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社会学概论新修》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实证方法:实证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使用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认为,科学的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时才可以接受。

2、社会关系: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关系不是指个人间的关系,而是指两种不同属性的人们之间形成的社会交往形式。

3、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的不同类属之间的稳定的关系模式。一般指社会中各群体间的关系,其中包括职能部门之间,阶级阶层之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稳定的关系模式。

4、社会过程:从动态的角度考察社会,宏观视野关注的是社会过程,微观上则是社会行动。社会过程并不只是在社会形态的意义上才表现出来的,在中观甚至微观层面上也可以表现出来。

5、社会行动:是指人们有意识的,注入了某种社会意义的,并与他人发生关联的行动。

1、社会:社会由人群组成,它是人们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体。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2、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社会中占有一定位置的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即它们之间的稳定的,合乎社会期望的相互作用的模式。

3、文化: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

4、主文化、亚文化:主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或统治地位的文化,也成主流文化,相对的,亚文化是指在这一范围内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

5、我族中心主义:指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认为本民族的文化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而排斥和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

6、文化相对主义: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

7、文化冲突:两种文化接触是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行为方式方面发生相互反对的情况。

1、社会化:社会学中所讲的社会化主要是指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2、心理断乳:心理上的断乳也称社会性断乳,指少年,青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力图脱离家庭及其他方面的监护,独立自主地进入某些社会生活领域,但是他们又经验不足,从而产生的危机状况。

3、代沟: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之间的差异。

4、再社会化:再社会化是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其基本上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5、个性:也称人格。是个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6、社会个性:是一个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个性特征,是指成员个性中共同的方面。

7、民族性:一个国家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通过互动形成的共有的个性特征。

1、社会行动:指向他人,并以他人的符合自己预想的反映为目的的行动。

2、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人格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3、“镜中自我”(库利):人们都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的。在社会互动中人们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和反应来反观自己,认识自己,就像从镜子里发现自己那样。

4、符号:是指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比如语言、文字、动作、物品甚至场景等。

5、符号互动论:也称符号相互作用理论,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

6、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7、先赋角色:那种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由先赋地位所规定的角色。

8、自致角色:经过个人的努力而获得的角色。

9、角色冲突:在社会现实中,一个人同时承担了多种角色,而且其中的两种或多种角色对承担者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左右为难的现象。

1、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互动而形成的、有某种社会关系连结起来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成员具有共同身份和某种团结感以及共同的期待。

2、初级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3、次级社会群体:成员之间关系不那么亲密的群体。

4、内群体:是指一个人所属于的、对其有认同感和忠诚的群体,内群体也称“我们群体”。

5、外群体:相对于内群体来说,那些不属于“我们”的群体是外群体,这是由非“我们”的社会成员结合而成的群体。

6、参照群体:也称参考群体,它是人们在确定自己的地位时与之进行比较的人类群体,是人们在决定其行为和态度时所参照的群体。

7、群体凝聚力:是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吸引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它是不同个体结合成群体的基本要素和内在机制。

8、核心家庭:一对夫妻与其未婚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

1、组织:社会组织也简称组织。在社会科学中社会组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

2、组织的结构:是指社会组织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定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形式。它指的是一个社会组织有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在组织整体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他们在组织运行中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

3、组织目标:是组织奋力争取达到的所希望的未来状态,它包括使命、目标对象、指标、定额和时限等。

4、激励:在组织管理学中激励是指刺激、鼓励组织成员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活动。

5、组织的环境:是存在于组织之外的、并对组织具有现实的或潜在影响的所有因素。

6、科学管理理论:是美国管理学家泰罗为企业管理设计的一套价值理念和管理方法。它推崇经济和理性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认为只要给工人合理的报酬就能刺激起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并带来劳资两利的效果。

7、科层制:韦伯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管理方法。

8、X理论与Y理论:管理学家麦格雷戈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而提出。

9、“X理论”的假设是:一般人天生厌恶工作、逃避责任、缺乏抱负和创造性、追求安全,因此必须加以强制、控制,并以惩罚相威胁,才能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付出适当的努力。

10、“Y理论”的假设是:一班人并不是天生不喜欢工作,在恰当的条件下他们会追求责任,并视参与目标为一种成就和报酬,他们对自己所参与的目标能实行自我指挥和控制,并且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