水 海水淡化 蒸馏法 —— 多级闪急蒸馏法
结晶法
膜法
二.矿物资源*海洋石油、天然气和煤等
*可燃冰
*多金属结核
三.生物资源
四.动力资源
学情分析
在学生头脑中储存的关于海洋的信息更多的是海的壮观和美丽,从海水中可以获取海洋生物,可以得到食盐等,知道从海洋中可以开发石油的人就很少了。所以,他们一般不会从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角度去思考海洋问题,更不会想到海水的淡化是用化学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大海的美好情感,使他们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深刻体会化学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重要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教学案
__年_ _月 ___日第__ _课时主备教师______ 集备人员______
讲解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加热时,试管中的海水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

给海水加
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往得到的冷凝水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⑸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实验装置做哪些改进?
(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交流
展示
1.各小组之间相互纠错帮教。

2.各小组讨论交流自己难解决的题目。

3.教师释难解疑。

小结学生畅谈本节课复习的收获。

作业练习题
练习
反馈
1、下列操作不能用来淡化海水的是()
A、过滤
B、使海水结冰脱盐
C、加热蒸馏
D、多级闪急
蒸馏
2、为了区别海水和淡水,可分别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A、澄清石灰水
B、硝酸银溶液
C、酚酞试液
D、石蕊试液
3、关于“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是纯净物
B、“可燃冰”能燃烧,所以水也能燃烧
C、“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弃物
D、“可燃冰”就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

4、下面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图,请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31、(09重庆)淡水资源紧缺的原因之一是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水的污染。

某城镇生产、生活区的分布如下图所示。

河流中A、B、C三处某次水样抽测结果如表所示。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减少硫酸厂废水对河水的污染,要选用一种廉价的物质进行
处理,你选择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C处水草疯长,鱼虾几乎绝迹,主要原因是河水中、P两
种元素含量过高。

(3)你认为在A、B、C三处中,最适合作自来水厂取水点的
是。

1.(2009·龙岩)归纳总结是学习的重要方法。

小明同学在学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知识后,结合常见酸(HCl、H2SO4)的性质与变化绘制出下图。

图中“”两端的物质都能够反应,其中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其他连线的产物也都是盐和水的是()
4.(2009·新疆)某校学生对买来的工业固体烧碱中的杂质进行研究。

①猜想,杂质可能是残存的NaCl,还有变质生成的Na2CO3。

②查阅资料:a.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全部转化成产品。

b.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

③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1.取样品少许,加水搅拌完全溶解样品溶于水
2.用一支试管取上述溶液少许,滴加AgNO3溶液少
许,再滴入几滴稀HNO3 有白色沉淀出
现,
部分沉淀溶解并
_____+AgNO3= NaNO3+AgCl↓
____+2AgNO3= Ag2CO3↓+2NaNO3
Ag2CO3+2HNO3=2AgNO3+H2O+___↑
地点
项目
A B C
pH 6 4 5
1L水中
溶解的氧气
0 .011g 0.007g 0.003g
放出______气体
3.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
_________
CO2+Ca(OH)2=_______↓+H2O
④结论:原猜想是对的。

(09烟台) 26.(9分)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以下是我市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

(1)从海水中获取淡水。

常用的操作方法是。

(2)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

将海水进行可得到粗盐;为除去粗盐中含有
的SO42-、Ca2+、Mg2+等杂质,-有如下操作:①溶解;②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③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适量的盐酸;⑤加过量NaOH溶液;⑥蒸发结晶;⑦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序号填一种合理组合)。

(3)从海水中得到金属镁。

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上述过程中,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

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

(4)海水“制碱”。

下图是海水“制碱”的部分简单流程。

步骤Ⅲ、步骤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氨盐水的过程中要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

如果反过来,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会降低。

这是因为。

26.(9分)(1)蒸馏法
(2)蒸发结晶①③②⑤⑦④⑥(或①⑤③②⑦④⑥或①③⑤②⑦④⑥)
(3) Mg(OH)2 MgCl2通电 Mg+Cl2↑后者是经过富集和分离后的溶液(或海水中含有氯化钠等多种溶质,氯化镁的浓度很低)
(4) 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 H2O+CO2↑ 氨气溶于水形成碱性溶液,更易于吸收二氧化碳
73.(2009·德州)如下图,A、B、C、D、E各代表铁、水、二氧化碳、硫酸
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物质。

常温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B的
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

请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D 。

(2)相连环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