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生产线工艺流程工艺流程介绍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814c85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7.png)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陶瓷是一种古老而广泛应用的人造材料,其制作工艺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
陶瓷制作的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原料准备、成型、烧制和装饰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描述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确保流程清晰且实用。
1. 原料准备陶瓷制作的原料主要包括粘土、石英、长石和其他添加剂等。
原料的选择对成品的性能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原料准备的步骤如下:1.1 开采和筛选:根据产品的需求,从矿山中开采出适合的原料,并经过筛选去除杂质。
1.2 粉碎和混合:将原料进行粉碎,使其颗粒大小更加均匀。
然后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不同种类的原料,以获得所需的化学组成。
1.3 湿法制浆:将混合好的原料与适量的水混合,形成均匀的浆料。
湿法制浆有利于原料颗粒的分散和反应的进行。
1.4 筛网分离:通过筛网分离,去除浆料中的大颗粒杂质,得到均匀细腻的陶瓷浆料。
1.5 真空除泡:对浆料进行真空处理,去除其中的气泡,避免在成型过程中产生缺陷。
2. 成型成型是将陶瓷原料按照设计要求形成所需形状的过程。
主要包括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方式。
2.1 手工成型:手工成型是一种传统的成型方式,通常用于制作小型、复杂的陶瓷制品,如陶瓷艺术品或陶瓷壁砖。
手工成型的步骤如下:•拉坯:将陶瓷浆料倒入制陶机上,然后通过手动操作制陶机,将浆料塑造成直接欲制作的形状。
这个阶段需要考验陶艺师的技巧和经验。
•手工修整:用刀具和刷子对成型后的坯体进行修整和雕刻,去除多余的材料,增加装饰。
2.2 机械成型:机械成型通常采用压制和注塑的方式。
机械成型的步骤如下:•压制:将陶瓷浆料放入模具中,然后使用压力机将浆料挤压成形。
•注塑:将陶瓷浆料通过注塑设备注入模具中,然后取出成型。
3. 烧制烧制是将成型的陶瓷制品置于高温下进行热处理,以使其形成致密的结构和理想的物理性能。
烧制的步骤如下:3.1 低温干燥:将成型的陶瓷制品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自然干燥,以去除部分水分,避免在烧制过程中产生爆裂。
陶瓷生产详细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详细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327b0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1a.png)
陶瓷生产详细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详细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手工艺,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生产工艺。
下面将为您介绍陶瓷生产的详细工艺流程。
首先,陶瓷生产的第一步是准备原材料。
通常使用的原材料包括黏土、石英、长石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经过粉碎、筛分和配比的处理,以确保其质量和均匀性。
接下来是制作陶坯的工艺。
制作陶坯可以采用手工或者机械生产的方式。
在手工生产中,陶工通常需要将原材料混合搅拌,然后采用手工技艺将其制成坯体。
而在机械生产中,则通常使用制瓷机进行成型和压制。
制成陶坯后,需要进行烧制。
烧制是陶瓷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工艺环节,烧制的温度对陶瓷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常烧制过程分为干燥、初烧和烧成三个阶段,以确保陶瓷的坚固和美观。
最后,是进行装饰和釉彩的工艺。
陶瓷制品的装饰和釉彩是增添其艺术价值和美观度的重要手段。
在这一工艺环节中,陶工可以运用绘画、雕刻、镶嵌等多种手法进行装饰。
而釉彩则可为陶瓷制品赋予色彩和光泽。
综上所述,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陶坯制作、烧制和装饰釉彩等多个环节。
这些环节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
陶瓷生产的详细工艺流程。
通过这些工艺环节的精心打磨和完善,才能制造出具有艺术魅力和实用功能的陶瓷制品。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0ee80a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7.png)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陶瓷是一种古老而精湛的工艺品,它以其独特的质地和精美的图案而闻名于世。
陶瓷制作工艺流程繁复,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精美的陶瓷作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1. 选料,陶瓷的原料主要包括陶瓷土、瓷石、釉料等。
在制作陶瓷之前,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精细的筛选和配比,以确保陶瓷的质地和颜色符合要求。
2. 搅拌,将选好的原料与水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泥料。
这一步是制作陶瓷的基础,泥料的质地和均匀程度将直接影响到陶瓷的成品质量。
3. 成型,经过搅拌的泥料被送入成型机器,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成型。
常见的成型方式包括手工成型、注塑成型、挤压成型等。
成型完成后,陶瓷坯体需要进行初次干燥,以便后续的加工和装饰。
4. 装饰,装饰是陶瓷制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陶瓷作品的美观和艺术价值。
常见的装饰方式包括彩绘、贴花、雕刻等,这些工艺需要经过烧制才能固定在陶瓷表面。
5. 烧制,装饰完成的陶瓷坯体被送入窑炉进行烧制。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是关键,不同的陶瓷作品需要经过不同的烧制工艺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一般来说,烧制温度在1000摄氏度以上,高级陶瓷甚至需要达到1300摄氏度以上。
6. 上釉,经过初次烧制的陶瓷坯体被送入釉料浸渍或刷涂,以形成釉面。
釉料的选择和上釉的工艺对陶瓷的质地和光泽有着直接的影响。
7. 二次烧制,经过上釉的陶瓷坯体再次被送入窑炉进行烧制,使釉料与坯体完美结合,形成光亮、坚固的表面。
8. 检验,经过二次烧制的陶瓷作品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外观、质地、釉面光泽等方面。
只有通过检验的陶瓷作品才能被称为合格品。
9. 包装,通过检验的陶瓷作品被送入包装环节,包装要求严格,以确保作品在运输和展示过程中不受损坏。
以上便是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精湛的技艺才能完成。
陶瓷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其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现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陶瓷厂生产工艺流程
![陶瓷厂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bbb932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2.png)
陶瓷厂生产工艺流程
《陶瓷厂生产工艺流程》
在陶瓷厂中,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完美的陶瓷制品。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陶瓷厂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准备: 首先,陶瓷厂需要准备各种原料,包括粘土、石英、长石和各种颜料。
这些原料经过精细的配比和混合,才能保证陶瓷制品的质量和色彩。
制胎: 制胎是陶瓷制品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最关键的工序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工人们将原料混合后进行成型,可以通过手工或者机器成型。
干燥: 制成形状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干燥,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这个过程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以免因为干燥不均导致制品开裂。
烧制: 干燥完成后,陶瓷制品需要进行烧制。
这个过程中,需
要控制炉温和烧制时间,以确保制品的结实和色彩的稳定。
装饰: 烧制完成后,陶瓷制品需要进行装饰。
可以使用丝网印刷、手绘或者贴花等工艺,使制品更加富有艺术性。
包装: 最后,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包装,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受
到损坏。
以上是典型的陶瓷厂生产工艺流程,不同种类的陶瓷制品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上都需要经过类似的工序。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工人们的精心制作和控制,才能确保最终的陶瓷制品质量优良。
陶瓷制造工艺流程
![陶瓷制造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0366c4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4.png)
陶瓷制造工艺流程陶瓷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品,它以其独特的质地和精美的图案而闻名于世。
陶瓷制造工艺流程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如今已经成为一门复杂而精细的工艺。
本文将介绍陶瓷制造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成型、烧制和装饰等环节。
1. 原料准备。
陶瓷的制作主要原料包括黏土、瓷石、石英和长石等。
首先需要对这些原料进行精细的加工和混合,以确保陶瓷制品的质地和性能。
在原料准备阶段,需要对原料进行筛选、研磨和混合,以确保原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 成型。
成型是陶瓷制造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陶瓷制品的形状和结构。
常见的成型方法包括手工成型、拉坯成型和注塑成型等。
手工成型是最传统的方法,工匠们通过手工技艺将原料塑造成所需的形状;拉坯成型则是通过旋转和挤压的方式将原料塑造成圆柱形;注塑成型则是将原料注入模具中,通过压力和温度使其成型。
3. 烧制。
烧制是陶瓷制造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陶瓷制品的硬度和耐磨性。
烧制过程中,需要对成型好的陶瓷制品进行干燥和烧结。
干燥是指将陶瓷制品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以去除其内部的水分;烧结则是将干燥好的陶瓷制品放入窑炉中进行高温烧制,使其成型。
4. 装饰。
装饰是陶瓷制品的点睛之笔,它可以使陶瓷制品更加美观和精致。
常见的装饰方法包括彩绘、贴花和釉上彩等。
彩绘是指在陶瓷制品表面进行手绘或印刷,以增加其艺术价值;贴花则是将印有图案的贴纸贴在陶瓷制品表面;釉上彩则是在烧制过程中,在陶瓷制品表面涂上彩料,使其在高温下融合成彩色图案。
5. 包装。
包装是陶瓷制品出厂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它决定了陶瓷制品的运输和销售质量。
在包装过程中,需要对陶瓷制品进行防震和防护,以确保其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常见的包装材料包括泡沫、纸箱和胶带等。
综上所述,陶瓷制造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成型、烧制、装饰和包装等环节。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细的加工和处理,以确保最终的陶瓷制品质量和性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艺的创新,陶瓷制造工艺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为人们带来更加精美和优质的陶瓷制品。
陶瓷制品生产工艺流程
![陶瓷制品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066afc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3.png)
陶瓷制品生产工艺流程陶瓷制品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原料处理、制坯、成型、烧制、装饰和包装等几个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工艺流程。
第一步:原料处理陶瓷制品的主要原料有粘土、石英、长石等天然矿石。
首先需要将这些原料进行石灰石、砂、黏土、铁矿石、硅酸钾等添加剂等的配比,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使其达到一定的均匀度。
混合搅拌好的陶瓷原料称为坯料。
第二步:制坯制坯是将坯料进行成型处理,一般有浇注、压制和挤压等方式。
首先,将坯料倒入到模具中,经过一定的振动和排气处理,使坯料充分填充到模具内部,达到模具造型的要求。
然后,将模具放置在挤压机或压制机中,通过压力的作用,使坯料进一步紧密,并得到需要的形状。
最后,通过挤压或压制的方式,将坯料排出模具,即可得到制坯。
第三步:成型成型是将制坯进行细化,使其形成最终产品的轮廓和纹理。
成型有手工成型和机器成型两种方式。
手工成型是通过工人的手工操作,将制坯进行拉、压、刻、雕等方式,使其变得更加精细和细腻。
机器成型是利用特定的成型设备,通过压力或振动等方式,使坯料从模具中快速成形,效率更高。
成型完成后,需要经过一定的干燥,使成型体逐渐失去水分。
第四步:烧制烧制是陶瓷制品生产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也是决定制品质量的关键。
首先,将成型体放入窑中,温度逐渐升高,通过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控制,使陶瓷制品在高温下发生烧结、结晶和玻化等变化,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密度。
烧制时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通风等参数,以保证制品烧制的均匀性和质量。
第五步:装饰装饰是为了使陶瓷制品更加美观和吸引人,一般包括彩绘、贴花、雕刻等方式。
装饰可以在成型之前、烧制之前或烧制之后进行。
彩绘可以使用颜料或釉料直接在制品表面进行描绘和涂抹,增加艺术效果。
贴花是将事先制作好的花纹和图案贴在制品上,使其更加精致和独特。
雕刻可以在制品表面进行雕琢、刻线等方式,展示出纹饰和纹理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第六步:包装包装是将制成的陶瓷制品进行包装和标识,以便于销售和运输。
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6ffec5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e.png)
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前言
陶瓷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制品,自古以来就有生产和使用。
现代陶瓷生产工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改进,已经形成了一种成熟的生产流程,本文就对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进行简要介绍。
原料制备
制作陶瓷的第一步是准备原料,一般包括粘土、石英、长石、瓷石等,其中粘土是主要原料。
将原料进行混合、研磨、筛分、除铁等处理,直至达到一定的细度和成分比例,即可进行成型工艺。
成型
成型是将制陶原料经过塑性加工变成所需要的形状,并能在高温下保持稳定的工艺过程。
成型通常包括手工成型、机械成型、注塑成型和挤出成型等。
修整和干燥
成型后的制品一般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整,如切割、车光、抛光等,最终形成所需的外形。
修整过程后将制品放在阴凉通风处进行自然干燥或低温干燥,使其达到一定的硬度。
烧成
烧成是陶瓷成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经过热处理,制品中的水分被除去,化学反应加剧,从而形成致密坚硬的陶瓷制品。
烧成分为热备、高温加热、降温和卸炉等步骤,整个过程在450℃-1400℃的高温下进行。
涂釉和装饰
烧成后的制品表面一般需要进行涂釉和装饰,以改善外观和性质。
涂釉有采用喷涂、浸渍或刷涂等方式,而装饰则包括刻画、喷釉、贴花等多种形式。
包装和销售
完成釉化和装饰的制品最终进行包装,常采用泡沫内胆、纸箱外包装等方式进行保护,以免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受损。
包装完成后,制品正式进入销售渠道,并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
结语
以上便是陶瓷生产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这一流程的完成需要经历多个环节和严格的操作规范,方能制备出精美的陶瓷制品。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4e17c8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2.png)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分为原料处理、成型、烧制和装饰四个阶段。
首先是原料处理。
陶瓷的原料主要包括粘土、石英、长石等,这些原料首先需要进行分选去杂,然后进行破碎、研磨和混匀,以确保陶瓷制品具有均匀的成分。
接下来是成型阶段。
成型是把原料加工成特定形状的过程。
主要有手工成型和机器成型两种方法。
手工成型需要熟练的工匠用手艺将原料粘结在一起,形成所需的形状。
机器成型则是使用机械设备如压力机、注模机等进行成型。
成型后的产品通常还需要经过干燥处理,以进一步去除水分。
然后是烧制阶段。
烧制是将成型后的陶瓷制品放入窑炉进行高温加热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陶瓷类型和成品要求,烧制温度和时间会有所不同。
烧制过程中,陶瓷制品会逐渐进行干燥、脱水、胚体硬化和结晶等反应,最终形成致密坚硬的陶瓷制品。
最后是装饰阶段。
装饰是为了增加陶瓷制品的美观性和装饰效果。
常见的装饰方法包括彩绘、贴花、釉上彩等。
彩绘是在成品上使用颜料进行绘画,贴花是将花纹图案印制在陶瓷表面,釉上彩则是在烧制完成后,在陶瓷表面进行染色。
装饰完成后,通常还需要进行二次烧制,以固定装饰层。
总的来说,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理、成型、烧制和装饰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需要经过精细的工艺操作和严格的
控制,才能制作出优质的陶瓷制品。
陶瓷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文化底蕴丰富的手工艺品,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喜爱的装饰和收藏品。
陶粒生产线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介绍
![陶粒生产线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1decba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69.png)
陶粒生产线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介绍陶粒是一种由陶瓷材料制成的轻质颗粒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园艺、水处理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陶粒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及其中的几个主要产污环节。
第一步是原料处理。
陶粒的主要原料是陶瓷土和粘土。
首先需要进行原料的挖掘和加工处理,将原料清洗、筛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颗粒过大的物料。
第二步是造粒。
原料经过处理后,需要经过造粒机进行造粒。
造粒机将原料进行塑性变形,形成颗粒状的物料。
具体造粒机的选择和参数设置能够对最终产品的粒度和形状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步是干燥。
造粒后的陶粒含有较高的水分,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常用的干燥方式有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种。
自然干燥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人工干燥往往通过加热设备,使陶粒的水分快速蒸发。
第四步是筛分。
干燥后的陶粒需要进行筛分,以去除其中的细颗粒和过大颗粒。
筛分可以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进行,以控制陶粒的粒度分布。
最后一步是烧成。
筛分后的陶粒需要进行烧结处理,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烧结,使陶粒的体积固化,获得所需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烧成温度和时间是影响陶粒品质的重要参数。
在陶粒生产线中,存在几个主要产污环节:1.原料处理阶段。
原料挖掘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和废弃物,这些废水中含有悬浮物和有机物,需进行处理和合理利用。
同时,废弃物需要合理处置,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干燥过程。
干燥过程中会排放大量水蒸气和含有挥发性有机物质的废气。
这些废气需要进行治理,以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3.筛分环节。
筛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细颗粒和粉尘。
这些颗粒和粉尘可能含有一些重金属或其他有害物质,需要进行收集和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烧成过程。
烧成过程中会产生烟气和废渣。
烟气中可能含有有害气体和颗粒物,需要进行处理和净化。
废渣可以通过合理的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置,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之,陶粒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理、造粒、干燥、筛分和烧成等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几个主要的产污环节,需要通过合理的处理和治理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陶瓷生产详细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详细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d87a94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2.png)
陶瓷生产详细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详细工艺流程》
陶瓷制作是一门古老而复杂的工艺,它涉及到多个步骤和工艺,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和精湛的技艺。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1. 筛料:首先,原料是陶瓷生产的起点。
常见的原料包括粘土、石英、长石和硼砂等。
这些原料需要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和不合格的颗粒。
2. 混料:将经过筛选的原料进行配比,并添加适量的水和助剂,开始混合搅拌。
这一步是为了确保原料充分混合,制成均匀的泥料。
3. 造型:泥料经过混合后,需要进行造型。
这个步骤不仅需要工匠的技艺,还需要精湛的经验和耐心。
常见的造型方式包括手工塑型和模具成型等。
4. 干燥:完成造型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干燥。
这个过程需要依靠自然风干或者人工烘烤。
干燥的时间长度取决于陶瓷制品的大小和厚度。
5. 烧制:干燥完成后的陶瓷制品进入烧制环节。
烧制是陶瓷生产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它决定了陶瓷的质量和特性。
烧制温度、气氛和时间都对陶瓷制品产生重要影响。
6. 装饰:烧制完成后的陶瓷制品可以进行装饰。
这包括上釉、彩绘、镶嵌等各种装饰工艺。
装饰是为了增加陶瓷制品的美感和附加价值。
7. 包装:最后,陶瓷制品经过装饰后,需要进行包装。
包装不仅是为了保护陶瓷制品,还是为了方便运输和销售。
通过以上步骤,整个陶瓷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就完成了。
每个步骤都需要仔细严格的操作和精湛的技艺,才能制作出优质的陶瓷制品。
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文库
![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文库](https://img.taocdn.com/s3/m/6374c55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8.png)
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文库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涉及到陶瓷原料的准备、成型、烧制、装饰和包装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工艺流程。
首先,陶瓷的生产过程开始于原料的准备。
陶瓷的主要原料包括粘土、石英、长石和石灰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粉碎、筛分、混合等工艺处理,以确保原料质量的稳定和均匀性。
接下来是成型过程。
成型是将陶瓷原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造型的过程。
陶瓷的成型方式包括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
手工成型主要是指使用手工工具和模具将原料逐渐塑造成所需形状,而机械成型则是通过压力或者挤压等机械力使原料形成所需形状。
成型完成后,陶瓷制品需要经过烧制过程。
烧制是将陶瓷制品置于高温环境下进行加热的过程,从而使陶瓷制品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最终形成坚硬的陶瓷材料。
烧制一般分为干燥、烧结和冷却三个阶段。
干燥过程是将成型后的陶瓷制品置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水分的蒸发。
烧结过程是将已干燥的陶瓷制品置于高温炉中进行加热,使原料颗粒之间的结合更为牢固。
冷却过程是将烧制完毕的陶瓷制品缓慢冷却,以防止温度变化过快导致破裂。
烧制完成后,陶瓷制品就可以进行装饰了。
装饰包括上釉和绘画两个环节。
上釉是在烧制完毕的陶瓷制品上涂抹或喷涂一层釉料,以提升陶瓷表面的亮度和光泽,并增强其防水性和耐用性。
绘画是在釉面上进行绘画或印刷工艺,以增加陶瓷制品的观赏价值和艺术性。
最后是包装过程。
包装是将已完成的陶瓷制品进行包装、标识和封装的过程。
包装的主要目的是保护陶瓷制品免受损坏,并确保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总的来说,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成型、烧制、装饰和包装等环节。
通过精细的工艺处理和严格的控制,可以制作出各种精美、耐久的陶瓷制品。
陶瓷生产详细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详细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68aa0d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4.png)
陶瓷生产详细工艺流程陶瓷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品,它通过对陶土进行成型、干燥、烧制等工艺步骤制作而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1. 选料。
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陶土,而陶土的种类不同,制作的陶瓷也会有所差异。
在选料阶段,首先需要对陶土进行筛分,去除其中的杂质,然后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陶土配比。
2. 成型。
将经过筛分的陶土与水混合,形成泥浆状的陶泥。
然后将陶泥放入成型机中,经过压制或注塑成型,制成陶瓷制品的初型。
3. 干燥。
成型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一般来说,干燥分为自然风干和人工烘干两种方式。
自然风干需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而人工烘干则需要将陶瓷制品放入烘干室中进行加热处理。
4. 装饰。
陶瓷制品在干燥后,可以进行装饰处理。
这包括上釉、彩绘等工艺步骤。
上釉是为了增加陶瓷制品的光泽度和硬度,而彩绘则是为了赋予陶瓷制品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5. 烧制。
装饰完成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烧制。
烧制是整个陶瓷生产工艺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也是最为复杂的一步。
烧制的温度、时间等参数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陶瓷制品的质量。
一般来说,烧制分为初烧和再烧两个阶段,其中初烧是为了将陶瓷制品中的有机物质烧尽,而再烧则是为了使陶瓷制品达到所需的硬度和密度。
6. 检验。
烧制完成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质量检验。
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化学成分等方面的检测。
只有通过了严格的质量检验,陶瓷制品才能够进入下一个生产环节。
7. 包装。
通过质量检验合格的陶瓷制品将进行包装。
包装是为了保护陶瓷制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不受损坏,一般采用纸箱、泡沫等材料进行包装。
8. 成品。
经过包装后的陶瓷制品就成为了最终的成品,可以进行销售和使用。
以上就是陶瓷生产的详细工艺流程。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控制,以确保陶瓷制品的质量和艺术价值。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读者能够对陶瓷生产工艺有更深入的了解。
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5edb20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7.png)
陶瓷生产工艺流程陶瓷是一种古老而又广泛应用的工艺品,它以其独特的质地和美丽的装饰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陶瓷制作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下面将介绍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
陶瓷的原料主要包括粘土、瓷石、石英和长石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精细的筛选和配比,以确保陶瓷制品的质地和颜色符合要求。
在原料准备阶段,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和配方,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2. 成型。
成型是陶瓷制作的第一道工序,它包括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方式。
手工成型是指陶工将经过混合的陶泥放在转轮上,通过手工操作使其成型;而机械成型则是利用成型机器将陶泥压制成所需形状。
在成型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规格进行精确的操作。
3. 干燥。
成型完成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干燥,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通常采用自然风干或者烘干的方式进行干燥,这个过程需要根据产品的大小和厚度进行适当的控制,以避免出现开裂或变形的情况。
4. 装饰。
装饰是陶瓷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通过贴花、彩绘、刻画等方式进行。
装饰的方式和图案需要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风格进行选择,以使陶瓷制品更加美观和富有艺术性。
5. 烧制。
烧制是陶瓷制作的关键工序,它包括初烧和釉烧两个阶段。
初烧是将装饰完成的陶瓷制品放入窑炉中进行烧制,以使其硬化;而釉烧则是在初烧完成后,对陶瓷制品进行釉料的施加,并再次放入窑炉中进行高温烧制,以形成坚固的釉面。
6. 检验。
在烧制完成后,需要对陶瓷制品进行严格的检验,以确保其质量和完整性。
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釉面质量检验等多个方面,只有通过了检验的产品才能够进入下一个工序。
7. 包装。
最后,经过检验合格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包装,以保护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坏。
包装的方式和材料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进行选择,以确保产品的完好无损。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陶瓷制品最终完成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
每一个工序都需要经过精细的操作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美观。
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
![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a44a85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7.png)
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陶瓷是一种古老而又精美的工艺品,它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世界各地人们喜爱的艺术品和生活用品。
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经过了长期的积累和改进,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和精细。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
陶瓷的原料主要包括粘土、瓷石、瓷土、石英和长石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精细的加工和配比,以确保陶瓷制品的质量和特性。
一般来说,不同种类的陶瓷需要不同的原料配比,这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来确定。
2. 成型。
成型是陶瓷制作的第一步,主要包括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方式。
手工成型是传统的制作方法,工匠需要用手将原料塑造成所需的形状。
而机械成型则是利用设备将原料压制成模具中的形状。
无论是手工成型还是机械成型,都需要经过精细的调整和加工,以确保成型后的陶瓷坯体质地均匀、形状美观。
3. 干燥。
成型完成后的陶瓷坯体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通常采用自然风干或者烘干的方式进行干燥,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以免出现开裂或者变形的情况。
4. 烧制。
烧制是陶瓷制作的关键环节,也是最为复杂的一个环节。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陶瓷产品来确定,一般来说,烧制温度在1000℃以上,有的甚至需要达到1300℃以上。
烧制的过程中,陶瓷坯体会发生化学变化,最终形成坚硬、致密的陶瓷制品。
5. 装饰。
烧制完成后的陶瓷制品可以进行装饰,这包括上釉、彩绘、贴花等工艺。
上釉可以增加陶瓷制品的光泽和硬度,彩绘和贴花则可以赋予陶瓷制品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6. 烧结。
装饰完成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二次烧结,以确保装饰层与陶瓷坯体的结合牢固。
这个过程一般温度较低,时间较短,但同样需要非常精确的控制。
7. 检验。
最后,陶瓷制品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
这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装饰效果等多个方面的检测。
只有通过了检验的陶瓷制品才能够出厂销售。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我们可以看到,陶瓷的生产工艺是非常复杂和精细的。
陶瓷 生产线工艺流程工艺流程介绍
![陶瓷 生产线工艺流程工艺流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e556f06de80d4d8d15a4f0f.png)
5、施釉
施釉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喷釉、淋釉。
⇓
喷釉:用喷枪通过 压缩空气使釉浆在 压力的作用下喷散 成雾状,施到坯体 表面 。
喷釉
淋釉
⇓
淋釉:将釉浆抽入 高位罐,通过釉槽 和筛网格的缓冲作 用,使釉浆通过光 滑的钟罩,均匀如 瀑布一样覆盖在坯 体的表面 。
淋釉
喷釉与淋釉的区别
1、比重的区别: 喷釉比重一般控制在1.45左右。 淋釉比重一般控制在1.75左右。 2、平整度的区别 喷釉釉坯表面呈细颗粒状分布, 表面耐磨性比较好。 淋釉釉坯表面光滑适于高度精细 的图案印刷或胶辊印花 。
3、干燥
压制成型后 的生坯含有一定的水份, 为了提高生坯的强度, 满足输送和后工序的需 要,生坯要进行干燥。 现多采用多 层卧式干燥窑,节省了 占地面积,满足生坯对 干燥速度的要求 。
多层卧室干燥窑
4、视需求喷水(浆)
压制成型的坯体在上釉前需要喷水。 其作用是: 1、使坯温降低到施釉所需要的温度,打通坯 面上的毛细孔。 2、加强坯、釉结合性,减少生产缺陷。如缩 釉。
6、印花
胶辊印花
⇓
平板印花
印花是按照预先设计的图样,通过转印 花网或雕刻胶辊,将印花釉透过网孔或 胶辊的毛细孔转印到釉坯上 。
7、其他装饰手法
施釉、印花结束后,根据产品需要有时还 要用到其他方法装饰瓷砖,如打点釉,甩 闪点。
8、上砖底粉
⇓
什么是砖底粉呢? 瓷砖在高温烧制时会产生液相, 假如不上砖底粉会对辊棒造成破坏。 上过砖底粉的砖坯入窑烧成时才 不易粘辊棒,延长辊棒的使用寿命。
9、进窑烧成
目前墙 地砖生产采用辊道 窑烧成,辊道窑由 许多平行排列的辊 棒组成辊道,通过 辊棒运转带动砖坯 向前移动,入窑进 行烧制。
陶瓷厂生产工艺流程
![陶瓷厂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7cb764f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e.png)
陶瓷厂生产工艺流程陶瓷厂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研制、制胚、成型、烧制、包装和质检等环节。
以下将详细介绍每个环节的具体工艺流程。
1. 原料研制:首先需要研制陶瓷所需的原料,通常主要包括陶土、石英、长石、瓷石等。
这些原料需要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和特性进行混合,然后通过研磨、过筛等工序进行加工,以获得符合要求的陶瓷原料。
2. 制胚:将经过研制的原料进行粉碎、混合和调配,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和糊化,然后将糊料倒入制胚机中进行脱水和成型。
制胚机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来选择,常见的有挤压机、注塑机、注浆机等。
制胚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进行造型、雕刻或印花等工艺处理。
3. 成型:成型是将制胚后的陶瓷坯体进行定形成型的过程。
常见的成型方法有手工成型、注塑成型、干压成型、浸渍成型等。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干压成型,即将制胚后的糊体放入模具中,在一定的压力下压制成型。
4. 烧制:成型后的陶瓷坯体需要进行烧结过程,以使其获得较高的硬度和强度。
烧制是将陶瓷坯体置于烧炉中,经过一定的升温、保温和降温过程,使其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和物理变化,形成致密的瓷质结构。
烧制过程中还可以进行釉料的施加,使陶瓷表面具有光亮的效果。
烧制完成后,陶瓷产品需要进行冷却和清洁处理。
5. 包装:烧制完毕的陶瓷产品需要进行包装,通常采用纸盒和泡沫塑料袋进行保护,以防止在运输和储存中受到损坏。
包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包装材料的选择,保证陶瓷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6. 质检:质检是确保陶瓷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原料的质量检测、制胚过程的控制、成型过程和烧制过程的监控,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质检还包括对烧制完成的产品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检测和物理性能测试等。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陶瓷厂可以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各类陶瓷产品。
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质量,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同时,还需要注重工艺创新和技术更新,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烧结生产线的工艺流程
![烧结生产线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916d03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3.png)
烧结生产线的工艺流程烧结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制备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陶瓷、建材等行业。
烧结工艺流程一般包括粉末准备、配料混合、成型、烧结和后处理等步骤。
下面将以陶瓷材料的烧结生产线为例,详细介绍烧结的工艺流程。
一、粉末准备粉体材料是陶瓷材料制备的基础。
在烧结生产线上,首先需要选取合适的原料进行粉碎。
常见的原料有氧化铝、硅酸盐、氧化锆等。
通过粉碎设备对原料进行机械破碎,使其达到所需的粒度。
二、配料混合在粉末准备后,需要对不同原料进行配料。
通常采用称量系统对不同原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料。
在配料过程中,还需加入一些助剂以提高陶瓷材料的性能,如增塑剂、黏结剂、填料等。
三、成型配料完成后,需要将粉料按照一定的成型方式进行成型。
常见的陶瓷材料成型方式有压制成型、注塑成型、挤出成型等。
其中,压制成型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利用模具将配料中的粉末通过机械作用压制成一定形状的坯体。
四、烧结成型后的坯体需要进行烧结。
烧结是将坯体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使其呈现出一定的致密度和强度。
烧结温度取决于材料的性质和要求。
一般在烧结过程中,坯体会经历预烧和高温烧结两个阶段。
预烧是将坯体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初步烧结成型。
高温烧结是将预烧后的坯体继续加热,在一定时间内使其烧结致密。
五、后处理烧结后的制品需要进行后处理工序。
后处理主要包括修整、表面处理和综合性能检测。
修整是将制品的表面进行打磨、修整,使其达到要求的形状和尺寸。
表面处理是对制品表面进行镀膜、涂层等处理,提高其性能。
综合性能检测是对制品进行强度、密度、热稳定性等性能的测试,以确保其质量达标。
六、包装和出库后处理完成后,制品需要进行包装,以便于储存和运输。
常见的包装方式有纸箱、纸袋、集装箱等。
包装后的制品可以进行储存和出库,进入市场销售。
以上是烧结生产线的主要工艺流程。
不同材料和产品的要求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可以提高烧结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范文陶瓷生产工艺流程与工艺参数控制方法
![范文陶瓷生产工艺流程与工艺参数控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d711d4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6c.png)
范文陶瓷生产工艺流程与工艺参数控制方法范文陶瓷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品,以其精美的外观和独特的工艺而备受人们喜爱。
为了保证范文陶瓷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对其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进行科学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范文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并阐述相应的工艺参数控制方法。
一、原材料准备范文陶瓷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粘土、陶瓷颜料、釉料等。
首先需对原材料进行筛选、清洗和研磨处理,确保其粒度均匀细腻,以提高瓷胚的质量和光亮度。
二、制瓷技术步骤1. 调配原料:按照一定比例将粘土与其他材料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使其形成均匀的糊状物。
2. 瓷胚成型:利用模具或手工方式将调配好的糊状物制成瓷胚,然后进行亚砂抛光,以提高瓷胚的光滑度和均匀度。
3. 烧制工艺:将瓷胚放入窑中进行烧制。
烧制温度、时间和气氛对瓷器质量有重要影响,需根据瓷器种类和要求进行合理调整。
4. 釉料涂覆:经过烧制后的瓷体表面涂覆适量的釉料,以增强瓷器的光亮度和装饰性。
5. 二次烧制:将涂覆釉料的瓷体再次放入窑中进行烧制,以使釉料与瓷胚更好地结合,形成最终的陶瓷产品。
6. 配送包装:经过二次烧制的陶瓷产品经过质量检验后,进行包装和配送。
三、工艺参数控制方法1. 烧制温度与时间控制:烧制温度和时间是影响陶瓷质量的重要参数。
通过控制窑炉的温度升降曲线、温度分布均匀性等参数,可以调整烧制的过程和结果,以获得符合要求的陶瓷产品。
2. 釉料配方和涂布厚度控制:釉料的配方和涂布厚度会直接影响到陶瓷的颜色、光亮度和装饰效果。
因此,需要精确控制釉料的成分比例和涂布的厚度,以获得理想的陶瓷表面效果。
3. 研磨和抛光控制:瓷胚的研磨和抛光过程也是工艺参数的关键控制点。
通过选择合适的研磨工具、研磨液和抛光方法,可以使瓷胚表面更加光滑,增强产品的质感和美观度。
4. 品质检测与调整: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品质检测和调整,及时对工艺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
通过引入先进的测试仪器和检测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工艺参数偏差,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967def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1e.png)
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一、原料准备阶段1.1 选择原料:陶瓷生产的原料主要有粘土、石英砂、长石、白云石等,根据产品不同需求选择不同比例的原料。
1.2 研磨:将选好的原料进行研磨,使其成为细粉末,以便后续工艺使用。
1.3 混合:将各种原料按比例混合均匀,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二、成型阶段2.1 制作模具:根据产品设计图纸制作模具,模具材质多为硅胶或橡胶。
2.2 压制成型: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模具中,采用压制或挤压等方式进行成型。
2.3 干燥处理:将成型好的陶器放置在通风干燥室中进行自然干燥或加速干燥处理。
三、装饰阶段3.1 手工装饰:采用手工刻画、彩绘等方式进行装饰,以增加产品美观度和艺术性。
3.2 印花装饰:采用印花机将图案印在陶器表面,以实现批量生产和一致性。
3.3 烧结前处理:将装饰好的陶器进行烘干处理,以保证烧结过程中不会出现开裂或变形等问题。
四、烧结阶段4.1 装窑:将陶器放置在窑内,窑内温度和气氛控制是关键。
4.2 烧结:采用高温烧结方式进行加热处理,使陶器成为坚硬的陶瓷产品。
4.3 退火:将已经烧结好的陶器放置在窑内进行缓慢冷却处理,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五、包装阶段5.1 检验:对于已经完成的陶瓷产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无明显缺陷和损伤。
5.2 包装:对于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采用纸箱、泡沫塑料等材料进行包装防护。
5.3 运输:将包装好的产品运往销售渠道或客户手中。
六、清洗阶段6.1 清洗:对于已经使用过的陶瓷制品进行清洗处理,以便下一次使用。
七、回收利用阶段7.1 回收:对于已经损坏或无法使用的陶瓷制品进行回收处理。
7.2 粉碎:将回收的陶瓷制品进行粉碎处理,以便重新利用。
7.3 再利用:将粉碎好的陶瓷制品用于生产新的陶瓷产品,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
以上就是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每一个步骤都非常重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产品质量出现问题。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确保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
![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cf2abb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b.png)
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陶瓷是指以无机非金属物质为原料,经过成型、干燥、烧结等工艺制成的一种制品。
而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成型、干燥、装饰、烧结等几个环节。
以下是陶瓷生产工艺的详细流程:一、原料准备:1.1、确定陶瓷产品所需的原料,常见的原料有粘土、石英、长石、煤泥、白土等。
1.2、对原料进行筛分、破碎等预处理工序,除去杂质。
二、成型:2.1、按照设计要求和产品形状,选择适合的成型方法,一般有手工成型、注塑成型、温压成型、挤塑成型等。
2.2、根据成型方法,将经过粉碎和混合处理的原料加入到成型模具中,施加压力使其定型,并取出模具。
三、干燥:3.1、待成型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成型过程中含有的水分。
3.2、常见的干燥方法有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种,其中人工干燥一般采用电热器、煤油灯等加热设备。
3.3、在干燥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免过快或过慢导致制品出现开裂、变形等问题。
四、装饰:4.1、在成品完成干燥后,可以进行装饰处理,以增加陶瓷制品的美观性和附加价值。
4.2、常见的装饰方法有贴花、彩绘、烧制、喷釉等,也可以采用印刷技术将图案印在陶瓷表面。
五、烧结:5.1、装饰完成后,将陶瓷制品放入窑炉中进行烧结处理。
5.2、烧结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根据陶瓷材料的特性确定合适的烧结温度和保持时间。
5.3、烧结过程中,陶瓷制品中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制品具有一定的强度、致密度和耐高温性能。
六、包装:6.1、经过烧结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包装,以保护产品不受损坏。
6.2、常用的包装材料有纸箱、泡沫、包装纸等,根据产品尺寸和形状,选择适合的包装形式。
七、质检:7.1、对包装完成的陶瓷制品进行质量检验,以检查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市场需求。
7.2、常见的质检项目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硬度、韧性等。
八、存储和运输:8.1、质检合格的陶瓷制品可以入库,进行存储。
8.2、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陶瓷制品需要注意防潮、防碰撞等措施,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受潮、破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
送粉
5
压制
6
干燥
视需求喷水(浆)
7
施釉
8
印花
9
其他装饰手法
10
上砖底粉
进窑烧成
性能检测
1、送粉
根据生产需要,经过陈腐的粉料从陈腐仓 输至压机使用,为确保产品质量,一般情况下, 几个料仓物料同时使用,减少粉料波动对生产 的影响。
2、压制
粉料由输送带输送进入压机料斗,然 后通过布料格栅布料、由压砖机压制成型。
6、印花
胶辊印花
⇓
平板印花
印花是按照预先设计的图样,通过转印 花网或雕刻胶辊,将印花釉透过网孔或 胶辊的毛细孔转印到釉坯上 。
7、其他装饰手法
施釉、印花结束后,根据产品需要有时还 要用到其他方法装饰瓷砖,如打点釉,甩 闪点。
8、上砖底粉
⇓
什么是砖底粉呢? 瓷砖在高温烧制时会产生液相, 假如不上砖底粉会对辊棒造成破坏。 上过砖底粉的砖坯入窑烧成时才 不易粘辊棒,延长辊棒的使用寿命。
5、施釉
施釉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喷釉、淋釉。
⇓
喷釉:用喷枪通过 压缩空气使釉浆在 压力的作用下喷散 成雾状,施到坯体 表面 。
喷釉
淋釉
⇓
淋釉:将釉浆抽入 高位罐,通过釉槽 和筛网格的缓冲作 用,使釉浆通过光 滑的钟罩,均匀如 瀑布一样覆盖在坯 体的表面 。
淋釉
喷釉与淋釉的区别
1、比重的区别: 喷釉比重一般控制在1.45左右。 淋釉比重一般控制在1.75左右。 2、平整度的区别 喷釉釉坯表面呈细颗粒状分布, 表面耐磨性比较好。 淋釉釉坯表面光滑适于高度精细 的图案印刷或胶辊印花 。
3、干燥
压制成型后 的生坯含有一定的水份, 为了提高生坯的强度, 满足输送和后工序的需 要,生坯要进行干燥。 现多采用多 层卧式干燥窑,节省了 占地面积,满足生坯对 干燥速度的要求 。
多层卧室干燥窑
4、视需求喷水(浆)
压制成型的坯体在上釉前需要喷水。 其作用是: 1、使坯温降低到施釉所需要的温度,打通坯 面上的毛细孔。 2、加强坯、釉结合性,减少生产缺陷。如缩 釉。
9、进窑烧成
目前墙 地砖生产采用辊道 窑烧成,辊道窑由 许多平行排列的辊 棒组成辊道,通过 辊棒运转带动砖坯 向前移动,入窑进 行烧制。
辊道窑
9、进窑烧成
砖坯 成品
预热带
烧成带
冷却带
通过窑炉自动控制 系统,对产品烧制进行 严格的控制,保证产品 质量。
预热带
⇓
砖坯在预热带完成有机物的挥发,结晶 水的排除,晶型转变以及碳酸盐和硫酸 盐的分解等物理化学反应 。
烧成带
⇓
瓷砖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烧成带的 最高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烧成温度和保 温时间是保证坯体中出现一定量的液相也 就是玻璃相,使产品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和低的吸水率。即在烧成带成瓷。
冷却带
⇓
⇓
辊道窑的冷却带分为急冷段、缓冷段和低 温冷却段。 在急冷段冷风管横贯窑内辊道上下,对制 品进行直接的快速冷却;在缓冷段的窑顶 和窑底设置有热风抽出口;在低温冷却段 用轴流风机对制品进行冷却。
其他类型瓷砖生产工艺流程
⇓
⇓
外墙砖、内墙砖都基本大同小异;异处表 现为有的产品要一次烧成,有的要两次烧 成,有的要施底釉,有的施釉量大、有的 小 。 有釉砖在生产完成后,也可对其进行抛光 处理,而无釉砖大部分要进行抛光处理, 现我们就抛光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下简单的 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