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学基础第九章第三节
幼儿教育学-第9章总结
处事之中。 • 幼儿最初的美育是从日常生活开始 的。
三、日常生活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 1、入园 • 2、进餐 • 3、饮水 • 4、盥洗 • 5、如厕 • 6、睡眠 • 7、离园
入园
入园—幼儿
1.按要求带齐当日所需的生活和学习用品。不带零食及 危险品来园。
•盥洗
进餐—幼儿
1. 愉快、安静地进餐(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随便说笑 打闹)逐步掌握独立进餐的技能
2. 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拿勺子(中大班使用筷子)一手 扶住碗,喝汤时两手端着碗。
3.菜、馒头与稀饭应搭配着吃,不吃汤泡饭。 4.逐渐养成进餐的文明行为习惯。 • 进餐时要细嚼慢咽,不慌不忙,不咂嘴。 • 不挑食,不用手抓食物,不剩饭菜,不弄脏桌面、地
入厕—幼儿
1.逐步学会自理大小便,大、小便有异常情 况能主动告诉教师和保育员。 2.解便时不弄湿自己和同伴的衣裤。 3.逐步学会便后会用手纸自前向后擦屁股, 用肥皂、流水洗手,整理服装。不在厕所逗 留。
入厕—教师
1.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手纸、整理衣裤,便后 洗手。
2.观察幼儿大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与家 长联系并作好记录。
11:00~11:30 午餐 11:30~11:50 餐后活动 12:00~14:20 午睡 14:20~ 15:00 起床、点心、喝水 15:00~15:45 游戏、户外活动 15:45~16:00 离园准备 16:00~17:00 离园活动
二、日常生活活动的教育作用
• 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需要在日常 生活活动中反复训练。
2.热情接待幼儿与家长,与家长进行简单的交流,听 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做好个别幼儿衣物、药物 的交接工作。
幼儿教育学第九章
幼儿教育学第九章《幼儿教育学第九章: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重要性、合作的方式以及合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本文认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一、引言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和未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是三个重要的教育场所,它们之间的合作对于幼儿的教育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重要性(一)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各自具有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优势,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幼儿提供更加全面、丰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内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教育质量 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合作可以加强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避免教育的重复和脱节,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三)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和个性特点,从而制定更加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促进教育公平 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合作可以打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让更多的幼儿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三、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方式(一)家长会 家长会是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最常见的合作方式之一,通过家长会可以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也可以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家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二)家长志愿者 家长志愿者是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另一种常见的合作方式,通过邀请家长到幼儿园担任志愿者,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
(三)社区资源利用 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如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公园等,组织幼儿开展各种参观、学习和实践活动,拓宽幼儿的视野和知识面,丰富幼儿的学习和生活经验。
09_第九章_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观察与指导
的心理需求,对老师的信任感也会由此产生,缩短了 和老师的心理距离。
一、健康教育活动中的观察
(一)健康教育活动中的观察内容
(1)是否适应集体生活,并能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
保持积极、愉悦的心情;
(2)是否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抱住她,直夸她“真能干”。小陈低下头,似乎很害羞老师对她的赞扬。
二、分析
一般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小陈却显得被动、退缩和自卑。不愿意尝试活动。要让她能较主
动地参加体育活动,为其营造良好、宽松、和谐的活 动氛围是十分重要的。案例中,教师没有给孩
子任何压力,给予她的是关注和鼓励,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活动,消除了孩子的心理顾虑。小
的理解又如何;
(5)在生活中能否亲近大自然,是否爱护动植物,是否关
心周围环境,有没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五、艺术教育活动中的观察
(一)艺术教育活动的观察内容
1、是否能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是否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
和体验;
3、是否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四)教学活动观察对教师
的要求
(一)观察对象的选择
1.个体活动
2.小组活动
3.集体活动
(二)找准观察的角度
1、幼儿的兴趣点
2、幼儿的学习内容
3、幼儿的行为类型
4、幼儿与环境、同伴的互动情况
5、幼儿的情绪体验
6、影响幼儿行为的因素
(三)教学活动观察的策略
幼儿教育学基础第九章
幼儿教育学基础第九章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幼儿教育学基础第九章第三节:幼儿园方面的幼小衔接工作一、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如前所述,幼小衔接是根据幼儿过渡期身心的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为幼儿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那么,在幼儿园教育阶段,这一工作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对入学后的适应关系很大。
因此,幼儿园阶段应注意培养幼儿愿意上学,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为做一个小学生感到自豪的积极态度,并让幼儿有机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
为此,幼儿园应当通过多种教育活动,特别是加强与家长、小学的合作,来让幼儿逐步了解小学,喜欢小学,渴望上小学,最后愉快、自信地跨进小学。
不少幼儿园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好的方法,比如为让幼儿对小学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幼儿园与附近小学合作,幼儿参观小学、小学生来幼儿园当大哥哥、大姐姐,幼儿园里的角色游戏、活动区里导入上学的主题,请作小学教师的家长来园讲小学的有趣的生活等等。
不过,更重要的是,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一贯地、潜移默化地给幼儿正面的入学教育。
幼儿如果常常听到的是∶“这个问题你现在不明白,等你上了小学以后,会学到很多东西,那时你就明白了”,“妈妈小学时过得真开心,我现在都还想念我的老师”,“爸爸现在造大轮船,是因为小学时参加了航海模型组,还代表学校去比赛过呢”这一类的话,而不是什么“你看,你总是画得乱糟糟的,上了小学你要这样做作业,老师不罚你写十遍才怪呢”,“上了小学把玩具全部收起来,回家得好好地做功课”之类的威胁,那么,在他们的心中小学才会是一个美好的、能学到本领的地方,而不是一个让他们产生恐惧心理,感到可怕的地方。
(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幼儿入学后,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
幼儿教育学第九章
• • • • • • • • • • • •
二、幼儿园的娱乐活动 什么是幼儿园娱乐活动 (一)幼儿园娱乐活动的教育作用 (二)幼儿园娱乐活动的组织 1、全园性的娱乐活动 2、班级的娱乐活动 三、其他集体性的娱乐活动 (一)迎新活动 (二)毕业欢送活动 (三)生日聚会 (四)亲子活动 (五)郊游
• 作 业 • 简答: • 1、什么是幼儿园的节日活动? • 2、组织幼儿园节日活动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 3、什么是幼儿园的娱乐活动?
• 作 业 • 问答: • 1、儿童上小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 • 2、如何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 3、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九章 幼儿园的日常生 活、劳动和节日娱乐活动
第一节 日常生活
• 一、识记 • 日常生活活动的概念与内容;
• 二、领会 • 组织指导日常生活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 • • • • • • • • •
第二节 幼儿劳动 一、幼儿劳动的特点 (一)游戏性 (二)生活性 二、幼儿劳动的教育作用 (一)幼儿劳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 1、能增强幼儿的体力,发展幼儿的动作 2、是幼儿智育的手段 3、对形成幼儿良好的品德有着突出的作用 4、使幼儿学习初步的感受美和创造美
– 组织劳动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和促进幼儿的发展。 – 要坚持一贯性。
• (二)为幼儿劳动创设适宜的条件 • (三)科学安排幼儿劳动内容
– 小班: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自我服务为主,集体劳 动和种植饲养为辅。 – 中班:提高自我服务的质量,培养独立性。贯穿值日 劳动和集体劳动。 – 大班:集体劳动和轮流值日。重点培养劳动的自觉性、 计划化性和目的性。
• • • •
(二)劳动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 三、幼儿劳动的内容、形式和指导 (一)自我服务劳动 (二)为集体服务的劳动
学前教育学 第九章 幼儿园管理、教育评价与教育研究
幼儿园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幼儿园管理,即微观幼儿园教育管理,一般是指幼儿园机构内部的组织管理,研究如何发挥 组织职能的作用,通过计划、组织、指导等管理手段,将师资、设备、资金等教育资源合理组织、利用 起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保证教育工作的展开,促进保教质量的提高,达到培养好儿童、服务 好家长的办园目标。
1.从有利于儿童发展和实现教育目标的角度出发,实施素质教育
园所领导者要牢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教育要回归它的本来意义。幼儿园作为 “人之初”的教育场所,要以儿童为本,采用适合儿童的教育方式。儿童教育要注 重生态教育,贴近儿童的生活,为儿童创设自然环境,使之有更多的机会直接感知 周围事物;要注重游戏,尤其是要有足够的户外游戏,突出儿童的参与性、体验性, 以活动促发展;要依据人格培养规律突出养成教育,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注重教 育过程中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
(一)抓住办园指导思想、办园思路的大问题,发挥正确的教育思 想、办园宗旨的导向作用
教育改革最根本的问题是观念变革。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 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园所领导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即要在有关教育的最基本 的一些方面,形成与社会发展及时代进步要求一致的、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与教育质量 提高的教育观念。办园思路本 职能与使命,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明确办什么园和怎样办园,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等问 题。办园思路既应体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思想,又应体现对具体园所的不同环境、条 件与特点的正确认识和分析。园所领导者要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确立办园宗旨、理念, 并使之成为全体组织成员共同追求的目标。园所领导者制定幼儿园发展理念时,要从以下两 个方面入手。
总体看来,幼儿园教育评价的概念可理解为:幼儿园教育评价是以幼儿园教育目标为评价标准,在 系统测量的基础上,对幼儿园教育活动及其相关因子进行价值判断,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既 可以是对儿童发展情况的评价,也可以是微观上对幼儿园各项工作的评价,还可以是宏观上对幼儿园教 育状况的评价。幼儿园教育评价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作用。运用教育评价, 不仅能促使幼儿园教育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处于令人满意的协同活动状态,有助于选择适宜的幼儿园教育 模式或方案,而且还有助于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一句话,幼儿园教育 评价有助于幼儿园教育的发展。
幼儿教育学基础电子课件第九章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小学
(3)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具体指导
每个幼儿出生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文化层次、知识结构和个性特点等都 不同。幼儿园教师有必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及其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了解 幼儿的家庭情况和家庭环境,以便从实际出发,更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4)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
(2)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不少幼儿家长在儿童观、发展观、教育观、人才观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导致一些 家长在对幼儿的教育上步入误区,直接影响着家教质量和家园合作。幼儿园有义务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与家长交流科学的育儿方法,优化家庭环境,提高 家长的教育素质。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 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是幼儿园的重要任务。
5
幼儿最早接受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父母是幼儿最早的教育者,对幼儿的影响是 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由于父母与子续的过程。家庭的生活环境和父母的言行举 止,从小就对幼儿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幼儿以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同特点
1)家庭访问。家庭访问简称家访,是家园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家访可以使教 师更详细地了解幼儿的家庭状况和各方面表现,也有助于教师与家长的情感交流。 教师可以针对个别幼儿的具体表现,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幼儿的措施,还可以介绍 幼儿在幼儿园的成绩、进步与存在的问题,争取家长与幼儿园的密切合作。家访可 以分为新生入园家访、特殊幼儿的定期家访、突发事件家访、问题幼儿重点家访和 生病幼儿家访等。这种家园合作的形式虽然花费精力较多,但实效性极佳。家访体 现了教师对幼儿的热情关怀、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以及对顺利完成教育任务的责 任。教师在进行家访时,要注意针对不同家长的特点进行谈话,要以关心、爱护幼 儿为出发点,以平等、诚恳的态度与家长交谈,多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幼儿教育学基础》电子书
小说下载尽在---书香门第整理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简介:随着我国社会的急剧变革以及与此连动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幼儿园教育迫切需要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一定教育理论基础和一定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幼儿教师。
绪论一、幼儿教育学(概念):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它是从人们教育幼儿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教育理论。
二、案例分析:情景一:父母带孩子逛商场,孩子看中了一件玩具,而父母认为不适合他,不给他买。
于是孩子往地上一躺,哭闹起来,父母怎么劝告都无效,场面难以收拾……孩子为什么变的这么任性?是孩子生性犟脾气、不听话吗?对这样任性的孩子该怎么办?如果父母迁就顺从,要啥买啥,或者打骂威胁,强令其顺从就能解决问题吗?你对这个案例子怎么看?——幼儿的任性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家庭教育方式一贯不当造成的恶果。
父母不从根本上改变“溺爱”、“专横”等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孩子的任性是难以纠正过来的,孩子个性健康发展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个性。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一、广义的教育(概念15页):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的教育。
二、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
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3-6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简答和论述)(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二)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三)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四)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任。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学基础讲义第九章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学基础讲义第九章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
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第九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第一节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一)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的不同教育特点:1主导活动方面2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3师生关系4环境设备的选择与布置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二)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规律:[概念] 过渡期:在前、后两个发展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兼具两个阶段特点的交叉时期。
在这一时期,儿童既保留了上一阶段的某些特征,有拥有了下一阶段刚刚出现的某些特点,这一时期在教育学上被称为“过渡期”。
两类教育机构都比较重视阶段性,而忽视阶段之间的过渡,这是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根本原因。
儿童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身体方面的睡眠不足、身体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心理方面:精神负担重、心理压力大、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降低等现象;社会性方面:人际交往不良、人际关系紧张等现象,有的学生甚至还出现怕学、厌学的情绪。
第二节幼儿园实施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思想3点:一长期性而非突击性二整体性而非单项性三培养入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第三节幼儿园方面的幼小衔接工作[重点]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主动性、独立性、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三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非智力品质、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
福建教师招聘幼儿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第九章
福建教师招聘幼儿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第九章通过最新福建教师招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6年福建教招将于3月底报名,4月底笔试,笔试科目为《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福建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福建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第九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第一节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含义一、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简答或论述)(一)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的不同的教育特点1、主导活动方面学前阶段的主导活动是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游戏,幼儿在操作摆弄等活动中获得知识,教师的指导方式是灵活多样的,没有作业和考试制度;小学的主导活动是各种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上课是主要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固定,有作业和考试制度,学习成为孩子必须完成的任务。
2、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学前阶段的生活节奏是宽松的。
游戏时间较多,生活管理没有强制性,没有出勤的要求,教师对幼儿在生活上照顾的比较多;小学阶段的生活节奏快而紧张,作息制度严格。
游戏较少,教师对孩子的照顾较少。
3、师生关系学前阶段教师与幼儿个别接触机会多,时间长,涉及面广,关系密切、具体;小学阶段师生接触主要在课堂上,个别接触少,涉及面窄。
4、环境设备的选择与布置幼儿园阶段的教师的环境布置生动活泼,幼儿感兴趣的区域活动中,有丰富的玩具和材料供幼儿操及摆弄,幼儿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的选择游戏及与同伴交往;小学阶段教室环境的布置相对严肃,教师的桌椅摆放固定,教师没有玩具,学生自由选择活动的余地较少。
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社会及成人对幼儿要求相对宽松,给幼儿一个快乐的童年全社会都认可。
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压力小,也没有来自完成学习任务的苦恼;小学的孩子压力较大,自由少,孩子为了完成家长的期望不得不奔波在学习中。
(二)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规律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有一定的阶段性,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2024年)《幼儿教育学基础》PPT课件
体育竞技游戏
通过跑步、跳跃、投掷等体育活动,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 和运动技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例如“接 力赛跑”、“老鹰捉小鸡”等游戏。
21
游戏活动组织技巧和指导策略
• 游戏环境创设:为幼儿提供安全、舒适的游戏环境,包括宽敞的游戏场 地、丰富的游戏材料和适宜的游戏时间。
《幼儿教育学基础》 PPT课件
REPORTING
2024/3/26
1
2024/3/26
目录
• 幼儿教育概述 • 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 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 • 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 • 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 • 幼儿园日常生活照料与保健工作 • 家庭、社区资源在幼儿教育中整合运用
2
PART 01
国外概况
国外幼儿教育发展历史悠久,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完善的幼儿教育体系。在教育 理念上,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在教育方式上,以游戏化 教学、项目式学习等为主要手段。
2024/3/26
6
PART 02
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REPORTING
2024/3/26
7
幼儿身心发展阶段性
2024/3/26
• 游戏规则制定:根据游戏类型和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合理的游戏规则, 确保游戏的公平性和趣味性。
• 教师角色定位:教师在游戏中应扮演引导者、支持者和观察者的角色, 关注幼儿的游戏表现和需求,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 游戏评价反馈: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对幼儿的游戏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肯定他们的进步和成绩,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和指导。同时鼓励幼儿自评和互评,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 能力。
装饰。
幼儿教育学(第九章 )
视
觉
假面具
隐藏的五角星
嗅
觉
例如, 在同样的瓶子里装上酒、醋、桔 汁、水、汽油等液体, 请幼儿通过闻闻 来区分和识别这些液体, 游戏训练的是 幼儿的嗅觉; 而在同样的杯子里装上不 同浓度的糖水, 请幼儿通过尝尝排出糖 水甜度的次序, 则是训练幼儿味觉的灵 敏度; 如果将苹果、梨、香蕉等水果切 成同样大小的块, 让幼儿先闻闻, 再尝 尝进行辨别, 就是一种嗅味觉综合训练 游戏。
返回
上图中的小婴儿还没有建立客体永久性。实验开 始时,给婴儿呈现一个玩具小象,当他对这个玩 具正感兴趣时,用纸板把玩具挡住,他就不再关 心这个玩具了。
年龄稍大的儿童则不同,当处于类似的 实验情景时,儿童能够爬过遮挡用的帷 幕,寻找他所感兴趣的玩具。
二、游戏的教育作用
• • • • (一)游戏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二)游戏是幼儿认识周围事物的途径 (三)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四)游戏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 1、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 模仿和想象,用语言、动作、表情等, 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 2、角色游戏的发展*
(二)角色游戏的指导要求
1、为幼儿创造游戏条件
(时间、空间、材料)
2、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
3、从幼儿的需要中生成新的游戏的主题。
• 、角色的扮演
•对物品的假想
学前教育学
第九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游戏活动
游戏的特点与教育作用
游戏的分类与指导 幼儿的玩具
第一节
游戏的特征与教育作用
一、游戏的特点
1、游戏是由内部动机引起的活动 2、游戏是重过程、轻结果的活动 3、游戏是模拟、虚构的活动 4、游戏是幼儿自由选择的活动 5、游戏是充满愉悦和欢乐的活动
2024年度《幼儿教育学基础》PPT课件
制定教育计划与目标
确定教育目标
根据幼儿的年龄、认知、 情感、社交和身体发展特 点,制定明确、具体、可 操作的教育目标。
2024/3/23
制定教育计划
围绕教育目标,设计全面 、系统、有针对性的教育 计划,包括课程设置、教 学方法、评估方式等。
调整教育计划
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 和反馈,及时调整教育计 划,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 。
18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安全的环境
确保教育场所的安全,消除安全隐患,保障 幼儿的人身安全。
丰富的环境
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材料,满足幼 儿的不同学习需求。
2024/3/23
舒适的环境
提供舒适、温馨的教育场所,让幼儿感受到 家的温暖和关爱。
有序的环境
建立良好的秩序和规则,引导幼儿养成良好 的行为习惯和自律性。
解决问题的能力。
9
提供音乐、舞蹈、绘画 等艺术活动,激发幼儿 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为幼儿未来奠定基础
01
02
03
04
学习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如 专注力、主动性和合作精神。
生活技能
教授幼儿基本的生活技能,如 自理能力、时间管理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社会适应
帮助幼儿适应社会环境,了解 社会规则和文化,培养其社交
2024/3/23
02 03
近现代幼儿教育
近现代幼儿教育经历了从家庭教育向学校教育的转变,逐 渐形成了以幼儿园为主体的教育体系。同时,幼儿教育的 理念和方法也不断更新和发展,如蒙台梭利教育法、瑞吉 欧教育法等。
当代幼儿教育
当代幼儿教育注重以儿童为中心,强调游戏化教学、多元 智能发展和个性化教育等理念。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 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如数字化教 育、STEAM教育等新兴教育模式的应用。
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学(第三版)目录绪论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节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第二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第一节幼儿园教育的目标第二节幼儿园的任务第三节幼儿园教育的原则第三章婴儿教育第一节婴儿教育概述第二节婴儿教育的内容与要求第三节托幼机构的保教活动第四章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第一节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概述第二节幼儿体育第三节幼儿智育第四节幼儿德育第五节幼儿美育第五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第一节幼儿教师第二节幼儿第三节幼儿园环境第六章幼儿园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第三节幼儿园课程方案第七章幼儿园教学活动第一节幼儿园教学活动概述第二节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与教学原则第三节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第四节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第八章幼儿园游戏第一节幼儿游戏概述第二节幼儿园游戏的指导第九章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劳动和节日娱乐活动第一节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第二节幼儿劳动第三节幼儿园的节日及娱乐活动第十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第一节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第二节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与方法第十一章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第一节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意义与目的第二节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内容与途径第十二章幼儿园教育评价第一节幼儿园教育评价概述第二节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与标准第三节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方法与步骤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孩子从呱呱坠地起,就开始了受教育的过程。
家庭、社会环境以及教育机构都在向孩子施加教育影响,期望孩子能成长为有益于社会的一员。
可以说,教育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活动,没有教育,人类社会就难以延续和发展。
狭义的教育指的是教育机构中的教育,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就是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
这种教育伴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而产生,发展至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形式。
与此同时,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及早对儿童进行合理的教育将有利于其后期的发展。
幼儿教育学第九章
幼儿教育学第九章(注: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文章格式和论述内容请根据题目需要自行补充)幼儿教育学第九章幼儿教育学是研究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规律,探讨幼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法的学科。
第九章主要讲述了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和实施。
一、课程的概念和意义课程是一种有组织的学习经验,旨在促进儿童的综合发展。
幼儿园课程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充分考虑他们的兴趣、需求和能力。
二、课程的原则1. 儿童主体性原则:将儿童视为学习的主体,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需求,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2. 综合发展原则:促进儿童的身心智能和社会情感多方面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其认知、语言、运动、艺术等方面的能力。
3. 情境化原则: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4. 生活化原则:将儿童学习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使他们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实践和体验。
5. 个别化原则:充分关注每个幼儿的个别差异,采用分层施教的方式,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适应性和个别化的学习支持。
三、课程的内容1. 语言与文字:培养儿童的语言沟通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发展。
2. 数理科学:启蒙儿童的数学思维和科学探索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观察实验能力。
3. 美育与艺术: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包括音乐、美术、手工等艺术教育。
4. 健康与体育:促进儿童的身体发展和健康意识,培养他们的运动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5. 社会学习: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和生活技能,包括情绪管理、友谊、礼貌等社会行为教育。
6. 自然观察与环境教育:引导儿童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培养他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心。
四、课程实施策略1. 情景教学: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将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 游戏教学:以儿童喜欢的游戏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和素质。
3. 项目教学:针对特定主题或问题,组织幼儿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究,培养其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育学基础第九章第三节:幼儿园方面的幼小衔接工作一、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如前所述,幼小衔接是根据幼儿过渡期身心的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为幼儿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那么,在幼儿园教育阶段,这一工作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对入学后的适应关系很大。
因此,幼儿园阶段应注意培养幼儿愿意上学,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为做一个小学生感到自豪的积极态度,并让幼儿有机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
为此,幼儿园应当通过多种教育活动,特别是加强与家长、小学的合作,来让幼儿逐步了解小学,喜欢小学,渴望上小学,最后愉快、自信地跨进小学。
不少幼儿园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好的方法,比如为让幼儿对小学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幼儿园与附近小学合作,幼儿参观小学、小学生来幼儿园当大哥哥、大姐姐,幼儿园里的角色游戏、活动区里导入上学的主题,请作小学教师的家长来园讲小学的有趣的生活等等。
不过,更重要的是,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一贯地、潜移默化地给幼儿正面的入学教育。
幼儿如果常常听到的是∶“这个问题你现在不明白,等你上了小学以后,会学到很多东西,那时你就明白了”,“妈妈小学时过得真开心,我现在都还想念我的老师”,“爸爸现在造大轮船,是因为小学时参加了航海模型组,还代表学校去比赛过呢”这一类的话,而不是什么“你看,你总是画得乱糟糟的,上了小学你要这样做作业,老师不罚你写十遍才怪呢”,“上了小学把玩具全部收起来,回家得好好地做功课”之类的威胁,那么,在他们的心中小学才会是一个美好的、能学到本领的地方,而不是一个让他们产生恐惧心理,感到可怕的地方。
(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幼儿入学后,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
有一种认识是,幼儿只要提前认一些字,学一点拼音、算术等就没有问题了,这是十分片面的。
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特别是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等,不仅关系着幼儿入学后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他们在小学的学习质量,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
1.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培养主动性就是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积极态度,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参与欲望和兴趣,给他们提供自己选择、自己计划、自己决定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并使他们尽量获得成功的体验。
研究证明,富于主动性的幼儿思维活跃,做事有信心,能主动与人交往,他们入学后比较快地适应小学新环境,学习成绩也很好。
2.培养独立性幼儿的独立性、生活自理能力对入学后的适应关系很大,很多幼儿因为不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具、生活用品,不能自己按情况穿脱衣服,不能记住喝水或害怕独自上厕所等等,而影响身体和学习,在小学生活感到困难。
独立性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才能实现。
家园共同要求幼儿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帮助幼儿学会必要的技能,如自己整理书包,自己收拾玩具、自己穿脱衣服等等。
同时,做老师和家长的小帮手,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这方面的教育与主动性的培养是一致的,可以在同一活动中培养。
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入学后对新的人际环境的适应上。
差的幼儿胆小,不能主动地与同伴交往,或与同伴不能友好相处,遇到问题也不敢去找老师反映或寻求帮助等,结果没有新朋友,他们感到孤独,心情沮丧,学习的兴趣大大减低,学校的吸引力也随之消失。
因此,在幼儿园里必须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不难看到,这一能力与主动性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基本的方法是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交往环境,改善师生关系,鼓励幼儿之间的交往,并让幼儿真正感到与老师、同伴在一起的愉快,从而愿意投入到交往活动中,增长自己的人际关系知识、技能和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除上述社会适应性之外,还因为小学环境中有大量的新规则出现(如进老师办公室要报告、上课前书要摆在书桌右上角、上课不能喝水、手要放好不能搞小动作等等),幼儿难以记住和遵守,这成为不少新生在学校受批评的主要原因。
同时,入学后学习成为必须完成的任务,幼儿却一时难以确立这样的任务意识。
有的新生在老师询问作业时,还很轻松地说,“我不喜欢做”,“昨天,爸爸带我去姥姥家了,所以我没写。
”针对这些问题,除小学的改革之外,幼儿园应当注意培养幼儿的规则和任务意识,特别在大班阶段。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可通过开展规则游戏或其它活动,让幼儿逐步懂得,生活、学习、游戏等都是有规则的,并让他们有机会体验到,如果不遵守规则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有意识地发展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同时,幼儿园可在生活制度、作业课纪律等方面有所改变,如缩短午觉时间,适当延长作业课、要求举手发言等,让幼儿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以有利于缩短入学后适应小学规则的时间。
在幼儿园和家庭里,通过教师与家长的配合,能给幼儿创造很多发展任务意识的机会。
如对幼儿完成值日生工作、完成画画、手工、计算等学习任务,完成某项家务劳动等,给予及时的肯定,特别在遇到困难时鼓励他们坚持,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责任感和毅力,同时帮助他们获得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
(三)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着眼幼儿终身学习的需要,发展他们基本的学习素质,并在此过程中,帮助他们打下今后学习的基础。
幼儿园大致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将使幼儿终身受益。
如爱看图书的习惯,做事认真的习惯,注意力集中地听老师讲话的习惯,保持文具、书本整洁的习惯等等。
认为这些是小事,“树大自然直”,这是不对的。
习惯不好,以后很难纠正,对学习的危害是很大的。
幼儿期间,教师和家长应当从日常生活的每件事情上严格、一致、一贯地要求,习惯才能建立。
2.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所谓非智力品质,主要指影响智力活动的各种个性品质,主要是认识兴趣、学习积极性、意志、自信心等。
学习不仅仅是有聪明的脑袋就行,离开良好的非智力品质,智力是不可能单独成长的。
前面已经说过,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对入学的影响很大,与学习成绩关系密切,也就是这个原因。
因此,应当重视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和探索积极性,培养他们做事坚持到底、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让幼儿从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形成自信、主动的学习态度,才能产生学习愉快这一积极的情感体验。
3.发展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不少家长想让孩子上学后学习好,就在入学前教孩子拼音、认字、做算术,甚至用小学一年级的课本来“系统”地教。
这一现象在一些幼儿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前面分析“小学化”的危害时,就已经说明了这种做法错在何处。
幼儿园应当坚决地反对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从根本上发展幼儿的智力,特别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
调查表明,我国幼儿在数学学习准备上偏重知识灌输,思维能力的准备明显不足。
如幼儿在寻找排序的规律、图形守恒、看图编应用题等智力型题目上的得分,大大低于一般数学知识的题目。
因此让幼儿从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中解放出来,发展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让幼儿在小学学好数学,并能在今后保持发展的后劲。
同样,拼音、认字等等,也应当遵循素质教育的精神,不是小学化地硬灌,而是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发展基础性的能力。
比如,拼音学习的基础是语音意识的发展,是语音的辨别能力,幼儿园可以通过儿歌、绕口令,通过语言活动,通过倾听各种声音的感官练习,通过角色游戏等等,为幼儿学习拼音打下良好基础;正确写字需要幼儿小肌肉的灵活、手眼的协调以及观察、识记、位置辨别、空间方位知觉等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幼儿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为幼儿写字作准备。
比如,有的教师通过绘画活动提高幼儿画线条的流畅性、对手的控制能力以及正确的握笔姿势等;通过手工活动,发展手眼协调和小肌肉;还用游戏、画图案画等方法来帮助幼儿熟悉田字格,让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对上下左右的方位有清楚的认识,为上学后用田字格写字打好基础(参见图9.3)。
、幼小街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如前所述,幼小衔接问题不仅关系到幼儿入学的适应问题,还会对幼儿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有关教育机构必须做好此项工作。
有关研究表明,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加强研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好过渡期的教育工作。
在工作中应注意∶(一)进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双向改革,双方都把培养儿童的基本素质做为衔接工作的着眼点,共同创造合理的过渡期的外部教育环境与条件,搞好衔接工作由于幼小衔接问题在我国比较突出,多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曾经出现过幼儿园向小学看齐和小学向幼儿园看齐两种倾向。
在探索中大家发现,解决幼小衔接问题决不是单靠哪一方能完全解决的,必须进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双向改革,加强园、校间的沟通与协作,以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规律为依据,把培养和提高儿童各方面的适应能力做为幼小衔接工作的着眼点。
在此基础上,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搞好衔接工作。
(二)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认真研究过渡期儿童的特点与发展需要,有的放矢地做好过渡期的教育工作许多幼小衔接的研究结果证明,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是幼小衔接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
而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则在于转变旧有观念,提高教师对衔接意义的认识,加深广大教师对儿童过渡期特点的理解,从而使广大教师能够自觉研究过渡期每个儿童不同的发展特点及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衔接工作。
(三)结合地区特点及幼儿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小衔接工作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很大。
各地区都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立足于当地幼儿的具体情况,针对幼儿过渡中的最主要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不可盲目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与实验成果。
从调查中看到,城市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较弱,而农村幼儿却是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较弱,因此,不同地区幼小街接工作的内容是有差异的,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有针对性地做好衔接工作还要求教师明确∶尽管幼小衔接的“坡度”确实存在,但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因而并非每个幼儿面临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因此,在教育中必须因人施教,在面向全体的同时照顾个体差异,对每个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最大限度地改善每个幼儿在入学准备上的不足状态。
(四)加强家、园、学校、社区力量的相互配合如前所述,幼小衔接工作仅仅依靠幼儿园或小学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幼儿园、小学、家长、社区必须互相配合,形成影响幼儿成长的教育合力。
目前,不少家长在有关儿童入学准备问题上,存在各种不正确的认识。
如有些家长反对幼儿园以游戏做为基本活动,认为孩子在幼儿园整天玩,进入小学后不能很快适应小学生活,把入学准备片面地理解为认字、做数学题,对入学前的健康准备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