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细菌的建立
养鱼-硝化菌认识误区、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养鱼-硝化菌认识误区、使用方法、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8e6f31aa6c30c2258019e11.png)
养鱼-硝化菌认识误区、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误区一:加硝化细菌没用?1、硝化细菌无处不在。
空气中、土壤里都含有硝化细菌。
但试问:酵母菌也无处不在,为什么蒸馒头还要添加酵母粉呢?我们开缸的时候,不添加任何硝化细菌,慢慢的硝化系统也可以建立,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从开缸到硝化系统完全稳定需要4-6周时间。
如果过早投鱼,硝化细菌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有机物的激增,很容易造成鱼只的死亡。
而在开缸时添加硝化细菌,这一过程就可以大大缩短。
一般干粉休眠硝化菌入水后3~5天可完全活化并发挥作用,1周左右就可以建立完善的硝化系统了,添加硝化菌可让死鱼的风险大大降低。
2、目前硝化菌产品的良莠不齐造成很多人认为硝化菌无用。
高质量的硝化菌需要定向培养并提纯制剂,需要较为专业的设备和制作成本。
仅售几元一瓶的“硝化菌”,扣除包装的成本,以及留给经销商的利润,剩下的还有多少是原料的成本?这么低的成本怎么可能制作出有效的硝化菌制剂?特别是液态菌,很多都是伪劣的培养液,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臭水”,里面根本没有多少硝化菌。
即使真正的液态硝化菌,如果不采用特殊工艺,常温最多也只能保存3个月;干粉硝化菌制作工艺就更复杂,如冻干粉技术,需要将菌液在低温下冷冻,使细菌快速进入休眠状态,然后在真空中使水份挥发掉,生产过程需要成套的制剂设备,成本较高。
而市售的一些廉价的“干粉”,其实是菌液与麦麸、石灰石等混和再干燥而成,微生物保存效果远不如冷冻干燥(冻干粉)技术,但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一般用于用量较大的水产养殖业,而很多廉价的干粉硝化菌原料就是用的这种鱼塘用品。
这种干粉含菌量底,活性差,杂菌多,入水后有较多漂浮物,不适合水族箱使用。
3、由于目前水族用硝化菌市场的混乱,而厂家又天花乱坠的宣传,比如每毫升含菌多少亿,超浓缩,强力分解各种粪便、底物等等,但实际硝化细菌只是单纯的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的作用。
厂家再以低廉的价格倾销,让很多新手摸不清头脑,用了没效果,认为硝化菌无用。
养金鱼的方法
![养金鱼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c4463b81a37f111f1855b2c.png)
\以下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微妙的氮循环的化学变化,看看硝化菌是怎么工作的。
鱼入缸后,它们就会排出氨和其他废物到水里,水中的氨浓度会升高,活水中的硝化菌可以分解氨,(注意:段时间里,鱼受害比较严重),当硝化菌群落形成,氨的浓度就会降低,直到为零。
但是,事情并不这样简单,因为硝化菌只能把氨转化为亚硝酸盐,但对鱼还有毒害!所以大家要明白,当氨浓以为生态建立好后就可高枕无忧了要想减少亚硝酸盐就要定时定量的换水降底其浓度这样才能保持一个相对稳还应告诉大家的是,老水是我们所追求的,绿水对金鱼也有许多好处。
比如绿水可以让金鱼的体色较深,但这藻类过多时鱼会缺氧,所以用绿水养金鱼要注意控制水中藻类的含量。
一、勤观察,早治疗一般鱼被病原体感染或侵袭后,都有一段过程,有一些征兆,如病鱼活动迟钝,常缓慢游于水的表面,不聚刚发病时,狂游急窜,或体色灰暗,鳞片脱落等。
再如,白鲫出血病发生后,早期鱼塘中的野小杂鱼死亡等进行治疗,可避免病情扩展。
三、准确测算,用准药量准确测算,用准药量是治疗鱼病效果好坏的另一关键。
对外用药,全池泼洒,要准确计算池水体积,并应考水质较肥、水温较低时,用量应多些。
池水体积的测算要以实有水面和平均水深计算。
平均水深的测算,以的剂量以每千克鱼体摄食到多少药物来表示的,具体常有两种计算方法:按重量计算和按摄食率计算,应灵总重量计算较为准确;当池鱼病情严重或气候不好,导致食欲减退,应根据估算的摄食率,以较高比例将药药量。
配制药饵时,还应考虑到药物在水中丢失的情况。
注意估算塘鱼的总数重量,要考虑到各阶段生长增四、掌握药物特性,科学用药鱼病常用药物都各有其理化特性,在保存使用时应注意合理化,避免药物因保存使用不当而造成失效。
如哪能合用。
哪些药物合用效果会更好,哪些药物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等。
药饵应考虑到鱼的生活习性,制作浮发病应投喂沉性药饵;草鱼发病以投喂浮性的药饵或拌药在水草上较好;白鲢发病应投喂微粒药饵,制作时泼洒要将药物充分溶解后均匀泼洒全池,泼洒时间以下午进行比较好,因下午水温高,药效高。
如何快速培养硝化细菌的几种方法)
![如何快速培养硝化细菌的几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20d1db2960590c69ec37635.png)
1、建缸初期有可能引入有机物过多引起初期氨及亚硝酸盐浓度过高,新手在无检测手段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闯缸鱼牺牲;
2、操作过程过于复杂,增加不可控因素,新手难以掌握,难以安全实现良好效果;
3、有些步骤可以省略,而且省略后并不影响最终效果。
以100升水的水族箱为例。
一、开缸前的准备:
关于硝化细菌的培养一些问题~
关于我们鱼缸中的氮循环,主要的过程是鱼只代谢产物形成氨(NH3)和铵基(NH4/NH3-N),由亚硝化细菌分解为亚硝酸(NO2),再由消化细菌分解为硝酸盐(NO3),最后通过水草吸附或者换水完成氮的释放或者NO3的稀释,而以上的处理过程在我们之前的帖子中有过详细的阐述,这里就不多说了。在人体中,大量亚硝酸盐可使人直接中毒,而且硝酸盐在人体内也可被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人体血液作用,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使血液失去携氧功能,使人缺氧中毒。由此推断亚硝酸对鱼体的危害也与人类似。所以我们在亚硝酸含量高的鱼缸中有时会发生鱼体呼吸急促,以及鱼鳔功能失调或者鱼体表面粘膜增多的情况发生。
2、生化棉,主要作用是培养分解有机物的消化细菌,能提高水质澄清度;
3、玻璃环,一般情况下,玻璃环体积要占全缸水体积的3~5%,主要作用是培养硝化细菌,以保证水质无毒性;
4、粗滤棉(一层),主要作用是物理过滤,打散、吸附细菌的代谢废物。
其它种类的过滤设备可参照上述外滤桶进行设置。
二、开缸过程:
第一天,安装设备——注水——铺砂(5cm左右厚度,或不铺砂)——运转设备——检查是否有漏水之处,以及设备安装是否有问题。
现象二:两个外桶,只要洗其中某一个(固定的)就混水,洗了其它的桶水还是好好的。
那个只要洗了水就混的桶具有旺盛的硝化菌群,而其它的桶反而是弱势的,这是长期水质生化作用平衡的结果,所以,如果你发现这个规律,那么那个桶不到必须,尽量少洗。
关于硝化系统的问题浅析
![关于硝化系统的问题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25bcb833d4b14e84246812.png)
关于硝化系统的问题浅析一、前言在水族界,许多人对于硝化系统(Nitrification)的重要性,都能朗朗上口,说得头头是道,因此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
也就是说,大部分喜欢饲养观赏鱼的人应该都知道,若期盼能在水族箱获得成功之养殖经验与乐趣,毫无疑问,必须在鱼缸中先建立一个有效率的硝化系统,将养鱼过程中必然的蛋白质代谢产物一氨(NH3)给消除殆尽,否则鱼类极可能有受到毒害之隐忧,因为氨是一种剧毒性化学物质,只需在极低浓度之下,即足以对鱼类造成致命的毒害反应。
硝化系统是由硝化细菌所推动的一个作用系统,这类细菌分成亜硝酸菌(Nitrosomonas)及硝酸菌(Nitrobacter)二类,通常能在有氧(或好氧)的条件下,分别将氨(NH3)氧化为亜硝酸盐(NO2-),或将亜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NO3-),最终使氨转化为无毒的硝酸盐(图一)。
如果硝化系统的强度足够大,即可随时将鱼缸中自产的氨给予转化掉,所以这类细菌常被视为是养鱼的好帮手。
相较于一些致病的病原菌,硝化细菌显然是一类有益细菌。
有些人喜欢在鱼缸内添加硝化细菌制剂,也是基于这项因素使然。
图一:硝化系统包括亜硝酸菌将氨氧化为亜硝酸盐,及将亜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的二个过程。
硝化系统也是氮循环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氮循环没有硝化作用参与其中,可能会因而中断,无法继续运作,如此一来,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氮气、无机氮化合物和有机氮化合物就不能再相互移动与转化,这对所有生物的影响极为深远,其后果实在难以想象。
所幸,这个作用系统在合适的环境中都能自动建立,因为只要环境中经常存在有氨源、氧气、水份,以及必要的矿物离子,以及温度、pH等环境因子又合适,硝化细菌就能自生其中,并进行硝化作用,使得氮循环得以持续不断地进行。
由于鱼缸的生态环境很适合硝化细菌生存,因此它们也可以在鱼缸中自生,并且也能自动在缸内建立硝化系统。
二、硝化系统建立于何处虽然许多人对于硝化系统的重要性都已经十分了解,但是对于硝化系统究竟是建立于何处却所知不多,如果不知道硝化系统是建立。
硝化细菌的工作原理和怎样合理建立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的工作原理和怎样合理建立硝化细菌](https://img.taocdn.com/s3/m/094b5828af45b307e8719729.png)
2. 亚硝酸盐浓度的消长:亚硝酸盐的消长过程与氨相似,不过它的激活时间较慢,基本上也是形成一钟形曲线的走势。即随着氨浓度逐渐增加,以及亚硝酸菌不断增殖及消费,亚硝酸盐的产量也逐渐增加,但硝酸菌也在这时候开始消费亚硝酸盐,结果亚硝酸盐的浓度变化,可由0 ppm → 0.05 ppm → 0.08 ppm → 0.1 ppm…等不断增加,直到达到一个高峰值之后又逐渐下降,最后仍可再回归至0 ppm或极接近0 ppm的水准。一般而言,它的钟形曲线之高峰值通常比氨低,但基座比氨广,有些接近碟形。
氨是养鱼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因为氨有剧毒性,只需在极低浓度之下,可能就对健康的鱼只产生足以致命的威胁,而氨可藉由硝化系统将之消除,因此若能藉由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不断地把氨给消除掉,将能使养殖鱼类之健康与安全获得更大的保障。笔者有鉴于此,特别针对「如何在水族缸中建立硝化系统」之热门话题,采访柯老师(注:柯老师以前的硕士论文,这类细菌能在水族缸中自生。由于它们的生长及繁殖速度极为快速,在水族缸中能迅速形成庞大的族******很有效率地分解有机废物,使有机污染指数(如BOD)得以降低,不过却将氨直接排泄于水中。这时候如果没有足够的硝化细菌数量,藉以发挥更高效率的硝化作用,把这些氨及时消除掉,那么氨的生产速度必快于被消费速度,易使氨在水族缸中造成累积现象,进而发生毒害问题。
二、氨化作用与氨的累积
氨化作用是指鱼排泄物(如粪便)或残饵,经由「氨化细菌」(异营性细菌之一)分解之后,将其中可利用之残留蛋白质转化成氨之作用。经由氨化作用之运作,可将排泄物及残饵清除,但却将副产的氨释放于水中,它可能对鱼类造成严重的伤害。所幸,藉由硝化细菌之硝化作用,能把水族缸所衍生的氨消除,最后让水质得以有获得净化之机会。
具体的作法如下:假设在一定量水体中鱼类合理的饲养量是12只,我们可以考虑在45天以内分三批放养(因硝化系统之自然建立通常约需要45天左右的时间)。例如,每个隔约15天放养一批。第一批只放养二只,第二批放养5只,第三批放养7只。在放养期间,喂食一切正常,不必减量喂食,但仍需定期局部换水,同时最好再配合氨及亚硝酸盐的检测。在这过程中,可以不必添加任何硝化细菌制剂(硝化细菌会自生)。
如何挑选硝化细菌
![如何挑选硝化细菌](https://img.taocdn.com/s3/m/f848597c67ec102de2bd8958.png)
如何挑选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在净水方面作用巨大硝化细菌在水族饲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迄今为止,在大型的水族箱、鱼缸中,如果没有硝化细菌参与其中的净水作用,想获得成功的养殖,把鱼和景观都养好,是相当困难的。
然而硝化系统的建立绝非易事,特别是新买的鱼缸,还是需要我们手动加入硝化细菌,促进硝化系统的建立。
目前市面上宣称具有硝化作用的一些异养菌及真菌,虽然也能将氨氧化成硝酸盐,但通常只能利用有机碳源获取能量,不能利用无机碳源,其对氨的氧化作用十分微弱,反应速率远比自养性硝化细菌慢,不能被视为真正的硝化作用。
我们在选购硝化细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看有无生产日期正常液态的菌剂保质期都在一年左右。
如果连生产日期都没有,购买时就要小心了。
2、看菌液是什么颜色硝化细菌菌体呈淡黄色,制成的硝化细菌制剂通常呈白色或淡黄色。
如果呈黑色,则可能是硝化细菌死亡了,或是菌剂中含有的硫酸盐还原菌产生的硫化氢和水中的铁离子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亚铁的缘故。
一些菌液呈红色或浅红色的菌剂通常不是硝化细菌而是光合细菌或其它制剂。
3、看是否区分淡、海水硝化细菌是一种有生命的微生物,需要特定的生存环境。
众所周知,淡水鱼不能在海水中生存,海水鱼也不能在淡水中生存,硝化细菌也是如此。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淡水型硝化细菌和海水型硝化细菌两种类型,不能混淆使用。
如果相信一些产品上所说的淡、海水通用,大家想象一下突然把淡水鱼丢到海水里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就会明白了。
4、闻菌液的气味通常硝化细菌无味或略带腥味,而不是臭的。
如果硝化细菌菌剂发出非常难闻的臭味(类似臭鸡蛋的味道),那就是瓶中存在着硫化氢。
硫化氢是一种对鱼类有害的物质,它是由硫酸盐还原菌在厌氧条件下,将水中的硫酸盐还原而产生的。
而硝化细菌与硫酸盐还原菌相反,是好氧菌。
在硫酸盐还原菌大量存在的环境中,必然导致硝化细菌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从而不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甚至对鱼类产生毒害。
但是达到上面四条的就是好的硝化细菌了吗?非也。
新手养鱼,养水,硝化细菌,过滤器材篇。
![新手养鱼,养水,硝化细菌,过滤器材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58e318c281e53a5802ff0a.png)
第一节生态循环过滤系统一、生态循环1、养水的基本原理养水的核心思想是建造一个微生物系统,把主要有害物质分解成无害物质;2、主要的有害物质鱼的粪便和食物残渣;3、主要的微生物系统1.喜欢氧气的细菌比如酵母菌负责把粪便和食物残渣等有机物分解成氨;并增强鱼的抗病能力;2.喜欢氧气的硝化菌(不是消化菌哦)负责把氨分解成硝酸盐;这个过程比较复杂,大家可以看文章后面的资料连接;3.不大喜欢氧气的细菌比如乳酸菌负责把硝酸盐分解为气体挥发掉或者再还原成氨;并提高鱼的免疫力。
完成上面的几个步骤后,鱼的粪便和食物残渣在24小时内被分解干净,水中的有毒物质(主要是氨和铵,来自鱼的排泄物)含量能够长期保持极低的水平,比每天一换的水的平均水平要低。
4、怎样操作1.居住的地方细菌要有家才能大规模繁殖,过滤器是它们最主要的家,房子越多越好,性价比最好的房子是玻璃环和沙子。
假如养鱼的水总共有100升的话,那么你需要有10升以上的直径3毫米的沙子作滤材或至少1升的玻璃环。
多点更好,虽然浪费了,但是有个储备能够应急。
房子要提早建好,等待细菌们的入住。
2.呼吸的氧气这些喜欢氧气的细菌对氧气的消耗量是巨大的,甚至比缸里的鱼还厉害,因此,一个有效的充氧手段是不可以少的,可以用气泵、水流溅落等多种方法解决。
假如有了大量住房后水仍然很混,那么是增加氧气的时候了。
3.足够的食物只要缸里有鱼,细菌们就会有食物,增加食物就能够促进细菌们的繁殖,但是太少了细菌们吃不饱,太多了又会撑坏了,所以增加的速度很关键,这个我们后面讲。
另外我们要用一块过滤棉来把大块的食物打碎以便细菌们开吃。
滤绵在过滤槽前面,占据滤槽10%的空间就够了。
4.一定的水流水流给定居的细菌们带来氧气和食物,水流大了就把细菌们的家冲走了,水流小了,带来的氧气和食物又不够。
对于100升水的缸,你应该有600升/小时以上流量的泵,以及一套水循环管道,并且制造良好的水流以便把粪便和食物残渣带给细菌们。
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
![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f8e6022ccbff121dd36832a.png)
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水族箱安置好后,人们将迫不急待地购鱼饲养,这是注定要失败的作法。
因为水族箱内维持清洁,消除有害毒素的消化细菌,要在水族箱过滤器运转后才开始培养繁殖,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形成这种稳定平衡的的微生物,一般约需20天~30天,才能获得足够的硝化能力。
不然,在硝化细菌培养不足时就养鱼,排泄物、饵渣等腐化分解产生的毒素弥漫于水中,鱼会中毒死亡。
要想水族箱能早日放养鱼,就要加速培养硝化细菌。
方法如下:6 i9 |& i0 F/ w- O* @; ~1 r& f) ]2 u8 q2 b1、移置旧过滤砂培养硝化细菌- Q* E5 {2 A" ^. ~; {; K: B - x& D2 m% p+ m5 A0 r* p; ?0 a+ o. o8 m/ G5 S在饲养鱼的水族箱里,旧珊瑚砂中接有很多硝化细菌,将这种过滤砂移到新装置的水族箱里,也就是将旧过滤砂里的硝化细菌,移置到新水族箱里,增进新水族箱里硝化细菌+ R& M" j( D3 c6 D* E4 J的繁殖速度,移置的旧砂愈多繁殖愈快。
移置旧砂(人们又称种砂)四天后,开始试放少量鱼。
待一切正常后,增加入鱼量。
. M1 J/ c# P2 Z4 J& n2 C p& Y6 \1 M7 c. ~9 i2、硝化细菌催生法: S2 i ^7 ?( X$ {4 H% M% \5 x2 i& h+ T, tt9 u4 S! A5 O( q+ n! `- {旧珊瑚砂移置后,硝化细菌并没有马上繁殖.应利用打气和过滤的引流带动整个水流循环。
将新鲜虾肉(去壳)5个,鲜蛤蜊4个剥开外壳后投入水族箱里。
四天后捞出丢掉,这时水因虾肉的腐化而呈白浊现象,充满毒素。
这些毒素就是硝化细菌的营养,可以刺激硝化细菌繁殖。
水里的毒素3日后被硝化细菌所消化,水会澄清,这时可放养少量的鱼,然后逐渐增加鱼数,如果没有移置旧珊瑚砂(种砂).也可以采用此法,只是时间会稍长几天。
养鱼不死鱼酸奶来帮你把鱼缸变成聚宝盆只需一勺
![养鱼不死鱼酸奶来帮你把鱼缸变成聚宝盆只需一勺](https://img.taocdn.com/s3/m/1d571874a45177232f60a29c.png)
养鱼不死鱼,酸奶来帮你!把鱼缸变成聚宝盆,只需一勺哗仔宠鱼学院万水千山总是情,来杯酸奶行不行?撒进鱼缸一小勺,鱼缸变成聚宝盆。
欢迎大家再次回到哗仔宠鱼学院。
对不起,我是哗仔!哗仔预测:凡是关注哗仔的朋友,今年都会发大财!我说这话是有根据的。
因为几乎每一个按照哗仔的套路养鱼的朋友,都可以养出一缸鲜活的宠物鱼。
很多朋友认为鱼是招财的,所以啊,你想不发财都不行,哈哈哈!按照哗仔的养鱼套路,养鱼最难的是养水,而养水最关键的东西就是一勺酸牛奶。
为什么这么说呢?不啰嗦,听哗仔说说鱼缸里的酸牛奶。
本文适合喜欢鱼而又怕死鱼的朋友,也是死过很多次鱼又找不到门道的朋友。
预计阅读218秒。
特别提示:哗仔会讲很多废话来活跃气氛,如果你觉得受不了,还请您出门左转,免得脏了您的眼。
神奇的酸牛奶把酸奶和鱼缸结合在一起,这个思路确实很奇葩根据哗仔的非官方不权威统计,哗仔的粉丝有一半是来自哗仔的那套独家养水秘笈的分享。
今年一月,哗仔还公布了最新的PLUS版本。
那就是著名的——《哗仔叽里咕噜稀里哗啦养水大秘籍》。
其中最具争议的就步骤就是——在鱼缸里下酸奶。
面对争议,哗仔还从来没有系统的辩驳过,今天,哗仔就酸牛奶的妙用进行一番论证。
先声明一点,这一套方法是哗仔实践了十年才总结出来的,好用的话,大家就用,如果你觉得不靠谱,权当看个热闹。
接下来,我们说说——为什么要在鱼缸里下酸奶?这个鱼缸就没放酸牛奶鱼缸里撒酸奶,和其中的乳酸菌,没一毛钱关系!大概在十年前吧,网上流传着一种“三菌开缸法”和“四菌开缸法”,其中就有乳酸菌。
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而在我们的鱼缸里,是不存在厌氧区的,所以,乳酸菌是活不了的。
所以,哗仔也是坚决反对三菌开缸法或者四菌开缸法的,其中的理论基础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哗仔在鱼缸里加酸奶,是为了利用其中的蛋白质。
我们在开缸养水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硝化系统建立起来,没有硝化系统的鱼缸是不能长时间养鱼的。
而硝化系统是由循环泵、滤材和硝化细菌活体所组成的。
硝化细菌的几大误区原创申精精修订
![硝化细菌的几大误区原创申精精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01c0929cc8d376eeafaa3153.png)
硝化细菌的几大误区原创申精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硝化细菌的几大误区(原创申精)一、哎~我的水好混好白,里面全是氨///哇!他的水好清,说明硝化细菌……水混不代表水中有很多异养菌和氨!水清不代表硝化系统已经建立起来并运转正常!!因为异养菌产生的氨、硝化菌产生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都是溶于水的,无色的,都是无机物,就和盐一样,纯净水是透明的,盐水也是透明的,含有氨的水也是透明的,含有亚硝酸的水也是透明的,含有硝酸盐的水也是透明的,各种透明透明透透明!!你的水不清发白只能说明你的物理过滤不达标!你的水清只能说明你的物理过滤非常强大或者堵塞严重!!(实验用的硝化细菌培养基和溶液都是混浊的哦)二、98%的硝化细菌说明上面都写着:本产品可造成短暂的水体混浊,属正常现象……我勒个去~~这货不是硝化细菌,真正的硝化细菌产品不会造成水质的浑浊,你买的那个瓶瓶或包包里有没有硝化细菌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那里面的主要成分是凝水剂或凝水粉,几毛钱一公斤!!不信的话你放进缸里关了过滤试试,5分钟后让你看见棉絮状的凝结物在缸里你信不信!这货只能净水不能硝化,它的原理就是把水中的微粒凝结成大块的凝结物,然后通过过滤过滤掉。
还不信!!你再打开过滤,看你的滤棉是不是堵了!滤盒小还可能水溢出来!硝化细菌产品主要含量是休眠的硝化细菌,细菌复苏需要各种条件满足(水、氧、22-30摄氏度、无杀菌灯、ph6.5-8.0)最短2小时,最长24小时(视产品酶化技术)才能复苏,而且即便休眠期的硝化细菌(不论粉状或液体)都可95%的溶于水,50%浓度的休眠硝化细菌水样颜色是浅褐色,如果你想让硝化细菌产品造成水的浑浊那也很简单,1米的缸里放满满一洗脸盆硝化细菌,水就会稍微有点褐色浑浊了~~~淘宝上98%的硝化细菌卖家都没有养鱼的经验,可能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硝化细菌,他们只是商人,他们和卖铅笔盒内衣短裤的卖家没有任何区别,别把他们想成专业的大师,只有2%的商家有自己的渔场,并明确表示:硝化细菌不浑水,浑水不是硝化菌!三、最上层的过滤棉要经常清洗……物理过滤的核心其实就像城市里的堵车,物理过滤棉就好比城市里面的大大小小的街道和马路,而水中的杂质包括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就好比城市里面的公交车、小汽车,而水就好比行人,那么如何只让行人通过而让各种车静止不动固定在原地呢答案很简单:塞车!不停地塞车!!随着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车辆将道路堵死,行人则可以穿梭自如,物理过滤就是如此,滤棉内大大小小的空隙阻拦了各种水中的杂质,起初可能只能拦截一些大型的便便,时间长了就能拦截一些中型的有机物颗粒,这些被拦截的有机物又在滤棉上被进一步分解,产生菌膜,细菌的菌膜附着会对滤水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时间再长点就可以拦截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的杂质了,水中没有了杂质就会清澈,清澈只能说明物理过滤合格(详见第一个误区),从干净的滤棉到真正合格的滤棉大概需要5-7天时间,而这和硝化细菌初步建立时间正好吻合,所以大家误认为了第一个误区:7天了,水慢慢清了,硝化系统建立起来了(我去~~~硝化和水清没有直接关系!);这也是造成很多新手水体长时间浑浊的原因,新手们,请不要清洗滤棉了,没见哪家鱼店天天请洗滤棉的,那滤棉脏的都发黑了也不洗,为什么人家不会告诉你,我在这里告诉你了——是为了水清啊!!当然如果堵塞严重就有必要清洗了。
鱼缸中的硝化细菌系统多久才能建立呢?
![鱼缸中的硝化细菌系统多久才能建立呢?](https://img.taocdn.com/s3/m/3b36bb8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b.png)
鱼缸中的硝化细菌系统多久才能建立呢?展开全文石头缸不管是在养金鱼还是锦鲤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个硝化细菌的问题。
在传统养鱼的理念中,没有硝化细菌的概念,但是实际操作中,却一直在保护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系统的形成,对于在鱼缸中形成良性循环十分重要。
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硝化细菌吧。
硝化细菌1、硝化细菌工作的原理硝化细菌并非指一种细菌,而是某几类细菌的统称。
硝化细菌可以大致上分成两类:一种是亚硝酸菌属细菌,里面又包括亚硝化单胞菌属、亚硝化球菌属、亚硝化螺菌属和亚硝化叶菌属中的细菌;一种是硝酸菌属,里面包括硝化杆菌属、硝化球菌属和硝化囊菌属中的细菌。
一般意义上,我们并不关心,它到底包括什么菌,就是了解一下它们的作用,应该怎么养就行了。
有了硝化系统,鱼水更清在养鱼过程中,鱼会吃进饲料,然后拉粑粑。
没有循环系统,鱼就整天生活在自己的粑粑和食物残渣沤的水里。
粪水不要紧,关键是这些粪水中的蛋白质,会在好氧菌的分解下,产生氨,这些氨对于鱼来说是有毒的。
草金的耐性可能抗的时间久一些,锦鲤会很快被这种氨水呛晕了,其他金鱼也会出现体表充血,撑不了太久的。
鱼缸里的水也会有一种刺鼻的腥臭味。
新缸新水总会有点发白,水不透彻如果有健全的硝化系统,亚硝酸菌群会把氨降解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比氨水的毒性稍微小一点,但是也不成,对于鱼还是有毒的。
然后硝酸菌群再把亚硝酸盐进一步转化成硝酸盐,硝酸盐几乎就没有啥事了,但是高浓度的硝酸盐对于鱼也是不利的,所以还是要定期换一部分水,稀释硝酸盐的浓度。
鱼水中还有一些厌氧菌,这些厌氧菌可以将硝酸盐变成氮气,由空气挥发。
这就是硝化细菌系统的工作原理。
等到硝化系统稳定了,水才会透2、硝化细菌的培养其实硝化细菌是广泛分布在土壤和淡水中的,原则上是没有必要购买的,另外硝化细菌是可以不断繁殖的,只要外在的环境不发生剧烈变化,硝化细菌是不必另外添加的。
硝化细菌菌种a、氧气要想培养硝化细菌,我们还得知道硝化细菌的特性。
硝化细菌的自白
![硝化细菌的自白](https://img.taocdn.com/s3/m/abfcda165f0e7cd1842536eb.png)
硝化细菌的自白大家对我们可能都不陌生了吧,我们叫硝化细菌,可不是帮助你们消化大鱼大肉的那个消化哦。
我们兄弟二人(等等,怎么是两个?),别急,一会你们就明白了。
哥哥叫硝酸菌,弟弟叫亚硝酸菌,因为我们哥儿俩老是形影不离,长得又酷似双胞胎,人们就把我们统称为硝化细菌了,其实我们兄弟两个差别还不小呢,硝酸菌虽然是哥哥,但干起活来打头阵的还是靠弟弟。
说了半天,大家怎么也不和我们打个招呼呀,伤自尊了,也难怪,我们太小了,大家如果不用显微镜是根本看不见我们的,哎,真是“菌微言轻”啊,好吧,既然看不到我们,那我们兄弟就自我描述一番吧:我们身材都很苗条,人称我们“杆菌”(像电线杆)。
在革兰氏染液(一种专门染细菌的染液)里洗过澡后,我们都是红色的。
我们大部分的同胞都长着长长的鞭毛,我们可以借助它们像船桨一样在水中自由地游泳。
我们的重要性大家了解吗?不是吹牛,如果没有我们兄弟两个,大家在水族箱里养鱼种草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关叔也要失业了哦,真的,不信给大家显摆显摆。
在大家的草缸中,氮元素是普遍存在的,水草、鱼、饲料、藻类甚至鱼类粪便中都有它的踪影,它是构成蛋白质的必要元素。
那么,烂掉的水草叶子、死去的鱼儿、没吃完的饲料、凋亡的藻类和鱼儿的粪便中的氮后来去哪里了呢?有人可能说,我从来没有注意过它们,可最后都不见了啊,其实它们是被一些称为腐生细菌的家伙分解了,有机的氮变成了无机的氨,就像一条刚死的鱼是没有味的,腐败时就会产生刺鼻的臭味,这里边就有氨的味道。
氨对于鱼类是剧毒的,它能使鱼类血液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功能,导致鱼类的死亡。
当水体中氨浓度超过0.2ppm时就会造成鱼类急性死亡。
氨有如此剧毒,那为何大家的鱼都还好好的呢?哈哈,就是因为有我们硝化细菌呀。
弟弟亚硝酸菌负责把氨氧化成亚硝酸盐,再由哥哥把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
亚硝酸盐也是有毒的,但比起氨来说是小得多了,而硝酸盐是无毒的,它是水草等水生植物很好的氮肥。
大家种水草时并不添加氮肥,液肥、基肥、根肥的说明书讲得明明白白:不含氮、磷,那为什么大家的水草还养得那么好啊?还不是有我们兄弟呗。
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认识误区
![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认识误区](https://img.taocdn.com/s3/m/1bfc18d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b.png)
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认识误区不管你是不是新⼿,你⼀定都听说过硝化细菌,但是如果你只听说过硝化细菌却没听说过反硝化细菌,那你就是纯纯的新⼿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都已经普遍的被⼤家所熟知了,但是我们过往熟知的⼀些概念实际上是不对的,今天的⽣物课给⼤家补习⼀下我们海缸系统的核⼼,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故事,颠覆很多⼈的认知。
⼀、关于硝化细菌的那些误解、关于硝化细菌的那些误解硝化细菌是海缸系统中最最基础的菌类,它是⼀种⾃养的好氧细菌。
⼈们对他的了解⽐较透彻,但是很多新⼿还是会有很多误区。
误区1、硝化细菌会直接处理鱼类的粪便硝化细菌实际上是两种好氧菌的统称,分别是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两种。
其中亚硝酸细菌会将氨转化为亚硝酸即NO2,硝化细菌会将NO2转化为NO3,这部分内容我就不详细写了,⼤家可以去参考⼀下我写的氮循环的⽂章,⾥⾯都有详细的介绍。
很多⼈认为鱼的粪便就是被硝化细菌转化的。
这是错误的,硝化细菌只能转化氨,那么有机物⼜是怎么变成NH3的呢?这⾥要插播⼀下被很多⼈忽略了另外⼀种细菌,就是氨化细菌,这是⼀种异样菌,以有机物为⾷,他会把有机物分解转化为氨NH3。
之所以氨化细菌被⼤家集体忽略,是因为氨化细菌的繁殖极为迅速,⼤概20⼏分钟就可以分裂⼀次,所以海缸中不太可能缺少氨化细菌。
误区2、消化系统短期内就会建⽴起来既然提到了分裂的速度,就要说⼀说硝化细菌的分裂速度。
硝化细菌是⾃养细菌,因为这个关系,他们繁殖的时候需要消耗⼤量的⾃⾝营养,所以他们的繁殖需要消耗⼤把时间。
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分裂周期都在20⼩时以上,其中亚硝酸细菌的分裂⽐硝酸细菌要快⼀倍多。
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时间内,亚硝酸细菌的繁殖要⽐硝酸细菌的繁殖快得多。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缸在建刚初期会有亚硝酸盐存在的原因。
整个氨化和硝化过程是这样的。
起初,氨化细菌迅速⼜⼤量的繁殖,把有机物转化为氨NH4,然后亚硝酸细菌开始成熟,把氨都分解成了亚硝酸盐NO2,慢慢的,硝酸细菌也开始成熟,⼀点点的⼜把亚硝酸盐NO2转化为了硝酸盐NO3。
用qPCR技术检测硝化细菌实验方案设计
![用qPCR技术检测硝化细菌实验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247abb30066f5335b81213e.png)
研究背景和目的
研究来自课题-氮、磷细菌测定方法 的建立,拟建立一种qPCR方法可以快 速、方便、准确测定水样中氨氧化细菌 、硝化细菌和聚磷菌,从而可以快速评 价污染水体中的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细 菌。
目录
•2实验装置与操作条件
点击添加文本 1-8:50℃、52℃、54℃、56℃、58℃、60℃ 、62℃、64℃ 9 Marke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分析得:到的PCR产物 进行点琼击添脂加糖文本凝胶电 泳实验,通过 Maker比对来确定 是否得到了目标条 带,再根据目标条 带的亮度以及是否 有引物二聚体等非 特异性扩增来确定 最终PCR条件。
•1材料和方法
•3结果和分析
参考文献
材料和方法
主要试剂: 1.DNA 提取试剂盒(Mo Bio Power Soil DNA isolation kit) 2.dNTPs 、Taq 聚合酶、PCR Buffer、Andy、 Loading Buffer (TaKaRa) 和引物(上海生物工程公司) 3.PCR割胶纯化试剂盒(TaKaRa) 4.QuantiFastR SYBRRGreen PCR Kit(TaKaRa) 5. pGEMR-T Easy 载体(南京生兴生物科技) 6.取自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供提取DNA使用
3.克隆、测序
4.标准品构建
引物设计
点击添加文本
•2实验装置与操作条件
PCR体系、条件摸索
25 μL反应体系
1.10×PCR Buffer 2.5 μL 2.正引、反引各0.4 μL 3. dNTP Mixture 10 μL 4.Taq HS 0.2 μL 5.DNA 2.5 μL 6 ddH2O 9.0 μL
龙鱼的饲养
![龙鱼的饲养](https://img.taocdn.com/s3/m/ff1529d9240c844769eaee7f.png)
(一)龙缸开缸与过滤系统的建立饲养龙鱼的新缸在选定以后,正确的开缸是每一个龙鱼爱好者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
特别对于新手来说更是一道难题。
究竟养水的时间有多长?开缸的程序如何?下面简要介绍一下。
(一)开缸的程序:1.首先把新缸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加满水,检查是否有渗漏现象。
在缸中加入高锰酸钾使浓度达到5ppm.对缸体进行消毒,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
直至没有高锰酸钾残留为止。
2.安装好配套设备重新加满水,在滤槽内加入活性炭,开泵循环养水。
此时可多放些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
此过程至少循环8小时以上。
3.取出活性炭,在水中加入一些水质稳定剂。
之所以添加水质稳定剂是因为防止活性炭没有完全吸附的重金属残留氯等有害物质清除掉。
4.在过滤槽中加几条小死鱼,经过几天的培养,硝化细菌就会产生,在放鱼前一天,逐步提高水温到30度。
这种养水过程至少需要7天时间。
5.此时可以放入闯缸鱼,继续养水的过程,由于硝化细菌繁殖缓慢,真正的硝化菌群的建立约需要1个月的时间。
(二)生物净化的基本概念和程序:概念:(1)铵/氨:水族箱中的氨主要是细菌分解蛋白质的产物。
如:鱼类的排泄物,残饵,饲料鱼的尸体等是主要来源。
水中的氨氮化合物以非离子态的铵(NH4)及离子态的氨两种形式存在。
氨对鱼类具有极高的毒性,铵则没有毒性。
氨与铵在水中的浓度因为PH值的不同而改变。
在酸性水中铵的浓度较高,在碱性水中氨的浓度较高。
因此在PH值高于7.5时,就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2)亚硝酸盐:水族箱里的亚硝酸盐主要是氨,铵转变而来。
是细菌分解蛋白质的中间产物。
亚硝酸盐在极低的剂量就会对鱼类产生毒性(如0.1mg/l以上)。
亚硝酸盐通常会导致鱼类食欲不振,体色变浅,易感染疾病等。
水族箱里的亚硝酸盐最好维持在0。
(2)硝酸盐:硝酸盐是细菌分解蛋白质的最终产物。
具有氮循环中最高的氧化能。
即是硝化细菌氧化铵,亚硝酸盐的产物。
其来源是鱼类的排泄物,残饵等。
高硝酸盐的环境会导致藻类滋生。
孔雀鱼饲养常识
![孔雀鱼饲养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64c06b067c1cfad6185fa71c.png)
本章涉及一、孔雀鱼外形分类二、孔雀鱼对水质要求三、喂食四、孔雀鱼饲养的基本步骤五、孔雀鱼的最佳观赏环境布置如果想给孔雀鱼和水草添加更多的玩伴,可以选择月光、红剑、黑玛丽、金黄帆鳍玛丽、红绿灯、银屏灯、扯旗鱼、企鹅鱼、黑裙鱼、玫瑰鲫、斑马鱼、白云金丝等众多的小型热带鱼.二、孔雀鱼对水质要求水温孔雀鱼可以接受的水温从18℃到28℃,如果低于18℃比较容易发生一些状况,例如:食欲不振、精神痿糜、也容易感染水霉等疾病,所以可视个人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加温器。
至于夏天室温常常高于30℃以上,加上天气热,饲主通常会较懒得换水,因此水中饲料残存、排泄物、亚硝酸等浓度皆会快速提高,到达威胁孔雀鱼生存的地步.而且高温伴随而来的是孔雀鱼的代谢速率过快,造成体内钙质的大量流失,因此大型的老母鱼很容易出现脊椎弯曲的情形,弯曲越大,越容易压迫内脏威胁孔雀鱼的生存。
要解决这个问题釜底抽薪的方法就是降低温度,降低温度的手法有很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家里开冷气,缺点就是要负担较多的电费,另一种方法较为经济,但是比较辛苦,就是常换水,如果可以每天换水,多少可以降低几度,而且更可以让孔雀成长快速、鱼体健康,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因为字数限制,另推荐一篇《浅谈孔雀鱼的饲养水温——空调对孔雀鱼的影响》http://www。
/htm/news/20111103/12143.htmlPH值最适合孔雀鱼的PH值是在PH6。
5~PH7.5之间,水中的酸碱值对孔雀鱼的影响相当大,酸碱值是对数的形态,所以PH5的水就是PH6的十倍也是PH7的一百倍,因此对于人类只是小小的1的差距,对孔雀鱼而言恐怕已经被折磨的快要死了。
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饲养者换水次数少,久而久之,水质早已因为各种因素转变为酸性,此时如果突然大量换水,势必会造成孔雀鱼相当大的冲击.硬度孔雀鱼喜欢偏硬的水,硬度要10~15度左右,虽然如此,但是以版主个人认为,水的硬度对孔雀鱼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就拿两个饲养孔雀有相当历史的国家:德国和日本做为例子,德国的水是偏硬水,而日本的水质皆为软水,而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条件都可以将孔雀养得很好,可见的孔雀的适应能力很强,比较不需要饲主费心调整水的硬度高低。
新开缸培养硝化菌步骤,放上几天水会清
![新开缸培养硝化菌步骤,放上几天水会清](https://img.taocdn.com/s3/m/dd138e4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8.png)
新开缸培养硝化菌步骤,放上几天水会清硝化细菌喜欢氧气含量比较多的环境,可以在鱼缸加氧,这样它们繁殖的速度就会变快;加成品硝化细菌的混合剂,可以加快硝化菌的建立;硝化菌在25°C左右的温度下会保持比较高的活性,如果室温温度不够的话,可以给鱼缸用上恒温棒保持温度;在鱼缸里投放购买的专门菌粮或者投放一点点酸奶给硝化菌提供食物。
一、新开缸培养硝化菌步骤1、开缸盖或者用气泵24小时打气,同时过滤也要24小时打开,经过1个月之后鱼没有出现死亡,90%以上的硝化菌就已经建立了。
2、还可以加成品硝化细菌的混合剂,可以加快硝化菌的建立。
3、硝化菌喜欢氧气含量比较多的环境,可以在鱼缸加氧,这样它们繁殖的速度就会变快,在硝化菌系统培养的时候,不能打开紫外线灯和被阳光直射,这样会导致硝化细菌死亡。
4、硝化菌有在25°C左右的温度下,会保持比较高的活性,如果室温温度不够的话,可以给鱼缸用上恒温棒,让鱼缸水温保持在25°C 左右,当温度适合硝化细菌成长的时候,就可以很快培育出硝化菌。
5、硝化菌也需要食物,可以在鱼缸里投放购买的专门菌粮或者投放一点点酸奶即可。
二、新开缸放上几天水会清一般情况下新开缸放上1-2天水会变清,新开缸要注意以下事项。
1、新开缸要进行消毒处理,无论是新缸还是旧缸,都需要经常消过毒后才可以安全使用,消毒一般用高锰酸钾,往缸内灌满水后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浸泡几个小时之后再把水放掉,然后用清水冲洗几遍,确保缸里不会有残留药物。
2、还要检查氧气泵和过滤系统能不能正常使用,同时还要检查一下加热系统有没有问题,检查完之后,把水注满连续开24小时的氧气泵进行爆氧。
3、经过爆氧后,就可以开始准备培菌了,往鱼缸中加入硝化细菌,如果这个时候水体还是比较清澈的话,还可以投放一点鱼食或者其它有机物,有利于培养硝化细菌。
4、在培菌的过程中,水质会先变浑浊,然后在恢复清澈,在清澈之后就可以放鱼试水了,可以放2-3条鱼进行试水,经过半个月还正常存活就可以开始往缸里放鱼了。
硝化细菌全解析
![硝化细菌全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ebab66dd88d0d233d46af6.png)
硝化细菌全解析一、硝化细菌是什么?硝化细菌 ( nitrifying ) 是一种好气性细菌,能在有氧的水中或砂层中生长,并在氮循环水质净化过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它们包括形态互异类型的一种杆菌、球菌或螺旋菌。
属於自营性细菌的一类,包括两种完全不同代谢群:亚硝酸菌属( nitrosomonas ) 及硝酸菌属( nitrobacter )。
亚硝酸菌属细菌一般被称为「铵之氧化者」,因其所维生的唯一食物来源是铵,铵和氧化合所生成的化学能足以使其生存。
什么是铵?这须要解释一下。
其实铵是一种氨气 ( nh3 ) 溶於水中所生成的阳离子 ( nh4+ ),因为它在化学上的行为就好像是一种金属离子,故命名为「铵」。
气体的氨具有刺鼻的臭味,而离子态的铵则无特别的气味,故很容易加以辨认。
在有空气存在时,铵可被亚硝酸菌属细菌吸收利用。
它们将其氢原子氧化成水,用氧取代之,所以铵变成水及溶於水中的氧化氮,後者化学家称为「亚硝酸」,其反应式如下:藉由氧将铵氧化为亚硝酸 ( no2- ) 可以产生能量,亚硝酸菌可利用该能量从二氧化碳或硷度 ( 如 co32- 或hco3- ) 中制造有机物,所以这类细菌根本不需要有机物就能生存及繁衍。
硝酸菌属细菌一般被称为「亚硝酸之氧化者」,因其所维生的主要食物来源是亚硝酸,亚硝酸和氧化合所生成的化学能足以使其生存,而且生成硝酸为氮循环的终产物,其反应式如下:硝酸菌可利用此反应所产生之能量,用於合成自己所需之有机物,故这类细菌同样不需要摄取有机物也能生存及增殖。
铵被硝化细菌氧化成亚硝酸,随後又被氧化成硝酸的反应被化学家称为「硝化反应」。
这个反应系由两种不同的细菌所进行的,须密切配合,才不致使反应的中间物 no2- 滞留累积於水中。
二、硝化细菌对水产养殖的重要性为何?任何水产养殖池都会自产有机废物,它们绝大部份属於养殖生物的排泄物,除非立刻将这些有机废物由水中完全移除,否则水中自生之异营性细菌将很快地加以摄取利用,并排泄出氨於水中。
硝化菌的培养方法
![硝化菌的培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cd4c6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b.png)
硝化菌的培养方法硝化菌(nitrifying bacteria)是一类具有硝化功能的细菌,主要包括氨氧化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和亚硝酸氧化菌(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NOB)。
它们对氨氮和亚硝酸盐进行氧化代谢,将这些有害的氮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硝酸盐,发挥着重要的环境功能。
硝化菌的培养方法是研究和应用硝化菌的基础,在这里将介绍常用的硝化菌培养方法。
1. 選擇培養基:硝化菌对培养基的要求较高,可以选择常用的硝化菌培养基如Mah末Sandler培养基、Kuenen培养基、Winogradsky培养基等。
也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需求自行配制培养基。
2.制备液体培养基:按照培养基配方的要求,称取适量的培养基成分,并加入蒸馏水中充分溶解,再通过滤器进行无菌过滤。
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装入无菌试管或培养瓶中。
3.培养基的无菌处理:将装满液体培养基的试管或培养瓶进行高压灭菌,通常为121摄氏度下压力为15磅(约105kPa)的高压灭菌,灭菌时间为15-20分钟。
4.分接法:挑取含硝化菌的样品,如土壤样品或水样,将样品分接到无菌的液体培养基中。
分接操作时需要细心,以避免其他非目标菌种的污染。
5.培养条件的控制:硝化菌对培养条件的要求较为苛刻。
通常情况下,硝化菌需要在25-30摄氏度下进行培养,pH值维持在7.5-8.2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硝化菌对温度和pH值有不同的适应范围,因此在培养具体的硝化菌时,需要根据相关文献调整培养条件。
6.培养过程的观察与监测: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培养物中的细菌形态,同时也可以通过测定培养物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以评估硝化菌的生长情况。
7.培养物的保藏和传代:硝化菌的培养物可以通过保存在液氮中或制备冻干粉的方式进行长期保存。
同时,在培养物的传代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菌株的突变和污染。
总结起来,硝化菌的培养方法包括选择培养基、制备液体培养基、无菌处理培养基、分接法接种、控制培养条件、监测和观察培养过程以及保存和传代等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快速培养硝化细菌的几种方法硝化细菌, 培养快速培养硝化细菌的几种方法~水族箱过滤器只具备物理过滤和化学过滤的功能,而降解水中毒素的硝化细菌并未繁殖起来,需要在过滤系统开始运转后逐渐进行培养。
若想尽快放入观赏鱼,就需要采取措施加快培养硝化细菌的进度。
通常有以下几种快速培养硝化细菌的方法:(1)利用旧滤材或滤砂移植硝化细菌饲养过观赏鱼的旧水族箱中滤材或底砂上都附着大量的硝化细菌,若能将旧滤材或滤砂移入新设立的水族箱引入菌种,可大大促进硝化细菌繁殖的速度,至少节约一半的培养时间。
(2)利用污染源刺激硝化细菌的繁殖在引入菌种后,要配合过滤、充气促进水流循环,并在水族箱中放入4~5个新鲜的去壳蛤蜊或虾,利用肉质腐烂生成的毒素作为硝化细菌的营养,刺激菌种大量繁殖。
还可以购买一些小型易养的实验鱼,放入几条,利用它们的排泄废物、食物碎屑提供有机物废料,促进硝化细菌的繁殖。
(3)添加人造硝化细菌目前市售的人造硝化细菌,有液态、粉末状、干燥孢子化等不同类型,可以满足观赏鱼爱好者迫切尽快饲养的要求。
培养生物过滤系统的要点~在进行水族箱生物过滤系统培养时,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1)不宜频繁换水大量的换水,容易破坏水族箱中硝化细菌的繁殖,使附着于底砂滤材中的硝化细菌随换水大量散失,同时水质的频繁改变也无法维持硝化细菌繁殖的适宜pH值,因此换水不必过勤,1~2个月换20%的水即可。
(2)正确清洗滤材经过长期饲养,过滤系统的滤材上会附着大量硝化细菌,但同时也会积累许多杂质污物,需定期清洗。
清洗时,用原水族箱的海水将滤材轻轻挤压揉搓,千万不能用自来水冲洗或使用洗涤剂等化学物质。
(3)渐次追加观赏鱼刚设立的新缸要逐渐增加观赏鱼数量,不可一次放入过多,以免大量的残饵和排泄物产生的毒素超过硝化细菌氧化分解的能力,造成水质污染和观赏鱼死亡。
(4)慎用治疗药物观赏鱼生病需要治疗时,最好能隔离治疗。
因为预防和治疗鱼病的消毒剂、抗生素等药物,不同程度地对硝化细菌的活力有所影响。
即使在原缸中治疗,治疗完毕后,也要及时利用活性炭吸附残留药物或进行换水,以降低药物浓度,并重新添加人工硝化细菌,维持硝化细菌群落的稳定。
家庭如何培养硝化细菌~在新鱼缸中放入几只死虾,过几天再捞出,能够很快的培养出硝化细菌。
这种方法就是使水质受到污染,水体中充满许多硝化细菌的食物,使它快速生长繁殖。
就是这样培养的,但要注意的是,放的虾仁不用取出,虾仁自己会被细菌费解掉的,等到水混之后,再放消化细菌,几天后你就会发现水变清澈,第一次不要等水太清澈,再放一次虾仁,又会出现虾仁被分解,水混,水清澈的过程,反复几次就好了,要提醒你的是,虾仁量要一次比一次的多,中途不要放活性炭和开蛋白器,最后一次的时候要把水养清澈后在放鱼并且放硝化细菌和开蛋白器2天~3天净化,中途你可以根据情况添加几次硝化细菌,如果你第一次进去量比较大,那你养水的时间养长,同时污染量也要重,最后就是在放虾仁的时候要把壳取掉,只有嫩肉硝化细菌才会分解的快,这样重复了4次,用时1个多月,最后一次放了一大堆虾仁,水变得象牛奶一样浑浊,但1天后就变清,2天后变清澈,这说明已经有大量细菌在工作,只要不超过这堆虾仁的十分之一的污染量就不会死鱼,所以第一次就可以进很多鱼来闯缸。
裸缸建立生态缸的简单步骤~1、建缸初期有可能引入有机物过多引起初期氨及亚硝酸盐浓度过高,新手在无检测手段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闯缸鱼牺牲;2、操作过程过于复杂,增加不可控因素,新手难以掌握,难以安全实现良好效果;3、有些步骤可以省略,而且省略后并不影响最终效果。
以100升水的水族箱为例。
一、开缸前的准备:设备:水族箱(废话)、外滤桶(其它能容纳玻璃环的过滤器也可以)、打氧泵(包括软管及沙头等)、底砂(可以取消)。
药剂:喜瑞去铵及亚硝酸离子液(简称硝化细菌,亚峰商城有售)。
闯缸鱼:廉价的健康的清洁工作鱼、饲料鱼等。
外滤桶的滤材设置(按水流方向):1、粗滤棉(两层),主要作用是进行物理预过滤,如果包在外滤桶的进水口外,则更便于更换;2、生化棉,主要作用是培养分解有机物的消化细菌,能提高水质澄清度;3、玻璃环,一般情况下,玻璃环体积要占全缸水体积的3~5%,主要作用是培养硝化细菌,以保证水质无毒性;4、粗滤棉(一层),主要作用是物理过滤,打散、吸附细菌的代谢废物。
其它种类的过滤设备可参照上述外滤桶进行设置。
二、开缸过程:第一天,安装设备——注水——铺砂(5cm左右厚度,或不铺砂)——运转设备——检查是否有漏水之处,以及设备安装是否有问题。
第二天,排水再重新注水(经过曝气处理后的自来水即可)——运转设备(过滤及打氧设备,从此不再关闭)————加入状态健康、体质健壮的闯缸鱼,按说明加入硝化细菌。
(其后连续十天,按说明继续补充硝化细菌)第七天左右,据了解一些高手开缸的经验,此时分解NH3/NH4的亚硝酸菌已经初步建立,但硝酸菌还未能跟上步伐,此时水体内NO2的含量会出现峰值,闯缸鱼容易出现不适。
如果此时闯缸鱼无任何异常,进食活跃,则可在第十天起逐日继续增加闯缸鱼的数量,并逐渐增加投喂量。
一个月后,生化系统就基本稳定下来了,可以考虑加入贵价主力鱼了。
三、日常维护:定时换水(每周换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换水周期可逐渐加长,换水量可逐渐减少,以不出现褐藻为限。
换入的水如果是自来水,要经过24小时的打气,以去除自来水中的余氯,减少对硝化系统及鱼的伤害。
定量定时喂食,不要让鱼吃得过饱,不要留残饵。
4、注意事项:a、加入闯缸鱼后,如果出现异常,则尽快换水(部分换水)。
b、过滤及打氧设备尽量不要中断运转。
c、过滤桶中的玻璃环总体积要达到全缸水体积的3~5%;d、水体含氧量与生物过滤效率相关,在不影响观赏的前提下,可增加打氧。
e、硝化细菌建议选择进口名牌的,国产杂牌的不如不用。
(个人意见)f、过滤系统的物理过滤及生物过滤,仅能保证水质的清澈及无毒性。
对于具体鱼种而言,水温、PH值、硬度都是影响的重要因素。
建议参考具体资料,对此进行相应调整。
如果不买硝化细菌还有培养的方法~~~既然硝化菌那么重要,那该如何培养呢?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他人用过的过滤棉,将其在自己的缸中搓洗,藉著搓洗的动作好让硝化菌顺利附著在新的缸中,或者也可以向他人购买已经使用一阵子的陶瓷环、生化球,摆在自己的过滤槽中。
但是如果没有朋友有养鱼,建议可以购买市售的硝化菌液,不过市售的硝化菌液品质参差不齐,有部分信誉良好的公司会贩售真的处於休眠状态的硝化菌,而部分公司则是贩售硝化菌的”营养液”,让您缸中的硝化菌得以快速的生长,不过这种”营养液”对於新设立的缸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购买时请千万注意,建议可以购买知名厂牌的硝化菌,可能较有保障。
硝化菌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最需要的是时间的等待,让其顺利在您缸中慢慢建立,并且稳定下来。
所以在其建立之前,任何过量的鱼只排泄物或是残饵,都一样会因为硝化菌数量不足,无法完全分解而残害缸中的生物。
一般建议,设缸前的八周内不要放鱼,时间过后,可试著放入一条小鱼,或是一个蛤让其在缸中生长,不过此段时间喂食也尽量少,如果此时有水质测试剂可以测试最好,看亚硝酸盐是否为零,如果为零则表示硝化菌已经将具有毒性的亚硝酸盐给分解了。
若是没有测试剂则可以静观其生长,如生长相当顺利,则慢慢的可以添加鱼只进去,逐步培养健全的硝化菌;但是如果蛤或小鱼死亡请不要放鱼,这代表缸中的硝化系统尚未建立完全,连蛤或小鱼的排泄物都无法分解,更不用说是其他大量的观赏鱼了。
蛤、小鱼死亡后也不用将其捞出,任其腐烂藉以继续培养硝化菌。
此时的硝化菌在缸中,因为有足够的氧气以及废物供其分解,理论上会成长到一定的数量,这需要视您提供的滤材表面积的大小来决定,如果您能提供相当大面积的滤材让硝化菌附著,则应该可以培养相对多数的硝化菌来为您工作。
养鱼如果能以足够的大面积来培养硝化菌,理论上所能负载的废物处理量也会更多,也就是过滤面积越大的缸子,理论上能在同一空间里饲养较多的鱼,或者能够使缸中的水质状况更稳定。
关于硝化细菌的培养一些问题~关于我们鱼缸中的氮循环,主要的过程是鱼只代谢产物形成氨(NH3)和铵基(NH4/NH3-N),由亚硝化细菌分解为亚硝酸(NO2),再由消化细菌分解为硝酸盐(NO3),最后通过水草吸附或者换水完成氮的释放或者NO3的稀释,而以上的处理过程在我们之前的帖子中有过详细的阐述,这里就不多说了。
在人体中,大量亚硝酸盐可使人直接中毒,而且硝酸盐在人体内也可被还原为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与人体血液作用,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使血液失去携氧功能,使人缺氧中毒。
由此推断亚硝酸对鱼体的危害也与人类似。
所以我们在亚硝酸含量高的鱼缸中有时会发生鱼体呼吸急促,以及鱼鳔功能失调或者鱼体表面粘膜增多的情况发生。
而我们一般会把过滤大分为两块,一块是物理过滤,一块是生物过滤,顾名思义,物理过滤当然就是指对于固态的可见杂物的过滤,而生物过滤是指通过生化菌群的降解作用,把水中不可见的或者及其细微的杂质以及元素进行分解。
这两部分虽然在设计上是独立甚至是分开的,但其实是密不可分的,物理过滤中也有生物过滤,生物过滤中也存在物理过滤。
有时候底滤中真正起作用的只是几块棉:如果有人问我过滤做多大,当然是越大越好!这一方面是基于人的懒惰心理,否则要说很多很多,一方面说,龙都养了,那几百的滤材就不要太计较了。
这句话严格的讲肯定没错的,过滤越大,保险系数越高,也许你的过滤可以养10倍的鱼了。
但其实并没有人真正测过缸中硝化细菌的含量具体多少,因为不可测,所以大家对于过滤全是感性认识。
因而造成很多单养的鱼缸,做成底滤的话,决大部分都是过剩的,在某些极端的情况,甚至后端的那些陶瓷环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一个问题,硝化细菌的繁殖是靠食物支持的,也就是说,养的鱼越多,代谢废物越多,硝化菌越多,反之就越少。
一般在过滤前端,尤其是过滤棉的部分,虽然大家认为是物理过滤,其实那里才是生化作用最旺盛的地方,那里富含食物,氧气充足,硝化细菌活动旺盛,而到了过滤棉的后面,以及陶瓷环的部分,生化作用反倒减弱了,甚至没有了,尤其对于单养龙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所以危言耸听的一句话:也许你花费几千元建造的底滤,真正起作用的只是那价值几元钱的过滤棉(这对混养鱼众多的情况以及老缸的情况除外,因为鱼多和老缸有大量的排泄废物和积累废物,硝化细菌的生长应当可以扩展到陶瓷环部分)。
以下两个现象就是上面说的问题:现象一:庞大的底滤,陶瓷环没洗,只洗过滤棉,水混了。
解答:这说明缸里的硝化细菌集中在棉上。
几种情况,一种因为是新缸,菌群没有建立好,只有表面或者滤棉表面有少量硝化菌,洗棉当然破坏了还在完善中的菌群;二是因为本身养的鱼很少,只有很少的排泄,只能供养少量硝化菌,这些菌,基本的集中生活在最前面几层滤棉上,陶瓷环上基本没有硝化菌寄生,整个缸体的生化作用几乎完全在前面的过滤棉上完成,于是,洗棉与清洗整个过滤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