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说课稿

合集下载

诗经 氓优质说课稿

诗经  氓优质说课稿

《诗经氓》说课稿第一环节:确定目标一、《课标》摘引: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二、《课标》分解分析:行为动词:体会、理解、背诵核心概念: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独立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可让学生以自学为主,疏通诗意,但不应把讲解文言知识作为重点。

学生对《诗经》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但对作品中所包含的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尤其是对其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缺少认识。

教师要带领学生以诵读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引,以语言活动为基本探究手段来深入研读文本,挖掘其丰厚的思想、艺术价值。

三、制定教学目标1.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学会从小角度入手探究诗歌的主题及情感,并能用历史的眼光对作品的内容价值作出评价。

2.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其作用。

3.在反复诵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对重点语段做到当堂成诵。

第二环节:落实目标导入:同学们在初中曾经学习过《诗经》中《关雎》和《蒹葭》,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关雎》。

(师生齐背)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美好爱情的诗篇,被人们传唱千古。

然而作为一部反映现实的作品,《诗经》中的内容绝不仅仅是表现美好情感的。

因为现实生活中除了美好还有丑陋,除了和谐还有征战,除了团圆还有别离,除了痴情还有抛弃,除了两情相悦还有始乱终弃!本课所选的两篇课文表现的就是这些不太美好的情感,但丑陋同时也是一种揭露,我们今天这节课就先来学习本课第一篇文章《氓》。

一、自学释疑,疏通文意。

1、老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标出重点字音并体会四言诗独特的节奏美。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结合注释,用圈点勾画法翻译课文。

小组交流,共同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随时解决问题。

3、教师集中点拨共性的疑难问题。

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等句的含义。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2《诗经》二首说课稿【精编】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2《诗经》二首说课稿【精编】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2《诗经》二首说课稿【精编】一. 教材分析《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的瑰宝。

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本次课将学习《诗经》中的两首诗歌,旨在让学生感受《诗经》的独特魅力,体会其古朴、真挚的情感表达。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古代文学有一定的了解。

但《诗经》的语言古朴、意境深远,对学生来说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诗经》的美。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背诵两首《诗经》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赏析等方法,培养学生欣赏《诗经》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诗经》的魅力,体会古代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的关爱,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诗歌的语言理解和情感体会。

2.原因:诗经的语言古朴、意境深远,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丰富而细腻,需要学生仔细品味。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阅读、讨论、赏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的背景、图片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歌内容;同时,采用分组讨论、互动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诗经》的背景和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两首诗歌,理解诗歌基本内容。

3.讲解:针对诗歌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4.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赏析:欣赏诗歌的语言美和情感美,体会《诗经》的魅力。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二首》公开课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二首》公开课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二首》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诗经二首》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包括《关雎》和《桃夭》两首诗。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这两首诗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

本节课将通过解读这两首诗,让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古代诗歌有一定的了解。

但《诗经》的语言古朴,意蕴深远,对学生来说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歌的美。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诗,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古代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诗,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教学难点:解读《诗经》古朴的语言,感受诗歌的美,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中提高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的背景、图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诗经》的简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两首诗,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歌的魅力。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4.诗歌解析: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诗歌的详细解析,解读诗歌的语言、意境等。

5.情感体验:让学生谈谈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体会,感受诗歌的美。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7.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诗,写一篇关于诗歌感悟的短文。

诗经鉴赏说课稿

诗经鉴赏说课稿

诗经鉴赏说课稿一、指导思想本单元鉴赏先秦到汉魏晋诗歌,从中可以发现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本课指导学生了解《诗经》,使学生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领悟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赋比兴手法及其艺术效果;了解四言诗的节奏。

二、说教材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从《诗经》中选了三首诗歌:《卫风氓》、《秦风无衣》、《邶风静女》。

其中《氓》是一首著名的弃妇感伤诗,是弃妇离夫返娘家时所作。

充分体现了《诗经》的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

b、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c、学习《氓》,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能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

b、背诵课文。

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德育目标a、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1)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

(2)分析把握诗歌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2)学会比较分析,理解“赋”“比”“兴”写作手法。

三、教法与学法说教法1、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对比教学亦能使诗歌语言的凝炼性。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文中主人分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

如对《氓》中的比兴手法的分析,就可让学生讨论明确。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发展学生思维。

说学法本文是诗歌,重在反复吟咏自我体会。

因而,教授时首先让学生诵读课文,理清思路,体会感情,同时也要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诗经》的“赋、比、兴”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程序1、导入新课爱情、战争是人类生存与生活中两个重要的话题。

我们的先民为之奋斗而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我们耳熟能详的句子,就是《诗经》的名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是《诗经》中的两首爱情诗。

2、学习《诗经》(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

《诗经》二首 的说课稿

《诗经》二首 的说课稿

《诗经》二首的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的精读课文。

这个单元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的诗歌。

诗歌是文学艺术的精华,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的道德品格,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注意语文的人文性”的要求。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单元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以课本“读一读,写一写”中的为主。

2.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体会比兴手法和重章叠唱等艺术特色。

3.体会本诗所表达的感情,领会诗歌明理、鉴戒及抒情言志的作用。

4.感受古代诗歌的韵律,领略古代诗歌优美隽永的风姿,产生热爱古典文化的感情。

二、说教法与学法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使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本篇课文教学中,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1.动画激趣法。

九年级的学生都比较喜欢直观形象的内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文中插图、动画的作用,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情境演读法。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

我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范读,自由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力求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教学效果。

突破教学难点。

3.课堂表演法。

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理解诗意的目的。

当然在教学方法中,更重要的是顺学而导法,本课的内容理解难度不是很大,因此我在教学本课的时候主要做的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突破字词障碍。

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活泼新颖的教学形式,师生互动,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三、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过程,我分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在水一方》的音乐和画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由此引出《蒹葭》这首诗。

然后简介作者及作品。

诗经优秀教案优秀3篇

诗经优秀教案优秀3篇

诗经优秀教案优秀3篇《诗经》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结合课下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这首古代诗的内容。

2.利用《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理解诗歌意思;把握诗歌的思想主旨。

(二)能力目标:1.体会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家园之思,理解主人公复杂的心情。

2.通过学习能够熟练的背诵诗歌;(三)情感目标:在诗歌的整体理解和诵读中,让学生体会诗中戍卒家园之思与保家卫国英勇顽强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家国观念。

【教学重难点】1.借助注释和点拨,利用《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理解诗歌意思;把握诗歌的思想主旨。

2.体会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家园之思,理解主人公复杂的心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直接导入。

展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

1.找出你认为不懂读的字,注上拼音,弄懂含义。

岁亦莫(mù)止猃狁(xiǎnyǔn)之故载(zài)饥载渴象弭(mǐ)鱼服王事靡盬(gǔ)我行不来(lài)彼路(lù)斯何四牡騤騤(kuí)雨(yù)雪霏霏小人所腓(féi)2.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上面的词语。

3.齐读诗歌,注意节奏。

4.读罢全诗,你认为直接表现乡愁的是那些章节?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重章叠唱《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来表达思想感情,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

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的抒发了情怀。

重复的三章内容,我们以第一章为示例,自主把握后两章内容。

三、研读课文,把握思想内容。

(一)研读第一至第三章1.疏通第一章内容。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

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

《诗经》两首说课稿

《诗经》两首说课稿

《诗经》说课稿《诗经》两首说课稿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诗经》两首(《关雎》和《蒹葭》)(八年级语文下册)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事物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丰富且奇特的想象跟联想。

所以我们只需要引导学生去发挥想象跟联想,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即可。

3.教学内容分析《关雎》和《蒹葭》选自《诗经》。

《关雎》写一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

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蒹葭》写一位恋者在深秋的清晨,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

两首同为爱情诗,都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

感情是率真、淳朴、真挚、健康的。

采用了重章覆叠句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文字虽然简单,但给予人们的症状感却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4.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能力目标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德育目标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5.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6.教学课时一课时7.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读课文,把握文意;品读课文,探究艺术手法。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

”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

《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诗经两首》说课稿

《诗经两首》说课稿

《诗经两首》说课稿1、《氓》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氓》。

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诗经两首》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课,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高中语文在诗歌教学中按照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顺序来进行课文编排,《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课改后,教材从高一第二学段,即开始安排古代诗歌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诗歌表情达意,从而认识古今文化的联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此特点,安排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2、分清《诗经》中特有的语助词和语气词,理解生僻字及意义特殊的词语;3、把握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能够初步鉴赏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课文,掌握诗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并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2、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3、了解《诗经》成书的经过及其特殊的文学价值,引导学生更加珍视汉民族文化,热爱汉民族语言。

教学重点:1、落实诗歌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背诵课文2、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怨情”,准确把握诗中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怨情”,准确把握诗中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二、说教法: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诵读法,启发法,讨论法等。

讲授是为了启开学生思维,进入语境,让学生对诗中所涉及的文言知识点有清晰的认识。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熟悉课文内容并加以强化。

问题和讨论能使师生互动,激发发散思维,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诗经》教案(精选10篇)

《诗经》教案(精选10篇)

•••••••••••••••••《诗经》教案《诗经》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经》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经》教案篇1教学目标:了解《诗经》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手法;通过学习《蒹葭》、《关雎》、《硕鼠》、《相鼠》体会《诗经》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难点:知道《诗经》的基本常识;四首诗中情感的体会与艺术手法的运用;把握诵读要领,掌握背诵技巧。

教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廉颇蔺相如列传》。

它是选自《史记》的。

我们知道《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那有没有同学知道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经,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二、了解《诗经》概况:1、请同学们自读文化常识,然后同桌讨论,用尽量简洁的语言来向大家介绍诗经。

明确:(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2)成书于春秋。

本名为《诗》,又因其篇目为305篇,故又称《诗三百》,汉朝被奉为儒家经典《诗经》(3)六艺:风、雅、颂、赋、比、兴(4)句式上:四言为主,重章叠句(5)反映内容(6)《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源头。

《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的源头。

三、关于《蒹葭》和《关雎》的理解1、在早读的时候,我发现同学们朗读《蒹葭》时最为整齐,那今天我们就学习《蒹葭》,先请同学们齐读一下,注意一下它的结构2、在读的时候我们发现它一共分为三章,这三章的结构是否一样?明确:重章;诗中句子是不是大部分都是重复出现,只有几个词不同?明确:叠句;这首诗是几言?明确:四言。

小结:正是因为它是重章、叠句,所以读起来更有节奏感。

3、学生自己默读体会其节奏感,再全班齐读。

4、听《在水一方》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来描绘一下这首诗。

《诗经》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诗经《氓》说课稿范文

诗经《氓》说课稿范文

诗经《氓》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诗经《氓》》,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诗经《氓》》是中学语文课程中的一篇古代文学作品,属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这篇诗歌,学生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和人情世故,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教学目标经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氓》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和社会道德观念,通过分析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抓住诗歌的核心主题和表达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并欣赏《氓》这篇古代文学作品。

二、说教法学法对于文学作品的教学,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亲自阅读、理解和欣赏。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引导法,学法是:自主阅读法、交流讨论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诗经《氓》》的文本材料,以及相关的解读和批注。

并提前选择了几段重要的诗句,准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呈现课堂素材,以直观呈现诗歌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伊始,我会用音乐的方式播放一段古代音乐,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的情感和思绪。

然后,我会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氓》是什么吗?你们对古代诗歌有了解吗?请举例说明。

”通过这样的导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环节二、共同解读,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我会将《氓》的文本材料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自主阅读,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所传递的情感。

然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诗歌的主题和意义,并就一些关键词和诗句进行解读和分析。

最后,我会选取几个学生的观点和意见进行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氓》这篇古代文学作品。

环节三、诗歌欣赏,感受艺术魅力。

在学生已经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主题基础上,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相关的艺术形象,如古代绘画、雕塑等,来增强学生对诗歌的感知和体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2.《诗经》二首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2.《诗经》二首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2. 《诗经》二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

其中的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也有反映社会生活的,还有表达爱情、友谊等情感的。

本节课将学习《诗经》中的两首诗歌,通过这两首诗歌,让学生感受《诗经》的魅力,了解其文学特点和历史价值。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对古代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诗经》的语言古朴,意境深远,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上可能会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美感,激发学生对《诗经》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诗经》的历史地位和文学特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诗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经》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诗歌,了解《诗经》的文学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内涵,体会《诗经》的美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探究学习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经》的历史背景和文学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首流行歌曲《关雎》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经》的音乐美。

然后提问:“这首歌的歌词来源于哪里?”引出《诗经》的学习。

2.朗读诗歌让学生跟着录音朗读两首诗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气。

之后,教师进行朗读示范,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3.解析诗歌对两首诗歌进行逐句解析,解释生僻词语,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歌的美感。

4.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两首诗歌的异同,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探究学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诗经》中的诗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诗经两首》的说课稿

《诗经两首》的说课稿

《诗经两首》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两首来自《诗经》的诗歌,这两首诗分别是《关关雎鸠》和《采采卷耳》。

在本次说课中,我将围绕课程背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课程背景《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本次说课选取了其中两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诗经》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同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关关雎鸠》和《采采卷耳》的背景和含义;2.分析两首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3.掌握《诗经》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4.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内容1.《关关雎鸠》:通过讲解和分析,让学生了解该诗的含义和意象,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2.《采采卷耳》:通过讲解和分析,让学生了解该诗的含义和意象,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同时,通过与《关关雎鸠》的比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经》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诗经》的基本背景和艺术特色,为后续的诗歌鉴赏打下基础。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3.比较法:通过比较《关关雎鸠》和《采采卷耳》两首诗的异同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经》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4.练习法:通过完成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态度。

2.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全班交流:通过全班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情况。

4.练习题:通过完成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批改练习题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诗经之氓说课稿

诗经之氓说课稿

诗经之氓说课稿诗经两首之氓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诗经两首》中的第一篇《氓》,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诗经两首》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

《诗经》是我国诗歌的源头,从高一第二学段,即开始安排古代诗歌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诗歌源流,了解古人是如何利用诗歌表情达意,从而认识古今文化的联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把教学目标设为: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掌握诗歌中的写作手法2.把握《氓》的故事情节,深入分析人物形象,了解诗歌主题。

3.积累字词,提高学生诗歌欣赏的水平。

三.说教学重难点。

《氓》是一篇叙事诗所以教学重点在于对诗歌故事情节的把握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上。

另外《诗经》主要运用了赋比兴手法所以难点在于掌握诗歌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四.说教法本课我主要采用诵读法,讲授法,提问法。

我首先让学生朗读课文让他们熟悉课文,培养学生语感了解诗歌的故事情节。

在分析完课文后再次让学生根据诗歌感情的变化朗读课文,让他们走入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

讲授法开启学生思维,进入语境让学生对诗中所涉及的.字词,语法,写作手法,人物形象,感情基调的转换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提问法,提出诗中女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诗歌使用了那些写作手法,又塑造了那些人物形象?用这两个问题点明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实现教学目标。

提出女主人公她被遗弃责任在谁?增加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五.说学法新的教学理论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

本课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古代诗歌,因此,学习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诵读法、讨论法等。

我通过我的朗读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通过学生有感情的诵读诗歌来体会诗歌的情感。

我通过和学生讨论女子婚姻失败的原因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思考。

第九课诗经二首说课稿

第九课诗经二首说课稿

第九课诗经二首说课稿第一篇:第九课诗经二首说课稿第八课家书说课稿(二、说课)(6分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家书》(版书)教态:走动一、说教材《诗经》是中专语文教材第九课,诗经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的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象征。

文中所选的两篇课文正是诗经中有代表性的名篇,堪称经典中的经典,为我们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为我们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诗经的艺术魅力与思想价值,欣赏到传世佳作并从中受到教益。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要使学生们了解我国诗歌及诗教传统,了解诗经的现实意义及不朽价值。

理解并掌握所选择的两篇课文,能够分析其语言特点、思想性和艺术魅力所在。

二、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目标,是学校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新《课标》提出了立体三维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我针对这些要求、针对本课内容和本班学习情况,制订教学目标如下:1、会读会写十个生字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经中的经典篇章及名家解读,以导入新课的家书,并对其中的名言佳句进行赏析,让学生领略到诗经的语言美、思想性和艺术性,体悟到其中所蕴含的发人深醒的哲理和包含的真挚动人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讲解课文,激发学生学习诗经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诗经的文体特点、语言特征、思想性与艺术性,培养学生赏析诗经名篇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经典国学的能力。

教学难点是:诗经的语言艺术及思想性与艺术性三、说学生情况中专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字和认读能力,但作为社会生活中最活跃的群体的学生,由于受信息时代的的影响,对于国学经典的关注与兴趣越来越少,可以说,传统国学在当下面临着一个挑战,很多学生很少真正的静下心来深入的研究和学习经典国学,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对诗经是很陌生的,根据学生思维积极、活跃、具有不确定性、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的心理特点,通过《诗经》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这种传统的、充满人生智慧和真挚感情的殊经典文学样式产生兴趣,能够从经典名篇中感悟到其中所蕴含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感悟到经典国学的艺术魅力。

《诗经》教案(优秀5篇)

《诗经》教案(优秀5篇)

《诗经》教案(优秀5篇)《诗经》两首篇一教学目标1、识记古代文言实词,积累常用词意义。

2、用自己语言赏析诗歌,体会细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发挥想象力描绘浪漫的爱情场景。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查字典,熟读课文老师查找有关图画和轻柔音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面对美好的人或物,都会产生爱慕之心。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心中爱慕之人称为梦中情人。

《关雎》这首诗便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场对梦中情人的浪漫的追求。

那么追求的过程是如何的?追求的结果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入《关雎》,欣赏一场古人的爱情戏吧。

二、诵读,熟悉字音,结合注释掌握文意1、范读正音。

老师饱含情感朗诵或播放名家录音。

2、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个别诵读3、解释重点字词,掌握文意(关关、洲、窈窕、好逑、参差、流、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友、芼)三、共同研讨文意1、浪漫的爱情往往离不开浪漫的场景,请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

并用自己的语言发挥想象力描绘出来。

明确: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学生创作并个别演示后,老师做总结示范:展示多媒体画面,并伴轻柔音乐,深情描绘:清清的河水,水波荡漾。

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绿洲,绿洲之上一对鱼鹰正在伸长脖颈一唱一和地关关鸣叫。

河的两岸长满了葱绿的荇菜,随着微风参差摇摆。

要采摘它们需要时左时右地努力。

美丽的姑娘啊,要得到你的爱情,不也跟采摘荇菜一样,要想尽办法去接近!2、《关雎》中有一句对心中恋人的赞美已成为赞美女性的现代成语,请找出。

明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人又是如何表现自己的爱慕之情的?请找出相关语句。

明确: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老师紧接着翻译此句)文静美丽的姑娘啊,醒着梦里追求她。

美好的姑娘难追求啊,白天黑夜想念着她。

绵长的思念啊,教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3、爱慕之深,日夜思念,以致夜不成眠,可见相思之苦。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诗经两首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诗经两首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诗经两首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

本节课将学习《诗经》中的两首诗,分别是《关雎》和《蒹葭》。

这两首诗都是《诗经》中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对古代文学作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诗经》的语言古朴,意境深远,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中的意境美。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诗,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文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古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经》的语言美、意境美,培养对古代文学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诗,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文的主题。

2.教学难点:理解《诗经》的语言特点,体会诗文中的意境美。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解读诗文内容,合作探讨诗文中的意境美。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诗文中的景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诗经》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两首诗,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意境。

3.合作探讨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4.讲解解析教师针对学生理解上的困难,进行讲解和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诗经说课稿人教版

诗经说课稿人教版

诗经说课稿人教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教版的教学体系中,对《诗经》的学习不仅是对古代文学的认识,更是对中华文化传统的传承。

以下是一份针对《诗经》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这部古典文学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诗经》的基本概况,掌握其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和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经》中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诗经》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2. 《诗经》的编纂与分类3. 精选篇目的阅读与赏析4. 《诗经》的艺术特点和影响5. 《诗经》与现代社会的联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诗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诵读法:通过诵读体会《诗经》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经》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4. 创作法: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诗歌,体验文学创作的乐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和分享,激发学生对《诗经》的好奇心。

- 简要介绍《诗经》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2. 知识讲解- 详细讲解《诗经》的编纂过程和分类方法。

- 分析《诗经》的艺术特点,如用词精炼、意象生动等。

3. 文本阅读- 精选《诗经》中的代表作品,如《关雎》、《蒹葭》等。

-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4. 互动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经》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5. 创作实践- 指导学生尝试创作简短的诗歌,运用《诗经》中的艺术手法。

- 举办小型诗歌朗诵会,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6. 课堂总结- 回顾《诗经》的学习要点,强调其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探索和传承传统文化。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创作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诗经 静女》说课稿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诗经 静女》说课稿

《诗经・静女》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诗经・静女》,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实践型说课,诚请各位评委给予批评指正。

说教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静女》是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中古诗词诵读部分的第一首诗歌,选自《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启中国数千年来文学的先河,具有重要的文学地位,而其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关于爱情和婚姻的诗。

《静女》则是《诗经》中爱情诗的名篇。

通过学习《静女》,学生可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了解我国奴隶社会的现实生活及他们对爱情婚姻的态度;了解《诗经》具有现实主义风格、“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以及重章复沓,反复吟咏来表达内心的真挚情感的形式,初步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为后面学习古体诗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古文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已具备结合课文注释初略弄懂诗文大意的能力,但是他们分析、品读诗文的能力还是比较弱、因此还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三)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高中阶段要能达到初步鉴赏文艺作品,能感受、想像、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受到感染和启迪。

结合课标、教材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我制定如下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

2、体会赋、比、兴的艺术手法3、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能力目标1、继续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能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

2、学习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结合高考对诗歌的表现手法等的要求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诗中女主人公形象的把握。

二、说学法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前预习,结合注释去读懂课文。

2.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通过引导、谈话等方法,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吸取新知识。

3.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质疑探究的习惯。

4.“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诗经》说课

《诗经》说课
3.梳理诗歌的思路:第一章至第三章:追忆思归之情,叙述 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第 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13
(四)课堂讨论,合作探究
1.找出本诗中表现人物强烈思乡情感的诗句。(学生活动,培养
筛选信息的能力。先分小组交流,后展示本组的共同成果。每组准备两 到三处)
利用投影仪及多媒体课件,创设有利于教学的环 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3
谢谢观赏 敬请指导Fra bibliotek15(六)布置作业
1.背诵《采薇》名句。 2.自主欣赏《诗经》中的其它诗篇。
16
(七)板书设计
诗经
1. 流 传 2. 内 容:风、雅、颂 3. 表现手法:赋、比、兴 4. 分 类:周民族史诗、颂诗与怨刺诗、婚恋诗、征役诗、
民事诗 5. 艺术成就及影响
6. 《小雅 采薇》人物形象 思路 情感
17
五、说学法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 情景交融的佳句,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讨论活动,个性化阅读)
3.拓展迁移。回忆学过其他不同思乡的作品。(学生活动,教师
概括总结)
14
(五)总结概括
1. 总结人物形象。 2. 体味思想感情。 3. 分析比、兴的艺术效果。 4. 品味自己所喜爱的诗句。
大学语文课程说课稿
题目:《诗经》
1. 说大纲 2. 说学情 3. 说目标 4. 说构思 5. 说学法 6. 说教法 7. 说媒体
一、说大纲
说大纲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 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课程说课稿
题目:《诗经》
1.说大纲
2. 说学情
3. 说目标
4. 说构思
5. 说学法
6. 说教法
7. 说媒体
一、说大纲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根据《大纲》要求,学生要具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了解语言节奏的划分方法,准确、流畅地诵读古典诗词,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了解诗中的思想感情;了解赋、比、兴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二、说学情
1.授课对象为高职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大都在18岁左右,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2.学生在中小学时期已经学习和接触过《诗经》中的某些篇目,对其基本知识也有浅显了解。

本次课的教学着重在于深化认识,提高其诗歌鉴赏能力。

三、说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体会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积累文中出现的名句,品味中国古代经典的思乡主题所反映出的内涵。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能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

背诵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进行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迁移的能力,巩固并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普通民众对故乡的深刻思恋、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二)重难点
重点:
1.理清线索,分析、把握人物形象,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领会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的妙处。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文本、编者、老师、学生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难点:
1.引导学生读出节奏,安排好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2.诗意在本文中既具体又抽象,阅读时细细品味的诗意。

四、说构思(以《采薇》一诗为例)
(一)导入
拳拳赤子心,悠悠故乡情。

走过千山万水,走不出魂牵梦萦的故乡,故乡的种子埋藏在游子的心房。

听,历史的声音从那头传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缓缓的吟唱超越了时空的隧道,依旧向我们诉说着人类那亘古不变的思乡
愁绪。

(二)介绍《诗经》
1.学生展示自己查找到的资料。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2.教师总结,通过多媒体展示《诗经》的相关知识。

(《诗经》的流传、内容、手法、分类、艺术特色及在文学史上的重大影响
等)
(三)诵读并感知课文
1.播放朗读视频,正字正音,指导学生诵读,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2.学生小组讨论,疏通语句,评点全诗。

3.梳理诗歌的思路:第一章至第三章: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
生活的劳苦。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
心情。

(四)课堂讨论,合作探究
1.找出本诗中表现人物强烈思乡情感的诗句。

(学生活动,培养筛选信息的
能力。

先分小组交流,后展示本组的共同成果。

每组准备两到三处)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
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活动,个性化阅读)
3.拓展迁移。

回忆学过其他不同思乡的作品。

(学生活动,教师概括总结)(五)总结概括
1. 总结人物形象。

2.体味思想感情。

3.分析比、兴的艺术效果。

4.品味自己所喜爱的诗句。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采薇》名句。

2.自主欣赏《诗经》中的其它诗篇。

五、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

”善教人者,应教人方法,教学中应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让学生自己读书,自行研讨。


1.根据学生好奇的特点,设置讨论题,在讨论中理清文章线索。

2.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并辅之以作业,以便向课外迁移,形成运用、鉴赏能力。

六、说教法
1.诵读法
指导学生读出四言诗的节奏和韵律,读出感情,在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炼性。

2.讨论法
联系诗歌中人物的言行,抓住关键诗句,让学生讨论明确文中主人公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

3.比较法
将课外知识与课堂内容比较阅读,延展课堂容量,发展学生思维。

七、说媒体
利用投影仪及多媒体课件,创设有利于教学的环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