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音乐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红蜻蜓教案

小学音乐红蜻蜓教案

小学音乐红蜻蜓教案【篇一:《《红蜻蜓》》音乐教学设计】红蜻蜓音乐教学设计b、自我评析;这次的教案设计结合了前两次作业,以学习者的学为出发点,遵循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性,站在学习者的立场上,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应用教学媒体,描述教学过程。

体现了《备课实务与新技》当中对备课的要求。

在这堂音乐课中,我根据音乐教学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特点设计教案。

设计主要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但值得在以后的实际应用中注意的是;模板毕竟只是一个统筹安排备课的基本程序,在具体实施中肯定会遇到各种的问题。

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能千篇一律的套入模板中。

在实际备课中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教学设计万能书来解决问题,应该结合学生和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联系实际来编写与当堂课相符合教学实际情况的教学设计。

【篇二: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红蜻蜓教学设计】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红蜻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学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并初步感受合唱之美。

2.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3.让学生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1. 歌曲《红蜻蜓》两个声部合唱时,低声部的学习。

2.注意气息的运用,均匀、悠长,力度稍弱,随旋律的走向自然地起伏气息的控制。

3.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教学难点:1、第二声部第2、3小节,最后两小节。

2、二声部合唱。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学习歌曲1. 欣赏《红蜻蜓》动画,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

介绍歌曲。

播放课件,欣赏《红蜻蜓》。

2. 学习第一声部曲谱。

(1)教师讲解如何划拍,学生练习四三拍的划拍。

(2)注意换气记号,每两小节换一次气。

《红蜻蜓》教案精选五篇

《红蜻蜓》教案精选五篇

《红蜻蜓》教案《红蜻蜓》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学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

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理念:合唱是音准、节奏、声音均要协调统一的声乐艺术,四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合唱,常会出现声部之间互相干扰、跑调、比音量、声音偏高、赶节奏等不协调现象。

往往搞得教师“事倍功半”,所以合唱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师最感扎手的,历年来未曾在公开课上见过上合唱课。

作为音乐教师,合唱教学我一直通过循序渐进、步步引导、十足耐心来将学生带入合唱美妙的音乐世界中,这次上课能否成功我没有把握,但我想勇于尝试、超越自己,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教学重点: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教学难点:1、第二声部第2、3小节,最后两小节。

2、二声部合唱。

教学准备:钢琴,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1、组织课堂2、情境创设、分声部学唱旋律1)、听音乐欣赏黄昏的画面。

师:画面给你什么感受?2)、师:晚霞中还飞来了美丽的红蜻蜓,让我们去听一听蜻蜓给我们带了一段动听的旋律。

(播放第二声部旋律)3)、老师划旋律线4)、唱第二声部旋律A、师:我们能不能随着蜻蜓飞舞的路线来唱一唱。

B、难点解决第二、三小节、结束。

C、加力度唱。

师:请同学们完整地连起来唱一唱,但有新的要求:在唱得时候能随着蜻蜓上下起舞,把音乐的力度唱出来。

5)、唱第一声部A、听听另一只蜻蜓给我们带了的音乐B、划旋律线C、师:听听、看看,这两只蜻蜓飞得有什么不同?上下起伏多,飞得更高D、唱唱6)、两声部结合唱听琴唱,老师先弹第一声部,再弹第二声部,最后两个声部一起唱。

3、学唱歌曲《红蜻蜓》1)、欣赏FLASH师:小蜻蜓还给我们带来一首动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2)、师: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红蜻蜓》|人教新课标(2023秋)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红蜻蜓》|人教新课标(2023秋)
3.歌曲表演:分组进行歌曲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现力。
4.音乐知识:学习歌曲中的音高、音长、音色等基本音乐知识。
5.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音乐知识,进行简单的歌曲创作。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
1.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通过学唱《红蜻蜓》,感受音乐旋律、节奏、歌词的美,提升音乐鉴赏水平。
在实践活动中,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学会了倾听、沟通、协调,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成果展示环节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然而,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发表观点时仍显得拘谨。为了鼓励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营造轻松、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增强学生音乐表现力与合作意识,通过分组表演,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音乐知识进行创作实践,激发创新思维。
4.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通过学习歌曲背后的创作背景,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5.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掌握音高、音长、音色等基本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综合素质。
-难点举例:歌曲中出现的五度、六度跳跃音程,学生容易唱不准。
(2)节奏稳定性:保持节奏的稳定性是学生的另一个难点,特别是八分音符的连续出现,容易造成节奏混乱。
-难点举例:歌曲中的快速八分音符节奏,学生容易出现拖拍或抢拍现象。
(3)情感表达:学生往往在演唱时缺乏情感投入,不能很好地传达歌曲的情感内涵。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红蜻蜓》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在夏天看到过红蜻蜓在空中飞舞?”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红蜻蜓》歌曲的奥秘。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红蜻蜓》人教新课标(2023秋)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红蜻蜓》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举例:歌曲中的一些跳跃音程(如六度跳)和变化音(如临时升降号)是学生需要特别注意的部分。
-歌曲情感表达:通过歌曲学唱,学生应能够理解并传达歌曲的情感,包括对歌词内容的理解和通过音乐表现力表达情感。
-举例:歌曲《红蜻蜓》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怀念,学生需要通过音色、力度等音乐元素来表现这种情感。
2.教学难点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红蜻蜓》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红蜻蜓》人教新课标(2023秋)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红蜻蜓》的内容。课程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歌曲学唱:《红蜻蜓》歌词学习,掌握歌曲旋律,注意音准、节奏的准确性。
最后,我认为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和教态也需要进一步改进。有时候,我可能过于严肃,使得课堂氛围显得有些紧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尽量用更亲切、幽默的语言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红蜻蜓》歌曲的基本概念。这首歌是一首描绘夏天美好景色的儿歌,它以轻快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展现了红蜻蜓的活泼形象。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和分析《红蜻蜓》歌曲,来了解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感受音乐的美。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音准和节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红蜻蜓》相关的音乐问题,如“歌曲中如何通过旋律表达情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音乐创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短旋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练习的结果。

《红蜻蜓》教案音乐四年级下册

《红蜻蜓》教案音乐四年级下册
2.教学难点
(1)6/8拍韵律感: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6/8拍的韵律感较难掌握,容易与4/4拍混淆。
(2)音高辨识:歌曲中的部分音高较难辨识,如升降音,学生容易唱错。
(3)音乐情感表达: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歌曲的情感,使之与歌唱技巧相结合,达到情感与技术的统一。
举例:
(1)针对6/8拍难点,教师可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让学生感受6/8拍的强弱韵律,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3.情感体验:通过欣赏和学唱《红蜻蜓》,让学生感受夏天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合作实践:分组进行歌唱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5.创意活动:鼓励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红蜻蜓》伴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注重音乐素养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音乐鉴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对于音高辨识,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听辨歌曲中的关键音,并进行单独练习,加强学生对音高的辨识能力。
(3)在音乐情感表达方面,教师可通过讲解歌曲创作背景、词曲作者的意图,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情感,并结合歌唱技巧进行实践。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红蜻蜓》这一首歌曲。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夏天的时候有没有见过红蜻蜓?”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夏天的美好。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6/8拍的节奏特点。《红蜻蜓》是一首6/8拍的歌曲,这种拍子给人一种轻盈、欢快的感觉。它是音乐中表达夏天氛围的重要手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分析《红蜻蜓》这首歌曲,了解6/8拍在歌曲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表现歌曲情感。

《红蜻蜓》音乐课教案设计

《红蜻蜓》音乐课教案设计

《红蜻蜓》音乐课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课本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呢?2、多年以前,在日本美丽的富士山下住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当山上的桑树结满桑果的时候,她就会在傍晚的时候,挎着一个小竹篮上山去采桑果。

这时候,天空中布满了美丽的晚霞,很多很多的红蜻蜓在晚霞中满天飞舞,这景*真美啊,小女孩被眼前的美景吸引并深深的陶醉了。

红蜻蜓——这童年时代美好的记忆从此永远地刻在了小女孩的脑海中,不能忘怀。

多年以后,小女孩长大了,当她回到故乡,重新来到山上,不禁回忆起童年时代的朋友——红蜻蜓,童年多么难忘啊!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小女孩那美丽的童年吧。

(初听歌曲)二、学习歌曲1、刚刚我们听到的歌曲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歌曲《红蜻蜓》。

2、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抒情的)歌曲是几拍子的?(三拍子)3、跟老师用手势表现歌曲(师生共同打拍子)4、带着优美抒情的情绪边听边用‘?蕖?春叱寐穑浚ㄑ??嬉衾趾叱?智??/p>5、下面我们就来有感情的,带着对童年的回忆之情朗读一遍歌词(师起头学生有感情的朗读)6、刚才我们用多种形式熟悉了全曲,下面我们轻声地唱一遍,注意第三段“红蜻蜓呀”“竹竿尖上”这两处节奏要唱准。

”7、你感觉哪一句自己掌握的不太好?我们一起唱一唱。

(重难点句教师教唱)8、我们一起带着对童年的回忆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9、唱得不错,我们已经基本学会了这首歌曲,但是怎么把它唱的更好呢?请同学们注意一下,在乐谱上方的强弱力度标记,歌曲每一乐句以弱开头,渐渐达到中强,再渐渐弱下去。

下面我们试着用力度标记来把歌曲唱地更好一些。

《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内容1.1 课程名称:红蜻蜓教案1.2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红蜻蜓》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演唱《红蜻蜓》这首歌曲,理解其歌词内涵。

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理解歌词背后的传统文化意义。

1.4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钢琴、教学卡片等。

1.5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红蜻蜓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红蜻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红蜻蜓的兴趣。

步骤二:学习歌词(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注意讲解歌词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如“田间飞舞”、“捉迷藏”等,让学生理解歌词背后的意义。

步骤三:学唱歌曲(10分钟)教师弹奏钢琴,引导学生跟唱歌曲。

注意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帮助学生正确演唱。

步骤四:分组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互相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步骤五: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并给予鼓励。

二、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红蜻蜓》这首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正确演唱。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掌握不够熟练,部分学生对歌词背后的传统文化意义理解不深。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音乐基础训练,注重对歌曲文化内涵的讲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评价四、教学拓展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红蜻蜓的生态特点和保护意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可以推荐学生学习其他有关红蜻蜓的歌曲或文学作品,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课后作业1. 回家后复习《红蜻蜓》歌曲,加强演唱练习。

2. 家长协助学生了解红蜻蜓的生态特点和保护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3. 学生自愿选择一首有关红蜻蜓的歌曲或文学作品进行学习,下节课分享学习心得。

六、教学活动设计6.1 歌曲接龙:在课堂的五分钟,可以组织一个歌曲接龙活动。

教师先唱一首有关昆虫的歌曲,由学生接龙,要求每位学生唱一首不同的有关昆虫的歌曲。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红蜻蜓》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红蜻蜓》教学设计

《红蜻蜓》教案一、教材分析《红蜻蜓》是一首充满温情的歌曲,歌词描述了孩子们与红蜻蜓玩耍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对红蜻蜓的喜爱和美好的童年回忆。

歌曲采用大调式,3/4拍,旋律优美,节奏明快。

歌曲中运用了大量的附点音符和八分音符,使得旋律更加生动活泼,富有动感。

歌词内容简单易懂,情感真挚,适合学生进行演唱。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节奏和旋律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歌曲中运用的附点音符和八分音符等节奏型,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和韵味,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三、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歌词含义,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型和旋律。

培养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感受歌曲中的温情和美好。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声音进行《红蜻蜓》的演唱,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表演。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型和旋律,能够用正确的声音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准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八分音符,以及歌曲中的音高和音准。

五、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PPT课件、电子琴、红蜻蜓道具。

2.教学资源:配套音频、自制谱例。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童年》,提问学生:“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学生回答出童年是美好、快乐的。

(2)教师介绍《红蜻蜓》是一首充满温情的歌曲,歌词描述了孩子们与红蜻蜓玩耍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对红蜻蜓的喜爱和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

教师播放《红蜻蜓》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提问学生听完后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红蜻蜓。

2.学唱歌曲(15分钟)(1)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用语言引导学生:“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吧!”并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简单的旋律和节奏练习。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并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音高、节奏和咬字吐音等问题。

《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名称:《红蜻蜓》教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红蜻蜓》这首歌曲,了解红蜻蜓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红蜻蜓的图片,聆听歌曲,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唱《红蜻蜓》歌曲,了解红蜻蜓的生活习性。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红蜻蜓的图片。

2. 歌曲:《红蜻蜓》曲谱。

3. 教学器材:钢琴、吉他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红蜻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红蜻蜓的外貌特征,了解红蜻蜓的生活习性。

2. 欣赏歌曲:播放《红蜻蜓》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

3. 学唱歌曲:教师弹奏钢琴或吉他,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

4. 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演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学唱歌曲时,对音高和节奏的把握有一定的困难。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克服这一困难。

我也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延伸1. 观察活动: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红蜻蜓,让学生亲身体验红蜻蜓的生活环境,加深对红蜻蜓的了解。

2. 绘画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绘制红蜻蜓的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3. 写作活动:以“我眼中的红蜻蜓”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红蜻蜓的认识和感受。

七、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红蜻蜓》歌曲的视频或音频。

2. 学生绘画的红蜻蜓图画。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 对于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要耐心指导学生,帮助他们掌握。

3. 在户外观察活动时,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垃圾等,让学生实际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红蜻蜓教学设计(共3篇)

红蜻蜓教学设计(共3篇)

红蜻蜓教学设计(共3篇)第1篇:《红蜻蜓》教学设计《红蜻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聆听感受歌曲,优美深情地演唱歌曲.2.通过歌曲《红蜻蜓》的学习,感受合唱歌曲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感.3.相互交流,共同回忆童年的时光.触景生情地表演教材分析:《红蜻蜓》是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作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而成.歌曲3/4拍,宫调式,主旋律起伏较大,曲调优美抒情.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红蜻蜓而勾起对美好童年的回忆.教学重点:深情地演唱歌曲,体会合唱歌曲的美妙.抒发对美好童年的回忆.教学难点:歌曲中力度变化的体现.合唱的合谐与统一.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小提琴、打击乐等。

教学过程:一、教师吉它弹唱《童年》!师生问好!二、学唱《红蜻蜓》1.师导:又是一年春风度,又是一年三月三,带着童心童趣导入《红蜻蜓》2.聆听日本原创歌曲《红蜻蜓》3.教材分析:《红蜻蜓》是一首3/4拍的日本歌曲,是由日本著名作曲家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诗谱写而成。

通过作者看到晚霞中的红蜻蜓而勾起对童年的往事的回忆。

4.聆听范唱《红蜻蜓》轻声用“lu”音啍唱.学生从不同角度谈感受.5.再放歌曲,学生轻声跟唱6.复习力度记号,解决重、难点乐句。

7.带着情感、深情地演唱歌曲。

8.随琴试唱主旋律。

三、创编。

1.教唱二声部旋律、指导学生用“la”音啍唱.学生自主体验二声部合声的美。

2.二声部加打击乐合唱,注意声部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四、拓展。

1.放小虎队演唱的《红蜻蜓》,开拓学生的视野。

2.以《童年》音乐会为主题,回忆童年的往事、歌曲、旋律,相互交流,师生共同表演,抒发对美好童年的回忆。

讲一讲、唱一唱、演一演、奏一奏。

3.教师小提琴演奏《红蜻蜓》,学生优美的声音轻声跟唱。

五、教师小结。

童年的幻想正在实现,我们象小溪流出山涧,流向江河,奔向大海,伴着生活的航帆。

愿晚霞中的红蜻蜓伴我们走过春天,走过四季。

放歌曲《晚霞中的红蜻蜓》走出音乐的教室。

四年级音乐下册《红蜻蜓》教学设计

四年级音乐下册《红蜻蜓》教学设计

四年级音乐下册《红蜻蜓》教学设计第一篇:四年级音乐下册《红蜻蜓》教学设计四年级音乐下册《红蜻蜓》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红蜻蜓》。

2、欣赏日本其他歌曲。

教学目标1、认识换气记号,运用均匀的气息演唱《红蜻蜓》。

2、画出歌曲的旋律线,根据旋律线的起伏变化力度投入地演唱歌曲。

3、了解一些日本的代表音乐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自我介绍。

2、同学们知道日本吗?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仅南京大屠杀就杀害了34万中国人,我们要牢记这一历史事实。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好战的民族,也有着渊源的文化,特别是日本的音乐、歌曲,很好听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日本儿歌《红蜻蜓》。

二、学唱歌曲1、了解歌曲内容。

听一听歌曲中唱了些什么。

(播放红蜻蜓)2、说说歌曲的内容。

3、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红蜻蜓》是日本诗人三木露风作词,作曲家、指挥家山田耕作作曲的三拍子儿童歌曲,在日本家喻户晓,他本来是一首描写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后来大人们也喜听爱唱,也成了他们会以童年生活的歌曲。

4、熟读歌词5、学唱歌曲。

(1)随教师的琴演唱歌曲第一声部旋律。

(2)唱词。

(3)画出歌曲的旋律线,根据旋律线的起伏变化投入地演唱歌曲。

三、拓展教学(1)集体学唱第二声部旋律。

(2)和老师一起试唱高低声部。

(3)用不同形式有感情的背唱歌曲。

四、综合活动聆听日本其它歌曲,小结,齐唱歌曲结束全课。

第二篇:四年级音乐下《红蜻蜓》教学设计第四课飞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红蜻蜓》。

《我的小风筝》2、学习分辨音乐的三种速度。

3、体验人间的真挚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体验三种速度(较慢、中速、较快)。

教学难点:感受六八拍的强弱规律。

教学准备:三角铁水彩笔第一课时《飞呀飞》活动目标:1.能清楚地唱出切分节奏和歌曲的旋律。

2.学习用对唱的形式演唱“飞呀飞”,感受和体验对唱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1.组织幼儿讨论:谁会飞?它们是怎样飞的?2.椅子围成圆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红蜻蜓|人教新课标(2023秋)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红蜻蜓|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红蜻蜓》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歌曲节奏、音高、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造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红蜻蜓》这首歌曲时,我发现学生们对音乐的热情非常高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对歌曲的节奏、旋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对今后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
1.加强节奏和音准方面的训练,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音乐基本技能;
2.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3.增加音准练习环节,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演唱水平;
4.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培养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歌曲学唱:准确掌握《红蜻蜓》的歌词、旋律和节奏,注意歌曲中的音高、音准、吐字发音等;
-音乐感知:辨识歌曲中的音乐要素,如节奏型、音程关系、旋律走向等;
-情感表达:理解歌曲所传达的情感,通过歌声传达给听众;
-团队协作:分组合作演唱,学会在团队中协调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举例解释:
举例解释:
-在节奏掌握方面,教师可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感知并练习复杂的节奏型;
-针对音准控制,教师可设计专门的音程练习,加强学生对音准的把握;
-对于情感融入,教师可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情感;
-在团队协作方面,教师可组织小组讨论和实践,让学生学会如何分配角色、调整声音大小,以达到和谐的效果。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红蜻蜓|人教新课标(2023秋)

红蜻蜓音乐教案

红蜻蜓音乐教案

红蜻蜓音乐教案教案名称:红蜻蜓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和表达音乐术语和概念,如节奏、旋律、音高等。

2. 能够通过演唱和动作配合,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动感。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1. 学习基础的音乐概念和术语。

2. 学习红蜻蜓音乐的歌曲和舞蹈动作。

3. 进行集体合作,演唱和表演红蜻蜓音乐的歌曲和舞蹈。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创设音乐氛围,播放一段轻快的音乐。

2. 介绍红蜻蜓音乐的背景和特点。

第二步:学习音乐概念和术语1. 通过图片和实际演示,引导学生了解节奏、旋律、音高等基本概念。

2.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和记忆这些概念。

第三步:学习红蜻蜓音乐的歌曲和舞蹈动作1. 选择一首简单而有趣的红蜻蜓音乐歌曲,指导学生跟随节奏演唱。

2. 将歌曲和舞蹈动作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习并练习。

第四步:集体合作演唱和表演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红蜻蜓音乐的歌曲和舞蹈,并进行排练。

2.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评价。

第五步:总结和评价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总结红蜻蜓音乐的特点和意义。

2. 学生进行小结和反馈,教师进行评价和点评。

教学资源:1. 红蜻蜓音乐的歌曲CD或音乐文件。

2. 音乐概念和术语的图片和教具。

3. 小组演唱和表演的布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创作和编排自己的红蜻蜓音乐歌曲和舞蹈。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会或舞蹈表演,展示他们学到的技能和成果。

红蜻蜓音乐教案

红蜻蜓音乐教案

红蜻蜓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红蜻蜓音乐的基本概况,包括其创立目的、教学理念等。

2.掌握音乐节奏的基本知识,包括拍子、节拍、音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3.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提高听力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准备:1.红蜻蜓音乐教材和教具。

2.音乐播放设备。

3.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白板笔。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引入:通过播放一段红蜻蜓音乐的片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红蜻蜓音乐的基本概况。

2.核心教学:步骤1:讲解节奏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对节奏的例子进行鼓掌和拍打节拍器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节奏,并引导他们意识到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步骤2:介绍拍子和节拍的概念。

通过示范和实践,帮助学生理解拍子的概念,并能够用身体、拍打节拍器等方式表达出不同的节拍。

步骤3:介绍音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通过示范红蜻蜓音乐教材中的音符,并解释其表示方法,让学生能够听出音符的不同时值。

步骤4:练习和巩固。

利用红蜻蜓音乐教材中的练习曲目,让学生跟随节奏和音符表达出乐曲的基本节奏,并鼓励他们进行创作和表演。

3.巩固与评价:步骤1:在学生表演中观察他们对节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指导。

步骤2:设计简单的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于节奏、拍子和音符的掌握程度。

步骤3: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并给予适当的反馈和建议。

四、教学资源:1.红蜻蜓音乐教材。

2.音乐播放设备。

3.节拍器、鼓等教具。

五、教学扩展:1.引导学生通过唱歌、演奏乐器等形式,创作自己的音乐节奏作品。

2.介绍更多与音乐节奏相关的知识,如多种节拍的组合、复杂的音符时值等。

3.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欣赏会或音乐比赛,展示他们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参与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具,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进行评估和调整。

音乐课教案 红蜻蜓

音乐课教案 红蜻蜓

音乐课教案红蜻蜓教案标题:音乐课教案《红蜻蜓》教学目标:1. 了解《红蜻蜓》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2.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并能够正确演唱。

3. 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音乐表演技巧。

教学资源:1. 《红蜻蜓》音乐录音。

2. 歌曲歌词印刷件。

3. 音乐播放设备。

4. 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创设音乐氛围,播放《红蜻蜓》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 引导学生分享对于《红蜻蜓》的第一印象,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

歌曲学习:1. 分发歌曲歌词印刷件给学生,让他们阅读歌词。

2. 播放《红蜻蜓》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朗读歌词。

3. 分段教唱歌曲,先由教师示范,然后全班跟唱。

逐渐增加歌曲的难度和速度。

4. 小组合唱练习,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演唱不同的歌曲段落,然后整合成完整的歌曲演唱。

音乐表演: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如钢琴、吉他等,根据歌曲的旋律编排伴奏。

2. 学生分工合作,设计舞台布置和动作,准备音乐表演的道具和服装。

3. 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展示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音乐表演技巧。

总结反思:1. 回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成长。

2. 引导学生思考《红蜻蜓》这首歌曲所传递的情感和意义。

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意和建议,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选择其他喜欢的歌曲,进行类似的学习和表演。

2. 学生可以创作自己的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 组织音乐会或校内表演,让学生有机会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红蜻蜓》这首歌曲,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音乐表演技巧。

通过引入、歌曲学习、音乐表演等环节,学生将在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中,全面提高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

《红蜻蜓》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红蜻蜓》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红蜻蜓》的音乐魅力。

(2)运用集体合作、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红蜻蜓》的背景介绍。

2. 歌曲《红蜻蜓》的旋律和歌词学习。

3. 歌曲《红蜻蜓》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4. 歌曲《红蜻蜓》的演奏技巧和合作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红蜻蜓》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歌曲《红蜻蜓》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2)歌曲《红蜻蜓》的演奏技巧和合作实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红蜻蜓》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对生命充满敬畏之情。

2. 学习歌曲:(1)教师带领学生聆听《红蜻蜓》歌曲,感受其音乐魅力。

(2)学生跟唱歌曲,教师指导发音和节奏。

3. 歌曲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红蜻蜓》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4. 演唱实践:(1)学生单独演唱《红蜻蜓》,教师点评并指导。

(2)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演奏实践:(1)教师演奏《红蜻蜓》,学生跟随演奏。

(2)学生独立演奏,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效果:(1)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学习效果:(1)反思学生是否掌握了《红蜻蜓》的歌曲旋律和歌词。

3. 教学改进:(1)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4. 总结经验:(1)总结本次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值得借鉴的做法。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4课《红蜻蜓》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4课《红蜻蜓》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4课《红蜻蜓》教案一. 教材分析《红蜻蜓》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选自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四课。

歌曲以红蜻蜓为主题,歌词简洁生动,旋律优美动听,充满了儿童天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歌曲的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儿童歌曲。

但他们在音乐技巧、音乐表现力以及合作能力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用正确的音准、节奏和情感演唱《红蜻蜓》。

2.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能够进行简单的音乐欣赏。

3.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2.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能够进行音乐欣赏。

3.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音乐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跟唱。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合奏等形式的音乐活动。

4.欣赏法: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红蜻蜓》的曲谱、歌词、图片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分组标志:如红蜻蜓贴纸、小红旗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红蜻蜓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红蜻蜓的印象。

然后引入歌曲《红蜻蜓》,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首歌曲。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红蜻蜓》,让学生对歌曲有个整体的认识。

然后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音准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教师逐句指导。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音准和节奏,及时进行纠正。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红蜻蜓》,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音乐表现力。

教师巡回指导,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

5.拓展(5分钟)让学生尝试用其他乐器伴奏演唱《红蜻蜓》,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红蜻蜓》音乐教案(6篇)

《红蜻蜓》音乐教案(6篇)

《红蜻蜓》音乐优秀教案〔6 篇〕《红蜻蜓》音乐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情感目标:用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追忆童年的歌曲意境。

力气目标:两声部和谐地演唱《红蜻蜓》,感受合唱之美。

学问目标:理解和把握不同的力度记号教学重、难点1. 歌曲《红蜻蜓》两个声部合唱时,低声部学生音准不易把握。

2.《红蜻蜓》歌词虽然通俗易懂,却在平白中蕴涵了丰富的情感。

词曲结合,浑然天成,是一首格外难得的优秀儿童歌曲。

在教学中,要留意气息的运用,均匀、悠长,力度稍弱,随旋律的走向自然地起伏气息的把握,是这首歌曲演唱时的重点。

教学预备手风琴竖笛教学方法自学与引导、启发式、合作式。

教材分析《红蜻蜓》是一首日本歌曲,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惊奇回忆,旋律秀丽流畅,一气呵成,歌词朴实,富有田园气息。

歌曲为大调式,上下两个乐句的构造。

旋律起伏、深情,两个乐句的旋律线基木一样,先上后下,节奏也根本相像,因此,给人一种朴实的感觉。

开头两小节从“ ”心情一下子进展到最高音,这在一般歌曲中是较少见的。

紧接着一个六度的下行到“1”,然后经过“2”微微上扬至“3”,格外深情。

其次乐句旋律的走向与第一乐句根本一样,只是没有第一乐句那样的大跳,显得较平稳。

由于这首歌曲秀丽的旋律和朴实的情感深受人们宠爱,以至于会把它误认为是一首童谣。

教学过程一、导入局部引导学生复习所学过的日本歌曲引入二、学习歌曲1.赏识《红蜻蜓》动画,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

2.学习第一声部曲谱。

〔《红蜻蜓》第一声部谱例〕1〕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跟琴唱曲谱。

2〕教师要求学生划拍唱曲谱。

3〕教师提示学生留意换气记号,每两小节换一次气。

4〕分小组唱曲谱。

3.学习歌词1〕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第一段歌词。

师:提示学生在演唱时,请留意曲谱上的换气记号,做到准时换气。

2〕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其次段歌词。

3〕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第三段歌词。

4.学习其次声部曲谱。

〔《红蜻蜓》其次声部谱例〕1)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低声部曲谱〔留意提示学生划拍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蜻蜓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学唱意大利民歌,感受意大利民歌热情奔放的艺术魅力;2、用有弹性、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3、围绕合唱教学,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内涵,体验合唱活动的特质与美感,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学情分析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相对于二、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等知识的渗透,让学生沉浸在浓浓的意大利风情当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吸、发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也能够更好地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学生在歌唱的方法、音准、节奏感的准确方面还需要不断地提高:律动,能够简单、快速并让学生有兴趣的掌握歌曲的难点;歌曲每一个乐句的弱起处还有个别乐句大跳处的演唱,也将成为学生学习歌曲中的障碍。

另外,合唱教学在中高年级的音乐课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设计了简单的五度和声加入到歌曲中,培养学生在声音方面的协作能力和与他人尽早建立合作演唱的经验。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有弹性、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弱起的准确演唱、同音反复声音的平稳以及八分休止处短促、跳跃的演唱;音乐情绪的表达;各声部间的融合。

教学过程【导入】导入阶段——创设情境,诱发体验验的老师们都能知道律动导入的优点】师:孩子们,今天老师想带着大家去到一个遥远的国度,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随着音乐出发。

(师生随音乐律动)师:踏上田野、穿过小河、越过高山、还有各种小动物也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设计意图:律动进课堂,可为歌唱教学热身,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走近意大利。

师:一路的旅途中我们都遇见了什么?生:高山、河流、田野、小动物。

师:哦,穿越这样的美景我们来到了意大利美丽的村庄里。

刚才律动的这首歌曲就是一首意大利民歌,名字叫做美丽的村庄。

去过意大利吗?对意大利有什么了解?生自由回答。

师:今天我们一起就到意大利去看一看。

意大利是欧洲艺术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歌剧的故乡。

神秘的古罗马文化;世界第一大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还有画家达芬奇、拉斐尔的大名......这一切让全世界对它疯狂的崇拜。

那里阳光充足,气候温和。

意大利人民的性格热情奔放,能歌善舞。

唱起歌来激情荡漾,跳起舞来更是裙角飞扬。

设计意图: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向学生展现意大利的艺术魅力,让学生沉浸在浓浓的意大利风情中,唤起学生演唱意大利民歌的欲望,也为之后的歌曲情绪的表达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讲授】展开阶段——主动参与、感知体验师:意大利人唱歌跳舞的时候最喜欢用一种乐器来伴奏,你们认识吗?它叫做曼陀铃,是意大利传统的拨弦乐器。

(出示曼陀铃图片)(1)用连音方式演唱师:今天老师给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简易的曼陀铃琴弦,我们边弹琴,边唱歌。

(师生共同练习sol和do的演唱)(2)用跳音方式演唱师:如果用拨弦的方式来弹琴,你们会唱吗?(师引导生用跳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3)练习五度音程的音准,要求换音准确,声音稳定。

(4)分两个声部做五度的和声练习。

师:两根琴弦是在同一架琴上发出的,所以两个声部的声音要尽量靠近,注意倾听对方的声音。

(5)变换节奏继续做和声练习。

师:老师弹琴的节奏变了,你会拍吗?(出示节奏谱)4/4 ×.× ××—∣(6)师带学生拍节奏,将节奏加入旋律分声部练习。

(7)根据老师的指挥手势,学生练习正确的开始演唱和停止演唱。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注意聆听对方声部,保持声部平衡。

时刻提醒学生的演唱姿势与气息的控制。

设计意图:设计曼陀铃琴弦的发声练习,通过连音、跳音以及变换节奏的演唱,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和声的发声练习使学生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为之后的歌曲教学奠定基础。

(1)整体听赏歌曲旋律,在老师的指挥手势中加入和声。

师:曼陀铃是一个伴奏乐器,现在老师想请你们来为一段音乐伴奏。

当老师做邀请的手势,就请你们一起加入。

师放伴奏音乐,在“梯·里︳通巴—︳梯·里︳通巴—︳”处和学生拍手互动。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体验作品的情绪,感知二声部的形象(2)师:韩老师和你们打招呼的时候唱了什么?生:梯里通吧。

师:我是在用意大利语和你们打招呼,邀请你和我一起来唱歌。

一起试试看!师带学生唱梯里通吧的旋律。

提示学生注意跳音记号和重音记号的演唱。

设计意图:学习“梯里通吧”这句有趣的旋律以及其中跳音和连音的演唱,并通过语言渲染,调动学生情绪,增强音乐表现力。

(1)听辨乐句,突破难点。

师:韩老师带来了一首有这句邀请旋律的意大利民歌,一起来听一听。

(师范唱歌曲)师:刚才我是在哪两个字和你们拍手的?生:通巴师:在拍手之前我还做了一个准备动作,一起来试一试。

师:加上旋律试一试。

(师生一起边拍手边加上旋律演唱)师:和你身边的小伙伴合作试试,邀请他一起唱歌,在“通吧”时和他拍上。

设计意图:加上律动的拍手动作,使演唱歌曲时更具有动力,有效的解决了歌曲中弱起的难点。

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增添了演唱歌曲的兴趣。

(2)学习歌曲三、四两个乐句。

师出示两个乐句。

师:请你们来演唱乐句的前半部分,我来演唱后半部分,仔细聆听乐句的后半部分哪一句的音更加的密集?生:第一乐句更加密集。

师:是的,仿佛在焦急的呼唤我们一起去田野上玩儿,跟老师边划旋律线边演唱。

(出示乐句后半部分的旋律线)师带生边划旋律线边演唱。

师:第二乐句的音相对比较松,声音可以跳跃一些。

师带生边划旋律线边唱第二乐句。

师:老师来演唱乐句的前半部分,你们来唱后半部分。

(师生接龙演唱两个乐句)跟着钢琴完整地演唱两个乐句。

加上邀请的拍手动作和热情的情绪再来演唱一次。

设计意图:通过拍手、划旋律线的方式辅助歌曲的教学,是学生学会用简易的肢体动作辅助歌唱。

(3)循序演唱,掌握一、二乐句。

a. 师生合作演唱歌曲师:你们这么热情的声音,老师也忍不住想你们合作唱一唱了。

请你们演唱邀请的旋律,老师来唱前半部分的曲谱,听一听重复最多的音是什么音? (师生合作演唱。

师加入律动的手势,学生感受一、二乐句旋律走向)生:重复最多的音是mib.演唱一、二乐句的曲谱。

师:哦,好多同学都听出来了。

让我们一起唱一唱歌谱,验证一下到底是不是mi呢?伸出双手,和我一起做科尔文手势。

c.加入律动手势分句识读歌谱。

师:同音的反复增加力量,我们的声音力度可以慢慢增强。

(师带生练习)师:最高音在哪里?生:Sol 师:在高音处要绽放出来.(师带生练习)师:哪里又在爬楼梯呢?指导学生演唱级进处。

(师带生练习)d.师生配合第一第二乐句,找不同处。

生:最后一个音。

指导学生演唱乐句的最后部分,之后完整的演唱歌谱。

e.前半部分用lv演唱,后半部分加入歌词。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的手势引导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歌谱,从旋律本身出发感受音乐的动感。

同时把指挥手势暗含在歌谱中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掌握,从而可以指挥自己有表现力的演唱曲谱。

【活动】深入阶段——丰富情感,深入体验学习歌曲歌词,表现歌曲情绪1.师:这么有动感的旋律,它描绘的是什么样的风景呢?师朗读歌词。

生:万物生长、小河流水、绿树发芽。

师: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请你们用生机勃勃、有弹性的声音来读一读歌词。

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2.我刚才朗读的时候和你们有什么不同?生:有强有弱师:这是一个弱起小节,我们在每个乐句强拍的地方力度稍稍强一些,你的声音会更有动感,再试一试。

生再次朗读歌词。

设计意图:有表情的朗读歌词,通过细节的深挖,让学生读出音乐性,为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入旋律演唱。

4.师第二段又出现了哪些风景,用刚才的方法默唱第二段。

注意二房子的旋律,先听老师唱。

学生第一遍演唱,关注旋律走向。

学生再次演唱,注意重音记号,加入动作。

学生演唱第二段歌词。

5.完整跟琴唱两段歌谱。

设计意图:通过跟钢琴演唱歌曲,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熟悉和表达能力;通过对力度的强调和学生情感的调动,丰富学生的歌唱表现力,以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活动】拓展阶段——合作交流,升华体验欣赏意大利民歌《缆车》师:唱完了这首好听的意大利民歌,我们再来欣赏一首经典的意大利民歌。

是由高音之王帕瓦罗蒂和合唱团共同演绎经典合唱曲《缆车》。

为歌曲加入二声部的和声。

师:今天老师也想加入一些和声丰富这首独唱歌曲。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师:还记得我们曼陀铃的旋律吗?我们为它加入今天刚学的意大利语“梯里通吧”来唱一唱。

高低声部合作演唱。

和歌曲录音合作前半分布加入和声,后半部分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将歌曲二声部改编衬词,使学生体验创编的快乐。

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丰富歌曲的形式,渲染音乐情绪,还能够培养学生合唱的听觉能力。

在《桑塔露琪亚》的音乐中律动,总结。

师白天的意大利村庄里热闹欢腾,夜晚的意大利静谧安详,让我们一起划着小船到西西里岛上去看一看。

(随音乐律动)师总结:其实每一首意大利民歌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魅力,希望通过本节音乐课的学习,你们都能爱上意大利民歌。

同学们让我们在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中结束今天的音乐之旅吧!设计意图:让学生领略不同的意大利民歌的风格。

通过律动,调整、放松身体和歌唱的肌肉,使身体到达一个平衡的状态,在优美的音乐中结束课堂,使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真好,看完我也觉得整个教学过程有血有肉。

真好。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