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讲练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351精品练习
《非常讲练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3-3-1精品练习
必修3第三章第一课时1.植物的向光性实验说明了生长素的作用( )A.促进细胞分裂B.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C.促进细胞体积增大D.促进果实发育答案:C解析:由于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
植物的向光弯曲生长说明背光侧生长较快,所以说明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生长素能够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
2.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答案:D解析:植物激素种类很多,每一种激素对植物的调节部位及作用是有专一性的,本题主要是要求考生明确乙烯的调节功能和生长素的调节功能。
四个选项中只有D正确。
3.(2010·苏北四市模拟)春节期间,各地鲜花市场销售火爆。
新鲜花卉的保鲜是花卉市场面临的难题,科学工作者建议将鲜花切离花株后及时用一种植物激素处理,以延长保鲜期,你认为这种植物激素是( )A.赤霉素B.生长素C.2,4-D D.细胞分裂素答案:D解析: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解除休眠。
生长素和2,4-D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促进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等。
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延缓衰老。
4.(2010·济宁模拟)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发育,但在农业生产上,用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诱导无籽果实的效果比用天然的生长素要明显,最可能的原因是( )A.萘乙酸是在体外人工合成的,比生长素效果要明显B.萘乙酸分子上有两个作用基因,而吲哚乙酸分子上只有一个作用基因C.萘乙酸成本低、产量高,而吲哚乙酸成本高、产量低,影响效果D.植物体内没有分解萘乙酸的酶,可长时间发挥作用,而植物体内有分解吲哚乙酸的酶,所以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答案:D解析: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发挥功能后及时被分解,而萘乙酸是人工合成的,植物体内没有与之对应的水解酶,不能被分解,可长时间发挥作用。
《非常讲练测》 2020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选1-4精品练习
选修1第四课时1.(2020·泰州模拟)胡萝卜不含有维生素A,但医学界却推荐多食用胡萝卜,其理由是( ) A.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它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C.其中的胡萝卜素可转变成维生素AD.其中的胡萝卜素可转变成维生素D答案:C解析:胡萝卜虽然不含维生素,但富含胡萝卜素,其中一分子的β-胡萝卜素在人或动物的小肠、肝脏等器官会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A,所以医学界推荐多食用胡萝卜。
2.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提取获得的含DNA的黏稠物(还含有较多杂质)分别处理如下:第一,放入0.14 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A和黏稠物a。
第二,放入2 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B和黏稠物b。
第三,放入冷却的95%的酒精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C和黏稠物c。
以上过程获得的滤液和黏稠物中,因含DNA少而可以丢弃的是 ( ) A.A、B、C B.A、b、C C.a、B、c D.a、b、c答案:B解析:DNA在0.14 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低,可以析出(a);DNA在2 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大,主要存在于滤液B中,黏稠物b中很少;在冷却的95%酒精中的DNA 会析出,主要存在于黏稠物c中。
3.关于被子植物花粉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 ) A.花粉是花粉母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的B.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C.花粉发育经历的四分体时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含义相同D.花粉母细胞形成花粉粒中精子的过程是一系列减数分裂的过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花粉形成过程的理解。
花粉是由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其发育经历了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
四分体时期指4个单倍体细胞连在一起,而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是指同源染色体配对后,1个四分体含4条染色单体的阶段;花粉粒中的生殖细胞再经有丝分裂得到两个精子。
4.关于DNA聚合酶催化合成DNA子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以DNA为模板,使DNA子链从5′端延伸到了3′端的一种酶B.Taq DNA聚合酶必须在每次高温变性处理后再添加C.DNA聚合酶能特异性地复制整个DNA的全部序列D.Taq DNA聚合酶是从深海生态系统中发现的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DNA聚合酶在PCR技术中的作用及特点。
《非常讲练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选1-2精品练习
选修1 第二课时1.牛奶、吸管、接种环、培养基、空气灭菌的方式依次是( )①灼烧灭菌②巴氏消毒③干热灭菌④紫外线消毒⑤高压蒸汽灭菌A.②③①⑤④B.②⑤③①④C.②①③⑤④ D.⑤①③②④答案:A解析:对于不耐高温的液体消毒,用巴氏消毒法,如牛奶;吸管等为耐高温但又要保持干燥的玻璃器皿,用干热灭菌;接种环往往用灼烧灭菌;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比较彻底;空气灭菌往往用紫外线照射,以杀死物体表面及空气中的微生物。
2.某混合样品中微生物R含量极少,要得到大量的R,比较理想的方法是采用( ) A.天然培养基B.稀释涂布平板法C.利用适合R生长但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选择培养基D.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寻找,再培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选择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选择适合该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培养基,使微生物R能在该培养基上成为优势菌种而大量繁殖。
3.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后,指示剂将( ) A.变蓝色B.变红色C.变黑色D.变棕色答案:B解析: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了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加入酚红指示剂将变红。
4.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
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B.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D.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答案:B解析:以CO2为唯一碳源的自养生物,可以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营养自己并获得能量。
因而CO2不一定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5)B.②①C.②④D.③①答案:D解析:高浓度的食盐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但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从而可以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开来,有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伊红和美蓝,可以用来鉴别饮用水和乳制品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等细菌,有伊红和美蓝的培养基为鉴别培养基。
《非常讲练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2-2-1精品练习
必修1第二章第二课时1.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DNA分子复制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分别位于两个( )A.同源染色体上B.非同源染色体上C.非姐妹染色单体上 D.姐妹染色单体上答案:D解析:在减数分裂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前,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分子,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每条姐妹染色单体上有1个DNA分子。
2.与有丝分裂后期比较,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特点是( )①染色单体分离②染色体数目加倍③同源染色体分离④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⑤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⑥染色单体数为零⑦染色体数不加倍A.③④⑤⑦ 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⑦答案:A解析: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纺锤丝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纺锤丝牵引同源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染色体数目不变,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雄性果蝇有8条染色体,它产生的精子中有4条染色体,这4条染色体来自此雄性果蝇亲代的哪一方( )A.父方一半、母方一半B.父方C.母方D.父母双方的数目是随机的答案:D解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初级精母细胞中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随机地分向两个子细胞,所以,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都是随机分配的。
4.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是( )①蚕豆的雄蕊②桃花的雌蕊③蝗虫的精巢④小鼠的卵巢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一朵桃花的雌蕊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从一张装片上只能看到减数分裂的某一个时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在小鼠排卵前后完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输卵管中进行的,故从小鼠的卵巢装片上不能观察到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
蚕豆的雄蕊和蝗虫的精巢有大量处于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我们可以从一个装片上看到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5.下图是来自于同一生物体内的、处于四个不同状态的细胞分裂图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B.图①与图③所示细胞中DNA含量之比为1∶2C.图②、图④所示过程仅发生在某些器官中D.由图④可知,该生物一定是雄性个体答案:C解析:由图②可知,此生物体细胞中应有4条染色体;图①与图③所示细胞中DNA含量之比为1∶1;图②、图④所示过程为减数分裂,仅发生在精巢或卵巢中;图④中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可以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以是第一极体,该生物不一定是雄性个体。
【非常讲练测】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课时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课时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课本回归一、酶的本质 1.酶本质的探索最初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在20世纪80年代,又发现少数________也具有催化作用。
2.酶的本质酶是________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________,其中绝大多数是________,少数是________。
二、酶的作用 1.作用提高________,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2.作用机理(1)活化能:分子从________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________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酶的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________。
与________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3.作用特性(1)________: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________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________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________________,都会使酶的________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________,但不会失活。
答案:一、1.蛋白质RNA 2.活细胞有机物蛋白质RNA二、1.反应速率 2.(1)常态活跃(2)活化能无机催化剂 3.(1)高效性无机催化剂(2)一种或一类(3)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空间结构降低1.酶的本质及生理功能2.酶化学本质的实验验证(1)证明某种酶是蛋白质实验组: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是否出现紫色反应。
对照组:已知蛋白液+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反应。
(2)证明某种酶是RNA实验组:待测酶液+吡罗红染液→是否呈现红色。
对照组:已知RNA溶液+吡罗红染液→出现红色。
(2)比较H2O2在常温、高温、过氧化氢酶、Fe3+等不同条件下气泡产生多少或卫生香燃烧剧烈程度,了解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和意义。
2.实验过程的变量及对照分析3.实验结论(1)酶具有催化作用,同无机催化剂一样都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非常讲练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4精品练习
阶段检测(四)(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1.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 )A.遗传信息可以通过DNA复制传递给后代B.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C.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遗传信息全部以密码子的方式体现出来答案:D解析:遗传信息在DNA上,密码子在mRNA上。
2.复制、转录、翻译的主要场所依次是( )A.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质B.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C.细胞核、细胞质、核糖体D.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答案:B解析: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不必考虑线粒体、叶绿体,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
3.艾滋病病毒属于RNA病毒,能够合成逆转录酶,如果它决定某性状的一段RNA含碱基A19%,C26%,G32%,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含碱基A的比例为( ) A.19% B.21%C.23% D.42%答案:B解析:A+T占42%,即2A=42%则A=21%。
4.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和艾弗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中DNA已经全部断裂,失去活性B.在转化过程中,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中DNA没有进入R型活细菌的细胞中C.在艾弗里的实验中,DNA酶将S型细菌DNA分解为脱氧核苷酸,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不存在,因此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D.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也能使小鼠的体细胞发生转化答案:C解析: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经典实验的掌握程度。
加热杀死的细菌体DNA仍具有活性;加热杀死的S型的细菌的DNA进入到R型细菌体内,转化成了S型细菌;DNA酶能水解DNA成脱氧核苷酸;原核细胞内的基因与动物细胞内的基因结构不同,一般不能进行转化。
5.(2010·威海模拟)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 A.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C.艾弗里所做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途径答案:C解析:艾弗里所做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是把其组成成分蛋白质、DNA和糖类分开,然后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入小鼠体内,观察各自的作用。
《非常讲练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选3-1精品练习
选修3 第一课时1.(2010·郑州模拟)限制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 HⅠ、Eco RⅠ、HindⅢ及BglⅡ的辨识序列及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
其中哪两种限制酶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结合,其末端互补序列是( ) A.Bam HⅠ和Eco RⅠ;末端互补序列:—AATT—B.Bam HⅠ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C.Bam HⅠ和BglⅡ;末端互补序列:—GATC—D.Eco RⅠ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答案:C解析:Bam HⅠ和BglⅡ切出的黏性末端碱基能互补配对,互补序列都含有—GATC—。
2.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主要蛋白。
以下有关该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有内含子B.基因非编码区对于目的基因在块茎中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C.马铃薯的叶肉细胞可作为受体细胞D.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可产生黏性末端而形成重组DNA 分子答案:A解析: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目的基因的过程是以目的基因转录成的信使RNA为模板,反转录成互补的单链DNA,然后在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DNA,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目的基因。
由于信使RNA中没有与内含子相对应的部分,所以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不存在内含子。
基因非编码区对于基因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很容易得到表达,所以转基因植物培育过程中的受体细胞可以是植物的体细胞。
限制酶具有专一性,只有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才能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才能够形成重组DNA分子。
3.(2010·南京模拟)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限制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C.限制酶能识别和切割RNAD.限制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答案:C解析:限制酶识别特定DNA序列,但不能切割识别RNA序列。
《非常讲练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_
杂繁市保价阳光实验学校第五章第一课时1.以下可以称作生态系统的是(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B.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答案:B解析:只要具备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就可以当作一个生态系统。
分析四个选项,只有B项符合。
2.以下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个营养级C.自养生物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答案:C解析:食草动物都处于第二营养级。
一种动物在不同的食物链所处的营养级可以不同。
动物中也有的不是消费者,而是分解者,例如蚯蚓。
某些细菌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用,例如绿硫细菌;某些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如硝化细菌,它们都是生产者而不是分解者。
3.如果在草原上使用高效灭鼠药,使鼠类在短期内几乎死亡,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中,受影响最大的首先是( )A.生产者B.分解者C.初级消费者D.次级消费者答案:D解析:题目考查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而形成特的营养关系,在一条食物链中,各生物间一环扣一环,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发生巨大变化,那么紧接在这一营养级之后的生物马上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其他营养级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此题所包含的食物链中,鼠为初级消费者,它的灭绝直接使下一营养级生物,即次级消费者的食物来源锐减,食物的短缺会使次级消费者数量在短期内锐减。
4.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取食与被取食关系构成食物链。
多条食物链彼此交织成食物。
以下图食物中的食物链有( )A.4条B.5条C.6条D.7条答案:C解析:该食物中a、b是生产者,共有6条食物链。
①a→c→d→e;②a→f→g→e;③a→f→h→i;④b→c→d→e;⑤b→e;⑥b→g→e。
《非常讲练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模块测试1精品练习
《非常讲练测》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模块测试1精品练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1.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②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水③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④人体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和自由水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强弱关系不大⑥不同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相差不大A.①④⑤B.①④⑤⑥C.⑤⑥ D.②③④⑤⑥答案:C解析: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大时,细胞代谢旺盛,反之,细胞代谢减慢;不同类型的细胞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不同。
2.下列有关细胞中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糖、乳糖、淀粉是叶肉细胞内的重要糖类物质B.花生种子中没有蛋白质,只有脂肪,故常被用做检测脂肪的材料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D.对蛋白质的检测可用斐林试剂,但要现用现配答案:C解析:乳糖是动物体内所含有的糖类;花生种子中含脂肪多,但也含有蛋白质;检测蛋白质应用双缩脲试剂,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是能源物质。
3.(2010·巢湖模拟)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下列不属于存在于正常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 ) A.具有信息转换功能的受体蛋白B.具有运输功能的载体蛋白C.具有识别功能的糖蛋白D.具有运输功能的血红蛋白答案:D解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部,受体蛋白、载体蛋白和糖蛋白均存在于细胞膜上。
4.农科院研究员在指导农民生产的过程中发现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
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试验。
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试验结果如下表: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C.P D.S答案:A解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只有施用磷酸二氢钾的乙组产量最高,而乙与甲、丙、丁、戊相比,含有K,故可判断该农田缺少K。
《非常讲练测》 2020高三生物一轮复习1-5-3精品练习
必修1第五章第三课时1.某科学家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
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此实验中( ) A.没有对照B.不需要对照C.曝光处为对照D.遮光处为对照答案:C解析:在实验中没有对照就不能证明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光合使用的进行除了需要适宜的条件外,还必须要有光照。
本实验中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就是典型的对照,曝光处没有作任何处理,为对照组。
2.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对该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未见色素带,说明材料可能为黄化叶片B.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C.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D.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最前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答案:C解析:纸层析分离后,未见色素带的原因有多种,如忘记画滤液细线等,材料为黄化叶时如果操作正确也能得到胡萝卜素、叶黄素两条色素带;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层析液已挥发;四条色素带从上往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颜色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所以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所以扩散得最快,位于滤纸最前方。
3.如图为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图,关于其结构与功能的不正确叙述是( )A.①和②均为选择透过性膜B.光反应的产物有O2、[H]、ATP等C.③上的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④中的反应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D.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在③上进行;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在④中完成答案:C解析:叶绿体的双层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③(基粒)上进行,需要光,也需要酶,产物有O2、NADPH(即[H])、ATP;反应中将光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暗反应在④(叶绿体基质)中进行,需要多种酶催化(即暗反应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反应中将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讲+练+测【共23套298页】
本套资源目录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1走近细胞精练含解析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1走近细胞精讲含解析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2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精练含解析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2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精讲含解析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3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__蛋白质精练含解析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3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__蛋白质精讲含解析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4遗传信息的携带者__核酸精练含解析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4遗传信息的携带者__核酸精讲含解析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5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测含解析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1细胞膜和细胞核精练含解析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1细胞膜和细胞核精讲含解析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2细胞器精练含解析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2细胞器精讲含解析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3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方式精练含解析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3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与方式精讲含解析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4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测含解析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3.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精练含解析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3.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精讲含解析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3.2atp与细胞呼吸精练含解析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3.2atp与细胞呼吸精讲含解析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3.3光与光合作用精练含解析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3.3光与光合作用精讲含解析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3.4单元测试测含解析走近细胞1.(2019·北京四中期中)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的每一个层次都层层相依。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型H7N9流感病毒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B.细胞是能够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C.所有生物个体都具备由功能相关的器官组成的系统层次D.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子可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答案】B【解析】病毒虽然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但是它具有生命特征,如能增殖;单细胞生物、多细胞植物都没有系统层次;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3.4+第三章测试(测)+Word版含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三单元单元测试【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酶会影响细胞代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度B.激素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C.酶制剂可在较低的温度和较低pH下长期保存D.酶的催化效率一定比无机催化剂高【答案】A【解析】许多小分子物质的合成是由一连串的反应组成的,催化此物质生产的第一步的酶,往往被它的终端产物抑制,这是负反馈调节。
因此代谢终产物可以通过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率,A正确;激素调节细胞代谢既可以通过影响靶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也可以通过影响靶细胞内某些酶基因的表达来调节酶的数量,从而调节细胞代谢,B错误;酶制剂可在较低的温度长期保存,但在较低pH下不能,C错误;一定条件下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D错误。
2.(天津市十二校高三模拟)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寄生于人体胃中,是引起很多消化道疾病的首要致病细菌。
体检时可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来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
受试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后,尿素可被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脲酶催化分解为NH3和13CO2。
定时收集受试者吹出的气体并测定其中是否含有13CO2。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幽门螺旋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B.感染者呼出的13CO2是由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细胞膜D.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脲酶适宜在酸性条件下发挥作用【答案】B【解析】幽门螺旋杆菌是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故遗传物质是DNA,A正确;通过题干信息可知,体验者口服含有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如果受试者胃里有幽门螺旋杆菌,则会被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脲酶分解成13CO2和NH3,故感染者呼出的13CO2来自于幽门螺旋杆菌分解尿素而来,不是人体细胞有氧呼吸而来,B错误;幽门螺旋杆菌是原核生物,具有细胞膜,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通过题干信息可知,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寄生于人体的胃里,胃中是酸性环境,故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脲酶适宜在酸性条件下发挥作用,D正确。
《非常讲练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2-3-1精品练习
必修2 第三章第一课时1.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A.DNA B.RNAC.蛋白质D.核酸答案:A解析:在整个生物界,只有类病毒及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DNA,故选A。
2.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死亡的小鼠体内只存在着S型活细菌②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S型和R型两种活细菌③死亡的小鼠体内S型活细菌的出现是两种细菌细胞融合的结果④死亡的小鼠体内S 型活细菌的出现是R型细菌转化的结果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过程中,能导致小鼠死亡的原因是出现了S型细菌,而S 型菌的出现是由于S型菌的DNA与R型菌的DNA重组,从而控制S型菌的出现,但是并非所有的R型菌都转化成了S型菌,大多数R型菌是没有转化的,所以小鼠体内具有两种细菌。
3.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赫尔希、蔡斯两位科学家设计完成的B.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该实验中应用了同位素示踪法,32P标记的是噬菌体DNAD.该实验的结论之一是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而核酸进入了细菌答案:B解析: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设计思路最关键的是( ) 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B.要分离DNA和蛋白质C.要区分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D.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设计思路都是使DNA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直接观察各自的作用。
5.(2010·镇江模拟)下面是关于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与细菌转化实验相同,都是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的特性而设计的B.所使用的噬菌体,必须是接种在含35S的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再释放出来的C.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答案:B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利用的是同位素标记法,而不是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的特性而设计的;噬菌体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必须在细菌体内才能进行繁殖,因此必须使用无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被35S标记的细菌,才能得到含35S的噬菌体;搅拌和离心是为了将病毒颗粒与细菌分开;在噬菌体感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参与新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因此既不能证明蛋白质是遗传物质,也不能证明其不是遗传物质。
《非常讲练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3-4-1精品练习
必修3第四章第一课时1.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A .一片森林中全部成材的山毛榉B .长江里所有的白鳍豚C .一片农田里的全部蝗虫D .一个蜂巢内的所有工峰答案:B解析:种群是一定区域内所有“同种”生物的总和。
A 、D 项是一定区域内的部分同种生物的总和,C 项是不同种生物的总和,因而都不能称为种群。
2.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种群数量的变化,以培养利用曲线图解决生物问题的应用能力。
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无环境阻力状况下,种群的增长就会呈“J”型曲线,如图B 。
3.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6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志的鼠12只。
请运用数学方法估算这个种群的种群密度( )A .46只B .25只C .12只D .96只答案:D解析: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中,标志重捕获法是常用到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个体中标记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设该地段全部个体数记作N ,其中标记数为M ,再捕个体数为n ,再捕个体中标记个体数为m ,则N ∶M =n ∶m ,所以N =M ·n m =46×2512≈96(只)。
4.下图是对某地区某种动物种群结构的调查结果,其种群发展趋势是( )A .总量将增加B .环境阻力不变C .种群密度下降D .保持稳定型增长答案:C解析:根据坐标中种群年龄组成直方图可知:该种群中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属于衰退型种群,由此可预测该动物种群的种群密度会逐渐下降。
5.(2009·山东理综)下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
《非常讲练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1-5-2精品练习
必修1 第五章第二课时1.在绿色植物生命活动中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中含有C、H、O、N、P元素B.活细胞中ATP与ADP之间的转化时刻发生C.ATP是生物体进行所有生命活动的能源D.动物形成ATP的途径主要是细胞呼吸答案:C解析:并非所有生命活动都消耗能量,如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以及CO2的固定都不消耗能量,不需ATP供能。
2.慢跑和剧烈奔跑,在消耗同样多的葡萄糖的情况下,哪个过程产生的能量更高( ) A.慢跑B.剧烈奔跑C.产生的能量一样高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慢跑时,氧气供应充足,细胞全部进行有氧呼吸;剧烈奔跑时,部分细胞因氧气供应不足而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少。
3.将酵母菌由供氧条件转变为无氧条件培养,下列过程中加快的一组是( ) A.葡萄糖的利用B.二氧化碳的放出C.ATP的形成D.丙酮酸的氧化答案:A解析:酵母菌是一种兼性厌氧型生物。
有氧呼吸是一种高效的呼吸方式,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给生命活动需要,而酵母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因此,酵母菌必须大量分解葡萄糖才能满足生命活动的需求。
4.(2010·北京东城模拟)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B.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ATP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答案:D解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体内没有线粒体结构。
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于光能。
ATP分子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细胞连续分裂时,需要消耗能量,伴随着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5.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叶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
若它们共产生了18 mol的CO2,且两种呼吸作用转移到ATP中的能量相等,则它们共分解了多少摩尔的葡萄糖( ) A.35 B.42C.24 D.60答案:D解析: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分解1 mol葡萄糖只产生2 mol乳酸,释放的能量产生2 mol ATP。
(整理)非常讲练测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人教版1-2第一课时组成细胞的元素和无机物.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课时组成细胞的元素和无机物课本回归一、组成细胞的元素1.最基本元素:________。
2.主要元素:________________。
3.大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微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
6.细胞干重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三、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原理四、细胞中的无机物`1.细胞中的水答案:一、1.C 2.C、H、O、N、P、S 3.C、H、O、N、P、S、K、Ca、Mg 4.Fe、Mn、Zn、Cu、B、Mo 5.O 6.C二、1.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2.水蛋白质三、斐林试剂蓝色苏丹Ⅲ染液红色双缩脲试剂四、1.(1)自由水结合水(2)细胞结构良好溶剂生化反应液体环境营养物质代谢废物 2.(1)离子复杂化合物(2)生命活动酸碱1.种类与含量(1)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划分的依据是含量,而不是生理作用。
(2)生物体内含有的元素不一定是生物所必需的元素。
(3)主要元素占人体鲜重比例的顺序依次是O、C、H、N、P、S。
2.统一性与差异性3.主要作用(1)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如K+可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B可促进植物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
(2)组成化合物1.水存在的形式及比较2.水的含量与代谢、抗逆性的关系(1)当自由水比例增加时,生物体代谢活跃,生长迅速,如干种子内所含的主要是结合水,干种子只有吸足水分——获得大量自由水,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2)当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化较多时,代谢强度就会下降,抗寒、抗热、抗旱的性能提高。
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其生理原因之一就是结合水含量较高。
1.存在形式: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2.功能1.原理(2)淀粉+碘液―→蓝色(3)脂肪+苏丹Ⅲ染液(苏丹Ⅳ染液)―→橘黄色(红色) (4)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2.实验流程(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选材:含糖量较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3)蛋白质的检测3.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例一 (2010·济南模拟)人们经常食用的牛、羊、猪等肉类和白菜、土豆等蔬菜,经消化吸收后,其中的成分大多被转化为人体自身的一部分,其根本原因是( ) A.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B.在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大体相同C.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D.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含量大体相同解析:生物体总是不断地和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有选择地从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不管相同生物还是不同生物,组成它们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大体是相同的,因此不同生物间可进行物质转化;但是组成它们的各种元素的含量是不同的,由此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都是来自无机自然界,因此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据研究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即A、C两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干所问。
《非常讲练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3精品练习
《非常讲练测》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检测3精品练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1.(2010·厦门模拟)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 )A.是否是纯合体B.产生配子的比例C.基因型D.产生配子的数量答案:D解析:测交实验是将未知基因型的个体和隐性纯合子杂交的交配方式,其主要用途是测定被测个体的基因型,也可由此推测出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比例。
2.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三个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的孩子,对这种现象最好的解释是( )A.单∶双=3∶1,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B.该遗传不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C.这对夫妇每胎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D.单眼皮基因和双眼皮基因发生了互换答案:C解析:根据分离定律这对夫妇每胎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
3.(2010·潍坊模拟)“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答案:C解析:假说是通过实验、观察,提出假说并解释,“演绎”是对其解释的验证,其过程就是测交。
4.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遗传病,杂合体约活到50岁就常患心肌梗塞,纯合体常于30岁左右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
一对患有家庭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妻,已生育一个完全正常的孩子,如果再生一个男孩,那么这个男孩能活到50岁的概率是( ) A.1/3 B.2/3C.1/2 D.3/4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A、a表示),在男女中患病几率相等,男孩中某种类型的概率和在所有后代中某种类型的概率相同。
双亲的基因型都为Aa,则后代为1/4AA(30岁左右死亡,即活不到50岁)、1/2Aa(能活到50岁)、1/4aa(正常,即也能活到50岁甚至更长),故生男孩能活到50岁的概率应是1/2+1/4=3/4。
《非常讲练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选3-4精品练习
选修3 第四课时1.关于基因身份证,你认为它的积极意义是( )A.便于医生对“证”治疗B.便于社会选择人才C.使人们了解自己的遗传素质,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疾病D.有利于保险业的发展答案:C解析:基因不是疾病的唯一决定者,所以医生不能对“证”治疗;B、D两项都是一种基因歧视,它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2.20世纪90年代,乌干达木薯业遭到病害的毁灭性打击。
科学家研究其原因,发现是一种新的病毒引发的疾病,而这种新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
这一事实有力地支持了下列哪一观点( )A.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B.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或病原体杂交,从而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C.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除不掉的“超级杂草”D.抗虫棉能抵抗棉铃虫,但随着棉铃虫抗性的增强,抗虫棉有可能被淘汰答案:B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这种新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说明两种病毒的基因可以重新组合。
形成新的生物,而B项正说明外源基因与某细菌或病毒重组形成新的生物,由此是对B项的有力支持。
3.(2010·镇江模拟)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发明,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确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它同其他事物一样,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下列哪项不符合克隆技术积极的一面( )A.丰富生物的多样性,促使生物进化B.有利于生物界基因库的保护C.有利于一些濒于绝迹的动物的保护D.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A解析:因为体细胞克隆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不会产生新的物种,所以也不会丰富生物的多样性,但其保护了生物界基因库的稳定,有利于保护濒危物种,也就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4.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C.对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答案:C解析:对湿地的恢复不是简单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能奏效的,更重要的是做好湿地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及解决迁出农民的生计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常讲练测》高三生物一轮复习351精品练习
必修3第五章第一课时
1.以下可以称作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
B.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
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
答案:B
解析:只要具备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就可以当作一个生态系统。
分析四个选项,只有B项符合。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个营养级
C.自养生物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答案:C
解析:食草动物都处于第二营养级。
一种动物在不同的食物链所处的营养级可以不同。
动物中也有的不是消费者,而是分解者,例如蚯蚓。
某些细菌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例如绿硫细菌;某些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如硝化细菌,它们都是生产者而不是分解者。
3.如果在草原上使用高效灭鼠药,使鼠类在短期内几乎全部死亡,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中,受影响最大的首先是( )
A.生产者B.分解者
C.初级消费者D.次级消费者
答案:D
解析:题目考查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而形成特定的营养关系,在一条食物链中,各生物间一环扣一环,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发生巨大变化,那么紧接在这一营养级之后的生物马上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其他营养级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此题所包含的食物链中,鼠为初级消费者,它的灭绝直接使下一营养级生物,即次级消费者的食物来源锐减,食物的短缺会使次级消费者数量在短期内锐减。
4.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取食与被取食关系构成食物链。
多条食物链彼此交织成食物网。
下图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 )
A.4条B.5条
C.6条D.7条
答案:C
解析:该食物网中a、b是生产者,共有6条食物链。
①a→c→d→e;②a→f→g→e;
③a→f→h→i;④b→c→d→e;⑤b→e;⑥b→g→e。
5.(2010·杭州模拟)下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殖情况。
已知种群C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C→B→A
B.种群B在第5→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A的增加和C的减少所致
C.B和A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一定自然区域内,A、B、C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答案:D
解析:一定自然区域内,全部生物的总和构成生物群落,A、B、C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生物。
6.右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图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此生态系统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作为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
(2)生物甲和己的关系是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只表示了部分生物,图中未表示的成分有________。
(4)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下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10 kg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________kg。
答案:(1)戊甲、乙、丁
(2)捕食和竞争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4)3 250
解析:(1)本食物网由四条食物链组成,其第一营养级为戊,第三营养级分别为甲、乙、丁。
(2)甲既捕食己又捕食戊,己也以戊为食,因此甲与己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3)应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全面审视这一问题。
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还应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
(4)流经丁的食物链有三条,即①戊→庚→丁;②戊→甲→丁;③戊→己→甲→丁,按题意,丁增加10 kg体重应消耗50 kg庚和50 kg甲,则庚应消耗500 kg戊,甲除直接消耗250 kg戊外还需要通过己消耗2 500 kg戊,三项合计为3 250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