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闻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新闻价值
[摘要]新闻价值的研究对于新闻报道写作来说具有纲领性的意义,因而关于其的探讨也是经久不衰。试图对新闻价值的几个重要概念进行比较分析,使其明晰化,并做进一步的引伸论述。
[关键词]新闻价值要素最小内三角价值流变
新闻价值是贯穿于新闻写作以及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规律,是记者、编辑、受众判断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所具有的价值要素的总称。新闻价值的观念产生于长期的新闻实践过程之中。认识新闻价值,了解新闻价值,熟悉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和判断标准,即使在紧急状态下也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新闻价值判断,这是我们研究新闻价值,并不断明确新闻价值的重要意义。
一、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
对于新闻主客体来说仅用“三元结构”构建新闻价值要素更合理,即新闻价值主体、新闻价值客体和新闻价值中介。这是因为新闻价值主体、新闻价值客体的复杂性使新闻价值结构表现出诸多不同的样式,要把握各要素内部之间的关系,对新闻传播三要素的线性关系改造是全方位的,建立新的三要素模式:
这种环状模式为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要求新闻价值的三要素有效互动,传播主体和接收主体的关系在新闻价值的概念中有了一定的阐述,这部分主要讨论新闻价值中介的作用。新闻价值中介是新闻价值主体和新闻价值客体发生作用的重要桥梁,在新闻价值实现过程中有重要地位。从静态角度看,新闻价值中介处于中间位置,用方框图表示为:
从动态角度看,价值中介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潜在的中间位置,因为动态中的价值客体是未定的。价值客体的位置决定了价值中介的位置,形成稳定的新闻价值结构。
二、新闻价值的“最小内三角”
关于新闻价值评价有诸多要素、诸多标准,将新闻价值这一抽象概念真正量化可以参考直角坐标系中的最优化法则。
首先新闻价值的评价标准要确定,在杨保军老师的《新闻价值论》中有几大类:需要、兴趣、爱好类标准;各种规范类标准;客体属性类标准。我们以最后一种举例,从新闻事实应该具备的价值属性出发,结合传播由于接受的关系,概括为:时间的及时性、内容的针对性、方式的亲和性。这三种方式都是新闻价值客体中最重要的属性,及时性从时间上界定了新闻文本最明显的价值特征;针对性从内容上规定了新闻文本实际的有效性;亲和性从方式上建立起新闻文本能被
接受主体接受的通道。传播主体以这三点评价新闻文本,我们也以这三个要素为基点进行研究。
一条有价值的新闻,这“三要素”相互之间还应紧密地融为一体。正如亚里士多德在一个著名的命题中所指出的:“整体不等于局部的叠加,各个局部加起来不等于整体,整体要大于各个局部的总和。”。运用亚里士多德的论点,构建新闻价值的“最小三角”理论,如下图所示:
其中三条要素曲线所围成的三角区域即为新闻价值的最优区域。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不能要求体现新闻价值的“三要素”能绝对融为一点,我们所求的只是相对的新闻价值,探求的方法如求“最佳值”“最佳配方”一样。“如图所示”.把体现新闻价值的“三要素”按各自的程度,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类似的三条“函数线”(其中一条是比例直线),使它互为相交,从中就可鉴别一条新闻的价值。我们运用这种鉴别方法,通常会出现四种现象:1.三条线相交后,中间夹着一个小三角,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三角”。2.三条线平行互不相交。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概念加例子”、“观点与事实油水分离”、“新闻与宣传混淆”之类的新闻中。3.三条线残缺不全;只有二条甚至只有一条。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条新闻中,或者缺乏及时性,或者缺乏针对性。4.三条线相交于一点,这是绝对理想新闻。但从相对论的观点来讲,绝对相交于一点的事是不可能存在的。我们所要求的,只是三条线相交后,它们之间所交成的夹角,能成为一个“最小的内三角”(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这个“内三角”趋向越小,说明这条新闻的价值越高反之越低。
以上的论述,只不过是按照新闻价值的普遍规律假设的。如果从单独的一篇新闻来讲.就无须采用“函数”曲线的交叉进行表达。因为各单个因素都有它自身所表现出的特定程度,从相关价值来说,也都有它各自的规定性。这样,就可以在坐标系中直接构成一个特定的“内三角”。这个“内三角”在坐标系中究竟处于什么位置又是怎样的几何形状,是因某篇新闻稿本身的程度和价值而决定的。而只是用以借代来形象地说明新闻价值而已。
三、新闻“价值流变”
新闻价值流变论中的“流变”是指:第一,人对新闻价值量认识的流动和变化。原始事实中的客观新闻价值是恒定的,不会变化的,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对新闻价值量的认识具有“不定量”性。这种认知上的差异,使脱离了静态客观事实的新闻价值总是处于流变不居的状态。新闻价值量的表现是不恒定的,是流动着和变化着的。第二,新闻价值从传播静态向传播动态的流动和变化。从传播角度认识,未经传播的事实是静态的,如果这则事实具有足以构成新闻的新闻价值,那么这个价值也处于不为人知的静止状态。从新闻传播者开始认识新闻事实的那一刻起,其新闻价值便开始了由静态向动态的最初萌动。但如果这则新闻事实最终被传者所遗弃,这个萌动便宣告结束,因而形不成真正意义的新闻价值流变。只有新闻传播者选择了这个事实并加以传播,新闻价值才进人了充分流动状态,才会被受众认知和加以评判。新闻受众的认识是对新闻价值的最终消化,随着新闻价值终极目的的达到,其流变过程也宣告结束。第三,
客观新闻价值向主观新闻价值的流动变化。处于静止状态的客观新闻价值是客观的、全面的、饱满的和非人为的。新闻传播者对新闻事实及其客观新闻价值的发现,便开始了客观新闻价值向传者主观新闻价值的转化。新闻传播者对客观新闻价值量的认识充其量是相等的,即新闻传播者的主观新闻价值量等于客观新闻价值量。同样,传者主观新闻价值信息向新闻受众输出,流变为受众主观新闻价值。由于受众面对的是新闻文本这一客观存在,所以受众主观新闻价值一般也不会大于文本所表现的新闻价值。
总之,在新闻价值流变过程中,主观新闻价值量不会大于客观新闻价值量,这就要求新闻文本尽量完整充分地反映新闻事实和客观新闻价值,使新闻受众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加强新闻传播的强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新闻价值论》,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
[2]《对新闻价值的再认识》,黄旦,杭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科学经济社会》1995年02期。
[3]《现代新闻理论》,P181-182,刘建明著,民族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
[4]《论新闻价值》,刘卫东,《新闻大学》,1999年04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