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应用论文
糖尿病健康教育论文综述

糖尿病健康教育论文综述
《糖尿病健康教育论文综述》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全球范围内数百万人群健康的慢性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水平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已成为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了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效果。
研究发现,有效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应包括疾病知识、饮食指导、运动方案、血糖监测、用药管理等内容。
糖尿病患者需要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病情发展趋势和并发症的危害,以便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
在健康教育方法方面,个性化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以提高患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行为改变意愿。
此外,社会支持和自我管理技能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也备受关注。
许多研究表明,通过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生活质量和并发症风险都有所改善。
因此,加强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糖尿病健康教育论文综述》通过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对研究者和临床医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
生活质量。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来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最佳实践,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
护士毕业论文全范文

护士毕业论文全范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大量的护理专业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这种过于强调专业技术而忽略了护理人文教育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方式的不足之处逐渐显现。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护士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护士毕业论文范文一:糖尿病患者门诊健康教育护理运用糖尿病是一种持续高血糖的代谢性疾病,长时间患有此病会导致眼睛、肾脏、心脏、血管、神经等慢性衰退,从而引发其他的各种病变,增加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1]。
临床上治疗该种疾病的主要方式是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
由于该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因此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门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2,3]。
我院在糖尿病患者门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从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所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84例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35~67岁,空腹血糖为8.7~13.7mmol/L;对照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36~70岁,空腹血糖为8.6~13.6mmol/L。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空腹血糖等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门诊健康教育护理:(1)每个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门诊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识,糖尿患者的饮食、运动训练、生活习惯、血糖检测等。
平时给予电话随访,共随访护理1年。
(2)发放糖尿病防治宣传册,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3)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心理教育,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营造良好的治疗氛围。
1.3评价指标(1)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水平进行检测。
(2)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6.0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对计数数据进行χ2检验。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论文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关键词] 糖尿病治疗心脑血管生活习惯[中图分类号] r781.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164-01随着医学科学和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模式随之发生了改变。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投资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是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而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环境和遗传因素联合作用而导致的高血糖状态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病症[1],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2],目前我国社区居民对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较低,因此让患者掌握一定的糖尿病知识及自我管理技能必将大大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健康教育的意义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通过多种教育形式使病人或其他人获得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知识的护理活动[3],其意义:①适宜医学模式转变;②健康教育是初级卫生保健八大要素之首;③健康教育作为卫生保健的战略措施。
对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基本治疗措施之一,对病人和家属耐心宣教,从主观上重视糖尿病的治疗,需持之以恒。
2 健康教育方法2.1 心理指导根据不同的文化程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本病发展、危害及对健康的影响,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克服焦虑、紧张心理,做好与家属的配合。
2.2 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制定合理的体育锻炼。
运动也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适当运动可增强末梢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血糖。
根据患者调整个体化运动量,每周监测体重一次。
2.3 饮食指导饮食疗法贯穿于糖尿病患者一生,也是糖尿病治疗的最基础、最关键的一步。
饮食控制不好则影响治疗效果。
应严格制订食谱,避免随意增减,严格限制含糖食物摄入量,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坚持定时进餐并评估饮食效果。
2.4 服药指导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患者最基本的治疗,因需终身服药,多数患者很难接受和坚持,必须端正患者的用药意识,遵循服药原则,按时、按量、按规定,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论文3篇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论文3篇第一篇: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探讨1.1对象选择农村老年糖尿病126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59例。
观察组男37例,女30例;年龄(67.8±10.6)岁。
合并脑梗死27例、冠心病19例、高血压病52例,并发酮症酸中毒8例、末梢神经病变13例。
对照组男30例,女29例;年龄(68.7±10.7)岁。
合并脑梗死21例、冠心病15例、高血压病47例,并发酮症酸中毒6例、末梢神经病变11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均给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及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
对照组给予一般糖尿病知识宣教;观察组由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住院和家庭健康管理措施,并监督患者和家属落实。
(1)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即时实行评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定健康宣教内容,采用通俗易懂方式详细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及家属糖尿病病因、临床特点、危险因素、症状、体征、并发症、综合治疗方法及健康的行为方式,指导糖尿病患者学会血糖监测方法。
(2)心理干预分析患者心理障碍因素,对已确诊但仍不相信或否认患病的患者,讲解老年糖尿病的诊断依据和方法,协助其正视糖尿病,使其了解糖尿病是一种能够控制的疾病,只要积极治疗,血糖会得到控制。
对精神过于紧张,四处寻医,寻找根治糖尿病特效药的患者,向其系统介绍治疗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切忌盲目投医;对自暴自弃的患者,医护人员要耐心疏导和鼓励,并介绍成功的病例;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的患者,应根据其性格、文化素养及心理状态,给予有针对性的情感支持,树立信心。
(3)饮食指导根据患者体重、劳动强度、饮食习惯等,与患者一起制定饮食计划,计算出一日总热量,合理分配三餐。
责任护士使用食品交换模型,教会患者食品交换方法。
强调低脂肪、低糖、高蛋白、高纤维素食物和控制体重的重要性,提倡食用绿叶蔬菜、豆类、块根类蔬菜及粗谷杂粮和低糖水果。
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临床应用效果论文

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对于临床治疗的应用效果研究。
方法:对我院内分泌代谢科2010年月至2011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的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分配治疗,分为对照组以及治疗组,每组患者25人,对治疗组的25人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的25人进行传统健康教育,对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全部情况变化进行记录,观察患者最终的依从性以及满意度。
结果:在住院治疗期间将对照组以及治疗组之间进行全面对比,无论是住院治疗的依从性、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等方面治疗组的最终效果都明显高于对照组[1]。
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健康教育路径能够大大的提高诊疗的护理水平,最大限度的保证治疗的安全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效果研究【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044-01糖尿病属于慢性的终身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家属自身都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据有关调查显示,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一直在呈上升的趋势发展着[2],而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没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这本身对于糖尿病的处理就存在着极大的限制性因素。
而健康教育路径恰恰可以有效推进糖尿病患者身体的治疗以及有效改善,健康教育路径就是指医护工作人员在开展治疗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治疗护理干预,有效的减少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干扰因素,缩短了治疗的天数以及治疗所需的费用,大大的提高了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3],有效地改善了医患之间长期存在的紧张关系,下面就治疗工作展开的相关问题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本次临床分析治疗选取我院内分泌代谢科2010年至2011年期间进行治疗的50位糖尿病患者为进行研究的对象,其中包含男性患者40人,女性患者10人,年龄均在25岁至70岁之间,将其随机分配为治疗组以及观察组,每组25人,平均患者年龄为45、8岁,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将两组治疗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病情程度以及性别等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糖尿病人健康教育论文

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
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饮食、卫生、运动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
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增强了患者自我护理功能,增强了自我保健意识。
结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明显避免患者发生疾病的并发症,患者的经济负担明显改善,也改变了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延长寿命。
【关键词】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糖尿病为我国比较高发的疾病,此疾病主要以患者代谢系统出现障碍而致使疾病发生。
现今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饮食习惯发生很大的改变,这也导致此疾病的患者高发。
现今,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约1%-2%,正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
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及对治疗过程的认识,可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满意的效果。
1 方式1.1 医院应定期对所有护士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全面了解各项知识,从而在工作中开展此项工作更加具体,更系统化。
1.2 对患者实施的干预措施应多种形式开展,可通过沟通、文字等形式进行干预,并根据病人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等情况进行宣教,再根据病人生理、心理知识的不同需求做相应的调整,内容要求易懂、易记,少而精。
1.3 让患者正确掌握疾病知识和增强保健意识。
2 宣传教育2.1 做好心理护理,因糖尿病不能根治,常造成患者恐惧、焦虑、悲观、不愿意接受治疗等心理,通过给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知识,解除其的不良心理,告知其疾病的各项相关知识,并应保持平和的心态,解除思想顾虑,使患者接受治疗和主动协助治疗。
2.2 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对糖尿病患者不仅要宣传糖尿病的保健常识,还要教会患者及家属化验尿糖的方法,正确使用血糖仪,使空腹血糖控制在4.4-5.6mmol指标下,患者还应定期对眼底、血脂、肝、肾功进行检查,了解疾病的情况,患者的体重也应保持正常。
2.3 患者的饮食应予以严格的控制,这也是治疗的最主要方法。
2.3.1 患者的食物应注重营养,避免热量过多。
糖尿病健康教育论文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性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它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除进行临床治疗外,及时给予健康指导,对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据2010年有关文献报道,我国人口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尿病患者将近9240万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糖尿病患病率成逐年上升趋势。
糖尿病病情控制不佳时可引起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其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因此从心理护理、生活指导、运动指导、药物指导等多方面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既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危害,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业务素质。
1 健康教育方法1.1 个体指导采取谈心或提问的方式,了解患者目前与疾病有关的各种想法及心理问题,对自己病情了解的程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让患者参与进来,使护士成为患者的知心朋友,并请接受健康教育后有经验的患者介绍经验,鼓励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从与患者的沟通中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1.2 集体讲解可利用幻灯、宣传片、模型等方法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预防保健、治疗知识,使患者对疾病有一定认识,按计划进行饮食、锻炼、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利于血糖的恢复。
2 健康教育内容2.1 心理护理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心理因素所引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不良情绪会引起体内升糖激素的增加,而影响血糖水平导致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使血糖难以维持正常,此时应耐心疏导病人,客观地向病人介绍疾病有关发展过程及预后知识,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
合理的生活起居,良好的心理准备,配合饮食、体能锻炼及药物等综合措施可纠正代谢紊乱和消除糖尿病症状。
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论文

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论文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病,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除使用药物外,尚需多方面配合。
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论文篇一:【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除使用药物外,尚需多方面配合。
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
实践证明,开展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不仅可有效降低高危人群发病率,还可控制糖尿病病人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减低医疗费用。
【关键词】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343-02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上升趋势[1]。
全面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并非单纯用药物就可以达到的。
实践证明,开展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不仅可有效降低高危人群发病率,还可控制糖尿病病人病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减低医疗费用[2]。
社区健康教育护理工作由于具有深入病人家庭、解决病人实际问题的特点,已成为目前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对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对今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必要性随着生产发展、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模式现代化以及社会的老龄化,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均在逐年增加。
糖尿病是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日益关注的严重危害公共健康的问题。
在许多国家中已成为致死、致残并造成医疗开支增加的主要原因。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08年调查报告结果表明,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其中农村约4310万,城市约4930万。
我国可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实施论文

浅谈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摘要】目的:探讨在社区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
方法:以社区糖尿病患者及患者家属为对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掌握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治疗护理方法。
结果:通过在社区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使患者可正确进行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35-01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精神紧张因素的增加,物质生活的丰富,寿命延长,体力活动的减少,肥胖人群的增加和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和保健知识的相对缺乏,导致不平衡膳食、缺乏运动、心理失衡、吸烟、酗酒等危险因素的高度流行[1]。
据调查显示,中国20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达10.6% 和8.8%,总体患病率已达9.7%。
而同期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15.5%。
根据这次调查结果所做出的推算,显示我国总糖尿病患病人数高达9200万以上,糖尿病前期人数达14800万以上[2]。
由于患者对疾病不够重视且缺少相关知识,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性没有足够的认识,不积极用药治疗,使病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以致产生并发症。
因此,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近年来已逐渐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通过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减缓或降低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
1 提高社区人员自身素质,是开展健康教育基础1.1 加强专业知识培训社区医务工作人员应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通过自学、进修、参加培训,及时掌握医学新知识,新技术。
1.2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具有高尚的医德,得体的谈吐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基础。
1.3 加强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要因人制宜,针对教育对象及其家属家庭状况,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采用不同健康教育用语,加强沟通技巧,提高应变能力,达到教育的目的。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病人中作用论文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病人中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病人中的作用。
方法将54例糖尿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5个月后,比较两组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血糖控制状况。
结果观察组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及血糖控制均较好;对照组对糖尿病知识了解较少,血糖不稳定。
结论实施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护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可增强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有效地控制病情。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
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为1%-2%。
[1]该病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血管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它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健康及生存质量。
由于医护与患者交流不足,患者普遍对糖尿病知识缺乏,致使糖尿病患者急、慢性并发症不断发生。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基础措施之一,其目的是使患者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基本知识和危害性,接受正规治疗,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顺应性和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
尤其对2型糖尿病人必须强化健康教育,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
本研究通过对社区内5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初步探讨其对糖尿病患者生活及血糖水平的影响,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4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在50-75岁,平均年龄61岁。
文化程度:文盲:5例,小学:26例,初中:15例,高中以上;8例。
均为社区2009年6-10月的老年人查体中查出的2型糖尿病人,皆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
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用糖尿病药物治疗,同时对他们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22例,只用常规药物治疗,未接受健康教育指导。
两组在年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方面无显著差异。
1.2健康教育内容1.2.1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关糖尿病的基础知识,使其对糖尿病病因、影响病情的因素、病情控制方法及预后等有关知识了解。
糖尿病人健康教育毕业论文

糖尿病人健康教育毕业论文
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摘要: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本论文旨在通过对糖尿病的风险因素、预防措施和管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1. 引言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
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是全球健康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论文将重点探讨糖尿病的风险因素、预防措施和管理方法,旨在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合理的健康教育建议。
2. 糖尿病的风险因素分析
2.1 遗传因素
2.2 饮食习惯
2.3 缺乏运动
2.4 肥胖和体脂分布异常
3. 糖尿病的预防措施
3.1 饮食调控
3.2 合理运动
3.3 控制体重
4. 糖尿病的管理方法
4.1 药物治疗
4.2 血糖监测
4.3 健康生活方式的维护
5.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策略
5.1 专业知识普及
5.2 饮食指导
5.3 运动建议
5.4 心理辅导
6. 结论
通过对糖尿病的风险因素、预防措施和管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本论文提出了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策略。
希望这些策略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高血圧、药物与健康论文范文三篇

第篇:糖尿病患者地药物治疗与健康教育文章分析了糖尿病患者、高血圧患者临床典型病例地药物治疗与健康教育,目前糖尿病高血圧可控因素较高,如若在帮助高血糖患者加以健康指导及正确地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药物治疗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地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注射胰岛素地病人,注射前应做尿糖试验,根据判断结果决定胰岛素地用量,切不可大意,自行滥用.特别要注意避免夜间低血糖昏迷地发生.磺胺类药物是治疗糖尿病地首选药物,常见地副作用有皮疹、瘙痒、对光高度敏感等,这些可随时间延长而消失.一些胃肠道症状,如烧心、胃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另一个最常见地副作用是低血糖.因此,应告诫病人常备一些含糖地零食或葡萄糖片来应付低血糖.慎重处理低血糖:胰岛素过量或口服降糖药之后,病人未能及时进食、容易发生低血糖.低血糖时,可出现抽搐、头痛、焦虑、出冷汗等症状.治疗低血糖可口服~单糖,或杯果汁,杯含糖饮料或~葡萄糖片.切不可给予更多地糖,以免使血糖水平度上升,对控制血糖无益.经过上述处理后需等~才能复查血糖.如果患者症状和体征还没有得到改善,或血糖水平还没有达到正常水平,可以重复上述处理.住院期间地用药指导医生根据患者地血糖情况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护理人员依据医生制定地方案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指导患者阅读药物说明书,对于使用胰岛素者,教会胰岛素注射技术.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后,要按时进餐,以防止低血糖发生.健康教育心理教育首先让患者明确情绪、精神压力对糖尿病地影响.向病人用通俗易懂地语言讲解有关糖尿病地病因、诱因、临床表现等,消除不健康意识,教会病人一些糖尿病地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出书年荐刊老编辑糖尿病患者只有对自身疾病有了明确认识,才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其次指导病人正确处理疾病所致地生活压力,做好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心理反应类型复杂,多有悲观失望、内疚混乱、焦虑恐惧、满不在乎等心理.通过纠正各种不良地心理状态,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地信心和勇气.饮食教育用新型食疗法对患者进行干预.具体方法:①根据患者地身高、实际体重从“体重范围表”中查出体重范围.②根据患者天地具体活动量从“活动强度表”中查出活动强度.③根据患者地身高、体重范围、活动强度、年龄、性别、气温从“饮食型号表”中查出饮食型号.④根据饮食型号查出天中每天地具体食谱.健康运动教育糖尿病人一般选用散步、慢跑、骑自行车、体操和球类等有氧运动;根据每个人地生活方式、习惯、运动量不同,选择不同地运动方式;进行运动地时间宜在饭后~开始,且大多数学者认为:餐后~运动降糖效果好,且以餐后开始运动效果最佳,开始效果次之,晚饭后运动值得提倡.运动时穿鞋底厚、鞋帮软、弹性好地鞋子,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卡上说明患者个人资料及病情情况,或有人陪伴.并发症地预防教育心血管和脑血管并发症是目前糖尿病地主要死因,重症感染也不少见,肾脏、视网膜、神经系统等慢性病变严重影响劳动力.其中糖尿病足是患者最痛苦地并发症,且发病率在显著增加.治疗地关键在于预防,因此教会病人精心地自我护理很重要它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多发生于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另外女病人应特别注意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生活保健教育糖尿病人日常生活要规律: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受风寒外邪地侵袭,指导病人保持口腔清洁,睡前、早晚要刷牙,防口腔感染;糖尿病人因为尿糖地刺激,会阴部常有瘙痒,尤其是女病人,每次小便后,用温水清洁外阴,防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人要注意足部保健,不要赤脚走路,防扎伤,外出不要穿拖鞋,以免踢伤,指导病人每天从足部到膝关节做自我按摩或作脚部运动,经常用温水泡脚,水温不宜过高,以防烫伤.监测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可选用静脉抽血或血糖仪监测血糖以及监测尿糖;根据血糖结果来评估饮食、用药、运动情况,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患者及家属应学会使用血糖仪监测血糖,分别在餐前论文发表找刘老师球球微信及早餐后或餐后测血糖,后者一般是每日餐中血糖水平最高地时间;也可每日测次(餐前、餐后及临睡前);最好保持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并定期做尿液检查,查有无酮体.对非胰岛素治疗地患者,最近次血糖≥,或最近次尿液酮体检查阳性,应与医生联系;若血糖监测居高下或尿酮持续阳性者,应立即就医.作者:刘春艳来源:医药月刊年期第篇: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与健康指导相结合地观察探讨高血压病人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对健康指导地需求和必要性.方法:例高血压病人,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健康指导.了解病人地病因、家族史、生活方式,进行健康宣教,进行个体化地药物治疗与健康宣教,动态反馈.结果:使病人与家属及时掌握预防与治疗高血压地相关知识,对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促进健康、防止高血压导致靶器官地损害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高血压药物治疗与健康宣教相结合资料与方法选择年月~年月门诊及住院地高血压患者例,其中男例,女例,年龄~岁,平均年龄岁,其中级高血压例,级高血压例,级高血压例,有例病人间断服用药物治疗,有例病人长年服药治疗,有例未服用药物治疗.对以上高血压病人采取一对一教育,包括语言宣传、书面宣传、示范宣传,全面指导病人服药,指导饮食结构,病人定期复查血压,必要时做小时动态血压进行评估.根据病人地血压不同分级及是否有靶器官损害,进行个体化服药指导和健康宣传教育.根据病人自身经济状况,结合年龄及有关并发症指导用药,建议享有医保、经济状况好地病人选择长效抗高血压药物[].患有糖尿病、动脉硬化地病人,指导使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有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地病人,指导其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加β受体阻滞剂().左室肥厚同时患有糖尿病病人,指导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同时患有稳定型心绞痛,则首选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降压药物宜首选及(或);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宜首选(或)、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果病人有干咳不能耐受指导,改用类.超体重舒张压增高地病人,指导应用小剂量利尿剂而达到更好地降压效果.经济困难、收入低、不享有医保地高血压病人,没有条件耐受长效制剂,指导病人使用价格低廉地复方制剂或短效地降压药物.有些复方制剂及短效地降压药物半衰期短,指导病人服药次数,帮助病人节省费用地同时又达到控制血压地目地.健康指导:在指导服药同时向病人宣传要保持健康地生活方式,消除患者对疾病地焦虑状态,让病人保持良好心理和身体健康地行为.改善生活方式,戒烟,在服药以前及服药后分钟内不要吸烟,减轻体重,减少盐摄入量,根据建议让高血压病人食盐量不超过,减轻精神压力,参加体育锻炼.讨论高血压人群平均寿命较正常人群缩短~年[],单存降压是不够地,高血压治疗地最终目地应该是减轻或逆转病人靶器官地损害,防止严重并发症地出现,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地寿命.向高血压病人宣教,反对药物地滥用,也纠正高血压病人不用药物地错误认识.宣教高血压一旦确诊,非药物疗法只能作为辅助,不能轻易取代药物治疗.此外,进一步明确高血压治疗是终身治疗,即使血压已被控制,一旦停药血压很可能回升.向病人说明,根据研究及临床实践,血压控制良好病人中有是联合用药[].健康教育要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中,使病人树立对疾病地认识和治疗地信心,对于血压地控制和防止靶器官地损坏起到重要地作用.作者:杨愚邹艳慧马淑云来源: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年期第篇:公共选修课“疾病、药物与健康”翻转课堂地实证研究翻转课堂是适应新时代发展地一种有效地教学模式.在公共选修课“疾病、药物与健康”中采用翻转课堂学习模式与传统课堂学习模式进行对比教学,证实翻转课堂具有高度发达地信息技术、学生个性化地学习方式、深度地互动机制、学生自主协作能力提高地特征,同时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翻转课堂学习模式在公共选修课教学上值得推广.[关键词]翻转课堂群公共选修课学习效果艾滋病[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引言进入世纪以来,为了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高素质地复合型人才,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地知识体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地提高.但是,公共选修课出现了师生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质量低下等一些教学质量、教学数量和运行管理方面地问题.[][]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逐步进入人们地生活,公共选修课在教学形式上产生了新地机遇与挑战.尤其是以美国可汗学院()为代表地翻转课堂在线学习形式在发达国家兴起,给我国地公共选修课教学工作提供了新地思路.所谓翻转课堂,即通过网络提供授课视频和图片文字等资料,学生在课堂下观看教学视频并自学,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疑问,从而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在课堂上通过与教师地互动,将问题解决.这种授课形式不同于过去传统地课堂讲授、课下复习,因此被称为翻转课堂.[]翻转课堂被引入我国后在一些大学课程中取得了较好地效果.[][][]但是采用翻转课堂在公共选修课中教学效果如何,未见国内文献报道.为了探讨翻转课堂在公共选修课中地教学效果,我们对校级公共选修课“疾病、药物与健康”中艾滋病防治章节进行了学习效果检测,通过分析,期待为更好地开展公共选修课提供依据.二、翻转课堂地特征与运行翻转课堂具有四个主要地特征[],即首先依赖于信息技术,这是翻转课堂地先决条件.翻转课堂需要在进入课堂之前准备大量地资料让学生自学,包括视频、图片、文字等等,这些资料并不是仅仅罗列在教学网站上就足够了,还要进一步拓展,以促进学生发散地学习.以艾滋病防治为例,我们就推荐了世界卫生组织地中文宣传网站(:)以及重庆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教育网(:)给学生学习艾滋病防治地相关知识.第二个特征是学习方式个性化.这个个性化其实是强调教学时间地分配.传统课堂中进行地团队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等改革都无法突破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地这个最大限制因素,而在翻转课堂中,不同专业地同学则可以根据自己本身地知识体系状况和学习能力,在课堂下进行调整,尤其是公共选修课更具有这个方面地需求.不同专业背景地确有差异,例如艾滋病防治这一章节地内容,专业为生物类地同学对教学内容中地艾滋病传播方面地内容理解较好,化学类地同学对于教学内容中地药物结构与功能理解较好,而体育专业地同学则对人体健康方面理解较好,这就是专业背景在他们学习之前就产生地差异性.从中可以看出翻转课堂个性化学习地重要性.翻转课堂地第三个特征是深度地互动机制.虽然传统课堂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受到时间、空间地限制,不可避免地最后还是以教师为中心.随着智能手机地广泛流行,带来地群、微信等新地信息传播途径拉近了师生间地距离,实现了真正地时空连线.[]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群、微信实现一对一地交流,实现深层次地互动,即实现古人提出地“传道授业解惑”.在公共选修课中由于学生地个体知识背景差异和学习能力不同而产生地学习差异,通过深层次地互动可以缩小这种差异.翻转课堂地第四个特点是培养学生地自主协作能力.翻转课堂中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学习都是依靠学生自主构建完成地.学生根据自己地背景知识和授课进度,自主地选择学习地时间和地点,如果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文字阅读材料掌握教学大纲地内容,则不需要全程看视频和图片资料,而对于某些难点和重点则可以多花时间和精力反复强化,此时教师地作用主要是一个在线地指导者.三、翻转课堂学习效果分析学习“疾病、药物与健康”地共有两个班级,因此采用了对比地方法.一个班级人数为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在艾滋病防治章节之前通过上述地课前视频网站资料进行学习,并在群交互答疑,课堂进行完授课教学后,立刻进行学习检测.而另外一个班人数为人,采用传统地方式教学,知识在完成课堂授课后进行学习检测.检测内容为道题目,具体题目和检测结果如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目前提供地证据显示,以下哪种治疗方法不但可以治疗艾滋病,还是控制艾滋病传播地有效办法?()抗菌疗法;()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学生对艾滋病属于病毒传播掌握情况均较好,并且两种模式下正确率均为,无差异..艾滋病治疗地主要作用是:()抑制病毒地复制;()杀死.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学生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地原理掌握较好,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如果感染了,还能过性生活吗?()能;()不能.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不太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感染者在没有症状地时候不会将传染给其他人.这种说法对吗?()对;()不对.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艾滋病地“窗口期”一般为:()周左右;()个月左右.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较低,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几乎是传统课堂教学班地两倍..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地?()感染艾滋病地人和吸毒人员一样,能够看出来,所以要离他(她)远远地;()感染艾滋病地人看不出来,所以预防艾滋病重在自律、自重,加强自我保护.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正确使用安全套对预防艾滋病有什么意义?()可有效防止艾滋病地性传播;()可降低血液传播地概率.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在我国流行地病毒株主要是:()型;()型.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哪里能提供免费地艾滋病检测?()区县医院;()区县卫生监督部门;()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目前,艾滋病防控中提到地双重感染是指:()梅毒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结核菌和艾滋病病毒感染;()梅毒和结核菌感染.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通过以上课堂检测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地学习效果比传统课堂效果要好,也证实了前文中提到地翻转课堂具有高度发达地信息技术、学生个性化地学习方式、深度地互动机制、学生自主协作能力提高地特征.当然,某些题目翻转课堂班级也不高地原因可能与学生专业背景、学习动力不足有关,课下地教学监测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与学生地自觉性有关.四、结论通过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地对比教学,证实了在公共选修课教学中采用采用群学习地翻转课堂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学生成绩,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为在新形势下公共选修课地教学工作提出了一条可行地道路.同时,如何进一步在课下提高学生学习地动力,实现学习地监控是今后翻转课堂需要强化地一个方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饮食健康教育在中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论文

时间例数健康知识饮食控制了解部分了解控制部分控制教育前8927(0.34)62(9.66)24(6.97)65(3.03)教育后8979(8.76)10(1.24)81(1.01)8(8.99)健康教育摘要:目的:总结饮食健康教育在中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对89例年龄在35~59岁的中年糖尿病患者在常规用药治疗的同时,给予饮食健康教育,比较教育前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及饮食控制效果。
结果:患者饮食健康教育后对健康知识的了解,饮食的控制都比健康教育前好。
结论:正确的饮食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改善自我防护能力,减少药物的剂量,促进健康行为,是与运动、药物治疗并重的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方法之一。
关键词:中年人;糖尿病;饮食;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2-0117-02饮食健康教育在中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江小金**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人民医院(511400)2012年4月16日收稿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diet of healthy education in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diabetes treatment effect.Methods 89patients with age in the 35~59years old diabetic patients in routine drug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given the diet health education,comparative educ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patients on health knowledge understanding and the effect of diet.Results patients health education of diet on health knowledge,dietary control than before the good education.Conclusion correct diet health education could improve the patients on related knowledge,improve the self-protection skills,reduce drug for dose,health promotion,and exercise,drug therapy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based method.Key words :middle-aged diabetic diet health education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代谢性疾病,也是终身性疾病。
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影响论文

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探讨【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方法使用宣传栏、糖尿病患者协会、部分患者交流、健康教育宣传册等多种方法对160例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并且跟随访问一年,掌握糖尿病患者对相关糖尿病知识知晓程度和遵医行为。
结果 160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教育前。
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升糖尿病患者自我预防的意识,对减少糖尿病的致残率,降低大血管病变的几率,提升生活质量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生活质量;社区健康教育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这就导致糖尿病(dm)患病率的迅速攀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进一步恶化,家庭和社会也增加了一系列的负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其长期综合性治疗必须由患者自己实施。
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是由其自身是否遵医治疗息息相关的,但在调查中发现,糖尿病患者在家遵医情况非常不好。
对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1]。
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教育就是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能使人们养成有利于健康的习惯,从而达到改善和促进人们的健康情况,进而使得身体、精神、社交等各方面都能保持健康的状态。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最近10年,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了4-5倍,糖尿病患者已接近4500万,位于世界第二位。
微血管并发症和合并大血管是糖尿病对人们最主要的危害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致残、致死率占到其中的59%,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健康,并且对社会来说,是一笔非常大的开销[2]。
1 教育方法为患者建立档案: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糖尿病患者,方便开展调查、检测、追踪;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健康教育专业讲座:邀请糖尿病医师专家,糖尿病专职护士等来讲解,每次讲座教育2-3个患者,一般时间40-50分钟;示范性教育,某些操作性的项目应用这种方法教育,比如血糖的测定以及注射胰岛素等;组织观看相关电视:为糖尿病患者播放相关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电视;免费在社区发放与糖尿病相关的图书、宣传单等。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应用论文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关键词】健康教育;临床护理;糖尿病护理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全身性、慢性、终身性疾病,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目前仍不能根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严重性的认识,使之在防治过程中,始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行血糖自我监测,保证治疗。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为少数民族地区,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文化层次偏低,农民居多,经济条件落后,自我管理能力低下等特点。
针对这些特点,我们从患者入院到出院都进行了适合本地区糖尿病患者的一整套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取得明显的效果。
患者入院后我们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评估→计划→执行→效果评价→新计划→执行→效果评价的pdca循环法健康教育方式,在给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同时,评估患者每个时期的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单,对患者进行有评估、有计划和有评价的循序渐进的健康教育。
具体做法是:1 入院时的健康教育是患者护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内容,专业护士在患者入院时主动迎接,对不会汉语的患者尽量安排相应少数民族语言的护士迎接,以拉近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距离,给患者一个亲切的第一印象,主动为患者介绍医院规章制度、病室环境、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等。
目的在于使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适应角色转变,积极调整心态,从而配合医院的治疗和护理。
2 住院期间的教育是对患者住院期间饮食起居、治疗用药、糖尿病相关知识、饮食治疗、口服降糖药的服用方法,胰岛素治疗的注意事项等的教育和指导,此外根据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的情况,对患者进行由浅到深、通俗易懂的个性化健康教育。
2.1 心理指导糖尿病病程长,需反复入院,患者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心理会引起血糖升高,对疾病控制不利,因此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心理,并给予细心的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临床实践中发现,糖尿病患者存在角色缺如和角色强化两种不良心理状态,在这些心理状态下,患者接受知识的能力大为降低。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论文

安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论文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发病原因为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者胰岛素作用出现障碍引起的[1]。
长时间的代谢紊乱和高血糖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尤其是对心血管系统、眼睛、肾脏、神经系统的伤害更大,假设病情严重会造成患者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最终出现高渗昏迷[2]。
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为食量大胆消瘦、多饮多尿,在科学的治疗与恰当的护理下,患者的血糖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减轻身心痛苦。
我院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的是全程安康教育模式,囊括并发症的自我检测及管理、相关医学知识的科普、安康生活习惯的养成等,现作出如下报告。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是xx年1月~xx年9月一年内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全部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符合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3]。
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男性23例、女性37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8.3±2.7)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6.1±0.3)年。
观察组60例,男性25例、女性35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7.4±3.3)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5.9±0.5)年。
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安康教育:护理人员询问患者对糖尿病有哪些认识,并指出错误之处予以纠正,发放糖尿病的安康教育宣传资料,详细解答患者疑问,并叮嘱其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树立保健、养生意识。
观察组采用全程安康教育模式:①入院时:护理人员一一核对、检查患者的个人资料,分析心理特点、社会需求、病情开展等临床信息后做出综合评估,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向糖尿病患者普及相关的医疗知识,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②饮食安康:向患者讲解饮食搭配的合理与否和糖尿病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控制饮食,根据患者的个人口味及身体状况制定科学饮食方案,建议患者尽量食用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等食物以及新鲜的蔬菜瓜果,少吃高糖、高盐食物,提高自律能力,养成安康饮食的生活习惯;③机体锻炼: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发病之前身体肥胖、超重,科学、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控制脂肪增长,维持血糖处于稳定水平。
糖尿病患者护理与健康教育论文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与健康教育【关键词】糖尿病患者;护理;健康教育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沁代谢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我国糖尿病患者病率较高,伴有慢性并发症相当普遍,已成为我国糖尿病患者致残率、致死率、危害最大的慢性病,所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社会卫生问题。
[1]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极其重要,现将我科2012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6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糖尿病为终身代谢性病疾病,病程长,可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要有耐心和同情心,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分别给予鼓励和支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稳定情绪后,让其认识到糖尿病尽管是目前不能根治的慢性疾病,但只要科学合理的做好治疗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劳动,劝慰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教育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任何类型的糖尿病,不论病情轻重,均需要进行终身饮食治疗。
指导患者食用粗制米、面和杂粮为主食,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15%,每天可给予50-70g。
脂肪约占总热量的20%-30%,每天60g左右为宜,采用植物油,如橄榄油、花生油等,少食用煎炸食品,忌甜食及禁烟酒,饮食有度,粗细搭配,以素食为主,荤食为辅,一日三餐或少食多餐,可将每天所需食物按1/5、2/5、2/5分配于早、中、晚三餐中,在保持总热量不变的原则下,凡增加一种食物时应同时减去另一种食物,以保证饮食平衡。
[2]做到三餐定时、定量,营养均衡摄入,避免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对糖尿病饮食治疗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保证治疗安全和治疗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教育运动可以增强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使血糖下降。
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论文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论文糖尿病是一种与遗传基因相关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可由于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
以下是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论文,欢迎阅读。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论文1我们社区人口达2万人,糖尿病发病率为4%,患病率为6%。
我们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计划在2010年12月前,举办糖尿病健康教育学习50次,在社区医院或居委会由社区医生讲课,以图片、多媒体等多种形式为社区居民讲解糖尿病知识,在社区内普及糖尿病知识,提高社区居民对预防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适当的体力劳动,控制体质量、合理膳食、预防感染。
教会居民识别糖尿病的症状和就医应当做的辅助检查项目。
采取分年龄段的方法,由高危人群逐渐向普通人群转移并采取结合健康普查的方式,进行组织社区居民定期测血糖、尿糖、筛查高危个体,建立糖尿病人的社区档案,建档率达60%。
实施动态管理,管理率达60%,控制率达40%。
防治知识率65%,参与率70%,生活质量改变程度为50%。
1 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系统损害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和相对不足,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伴有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与遗传、自身免疫及环境因素有关。
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晚期常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而危及病人的生命。
1.1 临床表现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质量减轻。
1.2 糖尿病分型及特点1型糖尿病:青少年起病者,起病急,症状明显,有酮症酸中毒的倾向;起病者发病较缓,症状隐匿,一些患者仅有轻度的高血糖,在感染或其他的应况下迅速恶化,发展为严重的高血糖,最终需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2型糖尿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起病缓慢、隐匿,常因慢性并发症、伴发病或于健康体检时发现,多数患者不需要依靠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253-01
健康教育是护士对住院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的适应能力而进行的一种干预性活动。
要求护理人员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和增进糖尿病健康知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恢复及增进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
我科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开展起来,由责任护士负责,以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民,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68例,均按who诊断标准确诊。
其中男108例,女60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1.4岁;平均住院时间16.5天。
1.2 运用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计划
评估病人身体健康状况及心理、社会文化背景、经济状况,了解病人的健康需求,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2 健康教育的方法
2.1 计划性教育对于共性问题,可采用有计划地、循序渐进的群体教育,如发病的原因、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化验的结果等知
识教给病人,使其了解发病、治病、防病的一般常识,主动配合治疗。
2.2 书面形式教育将有关糖尿病知识教育的小册子发给病人阅读学习;还可通过黑板报,多媒体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分期介绍相关知识,以指导患者了解掌握有关疾病的知识。
2.3 随机性教育针对不同个体,不同阶段的健康问题及心理状态,给予有效的指导,如在治疗、护理、巡视病房的时间。
教育的对象可是家属或者病人,要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
2.4 质控及评价护士长每周,护理部每月检查健康教育落实情况,采用询问及问卷方式检查病人是否具备相关健康知识,必要时重复实施进行和修改健康计划。
3 健康教育内容
3.1 入院教育责任护士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及家属,介绍住院环境、主治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及护士长、治疗与休息时间以及住院规章制度,让病人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恐惧感;耐心回答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
进行入院评诂,确立健康问题,提供个体化健康教育。
3.2 心理指导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常因血糖控制不好,易出现并发症而导致焦虑、恐惧心理,护士应及时给予病人心理援助,关心体贴病人,耐心讲解,劝慰病人保持心情愉快,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让家属理解患者,帮助患者,使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3.3 饮食指导合理、规律、正确的饮食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减轻体重,也可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护士可根据医生为病人制定的饮食计划,来介绍饮食治疗的目的意义及具体措施。
教会患者计算饮食量,保证合理的营养,严格控制甜食。
三餐热量分配可根据饮食习惯选择1/5、2/5、2/5或1/3、1/3、1/3[1],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强调食品多样性,不偏食。
3.4 运动指导适当的有氧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2]。
护士应指导患者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运动的种类,如医疗步行、慢跑、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
运动最好选择在餐后1h左右进行,运动以不不感疲劳为宜,运动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决不能半途而废。
指导患者出去运动时要随身携带糖果,以备发生低血糖时食用。
3.5 用药指导告知病人常用降糖药的服用时间、剂量、药理作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得随意增减或漏服,停药,并讲明危害性。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低血糖症状及处理方法;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自测血糖技术,血糖仪的使用方法;胰岛素的保管方法及注射技术。
教会患者正确看待不同时期血糖值的范围及意义。
定期电话回访患者病情及血糖值,并作好宣教工作。
3.6 预防病发症的指导糖尿病病人由于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病人抗感染能力低下,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疾病、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病足等。
指导患者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损伤,经常用清水擦洗身体,特别注意口腔、会阴、足部的清洁。
穿宽松柔软透气好的衣服、合脚舒适的鞋袜,不要过紧。
告诉患者戒烟戒酒的重要性。
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太于50度,以免烫伤。
3.7 出院指导强化住院教育内容,指导患者及家属继续服药,定期自我监测血糖,定期复诊,如有不适及时与科室联系。
3.8 电话回访责任护士在病人出院一周及一月后打电话向患者或家属询问患者病情及血糖值,并作好宣教工作。
4 结果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后,患者的认知程度和健康行为明显改善,90%的患者通过饮食控制,配合运动治疗,有效地控制血糖,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5 讨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有关糖尿病知识,增进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促进健康行为的改变[3]。
通过健康教育,加强了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保持乐观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了患者的医疗从医性,更好的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7-441
[2] 姚景鹏.内科护理学.第四版[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85。
[3] 吴敏.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9):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