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必须妥善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187-02

对于如何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学术界有着激烈的争论。笔者认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应“一刀切”地认为用传统文化还是西方外来文化。实际上,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要素

1.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最具民族的传统性和文明的积累性,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灿烂文化的集大成者,更是在长期的历史淬炼中所提炼出的佳构与精品。同时,由于历史文化是在不同和特有的历史环境中形成与发展的,这便使它本能地集中了更多的创造智慧和社会信息,可以为整个社会传输更多的精神能量和思想动力,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2.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国内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

的民族文化,因而,也是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但是,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内各民族在相互交流过程中不断“碰撞”,相互影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难以分割的关系,这种多元的民族文化也理所应当地成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建筑材质”。

3.艰苦卓绝的革命文化

毛泽东在总结近现代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时指出:“革命文化,对于人们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后,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可见,革命文化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仍在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特别是对于我们当前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魅力。

4.与时俱进的时代文化

文化都具有时代性,中国当前的文化就具有极大的时代性,中国文化既继承了古代的历史文化,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孕育出新的文化奇葩,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化建设,更加切实突出了文化的时代性,我们的文化代表着民族、代表着人民、代表着时代的发展方向。

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现途径1.马克思主义能为精神家园建设提供良好的历史文化观

历史文化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植根土壤”,对于中

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需要我们持一种正确的、客观的历史观去对待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国有着为世界所震惊的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是综合国力中“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当前我们讲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并不是说要一味地“搬”、“套”马克思主义,而是要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对我国的历史文化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对我国古代历史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

所创新,符合和反映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要求。

2.马克思主义为我们甄别民族文化提供指导

我们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并不是要排斥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民族文化历史底蕴深厚,但是对于如何对待民族文化,历来都是各个民族在文化建设之初所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对待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毫无疑问,中国民族文化中一些适应当前发展实际的文化理念都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养料;而对于那些维护旧的制度、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文化内容,也必然会被我们当作“糟粕”而排斥与抛弃。但是我们说中国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并不是非黑即白、泾渭分明的,而是难分难解地纠结在一起的,许多人并不能清醒地区分好中国传统文化,当然也就更不用说运用它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了。在这里我们的当务之急就

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武器,真正做到取之当取,去之当去,使得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服务于中华民族

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

3.马克思主义指导着中国的革命并形成中国革命文化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文化。中国革命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文化,是我们集体的回忆和宝贵的财富,是构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植根发展于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对于我们现在的建设事业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革命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在于变革创新,敢于突破旧思维、旧体制的狭隘和束缚,采取新的方式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不因循守旧、不故步自封。在21

世纪的今天,我们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发扬革命先烈无畏无私的革命精神和气魄,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然,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并形成中国革命文化,并不是全盘推翻和否定,而是在一种科学思想的基础上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生产

关系和上层建筑,突破狭隘保守的旧思维和旧体制的束缚,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动力和科学保障。

4.马克思主义为时代文化的丰富发展引领方向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在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仍然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涵,不断充实时代文化的内容,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大力发展时代文化,丰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结合中国国情,着眼于人民需要和现实需要,不能一味地求新、求快、求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为了防止时代文化变质褪色、误入歧途,是为了保证时代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时代文化源于古,行于时,是建立在以往优秀传统思想基础之上,并丰富发展为现实所需的文化。时代文化必须全面综合,从经济、政治、思想、价值观等多方面全方位构建,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思想熏陶和价值观教育,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重视人的教育和解放。

总之,一个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这个民族和每个人的精神支柱和社会行为指南,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之所以历尽沧桑仍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源于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构建了一个独属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然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事业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需要我们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不懈努力。最后,我想用《论语》里面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宫丽.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互动关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