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营养性角膜炎迎来首款创新疗法

合集下载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作用是什么?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作用是什么?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作用是什么?美国FDA批准了9项新药、生物制剂和第一个基因治疗药物的申请,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作用是什么?接下来,就带你了解一下吧!获批产品降眼压药物Vyzulta(latanoprostene bunod 0.024%)适用于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患者的降眼压治疗,它是一种前列腺素类似物,每日一次,这是第一种以一氧化氮作为代谢物的前列腺素类似物。

一氧化氮可以增加小梁网和Schlemm管的流出量,从而促进房水排出。

三期研究对比了Vyzulta和噻吗洛尔有效性,Vyzulta 展现出了非劣效与优效的结果;二期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拉坦前列腺素,Vyzulta具有更显著的降压效果。

Rhopressa(Netarsudil 0.02%,Aerie公司)是一种Rho激酶抑制剂,用于降低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患者的眼压。

这是第一个被批准的Rho激酶抑制剂。

Rhopressa每日使用一次,它通过增加小梁网房水流出量来降低眼压。

Aerie Pharmaceuticals提交了一份NDA申请,将0.02%的Netarsudil和0.005%的Latanoprost(Roclatan)滴眼液固定剂量联合使用。

在MERCURY 1临床试验的第12个月,接受两种滴眼液联合使用的患者中,82%患者IOP≤18 mm Hg, 66%接受Roclatan治疗的患者IOP≤18 mm Hg,57%接受Rhopressa治疗的患者IOP≤18 mm Hg。

Xelpros(拉坦诺前列素眼用乳液,0.005%)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无苯扎氯铵的拉坦前列素制剂。

用于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降眼压治疗。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Inveltys(LOTEPREDNOL etabonate 1% , Kala 公司)用于治疗眼科术后炎症和疼痛。

该产品利用其专有的基于纳米颗粒的黏液渗透颗粒(MPP)技术,增强药物通过黏液屏障的能力,可以每日2次给药。

药物治疗眼科疾病的前沿技术

药物治疗眼科疾病的前沿技术

药物治疗眼科疾病的前沿技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药物治疗眼科疾病的前沿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关键的前沿技术。

首先,基因治疗是药物治疗眼科疾病的重要前沿技术之一。

基因治疗是通过将正常基因导入受损的细胞中,以修复或替代有缺陷的基因。

在一些遗传性眼病方面,基因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一种名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疾病,通过基因治疗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效果。

研究人员将正常的基因导入患者的视网膜细胞中,从而提高患者的视力。

其次,药物递送技术也是眼科疾病治疗的前沿技术。

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需要通过注射或口服的方式来给患者提供药物。

然而,这种方式在眼科疾病的治疗中存在一些局限性。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研发新的药物递送技术,如纳米技术和眼药水等。

纳米技术可以将药物制成纳米级别的颗粒,通过直接滴入眼睛中,使药物更好地吸收和渗透到眼部组织中,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眼药水也是一种常见的药物递送方式,可以直接滴入眼睛中,方便又高效。

除此之外,光动力疗法也是一种前沿的眼科治疗技术。

光动力疗法是通过将光敏剂注射到患者的体内,然后使用激光光源照射,从而激活光敏剂,并杀死异常细胞。

这种治疗方法在一些眼部肿瘤和眼底病变的治疗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光动力疗法不仅可以精确地瞄准病变区域,还可以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另外,人工智能技术在眼科疾病的治疗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来分析眼底图像、角膜地形图等眼科诊断数据,从而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评估疾病。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为药物研发提供支持,通过模拟分子互作、药效预测等技术,加速新药的研发过程,并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药物治疗眼科疾病的前沿技术包括基因治疗、药物递送、光动力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眼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药物治疗眼科疾病的前沿技术会取得更大的突破,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的治疗进展

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的治疗进展

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的治疗进展神经麻痹性角膜炎,也称神经营养性角膜炎,为三叉神经遭受外伤、手术、炎症或肿瘤等破坏时,失去神经支配的角膜敏感性下降,出现角膜营养障碍,对外界有害因素的防御能力减弱,因而角膜上皮干燥,易受机械性损伤,严重者可能会导致角膜溃疡、融解和穿孔。

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的治疗目的是促进角膜愈合和防止角膜损伤的进展,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药物疗法、手术治疗等。

近几年来,新的治疗策略,如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疗法,着重于改善角膜的神经支配以及支持角膜的生长和愈合。

[Abstract] Neuroparalytic keratitis is also called as neurotrophic keratitis. When trigeminal nerve suffers from trauma,surgery,inflammation or tumor destruction,the sensitivity of cornea losing eneurosis will be decreased and the dystrophia will be occurred,the defense capability for the external harmful factors will be weakened,thus,the corneal epithelium will turn dry and be susceptible to mechanical damage. What’s worse,it will probably result in corneal ulcer,fusion and perforation. The therapeutic aim of neuroparalytic keratitis is to promote corneal healing and prevent the progress of corneal damage. The treating methods include physical therapy,drug therapy,operative treatment,and so on. In recent years,the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ies,such as local application of nerve growth factor,pay attention to improve the eneurosis of cornea and support corneal growth and healing.[Key words] Neuroparalytic keratitis;Physical therapy;Drug therapy;Palpebral suture;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Botulinum toxin A;Nerve growth factor神经麻痹性角膜炎,也称神经营养性角膜炎,为三叉神经遭受外伤、手术、炎症或肿瘤等破坏时,失去神经支配的角膜敏感性下降以及营养障碍,对外界有害因素的防御能力减弱,因而角膜上皮干燥,易受机械性损伤。

治疗视神经的最新方法

治疗视神经的最新方法

治疗视神经的最新方法视神经是人体中十二对脑神经之一,它负责传递视觉信息到大脑,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媒介。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视神经可能会出现损伤或疾病,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因此,治疗视神经的方法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视神经疾病的最新方法也不断涌现,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首先,针对视神经炎或损伤,最新的治疗方法之一是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改善视神经的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视力。

此外,一些新型的神经保护剂也可以帮助减缓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进展,延缓患者视力下降的速度。

其次,针对视神经炎或神经病变,光学矫正治疗也是一种新的方法。

通过使用特殊的眼镜或隐形眼镜,可以改善视神经疾病患者的视力,减轻他们的视觉不适感。

同时,一些先进的角膜塑形镜和角膜接触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减轻视神经炎的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针对视神经疾病的最新治疗方法还包括电疗法和磁疗法。

这些物理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神经细胞的活动,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视神经疾病的效果。

特别是一些新型的微电流疗法和磁场疗法,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为治疗视神经疾病的新选择。

总的来说,治疗视神经疾病的最新方法涵盖了药物治疗、光学矫正治疗以及物理疗法等多种手段,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视神经疾病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在接受治疗前,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视神经疾病的治疗也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该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治疗视神经疾病的最新方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为他们重获光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能够更好地治疗各种视神经疾病,让更多的患者重见光明。

眼科角膜变性和营养不良诊疗技术

眼科角膜变性和营养不良诊疗技术

眼科角膜变性和营养不良诊疗技术一、角膜老年环(一)概述角膜老年环是角膜周边部基质内的类脂质沉着。

常见于老年人,也可发生于青壮年,也称青年环。

可能与脂质等代谢紊乱有关。

(二)临床表现(1)发病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

80岁以上的人中几乎都有老年环。

如果年轻人发病需要进行全身检查,特别是血脂的检查,因为往往伴有高血脂。

(2)双眼发病。

(3)无自觉症状,不影响视力。

(4)角膜缘内1mm,深层基质内灰白色、逐渐加重的环行混浊,其外界与角膜缘之间存在狭窄透明带。

(三)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可诊断。

(四)鉴别诊断边缘性角膜变性:是一种非炎症性、双眼慢性变性角膜病。

病因不清,边缘部角膜灰白色混浊,基质逐渐变薄,可有新生血管长入。

(五)治疗(1)眼部无需治疗。

(2)针对全身情况,如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胆固醇等进行治疗。

(六)临床路径1.询问病史注意血脂代谢情况。

2.体格检查注意角膜缘的改变。

3.辅助检查一般不需要。

必要时可进行血脂、血胆固醇检查。

4.处理无需处理。

5.预防少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二、带状角膜变性(一)概述带状角膜变性又称带状角膜病变(bandshapedkeratopathy),是主要累及角膜前弹力层的表浅角膜钙化变性。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常继发于眼部慢性葡萄膜炎、长期眼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硅油填充手术后和维生素D中毒等引起的高钙血症、遗传性疾病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二)临床表现(1)单眼、双眼均可发病:慢性进行性发展,病程可达10余年。

(2)病变起始于睑裂区角膜边缘部,角膜前弹力层有细点状钙质沉着,逐渐混浊向中央部发展,形成带状混浊,表面粗糙不平。

(3)部分病例出现角膜上皮糜烂,甚至溃疡,明显的刺激症状。

(4)晚期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

(三)诊断根据慢性过程、角膜改变,或有钙、磷代谢紊乱的全身疾病史和临床表现,可以诊断。

(四)鉴别诊断中央部角膜斑翳:角膜外伤或炎症恢复后遗留的角膜瘢痕。

(五)治疗(1)针对病因治疗。

北联世纪:利用干细胞治疗眼疾,重获光明不再是天方夜谭

北联世纪:利用干细胞治疗眼疾,重获光明不再是天方夜谭

北联世纪:利用干细胞治疗眼疾,重获光明不再是天方夜谭根据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首份《世界视力报告》,目前全球有超过22亿人视力受损或失明,其中有超过10亿人是因近视、远视、青光眼和白内障等问题未得到必要的治疗所导致。

随着全球视力受损或失明人群的增加,并且许多导致失明的疾病目前很难治疗,眼科保健以及眼疾的治疗成为了研究热点。

干细胞在许多疾病的治疗研究中发挥了作用,在眼疾中也不例外。

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一款眼部干细胞疗法上市,它就是Holoclar,2015年获欧盟批准用于治疗因物理或化学因素所致眼部灼伤导致的中度至重度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

近日,国际电视台CGTN报道了采用机器人将干细胞植入患者眼睛内以修复视力丧失的一则新闻。

伦敦国王学院和Moorfields眼科医院的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将干细胞植入眼睛后部以恢复视力的新技术。

目前,这项试验已经在两名患者身上成功进行了测试,这两名患者原先根本无法进行阅读,经过治疗后,现在可以佩戴普通老花镜进行阅读,每分钟能阅读60到80个单词。

眼睛中藏纳着较多神经,即使是一些常见的炎症疾病也可能损伤到眼部神经,加上神经细胞难以再生,从而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严重者会导致患者视力丧失。

因此,如何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

14名患者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个统称,囊括了一系列具有遗传性、进行性光感受器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变性,以及功能障碍的疾病。

若患上此疾病,最终逃不过逐渐丧失视力,直到失明的结局。

近期,科研人员招募了14名晚期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患者,根据以下流程开展了实验:将所有参与者的右眼作为实验组,其中又根据玻璃体内注射间充质干细胞的浓度不同,细分为三组(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将左眼作为对照组。

实验结果从以下几部分开展分析:1、平均最佳矫正视力:所有患者的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改善。

令人惊奇的是,相比于左眼(对侧眼睛),低剂量组观察到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

受损神经系统再生修复的前沿技术

受损神经系统再生修复的前沿技术

受损神经系统再生修复的前沿技术神经系统的受损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许多疾病和创伤会导致神经细胞的损伤和死亡,进而导致运动功能障碍、感觉丧失和认知功能下降等问题。

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科学家和医生,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神经再生修复的前沿技术正在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新的希望。

神经再生修复的前沿技术主要包括干细胞疗法、基因治疗和电磁刺激技术等。

干细胞疗法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

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可以转变为各种类型的细胞,包括神经细胞。

科学家们通过将干细胞注入受损的神经组织中,刺激其再生修复的能力。

研究表明,干细胞疗法可以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再生和连接,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功能。

基因治疗是另一种有前景的神经再生修复技术。

通过改变受损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科学家可以促使其恢复正常功能。

例如,某些基因可以引导神经细胞重新生长并重新连接,从而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

此外,基因治疗还可以加强受损神经细胞的耐受性,减少进一步损伤的发生。

这些创新的治疗方法为神经再生修复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电磁刺激技术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前沿技术之一。

电磁刺激技术通过对神经组织施加电流或电磁场来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再生修复。

这种技术可以改善神经细胞的生长环境,增强神经连接的形成,同时可以调节大脑的电活动,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

研究表明,电磁刺激技术可以促进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并改善记忆和认知功能。

尽管这些前沿技术在神经再生修复领域取得了突破,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如何将这些技术从实验室研究转化为临床应用仍然是一个难题。

目前,相关技术尚处于早期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次,利用这些技术进行治疗的成本仍然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此外,一些伦理和法律问题也需要解决,如干细胞的使用和基因治疗的道德问题。

不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这些问题将会逐渐得到解决。

MANF在促进角膜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发明专利]

MANF在促进角膜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713957.3(22)申请日 2019.08.02(71)申请人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地址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燕儿岛路5号(72)发明人 杨玲玲 王晓川 李维钠 谢立信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代理人 汤东凤(51)Int.Cl.A61K 38/18(2006.01)A61K 9/08(2006.01)A61P 27/02(2006.01)(54)发明名称MANF在促进角膜损伤修复中的应用(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脑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在制备促进角膜损伤修复再生制品中的应用,即利用中脑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来制备抑制角膜上皮损伤后的氧化应激反应及促进上皮再生的药物备,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MANF的一种新的用途,即在制备用于促进角膜上皮损伤修复制品中的应用。

所述的制品为滴眼液或注射液,其中包含有药理有效浓度的MANF;其中药理有效浓度为5-50μg/ml,优选10μg/ml。

本发明发现中脑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MANF能促进正常和糖尿病小鼠角膜上皮损伤修复能力,可用于角膜上皮缺损相关性眼表疾病、糖尿病角膜病变等疾病的治疗。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110237238 A 2019.09.17C N 110237238A1.MANF的用途,是在制备用于促进角膜上皮损伤修复制品中的应用。

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修复制品为滴眼液或注射液。

3.一种滴眼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眼液中包含有药理有效浓度的MANF。

4.一种注射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液中包含有药理有效浓度的MANF。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眼液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射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理有效浓度,是MANF的浓度为5-50μg/ml。

神经营养性角膜炎

神经营养性角膜炎

神经营养性角膜炎一概述神经营养性角膜炎是角膜上皮愈合障碍的一种变性疾病。

它的特征是角膜感觉缺失,导致角膜基质溶解和穿孔角膜感觉减退的原因有多种,从三叉神经核到角膜神经末梢都可能受到影响。

疱疹病毒感染和三叉神经眼支的损伤是最常见的原因。

二病因多种原因可造成神经营养性角膜炎,常见的病因有:1.角膜的局部病变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角膜的化学性烧伤等。

带状疱疹病毒的眼部感染最易引起角膜的感觉减退或丧失,患者可遗留有永久性的角膜感觉丧失。

2.三叉神经麻痹下列原因可造成三叉神经麻痹,如肿瘤(听神经瘤、动脉瘤脑脊膜病神经纤维瘤病)、颅内手术、头部外伤、先天性疾病(如家族性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症家族性角膜感觉迟钝等)。

3.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维生素A缺乏、麻风病、二硫化碳中毒硫化氢中毒等。

4.医源性因素如长期局部滴用抗青光眼药(噻吗洛尔、倍他洛尔)、磺胺类药、双氯酚酸钠等。

长期戴用角膜接触镜等。

5.其他如角膜变性、强直性瞳孔并腱反射消失(Adie综合征)等。

以上多种原因可引起神经源性角膜炎,确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清楚,但其结果不外乎两个方面,其一是引起眼表干燥,其二为神经营养性的丧失。

三临床表现神经营养性角膜炎的最早期表现是角膜缘的充血和水肿,随后立即出现角膜上皮的水肿。

由于上皮细胞脱落出现点状上皮缺损,以睑裂部位最常见。

点状上皮缺损逐渐融合,形成大面积的角膜上皮缺失和溃疡。

溃疡边缘的上皮光滑略隆起,溃疡周边无明显基质浸润,其溃疡具有相对的特征性,不同于感染性溃疡,被称之为“营养性溃疡”,又称为“惰性溃疡”。

当继发感染或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等不适当的治疗时,可出现基质融解,溃疡进展严重的可造成角膜穿孔。

当上皮缺损持续存在时,可出现无菌性的前房积脓,并可伴有后弹力层皱褶。

四检查1.开展针对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肿瘤及先天性疾病等的实验室检查。

2.利用影像学检查可以排除因诸多肿瘤等原因造成的三叉神经麻痹,C ochet-Bonnet触觉测定器可通过引出瞬目反射来测定角膜的敏感性,测定角膜感觉缺失的程度对于该病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神经生长因子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作用与机制

神经生长因子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作用与机制

神经生长因子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作用与机制黎玥;徐建江【摘要】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角膜炎,是世界范围内致盲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其复发性及对阿昔洛韦日渐增加的耐药性让医师在治疗过程中感到棘手,寻求可替代的药物成为未来的趋势.神经生长因子(NGF)现认为不仅存在于神经系统中,也存在于多种组织中,并且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因子发挥作用.NGF及其受体也存在于角膜上.近年有学者在动物模型以及临床上将其用于HSK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将NGF对HSK的作用,以及其影响角膜损伤修复、角膜神经再生、Toll样受体通路及维持病毒潜伏状态等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方向提供参考.%Herpes simplex keratitis (HSK),an important cause of blindness world-wide,is the keratitis caused by herpes simplex viruses.What make doctors feel troublesome are its recurrences and increased resistance to acyclovir.So,looking for alternative drugs is needed.Researches showed that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exists in nervous systems as well as other tissues like cornea,and also plays a role as an immunologic mediator.Recently researchers topically used NGF for the treatment of HSK on animal models and patients,getting unexpected great improvement.In this review,the effects of NGF on HSK and the potential mechanisms,including helps of corueal wound healing and corneal nerve regeneration,influence of Toll-like receptor pathways and maintenance of latency,will be discussed and concluded.【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年(卷),期】2017(017)006【总页数】5页(P436-440)【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角膜损伤修复;角膜神经再生;Toll 样受体;病毒潜伏【作者】黎玥;徐建江【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20003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200031【正文语种】中文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是一种高度流行的病原体,特别是HSV-1,据估计全世界60%~80%的人群都感染了该病毒[1],而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virus keratitis,HSK)是由HSV所引起的角膜感染,绝大多数为HSV-1。

氧气疗法治疗角膜炎

氧气疗法治疗角膜炎

角膜病是一种常见的而治愈率较高的眼病,又因为疼痛的感受器分布于角膜表层,造成患者眼部剧烈的疼痛,表现为畏光、流泪等,十分痛苦。

虽然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措施,但疗效不满意,主要表现为治愈慢,止痛效果差。

后经专业人士摸索总结出用氧气疗法并配合药物治疗角膜炎,其止痛和促进上皮生长方面有显著的效果,现总结介绍如下。

1、方法(1)准备用物:氧气筒;漏斗状小筒,铝制或铁制均可,直径为4~5cm;洗眼壶;75%酒精;氯霉素眼药水;无菌纱布;棉签等。

(2)用75%酒精消毒漏斗状小筒内面,然后将氧气筒胶管接头与漏斗筒尾相接。

(3)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用棉签擦净眼内分泌物。

(4)打开氧气筒的流量表,试流量,—般每分钟3~4L,将小筒扣于整个眼部,嘱患者睁开眼睛,需暴露全部角膜,请其拿着小筒即可,使氧气缓缓吹入角膜,每次10min,每日3次。

(5)吹毕,取下小筒,往患者眼内滴入0.25%氯霉素眼药水2滴,如角膜有溃疡面,需用无菌纱布遮盖,以减少对溃疡面的摩擦。

(6)每晚入睡前眼内滴入1%阿托品眼药水或眼药膏散瞳,滴入抗生素眼药膏及抗病毒眼药水,如病状较深为了减少虹膜刺激,预防虹膜后粘连可给小剂量的激素。

2.病症分析(1)从角膜的生理机制看,角膜本身没有血管,是靠角膜缘深浅部两个毛细血管的扩散作用,将必要的营养和抗体输送到角膜内。

角膜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来源有80%来自空气,15%来自角膜缘血管网,只有5%来自房水。

所以当角膜有炎症时,抗体和白细胞输送缓慢,特别是当角膜有溃疡时,营养和抗体的补充更显不足,给予局部吹氧进而改变角膜缺氧状态,角膜吹氧后能促进角膜上皮的形成,从而达到止痛和恢复视力的目的。

(2)从角膜的解剖学看,因为角膜有丰富的感觉神经,特别是上皮分布着许多的神经丛,感觉非常敏感。

对角膜的轻微操作或摩擦,都会引起剧烈的疼痛。

而由于角膜本身没有血管,常规的肌肉注射止痛后给予消炎药,通过全身的血液循环达到角膜的浓度甚微,不足以止痛和消除炎症。

参天公司维卡思滴眼液,春季角结膜炎创新好药

参天公司维卡思滴眼液,春季角结膜炎创新好药

参天公司维卡思滴眼液,春季角结膜炎创新好药春季角结膜炎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变异性结膜炎,春、夏季发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多见,常双眼发病。

冬去春来,在万物复苏的时节,更应警惕春季角结膜炎的出现和复发。

春季角结膜炎在春季频发,但之前国内尚未出现适合患者长期使用的药物,对此,参天公司潜心研发,推出了春季角结膜炎创新好药维卡思滴眼液,如今该药物已于2022年4月29日在中国通过优先审评获批,并于2023年1月18日正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春季角结膜炎多发生于青春期前的学生,春季发病,秋冬季时可自行消退,翌年春天再次发作,如此反复持续数年。

多为双眼同时发病,主要表现为眼部奇痒、有异物感、球结膜颜色灰暗污浊、有轻度充血症状,并可见粘丝状分泌物。

若患病后不进行药物干预,患者上睑结膜面可能会出现似铺路石样的乳头增生,或在睑裂部角膜缘及附近组织有增生肥厚症状,放任病程进一步发展的话,则可能会危害到角膜健康。

因此,当出现春季角结膜炎症状时,应第一时间将患者与过敏原隔离开来,减少外界花粉、粉尘、强光等因素的刺激,并使用参天公司维卡思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缓解症状。

维卡思滴眼液是由参天公司开发的一种阳离子乳状滴眼液,适用于治疗4岁及以上儿童及青少年严重性春季角结膜炎(VKC)。

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维卡思滴眼液通过选择性抑制T淋巴细胞产生的白介素2发挥抗炎作用,并可抑制由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介导的结膜过敏性炎性反应。

由于维卡思滴眼液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局部耐受性,对于重度过敏性结膜炎,尤其不耐受糖皮质激素药物的患者,可考虑长期使用参天公司维卡思滴眼液进行治疗。

研究显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严重VKC患者,使用维卡思滴眼液能够显著改善角膜损伤的复合标准指标(包括角膜损伤评分、补救药物使用量和角膜溃疡发生率),且治疗4个月内的所有时间点VKC的四种症状(畏光、流泪、瘙痒和粘液分泌)均有所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大幅改善。

睑缘缝合术与羊膜移植术对药物治疗无效的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患者角膜恢复情况及上皮愈合时间的影响

睑缘缝合术与羊膜移植术对药物治疗无效的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患者角膜恢复情况及上皮愈合时间的影响

睑缘缝合术与羊膜移植术对药物治疗无效的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患者角膜恢复情况及上皮愈合时间的影响作者:徐辉赵辉来源:《检验医学》2018年第09期摘要:目的研究考察睑缘缝合术与羊膜移植术对药物治疗无效的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患者的角膜恢复以及上皮愈合情况的影响。

方法选择某医院100例对药物治疗无效的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患者,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50例,采用睑缘缝合术作为治疗方法,B组50例,应用羊膜移植术作为治疗方案,分别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角膜恢复情况和上皮愈合情况。

结果应用睑缘缝合术的A组患者的角膜恢复平均时间为(3.66±0.57)天,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的角膜上皮所需愈合时间平均为(1.78±0.43)天,A组患者的角膜恢复情况和上皮愈合时间明显优于B组(P关键词:睑缘缝合术;羊膜移植术;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文章编号:1673-8640(2018)-0229-02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志码:BEffect of tarsorrhaphy and 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 for treatment of drug refractory neurotrophic keratopathy, corneal epithelial healing and recovery timeXuhuiZhao Hui(Zhengzhou Huaxia Hospital of Ophthalmology center excimer Henan, Zhengzhou 450000;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nan, Zhengzhou 450000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arsorrhaphy and 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valid neurotrophic keratopathy, corneal epithelial healing and recovery effects on drug. Method100 cases in a hospital to medical therapy neurotrophic keratopathy patients, 10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 group of 50 cases, using tarsorrhaphy as a treatment method, 50 cases in group B, the application of 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 as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Corneal epithelial healing and recovery. Resultthe application of tarsorrhaphy in group A the average recovery time of corneal for(3.66 + 0.57) days, in patients with corneal epithelium after treatment for the average healing time (1.78 + 0.43) days, the patients in the A group and the recovery of corneal epithelial healing tim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B (PKey words:tarsorrhaphy; 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 neurotrophic keratopathy;作者簡介:徐辉、男、汉族、1973-7月出生,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籍贯:河南信阳,副主任医师、科主任,研究方向:干眼的临床治疗。

神经营养性角膜炎诊治的研究进展

神经营养性角膜炎诊治的研究进展

神经营养性角膜炎诊治的研究进展
杨慈慈;耿玉倩;刘昳
【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
【年(卷),期】2024(24)1
【摘要】神经营养性角膜炎(NK)是由三叉神经支配受损引起的退行性角膜疾病,可导致自发性角膜上皮破裂、角膜溃疡甚至穿孔。

诸多破坏三叉神经支配的疾病均可导致NK。

NK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需要准确收集和审查患者病史并进行完善的眼表检查,从而确定临床分期。

NK的治疗需基于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期治疗,除了人工泪液、睑裂缝合术、羊膜移植术等传统的内外科疗法,目前还有如靶向药物治疗和角膜神经化手术等新兴疗法。

本文总结了NK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分类、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旨在为未来早期诊断和分期治疗NK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67-71)
【作者】杨慈慈;耿玉倩;刘昳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眼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2.羊膜移植术与睑缘缝合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神经营养性角膜炎3期患者疗效研究
3.神经营养性角膜炎患者感染性角膜溃疡诊疗一例
4.真菌性角膜炎诊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眼科疾病的创新治疗方法

眼科疾病的创新治疗方法

眼科疾病的创新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眼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也得到了显著的进步。

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治疗手段,医生们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视力和改善眼部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眼科疾病的创新治疗方法。

一、屈光手术屈光手术是一种通过手术方式矫正眼球屈光度,从而改善近视、远视和散光等屈光问题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屈光手术包括LASIK(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PRK(表面点刻术)和ICL(晶体植入术)等。

这些手术技术采用先进的激光器和精确的计算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手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视力。

二、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通过药物或激光等手段,直接作用于患者眼睛中的特定目标分子或组织,从而抑制眼科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目前,靶向治疗在视网膜黄斑变性、青光眼和白内障等眼科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治疗方法能够减轻患者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改变患者基因组中存在缺陷的基因,从而治疗眼科疾病的创新方法。

目前,基因治疗已经成功应用于一些遗传性眼科疾病的治疗中,例如遗传性视网膜病变和遗传性白内障等。

通过引入正常的基因,基因治疗能够纠正患者的遗传缺陷,改善患者的视力和眼部健康状况。

四、虹膜支架植入虹膜支架植入是一种通过手术将人工虹膜支架植入患者眼睛中,从而修复和改善因虹膜缺失或损伤引起的眼部问题。

这种创新治疗方法能够恢复患者眼睛的正常外观和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虹膜支架植入手术通常安全可靠,恢复期也较短,适用于眼部创伤和先天性虹膜缺失等疾病的治疗。

五、人工晶体植入人工晶体植入是一种通过手术将人工晶体植入患者眼球中,从而代替因白内障或其他原因而移除的天然晶体。

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能够恢复患者的视力,改善其近视或远视问题,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人工晶体材料的不断改良和手术技术的进步,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已经成为白内障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六、药物递送系统药物递送系统是一种通过植入可溶性或可持续释放的药物释放器到患者眼球内,从而提供持续治疗效果的方法。

神经源性角膜炎是怎么回事?

神经源性角膜炎是怎么回事?

神经源性角膜炎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神经源性角膜炎的病理病因,神经源性角膜炎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神经源性角膜炎病因*一、发病原因:1.正常的角膜神经支配对于维持角膜上皮层的完整性是必不可少的。

角膜上皮细胞的代谢和有丝分裂速率在一定程度上依靠三叉神经的正常支配。

角膜、结膜和眼附属器的感觉神经支配来自于第Ⅴ对脑神经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起自半月神经节,三叉神经又分为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

三叉神经的眼支再分为三支,即泪腺神经、额神经和鼻睫状神经,经眶上裂进入眼眶。

泪腺神经支配泪腺,额神经通过眶上神经和滑车上神经支配上部的结膜、上眼睑和前额。

鼻睫状神经进入总腱环,它的1个分支睫状长神经作为感觉神经分布于睫状体、虹膜和角膜。

这种感觉的神经分布作为两个反射弧的传入支分别操纵着泪液的反射性分泌(经过第Ⅶ对脑神经的副交感神经支)和眼睑的瞬目和关闭(经过第Ⅶ对脑神经的运动支)。

这种协调反射弧构成了整个眼表防御的基础神经解剖学的完整性。

2.三叉神经眼支的病变可造成角膜感觉的传入神经异常或中断,其特征是角膜感觉减退或消失,角膜上皮更新受阻,从而出现一系列角膜的病变,统称为神经源性角膜炎。

多种原因可造成神经源性角膜炎,常见的病因有:1)角膜的局部病变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角膜的化学性烧伤等。

带状疱疹病毒的眼部感染最易引起角膜的感觉减退或丧失,至少25%以上的患者遗留有永久性的角膜感觉丧失。

2)三叉神经麻痹下列原因可造成三叉神经麻痹,如肿瘤(听神经瘤、动脉瘤、脑脊膜病、神经纤维瘤病)、颅内手术、头部外伤、先天性疾病(如家族性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症、家族性角膜感觉迟钝等)。

3)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维生素A缺乏、麻风病、二硫化碳中毒、硫化氢中毒等。

4)医源性因素如长期局部滴用抗青光眼药(噻吗洛尔、倍他洛尔)、磺胺类药、双氯酚酸钠等。

长期戴用角膜接触镜等。

5)其他如角膜变性、Adie综合征等。

以上多种原因可引起神经源性角膜炎,确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清楚,但其结果不外乎两个方面,其一是引起眼表干燥,再者为神经营养性的丧失。

角膜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角膜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角膜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李钧
【期刊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年(卷),期】1990(000)003
【摘要】应用神经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兔角膜NA能神经及AchE阳性神经在角膜损伤后的再生,证实术后1月,两种神经均有再生轴突进入植片;术后3月可见交界区和植床内神经密度明显增加;同时,对术后两种神经再生的功能意义进行了讨论。

【总页数】1页(P156)
【作者】李钧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9.102
【相关文献】
1.硫酸软骨素酶ABC(chABC)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功能的实验研究 [J], 王红辉;陈清汉;杨延良
2.神经营养因子与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进展 [J], 刘明伟;张明谦
3.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免疫反应及神经再生实验研究 [J], 王颢;刘京生
4.Rho激酶抑制剂联合神经生长因子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J], 董春霞;金善
5.建立在体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后再生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J], 苏冠羽; 韦振宇; 王乐滢; 梁庆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营养性角膜炎迎来首款创新疗法
近日,美国FDA批准了全球首款针对神经营养性角膜炎的新药Oxervate (Cenegermin)。

该药由意大利生物制药企业Dompé公司研发,其活性成分Cenegermin,是人类神经生长因子(NGF)的重组蛋白,它在神经细胞的发育、修复和存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最具挑战的眼病之一——神经营养性角膜炎
神经营养性角膜炎虽罕见,却是眼表创伤愈合病症中最具挑战的疾病之一。

它是由三叉神经损伤引起的角膜退行性疾病,可导致角膜敏感性受损,角膜上皮细胞自发破裂,角膜愈合不良,甚至发展为角膜溃疡、融解和穿孔。

根据Mackie的分类,神经营养性角膜炎可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三个阶段:
1期:主要表现为角膜上皮的改变,干燥、不透明、浅表斑点性角膜病变和角膜水肿。

持续的神经营养性角膜炎也可能引起上皮增生、基质瘢痕和角膜新生血管形成。

2期:以上皮缺损为特征,常发生在角膜中心附近。

3期:以角膜溃疡为特征,伴有基质水肿和/或融解,可能导致角膜穿孔。

为啥会得神经营养性角膜炎?
角膜是一种无血管组织,是人体神经支配最密集的结构之一。

角膜神经负责维持角膜的解剖和功能完整,传达触觉、体温和疼痛的感觉,在眨眼反射、伤口愈合和产生和分泌眼泪中发挥作用。

大多数角膜神经纤维是感觉神经,起源于三叉神经的眼分支。

先天性或后天性的眼部和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三叉神经不同程度的病变,从而导致角膜敏感性降低或丧失。

临床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单纯疱疹和眼部带状疱疹)、化学烧伤、物理损伤、角膜手术、神经手术、长期使用局部药物或长期使用隐形眼镜。

其他可能的原因还包括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多发性硬化、麻风病,或颅内占位病变。

相反,先天性致病因素非常罕见。

首个生物制剂——Oxervate
此前,神经营养性角膜炎的治疗非常复杂。

临床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针对性治疗,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但这些疗法通常治标不治本。

新药Oxervate为NK患者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局部治疗选择。

它以眼药水的形式使用,可以帮助恢复眼睛的正常愈合过程,从而修复角膜损伤。

Oxervat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两项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中得到了验证。

研究显示:接受Oxervate治疗的患者在8周后角膜完全愈合的比例达到70%,而接受不含Cenegermin的眼药水治疗的患者的愈合比例为28%。

临床中Oxervate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眼痛、眼充血、眼炎和泪液增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