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基础理论及中药学复习内容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基础知识:中医基础理论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基础知识: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理论的一门学科。
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的概念:整体,即是指事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的整体性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1.症、证、病的概念2.辨证与论治的概念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
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
论治(施治):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
"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即是"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依据。
第二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属性阴和阳,作为哲学的概念,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不局限为某一特定事物,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即含有矛盾对立统一的概念。
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或属于功能方面的皆为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或属于有形的器质方面的皆属于阴。
"天为阳,地为阴","水为阴,火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阳化气,阴成形"。
把对于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
阴阳的相互关系:1.阴阳的对立制约2.阴阳的互根互用3.阴阳的消长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化二、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着临床诊断和治疗。
中基基础理论及中药学复习内容
中基基础理论及中药学复习内容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中药学中,中基基础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中基基础理论及中药学复习内容,希望对学习中药学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中基基础理论1.中医学的整体观点:中医学采用整体观点来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病理、心理等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2.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认为万物都具有阴阳之分,阴阳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3.气血津液学说:中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与气血津液的运动和调节密切相关,气血津液的失调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4.藏象学说: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指定位于身体深处、不易察觉的五脏(心、肺、肝、脾、肾)和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胆、膀胱)。
二、中药学的复习内容1.药材的分类:药材按照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可以分为十类,如根茎类、叶类、花类、果实类、种子类等。
2.中药的炮制方法:中药在使用前需要经过一定的炮制方法,如清洗、晒干、蒸制、熏制、酒洗等多种方式。
3.药性、归经、功能:中药的药性指的是药物的性质特点,如寒、凉、温、热、平,药性会对药物的功效、适应病证等方面产生影响。
中药的归经指的是药性所归属的五脏六腑,通过归经来确定药物的适用范围。
中药的功能指的是通过药物的药性、归经和药量等来治疗相应的疾病。
三、中药学实践技能1.药物的鉴别:中药鉴别需要根据药材的形态特征、构造特点、顔色、气味等多项指标进行鉴别。
2.中药煎制:中药的煎制也是很关键的一环,需要掌握正确的加水方法和煮药时间,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成分得到溶解并轻易地被人体吸收。
3.中药制剂的制备与使用:中药制剂根据药物的药性、功能和适应病证等制作而成,在使用中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病情来合理选用制剂和剂量。
总之,中药学是一门非常具有学术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掌握中基基础理论和中药学相关知识,对于提高我们的医疗技能和服务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习和理解中医的整体框架和核心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中医基础理论概述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理论等。
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于古代中国,经过千百年的实践和总结,逐渐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
1.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阐述了宇宙万物的对立统一关系。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和人体的正常运行是在阴阳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的。
中医治疗就是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效果。
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另一个核心概念,认为宇宙万物的演化过程可以归为五个基本元素:木、火、土、金、水。
这五个元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医治疗在实践中也应用了五行学说。
3.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内容,指的是人体内部的经脉和络脉系统。
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调节经络的流通来保持人体的健康。
中医疗法中的针灸、推拿等都是通过调节经络来实现治疗效果的。
4. 气血津液理论气血津液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中涉及的重要内容,指的是人体内的各种液体和气体。
中医认为,气血津液的充盈和流通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疾病会导致气血津液的不平衡,中医治疗就是通过调节气血津液来达到治疗效果。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应用中医基础理论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是中医基础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 诊断方法中医基础理论为中医诊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中医的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尿色等,倾听病人的言语,询问病史,以及切脉来判断病人的病情和病因。
2. 药物治疗中医基础理论对于中药的使用和配伍有着明确的规定。
根据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中药可以分为寒热药、温凉药等,不同的中药可以通过调节阴阳平衡和五行相克相生的关系来治疗不同的疾病。
考前必备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用不挂科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绪论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学: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一、中基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与代表著作)(一)先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皇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三)宋、金时期(争鸣、突破时期)《三因极――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宋金四大家(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温病四大家:吴又可、薛生白、叶天士、吴鞠通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病理、诊治方面;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对生理、病理、疾病防治的影响;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对生理、病理、疾病防治的影响;4.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1、病、症、证的概念:病: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疾病完整的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与规律。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2、辨证论治的概念: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3、辨证与辨病: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辨病论治的概念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机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治法也不同。
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机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
治法也相同。
辨病论治:对疾病的辨析,确定疾病的诊断,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第一节精气学说精、气、神的含义: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
中药学三基考试培训知识点
总结词:掌握中药制剂的制备
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
01
详细描述
02
1. 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包括
提取、分离、浓缩、干燥、成
型等步骤。
03
2. 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性状、
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等
项。
04
3. 掌握各种制备工艺的操作步
骤和注意事项。
05
4. 熟悉质量控制标准的各项指
标及意义。
06
中药药理实验技能
总结词:掌握中药药理实验的基本方 法和技能。
详细描述
1. 中药药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包括动 物模型的建立、给药方法、实验数据 的记录与分析等。
2. 实验技能:包括实验动物的捉拿与 固定、注射方法、采血方法等。
3. 掌握各种实验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注 意事项。
4. 熟悉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05
CHAPTER
治疗作用。
归经
归经是指中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 亲和作用,即中药对某些部位的
选择性作用,指导临床用药。
毒性
毒性是指中药对机体的损害作用 ,包括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 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
性等。
中药材的采收与储存
采收
中药材的采收时间对其质量和药 效有着重要影响,不同中药材的 采收时间不同,需要注意时节和 药用部位。
中药学基础知识复习题及答案
中药学基础知识:中药配伍原则
掌握中药配伍的基本原则及配伍禁忌。
中药配伍原则是中药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指在选择中药时,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 制约关系。配伍得当可以增强药效,减少不良反应;配伍不当则可能导致药效减弱,甚至产 生不良反应。配伍禁忌主要包括相恶、相反、畏恶等禁忌关系。
中药学基础理论知识
中药学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先秦时期《诗经》中涉及的植物和动物共300多种,其中不少是后世本草著作中收载的药物;《山海经》载有100余种动物和植物药,并记述了它们的医疗用途。
二、秦汉时期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共载药365种。
三、魏晋南北时期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成书于公元500年左右,载药730多种。
南朝刘宋时期雷学著《炮炙论》是先存最早炮炙专著。
四、隋唐时期公元659年颁布的《新修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
,共载药844种。
五、宋代国家药局的设立,是北宋的一大创举,也是我国乃世界药学史的重大事件。
六、宋元时期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饮食疗法的专门著作,记录了不少回、蒙民族的食疗方药和元蒙宫廷的食物的性质及有关膳食的烹饪方法。
七、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总结,全书52卷,收药1892种,付图1100多幅,付方11000余首。
八、清代1765年的《本草纲目拾遗》载药921种,其中心增716种。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第一节产地道地药材的确定,与药材的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因素。
如四川的黄连、川芎、附子,江苏的薄荷、苍术,广东的砂仁,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云南的茯苓,河南的地黄等。
第二节中药的采集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一)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者刚开花时采收。
(二)叶类:叶类药材采集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
有些特定的品种如霜桑叶,须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
(三)花类:花的采收,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由于花朵次第开放,所以要分次采收,采摘时间很重要。
有效花要求在含苞欲放时采摘花蕾,如银花、槐花、辛夷等,有的在刚开放时采摘最好,如月季花。
(四)果实和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如瓜蒌、枸杞等;少数品种有特殊要求,应该采用未成熟的幼嫩果实,如乌梅、青皮、枳实等。
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与中药学复习要点梳理
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与中药学复习要点梳理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药物治疗方法。
学习中医学需要掌握其基础理论和中药学知识,下面将对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学的复习要点进行梳理。
一、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1.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讲述的是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相辅相成,五行学说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及其相互依赖关系。
掌握阴阳五行学说是理解中医学理论的关键。
2. 五脏六腑和经络系统:中医学将人体分为五脏六腑,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经络系统是中医学认为的人体经脉的分布系统,通过调节经络能够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望、闻、问、切四诊法:中医学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方法进行诊断,望指观察患者外貌和舌苔色泽,闻指听取患者的言语和呼吸声,问指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切指通过脉搏的触诊等方式来进一步辅助诊断。
4. 病因病机学说: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外界的六淫(风、寒、热、湿、燥、火)和内部的情志失调密切相关。
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学的独特贡献,通过阐述疾病的发生机制来指导治疗。
二、中药学复习要点1. 中草药分类:中草药按照性味、归经、功能等多种分类方法进行划分。
了解中草药的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药性与功效。
2. 中药炮制方法:中药炮制是将原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变成成品药材的过程。
熟知中药炮制方法可以确保制剂的质量和药效。
3. 中药常用药物和功效:了解中药学中常用的中药药物和其功效,如川芎、桂枝等,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中药学的知识。
4. 中药方剂学:中药方剂学是中医学中独特的药物组合形式,它是将不同的中药药物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 中药药性与配伍禁忌:中药药性是指药物的性质和特点,配伍禁忌指的是中药在配伍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不良反应和禁忌情况。
综上所述,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学的复习要点对于学习和掌握中医学知识至关重要。
中医学基础复习要点
中医学基础复习要点一、中医学的基本理论1.中医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一个整体,强调阴阳平衡。
2.中医的五运六气理论:包括五运(金、木、水、火、土)和六气(风、寒、暑、湿、燥、火)。
3.中医的脏腑学说: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三焦、大肠、小肠、膀胱)。
4.中医的经络学说:强调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调理经络可以调节脏腑功能。
5.中医的病因病机学说:病因包括外感、内伤、情志、饮食等;病机包括卫气失常、气血亏虚、湿热郁滞等。
二、中医的诊断方法1.中医的望诊方法:包括面色、舌苔、舌质、脉象、肢体等观察。
2.中医的闻诊方法:通过听患者的呼吸声、声音、言语等判断疾病情况。
3.中医的问诊方法: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获取信息。
4.中医的切诊方法:通过触摸身体部位来判断病情。
三、中医的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包括中药汤剂、中草药煎剂、中药外用治疗等。
2.针灸治疗:包括经络穴位刺激、气血运行调节等。
3.推拿治疗:通过按摩、拍打、揉捏等手法刺激穴位、经络等。
4.中医养生保健:强调调节饮食习惯、作息时间、情绪状态等,预防疾病的发生。
四、常见中医疾病及治疗方案1.感冒:常见症状包括流鼻涕、咳嗽、发热等,治疗方案包括中药汤剂、针灸辅助治疗。
2.高血压: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心悸等,治疗方案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治疗等。
3.肠胃炎: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等,治疗方案包括中药调理、推拿手法等。
4.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等,治疗方案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治疗等。
以上只是中医学基础复习的一部分要点,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内容,如中医的药物学、方剂学、经方学等,也需要进行复习。
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通过阅读经典医书、参与临床实习等方式加深理解和掌握。
中基基础理论与中药学复习内容
中医药概论一、绪论一、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四大经典著作是什么?答:分别是《黄帝经》,《难经》,汉代仲景《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又名(《本经》)。
二、“金元四大家”是指哪四位医家?其各自属于哪个流派?答:分别为1、完素----寒凉派,代表作为《素问玄机原病式》;2、杲----补土派,代表作为《脾胃论》;3、从正----攻邪派,代表作为《儒门事亲》;4、朱震亨----养阴派,代表作为《格致余论》。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
四、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及对世界本原持一元论、二元论及多元论的学说分别是?答:1、分别是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五、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是什么?答:中医认为,人体是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结合六腑、形体和官窍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个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由经络把它们联系起来,在经络和脏腑中运行着气、血和津液。
正是依靠气、血、津液的运行和滋养,人体的生命活动才得以维持。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容是什么?答:1、精气学说的基本容为①精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②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③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④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2、阴阳学说的基本容为①阴阳交感;②阴阳对立制约;③阴阳互根互用;④阴阳消长平衡;⑤阴阳相互转化。
3、五行学说的基本容是①五行各自的特性;②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③五行的生克制化;④五行乘侮和母子相及。
二、中医学中的精气、阴阳、五行的定义?答:1、精气是指人体有用的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精微物质。
2、阴阳是指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
3、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三、五行各自的特性是什么?其各自引申的意义是什么?答:1、木的特性是“木曰曲直”,其引申的意义是指木有升发、生长、能屈能伸、喜条达舒畅的特性。
2、火的特性是“火曰炎上”,其引申的意义是指火有温热、光明、向上的特性。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总结完整版
中篇中药学基本知识第十章中药学基础理论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于防治疾病的药物第一节中药性能一、四气又名“四性”,是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是反映药物影响人体寒热病理变化以及阴阳盛衰的作用性质。
二、五味指辛、甘、酸、苦、咸5种药味(真实滋味不止5种还有淡、涩味)辛:散(发散表邪)、行(行气活血)。
甘:补(补益)、缓(缓急止痛和缓解毒性)、和(和中焦、调和诸药)。
酸:收敛固涩,此外有生津和开胃作用苦:泄(通泄、降泄和清泄)、燥(燥湿)。
咸:泻下和软坚。
三、归经含义: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一部位或某些部位(脏腑或经络)的选择性作用,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部位、作用范围的一种性能,有“定位”作用。
归是药物作用部位的归属,经是人体的脏腑经络。
归经即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四、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于机体所表现的趋向性,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上行发散、沉是下行泄利。
因为疾病病位有上下表里之不同,病势趋向有上下内外之不同,故药物有升浮沉降之不同。
药物作用趋向确定与以下几方面有关:1、与性味有关2、与药物质地有关3、与炮制有关4、与配伍有关五、毒性中药毒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毒是指药,毒药是药物的总称。
因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偏性。
狭义之毒是指毒物和副作用。
第二节影响中药作用的主要因素一、影响中药内在质量的因素P113-115(一)中药的品种(二)中药的产地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道地药材”(三)中药的采集 1.植物药材的采收 2.动物及矿物类药材的采集(四)中药的炮制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的必要的加工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炮制目的:(1)减毒(2)改变药性或功效(3)增效(4)改变药物的作用趋向(5)便于贮存和粉碎加工二、中药使用方式对临床效应的影响(一)中药的配伍“中药七情”七情中各情的含义1单行:单用一味药物即可发挥治疗作用。
如清金散。
2相须:两种性能相同的药物配伍,可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中基复习资料 (3)
中基复习资料一. 名词解释中药: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药物。
中药学: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相须:就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
相使:就是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
清热药:凡能清泄里热,用以治里热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成为清热药。
温里药:凡能温里祛寒,以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温里药。
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方剂组成原则:根据病情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用适当药物及必要剂量组织而成,即依法立方。
一般方剂的结构由“君,臣,佐,使”组成。
君药是针对主症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其意有二,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症或主病的药物,二是针对主要兼症或兼病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八法:为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如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通泄大便的方法,使停留在肠胃的有形积滞从大便排出的一种治法。
二. 填空题1.最早的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载“365”种药物2.具有苦寒燥湿功效的代表药物——三黄:黄芩,黄连,黄柏3.具有苦温燥湿药物——苍术,厚朴4.回阳救逆的药物——干姜、附子5.治下半身风湿病痛的药物——独活6.治上半身肺胃之热的药物——石膏,知母7.清热凉血的药物(既凉血又滋阴)——生地,玄参8.善治寒痰湿痰症的药物——二陈:陈皮,半夏9.治热盛动风的药物——羚羊角10.四物汤的主治病症——(补血活血)血虚血瘀11.方剂的组成原则——君臣佐使12.六味地黄丸的三补三泄——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为三补;茯苓,泽泻,牡丹皮为三泄13.四神丸主治的病症——阳虚泄泻,又称五更泄泻14.补肾助阳——补骨脂15.甘遂醋炙的目的是为了——解毒;玄胡醋炙的目的是为了——止痛;麻黄蜜炙的目的是——减缓腥散之气,止咳平喘16.四君子汤和理中丸只有一个药物的差别:四君子汤中是茯苓,主治脾胃气虚证;理中丸中为干姜,主治脾胃虚寒证三. 选择题1.疏风热,解热毒——银花2.活血补血——当归3.活血凉血——丹皮4.心火亢盛,失眠——朱砂安神丸5.窍闭神昏证——麝香6.止血强不留瘀——三七7.解表化湿——藿香8.清胃散配升麻作用——升散郁火9.善治蛔虫——使君子10.紫雪丹——消热开窍,息风止痉11.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茯苓12.甘草,甘遂——相反13.需久煎的——人参14.金银汤热入营血,配丹参的目的——防止热与血结15.通过炮制改变药物功效——锻石膏16.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17.主补脾肺之气——人参18.下焦虚寒之崩漏——艾叶19.大黄治泄痢初起功效——泻下攻积20.桂枝汤主治——风寒表虚证21.善治热食内积——山楂22.善治热淋——车前子23.清肝平肝——石决明24.小柴胡汤中和解少阳的——柴胡,黄芩25.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方剂——银翘散26.善治热病——防己27.活血调经,清热解毒的妇科要药——益母草28.黄疸要药——茵陈29.主治上实下虚之咳喘——苏子降气汤30.活血行气(血中气药)——川芎31.治风痰上扰致头眩晕——半夏白术天麻汤32.滋养肺胃之阴——沙参33.半夏泄心汤——寒热错杂之痞证34.逍遥散的主治病机——肝郁血虚35.心脾两虚——归脾丸36.风湿内痛——山地参37.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杏仁四. 简答题1.化痰药物为什么要和理气健脾药物配伍?答:治痰症,除分清不同痰证而选用不同的化痰药外,因“脾为生痰之源”,故常配健脾燥湿药同用,以标本兼顾。
中基、中药、方剂
中医基础理论 1.帝曰: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 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 太阳,通于夏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 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 气。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 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
通于冬气。
肝 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 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 少阳,通于春气。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 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 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 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 气。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2.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 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 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 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 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
3.脉者血之府也。
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 烦心,大则病进。
上盛则气急、下盛则气胀、 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
浑浑革至如 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4.五脏者身之强也。
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 精神将夺矣。
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 坏矣。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膝 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
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5.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平旦(3-5)至日中, 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 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1-3) ,天之阴,阴 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6.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 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 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7.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中医基础备考知识点总结
中医基础备考知识点总结一、中医基础理论1. 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精神意志和脏腑经络等。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本范畴,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两个对立统一的概念,适用于宇宙和人体的一切事物。
五行是中国古代对宇宙和自然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的一套理论。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精神意志: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概括为精、气、神三者相互关联。
脏腑经络:中医认为脏腑经络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织结构,主要是指五脏六腑和经络。
脏腑是人体的重要功能器官,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2. 中医病因病机中医病因病机是指中医对疾病发生、发展的理论和认识。
其主要内容包括外感病因、内伤病机、情志病因、饮食病因、不洁病因等。
外感病因:指由外邪侵入引起的疾病,包括风、寒、暑、湿、燥五种外邪。
内伤病机:指由于内脏功能失调、经络阻塞、气血不足、津液失调等内在因素引起的疾病。
情志病因:情志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病因,情志失调或过度刺激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疾病。
饮食病因:饮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来源,饮食不当引起的疾病在中医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洁病因:包括水土不洁、风水不正等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
3. 中医诊断方法中医诊断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诊法,此外还有脉诊、舌诊等。
望诊:通过对患者的面色、舌质、目色、五官、形态、步态、手足、头部、背部、腰腹、四肢等进行观察,从而了解疾病的病情。
闻诊:通过听患者的呼吸声、嗓音、音色、咳嗽、语音、腹音等声音和味觉、气味来诊断疾病。
问诊:通过向患者询问病情的时间、部位、原因、表现、症状、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从而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等情况。
切诊:包括四肢切诊和腹部切诊。
通过对患者的腹部、腰脊、头面和四肢等局部进行切诊,了解患者的病情。
4. 中医治疗原则中医治疗方法有“治未病”、“治已病”、“辨证施治”三大原则。
中医基础理论要点复习
六腑
提纲: 第六单元 六腑 要点: 6.三焦
知识点: 三焦有名无形生理功能和各自生理特点
上焦: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以及头 面部, 上焦如雾
中焦: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胃和肝 胆等脏腑。 “中焦如沤”
下焦:脐以下小肠、大肠、肾、膀胱、女子胞、 精室等脏腑以及两下肢。“下焦如渎”
六腑
理功能 与特性
知识点:肺
1.生理功能
①主气司呼吸:主呼吸之气、主一身之气
②主行水 ③朝百脉主治节
2.生理特性:肺为华盖、为娇脏、主宣发与肃降
3.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①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②在窍为鼻
③在志为忧(悲
④在液为涕
⑤与秋气相通应
脏象
知识点:
脾
提纲: 3.脾的生理
功能与特
1.生理功能: ①主运化食物和水液后天之本 ②主统血
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排斥天与地、动与 静、寒与热、水与火……。 2、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 两个方面相互依存,互为根本。阴在内,阳之 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为阳守持于内, 阳为阴役使于外,相互为用。
阴阳
提纲:
知识点: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 3.交感互藏—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
②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
2.生理特性:①肝为刚脏 ②肝主升发
3.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①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②在窍为目 ③在志为怒
④在液为泪
⑤与春气相通应
脏象
提纲: 5.肾的
生理 功能 与特 性
知识点:肾
1.生理功能:
①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肾阴肾阳
②主水 ③主纳气
中医考研中基中药方剂考前知识点总结
中医考研中基中药方剂考前知识点总结还剩不到一周时间以前考试前总会有老师在你耳边絮絮叨叨说一堆小知识点今天给大家整理了考前背背就能拿分的知识点包括中基、中药、方剂一起来复习一下吧中基四大经典重点内容《黄帝内经》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典籍;2.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源泉;《难经》提出“寸口脉诊”《伤寒杂病论》1.第一本辨证论治的专著;2.提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神农本草经》1.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2.载药365种,将药物分上、中、下三品;3.提出“四性五味”理论及“七情和合”;4.明确“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用药原则;第一部×××第一部脉学专著:晋·王叔和《脉经》第一部针灸学专著: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药呕家圣药:生姜风药之润剂:秦艽疮家圣药:连翘乳痈要药:蒲公英肺痈要药:鱼腥草泻痢要药:白头翁水肿要药:茯苓黄疸要药:茵陈调理脾肺气机要药:陈皮烫伤要药:地榆头痛要药:川芎伤科要药:三七肝风内动惊痫抽搐要药:羚羊角补气健脾第一要药:白术咽喉肿痛之要药:山豆根油腻肉积之要药:山楂妇科经产病之要药:益母草咳喘要药:杏仁安胎要药:苎麻根消食运脾之要药:鸡内金治疗梅毒的要药:土茯苓治疗一切痈肿疔疮阳证之要药:金银花特殊剂量(重点药物)巴豆霜:0.1—0.3g(有大毒)马钱子:0.3—0.6g朱砂:0.1—0.5g牛黄:0.15—0.35g(散)麝香:0.03—0.1g(丸散)羚羊角粉:0.3—0.6g(散)甘遂:0.5—1g冰片:0.15—0.3g芫花:1.5—3g(散)方剂#治法“逆流挽舟”——败毒散“通因通用”——①大承气汤中大黄、芒硝②芍药汤中大黄③桂枝茯苓丸“寒因寒用”——大承气汤中大黄、芒硝(热厥)“酸甘化阴”——①四逆散中白芍、炙甘草②小建中汤中芍药、饴糖“辛甘化阳”——小建中汤申桂枝、饴糖“透热转气”——清营汤中银花、连翘“凉血散血”——犀角地黄汤中芍药、丹皮“苦寒直折”——黄连解毒汤“火郁发之”——①凉膈散中薄荷、竹叶②龙胆泻肝汤中柴胡③清胃散中升麻“以泻代清”——凉膈散中大黄、芒硝“甘温除热”——①补中益气汤(气虚发热)②当归补血汤③小建中汤“培本清源”——大补阴丸“少火生气”——肾气丸滋水涵木,清金制木,培土荣木——一贯煎滋水涵木——镇肝熄风汤“培土生金”——①泻白散②参苓白术散③麦门冬汤④清燥救肺汤“金水相生”——百合固金汤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杏苏散有代表性的句子★仲景群方之冠——桂枝汤★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清营汤★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芍药汤(行血-芍药、当归;调气-木香、槟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犀角地黄汤★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六味地黄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肾气丸★是为涵养肝阴第一良药——一贯煎★此疡门攻毒第一方也、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仙方活命饮。
中基,中诊复习提纲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导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是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神农本草经是第一中药学的著作;针灸甲乙经第一部针灸学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医家、主要学术观点及学术派别;伤寒及温病的辨证方法及创立者。
寒凉派的刘完素(刘河间),攻邪派的张从正,补土派的李杲(李东垣),滋阴派朱震亨(朱丹溪);明清时期:叶天士创建卫气营血辩证理论;吴鞠通《温病条辨》创立三焦辨证理论4、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及其含义(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自然界、社会关系)的协调统一(2)辨证论治:病、症、证、辨证,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病:是指有一定病因、发病形式、发病机理、以及预后转归的完整过程。
具体表现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不同阶段前后衔接的证候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病人自己感觉到的身体不适及异常变化(症状)及医生检查病人身体所发现的异常征象(体征)证: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含了病因、机体反应性、病位、性质、邪正关系等方面的因素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
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3)恒动观念:动态平衡。
5、中医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行、五味、五色、五气、五方、五季的对应关系。
初级中药师基础知识复习要点1
初级中药师基础知识复习要点1初级中药师基础知识复习要点1复习要点1:中医药的基本理论1.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理论、脏腑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
2.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医学最基本的哲学思想,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3.五行学说: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描述了事物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4.经络学说:经络是人体内经脉的总称,通过经络可以使气血运行通畅,调节脏腑功能。
5.气血津液理论: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6.脏腑学说:将人体的器官按照五脏六腑的分类进行研究与论述。
7.病因病机学说:病因是导致疾病的原因,病机是病变发展的过程和规律。
复习要点2:中药药理学1.药理学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作用、性质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2.药效学:研究药物产生的效应和药效的强弱。
3.药动学: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动力学过程。
4.中药药效分类:中药药效分为主治作用、副作用和中毒作用。
5.中药代谢与排泄:中药在体内通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产生药效。
复习要点3:中药鉴定学1.鉴定学是中药学的重要基础学科,通过对中药性状、组织特征、化学成分等进行鉴定。
2.中药性状鉴定:包括中药的外部形态、气味、口感、颜色等特征。
3.组织学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中药的细胞结构和组织特征。
4.化学成分鉴定:通过化学分析方法鉴定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和含量。
复习要点4:中药炮制1.中药炮制是指将中药进行加工处理,以提高其药效和疗效。
2.中药炮制的常见方法包括炒、炙、煮、炖、蒸、熬等。
3.炮制过程中要注意火候掌握、时间控制、材料质量和药物配伍等问题。
4.炮制后的中药应注意贮存条件,防潮、防患、防虫。
复习要点5:中药制剂1.中药制剂是将中草药加工成固体剂、液体剂或其他药剂形式的制剂。
2.中药制剂的种类包括丸剂、散剂、冲剂、膏剂等,适用于不同的疾病和患者。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其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中医的原理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中医基础理论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一、中医的基本理论1.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它体现了中医对于宇宙万物的认识和分析。
阴阳是一对相对而言的概念,描述了事物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
在中医中,阴阳的平衡与失衡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事物分为五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元素,即木、火、土、金、水。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
3. 人体脏腑学说:中医将人体内部的器官分为脏腑,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脏腑学说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通过观察脏腑的功能状态和相互关系,可以判断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二、中医诊断方法1. 望诊:望诊是中医辨证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体等外部表现,可以推断出患者的病情和体质。
2. 闻诊: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和腹音等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程度。
中医认为,声音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
3. 问诊:问诊是中医辨证的重要环节,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症状表现,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4. 切诊: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
中医将脉象分为浮、沉、细、数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与特定的疾病有关。
三、中医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它以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为原料,通过煎煮、炮制等工艺制成药物。
中药治疗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的独特技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对于疼痛、消化系统疾病等有良好的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基基础理论及中药学复习内容一、绪论一、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四大经典著作是什么?答:分别是《黄帝内经》,《难经》,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又名(《本经》)。
二、“金元四大家”是指哪四位医家?其各自属于哪个流派?答:分别为1、刘完素----寒凉派,代表作为《素问玄机原病式》;2、李杲----补土派,代表作为《脾胃论》;3、张从正----攻邪派,代表作为《儒门事亲》;4、朱震亨----养阴派,代表作为《格致余论》。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
四、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及对世界本原持一元论、二元论及多元论的学说分别是?答:1、分别是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五、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是什么?答:中医认为,人体是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结合六腑、形体和官窍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个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由经络把它们联系起来,在经络和脏腑中运行着气、血和津液。
正是依靠气、血、津液的运行和滋养,人体的生命活动才得以维持。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为①精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②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③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④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为①阴阳交感;②阴阳对立制约;③阴阳互根互用;④阴阳消长平衡;⑤阴阳相互转化。
3、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是①五行各自的特性;②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③五行的生克制化;④五行乘侮和母子相及。
二、中医学中的精气、阴阳、五行的定义?答:1、精气是指人体内有用的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精微物质。
2、阴阳是指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
3、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三、五行各自的特性是什么?其各自引申的意义是什么?答:1、木的特性是“木曰曲直”,其引申的意义是指木有升发、生长、能屈能伸、喜条达舒畅的特性。
2、火的特性是“火曰炎上”,其引申的意义是指火有温热、光明、向上的特性。
3、土的特性是“土曰稼穑”,其引申的意义是指土有受纳、承载、生化、长养的特性。
4、金的特性是“金曰从革”,其引申的意义是指金有肃杀、潜降、收敛的特性。
5、水的特性是“水曰润下”,其引申的意义是指水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的特性。
第二章气血津液一、气、气机、气化的概念是什么?气的生理功能有哪些?答:1、气是构成人体的和维护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2、气机是指气的运动,是不断地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
3、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4、气的生理功能有①推动作用;②温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气化作用;⑥营养作用。
二、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答: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有升、降、出、入。
三、人体之气根据生成的来源可分为哪两类?根据来源、分布的部位及功能特点可分为哪几类?其各自的概念、功能是什么?答:1、根据生成的来源可分为①先天之精气;②后天之精气两种。
2、根据来源、分布的部位及功能特点可分为①元气;②宗气;③营气;④卫气四种。
3、元气又名原气,是人体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根源于肾。
其功能有①推动人体的生长与发育,与机体的生、长、壮、老、已密切相关;②能激发调节各脏腑经络和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4、宗气是指有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聚于胸中的气。
其功能为①走息道而司呼吸;②贯心脉而行气血;③与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机能相关。
5、营气是指行于脉中富于营养作用之气。
其生理功能为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6、卫气是指行于脉外的具有护卫功能之气。
其生理功能为①温养作用;②调节作用;③防御作用。
四、血的定义?血液的生成?血液的生理功能是什么?血液的循行正常必备的三个条件是什么?答:1、血是指运行于脉中而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2、血液是以水谷精微中营气和津液为主要物质基础,在以脾胃为主,配合心、肝、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生成的。
3、血液的生理功能是①濡养滋润全身脏腑组织;②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4、血液的循行正常必备的三个条件是①血液要充盈;②脉管系统的完整而畅通;③全身各脏腑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特别是与心、肺、肝、脾四脏的关系尤为密切。
五、津液的定义?答: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六、津液的生成、输出分布与哪个脏腑功能有关?答:1、津液的生成与①脾胃化生与运化;②小肠主液;③大肠主津的功能有关。
2、津液的输出分布与①脾气散精;②肺主行水;③肾主水液;④肝主疏泄;⑤三焦决渎等脏腑功能有关。
七、津液的排泄有哪几种方式?津液的生理功能是什么?答:1、津液的排泄有①汗与呼气;②尿;③粪等三种方式。
2、津液的生理功能是①滋润、濡养机体;②参与血液化生;③调节阴阳平衡;④排泄代谢产物;⑤运载全身之气。
八、气和血的关系?答:气和血的关系表现在1、气对血的关系,其意义是①气能生血;②气能运血;③气能摄血。
2、血对气的关系,其意义是①血能生气;②血能载气。
总之,气与血,两相维附。
气不得血,则散而无统;血不得气,则凝而不流,运血者则是气,守气者即是血。
第三章藏象学说一、藏象、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定义?答:1、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生理病理的征象与自然界相通映的事物和现象。
2、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五脏的统称。
3、六腑是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的统称。
4、奇恒之腑是指脑、髓、骨、脉、女子胞、胆等六个脏器组织的统称。
二、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结构特点、生理特点及其生理功能?答:1、五脏具有“藏而不泻”的共同特点和“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功能。
2、六腑具有“泻而不藏”的共同特点和“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共同功能。
3、奇恒之腑具有形态似腑而功能似脏“藏而不泻”的共同特点和“贮藏精、血、髓、胆汁等精微物质”的共同功能。
三、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点是什么?及其与形、窍、志液的关系?答:1、心的生理功能有①心主血脉;②心主神志(藏精);③心的气血阴阳作用。
心在体和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心在志为喜;心在液为汗。
2、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为①肝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②肝主疏泄(调节气机、调节脾胃的升降、调节情志、调节胆汁分泌、调节男子排精与女子月经);③肝的气血阴阳作用。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3、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为①脾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湿);②脾主升清;③脾主统血;④脾的气血阴阳作用。
脾主肌肉;脾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4、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为①主气、司呼吸;②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③宣散卫气;④肺朝百脉,主治节;⑤肺的气血阴阳作用。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
5、肾的主要生理功能为①肾藏精;②肾主水液;③肾主纳气。
肾生髓主骨,其华在发;肾开窍于耳和二阴;肾在志为恐;肾在液为唾。
四、五脏之间的关系如何?五脏与六腑共组成哪几对表里关系?答:1、五脏之间的关系主要有①心与肺的气与血的关系;②心与脾的关系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③心与肝的关系表现在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和调节情志;④心与肾的的关系表现在心阳与肾阴之间,阴阳升降、水火既济的关系;⑤肺与脾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的关系;⑥肺与肝主要表现在气机的升降的关系;⑦肺与肾主要表现在肾主水,肺主通调水道;肺司呼吸,肾主纳气;肺肾之阴阳互滋生的关系;⑧肝与脾主要表现在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藏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而统血;⑨肝与肾主要表现在肝藏血,肾藏精;肝主疏泄,肾主封藏;肝肾阴阳息息相通的关系;⑩脾与肾主要表现在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2、五脏与六腑共有①心与小肠;②肺与大肠;③脾与胃;④肝与胆;⑤肾与膀胱五对构成表里关系。
第四章经络一、经络、奇经八脉的定义?答:1、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
2、奇经八脉是指督脉、任脉、冲脉、带脉和阴、阳跷脉和阴、阳维脉等既没有表里配对也没有配对络属关系的八条经脉的总称。
第六章病因一、病因的定义?病因的现代分类方法可分为哪四种?1、病因是指破坏人体阴阳相对平衡的正常生理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
2、病因的现代分类方法可分为①外感病因;②内伤病因;③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④其他病因四种。
二、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是什么?答: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是①辩证求因;②审因论治。
三、六淫、疠气、内伤七情的定义?答:1、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
2、疠气是指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又称为“疫气、疫毒、戾气、异气、毒气等”。
3、内伤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四、六淫各自的概念、性质和治病特征?答:1、风邪是指自然界中具有风之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特性的外邪。
其性质和治病特征为①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2、寒邪是指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结特性的外邪。
其性质和治病特征为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③寒性收引。
3、湿邪是指自然界中具有水湿之重浊、粘滞、趋下特性的外邪。
其性质和治病特征为①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②湿性重浊;③湿性粘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4、燥邪是指大凡自然界中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的外邪。
其性质和治病特征为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
5、热(火)邪是指自然界中具有火之炎热特性的外邪。
其性质和治病特征为①热为阳邪,易伤津耗气;②热(火)性炎上;③热邪易生风、动血;④热邪易扰心神;⑤热邪易致疮痈。
6、暑邪是指大凡夏至以后,立秋以前,自然界中的火热外邪。
其性质和治病特征为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性升散,最易伤津耗气;③暑多挟湿。
五、病理产物性病因包括哪几个方面?痰饮、瘀血、结石的其各自致病特点?答:1、包括水湿痰饮、瘀血和结石。
2、痰饮的致病特点表现在①阻滞气机、阻碍气血;②致病广泛,变化多端;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④易扰乱神明;⑤多见滑腻舌苔。
瘀血的致病特点为疼痛、肿块、心悸、胸闷腹满、出血、紫绀、舌质紫暗、脉涩或结代。
结石的致病特点为多发于六腑等空腔性的脏器;病程较长,症状不定;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甚则发生绞痛。
第七章发病一、发病、正气、邪气的定义?发病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1、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过程。
2、正气是指人体的生理机能活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以及康复能力。
3、邪气是指各种致病因素。
4、发病的基本原理是正邪相搏。
二、发病的类型有哪几种?答:发病的类型有感邪即发、伏而后发、俆发、继发、合病与并病、复发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