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视角解析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困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期从传统文化视角解析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困境
庄琪
谭倩倩
(福州大学,福建福州350108;福州市光荣院,福建福州350100)
[摘要]文化是社会和经济发展赖以生存的土壤,社会工作从西方落户中国,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必然与中国传统文
化产生碰撞与磨合。合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规避其消极影响,紧抓文化改革之契机,大力推进本土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社会转型期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C91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5136(2012)04-0035-03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2012-11-28
庄琪(1985-),男,山东青岛人,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
谭倩倩(1986-),女,山东济宁人,福州市光荣院社会工作师。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社会学。
一、导言
社会工作这一西方舶来品在我国落户、生存与发展,必然受到我国本土文化的深刻影响,在融合的过程中,也不免碰撞、冲突与阻滞。只有经过不断地调整和磨合,形成一套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知识体系,才能相得益彰,共同获得长足发展。而笔者尝试从传统文化视角解析其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影响,并给出相应解决对策,具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
(一)现实意义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各种社会问题逐步凸显,弱势群体和救助对象不断扩大,科学化、专业化的救助活动势在必行,社会工作专业化和本土化迫在眉睫。
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1]。随后各地社会工作试点工作、政策和法规逐步出炉和完善,社会工作走向蓬勃发展之路。然而,我国社会工作起步较晚,人才队伍建设较为薄弱,岗位开发与设置政策还不健全,执业资格制度还没有建立和完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较低,社会工作还未被社会各方面广泛了解和认同。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与阻碍。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赖以生存的土壤。探究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中的优与劣,文化和历史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
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提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奋勇进发的号召,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怎样借文化改革之机,增进民众对社会工作的了解和认同,探究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逐步优化社会工作发展环境,深入推进社会工作本土化和职业化,对于科学化解社会矛盾与冲突,推动和谐社会的建构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术意义
笔者检视了国内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相关资料,发现其大致可以分为六类:一是对西方社会工作的借鉴与对比,如林顺利、兰学莉的《美国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翟金秀的《加拿大老年人社会工作的优势思考与本土化反思》。二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主要代表作有刘海泉的《包头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冷琴的《“成长向导计划”中关于社会工作督导的经验研究》等。三是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及历程,如郝静的《贵州高校中社会工作组织的发展运用及其思考———以贵州大学为例》。四是高校内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主要有张岭泉的《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体系》等代表作品。五是用社会工作理念解析相关问题,如李晶的《从社会工作本土化视角看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意义和发展》、高中建、刘超、李冲的《单亲家庭青少年成长困境的社会工作介入初探》。六是探究传统文化与社工价值伦理的关系,主要代表作有甄少杨、林小弟的《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的促进作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第19卷第4期2012年12月
Vol.19No.4
Dec .2012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
用——
—从专业心态培养入手》、章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等。
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大家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论述多从理论和实践知识体系入手,仅有的几篇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影响的论著也是从正面角度着眼,阐述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的吻合与一致。而本文旨在通过从正反两方面探究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影响,并以其消极因素为关注点,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社会工作的研究视角,丰富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理论研究,以便可以更好地运用理论指导和把握实践,进而服务于社会工作本土化建设。
二、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推进
社会工作专业虽产生于西方,其价值观和专业伦理深受西方社会的文化体系的影响,但这些价值观和专业伦理同中国社会并非完全排斥[3]。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福利思想与西方宗教价值观念部分契合,促成了社会工作价值伦理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繁衍生长的肥沃土地。
1、“大同社会”与全民福利的推进。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思想体系,它强调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崇尚“礼乐”和“仁义”。“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种大同社会的理想与社会工作的目标是极为吻合的[4]。“士有百行,孝敬为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是对仁爱行为的倡导,也是中国社会工作值得继续推崇的价值观念。
2、“至诚立信”对社工伦理守则的阐释。“仁义礼智信”构成的儒家五常,对日常遵守的法则进行了具体的规定。“至诚”、“立信”等品德和态度,更是对社会工作者的真诚、保密等职业价值观和伦理守则进行了生动演绎。“不学礼,无以立”等对礼仪的推崇也有利于社会工作的开展,教导人们要尊重对方,不损害他人利益,同时又要保持自尊。
此外,佛家所秉持的互助互爱、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等教义也要求人们以平常心和宽容心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和事物,更有利于认同和内化社会工作方法中的平等、接纳和不批判等原则,从而有利于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3、“兼相爱”与助人思想的散播。“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有力者疾以助人,有助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家主张的兼爱思想,对平等、助人、博爱的思想进行了广泛的传播和宣扬。
4、“天人合一”与“人在情景中”的契合。“环境中的人”的理论视角是社会工作最为重要的理论依据,它认为人的行为和心理产生于具体的环境,在认识和对待人的问题时不可将个人与环境割裂。这正与我国道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理念不谋而合。“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
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较为关注环境因素,也注重尊重自然规律。
三、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本土化开展的困境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看待问题要全面,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因此,我们在赞扬传统文化的精深与博大时,也要理性地认识中国五千年封建文化中的糟粕与泥淖,认清其与社会工作方法与价值理念的冲突和矛盾。
1、“差序格局”导致的认同障碍。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血缘和地缘来维系。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以亲疏远近为主轴线,形成了一圈圈向外扩展的亲密程度不同的社会关系网,即差序格局。在这种格局中,人们最常使用的关系就是熟人关系。所以在遇到困难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求助于亲人、熟人,而非专业社工。同时,“差序格局”中衍生出来的“家丑不可外扬”思想更进一步阻碍了人们向社会工作者及机构求助的主动性和自发性,阻碍了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也不利于社会工作在民众中的认同及发展。
2、“衣锦还乡”引发的社工人才的流失。我国乡土社会中的宗族思想不断鼓励子孙要向上流动,要光耀门楣、衣锦还乡。然而当前我国社会工作正处于发展阶段,专业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有限,工资待遇普遍不高,导致了高校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多不从事本专业工作,部分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也因工资待遇差、晋升渠道少而大量流逝,对社会工作缺乏一定的职业认同。
与此同时,专业人士不从事专业工作,也滋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即我国目前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多非专业出身,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知识不足,素质也相对较低,对救助者问题的解决主要靠照搬以往的经验和感觉,助人方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技巧性,助人的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进一步影响了社会工作的传播与发展。
3、“事不关己”阻碍民间社工组织的发展。封建社会“家天下”的传袭制度告诫历代帝王,君主要以江山社稷为重,为黎民百姓负责,因此传统社会中的社会福利事业多由国家行政主导,个人对他人的危难不负责任。长此以往,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成为了民众的普遍心态,也成为了民间社会工作组织发展缓慢的重要缘由之一。
4、“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有悖于社工伦理守则。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伦理守则要求助人者要保持中立态度,助人自助,避免主观价值的介入。而我国古语常云:“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倡导的是无限度助人甚至举手代劳。同时,“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也宣传了受助者的感恩精神,这些“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礼尚互惠都是与社会工作避免移情与反移情操守相左的。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