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案示例之一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学目的: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人民政府采取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稳定物价;统一财政经济,实现收支平衡;合理调整工商业。
“三反”“五反”运动。
教学重点: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人民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的措施,“三反”“五反”运动。
教学难点:恢复国民经济措施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利用课前提示导入新课:一、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板书)让学生阅读P148-149内容。
思考:新中国建立进的基本国情是怎么样的?经济趋于全面崩溃。
工业技术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
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板书)措施: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2、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以稳定市场物价。
3、统一财政经济,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4、合理调整工商业,以发展生产。
让学生阅读找出上述措施,然后老师逐一讲解。
让学生背诵上术措施,默写。
经过三年努力,物价稳定,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
到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这就为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准备了条件。
让学生看P151“1957年二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三、“三反”“五反”运动(板书)1、“三反”“五反”运动的目的是打退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发起的猖狂进攻,不法资本家的“五毒”,使党、政、军机关,人民团体和经济部门滋长了“三害”。
这不仅破坏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工作,而且腐蚀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机体。
2、“三反”“五反”的内容和两个运动开展的不同范围。
“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私营工商业中)3、刘青山、张子善。
4、意义:“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对革命队伍的腐蚀,清除了内部的一批腐败分子,教育和挽救了一批干部,加强了执政党和国家机关的建设,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一步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创造了良好的前提。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oc

第20课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材分析旧中国给共产党留下一个烂摊子:工业技术低下,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农业生产落后,人民生活痛苦不堪。
如果收拾不了这个烂摊子,人民政权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
当时,党和政府把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当成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用三年时间恢复了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从根本巩固了人民政权。
这一史实也证明了社会主义社会无比的优越性。
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人民政府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四项措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简况;“二反”、“五反”运动的背景、内容、范围。
2.思想教育: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①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趋于全面崩溃。
这就是建国后面临的严峻国情。
②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说明新中国比旧中国进步,社会主义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优越。
③三反运动的胜利说明我们党完全有能力消除自身的一些腐败现象,五反运动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3.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思考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与政治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人民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的措施;“三反”、“五反”运动。
难点: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
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的综合教学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中央人民政府为巩固政权做了哪些工作?(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要巩固政权,只做这些是不够的,还必须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巩固政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课。
一、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趋于全面崩溃。
工业极其落后,代表中国工业最高水平的是王麻子剪刀和骆驼祥子的人力车。
重工业少得可怜,几乎等于零,钢的年产量只有15.8万吨,平均每人0.29公斤,只够打一把割猪草用的镰刀,而当时日本钢产量是700万吨,美国2880万吨;轻工业门类不齐全,很多工业品、生活用品都得从外国进口。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PPT课件

1、课后搜集和整理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的 相关文章、图片和影视作品。
2、筛选和整理历史资料,编写图文结合的历 史专刊。
3、组织历史专刊展览。 4、请历史老师或其他老师做总结和评价。
返回
课堂练习
1.建国初期打击投机倒把,首先打击的是(B)
A.粮食界的投机分子 B.金融界的投机分子 C.纺织界的投机分子 D.钢铁界的投机分子
A.争取财政经济的好转和尽快地发展工农业生 产
B.打退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 C.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D.教育全党干部和全国人民
返回
2.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的是(A)
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发展 B.合理调整工商业,发展生产 C.进行“五反”运动 D.统一财政,实现收支平衡
下一页
课堂练习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是(C )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4.开展“三反”、“五反”运动的主要目的A是( )
继续保持安静
收回海关
下一页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下一页
上海军管会查封证券交易所
下一页
人民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粮食,保证供应
下一页
1952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品种 1952年年 比1949年 比历史最
产量
增产
高年增产
钢 135万吨 754% 46.2%
煤 6649万吨 105% 7.4%
粮 1.639亿吨 49% 9.3%
棉 130.4万吨 193% 53%
工农业 总产值
827亿元
77.5%
20%
返回
上海大康药房资本家出售伪劣医药品,坑害志 愿军指战员。这是逮捕王康年时的照片。
【范文】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教学设计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教学设计重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难点:没收官僚资本;调整并发展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教学过程:导入教师提问:我党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而采取的措施?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后导入新课。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首先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概述建国初期面临的严峻经济形势,并分析其原因。
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让学生设想新中国政权应该首先采取何种措施,其次应该采取何种措施,第三应该采取何种措施。
在学生分析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将初中世界历史知识中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的内容迁移过来,使学生很自然地想到新中国政权应该首先采取“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的办法使国家首先掌握经济命脉,以便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巩固奠定经济基础,也为克服当时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恢复国民经济、进而实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物质前提。
教师要结合相关内容对于“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进行讲解如下:没收官僚资本,彻底摧毁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官僚资本,即中国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就把没收官僚资本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纲领之一。
官僚资本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但其作用又同反动政权不同,它的主要社会功能是从事物质生产。
所以中共和人民政府在没收官僚资本过程中,采取了完全不同于打碎旧的政权机构的办法,从而保证了没收官僚资本工作的顺利进行。
没收官僚资本,既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同时从消灭大资本看,也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人民政府通过没收国民政府的财产、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连同原革命根据地生长起来的公有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从1950年起,党和政府在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中进行集中和全面的改革。
(完整)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案示例之一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案示例之一教案示例之一第23课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河南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杨冬莲(一)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
人民政府采取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打击投机倒把统一财政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
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简况。
“三反”、“五反”运动。
(2)思想教育:①解放前夕,国统区的经济已趋于全面崩溃。
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十分薄弱;②建国初,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
说明新中国同旧中国比充满了活力。
社会主义制度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优越;③共产党有魄力、有能力领导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能力要求:①通过新中国与旧中国国民经济状况的对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列举出恢复经济采取的四项措施,训练概述能力。
③写出三反五反运动的内容,训练识忆能力.④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人民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的措施,“三反"、“五反"运动.难点:恢复国民经济措施中的“统一财政经济,解决收支平衡”一项。
教具教法①自制复合式“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整体图示幻灯片。
②写出一张“三反”、“五反”运动内容的幻灯片。
③采取谈话法、讨论法、图示法、情感讲述法等教学方法。
(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新中国诞生之初,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的猖狂进攻,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我党采取了什么措施?(生:1950年到1953年7月,进行了抗美援朝斗争.打败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悍卫了世界和平。
还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和土地改革运动。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的完成,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
这是我党领导人民在政治、军事、外交诸方面进行的斗争。
然而,建国之初,我国的基本国情怎样?为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我党在经济建设方面又采取了哪些果断的措施?效果怎样?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国民经济的恢复》 讲义

《国民经济的恢复》讲义在历史的长河中,国民经济的发展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有时会遭遇挫折和困境。
而国民经济的恢复,则是从困境中重新崛起,走向繁荣的重要阶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国民经济恢复的相关内容。
一、国民经济恢复的背景在经历了战争、动荡或其他重大事件后,国民经济往往会遭受严重的破坏。
生产设施受损、劳动力短缺、市场混乱等问题接踵而至。
以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例,长期的战争导致工业生产停滞,农业生产遭受重创,物资匮乏,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困苦。
二、国民经济恢复的目标国民经济恢复的首要目标是稳定物价,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要促进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
增加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的收入状况,也是重要目标之一。
三、国民经济恢复的措施1、土地改革通过土地改革,将土地分配给农民,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更加用心地耕种,农业产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2、调整工商业对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包括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
扶持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和引导,促进了工业生产的恢复。
3、财政金融政策采取稳健的财政金融政策,控制货币发行量,稳定物价。
加强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为经济恢复提供资金支持。
4、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修复和新建交通、水利等设施,改善了经济发展的条件。
5、技术引进和人才培养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注重培养国内的专业人才,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四、国民经济恢复的成果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国民经济恢复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方面,粮食产量大幅增加,棉花等经济作物的产量也有了明显提高。
工业方面,各类工业产品的产量逐渐增长,工业体系初步建立。
2、物价稳定成功控制了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保障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3、就业增加随着经济的恢复,就业机会增多,人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
4、市场繁荣商品供应日益丰富,市场交易活跃,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5.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课用)下

你们能归纳出造成严峻经济形势的原因吗?
1949年国民党逃跑时劫走的金银
品种
黄金 白银 美钞
数 量
277万两 1520万元 1537万元
造成严峻经济形势的原因:
1、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 2、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3、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
知识网络
1、建国初的三年间,我们主要面临着 哪两大任务? 2、人民政府为完成这两大任务采取了 哪些措施? 3、简要分析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镇压反革命 “三反”“五反”
巩 固 政 权
准备了条件 前提条件 物质基础
恢
复
没收官僚资本 建立国营经济 稳定物价
经
济
统一财经
合理调整工商业 大力恢复生产
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建国初期的时代特征
1、下列时间发生的正确顺序(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土地改革开始
B
)
③国家经济根本好转
A、①②③④
④抗美援朝结束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A、稳定市场
C、统一财经
D、②①④③ B、土地改革
D、没收官僚资本
2、人民政府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关键措施是
恢复元气 奄奄一息
面对旧中国留下的烂摊 子,假设你是当时中央领导 人,如何使这奄奄一息的经 济重新恢复元气?
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
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3、合理调整工商业
4、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
52 年 工 农 业 主 要 产 品 产 量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PPT教学课件

1949年经济情况简表
项目
工业生产 农业生产
粮 棉花
钢 煤
全国总产量
1.1亿吨 44.4万吨 15.8万吨 0.32亿吨
比历史最高年 产量下降 50% 25% 27% 49% 83% 48%
思考:经济形势严峻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
补充资料
官僚资本: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 垄断资本,它依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经 济势力,依靠国家政权,控制国家经济 命脉。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建立是四大家 族官僚资本形成的前提条件,四大家族 官僚资本的形成,又成为国民党反动政 权的经济基础。
性小
O N
CH3 N
枸橼酸芬太尼
(掌握)Oຫໍສະໝຸດ OHOOHO
OH HO
CH3 N
1
4
O
O
HCl CH3
氨基酮类
6-二甲氨基-4, 4-二苯基-3庚酮盐酸盐
4
23
5
HCl
C1 H3
O CH7 3
6
N CH3 CH3
盐酸美沙酮 (掌握)
•本品的C-6为手性碳,其左旋体镇痛活性大 于右旋体,临床使用外消旋体
思考
(1)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来 源是什么? (2)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意 义是什么? (3)这一措施的性质是什么?
单选练习
人民政府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关键措施是
( D)
A 土地改革 B 稳定物价 C 统一财经 D 没收官僚资本
单选练习
下列哪些是建国以后继续完成的民主革命
任务( C )
(1)抗美援朝运动 动
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 了人间。
第六章 镇痛药和镇咳祛痰药
第一节、镇痛药
类型(掌握)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二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化新中国成立时严峻的经济形势;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大力恢复发展生产;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能力培养目标1 通过中国共产党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而进行斗争的教学,培养学生深入挖掘教材和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
2 通过分析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 通过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教学,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与反动,并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2 通过介绍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中涌现出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帮助学生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道德风尚和价值观,并渗透时代精神教育。
三重点、难点(一)重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二)难点1 没收官僚资本既有民主革命的性质,又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从时间上看,这已经是过渡时期,而过渡时期仍要完成民主革命的问题。
2 调整并发展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是难点。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掌握了国家的政权,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裼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什么仍然要使某些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准备略六教学步骤导入新课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前期,我党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巩固是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下面,让我们来学习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一个贫穷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教学设计_八年级历史教案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学设计_八年级历史教案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学设计示例导入设计:引用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的论断,“我们……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残余的敌人尚待我们扫灭。
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
”引导学生分析建国初期面临的严峻政治经济形势:解放战争尚未完成;国内外敌人在进行破坏活动;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复习上节课共产党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巩固是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又为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讲解新课:一、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1.教师首先指出: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趋于全面崩溃,留给中国人民的是一个贫穷落后的烂摊子。
由学生概括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教师可利用教材中的《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建国初期工农业生产极其落后,人民生活困苦,尤其是工业基础十分微弱。
另外,教师适当补充关于工业基础薄弱、物价飞涨,投机猖獗的内容,为下面内容作铺垫。
2.造成国民经济形势严峻的原因有三点,由学生讨论并举例完成,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后回答,教师做补充。
第一,是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学生举1840年以来列强屡次侵华的史实、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等内容。
教师适当补充材料如:据不完全统计,一百多年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殖民贸易、非法走私和控制关税等手段,从中国掠夺的资财有一千亿两白银以上,人均达二百多两。
教师指出殖民主义的危害产生深远影响,新中国建立后要在强敌环绕下进行经济建设,可以说是任务非常艰巨。
第二,是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国统区滥发纸币造成的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的情况,回忆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依靠国民政府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
仅在解放战争期间,他们从人民身上搜刮的财富就达二百亿美元以上,让学生更深入的认识国民党执政的腐败。
第三,是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
【历史课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949年国民经济情况表
项 目 全国总产量 比历史最高年产量下降 50% 25% 27% 49% 83% 48%
工业生产 农业生产 粮食 棉花 钢铁 煤炭
1.1亿吨 44.4万吨 15.8万吨 0.32亿吨
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前最高年产量比较
产品 名称 粮 棉 钢 煤 发电 原油 1952年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 水平增加 9.3% 53% 46.2% 7.4% 21.9%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阅读思考:
1、新中国成立后,面临怎样严 重的经济形势? 2、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中 国共产 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哪 些措施,结果如何?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
1、特征:贫穷落后,千疮百孔 2、表现: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运输阻塞, 物资缺乏,通货膨胀(1400多亿倍),人民生活 困苦 帝国主义长期掠夺
1639亿吨 130.4万吨 135万吨 6649万吨 72.6亿吨 44万吨
49% 193% 754% 105% 68。1% 272%
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几乎 没有停止过战争。单单八年的抗日 战争就造成了3500万的人员伤亡和 近600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还有 那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内战对社会 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社会的动荡 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A
D
A
五、新中国在农村和工矿企业采取了什么措施?如何 认识其性质?起到了什么作用? 1、农村:土地改革和互助合作运动,兴修水利; 措施: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2、城市: 性质: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作用:提高工人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 3、实质:改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 六、经过三年努力,国民经济出现了新局面,有何主 要表现?历史意义是什么?
稳定物价; 作用; 1、结束了物价暴涨局面;2、赢得了人民信 必要性: 1、不法分子哄抬物价进攻国营经济; 任; 3 、有利于对私人工商业的改造; 4、巩固和发 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人民生活改善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取得 2、社会主义经济的安定和政权受到威胁 展了国营经济。 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人民的信任,从而有利于巩固新政权 表现:米面之战和银元之战。 实质:争夺市场领导权的斗争。 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练习9、1949年~1953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状况是 ( ) A 迅速发展 B 被转化为国有企业 C 受到限制而萎缩 D 工厂被军队监督 练习10、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资 本主义国家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 A 自由竞争 B 受国家法律束缚 C 未形成垄断 D 受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 练习11、毛泽东说:“1952年,民族资产阶级就不能再称 为中间阶级了。”这主要是因为(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合理调整工商业 C 三大改在的完成 D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练习3、新中国成立时国家财政面临严重困难,其原因 不包括
A 美国等帝国主义进行的经济封锁
B 行政开支、建设投资、解放战争的巨大军费 C 中外反动势力的掠夺和长期战争的破坏 D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继续存在与发展 练习4、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发生的下列事件中,未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没收官僚资本 C 土地改革运动 D 接受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源自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PPT教学课件(1)

全国总产量
1.1亿吨 44.4万吨 15.8万吨 0.32亿吨
比历史最高产 量下降 50% 25% 27% 49% 83% 48%
2.原因
❖ 新中国成立后,出现这种严峻经济形势的原因是什么? ❖ A、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内战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举例:
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的长期“围剿”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发动全面 的内战,使社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人民生活无法得到保障,社会 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 B、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帝国主义 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入侵和经济掠夺,掠夺了大量的财 富。比如:开采中国的矿山、掠夺中国的资源、打开中国的市场等, 造成了中国的贫穷与落后,社会经济命脉完全操纵在帝国主义国家 手中。 ❖ C、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 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其统治建立后,蒋宋孔陈四大 家族凭借政权,巧取豪夺,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从人民身上榨 取了大量的财富,造成中国社会经济的贫困和落后。
❖ C.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意义是什么?
A、来源:国民政府的财产、官僚资本 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过程:从 1950年起,党和政府在没收的官僚企 业中进行集中和全面的改革。改革分 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民主改革, 第二阶段进行生产改革。通过改革使 这些企业从是所有制关系到经营制度 都按照社会注意原则建立,成为社会 主义的国营企业。C、意义:人民政 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为人民政权 的巩固奠定了经济基础。
于是,人们又把狼“请”了回来。狼还是吃
鹿,为了避免让狼捉到,狼一来鹿就跑,在这 种相互竞争中,鹿的数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 更强壮了。
自然界就是这样的奇妙,狼成了鹿的医生了。
第17课国民经济的恢复教案

(封面)
第17课国民经济的恢复教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第17课国民经济的恢复教案
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与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等史实。
2、分析总结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国民经济与巩固政权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相关数据,提高学生用数据统计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分析历史资料,归纳、比较和概括相关历史事件,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正确地把握历史。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建国初期经济形势及恢复国民经济的成就,让学生认识中
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谋福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中
国共产党的情感。
通过了解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事迹,使学生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
而奋斗、奉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课题: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PPT课件

•
10、不曾等待,不知等待的滋味,不曾迷恋,不知说不出的爱的痛苦,你是否还记得,曾经还有一个人是那样深深的爱你?
•
11、多美的幻想,多美的你,多美的过去,多美的回忆。梦想与现实交错,颓废与纯真相依。
•
12、深沉的孤独中,无法控制的一次次回想你的微笑,你的温度,你的纤手,你的话语!一种渴望一种期待一种失落,一种真情,让我此刻如此的难过。 19、伤心也许总是难以避免,落泪成为不舍的
3. 合理调整工商业
1)原因 A 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B 调动民族资产阶级的积极性
2)重点: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 3)作用: 有利于国计民生,带动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
1、从未有过现在这样的执着,不需要承诺无需誓言,只是想珍惜,仅此而已。
•
2、无数个黄昏,单薄的身影,徘徊在飘满落黄的深巷,风,轻抚着卷曲的秀发,街灯照着泪痕划过的脸颊。一季季的草香,一片片的落叶,素颜难描落叶怨!爱到魄散不知倦!心,在秋天的荒草中茫然慌
•
21、曾经说过:试着把你忘纪,其实忘记,何尝不是一种美丽。
•
22、失去了所有,沉寂在过去的记忆不能自拔,不愿有新的选择。
•
23、次次的别离,浪迹天涯,放纵,摧残你自己的躯体,肆意,折磨你自己的灵魂,我总是在日落的时间里,身心疲惫,忧伤相伴,文字为伍。
•
24、悲伤逆流成河,蔓延了我那过往的曾经,侵蚀着那段远走的岁月。十月已不是十月,而是蚀月。视线渐渐模糊,记忆慢慢远去。这个十月,我依然未能拾起那久违的快乐,反而,蚀进了更多的伤悲。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恢 复和初步发展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
1)工农业生产下降 2)交通运输阻塞 1、表现 3) 物资奇缺,通货膨胀 4)人民生活困苦
2020版高考历史第九单元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23讲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案

第23讲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1.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形势严峻。
2.表现: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3.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肆意搜刮;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4.意义:经过3年努力,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教材补缺1949~1952年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1)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为国家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2)在城市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②进行“五反”运动,建立工人对资本家的监督。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资本主义经济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3)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粮食、食油、棉花实行统购统销,目的是保障城镇农副食产品供应。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3~1956年)1.“一五”计划建设(1953~1957年)(1)条件:政权巩固,经济恢复;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援。
(2)目的: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背景: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3)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核心);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条件)。
(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5)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6)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1)基本内容(2)基本途径和方式①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小农个体经济改变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案示例之一教案示例之一第23课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河南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杨冬莲(一)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
人民政府采取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打击投机倒把统一财政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
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简况。
“三反”、“五反”运动。
(2)思想教育:①解放前夕,国统区的经济已趋于全面崩溃。
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十分薄弱;②建国初,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
说明新中国同旧中国比充满了活力。
社会主义制度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优越;③共产党有魄力、有能力领导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能力要求:①通过新中国与旧中国国民经济状况的对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列举出恢复经济采取的四项措施,训练概述能力。
③写出三反五反运动的内容,训练识忆能力。
④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人民政府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的措施,“三反”、“五反”运动。
难点:恢复国民经济措施中的“统一财政经济,解决收支平衡”一项。
教具教法①自制复合式“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整体图示幻灯片。
②写出一张“三反”、“五反”运动内容的幻灯片。
③采取谈话法、讨论法、图示法、情感讲述法等教学方法。
(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新中国诞生之初,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的猖狂进攻,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我党采取了什么措施?(生:1950年到1953年7月,进行了抗美援朝斗争。
打败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悍卫了世界和平。
还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和土地改革运动。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的完成,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
这是我党领导人民在政治、军事、外交诸方面进行的斗争。
然而,建国之初,我国的基本国情怎样?为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我党在经济建设方面又采取了哪些果断的措施?效果怎样?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2.讲授新课(板书:第23课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
)全国解放前夕,国民经济形势严峻,困难重重。
据统计,1937年至1949年,国民政府通货增长了1400多亿倍,物价上涨了85000多亿倍。
工业萎缩,农业凋敝,物质奇缺,市场混乱,人民困苦,到处是一片衰落破败的景象。
有人将这种景象概括为八个字:(板书:满目疮痍,哀鸿遍野)中国的社会经济为什么这样破败不堪呢?是由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国民党政府肆意搜刮和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等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自从1840年,英国侵略者利用所谓的“船坚炮利”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英、法、美、日、俄、德等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从边疆到内地,从地上到地下,肆无忌惮的疯狂掠夺,严重破坏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
加之连续12年的战争,国民党政府的长期搜刮,无一不使国民经济的发展遭到破坏。
请同学们看教材的图表《1949年国民党逃跑时劫走的金银》。
国民党政府统治中国20多年间,利用手中的权力,不顾人民的死活,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战败逃亡时,从大陆劫走的黄金277万两,白银1520万两,美钞1537万元。
使得本已贫困衰败的社会经济,雪上加霜,更加走向全面崩溃。
旧中国的现代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农业生产剧烈下降。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小字内容。
城市里,数百万失业的工人、手工业者流浪街头,无家可归。
广大农村,需要救济的农民达4000多万,占全国人口近1/10左右。
49年国民收入人均66元,不足整个亚洲人均收入的2/3,相当于印度人均收入的1/2。
人民群众饥寒交迫。
国民党政府留下来的就是这样一个贫穷落后,千疮百孔的烂瘫子。
帝国主义曾断言:“中国财政经济困难,共产党是无法克服的。
”国内的一些资产阶级也认为共产党是“军事内行,经济外行。
”上海的大资本家嘲笑说:“共产党军事一百分,经济打零分。
”果真如此吗?不!我们共产党人力挽狂澜,接受了这一严峻的历史挑战。
为了战胜财政经济上的严重困难,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果敢坚定而有效的革命措施。
(幻灯:没收官僚资本——转归人民所有)旧中国,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他们的财产占全部工业资本的2/3,钢铁产量的90%,掌握着大银行,把持着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等等。
新中国当然不允许这种现象存在下去。
随着革命战争的胜利,解放军每解放一座城市,人民政府即没收那里的全部官僚资本,废除国民党的一切反动政策,并且根据不同情况,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1949年底,人民政府共没收官僚资本企业2858家。
这些企业包括工厂、矿山、商店、铁路、邮政等各个部门。
金融方面没收了“四行两局一库”系统。
包括四大家族控制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金汇业局及合作金库。
大家想一想,没收官僚资本,起了什么作用?请同学们看书讨论后回答。
(生:没收官僚资本,清除了帝国主义、蒋介石反动政府在大陆的经济基础。
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为巩固政权,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这一时期,人民政府还采取了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统一财政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等项措施。
旧中国长期通货膨胀,滋生了一大批追逐暴利,操纵市场的投机商人。
他们乘国家财政困难,城市物资供应不足之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牟取暴利。
他们以米价带头,钞带跟进,推波助澜,造成物价飞涨。
1949年4月到1950年2月,全国刮起四次物价暴涨风。
上海物价上涨20倍。
物价暴涨,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的生活,破坏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
加剧了整个财政经济的困难。
如果,你处于当时这种形势下,会如何决策呢?坚决打击,决不手软。
(幻灯打击投机倒把——稳定市场物价)人民政府当机立断,同投机分子这些社会蠹虫,进行了两大战役。
即“银元之战”和“米粮之战”。
(请位同学朗读教材小字部分内容。
)大家再看课本插图。
上海“证券大楼”里逮捕的这些投机分子,在强大的人民政府面前,面如土色,垂头丧气,失了往日的威风。
金银和外币是物价波动的晴雨表。
经过这一打击,金银外币的投机活动基本上被制止。
物价开始稳定。
金融物价稳定后,一些投机商转入粮棉投机活动。
国民党特务叫嚣“只要控制了两白(米、棉)一黑(煤)就能置上海于死地”为了打击投机商的不法活动,人民政府又组织展开了“米棉之战”。
人民政府有计划地从农村调拨近百亿公斤粮食和主要物资,源源不断运往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
11月25日,物价上涨最猛的时候,全国各大城市统一行动,集中抛售10天。
市场饱和,物价下跌。
许多投机分子亏了本,从此一蹶不振。
经几个回合的斗争,1950年3月,物价开始回落。
年轻的共和国,成立刚刚半年的时间,把连续12年之久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局面稳定下来。
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这一斗争的胜利,指出它的意义不亚于淮海战役。
为了解决财政收入平衡,中央决定统一财政经济。
(幻灯统一财政经济——平衡财政收支)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建国初期,财政制度十分混乱。
中央仅统一支出,未统一收入。
公粮、税收等收入由省、市、县政府负责。
各地支出不足时,又向中央要求补助,额外的加大了中央的财政赤字。
1950年3月,中央政府发出了“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
具体内容有哪些呢?请阅读教材160页注解②。
中央把分散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全国财政收支终于平衡。
为了迅速发展生产,政府又采取了合理调整工商业措施。
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请阅读教材161页注解①。
这些有利于国计民主措施的实施,安定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工农业生产,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迅速好转。
斗争的胜利说明了什么?我们共产党人不仅军事上是无敌的,政治上是坚强的,经济上也完全是内行了。
这一时期,不仅国营经济有很大的发展,私营经济也迅速地增长。
1951年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
资产阶级获得了国民党统治时期不曾有过的利润。
可是,资产阶级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投机取巧,亦暴露无遗。
他们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地向社会主义发起猖狂进攻。
于是,我党决定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幻灯“三反”、“五反”运动的内容)我们为什么要开展这场斗争呢?全国解放后,一些不法资本家,为了牟取暴利,行贿国家干部,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他们反对国家的限价政策,向社会主义发起进攻。
然而,此刻我们有些党员干部,经不起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犯了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的错误。
所以,我党决定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1951年,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同拿枪的敌人浴血奋战,国内那些不拿枪的不法资本家,乘抗美援朝军需之机,不择手段地追逐利润,甚至达到丧心病狂的程度。
毛泽东指出“战争必须胜利,物价不许波动,生产仍须发展。
”全国开展增产节约、支持抗美援朝战争的活动。
活动中揭发出党员干部的“三害”行为和资本家的“五毒”罪行。
如,天津40多家私营工厂接受17万把镐和锹的承制任务,竟以次铁充好铁,用烂油桶制作。
这批锹运到前线,战士一用口就卷。
武汉的资本家承制军用急救包,竟用从垃圾堆里拣到的烂棉花,换取政府发给的一万多斤好棉花。
制作的急救包含有大杆的化脓杆菌、破伤风菌。
这样的急救包运到前线,使许多负伤的战士,没有牺牲在战场上,而死于这些不法资本家之手。
是可忍孰不可忍。
还有的资本家用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和糜烂的生活方式腐蚀干部和工作人员。
如上海大康药房的王康年用请客送礼手段,先后把65名干部拉下水。
他嘲笑说,他搞的“刘勤部”是“干部思想改造所”。
在资本家的腐蚀拉拢下,一些党员干部成为他们的俘虏。
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谁?刘青山、张子善。
大家最近看了电影“建国第一大案。
”影片反映的就是这一史实。
刘青山、张子善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
他们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扛起了枪,抗日战争流过血,解放战争打老蒋。
敌人监狱中的严刑烤打,他们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为新中国的成立,他们立下了汗马功劳。
曾几何时,他们没有倒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之中,却被资产阶级的“糖弹”所击中,成为违反党纪国法的罪犯。
他们贪污、盗窃国家资财171亿元(折合人亿币170万元。
)成为千古罪人,被依法枪决。
他们以革命始,反革命终。
这件事给我们留下什么教训?毛主席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一再告诫全党,必须防止资产阶级用糖衣炮弹进攻的危险。
结果,入城后,仍有人被击中。
严惩刘、张两人时,有人反映,他们两人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可不可以给一个改过的机会。
毛主席讲,正是因为他们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决心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0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90年代,改革开放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给我们以什么启迪?1951年底,党中央作出开展“三反”运动的决定,52年又发出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五反”运动的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