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
小学生德育工作计划5篇
小学生德育工作计划5篇小学生德育工作计划5篇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
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
以下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小学生德育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小学生德育工作计划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力争使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特色。
二、工作目标1、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2、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学做真人。
三、工作重点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对班主任队伍,尤其是年轻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
教会班主任科学、合法、合情、合理、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
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
利用班校会时间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教导处将采取“推门听课”的形式抽查各班班会情况;3、继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通过主题班会、演讲、广播、板报宣传及各种小型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及审美意识;4、通过形式不同的家访,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
利用社区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办好家长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
四、具体工作1、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1)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
要花大力气建设好一支坚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工作队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本学期将继续实行值班领导、值班教师和值周学生的检查制度,做到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资】小学生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树立良好的榜样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重要途径。
态度和品德的培养方式
3.利用群体约定 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和约定,对其成员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能够其
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就会受到来自 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做出 群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
动的现象。 服从是指主体对于某种行为本身的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时,由于某种
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遵从这种行为要求的现象。 在依从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2.认同 认同是个体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
教学实训 思考并讨论自己小时候接受的 思想品德教育。
THANK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一般来讲,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出现言行一致和不
一致的分化。其原因在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行为比较简单,不善于掩蔽自己的行 为,所想、所说、所作比较一致,但这种一致性的水平是比较低的。年龄较大的 儿童,行为比较复杂,逐渐学会掩蔽自己的行为,致使言行不一致。
影响小学生态度和品德形成的因素
1.外部因素 (1)家庭教育 (2)社会风气 (3)学校教育 (4)同伴群体 2.内部因素 (1)认知失调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知
影响小学生态度和品德形成的因素
1.外部因素 (1)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家庭结构、心理氛围,家长对学生的教养方式,家长的心理素质、 品德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等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2)社会风气
培养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法研究
培养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法研究家长送孩子进入小学,决不意味着已经完成了教育的任务,还必须密切配合学校,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小学是基础教育,也是启蒙教育。
在这一阶段,儿童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思想品德、为习惯、兴趣爱好、性格、意志、能力等正在形成时期,发展的好坏,对今后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正像俗话说的“万丈高楼奠于基石,苍劲大树始于幼苗"。
"根深才能蒂固"。
小学阶段孩子基础打得好,打得牢固,今后成才才有希望。
相反,如果基础打不好,再进行补偿教育就困难多了。
要把孩子培养好,就要有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
什么是标?就是培养人的方向和标准,也就是说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从思想上弄清楚这个问题很重要,就像搞一个大的工程一样,总要首先有一个大的蓝图,有了总体设计,再进行具体建造就不会走大样了。
家长要根据国家制订的培养目标,积极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精心的培养,这是搞好家庭教育的重要环节。
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呢?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的有关小学改育的要求,应该是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二,使孩子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等优良品德,具有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等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具有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要使孩子具有阅读、表达、计算的基本能力,学到一些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智力上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体魄,养成爱美的情趣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以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上述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两个方面提出来。
培养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孩子成为"全面发展、和谐发是的人"。
小学生品德素养品德成长发展记录月度自评怎么写
小学生品德素养品德成长发展记录月度自评怎么写
(一)我这个学期以来,思想品德好,学习积极性高,严格遵守学习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学校及老师的安排,讲究卫生,助人为乐,团结同学,我想参加学习及卫生的评比。
(二)我这个学期以来,思想品德好,学习、卫生较上个学期有所好转,纪律性差,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够,活跃,课堂发言好。
我想参加发言评比。
(三)这个学期,我在学校见到老师就问好。
上课偶尔会讲小话,做作业三心二意,常常考不到100分。
我的卫生也不是很好,有时垃圾都懒得去丢,都是放在抽屉里,放学再去丢。
我想参评“书写之星”发言之星”和“朗读之星”因为我字写得漂亮,上课发言积极,朗读好听,所以想参选这些!
(四)这个学期,我在品德、学习、纪律、卫生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任务,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生活中能帮助同学,热爱劳动。
但是我的缺点也不少,写字不认真,做作业粗心大意,学习不主动。
以后我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成为一个优秀的好学生。
(五)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对自身的自我鉴定如下:
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
在学习当中,我不爱发言,争取在下学期能够做到积极举手发言。
品德还不错,下学期再接再厉。
纪律不是很好,在课堂上会讲小话,下学期一定改正。
卫生能够做到讲究卫生,我会继续保持。
以上是我自身对本学期的自我签定。
我要改掉所有的缺点,争取下学斯做个好学生。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小学阶段是6~7岁至11~12岁,称之为儿童期,这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初级阶段。
其发展性更多地体现在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做到会做的过程。
在这一阶段,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将会对他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那么,从思想品德发展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到底具有哪些特点呢?稚嫩性是指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在人生全过程中处于萌芽状态。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由于受身心发展年龄特征的影响,思想表现单纯幼稚,道德认识具有明显的表面性和具体性。
人们常说,儿童像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语言,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这反映出儿童思想的纯洁无瑕和可塑性强的特点。
这为儿童思想和道德行为的社会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会不断的遇到儿童的本能的行为与冲动被成人强化或改造,与此同时,儿童一方面体验着与成人和谐一致的愉快,另一方面体验着不一致的冲击和不快,儿童正是在这种愉快和不愉快的交织运作中,开始了思想道德社会化的过程。
个体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适应该社会的思想,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规范和方式的过程。
个体社会化不仅为个体成长所必须,也是社会发展所需要。
正因为个体社会化重要,每个个体自降生之日起就被预示了发展的方向和范围。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因而人不能,也无法抗拒社会的力量。
对于个体来讲,并不是被动地受社会规范的影响,主体本身的状态常常会反作用于社会规范的吸纳程度。
由此看来,对于思想比较单纯幼稚的个体--小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会很容易,老师的思想观念,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成学生个体道德需要就不难成为事实。
调查表明“小学低年级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沿海开发地区儿童少年品德与家庭德育状况的调查研究》得出“中小学生品德得分随年级增长反而逐渐下降”。
说明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运用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使学生接受道德事实、道德价值思想,通过养成性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是与儿童道德发展特点相匹配的。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1.了解道德的含义;了解道德与品德、德性概念之间的区别。
“道”表示事物运动的规律和规则,含有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又被赋予社会理想或道德理想等意义。
“德”同“得”,是个体在实践中成就的一种内在品格,即所谓善心善行。
人们认识了“道”,转化为思想感情,然后外化为行为,施与人,便称之为“德”。
日常生活中,“道德”既可以指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也可以指人的思想品质或德行修养,也指对人们行为的善恶评价。
道德:内在品质+外在行为规范和原则主体不同,可分为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品德:个体道德品质,是个体现象,它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映道德反映整个社会的要求,内容全面完整,品德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德性:内在品质2.识记潘菽先生的“四要素说”中的品德结构。
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道德认知:是指如何获得是非观念、如何进行道德判断与推理,从而作出道德决策。
道德情感:指对正确或错误行为的感受(如内疚、同情、自豪等),以及激发道德思想或行动的情感因素,如移情。
道德意志: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观念指导下,自觉地调解内心矛盾、克服内外困难,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是指人们面对欺骗、攻击等违反道德规则的诱惑,或者他人需要帮助时实际采取的行为方式。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者是什么关系?道德认知对其他各要素起着理性调节作用。
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产生的重要推力,是维持人们自觉行为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道德行为的调节和维持力量,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外在表现,也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得以发展的实践基础。
品德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一个人整体的品德面貌。
品德各要素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决定了品德发展的质量与倾向。
3.理解德育内涵、以及我们应持的态度;了解德育概念泛化的弊端。
西方:moral education,即道德教育与宗教教育、政治(公民)教育有明显区别中国:狭义:指道德教育广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更广义:法制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性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德育概念界定——内涵的角度1、转化说在我国,许多德育定义都认为德育只是一种由外向内向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认为思想道德等纯粹是从外部“转化”进学生头脑的。
教育测量与评价(11)(第十一章 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测量与评价)
(2)“四项意识说”:是从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和顺序上来考查人的思想品德,
是由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四个意识因素构成的,它们作为意识形态都
是由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互相影响但不互相决定。道德意识先于政
治意识出现和形成,并积极地影响政治意识的形成。
(3)“基本维度说”:是从人的社会适应说来研究思想品德结构,并从动态发展
(4)有效性原则:是指测评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品德状况及其水平。贯彻这一 原则,首先要建立一套全面系统反映测评对象的目标体系;其次,采用不同方法来获 取各种信息;再次,要用联系的观点来使用. 测评资料。
学生思想品德测量与评价的内容
(1)政治素质测评:是对学生的基本政治立场、观点、态度和行为的价 值判断。
的观念去考察,强调多维、基本维。
(4)“三环结构说”:品德心理要素环,品德个性倾向环和品德能力环三方面有
机结合,并以世界观为核心,在品德结构中各种心理品质都按各自与世界观的联系程
度依次排在世界观周围,受世界观的统驭,同时各心理品质也给世界观的形成与巩固
以不同程度的影响。
(5)“三维结构说”:是从系统论来理解思想品德结构,认为一切思想品德的形
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但这种方法由于较多地从经验和印象出发,加上测评信息的有
限性,又没有明确严格的评判标准,测评结果的主观性、随意性明显,比较空泛,难
以反映不同学生思想品德差异程度,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2)操行加减评分法:是根据《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和《中小学生守则》等要求,制定出一些评语式测评项目和相应的评分标准,指明达
教育测量与评价11第十一章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测量与评价
第十一章 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测量与评价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存在的问题2-(1)
浅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存在的问题1、劳动和日常生活方面大部分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极少劳动或根本不劳动,一切由父母包办,俨然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生活不会自理。
这就导致他们的劳动观念淡薄,养成了缺乏劳动的习惯。
在学校也是主动性差,能躲就躲,或者拈轻怕重,还有认为自己劳动就是吃亏了。
若小学生从小缺乏集体主义思想和责任心,只想索取不愿付出,缺乏必要的锻炼和艰苦奋斗精神,他们的发展将是令人担忧的。
家庭条件的优越导致部分小学生有讲吃讲穿的不良习惯,平时花钱和其他浪费现象也比较严重。
这种习惯长期下去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2、学习习惯和态度方面我们根据当前小学生的听课、作业、预复习、时间、知识的吸取和运用等方面的情况的分析中了解到现在得小学生学习习惯不好。
只有少数人能够态度端正积极主动的学习,能以学习为兴趣并创造性学习。
多数学生停留在单纯接受性、记忆性水平上,知识被动的接受知识。
学习不自觉不主动,不讲究学习方法,没有形成兴趣爱好。
学习缺乏内在动力是他们今后充分发展的隐患;还有极少数学生由疲于应付师长督管得被动状态发展到学习落后和放弃,最终成为厌学生、流失生。
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少数学习严重被动和厌学的学生,对自己的长处和潜能并不知道,知识盲目的悲观,对自己的发展丧失信心。
这样他们就更加萎靡不振或者只知道玩却没有追求。
3、人际交往和社交方面小学生因为年龄小、经验少还没有学会与人交往,他们在交往中如果有不如意的事情就常常有挫折感、失败感。
他们选择朋友的能力还需老师的引导和教育。
还有极少数学生因心理和个性等原因在同学交往中,会遭遇冷板凳的处境。
长期这样下去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这也需要教师家长给予特别的关怀帮助。
大部分小学生参加学校的活动还没有真正形成乐趣,只是盲目的跟风或好玩,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极少数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环境也让人忧虑,如家里有人参加传销、赌博的、出入网吧、接触不良的影视文艺作品和社会不正之风,学生续航器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难免会受到污染。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终结版)
德与道
• 道:道家以为所谓天地万物之自然为“道”,大道无言 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 去认识和感知它。 • 德: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不 违背自然发展,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发展自己的事 业。各种事物所得之自然为“德”。内心的情感或者信 念,用于人伦,则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认为,“德” 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 • 徳与道:道是在昭示一切,德是在承载道的一切,是道 的载体,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 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所以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 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关系。
身份确认,角色定位
• 2.职后提高
• 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 • “终身教育”: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
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 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 朗格朗(Parl Lengrand)正 式提出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著名报告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特别强调两 个基本观念:“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1996年, 另一著名报告《教育——财富蕴藏于其中》,进一步强 化。
调节三种关系
• 人与人 • 个人与社会 • 人与自然
蓝天绿地丛书(1998)
• • • • • • • 人类的家园——地球 地球的外衣——大气 生命的源泉——水 绿色的宝库——植物 我们的朋友——动物 生存的威胁——污染 永恒的追求——可持续发展
国际大专辩论:
温饱是讲道德的必要条件
• • • • • 正方:抢食,人吃人现象 反方:舍生取义,不吃嗟来之食;守节 上甘岭上传苹果 “足下”、“寒食节”的来历:割股奉君 春秋时期:晋献公、骊姬、奚齐、申生、重耳(晋文 公)、介之推 •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 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 之推绵山焚身,悲哉足下 • 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冬至后105天,清明节前1天)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
中 让 学 生 自觉 养 成 了 以 上 良好 的 习惯 。这 说 明教 师 如 果 处 处 都 能 以 身 作 则 , 时刻 都 能 注 意 自 身 形 象 和 表 率 作 用 ,学 生 就 一 定 能 受 到 感 染 ,进 而 达 到 品德 教 育 目的 。
二 、注 重 生活 中 的德 育 品 德 教 育 不 能 离 开 学 生 的现 实生 活 ,不 应局 限于 学 校 里 、课 堂 上 、书 本 中 ,只 有 生 活 中 的 德 育 才 是 真 实 的 、 生 动 的 、也 是 最 有 教 育 力 的 。 小 学 生 的思 想 品德 、行 为 习 惯 与生 活环 境 有 着 密 切 的 联 系 。例 如 ,在家 庭 生 活 中 ,家长 是学 生思 想 品 德 形 成 过 程 中 的 第 一 位老 师 ,家 长 的 优 良 品德 ,如 爱 护 公 物 ,助 人 为 乐 ,与 他 人 友 好 相 处 等 ,都 会 给 学 生 以 深 刻 的影 响 , 并 逐 渐形 成学 生对 待周 围人 和 事 物 的 正 确 态 度 ;相 反 , 家 长 的 不 良 行 为 ,对 孩 子 的 影 响 也 是 深 刻 的 ,有 的 家 长 爱 占便 宜 ,常 为 一 些 小 事 和 邻 居 大 吵 大 闹 ,这 一 切 都 会 在孩 子 幼 小 的 心灵 中 留下 深 深 的 烙 印 。因 此 ,家 长 要 注 意 自己在 孩子 品德 形 成 过 程 中的 重 要 作 用 ,一 言 一 行 , 一 举 一动 都 要 给 自 己的 孩 子 做 出 表 率 ,让 孩 子 在 日常 生 活 中 养成 热爱 环 境 、理 解 他 人 、关 爱 生 命 等 良好 的 品 质 。 三 、注 重 活 动 中 的德 育 丰富 多彩 的活 动 是 德 育 有 效 的 载 体 ,它 具 有 课 堂 教 学和 现 实 生活 所不 及 的生 动 活 泼 。好 的活 动 可 以真 正 解 放学 生 身 心 ,可 以 给 他们 带 来 比课 堂 上 和 生 活 中 更 令 人 感动 和 难 以忘 怀 的 快 乐 和 自 由 。让 学 生 多 参 与 有 益 的 课 外活 动 ,可 以 促 使 学 生 德 、智 、体 诸 方 面 得 到 生 动 活 泼 的 发 展 ,并 为 学 生 提 供 发 展 个 人 志 趣 、特 长 与才 能 的 好 机 会 。 良 好 的 道 德 信 念 的形 成 离 不 开 丰 富 多 彩 的实 践 活 动 ,只 有 把 两 者 有 机 结 合 起 来 ,才 能 真 正 发 挥 德 育 的 优 势 。 如 ,通 过 开 展 “你 丢 我 检 ”、“弯 弯腰 ”等 活 动 ,让 学 生 明白 ,保护 环境人人有责 ;邀请 法制交警作《遵纪守法》 和《交通安全》方面 的知识讲座 ,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学生 的 安 全 意 识 和 法 制 意 识 ;开 展 “手 拉 手 ”活 动 ,学 生 之 间 互 帮 互 学 、互 相 交 流 ,形 成 关 心 他 人 、乐 于 助 人 的 品 德 , 逐 步 树 立 对 他 人 、对 社 会 的 责 任 感 ;开 展 书 法 、绘 画 、歌 咏 、拔 河 等 各 类 竞 赛 活 动 ,在 校 园 生 活 中培 育 学 生 热 爱 集 体 、勤 奋 学 习 的 品 质 ,帮 助 他 们 把 老 师 的 期 望 化 作 对 自己 的 责 任 感 ,做 学 习的 小 主 人 ;开 展 “我是 妈 妈 的好 帮 手 ”活 动 ,体 验 父 母 的辛 劳 和 家 庭 生 活 ,培 养 他 们 孝 敬 父 母 、热 爱 劳 动 的 情 感 ,帮 助 他 们 把 父 母 的 期 望 化 作 对 家 庭 的 责 任 感 ,做 生 活 的 小 主 人 。
小学生成长记录思想品德怎么写
小学生成长记录思想品德怎么写
自从入学以来,我一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各方面表现优秀。
有强烈的集体荣营感和工作责任心,坚持实事求事的原则,思想品德鉴定如下:
1文明守纪,不说脏话,不打架、不骂人。
2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3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能改。
4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课后认真完成者师布置的作业。
5爱护公物,不毁坏集体的财产。
6讲卫生,衣着整齐,手脸干净,并且不乱扔果皮纸屑。
以上就是,短短时间让我收获的比任何时候都丰富。
以后的路会很长,但我相信我的步伐会更矫健,也许就应了那句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定会努力,让自己的思想品德向更加完善的方面发展。
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小学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了解并掌握这一时期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小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品质,对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目前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的现状、特点、动向及教育对策进行分析,从而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提出建议。
(一)、热爱祖国、关心社会方面。
调查表明,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总体平均水平,包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求学精神、生活态度、思维方法、行为习惯等方面主流上是积极的、向上的、令人欣慰的,而且从目前情况来看,又从中发现了一些带有倾向性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增强了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的紧迫感。
这次调查,使我们深感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责任之重大。
当代小学生,对祖国有亲切的感情,关心祖国建设、关心国家荣誉、关心社会发展;他们懂得为祖国而学习,愿意做对人民有益的事,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加各种建家乡、管家乡、献爱心的行动。
(二)、勤奋学习、积极进取方面。
小学生大多数努力学习,多数学生都有自己的远大理想,强烈的成才愿望。
他们的学习和理想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培养创新精神,做创新人才、拔尖人才。
他们学习勤奋努力,课堂注意力集中,按要求完成作业,有些学生还有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不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敢于超越老师、超越教材,勇于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运用和处理知识和信息。
(三)、遵纪守法、文明礼貌方面。
小学生绝大多数遵纪守法,遵守小学生守则,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法规。
他们在公共场所,公共汽车上、道路交通中、广场绿地边自觉遵守纪律,常常有热情维护法规、法纪的事迹,成为文明小乘客、文明小公民,得到人民群众赞扬。
大多数小学生尊师敬长,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谐融洽,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听老师的话胜于听家长的话,但在生活和安全上信赖家长胜于信赖老师。
大多数小学生具有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的好品质。
(四)、热爱集体和人际交往方面。
2024年小学思想政治工作计划(2篇)
2024年小学思想政治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根据《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标准》,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民族情怀和责任意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全面推进小学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
二、计划内容1. 建设示范性课堂(1)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教研活动、专题研讨会等,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共享教学资源。
(2) 编制优质教学案例,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思政要素的融入,提高教学实效。
(3) 组织观摩课活动,定期开展内部观摩、校际对比、集中观摩等形式。
通过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2. 建设阳光心灵园地(1) 创建宣传思想政治课的展示栏。
每月定期展示学生的优秀思政作品、心得体会等,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心理辅导和情感交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问题。
(3) 建立学生社团。
鼓励学生自主组织社团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社团课程,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加强课堂教育(1) 优化课程设置,注重思政课内容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和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2) 创新教学方式。
使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思政课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监控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4. 强化家校合作(1)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思政教育活动。
组织家长开展家教讲座、亲子活动等,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支持。
(2) 定期开展家长学校。
邀请专家和学者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介绍家庭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提供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3) 建立家校沟通平台。
使用在线平台或微信群等方式,方便家长和学校的交流和沟通。
三、实施步骤1. 制定年度思想政治工作计划和周密计划,确立工作目标和重点。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至关重要。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我们要重视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应包括道德品质的培养。
道德品质是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勤俭节约等。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通过教育活动和家庭教育,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品质和道德素养。
其次,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还应包括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学校应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小学生深刻领会祖国的伟大,懂得爱国爱民的责任和义务,培养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
此外,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还应包括法治教育。
法治教育是培养小学生遵纪守法、尊重法律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通过法制课程、法治教育活动等方式,让小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懂得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最后,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还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
因此,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健康成长。
总之,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是多方面的,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注重全面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能够重视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作用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作用1. 引言1.1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
这对孩子的未来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学生不仅可以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还可以培养自身的情感、意志、思维等各方面能力,使其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身为社会一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培养他们乐于助人、关心集体荣誉的品格,使其具备为社会贡献力量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只有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目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现实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由于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不完善,导致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的学习。
许多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而忽视了思想品德的培养。
部分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缺失,家长对于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也不够重视,导致学校在这方面的努力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社会上也存在一些消极不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干扰和负面影响。
在这样的现状下,加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愈发显现。
只有全面认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和谐地成长。
有效地解决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字数:299】2. 正文2.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是他们行为准则的基础,也是他们未来成功的重要保证。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养成,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与思想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与思想品德教育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注重榜样的力量作为小学生的教师和家长,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榜样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最容易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
作为教师和家长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好模范示范的工作。
只有我们自身是一个好的行为榜样,才能有效地带动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们也要积极引导小学生关注身边的好榜样,让他们从优秀的人身上学习、汲取正能量。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教育。
家长要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温暖的港湾中成长。
家长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提高家庭成员的素质和修养,这样才能对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
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倾听孩子的心声,关心他们的成长,建立孩子对家人的信任感。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小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家庭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
三、注重课堂教育课堂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课堂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小学老师进行行为习惯养成与思想品德教育时,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教学法和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
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来讲解道德故事,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的行为,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实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四、重视集体教育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集体的力量来帮助和引导。
班集体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班主任和家长要共同关心和支持学生的集体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集体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学会尊重他人,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观念。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完整版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小学阶段是6~7岁至11~12岁,称之为儿童期,这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初级阶段。
其发展性更多地体现在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做到会做的过程。
在这一阶段,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将会对他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那么,从思想品德发展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到底具有哪些特点呢?稚嫩性是指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在人生全过程中处于萌芽状态。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由于受身心发展年龄特征的影响,思想表现单纯幼稚,道德认识具有明显的表面性和具体性。
人们常说,儿童像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语言,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这反映出儿童思想的纯洁无瑕和可塑性强的特点。
这为儿童思想和道德行为的社会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会不断的遇到儿童的本能的行为与冲动被成人强化或改造,与此同时,儿童一方面体验着与成人和谐一致的愉快,另一方面体验着不一致的冲击和不快,儿童正是在这种愉快和不愉快的交织运作中,开始了思想道德社会化的过程。
个体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适应该社会的思想,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规范和方式的过程。
个体社会化不仅为个体成长所必须,也是社会发展所需要。
正因为个体社会化重要,每个个体自降生之日起就被预示了发展的方向和范围。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因而人不能,也无法抗拒社会的力量。
对于个体来讲,并不是被动地受社会规范的影响,主体本身的状态常常会反作用于社会规范的吸纳程度。
由此看来,对于思想比较单纯幼稚的个体--小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会很容易,老师的思想观念,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成学生个体道德需要就不难成为事实。
调查表明“小学低年级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沿海开发地区儿童少年品德与家庭德育状况的调查研究》得出“中小学生品德得分随年级增长反而逐渐下降”。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水平评价家长寄语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水平评价家长寄语
亲爱的家长:
您好!感谢您对孩子的关心和支持。
作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评价者,我想与您分享一些关于孩子思想品德发展水平的信息。
孩子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学校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在社会环境中,我们也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向善的社会氛围。
孩子的思想品德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情感体验和行为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同时,我们也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信任。
我想说的是,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帮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
希望我的建议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联系我。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探究
纵观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求索的少,学生盲目接受书本的观点多,自己独立思考形成结论的少,尤其是部分教师唯书至上,不顾学生思想实际,照本宣科,脱离实际,强迫学生接受一些生硬的道德观点,形成一些唯心的道德认识,致使学生违背道德良知,说些假话,大话、空话,严重影响了学生人格发展,大大降低了思想品德的实效性。
基于以上认识,我从改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着手,实行了适应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小学思品课开放式教学。
一、家庭教育与品德发展
马克思曾说过:“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的感情更为神圣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知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是光焰照耀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
”父母的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能使儿童感到自己处于幸福之中,父母的爱能为培养孩子纯洁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
但是,不是所有的爱都是伟大的,如果溺爱是“爱”的形式化,它将促成孩子不良习惯的养成,甚至促成犯罪。
父母爱孩子过了分,失去分寸和理智,就会成为溺爱。
有位小学特级教师在讲学时,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一次她和记者去某省少教所采访,有个十三岁的男孩少犯对老师说:“从小父母非常宠他,要什么,给什么,自从迷上游戏机后,先是向家里要钱,后来从家里偷钱,父母发现后并没有引起重视进行教育,只是棍棒
乱打,仅此而已。
最后被坏人利用成了偷窃团伙人员,进了少教所。
”在采访中,这个少犯嚎啕大哭,并说是妈妈害了他。
爱自己的孩子是天性,然而爱孩子要明智,如果爱得不得其所就等于在害孩子。
如果这个孩子的父母及时对迷上游戏机的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告诉孩子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适当玩一下未必不可,如果迷上了不仅会造成成绩下降,同时会影响身体健康。
当孩子第一次从家里偷偷拿钱时,家长应耐心地倾听孩子的理由,然后告诉他今天不打招呼拿家里的钱,这是对父母的不尊重,如果成了习惯以后拿了别人的钱,那就是违法行为。
作为家庭教育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爱孩子是必然的,但必须要用心去爱,当孩子出现不良苗头时,父母切忌采用高压手段,而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学会用最温和的语调传达极严格的要求,努力做到“严爱结合,严出于爱,爱寓于严”。
二、社会教育与品德发展
农村环境是学校小环境的扩展,同时又是社会大环境的缩影。
农村教育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当然要用好农村资源还需要精心设计教育方案。
如以爱家乡为题材的教学,带领学生走进工厂,参观工厂,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教学《热爱家乡》一课时,教材上的内容、美丽的插图都是介绍别人的家乡的,怎样帮助学生找到热爱自己家乡的感情支点,唤起他们热爱家乡的激情呢?我决定让学生在课前去了解家乡农村生活的改善,学校面貌的变化,乡镇企业的腾飞,了解家乡的物产,收集有关家乡的图片资料。
真真
切切地体会到家乡在变化,越变越美,从而产生“谁不说我家乡美”的自豪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便油然而生。
三、课堂教育与品德发展
目前,小学思品课教学一般以班级授课形式进行。
但由于形式的发展和学科的特点,广大思品教师逐渐感觉到,依赖于每周40分钟一节的思品课,往往难以达到思品课教学的目的。
由此可见,班级授课形式已不应成为思品课的唯一形式,必须予以改进。
根据行为习惯的养成规律,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是在长时间的实践中逐步养成的。
因此,教学形式的重心应考虑由“道德认知”移向“道德实践”,力求学生认知和践行的同步发展。
允许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形式,把思品课教学的形式由教室移向社会。
这样的做法,将强化养成教育的养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还将拉近教材内容与社会实际之间的距离,克服教材内容滞后于社会现状的弊端,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实效。
如教“劳动光荣”一课,我组织学生到校外德育基地开展活动,并请校外辅导员来上课,在此基础上,再与家长密切配合,设立“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联系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
教师通过了解学生在社会、家庭的表现,能进一步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道理在实践中去认识、理解、提高,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从小养成劳动习惯,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实处。
四、儿童生活与品德发展
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
础,这也是回归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宿愿,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
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
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性质、目标追求的基本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课程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它明确告诉我们,整个课程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儿童的生活为主要教育背景和教学素材,通过在生活情境中实施教育,突出体现课程立足于儿童生活,围绕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提升儿童生活经验和生活能力,这真是给我们《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找准了定位,为我们走进新课程,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创造美好的教学提供了条件。
我将满怀信心、决心、潜心走进《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引领儿童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学习道德,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努力构建儿童健康安全的,愉快积极的,负责任有爱心的,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我在教学中深深感到,社会在发展,观念在更新,教育要跟上。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应在借鉴和吸收传统方法之精华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出一套既富有时代气息、又合乎德育目的性、德育规律性的新思路、新知识,全面实施素质化教学,提高德育实效,迎接时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