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环境描写作用
2020备战中考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2020备战中考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278029ec1c708a1284a4462.png)
环境描写的作用【一】含义: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1、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描写;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2、自然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自然景物的描写等。
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二】作用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2、渲染XX气氛(营造氛围)3、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4、烘托人物心情5、暗示人物的命运6、表现人物某性格7、深化主题(揭示文章主旨)【三】实战演练一、远行的童年记忆①又是麦浪翻滚时,这些金色的麦田,麦客撞开了我渐行渐远的童年记忆的大门。
②天刚刚有些微弱的无亮,那些头顶草帽、手持镰刀,挑着简单行囊的麦客便候鸟似地穿梭在乡村的道路上了。
布鞋的噗沓声带着一路风尘,随着麦香的气息惊扰了乡村的美梦。
天大亮时,村子中心的磨盘前已聚集了好多麦客。
男人头戴草帽,女人脖子上搭条毛巾。
他们衣着简朴,操着生硬的外地口音,有父子兄弟,也有夫妻相随,看起来都很壮实。
有雇主过来了,他们便簇拥上前,谈好价钱的人跟着去了,剩下的人则继续等待。
③村子地处川道。
家家户户都有七八亩地,人口多的甚至上十亩。
一晌太阳两阵风,麦子瞬间成熟。
若不及时收割,一场风雨就有可能让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
家家户户都很心急,男女老少齐上阵,忙不过来的人家便去请麦客。
父亲在煤矿上工作,不能回来,奶奶便张罗着叫麦客帮忙。
经过一番比较,特会算计的奶奶相中了一对夫妇,每亩价格比别人少两元钱。
奶奶说,女人割麦没有男人快,可是心细,两亩地少四元钱。
划算。
④母亲把夫要俩带到地头,指出地界就去忙了,只留下我照看。
天很热,男人和女人捋下袖子和裤腿,全副武装,拱着腰,低着头。
飞快地挥舞着镰刀。
男人在前边开道,割边做捆蝇;女人紧跟其后,边割边捆。
随着有节奏的唰唰声响,麦子便一排摔倒在脚踝前,用脚一勾、镰一挟,便成一抱麦子,三缠两绕后干净利索地绑出一个半人高的大麦捆来。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环境描写句段作用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环境描写句段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80df68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b.png)
一、环境描写(一)题型:1、联系前文内容,赏析第×段画线句的环境描写。
2、请分析第×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开头和结尾两处写景句有什么作用。
4、下面甲、乙两段文字都运用了环境描写,请从内心、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其作用。
(二)解题思路: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②表现地域风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空间等。
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人物心情。
③衬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
④为……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⑤埋下伏笔⑥揭示作品主题。
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时代背景)、社会关系。
②为人物性格描写做铺垫。
③暗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现实。
④推动情节发展。
⑤深化作品主题。
二、句段的作用开头语段的作用:1、内容上:①渲染气氛,揭示主题。
②设置悬念(以故事开头或以发问开篇),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或思考。
③开篇写景,为故事设置背景/由眼前景物引起下文的回忆。
④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⑤以诗词开篇,增加文采。
⑥交代故事起因,为下文作铺垫,是全文故事的大前提。
⑦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⑧概括介绍人物的性格品质(或事物特点),总领全篇。
⑨概括介绍人物特点(或开篇写景),与下文的某一内容形成对比。
2、结构上:①开门见山,开篇点题,统领全文。
②引起下文。
③总结全文(统摄全篇)。
✧中间段的作用:1、结构上:①承上启下;②呼应标题(开头、结尾);③做铺垫;④推动情节发展;⑤使文章脉络清晰。
2、内容上:①承接上文……,引出下文……;②强调……,点明中心;③若为插叙段,补充说明……的内容;④若为环境描写段,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展现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
✧结尾段的作用:(1)内容上:①点明中心(揭示中心,画龙点睛)。
②揭示主旨,引发读者对文中问题的注意和思考。
③深化中心(深化主题,升华文章的思想感情)。
④点题,揭示题旨。
⑤总结全文,评议文中人物。
⑥巧妙地揭示事实真相。
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的作用
![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9937102227916888486d760.png)
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的作用一、环境描写的含义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描写;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自然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自然景物的描写等。
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二、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⑪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交代季节、气候等。
例如:“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白杨》首段便交代了地点:使人初步感受到大戈壁的荒凉与贫瘠,为下文爸爸的沉思做了铺垫。
(2)为事件的发生渲染气氛例如“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哀的气氛,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
(3)烘托人物的心情例如: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鲁迅的《故乡》)这段环境描写渲染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一片萧条、苍凉、冷清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悲凉的心情,为全文一开始就定下了抑郁深沉的抒情笔调。
(4)为事件的发生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例如:《曹操煮酒论英雄》中“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
从人遥指天外龙挂”一句,因为天气的变化,引出了对“龙”的评论,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5)刻画人物心理,体现人物性格特征例如《一夜的工作》一文写周总理工作的环境:“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可以看出,总理生活多么简朴。
(6)象征、暗示等(7)深化作品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
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中,为了刻画人力车夫祥子的辛苦,揭示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作者极力刻画了日烈雨暴的情景。
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设计)
![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d4e302771fe910ef12df8c9.png)
南宁市第二十四中学中考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的作用沈璐露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典型文章,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2.把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重点:清晰环境描写作用的答题思路教学过程一、了解中考背景,明确环境描写的概念、分类和作用(一)(PPT)中考考试目标:能分析环境描写(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作用。
考点:环境描写是为表现人物形象和中心思想服务的。
1.能区分环境描写的基本方法(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
2.要学会能正确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题型:1.识别描写环境的方法;2.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3.对文中写作特色(环境描写)作点评(二)环境描写的含义(PPT,简单了解概念,学案,学生朗读)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社会环境: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情态、生活风尚、风土人情的描写;在具体的文章中则指对人物的活动有影响得阶级关系、人际关系、居室陈设等环境因素的描写。
自然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自然景物的描写等。
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三)环境描写的作用(PPT,学案,结合生活、课文事例简要说明)社会环境1.交代时代背景,社会风俗,思想观念2.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推动故事情节发展3.衬托人物心情;烘托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4.渲染氛围;奠定感情基调5.突出、深化主题二、重温课文经典1.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风筝》2.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羚羊木雕》)3.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
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
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斑羚飞渡》)4.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环境描写及作用教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环境描写及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71b0b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6.png)
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案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中招考点:、中招考点: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3、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环境描写在记叙文、小说的表情达意、烘托人物形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近五年中考题中只有2011年《漓江情韵》第2小题考过,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小题考过,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4、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对环境描写并不陌生,但在具体文本中答题时不知从哪些角度分析、答题不规范、不全面。
二、复习目标:二、复习目标:通过观察试题及其答案,学生能说出此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并能用此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评价任务: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设计一个活动:通过练习环境描写作用的相关题型,总结出说明文标题作用的答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导入导入同学们,寒假过后开学时总会下一场大雪,你们知道下这场大雪有什么作用吗?请在练习本上写出来,看看你们写出几条。
出示答案:1、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2、暗示了主人公的悲惨命运。
、暗示了主人公的悲惨命运。
3、揭露了凄惨的社会环、揭露了凄惨的社会环境。
4、与美好的寒假形成鲜明的对比。
、与美好的寒假形成鲜明的对比。
5、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6、为即将开始的悲惨故事埋下伏、为即将开始的悲惨故事埋下伏笔。
师总结:原来环境描写有这么多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深入文本去复习一下环境描写的作用。
复习目标复习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评价要点 要点归纳要点归纳通过观察实体题及其答案,学生能说出此类题型的答题 知识点回顾:知识点回顾: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种。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种。
记叙文阅读理解之环境描写的作用
![记叙文阅读理解之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dbc207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1e.png)
02 环境描写的分类
社会环境 一
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
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
以及民俗民风等。
0
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的
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二 自然环境
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 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 物等的描写、如日月山川、 花草树木、阴晴雨雪等。
03 分析环境描写步骤
环境描写推动着故事情节的 发展,为下文埋伏笔,作铺 垫。
深化文章中心(主题)
叙事类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最 终都是为了深化文章的主题, 答题时必须要结合文章中心 (主题)来达。
04 环境的作用
对于环境描写的作用,我们可从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 品的时代背景。 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 ③刻画人物性格、预示人物命运。 ④推动情节的发展。 ⑤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⑥突出主题。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属于 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答案: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作用是既交代了 当时橄榄坝自然环境恶劣,又为下文赞美人 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出一个美丽富饶的新橄 榄坝做了铺垫。
解析:划横线的句子描写的是自然景物,因此属于自 然环境描写。此处描写既交代了当时橄榄坝自然环境 恶劣,又为下文赞美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出一个美 丽富饶的新橄榄坝做了铺垫。
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
Thank you 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
文字内容
文章第一自然段中划横线句子描写了破庙的环 境,这样的环境描写说明了什么? 答案:说明李时珍师徒采药时住的破庙条件很 差,突出了李时珍师徒不畏艰辛,一心采药的 优秀品质。
文章最后自然段中划横线句子,这样的环境描写的作 用什么? 答案:在夜已深了的时候,李时珍还在左边记录白天 的成果,可见他非常的努力,刻苦。
环境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环境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041a7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7a.png)
环境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主要有衬托心理、承上启下、渲染气氛、预示命运、暗示主旨等。
一、衬托心理借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正衬就是通过描写与人物某种心理的色调一致的景物,烘托人物心情。
如《羚羊木雕》中的“月亮出来了,冷冷的”——“冷冷的”月光与“我”的伤心的色调是一致的,恰当地从正面衬托出“我”的心情。
反衬就是描绘与人物心理的色调截然相反的景物,从反面烘托人物的心情。
如以“哀景”写“乐”和以“乐景”写“哀”,皆属此类。
★解题要诀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是为了衬托人物心理的标志有二:1.该环境描写所在的段落中,或其前一段或其后一段有对人物相关的心理(情绪)的描写;2.所描写的环境表现出来的色调与人物心理相一致。
【讲中有练】爱,有时是一种错误①在朝霞甩下的水袖里,忽地有了一片晃眼的色彩,温柔地旋开细嫩的花瓣,在秋天里微微地颤动,草地一下子灿烂起来。
②父亲催促我快些,我也只好收回眼神,奔向学校。
③一天很快在挂念中过去了,再见到它们时,太阳在遥远的地方正在落下。
那些花儿,褪尽了初绽的青涩,在夕阳里灼灼地期盼着。
高大的棕榈投下灰暗的影子,而花儿们却如同太阳一般抵抗着黑暗,在影子里依旧晃眼。
④父亲笑着问我:“喜欢么?太阳花很漂亮呢!”⑤太阳花?怪不得让人那样喜欢,多可爱啊!⑥很快,我的窗台上也有了一盆太阳花,茂密的叶子托着玲珑的花蕾,隔着玻璃窗,冲着我甜甜地笑。
相信过不了多久,我的窗台就会如同清晨的阳光一样灿烂,而我也将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彩霞,每天,每夜。
我细心地浇水,呵护,太阳花在我满怀的期待中成长。
⑦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
转眼就临近期末考试了,以学习为主的我并没有发现自己遗忘了什么。
⑧终于考完了,我扔下书包,亲近着久违的蓝天、阔别的草地,可心里总有块地方空着,似乎是我忘记了什么。
我开始清理房间,准备过一个快乐的寒假。
拉开窗帘的一刹那,我像是忽然清醒起来,窗台上本该有一片彩霞——我的太阳花!可是,一切都不一样了:它的枝条枯黄,唯一的一个花蕾凋零了,低垂着脑袋。
2024-2025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讲练 记叙文阅读理解之环境考点(原卷版+解析版)
![2024-2025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讲练 记叙文阅读理解之环境考点(原卷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be15a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79.png)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事件发生的场所。
描写自然环境可以渲染、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推动情节的发展等。
社会环境比自然环境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提供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而且对人物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有重要的影响,使人物的性格作品的主题富有时代感。
社会环境的描写,一般以两种方式展开:一是通过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情景的展示,为人物活动提供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二是通过对人物生活的具体环境的陈设、格局色调的描绘,来烘托人物的秉性气质和志趣爱好。
在小说阅读中要特别注意环境与环境之间环境与情节之间、环境与人物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分析环境描写,了解它在文章中的作用,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物形象,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环境的考法目前较为多样,常见的是环境作用、跟环境有关的环境词赏析、环境描写语句赏析等。
【常见问法】1. 文章对……的环境进行描写,有何作用?2. 请在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它的作用。
3. 试简要分析第×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考点一、环境作用【答题模式】①内容上写了.....,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②渲染......氛围(必须跟整个故事的感情基调相一致),为全文奠定了...... 的感情基调;③烘托XX(人物)......心情或衬托XX(人物)......性格(特点);暗示XX(人物)人物命运或者故事的结局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做铺垫/埋下伏笔。
⑤突出/深化主题,表达了作者......(情感)或表现了XX(人物)......品质。
知识点巧记:渲主人背节【思路分析】中考选文往往是文质兼美、人文内涵丰富、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叙事性散文或小说等)。
叙事性文学作品经常要借助环境描写来刻画人物,展开情节,深化主题。
所以,解答环境描写作用的问题,我们要从环境本身的特点、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综合考虑。
5、初中记叙文:环境描写的分类及其作用
![5、初中记叙文:环境描写的分类及其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745b34f111f18583d05ad5.png)
语文辅导讲义讲义编号课题环境描写的作用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目的1、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内容一、环境描写的含义、分类及其作用1、环境描写的含义什么是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2、环境描写的分类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万物的描写,如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雨雷电等自然景观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和生活环境等的描写,包括城镇、农村、工厂、军营、机关、学校、商店等人物活动场所和地域风情、风俗习惯等社会风情的描写。
注意:实际上两者又是不可分割的。
不存在完全脱离社会环境的纯自然环境的描写;也不存在不包含一点自然环境的社会环境描写。
思考: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先看这样一篇文章:“一天,小明拿着外婆给自己做的新棉衣,高高兴兴回家去,路过一条小河,发现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在水里,一群人站在岸上指手划脚说着什么。
小明顾不上多想,急忙跳入水中,将孩子拉了上来,并不容分说给他穿上棉衣。
”看了这件事,你们知道小明做了一件好事,还是做了一件坏事?作者对这件事的态度是赞扬,是嘲笑,还是批评?不清楚。
为什么不清楚?因为文中缺少必要的环境描写。
如果加上环境描写,文章的中心就会一目了然,而且有趣的是,加上不同的环境描写,文章会表现出明显不同的中心:环境一:“数九严冬,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呼呼的北风刮在人的脸上像刀割一样疼,天快要黑了。
小明疾步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听到远处传来‘救命’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小明将失足落水的儿童救上岸,并给他穿上棉衣,无疑是一种英勇救人的壮举。
环境二:“金秋十月,天高云淡,秋风吹来,让人感到阵阵寒意。
丰收的田野上,一条小河缓缓流过。
一群农村孩子在冬泳队教练的带领下正在热身,为两个月后的冬泳比赛做准备,一个孩子已经下水……”在这种情况下,小明“急忙跳入水中,将孩子拉了上来”,虽说是出于好心,但他在不了解事情真象的情况下冒然采取行动,就显得很鲁莽。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文环境描写作用题课件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文环境描写作用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85071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0.png)
《洁白的木槿花》
⑤两天后,按廖医生吩咐,又该去他家。可母亲不想去。这天, 廖医生竟找上门了。廖医生见我的腿,把母亲狠狠训了一顿:“你是 拿你儿子的腿开玩笑。如果你儿子的腿废,有你后悔的!”
⑥这时,廖医生见我家门前的木槿花,惊喜地喊:“啊,你这里 有这么多木槿花!”廖医生对母亲说:“这些木槿花都是钱,一两木 槿花值两元钱。木槿花是味好中药,能治病。”母亲不相信:“木槿 花真能卖钱?”廖医生望着一脸惊喜的母亲说:“还能骗你不成?你 摘了这些花卖给我。”母亲高兴地答应了。拿了篮子,把木槿花全摘 下来了。廖医生拿称一称,竟有一斤。廖医生说:“好,你再不欠我 的钱了。”下回,母亲驮着我去廖医生家时,就带一点木槿花去。母 亲不但不给廖医生钱,廖医生反而给母亲点钱。
3.情节方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设悬念;开头结尾的环 境描写相呼应;结构完整;交代故事背景。
例4: 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
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 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玄德曰:“谁能当 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 操耳!”
例6:结合故事前提概要的内容,分析《祝福》结尾处环境描写的
作用。
写作对象
(故事前提概要:祥林嫂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 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 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 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 外,贺老六因伤寒病复发而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 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 “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祥到林了嫂的“结局阴间”还要受苦。 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 她沿街乞讨,在鲁镇一年一度的“祝福”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 头。)
中考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之作用题(环境描写的作用)
![中考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之作用题(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a18e60d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2.png)
⑤于是,我决定要靠自己挣钱买一支钢笔。这个念头一产生,我就 冒雨朝火车站走去。火车站附近有座坡度很陡的桥,一些大孩子常等 在坡下,帮拉货的车夫们把手推车推上坡,可讨得五分钱或一角钱。
⑥我走到那座桥下,站在一棵树下躲雨。等许久,不见有手推车 来。风越刮越大,雨越下越急,雨点噼噼啪啪地抽打着肥大的杨树叶, 雨水冲刷着马路。马路上不见一个行人,只有公共汽车偶尔经过。远 处除了几根电线杆子,就迷迷蒙蒙地看不清楚什么了。
常见命题题型
1.(2022安徽中考题)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具有象征意义,请联系 全文简要分析。 2.(2022·四川南充·中考真题)文本第①段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 用?请简要作答。 3.(2023辽宁阜新中考题)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 法?有什么作用? 4.(2023江西中考题)结合小说内容,分析文中描写环境的画横线 语句的作用。
记叙文 中考专题复习 阅读
题型五:作用题之环境描写的作用
考点导图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 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 款适合你
课文回顾
鲁迅《故乡》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 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当堂训练
《风雪夜》凌鼎年
小说开头对于“风雪夜”的描写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开头运用环境描写, 1.写风雪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 环境本身
2.为人物出场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氛围; 环境本身
3.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情节
4.深化主题,虽是世纪寒潮,但人情温暖,突出杨
老头的善良。
主旨、人物
第一支钢笔 梁晓声
⑧他刚将车拉到大桥坡下,我便从树下一跃而出,大声地问:“要帮一把吗?”
中考记叙文阅读--环境描写作用
![中考记叙文阅读--环境描写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0d2bce059eef8c75ebfb3ab.png)
环境描写题目线索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
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的描写。
社会环境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气氛以及人际关系等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3,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4,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5,推动故事情节开展。
6,象征暗示作用。
7比照衬托,也叫衬托。
8,揭示或深化小说主题。
9,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审美愉悦。
常见类型:指定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答题方法: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2表现了……地域风格;提示了……时间、季节;渲染营造了……气氛;指出相关语句揭示了……社会现实。
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关系:衬托人物……心理;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推动故事情节的开展,为下文……内容埋下伏笔,做铺垫。
分析环境描写对中心的作用:深化了文章……主题〔中心〕。
标题的主要作用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2,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或主要人物。
3,点明文章线索或感情线索。
4,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5,揭示文章主旨。
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富有哲理,引人思考。
7,标题本身的表达效果〔修辞人称表达方式等〕常见题型:1,文章的标题有什么含义?2 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3,文章以此为标题,好不好?好在哪里?4,结合内容拟写标题或小标题?解题方法:1,表层义和深层义。
2,蕴含的感情。
如?枣核?3,修辞及作用〔比喻、拟人、双关等〕。
4,揭示中心、主题。
5,结构上是否是线索。
6,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线索: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主线,是谋篇布局的重要因素。
考点突破:1,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
人物、事物、事件、时间、地点、作者情感变化。
2,关注文章的标题,很多标题直接揭示了线索,有的包含着线索的因素。
3,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的作用”》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的作用”》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6cc35028ea81c759f57868.png)
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二)环境描写的作用一、答题策略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作用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展示人物性格,交代故事发生时间等背景,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的作用是交代社会时代大背景,突出浓郁的地域风情。
1、自然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的描写,如日月山川、花草树木、阴晴雨雪等。
作用:(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如《孤独之旅》中,小说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
(2)渲染气氛。
如《故乡》:“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这段环境描写,描绘了故乡萧瑟的景象,渲染了农村萧条、荒凉、沉寂的气氛。
(3)烘托人物心情。
如《羚羊木雕》“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烘托出“我”悲凉、哀伤的心情。
(4)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如《故乡》“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一种朦胧的憧憬。
1(5)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如《智取生辰冈》好几处着力写天气,写太阳、写树林,不仅可以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同时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开展。
(6)深化作品主题。
《祝福》最后一段写热闹祥和的祝福景象,与祥林嫂的惨死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礼教杀人、人性冷漠这一主题的揭露。
(7)象征、暗示。
如《孔乙己》最后的环境描写,“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2、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
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
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
社会环境的描写应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
记叙文阅读之描写的作用
![记叙文阅读之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6da90d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0.png)
记叙文阅读之描写的作用描写是记叙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能够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要表达的内容。
描写作用于记叙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描写可以帮助读者形象地认识环境和场景。
通过描写的方式,作者可以将读者带入一个特定的空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发生的背景和环境。
描述一个静谧的夜晚,叙述一场热闹而繁忙的市集,描写一个美丽的风景等等。
这些描写可以使读者感受到环境的氛围和气氛,进一步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理解。
第二,描写可以帮助读者形象地认识人物形象。
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举止、言行和表情等方面的细节,可以使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内心世界。
通过描写一个人的面容,可以读者对他的外貌有一个清晰的形象;通过描写一个人的举止和言行,可以使读者对他的性格特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这种描写方式可以使读者更加贴近人物,进一步加深对人物的感情。
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感受情感和情绪。
通过描写的方式,作者可以将读者带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情绪。
通过描写一个人的忧伤、喜悦、愤怒等情绪,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情绪的强烈和真实。
这种描写方式可以使读者与人物产生共鸣,增加故事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第四,描写可以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通过精确、生动的描写,可以使故事更加丰富多彩,增添一些细节和色彩。
这些描写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故事更加吸引人。
通过描写一个令人惊喜的转折、一个意外的发现,或者一个引人入胜的冒险,都可以使故事更加紧凑和吸引人,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描写在记叙文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环境、人物形象和情感,增强读者对故事的理解和共鸣;描写也可以提升故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故事更加精彩和引人入胜。
在写记叙文时,我们应该注重对环境、人物和情感的描写,使故事更加生动、丰富和有趣。
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0b0d15377232f60ddcca1d9.png)
【参考答案】文段中画线处的景物描 写的作用是渲染兄弟俩因家庭贫困而不能 同时圆大学梦的凄凉气氛。
★解题要诀
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是为了预示人物或 事物的命运的主要标志是:下文有与该环境 描写表现出来的生命状态相契合的内容。 选文见《爱,有时是一种错误》 请指出文章第⑧段中画线处的景物描写 的作用。 答:
二、承上启下
环境描写有时既能紧接上文,又能引出 下文中的相关内容。如《最后一课》中“画 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 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这一环境描写 既承接上文,又引出小弗郎士去上学的相关 内容。
★解题要诀
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如果符合以下 两条标准,其作用就是承上启下。1.该 环境描写位于两个段落之间;2.上下文 所写的内容都与这一描写密切相关—— 至少要能看出一定的“痕迹”。
又如《荷花淀》中对荷花淀正午风光的那 段描写:“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 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 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 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暗示了一场激烈的 战斗,将在这清香四溢的环境中展开;不仅 如此,对荷花的形象传神、充满寓意的描写, 还在暗示着白洋淀妇女的成长前途——粉色 的荷花都成了“监视白洋淀”的哨兵,昔日 粉妆的女人们,也将成为保卫白洋淀的战士。
祖母的葵花
①祖母伺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 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②在我的记忆里,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大朵大 朵一朵一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总也开不败。 ③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 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子间,灿烂地笑着。南瓜多数是趴在 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得很远很远。像对遥远的他方怀 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似的,在一路的追寻中, 绽放大朵大朵的黄花,黄得很浓艳。 ④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做“乌子”的。它像爬山虎似的, 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 裹住了才罢休。忽一日,花哗啦啦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 插了满头黄花,美得让人心醉。
浅析记叙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浅析记叙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5f6ff2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8.png)
浅析记叙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记叙文通常是一种讲述故事或叙述事件的文体,在记叙文中,景物描写是一种常用的手段,它可以为文章增添生动的细节,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首先,景物描写可以营造氛围。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可以为故事营造一种特定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故事中的环境和气氛。
例如,当描写的是一片茂盛的森林时,可以使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神秘;当描写的是一座废弃的城堡时,可以使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悠久和苍凉。
其次,景物描写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
人物的性格常常与周围的环境有关,因此,通过对人物周围的景物的描写,可以对人物的性格进行暗示。
例如,当一个人住在一个整洁干净的房间里时,可以暗示这个人是一个有条理、有规律的人;当一个人住在一个杂乱无章的房间里时,可以暗示这个人是一个没有规律、随性的人。
此外,景物描写还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人类的视觉是最敏锐的感官之一,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可以让读者在文章中看到自己想象不到的东西,更能抓住读者的眼球。
景物描写也可以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故事中的场景,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故事的情节。
例如,当描写的是一座破旧的房屋时,读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并且可以通过这座房屋的破旧程度来判断故事发生的时间。
最后,景物描写还可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人类有强烈的视觉冲动,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可以让读者在阅读文章时感受到自己亲身经历的感觉,使读者更容易被文章所感染。
例如,当描写的是一片茂盛的花海时,读者可以感受到花海中花的香气和颜色的缤纷,使读者更容易被文章所感染。
总的来说,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营造氛围,还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因此,作者在写记叙文时应该注意使用景物描写来为文章增添生动的细节。
在结尾中,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文章中所讨论的内容,并给出自己的结论或建议。
总之,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者应该注意在写作时使用景物描写来为文章增添生动的细节,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的作用”》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的作用”》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d9954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b.png)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的作用”》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可以用来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季节、气候等,增加真实感,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寄托人物思想感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甚至可以用来象征或暗示。
社会环境描写则可以用来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关系,描写作品的时代背景,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
在阅读时,我们可以根据环境描写来理解故事背景和主题,增强阅读的体验。
删除问题段落。
丑兵》这篇小说,通过对___的描写,展现了新兵入伍时的生活场景。
___长相丑陋,但他却非常热心,对任何事情都充满热情。
他的口齿不太清楚,经常将“___”字读成“狗”字,导致他的排长被称为“狗排长”。
春节期间,慰问团来到部队慰问演出,政治处指派十个公差去当临时服务员。
在排长指挥下,九个战士都换上了新军装,但丑兵王三社却在关键时刻回来了,破坏了排长的兴致。
这个情节揭示了新兵入伍时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做了铺垫。
我调侃丑兵:“排长,你要出公差吗?我也算一个。
”战士们听后哈哈大笑。
小豆子也接着说:“老卡,你还是去敲钟吧!”丑兵脸色难看,慢慢地退出门去。
后来,他向连里打了一个报告,去生产组喂猪了。
三年后,我已成为副连长,主管后勤工作。
1979年初,中越边境关系紧张,战争一触即发。
全连除了丑兵,每个人都写了请战书。
晚上,支委会讨论去南边的人员名单,丑兵闯了进来,表示自己想上前线。
他被批准了,开完欢送会后,我去找他,他正在用玉米糊糊喂___。
他告诉我自己抱着拼将一死的决心,但也说了自己爱美之心,引以为___被称为___。
他还给我递了一部小说手稿,让我处理。
几个月后,战友来信,但丑兵和小豆子却杳无音讯。
他抬起头,望着半山上的学校,感到它的孤独。
他想了想,说:“要撤就撤吧,我宁愿少挣几百块钱,留在这里教那些想在这里上学的孩子。
”她想说些什么,停了一下,说:“上级的意思是让这些学生去中心小学上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描写题目线索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
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的描写。
社会环境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3,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4,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5,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6,象征暗示作用。
7对比烘托,也叫衬托。
8,揭示或深化小说主题。
9,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审美愉悦。
常见类型:指定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答题方法: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2表现了……地域风格;提示了……时间、季节;渲染营造了……氛围;指出相关语句揭示了……社会现实。
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关系:衬托人物……心理;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内容埋下伏笔,做铺垫。
分析环境描写对中心的作用:深化了文章……主题(中心)。
标题的主要作用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 2,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或主要人物。
3,点明文章线索或感情线索。
4,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5,揭示文章主旨。
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富有哲理,引人思考。
7,标题本身的表达效果(修辞人称表达方式等)常见题型:1,文章的标题有什么含义2 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3,文章以此为标题,好不好好在哪里4,结合内容拟写标题或小标题解题方法:1,表层义和深层义。
2,蕴含的感情。
如《枣核》3,修辞及作用(比喻、拟人、双关等)。
4,揭示中心、主题。
5,结构上是否是线索。
6,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线索: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主线,是谋篇布局的重要因素。
考点突破:1,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
人物、事物、事件、时间、地点、作者情感变化。
2,关注文章的标题,很多标题直接揭示了线索,有的包含着线索的因素。
3,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反复句显示了散文的脉络层次,4,找出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美好的约定①搬完家,没用的东西,整理出一大堆,全放在楼下的贮藏室里,碍手碍脚的,真烦。
②周末的早晨,还在梦中,听到有人在楼下喊:“收废品喽!”好不容易睡个懒觉,翻个身,又睡去。
心想,反正收废品的还会来,再等等。
③不料,一连好几天,收废品的人,却再也没有来。
每天进进出出,在一堆没用的报纸和箱子之间,挤来挤去,别扭透了。
④那天,上街买菜,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中年男子,正在路边的店铺收购旧纸箱,我赶快上前询问:“你上门收购吗能不能跟我跑一趟”男子笑笑:“行呀!等我收拾好就跟你走!”忽然,他像想起了什么,又问:“你住哪个小区”⑤我用手指指前方:“就在前面那个小区。
”不料,男子立刻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我不去了!”“真奇怪,有钱不赚”我不解地问。
男子只是微笑着摇头,不再说什么。
更奇怪的是,接下来的几天,我又遇到两个收购废品的,只要提到小区的位置,他们同样摇头拒绝。
在我再三地追问下,终于有一个人透露说:“那是疯婆子的地盘,我们可不能跟她抢生意!”⑥疯婆子,何许人也居然能吓退这么多同行依稀记起来,周末那天,在楼下吆喝的,正是女高音。
我的好奇心,越发强烈起来。
终于又等到周末,上午8点左右,听到有人在楼下吆喝收废品,我飞速下楼,想要一睹“疯婆子”的真面目。
⑦让我大失所望的是,疯婆子半点也不凶,更没有想像中的彪悍,她年约50多岁,人很瘦弱,笑眯眯的表情,说话也和风细雨。
就在我整理废品时,看到邻居们仿佛约好了一般,纷纷下楼,将没用的东西全拎出来。
⑧住在楼下的刘婶,给我的印象,是相当小气的那种人。
有好几次,我曾看到她为了几毛钱和卖菜的小贩斤斤计较。
奇怪的是,今天的她,在卖废品时,一反常态,不仅没有计较价格,有些东西简直是半卖半送。
⑨可能是看出了我的惊讶,刘婶悄声说:“你不认识疯婆子吧她和我娘家是一个村子里的,命好苦!丈夫外出打工,出了事故,一直瘫痪在床上。
一双儿女都要上学,家里全靠她一人支撑,每天起早贪黑种地,农闲时还要做点小生意。
一次,丈夫生病,家里的房子漏雨。
她急火攻心,昏厥过去,再醒来,居然开始胡言乱语,疯疯癫癫。
⑩村里人看她实在可怜,就凑钱买了辆旧三轮车,让她进城收废品,虽然累,总比死守着两亩薄田要好一些。
她因为要照顾生病的丈夫,不敢离家太远,就在公园附近这几个小区转,最开始,还有同行抢生意,了解到她的故事之后,他们就有了一个悄悄的约定,谁也不许到疯婆子的地盘上去!还有,咱们小区里的人,只要家里有了废品,都会给疯婆子留着,就算她一周只来一次,也要等着。
日子好过一些了,她犯病的次数,越来越少,竟再也不疯了呢!”刘婶笑着上楼去了。
我转身,又搜集了一摞旧书报,趁疯婆子忙着称邻居家的东西,悄悄放到了她的三轮车上。
从此,我家所有的废品,都分类整理好,整整齐齐堆放着,每天进进出出时,却不再感到碍事,心情却多了几分愉悦。
因为,我和邻居们一样,开始悄悄遵守一份美好的约定。
1.小说的题目是“美好的约定”,从全文看,文中具体有哪些“约定”2.选文第⑨⑩段用了哪种记叙顺序主要作用是什么(3分)3.分析第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悄悄”的表达效果。
(3分)4.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5.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3分)6.仔细揣摩文章主题,谈谈你的阅读感悟。
高高的玉米吉姆•卡尔顿坐在厨房的窗边,望着烈日照射下的玉米地。
今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他家屋子的周围满眼都是高高的玉米。
他的妻子休伊站在水槽边,用凉水洗胡萝卜。
她时不时看一眼外面的天空。
她巴望着天上出现云块,但还是烈日当空,看上去令人不安。
已经二十七天没有下一滴雨了。
吉姆抬头瞧一眼不见一丝云彩的蓝天,叹一口气。
“旱得太久了。
眼睁睁地看着叶子被晒得卷起来,真拿老天爷没办法。
”顿了一顿,他又说,“不过,担心也没什么用,只会让心情变得更糟。
”休伊是个壮实的女人,今年四十出头。
她把胡萝卜放入水槽,然后擦干双手,向她的丈夫走过去。
吉姆坐在轮椅里,一只脚往前伸着。
一个月前,他翻修谷仓的时候,不小心从高处摔到了地面上,造成腿部骨折。
X光检查显示他的脊椎骨也受到了损伤。
至于受损程度、吉姆以后是否还能行走,大夫当时还说不准。
休伊站在轮椅一侧,轻轻抚摩着吉姆的脖子。
“你说的有道理。
”她低头看着他说道,“确实,干旱太让人焦心了。
”她瞅着窗外自家的菜园。
他俩曾商量不去管园子里的蔬菜,让它们在烈日下自生自灭。
但他们家那三百英亩的玉米地,不管不行啊。
她弯腰吻了一下他的头。
“咱们会没事的。
”她平静地说。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吉姆的邻居帕皮•迪克森家的玉米叶子开始发黄、卷曲。
一天,休伊刚从菜园干活回来。
吉姆告诉她,他刚刚跟帕皮通过电话。
帕皮家的玉米不行了,几乎看不到穗子,连梗都被晒黄了。
“帕皮说,如果这个周末还不下雨的话,他要把他地里的玉米全部犁掉。
”吉姆显得忧心忡忡。
“全部犁掉”休伊看了吉姆一眼。
“他是那样打算的。
可能他过分操心了。
我们家的玉米种子跟他家是一样的,又是同时种下去的。
可是我觉得我们家的玉米眼下还长得好好的。
”又过了几天,休伊从镇上办事回来。
吉姆听到她开门的声音。
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和她打招呼。
她走进屋里,目光中满是疑惑。
吉姆正襟危坐,但脸上满是笑容。
她放下背着的包。
“你不会是要告诉我,”她说,“天就要下暴雨了吧。
”“比那个好多了。
刚才医生打电话来,说我后来的X光片看起来很好,比预想的要好。
”吉姆顿了一下。
他笑得更灿烂了。
“医生估计我下个月就能走动了。
”“能走”她直盯着他的眼睛,“他真的说你还能走”她弯下腰,双手捧住吉姆的脸颊。
“这个消息真是太好了!”她含笑说道,忽然跳了起来,在屋子里轻快地转了几个圈。
“这个消息是不是比下暴雨还要好”“啊,是的,亲爱的。
比下暴雨好上一百倍。
”“你知道,”他握住她的双手,“一个月前,我不知道今后咱们怎么生活,净朝坏处想了。
然后来了好消息,干旱一下子变得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是啊。
那以后我就不用夜里偷偷摸摸去浇水了。
”“你是说,给菜园浇水”“菜园,还有从这屋子能看到的所有玉米地。
”“玉米地”吉姆两眼盯着她看。
“面对天灾,我还能做什么呢我改变不了天气,只能让你眼睛能看到的玉米长得好些。
”她微笑着说。
屋外,依然是满眼的高高的玉米。
7.小说多次写到“烈日”“干旱”,有什么作用(2分)8.品味下面句子,揣摩人物说话时的心情。
(4分)(1)“旱得太久了。
眼睁睁地看着叶子被晒得卷起来,真拿老天爷没办法。
”顿了一顿,他又说,“不过,担心也没什么用,只会让心情变得更糟。
”(2)“能走”她直盯着他的眼睛,“他真的说你还能走”她弯下腰,双手捧住吉姆的脸颊。
9.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休伊这个人物形象。
(3分)10.小说以“高高的玉米”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界河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二百公尺内为禁区。
大约三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驻扎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之为“那边的人”。
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
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
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
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
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第一个偷偷潜下河的是一位中士。
一天早晨,中士下河潜入水中。
不久当其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
翌日,又是两个士兵下河去了。
没有再能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声,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
一听到潺潺流水,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
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
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
现在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可司令部的命令却是……“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忿忿地诅咒道。
夜里,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远处,滔滔的河水声萦绕在他的耳际,仿佛家乡节日演奏的合唱,令他不得一丝安宁。
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其他的士兵正睡得很香,最后,他也渐渐进入了梦乡。
他做了一个梦,一个噩梦。
起先,他似乎见到了它——一条河。
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
他站在岸边,正欲跃入水中。
一瞬间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个肤色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她正待他奔来,可是他没有能朝他跑去,因为一只无形的手仿佛紧紧攫住了他的后背。
他醒了过来,精疲力竭,天还没有亮……终于来到河边。
他停下脚步注视着它。
瞧这河!一连几个小时他都在担心这只是一种想象,抑或只是他们的一种幻觉,一种错觉。
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
一俟他赤裸的身躯进入水中,承受了两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还留有两颗子弹刻下的疤痕的肉体,顿时感到变成了另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