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梳理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b6a87a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0.png)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地球上的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在地球上的分布和循环非常复杂和广泛。
下面是关于地球上的水的一些知识点:1.地球上的水分布:地球上约有97%的水是咸水,主要存在于海洋中,只有约2.5%的水是淡水。
其中,99%的淡水储存在冰川、冻土、湿地和地下水中,仅有约0.3%的淡水储存在湖泊、河流和大气中。
2.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通过水循环的过程不断流动和转化。
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下渗、河流和地下水的流动等过程。
太阳能驱动了水的蒸发和凝结,形成了云和降水。
水循环对维持地球上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3.水的用途:水在地球上有着广泛的用途。
人类用水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如饮用水、洗涤、浇灌植物等。
水也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和发电等方面。
此外,水还是许多生态系统的基础,支持着各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4.水资源管理:由于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加剧了对水资源的压力。
水资源管理涉及到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可持续性水资源管理和国际合作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
5.水污染: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上的水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和城市污水是导致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保护水资源和防止水污染是重要的环境保护任务。
6.水的稀缺性:尽管地球上的水表面看起来很丰富,但实际上可用于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
全球范围内,许多地区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人类需要意识到水的稀缺性,并采取措施来减少浪费和保护水资源。
7.水与气候变化:水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气候变化引起的温度升高会影响水循环的速度和模式,导致降水分布的改变和干旱或洪涝等灾害的发生。
同时,海洋中的温度和盐度变化也会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产生重大影响。
总结起来,地球上的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减少水污染、保护水生态系统,并意识到水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
自然界中的水
![自然界中的水](https://img.taocdn.com/s3/m/00845b2cdd36a32d7375814c.png)
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水的分布海洋水(96.53%):咸水,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陆地咸水(0.94%)水圈陆地淡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淡水(2.53%)产用水大气水知识点二、水的循环 【知识回顾】三态转化过程水循环是自然界中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
它的环节包括: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如图所示:水循环的成因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变化,会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式出现,因而使水分在循环过程中的转移、交换成为可能。
外因:太阳的辐射。
水循环的路径:(1)海陆间循环:海洋--大气--陆地。
具有最重要的意义。
(2)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3)陆地内循环:陆地—大气说明:不同水的正常更新循环时间是不相同的,且循环周期有着较大的差异,如大气水只固态液态气态( )()( )( )( )( )需9天就可更新一次,是可更新资源,而永久积雪更新一次大概需要1万年。
知识点三、水资源1、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某一区域,一段时间内降水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就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量。
2、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就越丰富:赤道附近及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贫乏。
3、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地区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只有南方的四分之一。
时间分布不均匀: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北方更为明显。
知识点四、水与生命最早的生命出现在海洋,水是生命的摇篮。
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1、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一株植物不同部位的含水量是不同的;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也是不同的。
2、水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人体水含量:70%-80%,水母含量最高:98%,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需水量:2.5升知识点五、水的电解实验:1.实验操作:往水电解器中注满水,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烧碱):增加水的导电性。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eaa7c6eeff9aef8951e0600.png)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爱护水资源1、地球上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1.39×1018m3,地表约71%被水覆盖。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
2、水作为一种化学物质,能参与很多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
3、地球上的淡水很少。
4、水体污染: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体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5、爱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水的净化一、自然界的水1、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
纯水=水,蒸馏水、水蒸气、冰水混合物:纯净物。
2、自然界的水不溶性杂质:浑浊可溶性杂质:气味或颜色。
3、自来水净化过程取水口——加絮凝剂(明矾)——反应沉淀池——过滤池——活性炭吸附池——清水池——投药消毒——配水泵——用户二、净化水常用的方法1、沉淀、吸附和过滤是工业中常用的方法,也是实验室中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
2、沉淀—静置沉淀:除去不溶性杂质。
3、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1)操作中需要的玻璃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3)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4、吸附明矾:吸附不溶性杂质;活性炭:过滤液体,滤去不溶性杂质,吸附可溶性的气味、颜色。
5、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肥皂水;(有泡沫无浮渣:软水;无泡沫有浮渣:硬水。
)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_________,实验室________。
6、蒸馏:利用液体沸点的不同;(1)主要仪器:蒸馏烧瓶、酒精灯、冷凝管、锥形瓶等;(2)冷凝水下口进,上口出。
(3)烧瓶内放沸石,防止液体暴沸。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a46de4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9.png)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一、水的存在形式1、气态水:存在于大气中,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
水蒸气是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和天气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含量会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改变。
2、液态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水的形态。
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
河流和湖泊是地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环境和水资源。
地下水是隐藏在地下岩层和土壤中的水资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用水具有重要意义。
3、固态水:如冰川、冰盖和积雪。
冰川和冰盖储存了大量的淡水资源。
积雪在冬季可以积累,在春季融化时为河流和地下水提供补给。
二、水的循环1、蒸发: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的过程。
主要发生在海洋、湖泊、河流等水面,以及土壤和植物表面。
受温度、风速、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2、凝结: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的过程。
形成云、雾、露水等。
当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时,就会发生凝结。
3、降水:包括雨、雪、雹等形式。
是大气中水汽凝结后形成的水滴或冰晶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对补充地表水和地下水起着关键作用。
4、地表径流:降水在地面形成水流,汇入河流和湖泊。
是水资源在地表的流动和分配过程。
受地形、土壤类型和植被覆盖等因素的影响。
5、地下径流:水渗透到地下,在地下岩层中流动。
与地下水的形成和运动密切相关。
三、水的物理性质1、颜色和气味: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但自然界中的水可能因为含有杂质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气味。
2、沸点和凝固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凝固点为 0℃。
但随着气压的变化,沸点和凝固点也会有所改变。
3、密度:在 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 1g/cm³。
这一特性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的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4、溶解性: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物质。
这使得自然界中的水含有各种矿物质和溶质。
四、水的化学性质1、水的电解:水在通电条件下可以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化学方程式为:2H₂O 通电 2H₂↑ + O₂↑证明了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初中化学《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f59a9a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3.png)
初中化学《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自然界的水是初中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的存在对地球上的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自然界的水》这个知识点的总结。
一、水的分子结构及性质:1.水分子的结构: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分子式为H2O。
氧原子为中心,两个氢原子与氧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
2.水分子的极性: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较高,氧原子与氢原子的电子密度不均,使得水分子呈现极性分子的特点。
3.水的表面张力: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形成水的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使水分子在液体表面上呈现收缩状态,水滴能形成球状。
4.水的比热容和比热:水的比热容较大,比热也较大。
这使得水具有较大的热稳定性,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具有缓冲作用。
5.水的沸点和凝固点:纯水的沸点为100℃,凝固点为0℃。
同时,水的密度变化也与温度密切相关,水在4℃以下增温时,密度逐渐增大,4℃以上则变小。
6.溶解性: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在自然界中能溶解许多物质,形成溶液。
二、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运动:1.地球上水的分布:地球表面上约70%的面积被水覆盖,其中97%为海水,3%为淡水。
2.水的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从大气中蒸发,形成云,然后降下来形成降水的过程。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的分布和运动的基本模式。
3.水资源的分布:尽管地球上水的总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
4.河流和湖泊:河流和湖泊是地球上主要的淡水资源。
河流是地表水的重要运输方式,湖泊则储存了大量的淡水。
三、水的重要性和用途:1.生命的基础:水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对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2.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水是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和资源。
3.饮用水和卫生用水:水是人类日常饮用和保持卫生的重要资源。
4.水污染和水净化: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水净化技术的研发对保护水资源至关重要。
5.水的环境保护: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当前和未来的重要任务。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9813b4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1.png)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地球上的水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涵盖了许多方面。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水循环:水循环是地球上水的一个重要特征。
它描述了水如何从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循环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蒸发、降水、渗透、径流等。
2. 淡水:淡水是地球上稀缺的资源,只占地球总水量的%。
然而,大部分淡水被冻结在极地的冰川和冰盖中,可用淡水仅占全球淡水总量的%。
3. 水污染:由于人类活动,大量的化学品、农业废弃物和城市污水被排入水中,导致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4. 水资源管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加。
因此,水资源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包括合理用水、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和水危机管理等。
5. 水生态系统:水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包括河流、湖泊、沼泽、湿地等。
这些生态系统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6. 气候变化:水与气候密切相关。
气候变化对全球的水循环产生影响,导致一些地区的水资源变得更加稀缺,而其他地区则可能出现洪涝等灾害。
以上是对地球上的水的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总结,更详细的信息可以在地理学、环境科学或水资源管理等学科的教材或专业文献中找到。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68190dff00bed5b9f31dcf.png)
水资源的保护一、水资源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2、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3、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二、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考点1、节约用水即提高水的利用率。
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型器具;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工业中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循环使用考点2、水污染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水的净化考点一、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都是纯净物;自然界的水、矿泉水、盐水、糖水、雪碧饮料等都是混合物考点二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1、沉淀(吸附沉淀):试剂:明矾净水原理: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水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2、过滤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或可溶性固体)②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③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玻璃棒的作用:引流作用④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A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滤纸破损3、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水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
4、蒸馏: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蒸馏的装置:见书P57,图3-21和3-22 考点三、硬水与软水1、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井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自然界的水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cb5706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c.png)
爱护水资源1、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2、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4、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5、“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国家节水标志汇成江河。
1、200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水一一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下列措施:①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③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④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生产生活中排放的污染物。
其中能改善水质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为建一大型化工企业基地而收集了下列意见,其中正确的是()A.应建在干旱山区可以帮助脱贫致富B.应建在水源充足和交通便利的地区C.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基地地址D.应建在居民区附近以便于产品销售3、水与我们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B、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C、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D、硬水与肥皂作用易起泡沫4、下列用水方法中,会造成浪费的是()A.用口杯接水刷牙8.为了节约时间,一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洗C.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或循环利用D.改漫灌为喷灌、淋灌或滴灌5、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都在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水的净化1、纯水与天然水纯水是无色、无味、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属于纯净物。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9c1a08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3.png)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生物和环境都至关重要。
了解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对于我们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活质量都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归纳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包括水的循环、水的重要性、水资源管理等。
一、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存在于不同的形式和地方,通过水的循环,水在不同的地方进行转移和循环。
1. 蒸发:太阳的热量使水从地表、湖泊、河流和海洋中变成蒸汽,升入大气层。
2. 凝结:在大气层中,水蒸汽遇到冷空气时,会变成水滴或冰晶,形成云、雾或霜。
3. 降水:云中的水滴或冰晶会聚集起来,足够大时会下降到地面,形成降水,如雨、雪和冰雹。
4. 地下水:一部分降水渗入到地下,形成地下水,为地下水埋藏的水资源。
5. 冰川和冰雪:一部分降水在极地和高山上以冰雪的形式积聚,形成冰川、冰盖和冰山。
二、水的重要性水对于地球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1. 生命必需:水是生命存续所必需的物质,所有的生物都需要水来维持生命活动。
2. 生态平衡:水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要素,它为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3. 农业和食品安全:水是农业的基础,提供灌溉和养分,保障农作物的生长。
水还是食品加工和生产的关键环节。
4. 工业和能源生产:水是工业生产和能源生产的必要资源,如电力、制造业、冶金等行业都需要大量的水。
三、 water资源管理由于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有限性,全球范围内进行水资源管理势在必行。
1. 节约用水:人们应该意识到水的珍贵性,改变使用水的习惯,减少浪费,节约用水。
2. 水污染防控:控制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城市污水的排放,减少水体污染。
3. 水资源保护: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禁止非法破坏,确保水源的清洁和可持续利用。
4. 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解决水资源管理问题,推动水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合理利用。
结论地球上的水资源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环境都至关重要。
了解水的循环、水的重要性以及水资源管理是我们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b78e31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5.png)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
从古至今,水一直在我们身边流动、润泽着大自然。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自然界水的知识点。
1. 水的循环:水在地球上的存在是通过水的循环来实现的。
水的循环包括了蒸发、凝结、降水和地下水等过程。
起始于太阳能的蒸发,水蒸气被大气中的冷空气凝结成为云。
云中的水滴聚集成为降水,通过雨、雪或冰晶的形式来到地面。
部分降水会被土壤吸收,形成地下水,而剩余的部分则流入河流、湖泊和海洋。
2. 水的分布:地球上约70%的表面被水所覆盖,其中97.5%是咸水,只有2.5%是淡水。
其中,大部分淡水储存在冰川、冻土、湖泊和地下水中,只有很小一部分是可供我们日常使用的。
因此,淡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3. 水的重要性:水对于维持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动物体内的重要成分。
对于人类来说,水更是生活的必需品。
我们需要水来饮用、清洁、种植农作物、养殖和发电等。
此外,水还被用于运输、工业制造以及许多其他工业进程。
4. 水的净化过程:人类的活动和工业化进程导致了水资源的污染。
因此,水的净化变得至关重要。
水净化的过程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多个阶段。
首先,通过过滤、沉淀和吸附等物理方法去除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
然后,采用氧化、沉淀、离子交换等化学处理,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
最后,利用生物处理,如生物膜反应器或湿地生态系统,去除水中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5. 水的循环与气候变化:水循环与气候紧密相关。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蒸气的蒸发速度会增加,导致更多的降水。
这可能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如洪水和干旱的增加。
同时,冰川的融化也会对海平面造成影响。
因此,水循环是了解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
6.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由于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不断受到威胁。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e48aca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b.png)
contents
目录
• 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 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 水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功能 • 水在自然界中的变化与影响 • 水在自然界中的探索与发现
01
CATALOGUE
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固态水
冰川
地球上大部分的水以固态形式存 在于冰川中,特别是在极地和高 山地区。冰川是地球水循环的重 要组成部分,对全球气候和生态
重要影响。
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水是所有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 了细胞代谢、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等生 理过程,是维持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水的存在和分布也影响了生物的分布和 多样性,例如水生生物在水域中生存和 繁衍,而陆地生物则需要依赖水源地。
不同生物对水的需求不同,但水分的摄入量 直接影响到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在干旱地区 或季节,水分成为限制生物生存的关键因子 。
生态系统破坏
冰川融化会影响水循环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淡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水资源保护
保护淡水资源免受污染和过度开采,采取措施减少水体污染和保 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水资源利用
合理利用淡水资源,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
水资源管理
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法规,保障淡水资 源的可持续利用。
THANKS
感谢观看
02
CATALOGUE
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地表水循环
蒸发
地表水通过太阳辐射转化为水蒸 气,进入大气层。
降水
水蒸气在大气中遇冷凝结,形成云 ,最终以雨、雪等形式回到地面。
河流湖泊
地表水通过河流、湖泊等流动,进 行水体交换,保持水质的清洁。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的必背知识点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的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51e2a5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7.png)
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必背知识点一、爱护水资源1. 水资源的分布与现状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且分布不均匀。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且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 节约用水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提高水的利用率。
生活上:一水多用,如淘米水浇花、洗衣服水冲厕所等。
工业上: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使水循环使用。
3. 防治水污染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生活上:生活污水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二、水的净化1. 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原水→静置→絮凝沉淀 (明矾)→反应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化学过程)→生活用水2. 净化方法及其作用沉降: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过滤:除去较小的不溶性杂质,把固体和液体分离。
吸附: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杀菌消毒:除去水中的细菌、病毒,利用氯气、漂白粉等消毒剂进行化学变化。
蒸馏:除去可溶性杂质,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净化程度最高。
三、水的组成1. 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这两种原子分别两两构成成氢分子、氧分子,很多氢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氢气、氧气。
实验现象:电极上有气泡,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
负极气体可燃烧,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 水的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没有味道的液体,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密度为1g/cm³,能溶解多种物质形成溶液。
化学性质: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水还可以与许多单质 (金属、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等多种物质反应。
四、氢气的性质1.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 化学性质可燃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化学方程式为2H℃ + O℃ = 2H℃O。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梳理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241df2250740be1e650e9a41.png)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水(高考热点复习)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 (连续大不规则的圈层)2.水圈组成:3、河流的补给来源: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
考试分析: 我国 我国 我国(1)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降水季节——有汛气候区补给时间径流特点热带雨林十温海气候区全年(年雨)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季风气候区当地夏季(夏雨)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热带草原气候区当地夏季(湿季)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地中海气候区当地冬季(冬雨)冬汛,径流季节变化大(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融水补给——有汛高纬高山地区和干燥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出现断流)——河流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无汛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的互补关系——补给方向取决于三者相对水位高低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4)河流流量过程线图分析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1)流量的大小。
(2)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3)从曲线高峰区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4)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2.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表述了河流径流的特征和运动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河水的空间来源和时间变化的总体反映,它是由纵横坐标组成的坐标图。
具体判读步骤如下:(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单位及方法,特别是纵坐标应更加关注,如代表几个地理事物,各个地理事物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等。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185084ecaaedd3383c4d335.png)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1】自然界的水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的分布:海洋约占96.5%,淡水约占2.53%,可用淡水约占淡水总量的30.4%,大部分不可用。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均水量少。
2.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2)防止水体污染。
3.水污染来源:(1)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4.消除水污染:(1)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2)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提倡零排放;(3)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
5、水的净化方法⑴沉淀法包括静置沉淀和使用絮凝剂(如明矾)的吸附沉淀,可除去部分不溶性杂质;⑵过滤起到使不溶性杂质与水完全分离的作用;⑶吸附可除去水中的有色、有异味的杂质;⑷消毒一般使用漂白粉杀死水中的病毒和细菌;⑸是净水程度最高的方法,生活中可降低水的硬度。
6.过滤: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紧靠滤纸的三层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7.硬水与软水(1)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例如:江水等。
(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例如:蒸馏水等。
(3)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4)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知识点2】水的组成(1)水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在1.01×105Pa时,水的沸点为℃,水的凝固点为℃;在1.01×105Pa下,℃时的水密度最大,为1.0g/mL,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水能够溶解很多物质,是化学常用的溶剂。
(2)电解水实验现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同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3)电解水实验气体(正氧负氢)的检验: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中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气体量少,可能发出爆鸣声),是氢气。
初中化学《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4b67a60af1ffc4ffe47ac9c.png)
初中化学《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1、水的组成(1)电解水实验:正极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它是氧气;负极得到的气体能够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它是氢气,它们的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
(2)化学方程式(3)由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2、水的净化(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都属于混合物。
(2)天然水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不同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3)水有硬水、软水之分。
①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②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产生泡沫较多的水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易起浮渣的水是硬水。
③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
洗衣服不净、变硬,锅炉浪费燃料、损坏过热爆炸。
④硬水可软化。
蒸馏,煮沸。
3、爱护水资源(1)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2)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从工业、农业、生活三方面考虑)4、物质的组成与构成(1)物质组成。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2)物质构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等)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②分子的质量、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隔;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④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如,在电解水实验中,水分子可以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而氢原子和氧原子不可以再分,只是重新组合成氢分子、氧分子。
)1、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生存造成危害,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B)①减少向空气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数量,防止形成酸雨②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汗水经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⑤任意排放工业废水A、全部B、①④C、③④⑤D、②③④2、下列方法中可明显降低水的硬度的是(C)A、过滤B、静置C、煮沸D、混合3、过滤操作中,不必使用的仪器是(D)A、漏斗B、烧杯C、玻璃棒D、量筒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单质的(C)A、空气、铁粉B、水银、氧化汞C、二氧化硫、氧气D、冰、干冰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可以结合成分子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将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毫升,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6、能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A、ClB、2ClC、Cl2D、4Cl7、一个装有开水的热水瓶有时瓶塞会被顶开的原因是(D)A、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B、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增多C、水分子变大了D、水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体积膨胀8、右边方框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示意图是(D)9、经实验测定,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里面也只有一种元素)A、该物质一定是单质B、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D、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10、点燃下列各组混合物时,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C)(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燃烧才有可能爆炸)A、氢气和氧气B、天然气和空气C、氮气和氧气D、面粉粉尘和空气1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等,如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金由金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55cd20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2.png)
地球上的水知识点归纳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为生命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地球上,水存在于各种形式,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等等。
下面将对地球上的水知识点进行归纳。
1. 水循环水循环是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它包括蒸发、云的形成、降水和蒸发等环节。
蒸发是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当水蒸气冷却时,就会形成云。
云中的水颗粒聚集起来,就会形成降水形式,例如雨、雪、冰雹等。
这一过程不断地发生,使得水资源得以重新分配和利用,维持了地球上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地球表面的水地球表面的水主要包括海洋、河流和湖泊。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覆盖了地球表面的约70%。
海洋中的水不仅提供了食物资源,还对全球的气候和循环系统起着重要的影响。
河流和湖泊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它们是许多生物和人类社会的重要水源。
同时,河流还承担着水循环和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角色。
3. 冰川和冻土冰川是积雪在长时间的压力下形成的冰体,它们通常存在于高山地区和极地地区。
冰川是地球上的重要水库,其融化和流动会给下游地区带来淡水资源。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多地区的冰川正在快速消融,这对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冻土则是地球表面的一种特殊形态,它主要存在于寒冷地区的土壤中,起到了保护水资源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
4. 地下水地下水是存在于地下的水体,它主要由降水通过渗透进入地下形成。
地下水不仅是人类饮水和农业灌溉的重要来源,还供应给许多湿地和河流,维持了它们的生态系统。
然而,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和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通过合理管理和保护来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水资源管理由于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推进,水资源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水资源管理包括水的获取、分配、利用和保护等。
各国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法规,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地球上的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它不仅支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还满足了人类的基本需求。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4f4751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0.png)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总结一、水(H2O)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不易导电。
在常压下,水的冰点是0℃,沸点100℃。
在4℃时,密度最大,为1g/cm3,水结成冰,密度减小,体积变大。
1、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A.装置:水电解器B.电源种类:直流电C.水中加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D.化学反应:2H2O === 2H2↑+ O2↑ (负极和正极气体体积比为2:1 ,质量比为1:8)E.检验:正极产生: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负极产生: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2)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3)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的原因:氧气相对氢气更易溶于水;氧气与电极反应。
(4)化学式的含义:以水的化学式H2O为例①表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化学性质(1)通电分解2H2O=== 2H2↑+O2↑(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例如:H2O + 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 3、水的污染:(1)水资源情况: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水污染原因: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生活污水;农药化肥不合理施用。
(3)防止水污染措施:工业三废,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2024九年级化学人教版《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2024九年级化学人教版《自然界的水》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c69506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a.png)
知识点
目 录
CONTENTS
01 水资源及其利用 02 水的组成 03 物质的分类 04 化学式与化合价 05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思维导图
1
水资源及其利用
考点01 水资源及其利用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全球水资源现状
考点梳理
2.我国的水资源现状 3.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考点01 水资源及其利用
100%
考点05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典例精讲
【典例05-1】【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现代科技证明,葡萄酒中含有的白藜芦醇
(C14H12O3)具有美容养颜之功效。下列关于白藜芦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白藜芦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g
C.白藜芦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4:12:3
考点梳理
考点04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三、化合价 1.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2. 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考点梳理
考点04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三、化合价 3.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考点梳理
考点04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三、化合价 4.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比较
考点梳理
考点04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三、化合价 5.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典例精讲
【典例01-1】【保护水资源】2024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以水促和平”,水可以创造和平,
也可以引发冲突。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缺乏 B.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C.被污染的水体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D.农业上用喷灌和滴灌代替漫灌,可有效节约水资源
考点01 水资源及其利用
考点05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梳理
℃时
【典型题例】1.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2.微观模拟题:通过右图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___(填物质分类)。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反应。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
3.下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
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4.下列做法有利于防止水资源污染的是( )
①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③不用含磷洗衣
粉④将海水淡化 A.①②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5.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如图所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6.请观察下图,你能从中提取哪些有用的信息(至少写三点)
①
②
③
④
7.右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c 。
(2)该图中存在的三处明显错误是:
①;②;
③。
8.在农村人们常常饮用河水,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一般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
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
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河水→A(加入明矾)→B(沉淀)→C(过滤)→D(加入漂白粉)→净水
(1)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是;
(3)A步骤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4)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原因是;
(5)在过滤时,若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
9.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
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0.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带正电
C.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D.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11.我国已启动“嫦娥工程”探月计划,拟于2007年前发射绕月飞行的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
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A.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B.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C.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
12.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请填写构成物质的微粒有、、等。
如体温计中的汞是由构成的;用与人工降雨的干冰是由构成的;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和构成的。
13.下图中的大球表示氧原子,小球表示氢原子。
据图,试分别从物质组成、分子构成、物质变化的角度各说出一种观点:
①。
②。
③
14.用化学符号表示:
⑴钠元素⑵三个磷原子⑶氩气⑷氮气⑸两个氧分子⑹2个钙离子_____ 15.下列符号中“2”所表示的意义:
①2CO2;②2Cl
16.下面是部分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回答问题: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⑴上述粒子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是,属于阴离子的是,属于原子的是。
⑵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有。
17.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
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氧化物
18.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60
B. Au
C.O2
D.H
19.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 )
A.质子数和中子数
B.质子数和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
D.核电荷数和电子数
20.已知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与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21.右图表示的是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含量。
请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表示出的金属元素有种;
⑵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填元素
符号),它与含量占第一位的金属元素之间所形成化
合物的化学式是。
⑶假设铝元素全部以氧化铝的形式出现,则地壳中氧化
铝的质量分数是。
22.将右列与左列对应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⑴纯净物A.由同种元素组成⑴---()
⑵混合物B.由不同种物质组成⑵---()
⑶化合物C.分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原子⑶---()
⑷单质D.由一种物质组成⑷---()
⑸氧化物E.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