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高一必修二:2.3伴性遗传-生物备课大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 课件 (共40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 课件 (共40张PPT)


1
女性携带者
亲代
XBXb
×
男性色盲
XbY
配子 XB
Xb
Xb
Y
子代
XBXb
XbXb
女性携带者 女性色盲 1:1
XBY
XbY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 :1
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1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因为男 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Y)即患色盲, 而女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Xb)并 不患病而只是携带致病基因,她必 须同男时性患含者有两个致病基因(XbXb)才 会患色盲
答案:由外祖母传给男孩。
女性色盲,她的什么亲属一定患色盲? 答案:D
A、父亲和母亲
B、儿子和女儿
C、母亲和女儿
D、父亲和儿子
三、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
1、概念:致病基因(D)和它的等位基因(d)位于X
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患者由于对磷、钙 吸收不良而导致骨 发育障碍。患者常 常表现为X型(O型) 腿、骨骼发育畸形 (如鸡胸)、生长 缓慢等症状。
(2)无性别差异、男女患者各半,最可能 为常染色体遗传病。
(3)有性别差异,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最可 能为伴X隐性,女多于男则最可能为伴X显 性。
(4)“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 即患者全为男性,则最可能为伴Y遗传。
• 1.女性正常×男性正常 • 2.女性正常 × 男性色盲(遗传图解及解释) • 3.女性携带者 × 男性正常(遗传图解及解释) • 4.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遗传图解) • 5.女性携带者 ×男性色盲(遗传图解) • 6.女性色盲 × 男性色盲
女性正常
亲代
XB XB
×
配子

2-3伴性遗传课件 高一下学期 生物人教版必修2

2-3伴性遗传课件 高一下学期 生物人教版必修2

XBXB 女正常
XBXb 女正常(携带者)
XBY 男正常
XbXb 女患者
女性正常与男性红绿色盲婚配
亲代
女性正常 X 男性色盲
XB XB
XbY
男性色盲基因的传
递方向?
配子
XB
Xb Y
男患者的色盲基因
只能传给女儿
子代
XBXb
女性携带者
1

XBY 男性正常
1
亲代 配子 子代
女性携带者与男性正常婚配
女性携带者 X 男性正常
05 伴XY遗传
3.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的遗传也与性别有关
【例题】果蝇的刚毛和截刚毛一对相对性状位于XY同源区段, 刚毛基因(XB、YB)与截刚毛基因(Xb、Yb),写出雌雄果 蝇关于这对性状的基因型。
性别
雌果蝇
雄果蝇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B XBYb XbYB XbYb
表型 刚毛 刚毛 截刚毛 刚毛 刚毛 刚毛 截刚毛
1972年,英国人道尔顿在观察一朵花时发现了十分奇怪 的现象,这朵花在白天和晚上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颜色。这 种现象只有他和他的弟弟观察到了,其他人说这朵花始终 是粉红色的,道尔顿决定弄清楚原因,他发现自己和弟弟 对一些颜色识别不清,原来这是一种色盲现象,为此他发 表了论文《有关视觉的离奇事实——附观察记录》,成为 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后来他从事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提 出了化学史上著名的“原子论” 。
3.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的遗传也与性别有关
画出有关刚毛与截刚毛遗传的遗传图解: ①杂合刚毛雌果蝇×截刚毛雄果蝇 ②截刚毛雌果蝇×刚毛雄果蝇(XbYB)
P: XBXb × XbYb
P: XbXb × XbYB

生物人教版必修2课件:2.3 伴性遗传.

生物人教版必修2课件:2.3 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的应用 [自读教材·夯基础]
1.鸡的性别决定 (1)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表示为 ZW 。 (2)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表示为 ZZ 。 2.根据雏鸡的羽毛特征来区分雌性和雄性
1.是否所有生物都有性染色体,都存在伴性遗传现象? 提示:不是,有的生物无染色体(原核生物),有的生物无 性染色体(如玉米)。 2.在伴性遗传现象中,请总结如何设计合理的杂交实验, 使子代性状与性别相联系,即根据性状就可判断子代性别? 提示:同型性染色体个体选用隐性亲本,异型性染色体个 体选用显性亲本杂交,表示如下:
提示:Y 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也属于伴性遗传病。 2.色盲调查结果显示,人群中男性色盲患病率(7%)远远 高于女性(0.49%),试探讨出现这么大的差异的原因。 提示:女性体细胞内两条X染色体上同时有b基因(XbXb)时, 才会表现为色盲;男性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有色盲 基因b,就表现为色盲。所以,色盲患者总是男性多于女性。
①男女患病比例基本相当。
(×)
②具有世代连续遗传现象。
(√ )
③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
( ×)
1.为什么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提示:因为女性只有XdXd才表现正常,而男性只要X染 色体上有一个隐性基因d就表现正常。 2.为什么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 一定是患者? 提示: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且来自于母亲,传给其女儿, 所以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易错提醒 “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遗传概率的计算 (1)常染色体遗传中,后代“男孩患病”和“患病男孩”的 概率: “男孩患病”已确定所生孩子为男孩,只求出子代中患病 概率即可。 “患病男孩”不确定所生孩子性别,求出子代患病概率再 乘男孩概率1/2即可。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2.3《伴性遗传》b教案.doc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2.3《伴性遗传》b教案.doc

教案 B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遗传物质基础。

2.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3.举例说出人类伴性遗传的遗传原理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人类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组型图的对比、观察,对XY型性别决定图解、红绿色盲遗传图解的分析,获得一些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2.通过对人类红绿色盲等伴性遗传特点的推导归纳,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同时,形成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人类的性别决定过程,懂得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不应人为选择人类性别。

2.参与探究红绿色盲症等伴性遗传的信息传递规律,学会交流合作,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1.XY型性别决定。

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原理和特点。

教学难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原理和特点。

2.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现象与遗传基本规律的关系。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自主学习,师生、生生多边互动为主。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学案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3“问题探讨”,讨论后回答。

提示:(该问题只有在学完本节内容之后,学生才能够比较全面地回答,因此,本问题具有开放性,只要求学生能够简单回答即可。

)1.红绿色盲基因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这两种遗传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

2.红绿色盲基因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尽管都位于X染色体上,但红绿色盲基因为隐性基因,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为显性基因,因此,这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不相同,红绿色盲表现为男性多于女性,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则表现为女性多于男性。

二、新课教学什么是伴性遗传?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一)人类红绿色盲症问:伴性遗传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阅读故事并让学生完成“资料分析”。

问: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中,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教师板画教材中的色盲家系图(P34),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2.3伴性遗传 课件 (共35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2.3伴性遗传 课件 (共35张PPT)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 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162021/11/162021/11/162021/11/16
4、人类有关红绿色盲的婚配方式
A.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为伴X显性遗传病
B.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有正常的,则为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病
3.伴Y遗传:患者都是男性,且有“父—子—孙”的规

(三)不能准确判断的类型:
1.若该病在代代之间呈连续性,则很可能是显性遗传。
2.若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患者患病各为1/2,则该病很
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162021/11/162021/11/1611/16/2021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 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11/162021/11/16November 16, 2021
XbY XbXb
XbXb XbY
③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
5、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XBXB
1、男患多于女患
2、交叉遗传
X BY
X BX b
3、一般隔代
XBXB XBXb XBY XbY
X bY XBY
常见伴X隐性遗传的例子:红绿色盲、血友 病、果蝇的白眼、女娄菜的狭披针形叶
1
2

2-3 伴性遗传(教学课件)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2-3 伴性遗传(教学课件)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十. 伴性遗传重要的杂交组合
1、XAXa × XaY :子代雌雄表现一致 2、XAXa × XAY :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雌性个体全为显性,雄性个体显隐各占一半 3、XaXa × XAY :子代性状和性别相关联,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性 4、ZaZa × ZAY :同型隐与异型显交配 5、判断基因位于X非同源区段还是位于XY同源区段:隐性个体( XaXa ) × 野生型显 性雄性个体( XAY 或XAY A),观察子代雄性个体的性状
三. 伴X隐性遗传
1、实例: 红绿色盲:患者不能区分红色和绿色 血友病: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具有轻微创伤后出血倾向,重症患者 没有明显外伤也可发生“自发性”出血。 2、特点 ①人群中,男患者远多于女患者 思考:已知男性中红绿色盲患病率约为7%,计算女性中色盲患者的患病率。
假定男性患某种伴X隐性遗传病的概率为p,女患者与男患者的比值为多少? ②交叉遗传:男患者的致病基因(X染色体)只能来自于他的母亲,只能传给他的女儿 ③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必患病:可用于否定判断,若发现遗传系谱图符合该特点,不能 判断遗传病类型。但不符合该特点就一定不是伴X隐性遗传。
九. 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根据伴性遗传的规律,可以推算后代的患病概率,从而指导优生。 2、指导育种工作 实例1:芦花鸡羽毛上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这是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ZB) 决定的,当它的等位基因b纯合时(ZbZb、ZbW),鸡表现为非芦花,羽毛上没有横斑 条纹。请设计杂交组合,对早期的雏鸡就可以根据羽毛的特征把雌性和雄性区分开,从 而做到多养母鸡,多得鸡蛋。
七. 从性遗传
1、从性遗传:所涉及的性状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支配的,具有这种基因的同一基因 型个体由于不同性别的内分泌等因素的不同,在一性别中表现为显性,另一性别中表现 为隐性。 2、实例 思考: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他们生出秃顶男孩、正常女孩的概率是多少?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2章第3节 伴性遗传 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2章第3节 伴性遗传 课件(共27张PPT)

9.下图为一假设的家族系谱 。若Ⅲ1与Ⅲ3婚配,他们的孩 子
④不患色盲的概率 7/8 ; ⑤仅患白化病的概 = 7/24 率为 1/3 × 7/8 ;
⑥仅患色盲的概率 是 1/8 × 2/3 = 1/12 ;
⑦同时患两种病的概 率 1/3 × 1/8 = 1/24 ;
⑧仅患一种疾病的概 率是 7/24 + 1/12 = 3/8 ;
有中生无为显性
隐性遗传看女病 女病,父子无病非伴性
女病男正非伴性
显性遗传看男病
母女无病非伴性
男病,母女无病非伴性
1、对某地区一个家族的某种遗传病的 调查如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该种 遗传病遗传方式是( ) A.常隐 B.常显 C.伴X隐 D.伴X显 E.限雄遗传
1、对某地区一个家族的某种遗传病的 调查如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该种 遗传病遗传方式是( A ) A.常隐 B.常显 C.伴X隐 D.伴X显 E.限雄遗传
3.某家族有的成员患甲病(B b) ,有的患乙病(A a) ,见下面系谱图,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

1 2

3 4 8 5 6 9
甲病男性

7
乙病女性
隐 性遗 X 染色体上_____ (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 传病 常 染色体上_____ (2)乙遗传病位于_____ 隐 性遗传病,判断 的依据是 正常的Ⅱ 3与Ⅱ4夫妇生了患乙病的女儿Ⅲ8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aXBXB AAXbY 或 (3)写出下列两个体的基因型Ⅲ8_______,Ⅲ9________ 或aaXBXb AaXbY
⑵假如他们所生第一个孩子确实患血友病, 那么第二个孩子也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1/4 。 ⑶如果6号与一个患血友病的男人结婚,他们 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是正常的概率是 3/4 。

2.3伴性遗传—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共38张PPT)

2.3伴性遗传—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件(共38张PPT)
同是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为什么有的发育成雌性,有的发育成 雄性?
1
雌雄个体在遗传性状上的表现是相同还是不同吗?
白化病—由于黑色素合成
发生障碍所导致的遗传病。 皮肤、眉毛、头发及其他体 毛都呈白色或白里带黄。
男性=女性
2
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由于色觉障
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
37
下图为某家族患两种病的遗传系谱(甲种病基因用A、a表示,
乙种病的基因用B、b表示), Ⅱ6不携带乙种病基因。请回
答:
(1)甲病属于_隐__性遗传病,致病基 因在_常___染色体上,乙病属于_隐__
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__X___染色
体上。
(2)Ⅱ4基因型是__A_a_X__BX__b__
(3)若Ⅲ7和Ⅲ9结婚,子女中同时患
图解表示
步骤
第二: 确定遗传病 是显性遗传 还是隐性遗 传
现象及结论 “无中生有”(无病的双亲, 所生的孩子中有患者),则为 隐性遗传 “有中生无”(有病的双亲, 所生的孩子中出现无病的), 则为显性遗传
图解表示
步骤
现象及结论
第三: 确定基因位
隐性遗传—找“女患”,如 果女患者的儿子、父亲有不 得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伴X染色体遗传
伴X隐性遗传 伴X显性遗传
伴Y染色体遗传
27

1

3


试判断下列遗传系谱最可能的遗传方式
2
4
56
7
正常男女
外耳道多毛症患 者
8
9
10
11
12
13
14
28
Y染色体上的遗传特点
a.患者全为男性 b.致病基因是父传子,子传孙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2.3《伴性遗传》a教案.doc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2.3《伴性遗传》a教案.doc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3.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

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熟悉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2.通过学习和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的规律。

教学突破以人的色盲为例了解伴性遗传。

在教学中可把色盲遗传的四种主要婚配的遗传图解归纳成一个总图解,这样就把知识化繁为简,便于学生掌握色盲基因的传递方式,归纳色盲遗传的特点,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分析色盲遗传图解,根据各种婚配情况下,子女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揭示伴X隐性遗传的一般规律。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采用探究、讨论模式结合启发诱导、设问答疑的教学方法。

学法:调查研究、分析比较、讨论归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人类男女染色体组型示意图,X和Y染色体的对应关系图。

XY型性别决定图解,色盲检查图,关于色觉的四种婚配情况的汇总图解。

板书内容投影片。

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生准备:调查人群中色盲症的发病情况和规律,通过网络等途径寻找资料与自己调查数据加以比较,分析调查数据可能与资料不相符的原因。

教学过程1续上表2续上表3续上表4续上表5一、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常见事例二、人类红绿色盲症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拓展延伸:伴性遗传的方式、特点及运用课堂作业1.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

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

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A.外祖父→母亲→男孩B.外祖母→母亲→男孩C.祖父→父亲→男孩D.祖母→父亲→男孩4.人的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

2024伴性遗传公开课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课件

2024伴性遗传公开课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课件

伴性遗传公开课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课件contents •伴性遗传概述•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关系•人类伴性遗传疾病及特点•动物界中伴性遗传现象举例•伴性遗传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基因工程技术在伴性遗传中应用前景目录01伴性遗传概述伴性遗传定义与特点定义伴性遗传是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特点伴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隔代遗传和患者男女比例不均等的特点。

伴性遗传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历史伴性遗传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科学家发现了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的关系,进而开始研究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规律。

研究现状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伴性遗传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基因层面,对于伴性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伴性遗传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医学领域01伴性遗传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于伴性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通过基因检测可以预测某些伴性遗传病的发生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农业领域02在农业领域,伴性遗传也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育种。

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进行杂交,可以培育出更加高产、优质、抗病的新品种。

社会生活03在社会生活中,伴性遗传也影响着我们的生育观念和性别平等意识。

了解伴性遗传的规律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科学地看待性别差异和性别平等问题。

02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关系性别决定机制简介染色体决定性别人类及大部分哺乳动物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男性为XY,女性为XX。

基因决定性别某些生物(如鸟类、蝴蝶等)的性别由基因决定,而非染色体。

这些生物的性别决定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非性染色体。

环境因素与性别决定在某些生物中,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可以影响性别决定。

例如,爬行动物中的某些龟类和鳄鱼,其卵在不同的孵化温度下会产生不同性别的后代。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联系伴性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伴性遗传是指某些性状或疾病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因为它们的相关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2章第3节 伴性遗传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2章第3节 伴性遗传 课件(共24张PPT)

4.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 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 D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5.一对夫妇,妻子患白化病,其父为色盲;丈夫正 常,其母患白化病.预测他们的子女同时患这两种 病的几率为 ( C )
讨论:
1、为何上述两种遗传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想联系 呢?
2、为什么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而又表现不同呢?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遗传方式总是
和性别相联系,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红绿色盲症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问:色盲基因是隐性的,它与它的等位基因都只
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这是为什么?
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由于色觉 障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据调查,红 绿色盲患者男性远远高于女性。
抗维生素D佝偻病,也是一种人类遗传病,患者的 小肠由于对钙、磷的吸收不良等障碍,病人常常表现出 O型腿,骨骼发育畸形,生长缓慢等症状。但这种病与 红绿色盲不同,女性患者多与男性。
Y非同源区段 XY同源区段 Y染色体 X非同源区段
X染色体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性 男性
基因 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表现
正常
型 正常 (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女性正常 × 亲代 XBXB
男性色盲 XbY
配子 XB
Xb Y
子代 XBXb
女性携带者
XBY
2.人类的某性状总是由父亲直接传给儿子,儿子 又直接传给孙子,该性状是由(C ) A.常染色体决定的 B.X染色体决定的 C.Y染色体决定的 D.环境决定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3《伴性遗传》课件(共50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3《伴性遗传》课件(共50张PPT)

XBY 男性正常
1
:
1
不男 能性 传的 给色 儿盲 子基 。因 只 能 传 给 女 儿 ,
2.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的婚配图解 P:
女性携带者 XBXb 男性正常 XBY
配子
XB
Xb
XB
Y
F1
XBXB 1 :
XBXb 1 :
XBY 1 :
X bY 1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男 孩 的 色 盲 基 因 只 能 来 自 于 母 亲
二:伴性遗传
带着问题出发:
• 1、什么是伴性遗传? • 2、伴性遗传有什么特点? • 3、伴性遗传在实践中有什么应用?
病例一:人类红绿色盲症
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
•道尔顿在圣诞节前夕买了一件礼物---一双“棕灰色”的袜子,送给妈妈。 妈妈却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 子,我怎么穿呢? •道尔顿发现,只有弟弟与自己看法相 同,其他人全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 •道尔顿经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原来自 己和弟弟都是色盲,为此他写了篇论 文《论色盲》,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 症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 患者。 •后人为纪念他,又把色盲症又叫道尔 顿症。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3对:ⅡⅡ,Ⅲ Ⅲ,Ⅳ 雌性同型:XX 雄性异型:XY

常染色体
高倍显微镜下男性的染色体 高倍显微镜下女性的染色体
性染色体
思考:人类染色体组成有何异同? X和Y是同源染色体吗?
讨论:为什么人类的性别比总是接近于1:1?
22对(常)+XX(性)
卵细胞
22对(常)+XY(性)
精子 22条+X
对红绿色盲进行分析(P34,资料分析)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优秀课件 (共4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优秀课件 (共42张PPT)
点:
①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②.通常为交叉遗传 (隔代交叉遗传)
永远不会直接由父亲传给儿子
③.女性色盲,她的父亲和儿子都色盲
(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XbY XbXb
XbY
其他伴X隐性遗传
如人类中血友病的遗传
致病基因是h
动物中果蝇眼色的遗传
红眼基因为W 白眼基因为w
雌雄异株植物中某些性状的遗传(如女娄菜叶 形的遗传)
控制披针形叶的基因为B ,控制狭披针形的基因为b
迁移训练1、一个男孩患红绿色盲,但其父母、祖父母、 外祖父母视觉都正常。推断其色盲基因来自( B ) A.祖父 B.外祖母 C.外祖父 D.祖母
【解析】患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为XbY,根据伴性 遗传的特点,其致病基因来源于他的母亲,而母亲视 觉正常,故其母亲基因型为XBXb,而该男孩的外祖父 视觉正常,所以其母亲的Xb基因不可能来自于其外祖 父而只能是来自于其外祖母,并且其外祖母的基因型 同样是XBXb。
①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因为男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Y)即患色盲,而 女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Xb)并不患病而只是携 带致病基因,她必须同时含有两个致病基因(XbXb) 才会患色盲。
I
XbY
1
2

1
2
XBXb 3

1
2
3
4
5


4
遗 传


XbY 图
6
男性的红绿色盲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
传给女儿(不是从男性传递到男性)。这种传递特点,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1.伴性遗传的特点。(重点) 2.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难点)

人教版教学课件生物:23《伴性遗传》精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共29张PPT)

人教版教学课件生物:23《伴性遗传》精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共29张PPT)
§2.3 伴性遗传
红绿色盲检查图
你的色觉正常吗?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开展讨论:
1、红绿色盲基因是位于哪类染色体? 性染色体。原因: 如位于常染色体,则男女患病的几率应该一样。
1.概念:
伴性遗传
——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遗 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病例: 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 抗维生素D佝偻病
• 2、ZW型(例) ♂:ZZ ♀:ZW
如鸟类、蝶类、鱼类、蛾类等
指导生产实践
亲代 非芦花雄鸡 b b × ZZ
配子 Z
b
芦花雌鸡 B Z W Z
B
W
子代
Z Z 芦花雄鸡
1 :
B b
ZW 非芦花雌鸡
1
b
练习
1、豚鼠黑毛对白毛为显性,一只黑色 雄豚鼠为杂合体,一次产生2000万个精子, 同时含有白毛基因和Y染色体的精子有( )
1.隔代交叉遗传(如男性色盲基因 只能由母亲传来,然后只能传给自 己的女儿)
2.母患子必病,女患父必患。 3.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练习:
一个男孩患红绿色盲,其父母、祖父母、 外祖父母的色觉都正常。推断色盲基因来自 (A)祖父 (B)祖母 (C)外祖父 (D)外祖母
其他伴X隐性遗传 例1 人类血友病伴性遗传
伴X显性遗传病
• • • • 1.特点: 具有连续遗传现象; 患者中女多男少; 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 2.实例 • 抗维生素D佝偻病
伴Y染色体遗传
实例:外耳道多毛症
特点: ①男性全是患病、女性全是正常 ②遗传规律父传子,子传孙
性别决定类型
• 1、XY型(例) ♂:XY ♀:XX
如昆虫、哺乳动物等

2.3 伴性遗传(第2课时)高一生物下学期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2.3 伴性遗传(第2课时)高一生物下学期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二、判断基因位置的相关实验 2.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案例1】已知果蝇的直毛与卷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 基因(A/a)控制。若实验室有纯合直毛和卷毛雌雄果蝇若干。
【任务3】请通过杂交试验确定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直毛与 卷毛基因型为AA、Aa、aa
口诀: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无病非伴性——(常染色体)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无病非伴性——(常染色体)
一、遗传类型判断与分析
练习 2: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 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病:有中生无为显 (Ⅱ-3、Ⅱ-4有甲病, Ⅲ-9无甲病)显性遗传 看男病,男病母女有正 非伴性 乙病:无中生有为隐性 (Ⅱ-3、Ⅱ-4无乙病, Ⅲ-11有乙病)
方案1、2: Xa Xa×
隐雌×杂合雄
XAYa ♀:全显/♂:全隐 XaYA♀:全隐/♂:全显
方案3、4: XA Xa×
杂合雌×杂合雄
XAYa ♀:全显♂:显:隐=1:1 XaYA ♀:显:隐=1:1♂:全显
优选 Aa×aa ♀&♂显:隐=1:1
Aa×Aa ♀&♂显:隐=3:1
二、判断基因位置的相关实验 2.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案例1】已知果蝇的直毛与卷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 基因(A/a)控制。若实验室有纯合直毛和卷毛雌雄果蝇若干。
还有其他方法?
3.探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如何区分? 位于X染色体上 位于X、Y同源区段上 (常染色体遗传) (伴X、Y同源遗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优秀课件(共66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优秀课件(共66张PPT)
者)
XBY
男正常
XbXb 女患者
二、探究: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3)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及特点
1 2 3 4 5 6
XBXB XBXB XBXb XbXb XBXb XbXb
x x x x x x
XBY XbY XBY XBY XbY XbY
无色盲
都色盲
2号婚配类型
亲代
正常女性与色盲男性结婚后的遗传图解P35 男性色盲 ×
思考 3:为什么Ⅱ代3号和5号有色盲基因而没有表现出色盲症?
结论:红绿色盲基因是在 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Y非同源区段
X和Y同源区段 X X
X非同源区段
Y
B或 b (视觉正常或红绿色盲)
女性 男性 基因的位置: 色盲基因(b)是隐性基因,它与它的等位基因(B)都只存在于 X染色体上。Y染色体由于过于短小,缺少与X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因而没有这种基因。
1 .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因为男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Y)即患色
盲,而女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Xb)并不患病
而只是携带致病基因,她必须同时含有两个致
病基因(XbXb)才会患色盲。
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Ⅰ Ⅱ Ⅲ XbY XBXb XbY XBXB
2:交叉遗传
XbXb
通常为隔代交叉遗传
提示: 从男性色盲基 因的来源和去 路分析
男性
性染色体
女性
性染色体

1
2
女性正常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
2 3
4
5
6
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思考 2:通过Ⅰ代1号和Ⅱ代2号的关系和表现出的性状, 推理色盲基因在哪条染色体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
位基因。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结论(遗传性质): 红绿色盲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
基因(b)控制的,即: Xb
红绿色盲基因的等位基因(正常基因
B),也位于X染色体上, 即:XB
Y染色体由于过于短小,缺少与X染色 体同源区段而没有这种基因。
小结:
1. 遗传性质: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
2. 传特递点: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交叉遗传、母 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二.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分析
1. 遗传性质: 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控制
2. 传特递点: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具有世代连续 性、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三. 伴性遗传的概念及类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血友病:
血友病患者的血浆中缺少遗传性凝血因 子,所以凝血发生障碍,患者皮下、肌 肉内反复出血,形成瘀斑。在受伤流血 时不能自然止血,很容易引起失血死亡。
血友病的遗传与色盲的遗传相同,其 致病基因(h)和正常基因(H)也只位 于X 染色体上。
即:女性患者:XhXh,男性患者:
XhY.
物----一双“棕灰色”的袜子,
患者由于色 送给妈妈。妈妈却说:你买的这
双樱桃红色的袜子,我怎么穿呢?
觉障碍,不 • 道尔顿发现,只有弟弟与自己看 法相同,其他人全说袜子是樱桃 红色的。
能像正常人 • 道尔顿经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原 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为此他 一样区分红 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了第 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也是第一 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2.通常为隔代交叉遗传
色盲典型遗传过程是 外公-> 女儿-> 外孙。
XbY XBXb
XbY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XbY XbXb
XbY XbXb XbY
3.女性患者,她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
(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抗维生素D佝偻病
受X患染者色由体于上对的磷显、性钙基吸因收(不D)良的而 导控致制骨。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 型女(性或患0者型:)X腿DX、D骨,骼X发DX育d 畸形(如 鸡男胸性)患、者生:长X缓DY慢等症状。
四.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作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五 人类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程序和方 法
1. 首先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
2. 再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是常染色体 还是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病;如果是性染 色体上的,还要判断是X染色体还是Y染 色体遗传病;
3.不能确定判断类型的,只能从可能性 大小方向推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没有。说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为Ⅰ1传给 Ⅱ2的是Y染色体,如果色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Ⅱ2肯 定是色盲患者。 (4)为什么Ⅱ3和Ⅱ5号有色盲基因而没有表现出色盲症?
因为Ⅱ3和Ⅱ5只有一条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而色盲基 因是隐性基因,被显性的正常基因所掩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5)从图系表中看出,为什么红绿色盲的患者男性多于女
①有一对新婚夫妇,女方是血友病
患者,如果你是医生,当他们就如 何优生向你进行遗传咨询时,你建 议他们生男孩还是生女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②若某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
子和一正常的女性结婚;如果你是 医生,当他们就如何优生向你进行 遗传咨询时,你建议他们生男孩还 是生女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③若某患有外耳道多毛症的
1.雄雌芦性性P花::鸡同 异的型型性芦Z的的B别花W决ZZ雌WZ定方性性式×染染是非色 色:芦Z体 体b花ZZ, 。Wb 雄型,
2.芦花配鸡子羽毛Z由B 位于ZW染色体上Zb的显性
基因(B)决定,即:ZB 非芦F花1 鸡羽毛ZB则Zb为: Zb ZbW
芦花 雄
非芦花 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 红绿色盲症的遗传分析
3. 女性色盲,她的父亲和儿子都是色 盲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二.伴性遗传的概念及类型
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 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类型
伴X遗传 伴Y遗传
伴X显性遗传 伴X隐性遗传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1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
因为男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 (XbY)即患色盲,而女性只含一个 致病基因(XBXb)并不患病而只是携 带致病基因,她必须同时含有两 个致病基因(XbXb)才会患色盲。
1

1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女性携带者 ×
亲代
XB Xb
配子
XB
Xbb
正常男性
B
XY
XXBB
YY
子代
XB XB
XB Xb
XB Y
Xb Y
女性正常 女性携 带 者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1 : 1 :1 :1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女性携带者 ×
亲代
XBXb
男性患者 XbY
配子 XB
Xb
Xb
Y
子代 XBXb
XbXb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男性
基因 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表现 型 正常
正常 (携 带 色盲 者)
正常 色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男女有关红绿色盲的6种婚配方式
Xb男正常
XBXb 女正常 (携带者)
XbXb 女患者
第3节
伴性遗传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有 两 个 驼 峰 的 骆 驼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58
黄 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28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红绿色盲检查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据统计: 我国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7%,
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0.5%。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色盲症的发现 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
•症道状尔顿:在圣诞节前夕买了一件礼
性?
提示 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b,就表现为色盲
患者;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必须两条X染色体上都有
色盲基因b,才表现为色盲患者。
(6)为什么色盲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
提示 人类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无论在大小、形态和携
带的基因种类上都是不一样的。 X染色体携带了很多基因,
Y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大小的1/5,携带的基因比较少。所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伴Y染色体遗传病: 外耳道多毛症
患者全部是男性;致病基因“ 父传子、 子传孙、传男不传女,”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1.在实践中,利用伴性遗传规律可以判断某 些致病基因的来源;根据亲代的性状推知 子代的性状,推算后代的患病概率,进行 遗传和优生指导。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判定显隐性关系 ①双亲正常,子女中有患者,一定 是隐性遗传病,如图D。无中生有 为隐性。 ②双亲患病,子女中出现正常的, 一定是显性遗传病,如图E。有中生 无为显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常染色体遗传与伴X染色体的判定 ①在隐性遗传的系谱图中 a.如果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很可能为 伴X隐性遗传,如图F。 b.如果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的,则一定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图G。
J.Dalton 1766--1844
色和绿色。 • 后人为纪念他,又把色盲症叫道 尔顿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 红绿色盲症的遗传分析
(1)由家系图中看出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 提示 与性别有关。 (2)Ⅰ1是色盲患者,他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中的 几号? 提示 3号和5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3)Ⅰ1是否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2?这说明红绿色盲 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在Y染色体上?
男子和一正常的女性结婚;如果 你是医生,当他们就如何优生向 你进行遗传咨询时,你建议他们 生男孩还是生女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2.依照伴性遗传规律,可根据性 状来判断后代的性别,指导生 产实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你能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其子代在早期 时,就根据羽毛来区分鸡的雌雄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人类红绿色盲的几种遗传方式
1.色觉正常的女性纯合子 × 男性红绿色盲 2.女性携带者 × 男性正常 3.女性携带者 × 男性红绿色盲 4.女性红绿色盲 × 男性正常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女性正常
亲代
XB XB
× 男性色盲
Xb Y
配子
XB
X
Xbb
Y yy
XB Xb
XB Y
子代 正常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分析
1)归女纳性遗患传者特多点于男性患者;
2)
具有世代连续性(代代有患者);
3)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
4)患者的双亲中必有一个是患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常见的伴性遗传
1. 人类中血友病的遗传 2. 动物中果蝇眼色的遗传 3. 芦花鸡羽毛黑白相间的横 斑条纹遗传 4. 雌雄异株植物的某些性状 的遗传 5. 外耳道多毛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②在显性遗传的系谱图中 a.如果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很可能为 伴X显性遗传,如图H。 b.如果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有正常,则一定为常 染色体显性遗传,如图I。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遗传系谱图的判定口诀 父子相传为伴Y; 无中生有为隐性; 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无病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 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无病非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