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六大学习理论.
桑代克
(操 联作 结性 -条 试件 误作 说用 )说
联结-试误说的主要内容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 联结指的是某情境(situation)仅能唤起某些反应(response),而不能唤起其他反应 的倾向。 (2)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而建立 (3)动物的学习是盲目的,而人的学习是有意识的。 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 正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惩罚与消退 3、程序教学与行为矫正 程序教学是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它把一门课程学习的 总目标分为几个单元,再把每个单元分成许多小步子。学生在学完每一步骤的课程后, 就会马上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即能得到及时强化,然后按顺序进入下一步的学习,直 到学完一个个单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自定学习步 调,自主进行反应,逐步达到总目标。
完 (2)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 型 代表人物:托尔曼(E.C.Tolman) - A.认知-目的说的基本内容 顿 a)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待的获得 悟 b)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 说 (3)早期认知学习理论的启示
知
格式塔学习理论强调整体观和知识经验的组织作用,关切知觉和认知的过程。这对S-R联结说而
构
界内部的反思至认知主义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展的直接原因。3、四大取向:激进建构主义、
主
社会建构主义、社会文化取向、信息加工建构主义。4、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学习观。(知识观
义
与学习观的内涵)
社 会 学 习 理 论
人
本
主
义 学
罗斯杰
习
理
论
1、①个人—环境—行为的交互作用(机制)模式是学习的基础。②学习是观察(认知)即以心 理表象或符号表示形式学习并存储在大脑中,而非强化的结果。③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④观 察学习的类型:学习分为学习与表现、参与性学习与代替性学习。⑤学习动机氛围直接强化、 代替强化和自我强化。2、观察学习过程模式:观察学习包括观察与模仿两个过程,而个体在学 习中自身信念、自我知觉和期望(上观因素)对社会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又称社会认知理论。3 、榜样的现实特点:真实的示范、符号性示范、内隐的示范、创造性示范。4、示范过程包括三 个阶段: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确认核实的榜样;建立行为的价值功能,增强学生对教育内容的 注意与预测行为能否成功,引导学习者认知和动作再造过程,将观察到的行为变成视觉意象的 符号,以进一步在内心示范与迁移。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行为模式。
学生自我调节与自我效能的培养
03
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效能,帮助学生更好
地习得新的行为模式。
05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挑战与展望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局限性
机械性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反应的联结,过于机械化和简单化, 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和情感因素。
忽视个体差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外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但忽略了学习者的 个体差异,如兴趣、动机、性格等。
03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原理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一种学习过程,其中行为的结果直接影响该行为的未来发生频率。 它强调行为和结果之间的联系,认为行为的结果可以塑造和改变行为。
奖励和惩罚是操作性条件反射中的关键要素,它们可以增强或削弱行为的发生。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实验研究
经典实验
巴浦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实 验,证明了在特定刺激下可以建 立新的条件反射。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自我调节和自我效能的增强,可以习 得新的行为模式。
社会学习理论的实验研究
01
动物行为实验
研究者通过动物行为实验来验证社会学习理论的原理,例如观察猴子的
模仿行为和强化机制。
02
人类行为实验
研究者通过人类行为实验来验证社会学习理论的原理,例如观察儿童模
仿父母的行为和受到的强化。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在教育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减少不良行为 等方面。
通过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和奖惩机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条件反射,提高学 习效果。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使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来帮助学生克服对某些学科或任务的恐惧或 焦虑,通过将该任务与积极的情绪或结果相关联,帮助学生建立对该任务的条件反应。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一、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定义为行为的改变,并强调通过刺激-响应机制来塑造行为。
重点研究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
2.认知学习理论:将学习定义为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并强调对信息的加工和理解。
重点研究注意力、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
3.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注重观察学习和模仿。
重点研究观察学习、模型角色和自我效能。
二、发展心理学1.认知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主要代表人物为皮亚杰和维果茨基。
重点研究儿童的感知、注意力、记忆和思维发展。
2.社会发展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代表人物为维果茨基和布鲁纳。
重点研究社会化和情感发展。
3.个体差异与发展理论:关注个体差异对发展的影响,主要代表人物为贝洛斯基和埃里克森。
重点研究个体差异、身份认同和学业决策。
三、学习策略1.组织与选择策略:帮助学生将学习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结构,并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方法。
2.目标与计划策略:帮助学生设定学习目标,并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策略。
3.监控与调节策略:帮助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并采取积极的反馈和评价机制。
四、教学评估与测验1.教学评估:通过观察、记录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改进教学过程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测验与评测:使用测验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量化评价,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效果。
五、学习障碍与特殊教育1.学习障碍:指学生在一些学科领域或学习方面存在明显困难的情况,可能是由认知、语言、学习和情绪等方面的问题所导致。
2.特殊教育:为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支持,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六、情绪与动机1.情绪与学习:情绪对学习有重要影响,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创设积极的情绪氛围。
2.动机与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行为的重要驱动力,教育者应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提供适当的自主学习机会。
教育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思考
教育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思考引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学原理与方法的学科。
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行为主义理论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人类行为是通过外部刺激和反应机制来形成的,而教育心理学则关注如何利用行为主义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实践应用以及争议等方面进行探讨。
1. 行为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界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对于行为的形成和改变起着决定性作用。
其核心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1 条件反射和联想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行为主要通过条件反射和联想机制来形成。
人们在重复某一行为的过程中,会将刺激和反应建立起一种联想关系,从而形成特定的行为模式。
1.2 奖励与惩罚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奖励可以增加一种行为的出现频率,而惩罚则可以减少一种行为的出现频率。
通过给予奖励或者惩罚,可以塑造和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
1.3 环境的重要性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环境对于行为的塑造和改变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周围环境的刺激和影响,因此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教育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
2. 行为主义理论的实践应用行为主义理论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应用方面:2.1 教学设计行为主义理论为教师提供了制定教学设计的重要理论指导。
教师可以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清晰的行为表现标准,激励学生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来达到这些目标。
2.2 教学方法行为主义理论为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例如,刺激反应教学法就是一种典型的行为主义教学方法,通过给予刺激引导学生做出特定的反应,从而实现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
2.3 学习评价行为主义理论对于学习评价也有很大的影响。
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评价方法主要是基于记忆和机械重复,如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
但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因此评价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教育心理学)第四讲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三)
2
受控的心态
一些人可能特别觉得他们所处的环境受到了控制,即使实际上不是这样,他们也会表 现出一种宿命论,这很可能会干扰他们的学习。
3
固定心态
部分人会认为自己的能力是一个固定数量的事情,因此当他们做错事时,他们会表现 出比较消极的情绪和行为。
4
简洁心态
拥有一个简单且明确的想法,会表现出更好的沟通、代表更有逻辑的想法、以及向他 人提供更有价值的建议。
(教育心理学)第四讲行为 主义学习理论(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探究各种奖励、惩罚、条件反射以及不良行为背后的因素, 并介绍不同行为改变正弦波实验
Skinner利用条件反射,让 鸽子通过敲击拨片来获得 食物,跟进在积极地认知 条件下的刺激-反应 (S-R) 连接。
帕夫洛夫的研究
3 心理治疗的基础
行为治疗的基础在于给予患者明确的反馈,组织治疗过程的学习和应用,而患者的角色 则是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行为方式并探索新的替代方式。
行为主义的研究实际应用
心理治疗学
该方法通常是基于行为主义和 认知行为主义的理论,由训练 有素的临床心理学家或治疗师 来帮助患者克服各种不良行为 或问题。
教育心理学
奖励、惩罚和行为改变
1 奖赏与严惩的应用
奖励和惩罚可以激励人行为的改变。对于人们想要改变的行为,应该增加奖励,但同时 要想办法减弱惩罚,同时为了不断提高奖赏效率,需要不时的调整奖赏的内容和方式。
2 行为改变的方法
人们可以通过自我暗示、自我养育、在真实反馈的基础上进行认知重构等方法,帮助自 己改变不良行为。
在教育领域,行为主义理论可 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应有的 鼓励机制和教学计划,以增强 学生的学习成效。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者通常利用行为主义 思想来了解员工行为的本质, 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相关的绩 效指标来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热 情,以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
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
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来说,掌握一些关键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教育心理学中必背的重要知识点。
一、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强调学习是通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形成的。
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如巴甫洛夫的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以及操作性条件反射,如斯金纳箱中的白鼠通过按压杠杆获得食物,都揭示了行为是如何通过强化和惩罚来塑造的。
在教育中,及时的反馈和奖励可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关注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如感知、注意、记忆和思维。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识的意义。
学习者不是简单地接受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解释。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关注学习者的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
罗杰斯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强调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自由的,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的类型内部动机是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如对知识的好奇心、兴趣等。
外部动机则是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如奖励、表扬等。
在教育中,应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同时合理利用外部动机来促进学习。
2、学习动机的激发设置合理的目标,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及时反馈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开展竞赛和合作学习,增强学习的动力。
三、知识的学习1、知识的类型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如事实、概念、原理等。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人类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
它对于教育工作者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优化教学方法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的整理。
一、学生的心理发展(一)认知发展理论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儿童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世界,逐渐获得客体永久性。
前运算阶段(2-7 岁):儿童开始使用符号和语言来表征事物,但思维具有自我中心、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等特点。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儿童能够进行具体的逻辑推理,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形式运算阶段(11 岁及以上):儿童能够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假设演绎推理。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与成人和更有能力的同伴的互动中实现的。
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即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二)人格发展理论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着特定的心理社会冲突,如婴儿期的信任对不信任、儿童早期的自主对羞怯和怀疑等。
成功解决每个阶段的冲突有助于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否则可能导致消极的人格品质。
(三)社会性发展1、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对儿童的社会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受欢迎的儿童通常具有友好、合作、善于交往等特点;被拒绝的儿童可能表现出攻击性、退缩等行为。
2、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儿童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父母的教养方式(权威型、专制型、放纵型和忽视型)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巴甫洛夫的实验揭示了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即无条件刺激与中性刺激多次结合后,中性刺激能够引起条件反应。
泛化和分化是经典性条件作用的重要概念,泛化是指对相似的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流派——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教育⼼理学】学习理论流派——⾏为主义学习理论⼀般学习理论---⾏为主义(⼀)⾏为主义:⾏为主义学习理论⼜称“刺激—反应”理论,⾏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直接的联接叫做强化。
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强化来建⽴刺激与反应直接的联结。
(⼆)对于教师教学的意义:教师要掌握塑造和矫正学⽣⾏为的基本⽅法,为学⽣创造⼀种环境强化学⽣的合适⾏为,通过“刺激——反应”的联接与递进,促进学⽣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三)⾏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经典案例:(1)桑代克——试误说:实验,猫开迷笼取⾷实验。
1.观点:学习是盲⽬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即试误说。
通过不断的尝试,出现错误的次数在不断的降低。
2.实验:饿猫开笼取⾷物3.学习的三⼤定律(1)准备律:所有的学习之前要有预备和准备。
作为教师不能搞突袭,应该让学⽣提前预习。
(2)练习律:学习需要⼤量的练习。
作为教师应该给学⽣提供⼤量的练习机会,让学⽣在练习中不断的获得知识。
(3)效果律:强调反馈。
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地给学⽣反馈意见,降低学⽣出现错误的频率,(eg:画线实验)。
4 .桑代克学习理论的教学意义准备律指导教师激发学⽣的学习动机,帮助其获得准备状态。
练习律指导教师对所有学⽣进⾏⼤量的重复练习和操作。
效果律指导教师对希望保留的⾏为给予奖励以维持联结,奖励不仅限于物质上的。
(2)巴普洛夫——经典条件作⽤论1.观点:学习是学⽣学习⽣活中形成的⼀种条件反射。
2.实验:狗进⾷摇铃铛。
3.第⼀信号系统: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eg:看梅⽣津);第⼆信号系统: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为中介的条件刺激(eg:望梅⽌渴)。
4.获得和消退: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条件刺激(如⾷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的过程。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没有⽆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教育心理学四大学习理论-行为认知建构人本主义
教育心理学四大学习理论——行为vs认知vs建构vs人本一、考情分析教师招聘考试中,一般学习理论考试频率较高,属于内容较多、杂乱,而且有点难度的知识。
考查的形式以识记性和理解性的客观题为主。
因此我们在记忆中,不仅要通过梳理知识,把握细节,同时要能够借助例子理解知识,在做题中能够更加灵活、游刃有余。
下面我们将对这部分知识以表格、知识点的形式,让大家能够更全面了解,并通过这些点去搭建框架,加之一些题目练习,在今后做一些学习理论流派选择的时候能把握关键点,迅速、正确做出选择。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考点梳理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
学习理论主要有:行为(联结)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首先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这里我们需要把握的是行为主义的学习实质,以及人物、理论名称及有关理论的匹配。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行为主义强调的就是对学生外显行为的塑造和矫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是教学的控制者,而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其次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我们同样是需要从这三个方面把握。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认知主义强调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的变化,它强调的是外部环境及学习者个人原有认知结构一起的影响,但更偏重于客观因素,强调单纯的知识获得。
因此教师是组织者、知识的传授者、指导者,甚至有可能是灌输者(机械学习),而学生就是知识的接收者(有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第三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也是把握的重点,除客观题外,我们也需要注意主观题:论述、案例分析的把握。
建构主义同样是以学生为中心,它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自主生成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在知识观上,认为知识是动态的,在教学中有诸多的应用,如: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
在教师角色上,建构主义强调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着、支持者。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要理论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重要理论引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们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对于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教育心理学中几个重要的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并探讨其在教师招聘过程中的应用。
一、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将学习视为一种行为的改变过程,强调外部刺激与响应之间的关系。
在教育中,行为主义理论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
行为主义理论对教师招聘过程的影响在于,选拔具备良好激励和引导能力的候选人,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二、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认知活动,个体通过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来拓展认知能力。
在教育中,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在教师招聘中,需要寻找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候选人,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认知能力。
三、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和学习是通过与社会和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发展的。
在教育中,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学生在社会互动中的学习和发展。
在教师招聘过程中,需要选拔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的候选人,能够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四、综合应用教师招聘过程中,除了以上介绍的理论外,还需要考虑候选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方面的能力。
综合应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教育机构可以制定针对性的面试和评价指标,以确保选出具备良好教育心理学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教师。
结论:教育心理学作为教师招聘过程中的重要理论基础,对选拔和培养合格教师具有重要意义。
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等理论的综合应用,可以为教育机构提供有力的参考,确保选出最适合的教师候选人。
同时,教师也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发展,提高自身的教育心理学素养,以更好地适应教育环境的变化和挑战。
《教育心理学》课件——第二章--第一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每次)坐端正 喜欢帮忙 (下次)有礼貌 勤劳(爱做家务) 懒惰(不爱干活) 不敢上课说话 不敢说脏话
(二)应用强化时应注意
●1.强化前提是有机体的需要。 ●2.强化物的选择。 ●3.强化的程序。 ●4.强化的技术。
1.强化前提是有机体的需要。
强化是指利用强化物增强个体行为反应的过程。 强化物就是增加反应可能性的任何刺激。
二、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 应(S-R)联结,这种联结是 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而自动形 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 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 的反应最终形成。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 “饿猫出迷笼”
“试误说
1+2=4 1+2=2 1+2=3
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箱
斯金纳认为:操作反应之 后所得到的食物刺激是决 定反应能否建立的关键。 能够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 称为强化物。
第二章 学习理论
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二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第四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经典行为主义 巴甫洛夫的条件作用理论
• 新行为主义 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巴甫洛夫的条的条件作用理论
2.强化物的选择。
根据效果的不同,可以分为强化和惩罚, 强化是鼓励孩子再次出现某个行为。 惩罚则是希望某个行为不再出现。
正强化
● 正强化:通过某种正性刺激(正强化物),使个体某种良好反应概率增加。 就是孩子出现某个行为之后给予的是奖励,是为了鼓励该行为再次出现。
● 正强化——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1)社会性强化:给幼儿传达情感、关注或认可。
铃声-(没有肉)-不流口水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旨在揭示教育活动中的心理机制,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科学原理。
下面将介绍一些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学习的过程、机制和规律。
其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影响,认为学习是一种对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认知学习理论则强调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重视学习者的认知活动和思维过程。
二、记忆与遗忘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而遗忘是记忆的敌人。
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记忆的强度和持久性受到信息的重复、编码深度和意义的影响。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教育者应该设计合理的复习计划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三、动机与情感
动机和情感是影响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
动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达成学习目标;情感则影响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教育者需要了解学生的动机和情感需求,设计符合其特点的教学活动和环境。
四、教学方法与评价
基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逐渐多样化和个性化。
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和需求,教育者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目标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案,同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
总结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涉及广泛,包括学习理论、记忆与遗忘、动机与情感、教学方法与评价等方面。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教育心理学的核心知识点,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
希望本文介绍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能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教育心理学原理与方法
教育心理学原理与方法1. 简介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教育环境中的学习、发展和适应过程的科学。
它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以及教师如何利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来指导教育实践。
本文将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2. 学习理论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可观察行为改变,强调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增强或抑制特定行为。
- 经典条件作用:巴甫洛夫的狗铃实验 - 操作条件作用:斯金纳的箱子实验2.2 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内部过程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包括注意力、记忆、思考等。
- 社会认知理论:薛亚雄提出了重要概念"观察型模仿",认为个体可以通过观察他人来获得新知识和技能。
- 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倡学生在学习中积极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通过图像和音乐来加深记忆。
3. 发展心理学3.1 儿童发展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在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 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 主题:学前教育、语言发展、性别和身份认同等3.2 青少年发展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关注青春期个体在身体、情感、认知上的变化以及他们面临的挑战。
- 标志性事件:身心成熟、社交关系变动、职业规划等 - 心理需求:自我认同、自尊心和适应能力等的培养4. 学业与职业咨询学业和职业咨询帮助个体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来做出教育和职业决策。
- 兴趣测试:Holland兴趣模型 - 能力评估:智力测验,例如WISC-V - 职业规划:介绍常见的职业咨询方法和资源5. 教育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中,以下是一些例子:- 教学策略:适应不同学习风格的教学方法 - 教师评估:利用心理测量工具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评估 - 学校辅导:提供个别或小组辅导服务以解决学生的情绪、行为或学习问题结论教育心理学原理与方法对于了解个体在教育环境中的行为和发展过程至关重要。
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和心理特点的学科,它将心理学的原理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学习的本质,提高教育的效果。
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学习的过程、机制以及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早期的学习理论之一,它认为学习是一种行为的变化,是通过外界的刺激和反应来完成的。
行为主义学派强调环境对学习的影响,主张以激励和奖励来引导学习行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他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他认为,人的行为是在环境的刺激下产生的,只要通过适当的激励和奖励来引导行为,就能够培养和巩固学习。
这一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中,例如通过奖励和惩罚来调节学生的行为。
二、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强调个体自身的认知过程对学习的影响。
它认为学习是通过思考、理解和整理信息来建构知识结构的过程。
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和瓦伊格茨基(Lev Vygotsky)。
皮亚杰主张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探索的过程,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适应来塑造知识。
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将人的认知能力划分为感知、运算和运用等阶段。
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瓦伊格茨基则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的重要性,他提出了区域发展理论。
他认为,学习是社会互动和文化传承的过程,个体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逐渐习得社会共享的符号系统和知识结构。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对行为主义和认知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建构的结果。
学习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对世界的理解和主动构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瑞士心理学家布鲁纳(Jerome Bruner)。
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他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实践和探索来发现知识,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
《教育心理学》课件 第四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三、学习理论的发展
心理学家们在探讨学习的规律过程中,由于其哲学基 础、学科背景的不同,研究手段不同,自然地形成了对学习 的各种不同观点。这些不同观点构成了不同的学习理论流派, 彼此存在着争论和歧见。例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 是因环境而导致的行为的改变;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 个体头脑中认知结构的改变,是对外部刺激的意义的理解和 建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类学习过程的一些情感因素、 动机因素、人际关系和沟通的作用;社会文化理论则强调社 会文化对学习的影响,学习是个体自我概念的变化等等。
不会表现出来的。外在强化或者学习者对即将出现的后果的高度相信会影响表现 而不是学习。 (三) 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
参与性学习(enactive learning)是通过实做并体验行动后果而进行的学 习,实际上就是做中学。替代性学习(vicarious learning)是通过观察人而进 行的学习。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一)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过程 操作性行为并不是由已知刺激引发的,而是由机体自发
的。例如,小孩子最初在幼儿园上课时会吹口哨、站起来以 及扔玩具等。 1.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形成
将饥饿的白鼠置于箱内,在这种缺乏明显的无条件食物刺激环境中, 白鼠偶然踏上操纵杆,供丸装置自动送落一粒食丸。白鼠经过几次尝试 后,就会不断按压杠杆,直到吃饱为止。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一)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过程 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消退和维持
消退(extinction)指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某一个 行为。维持(maintenance)就是行为的保持。 3.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分化和泛化
先前刺激(antecedent stimuli)指行为之前的事件。 分化(discrimination)就是知觉到先前刺激的差异并对这 种差异做出反应。泛化(generalization)是指将所习得的 行为、技能或概念从一个情境移到另一个情境中。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协同活动的过程,其中包含着复杂多样的心理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感知、理解、记忆等,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个性、动机等,这些直接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因此,教师应该了解教育过程当中的诸多心理因素,并对其发展规律充分认识,使教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有: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但在短短40年间,经过研究和发展,该理论对我国教育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又一理论基石。
目前,就学习理论而言,教育心理学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流派: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
1.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将学习看作是个体外显行为的改变的过程,对学习时个体内在心理是否改变一般不予解释;而个体外显行为的改变主要显示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这一理论包括三个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1)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就是形成联结,个体所学到的就是一连串刺激到反应联结的过程;所有的学习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通过尝试一系列错误而达到的;只有在原先的学习情境与新的学习情境有相同要素时,原先的学习才有可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之中。
(2)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斯金纳认为存在两种类型的行为即应答性行为(respondents)和操作性行为(operants)。
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行为或反应;操作性行为,则是由有机体自身发出的行为或反应。
而学习就是一种操作性行为,斯金纳认为强化的程度越高,则学习的效果就会越强。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学习过程中行为、环境和个人三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它们构成三角互动的关系。
学习的产生来源于观察和模仿。
班杜拉还提出“自我效能”这一概念,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的完成某项任务的主观判断、评价和信念。
自我效能越高,完成任务的可能性则越大。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者主张将学习看作是个体对事物经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所学到的是思维方式,即认知结构,在学习情境中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结构去认识、辨别和理解各个刺激之间的关系,增加自己的经验,从而扩大和提升自己的认知结构,学习的产生是内发的、主动的和整体性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人类学习的本质 班杜拉将学习分为直接经验学习和观察学习两种形式。 直接经验的学习是个体对刺激做出反应并受到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其学习模式是刺激-反应-强化;离开 学习者本身的经验及其所受到的强化,学习就不能产生。 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应对外在刺激时的反应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的完成学习的过程。 观察学习的过程 1、注意过程:对榜样的知觉。观察者将其心理资源,如感觉、知觉等集中于榜样事件,它决定了选择什么 样的信息作为观察对象及其从中获取什么信息,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 2、保持过程:信息的存储。观察者将获得的信息以符号表征的方式储存于记忆中。
谢谢观看
பைடு நூலகம் 概念
概念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 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 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 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心理学流派
01 概念
03 斯金纳 05 桑代克
目录
02 华生 04 班杜拉
基本信息
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一、引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和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的应用科学。
它涉及学习理论、学习者特征、教学方法、评估与评价等多个方面。
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习理论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经典条件作用:由巴甫洛夫提出,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联。
- 操作条件作用:由斯金纳提出,侧重于强化和惩罚在行为形成中的作用。
-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提出,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的重要性。
2. 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提出,认为学习是个体认知结构发展的过程。
- 信息加工理论:强调知识在大脑中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过程。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互动和社会文化参与来构建自己的理解。
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内在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
三、学习者特征1. 认知特征- 智力水平:影响学习者处理信息的速度和效率。
- 学习风格:不同学习者偏好不同的信息呈现方式,如视觉、听觉或动觉。
- 先验知识: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有重要影响。
2. 情感特征- 自我效能感:学习者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
- 动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对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和成效有显著影响。
- 情绪状态:情绪波动可能影响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和学习效果。
3. 社会文化背景- 文化价值观: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可能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动机。
- 社会支持:家庭、同伴和社区的支持对学习者的学业成就有积极作用。
四、教学方法1. 直接教学- 教师主导,系统传授知识,适用于需要掌握特定技能或知识点的情况。
2. 探究式学习- 学习者通过提问、探索和研究来主动构建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 学习者在小组内协作,通过交流和讨论共同完成任务,促进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
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学习理论主要分为两大理论体系:学习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把学习看作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建立(S-R),是尝试错误的过程(试误)。
代表人物是桑代克和斯金纳。
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对情境的理解或顿悟,是认知结构的变化。
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两大理论体系有接近的趋势。
如加涅的累积学习论(Theory Of Accumulative Learning)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被认为是对两大理论的兼容并蓄。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诞生于20世纪初,它是在反对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И.П.Павлов,1849—1936)、桑代克、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班杜拉(A.Bandura,1925—)等。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可以用公式S—R来表示,其中S表示来自于外界的刺激,R表示个体接受刺激后的行为反应。
他们认为个体在不断接受特定的外界刺激后,就可能形成与这种刺激相适应的行为表现,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S—R联结的学习行为,即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建立了联系。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与有机体生存有关的行为的研究,注意有机体在环境中的适应行为,重视环境的作用”。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用狗作为实验对象,提出了广为人知的条件反射。
(1)保持与消退。
巴甫洛夫发现,在动物建立条件反射后继续让铃声与无条件刺激(食物)同时呈现,狗的条件反射行为(唾液分泌)会持续地保持下去。
但当多次伴随条件刺激物(铃声)的出现而没有相应的食物时,则狗的唾液分泌量会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而自行减少,这便是反应的消退。
教学中,有时教师及时的表扬会促进学生暂时形成某一良好的行为,但如果过了一些时候,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没有再得到教师的表扬,这一行为很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
• 观察学习的过程 • 《水浒传》电视剧的播放与一些少年的模
仿; • 《英雄本色》和《上海滩》中的周润发的
形象与大众的模范(墨镜,黑色风衣等 等); • 《花样年华》公后掀起旗袍的热买……
操作性条件作用
• 第一,任何反应如果紧随强化刺激, 该反应具有重复出现的趋向;
• 第二,任何能够提高操作反应率的刺 激都是强化刺激。
2. 强化
• 强化是指能够增强反应率的后果。对 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
普雷马克原则
• 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 效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 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 动。
惩罚的使用
5 程序教学与行为矫正
• 程序教学: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
自学的一种方法。课程总目标→单元→小步子。
• 行为的塑造:实际运用,动物园。
• 运用消退消除儿童不良行为。
• 教学中的做法:正强化→塑造良性行为;
•
不予强化→消除积极行为
慎用惩罚
(三)对教育的影响
第一,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技术。 第二,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表述方式。 第三,行为的改变。 第四,对行为的自我调节或管理。
• 区别于其他行为主义:只研究人,外显和内 在认知都重视,更研究个体在团体情境中的 社会行为;
• 社会学习和社会认知论: P 身教胜于言教
B
P:个人 B:行为
E E:环境
一、社会认知理论
三个假设: • 个体、行为和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 学习与表现是不能等同的 • 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与替代性学习。
第四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张丽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LOGO
学习单元1 学习及其理论发展
一、学习的界定 (一)概念 • 学习是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
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二)特点
1. 学习是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引起心理和行为 的变化。
– 本能、疲劳、适应和成熟
2. 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
– 即时的 – 延迟的(行为潜能或思维)
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
注意过程
榜样作用的刺激
保持 过程
动作 再现
动机 过程
榜 样 的 事
独特性 情感诱发力
复杂性 流行性 功能性价值 观察者的特征
符号编码 认知组织 符号预演 动作预演
体能 从属反应 的有效性 对再现的 自我观察 精确的
匹 外部强化 配 替代强化 的 自我强化 行
为
件
感觉能力
自我反馈
情绪唤起水平
鸡如何学会“跳舞”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 习惯的养成和刺激与反应的条件化, 两者没有什么不同
• 行为主义的创立者 • 1913,《一个行为主
义者眼中的心理学》
华生其人
• 父亲酗酒,13岁不良少年,曾因打架而而被 拘留,15岁读大学改过自新,在化学实验室 打工赚取学费;
• 后曾在芝加哥大学心理系管理白鼠,周薪两 元,但开始观察动物学习;
3. 学习总是要通过操作表现出来的,但学习与操 作表现不能等同,学习的表现有时多于学习本身, 有时少于学习本身
4. 产生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有时是有意识 的,有时是无意识的。
• 内隐学习:自己没有意识到学习的发生 • 外显学习:意识到学习的发生
二、学习的分类
(一) 学习结果分类 言语信息学习 智力技能学习 认知策略的学习 态度的学习 动作技能的学习
1.格式塔 • 强调人类学习与动物不同、认知结构、创
造性等,这些都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奠定了 基础 2. 20世纪60年代的分化 • 认知主义,即信息加工论,将人脑比拟为 电脑,探讨人的信息加工过程; • 新结构主义,即建构主义
3.意义学习与发现学习 • 奥苏贝尔: • 布鲁纳:
4.建构主义 • 强调知识的发展是通过个体或社会建构而
第四单元 社会学习理论
对传统行为主义的批评 • 为什么儿童会突然表现出新的行为 • 儿童为什么能够进行有选择的模仿
新行为主义者——班杜拉
• 观察学习——榜样的作用
班杜拉
人为什么会犯罪也是同样的道理
班杜拉其人ຫໍສະໝຸດ • 大学期间深受米勒和多拉德的《社会学习与 模仿》一书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会学 习论;
• 首先让儿童看到电影中的成年男子的攻击性 行为。影片结束后:
• (1)让儿童看到成人榜样被表扬; • (2)让儿童看到成人榜样受批评; • (3)儿童看到成人榜样的行为既不受奖也
不受罚; • 3组儿童都带到一间游戏室,里面有成人榜
样攻击过的对象。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结果:榜样受奖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多, 榜样受罚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少,控制 组居中。
知觉定势
以往的强化
对教育的启示
1. 教学内容中的新操作技能可以通过 观察学习来习得
2. 教师的言行具有榜样作用 3. 学生习得行为的表现需要适宜的环
境 4. 教师的学习热情和态度将感染学生
• 世界百位心理学家第一名,获得的荣誉在心 理学界举世无双。
斯金纳箱(原理图)
• 视频 4.2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实验
1 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
▲行为的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引起的,是不随
意的反射性反应,又称引发反应。
▲操作性行为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
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又称为自发反 应。 ▲经典性条件反射研究应答性行为,操作性 条件反射研究操作性行为。
第二单元 经典性条件作用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
巴甫洛夫其人
• 牧师家庭,11个子女中之长子,负责个性; • 专心学术,不注意生活细节,与妻子约法三
章,互不干涉,不饮酒,不打牌,不应酬; • 70岁以后仍然乘电车上班; • 1904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 • 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
人物之一。
基于狗的实验
• 视频 4.1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狗的消化研究
• 见到实验助手→听到脚步→提前 分泌→引起巴甫洛夫的兴趣(偶 然?必然?科学发现)
几个重要概念
• 消退 • 自然恢复 • 泛化 • 分化 • 第一信号系统 • 第二信号系统
生活中的经典性条件作用
• 广告中(香车美女) • 成语中(望梅,画饼)……
• 消退:有机体作出以前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
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这一反应在今后发生的概 率便会降低。无强化,减少不良行为的好方法。
• 惩罚: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 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惩罚,
• I型惩罚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反 应频率;
• Ⅱ型惩罚通过消除愉快刺激来降低反 应频率。
娃也会拳打脚踢。
• 说明:成人榜样
对儿童行为有明显
影响,儿童可以通
过观察成人榜样的 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班杜拉的经典实验
2 研究延伸: • 想了解的问题: • (1)榜样攻击性行为的奖惩后果是否影响
儿童攻击性行为表现; • (2)儿童是否能不管榜样攻击性行为的奖
惩后果而习得攻击性行为。
实验设计:儿童分3组
• 吃完一碗饭就可以看动画片
强化程序
• 强化出现的时机和频率
– 连续强化程序 – 断续强化程序
强 化 的 分 类
人们为何喜欢赌博?
3 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 逃避条件作用:厌恶刺激下的有机体的反 应是逃避厌恶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则该 反应在有机体以后类似情境中的发生的概 率增加——摆脱痛苦;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斯金纳(1904—1990)
• 学习实质是一种反应概
率的变化,而强化是增 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斯金纳其人
• 书香世家,青少年期喜欢动物,曾因观看鸽 子表演而激发以后对动物学习试验兴趣;
• 弃文从心,将心理学思想普及化,全美畅销 小说《沃尔登第二》和《超越自由和尊严》
• 一生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高度热忱和使命感, 被诊断为白血病以后仍然奋力不懈地从事思 考和写作;
华生的恐惧形成实验
基本观点
• 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 建立条件作用的过程。
• 人出生时只有几个反射和情绪反应, 所有其他行为都通过条件作用形成。
第三单元 操作性条件作用
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 • 饿猫打开迷笼实验
•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 这种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 自动形成的,不需要以观念为中介。
激起
(四)人本主义学习论的发展脉络
1.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
• 一方面反对行为主义不重视人类本身特征;另一 方面也指出,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入口结构,但 也忽视了人类情感、价值,态度等方面对学习的 影响。
• 个人应该决定他们自己的行为;学习应该包括新
信息的获得和个人对信息的个人化。
•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3.罗杰斯:强调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
• 博士论文题目即《动物的教育》(25岁) • 是因家庭婚变(与女研究助理恋情)而导致
其由学术巅峰跌入谷底的传奇人物;
华生的名言
•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设置的 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么,任意挑 选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能、爱好、 性格和神经类型等种种因素如何,我 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 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 乃至乞丐和盗贼。”
• 说明:榜样攻击性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 童是否自发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
进一步实验——真理求索
• 是否意味着榜样受奖组比榜样受罚组的 儿童习得了更多的攻击性行为呢?
• 让上述3组儿童看完电影后回到游戏室 时,以提供糖果为奖励,要求儿童尽可 能地回忆榜样的行为并付诸行动。结果 发现,3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水平几乎 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