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
我眼中的李白作文(通用15篇)
我眼中的李白作文(通用15篇)我眼中的李白作文(通用15篇)我眼中的李白作文1李白爱剑,从少年时起,祖传的青龙宝剑就陪着他,不断赋予他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想象。
李白爱月,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他“坠入水中捉月,跨鲸背游仙羽化”的故事。
李白率真傲骨,将名贴海上钓鳌客递给宰相。
他说以虹霓为线,明月为钩,以天下之无义之丈夫为饵。
宰相听后,悚然不语。
李白七零一年,逝世于七零六二年。
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生于亚细亚碎叶城,幼年时随父迁入蜀中,被誉为诗仙,与被誉为诗圣的杜甫合称李杜。
代表作:《行路难》、《将进酒》、《秋浦歌》等。
李白一生都是在游历中度过的,“一生好入名山游”。
李白胸怀远大,关心国事,多次寻求政治出路,但屡遭挫折,最终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报复。
李白一生广交朋友,他的朋友中有普通的船夫,农民等,也有我们熟悉的汪伦,孟浩然,高士王昌龄等文人墨客,被誉为诗仙的他与被誉为诗圣杜甫的交往更是文学史上的千古佳话。
李白好酒,《将进酒》中字字都含酒香,若把他写酒的诗拿去榨,也可以榨出半壶酒来。
李白饮酒,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好一个凤歌笑孔丘的李白,一个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李白,一个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好一个李白!我眼中的李白作文2月在青云端轻歌曼舞,层层叠叠,灼灼华贵。
有未摧折的本真与骄傲。
月亮知己翻开尘封的古书,一个你跃然纸上,李白。
深夜我品味着你的诗集,月,总与你相伴。
你的诗几乎每一首都有月的影子,月就是你的缩影。
那年,你离家远游,“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月牙儿与你同在。
又是一年,好友被贬龙标。
你又写“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月儿成为你的信使。
你的豪迈,有月来作证,你的愁,月又听你倾诉。
你仗剑天涯,不形单影只,你的身后,跟着一轮明月。
月,不愧为你的知己,李白。
我羡慕你。
人生得意你当年怀才不遇时,心中悲凉。
一封诏书又让你欣喜若狂,你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
著名诗人生平经历及对应的诗
著名诗人生平经历及对应的诗嘿,朋友!你知道李白吗?那可是大唐的一颗璀璨明星!
李白一生,那叫一个跌宕起伏。
他年轻时就胸怀壮志,“仰天大笑
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股子自信,谁能比?就好像一只雄鹰,
一心要冲向云霄。
他游历四方,看遍大好河山。
在庐山瀑布前,他惊叹“飞流直下三
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想象力,难道不令人佩服?这就好比我们
看到一幅绝美的画,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他也有不如意的时候,被权贵排挤,可他还是那么洒脱,“安能摧
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多有骨气,像不像一棵在狂风中
依然挺立的青松?
他还广交朋友,和朋友们一起饮酒作诗,那场景,想想都热闹非凡。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情谊,多深厚!
李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的诗,有的豪放,有的深情,每
一首都像是一颗闪耀的星星。
朋友,难道你不觉得李白的人生和他的诗都让人着迷吗?
我觉得,李白就是诗坛永远的传奇,他的生平经历和诗歌都将永远
被后人传颂!。
历史解密李白身世之谜!诗仙李白是怎么死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李白身世之谜!诗仙李白是怎么死的?
导语:李白一生跌宕起伏,从巅峰到谷底仅在一瞬间。
人生就像过山车,有几个弯,过得才刺激,资深驴友李白在安陆,娶到了媳妇,却因为不是土豪,只
李白一生跌宕起伏,从巅峰到谷底仅在一瞬间。
人生就像过山车,有几个弯,过得才刺激,资深驴友李白在安陆,娶到了媳妇,却因为不是土豪,只能远走长安。
一生放荡不羁的李白是怎么死的。
也许你很有才华,也许你很有钱,但是成功,光光只有这些,是不够的,你需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改变,适应那个时代,直到那头猪的出现。
李白等到了,跟着皇帝,工作有了,钱有了,名字更是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还娶到了一位白富美。
诗歌对于李白来说,是生活的调剂品,他更希望模仿古人,能做一些实事,管理一方土地,甚至带一支军队,因为和诗歌一样,李白的剑法,同样很厉害。
想法总是好的,只是现实太残酷。
告别皇帝后,李白带着媳妇,隐居山林,过了十年平静的生活,直到安禄山发动兵变。
公元736年,李林甫接替张九龄,成为中书令;公元738年,牛仙客受贿案被揭露,张守珪辞去幽州节度使,公元740年,张守珪去世。
张守珪是安禄山的伯乐,在幽州,正是张守珪的推荐,安禄山才告别市井生活,进入军队,从此平步青云,出任平卢节度使。
平卢的位置,在今天的辽宁朝阳。
李隆基时期,平卢主要的人口结构,是投降唐朝的契丹、突厥等部落,安禄山以突厥人的身份,整合了这些部落,组建军队,随后贿赂
生活常识分享。
名人的事迹李白800字优秀作文集锦
名人的事迹李白800字优秀作文集锦唐朝,是诗的时代。
而提到唐诗,就不得不提这位诗人——李白。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名人的事迹李白,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名人的事迹李白篇1自从读了《静夜思》,我就对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产生了无比的兴趣。
幼时,李白曾经是一个不好学、贪玩的孩子。
一天,他看见一位老婆婆把一根很粗的铁杆磨成针时,这让他感到十分惊奇。
老婆婆看见他,就对他说:”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
李白听了,受益匪浅。
从此以后,李白发愤读书,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一位流芳百世的名人。
我对他充满无限的崇敬与爱戴,因此这个故事伴随了我的童年,到现在也是如此。
读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浓浓的乡思,震动着我的心弦。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感受着庐山瀑布的壮阔——哗哗的水声,满天的水珠,极其美丽。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流露出自信为人的自我价值,怀才不遇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感受到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李白的诗总能让人回味无穷。
我眼中的李白,是一位面对宫廷的明争暗斗,勾心斗角,依然保持着那份潇洒的人。
正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所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的傲气和不屈中,流露着对权贵的蔑视。
我眼中的李白,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人。
不然怎么会写下《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情。
“李白对汪伦的深情厚谊,才会有汪伦在李白将要离开的时候赠歌相别。
……我眼中的李白,是一个无可复制的经典,一个不可超越的传奇!名人的事迹李白篇2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
其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私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与杜甫并称“李杜”。
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我眼中的李白300字作文(通用26篇)
我眼中的李白300字作文(通用26篇)我眼中的李白300字作文(通用26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眼中的李白300字作文(通用2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眼中的李白作文篇1李白,无疑是我国古代最富于浪漫气质的大诗人,被称为“诗仙”。
他的诗作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夸张!极度的夸张!以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喷薄而出,震古烁今,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名诗佳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遥望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画面之壮阔、气势之恢弘,让人叹为观止!“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试问谁的白发能有三千丈?李白却脱口而出,夸张得有点不近情理。
然而,“缘愁似个长”一句便道出个中缘由,愁绪绵延不绝,就像三千丈的白发一样长啊。
将无形的“愁”化为有形的“白发”,这惊世骇俗的白发,世间少有。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了,这楼得多高啊!天马行空的想象,诗人寥寥数笔,便把一个“高”字写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李白那些夸张而浪漫奔放的诗句,宛如澄澈明净的天空中一抹绚丽的彩虹,仿佛触手可及却又远在天边,熠熠生辉。
我眼中的李白作文篇2在历史长河中,一些杰出人物纷纷涌现,他们吸引来了很多人的向往与喜爱。
当然,好奇心特强的我也不例外。
想知道我崇拜的是何许人吗?告诉你吧,他就是李白。
也许有人说,如今大红大紫的艺人才是人气指数最高的!你为何会喜欢过去的名人呢?真是没品味。
然而,我并不这么认为。
李白是我国著名的诗人,有“诗仙”的美称。
他在我心中,是个积极用心的好榜样。
他从小就志向远大、勤奋好学、努力进取,始终坚信: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他终于创作出了不朽的诗篇,千古传诵。
李白在我心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山压不倒,风吹不掉,他的积极乐观的精神早已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
李白素材作文素材
李白素材作文素材李白素材作文素材篇1李白,是中国基因中一个伟大的名字,没有哪个诗人像李白那样为人熟知,并成为每个中国人印象中深刻的一部分。
每个中国人像都与生俱来般在思乡时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可以说,李白和他的诗,是中国人的天生自带的身份证明。
可是,深入了解李白之后,你会发现这位诗人的人生,却显得传奇而孤独。
从25岁离家后,这位诗人就独自仗剑远行,一步又一步走在他的理想之路上,慢慢走成了我所熟悉的李白。
他的独特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造就了这位旅人的纵深和宽宏。
他不像杜甫那样忧国忧民,屋顶上那三重茅不足以牵动他的情感。
他目光沉静,他所在走的,所修行的是万亿年亘古不变的宇宙天地,就是超脱人社会性的最高理想。
但这样一位修行者,不同于经历九九劫后的佛祖无情无念。
李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诗人,困顿,愁苦,饥饿这些通通都可以从他的诗中找到。
和同为唐代的许多大诗人相比较,李白多的是那点仙风道骨的侠气。
道家精神弥补了,也掩盖了儒家的过分社会性。
官场封闭了他的去路,他潇洒一回头,走向了更宽阔的路。
李白的孤独是天生的,是形而上的。
他一直在修行,找寻人的自由,抛弃掉社会的框架,一步又一步解构社会。
而在这个过程,也只有他自己能体会到那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和痛苦。
而狂妄自大的个性,也让其在这条孤独大道越走越远。
他不断“吹嘘”自己,朋友“吹嘘”自己,粉丝“吹嘘”自己,而自己也愈加成为一位狂热修道者。
也是这样,在玄宗眼中的李白,就像永远也只是一个偶像歌手,无论多有个性,也终究不是从政的人才。
他自负狂傲,自视清高,不屑官场,也无心对抗险恶,以这样的心态从政,只是让矛盾激化,官场愈显世俗,李白愈发清高罢了。
李白就是这么一个人,矛盾而耦合。
他的世界孤高远大,身边的朋友却不少。
他超脱放荡,却写诗直言困于饥寒,他一生传奇,最后却以最普通的死法离开人世。
现实中的李白可能远不同于以往印象中的那个人。
他终究无法摆脱人性的复杂。
作为修行者,他没有找到理想,虽才华锦绣,却终为血肉之躯。
描写李白的作文素材(精品8篇)
描写李白的作文素材(精品8篇)描写李白的作文素材篇1一袭白衣鎏金鞍,当年你倚剑出长安,酒入豪肠,七分诗意三分恣意,响彻盛唐几十年。
他是李白。
当年,他出门游历,四处结交好友。
他挥毫使墨,写下了锦绣诗篇“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也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就此扬名立万。
活在山峦中,游在碧波间,探景色秀丽,品人生百味。
后来唐玄宗下诏令其征赴长安,他终于可以在政治上施展自己的抱负了!殊不知,唐太宗对他的期望仅仅只是点缀太平盛世,取悦君王名动天下。
但他却不甘如此。
他在朝时要高力士脱靴磨墨,离朝时要放白鹿于青崖间,这是何等的自信洒脱。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面对政治内里下的黑暗腐朽、不公无奈,他终于发现自己的人生不应就此在官场上谢幕。
他有自己的一身傲骨,有雄伟的抱负,何必拘泥于朝堂?当年的入长安、探朝堂,失败了?不,他要继续探,去探人生,探世界,探自我!退官离朝,他成了世人眼中的那个“谪仙人”。
他在梦中探寻天描写李白的作文素材篇2一杆笔,时重时轻,描绘了他的跌宕起伏,同他的喜怒哀乐一起,挥洒出不朽的诗篇。
他似一位仙人,温润如玉。
在诗词的世界里翩翩起舞,那些字句化作个个精灵,随着他旋转旋转。
有人曾评价他的诗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如同在清澈的流波中绽放的青莲一般恬美、动人。
杜甫也曾称他:“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此人,便是李白。
与李白结缘,还是在很小很小的时候。
那本页数不多《妈妈教我学唐诗》里,我第一次见到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但由于还太小,即便倒背如流,却仍未了解其中的.情感。
只是,那月如霜所透出的寒冷将他的大名深深的刻在了我的骨子里。
李白是天才的。
即便是醉了酒,却仍能在那一个霎那间提笔写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吹拂栏露华浓”。
有人说:第一个把花比做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便是蠢材,而他既不是庸才也不是蠢材。
我眼中的李白作文
我眼中的李白作文我眼中的李白作文共七篇我眼中的李白作文共七篇1李白在中国基因中是个伟大的名字。
没有一个诗人像李白那样广为人知,并且已经成为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一部分。
每一张中国人的画像都是怀乡之叹而生:抬起头来看,我发现是月光,又沉了回去,我突然想到了家。
可以说,李白和他的诗是中国人的自然认同。
但是,深入了解李白之后,你会发现诗人的一生是传奇而孤独的。
自25岁离家以来,诗人一直孤军奋战,一步一步走在自己理想的道路上,慢慢成为熟悉的李白。
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造就了这位旅行家的深度和大度。
他不担心国家和人民的福,而屋顶上的三重草也不足以影响他的感情。
他的眼神很平静,他走的是亿万年的永恒宇宙和世界,也就是脱离人的社会性的最高理想。
但是,这样的修行者和99劫后的无情佛是不一样的。
李白,一个有血有肉的诗人,可以在他的诗中找到。
与唐代许多大诗人相比,李白更有侠义之心。
道家精神弥补和掩盖了儒家思想的过度社会性。
官场封闭了他的道路,他聪明洒脱,走向更广阔的路。
李白的孤独是先天的,形而上的。
他一直在实践,寻找人类的自由,抛弃社会框架,一步步解构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他才能体会到别人不理解的孤独和痛苦。
而高傲的性格,也让它在这条孤独的路上越走越远。
他不断自吹自擂,朋友自吹自擂,粉丝自吹自擂,成了一个狂热的和尚。
同理,玄宗眼中的李白,永远就像一个偶像歌手。
不管他是怎样的个人,他终究不是一个政治人才。
他自负,狂妄,对官场不屑,不愿意与阴险狡诈作斗争。
以这种心态走政治,只会激化矛盾,让官场更加世俗,让李白更加清高。
李白就是这样的人,矛盾又耦合。
他的世界孤独而崇高,但他身边有很多朋友。
他超脱于酒色,却写诗说自己困于饥寒之中。
他一生传奇,却以最普通的方式死去。
现实中的李白可能与过去印象中的人相差甚远。
他终究摆脱不了人性的复杂。
作为一个修行者,他没有找到自己的理想。
虽然他才华横溢,但最终还是有血有肉。
但他的故事远未结束。
李白困难却乐观面对的作文
李白困难却乐观面对的作文提起李白,那可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
这位被誉为“诗仙”的大诗人,一生可谓是充满了波折与坎坷,但人家愣是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活得那叫一个潇洒自在。
李白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按理说,这起点不算低。
可他心怀大志,一心想要入朝为官,一展抱负。
但在那个复杂的时代,想要实现这样的理想,哪有那么容易?他四处游历,结交各方人士,希望能得到举荐,可常常是希望落空。
就说他第一次去长安的时候,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的才华能够得到赏识。
他带着自己精心撰写的诗文,到处拜访权贵。
然而,那些达官贵人要么对他不理不睬,要么就是表面敷衍,背地里根本不把他当回事儿。
这要是换做一般人,估计早就心灰意冷,打道回府了。
可李白不,他依然坚信自己的才能终有一天会被发现。
在长安的日子里,李白的生活过得十分拮据。
住的地方简陋破旧,吃的也是有上顿没下顿。
有时候,为了能填饱肚子,他甚至不得不去街头卖诗。
想象一下,堂堂一个大诗人,在熙熙攘攘的街头,摆个小摊,扯着嗓子吆喝:“来看看咧,新鲜出炉的好诗,一首只要几个铜板!”那画面,既让人觉得有些心酸,又忍不住为他的乐观和坚持所感动。
有一次,李白好不容易得到一个机会,能在皇帝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
他满心以为这下终于要飞黄腾达了,兴奋得好几个晚上都没睡好觉。
结果呢?皇帝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写诗助兴的文人,根本没有给他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
这对李白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但他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反而在诗中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瞧瞧,这心态,多牛!后来,李白又因为种种原因,被排挤出了长安。
这一路上,他风餐露宿,遭遇了不少磨难。
有一回,走到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身上的盘缠也用光了,饿得两眼发昏。
就在他几乎绝望的时候,发现路边有一棵果树,上面结了一些半生不熟的果子。
李白也顾不上许多,爬上去就摘了几个往嘴里塞,边吃还边自我调侃:“这果子虽然酸得掉牙,但总比饿着肚子强!说不定吃了这酸果子,还能让我写出更妙的诗来!”再后来,李白还经历了安史之乱,四处流亡。
豪放飘逸李白诗 (2)(1)
欣赏品味名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明确:直抒胸臆,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 的人,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的 思想是曲折复杂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富 有反抗精神的。是诗中的思想精华。这锵铿有力的十 六个字,是诗人思想和个性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宁愿 寄情山水,也决不向权贵屈服,也决不取悦于世而苟 且偷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这 正是本诗的主题所在。
5、你从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 读出了李白诗歌的豪放飘逸?
见导学案
当堂检测
题解:
《将(qiāng)请、劝) 进酒》意即“劝酒歌”。
李白的人生经历
奉诏入京 供奉翰林
(742)
初入长安 无功而返
(730)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725)
与友畅饮 做《将进酒》
(752)
奸臣当道 赐金返还
(744)
李白
作品背景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 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 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 誉。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 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 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 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 :“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
高力士脱靴,大胆地将权贵玩于股掌之间
世人对李白的评价: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 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
吟咏留千古, 声名动四夷。 ——白居易
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魄。口吐天上文,迹
作人间客。
——皮日休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 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
关于李白一生的感想作文
关于李白一生的感想作文提起李白,那可真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他就像夜空中最璀璨的那颗星,闪耀了千年,让无数人为之倾倒。
李白的一生,那叫一个跌宕起伏、精彩绝伦。
他出生在大唐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据说五岁的时候就跟着家人迁居到了绵州昌隆县。
小时候的李白,那也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读书识字,学习剑术,简直是样样都行。
长大以后,李白就怀揣着满腔的抱负,想要入朝为官,一展自己的才华。
他四处游历,结交朋友,希望能有人举荐他。
他走过了很多地方,看过了无数的风景。
比如说那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的天呐,这得是多么壮观的景象,才能让他写出这么牛的诗句。
他站在那瀑布之下,估计眼睛都看直了,心里头满是惊叹和感慨。
还有那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他着急忙慌地要赶路,早上从白帝城出发,顺流而下,一天就到了江陵。
这一路上,他坐在船上,看着两岸的青山快速后退,江风呼呼地吹在脸上,心里头不知道在想些啥。
也许在琢磨着自己的前途,也许在感叹这大好河山。
李白这人吧,性格豪爽,爱喝酒。
据说他经常和朋友们一起开怀畅饮,喝得醉醺醺的。
有一次,他和几个好友在一个小酒馆里喝酒,那场面可热闹了。
几个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酒菜。
李白端着酒杯,一杯接一杯地往嘴里灌,不一会儿就满脸通红。
他一边喝,一边还大声吟诗,声音那叫一个响亮。
旁边的人都看傻了,心想这哥们可真够豪放的。
他还特别喜欢交朋友,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只要对脾气,他都能跟人家称兄道弟。
有一回,他在路上遇到了一个砍柴的老头,两个人聊得特别投机。
李白就拉着人家非要一起喝酒,那老头也不客气,跟着他就去了。
结果两个人喝得东倒西歪,最后互相搀扶着,嘴里还念叨着不知道啥。
李白也不是一直都这么潇洒快活的。
他曾经多次向唐玄宗自荐,希望能得到重用。
好不容易进了宫,刚开始唐玄宗还挺欣赏他的,让他给杨贵妃写写诗啥的。
可时间一长,李白发现自己根本就没办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只是个给皇帝和妃子们消遣的文人。
李白人生经历感悟
李白人生经历感悟1. 李白的一生那可真是波澜壮阔啊!就像一叶在波涛中起伏的扁舟,起起落落。
他心怀壮志,欲报国为民,这不就跟咱想要干一番大事业一样嘛!他游历四方,经历了那么多的人和事,咱能不佩服吗?2. 李白的人生啊,那简直是一部传奇!好比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充满了惊喜和挑战。
他在官场的遭遇,不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一样吗?可他从不气馁,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3. 想想李白的人生经历,那真叫一个精彩!如同璀璨的星辰划过夜空。
他饮酒作乐,豪情万丈,这不就是我们向往的洒脱吗?难道我们不应该像他那样活得自在些?4. 李白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啊!像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
他追求自由的脚步从未停歇,这不就跟我们渴望自由的心是一样的吗?我们能不被他打动吗?5. 瞧瞧李白的人生,那是多么的不同凡响!仿佛一道耀眼的光芒。
他在诗坛的成就,那是无人能及的呀,这和我们努力追求梦想不是一个道理吗?我们不该向他看齐吗?6. 李白的人生旅程,那真是太有意思啦!就像一次奇妙的旅程。
他与朋友的情谊深厚,不就跟我们和好朋友之间一样吗?这样的友情多让人羡慕啊!7. 李白的一生充满了故事啊!好像一本厚厚的书等着我们去翻阅。
他的豪情壮志,不正是我们内心深处也有的吗?我们能不被他激励吗?8. 想想李白的人生,那真是太有魅力啦!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我们。
他的潇洒不羁,难道不是我们也渴望拥有的特质吗?这多让人向往啊!9. 李白的人生经历真是让人惊叹不已!好比一座雄伟的山峰。
他在困境中的坚持,不就跟我们面对困难时一样吗?他能做到,我们为什么不能?10. 李白的一生,那绝对是独一无二的!仿佛夜空中最亮的星。
他对诗歌的热爱,不就跟我们对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执着一样吗?这种热爱多让人感动啊!我的观点结论:李白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他的精神和品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感悟,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和力量。
怎么写李白作文
怎么写李白作文怎么写李白作文篇1一袭白衣鎏金鞍,当年你倚剑出长安,酒入豪肠,七分诗意三分恣意,响彻盛唐几十年。
他是李白。
当年,他出门游历,四处结交好友。
他挥毫使墨,写下了锦绣诗篇“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也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就此扬名立万。
活在山峦中,游在碧波间,探景色秀丽,品人生百味。
后来唐玄宗下诏令其征赴长安,他终于可以在政治上施展自己的抱负了!殊不知,唐太宗对他的期望仅仅只是点缀太平盛世,取悦君王名动天下。
但他却不甘如此。
他在朝时要高力士脱靴磨墨,离朝时要放白鹿于青崖间,这是何等的自信洒脱。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面对政治内里下的黑暗腐朽、不公无奈,他终于发现自己的人生不应就此在官场上谢幕。
他有自己的一身傲骨,有雄伟的抱负,何必拘泥于朝堂?当年的入长安、探朝堂,失败了?不,他要继续探,去探人生,探世界,探自我!退官离朝,他成了世人眼中的那个“谪仙人”。
他在梦中探寻天姥山。
他“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大梦初醒,不禁叹道万事皆如梦境一般不复返,何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对光明的向往,无一不展现了他勇闯世间、追求自由、不断超越自我的探险者精神。
或许你会认为他狂他傲,可是我却认为他只是不甘于就此沉沦在这盛世繁华中,整日里金纸迷醉,他有自己的骄傲,却也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
晋陶渊明不堪官场黑暗,选择出世,而周敦颐则借莲来表其洁身自好的志向。
而他孑然一身,却洒脱不拘,我想他的一生是无悔的。
他曾追求入朝为官,却又因不愿与之同流合污而离朝,他一生在人生这个战场上探险,古往今来又有几个能胜过他?当我们回望这大唐盛世,多少名人墨客、帝王权贵,却鲜有能活得似他那般潇洒。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一壶清酒,一把好剑,执杖天涯笑看这人世间。
我记住了你的样子作文关于李白
我记住了你的样子作文关于李白“酒入愁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这说的,便是你啊,李白。
我曾无数次在脑海中勾勒你的模样,想象你站在山巅,衣袂飘飘,举着酒杯对着明月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想象你在桃花潭边,望着友人远去的身影,吟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不舍;想象你在宫殿之上,让贵妃研磨,力士脱靴,挥笔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不羁。
我想,你的样子,定是有着一双明亮如星的眼睛,那眼中藏着山川湖海,藏着诗意豪情。
你的眉毛应是浓密而飞扬的,如同你洒脱的性格,不受世俗的拘束。
你的嘴唇或许总是微微上扬,带着一抹自信的微笑,仿佛世间万物都在你的掌控之中。
你的头发随意地束起,在风中肆意飘扬,彰显着你的自由与奔放。
我记住了你的样子,在那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篇里。
还记得第一次读到你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那时候的我,还不太能理解这简单的诗句中蕴含的深深思乡之情,只是觉得读起来朗朗上口。
随着年龄的增长,远离家乡求学的我,在无数个寂静的夜晚,望着那一轮明月,心中突然就涌起了你诗中的那种愁绪。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你孤独地站在窗前,望着那满地的月光,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你被贬途中遇赦返回时的那种喜悦与畅快,透过这诗句,仿佛能看到你站在那艘飞速前行的小舟上,脸上洋溢着的兴奋与激动。
两岸的猿猴在不停地啼叫,而你却丝毫不在意,一心只想着快点回家。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是你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与坚定,让我在遇到挫折时,也能鼓起勇气,勇往直前。
我记住了你的样子,在你那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中。
你心怀壮志,渴望入朝为官,一展抱负。
你游历四方,结交了无数志同道合的朋友,希望有朝一日能得到举荐。
终于,你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进入了宫廷。
可那宫廷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又岂是你能忍受的?你那豪放不羁的性格注定了你无法在那官场中长久立足。
李白患难中达到创作高峰作文
有人选出了李白一生中几首传世经典,统计了作者创作这些诗时的年龄阶段和经历处境,其结果如下:请就表中所述,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阶段的信息,写一篇文章,说出你的看法与感悟。
要求:明确立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0-24岁学习积累,游学阶段无著作学习、积累、厚积薄发25-41岁游历天下3首著作阅历对人生的的意义42-44岁入仕长安,表面风光实则不受重用,政治失意1首著作超越名利,才能自我突破45-62岁赐金还山,西南流离,躲避战乱,被流放,离世6首著作只有经历磨难困苦,才能有大成就可与司马迁、杜甫、司马光、李煜、李清照、陶渊明等大家都是在人生(或仕途)低谷,才进入创作高峰类比。
可与《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类比对看,只有经历磨难困苦,才能有大成就。
与第二阶段对看,可知只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才能真正在艺术上成熟。
作文要立足材料,有正能量,能联系自身,能从材料中发现人生哲理(或道理),并能以此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为佳。
一二则材料:知行合一,积累学识和见识三四则材料:对于人生高峰和低谷、得意与失意的思考人生转折二四则材料:只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才能真正在艺术上成熟。
一三则材料:思想的不成熟或者为名誉所累,难以有创作的灵感。
整体来看:阅历和磨难能铸就艺术的辉煌【注意】多种材料作文最容易犯的错误:扩写材料,一条材料扩写了一段,没有观点。
作文要立足材料,能从材料中发现人生哲理(或道理),并能以此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
这篇文章于语言取胜:学会排比和引用:邢梦迪:怀才不遇?但我依然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壮志难酬?但我终会“直挂云帆济沧海”;官场污浊?那我便“且放白鹿青崖间”,与朋友“将进酒”“杯莫停”,共叙深及千尺桃花潭水的友情,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呢?王冶:所谓磨难,就是要教会你如何浴火重生,磨砺心智,笑对苦难。
在与磨难抗争的过程中你才会真正感受到蜕变的力量,才会明白什么襟怀是光风霁月,什么心境是目下无尘,什么视野是星垂平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讲李白一生的经历对其的创作有什么影响,还是请他穿越到这里,来个现身说法吧:
诸位好!今天应邀来到此地,深感荣幸。
现在简要地回答一下我的经历与创作的关系,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没有我跌宕起伏的经历,便没有我灿若星河的诗篇。
这不是我冲壳子。
2000余年后的今天,只要是识字的人,都还知道我李白的大名,还在读我的诗。
岂不自豪而仰天大笑?
下面结合我写的诗,稍展开来谈一谈,经历对创作的影响。
我在少年时期的经历是读书、学剑术、结交道士。
我自幼聪慧,曾经在众宾客面前,以萤火虫为题,即席赋诗: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
若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
怎么样?神童吧。
我勤奋好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好剑术。
十几岁就写出名篇《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清王夫子佩服得要死,说我这首诗“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
”从此诗也可以看出,我很早时就和道教结上了缘。
到了二十几岁了,该去外面闯荡了。
用你们现在的话,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再说,我是个胸怀大志的人,我的政治抱负,在《代寿山
答孟少府移文书》说得很明白:“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宇大定,海县清一”,以实现我“谈笑安黎元,、终与安社稷”的理想。
于是我一边游山玩水,一边广交朋友,拜谒名流,希望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
我想像我这样旷世之才,用不着通过应试做官。
可是偏偏那个叫李邕的渝州刺史当面轻视我,冷淡我。
我相当生气,就写了《上李邕》回敬他: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后来,我又见了不少名流大官,甚至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自荐书。
可一直未得到他们的赏识,以致整整浪费了我十多年时间。
为什么会受到这般冷遇?当时的想法,是他们这些人忌妒我的才华。
现在明白过来了,是自己不谙官场套路,不懂怎样跟上层搞关系。
以为凭大才便能得到官僚们赏识。
我错得离谱了!
不过,我终究有了机会。
也许是我也信仰道教的关系,认识了贺知章,和修道的玉真公主有了共同语言,同时,又结识了贺知章。
于是就被引荐到了皇帝那里。
我当然欣喜若狂,心潮澎湃,入京城前,在家写出了《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你们肯定读过这首诗,最后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写得怎样?这是诗仙笔法,自我之后,何人可以超越?
我以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就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就可尽情施展。
谁知道,唐玄宗虽然赏识我,可只安排一个待诏翰林的小角色,让我当御用文人,整天跟在唐玄宗杨玉环后面,写写应景诗,郁闷死了。
在宫中,我应诏也写了不少诗,那首“云想衣裳花想容”至今令后人遐想。
一年后,皇帝就赶我出宫了。
现在有许多人说我“赐金放还”跟杨玉环有关系,其实不是。
我自己也不很清楚,估计与我偏激、恃才的性格有关系。
好喝酒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从政之路从此阻塞,理想和抱负从此破灭,我只能在山水间寄情,在问道上访仙。
最后在齐州正式做了道士,
我的一生中,游历占了我大部分时间。
我到过湖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方。
并在安陆居家十年。
在游历中,我写下了几百首流传至今的诗篇。
可以这么说,我的几乎所有著名诗作,都是在游历经历中产生的。
相信诸位都读过那些
名作,这里不再啰嗦了。
我的经历对我的创作有什么影响?最后我用一句话做结论:我的经历是我创作的源,我的性格是我创作的魂。
谢谢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