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观察与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观察与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观察与反思引言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
课堂是语文教学实施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课堂中进行观察与反思,能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供更好的教育质量。
课堂观察的重要性课堂观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理解程度、学习习惯等,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堂观察的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观察学生是否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是否对学习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通过观察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判断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吸引学生,是否需要进行改进和调整。
学生的学习状态:观察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表现,以便教师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引导和调整。
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助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和节奏。
学生的思维方式: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方式,如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通过观察学生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正确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的学习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答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以便教师进行阶段性的评估和反馈。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可以判断学生的学习程度,进一步指导学生的学习进展。
课堂观察的方法直接观察: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面部表情、注意力集中情况等,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
个别交谈:在课堂空闲时间,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短暂交谈,了解学生的学习心态、困惑和需求等,为后续的教学调整提供参考。
学生作业和评价反馈: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和给予评价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反应,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和辅导。
课堂观察与反思的关系课堂观察是收集信息和了解学生情况的手段,而反思则是对观察所得信息的分析、思考和总结。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问题、找到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察与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察与分析利用资源,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
并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课程资源来组织教学。
应用了多媒体教学资源。
对于多媒体资源教师有较清晰的认识,不搞形式主义,一定要能真正服务教学才用.教师更多的是重视学生和教师自身的资源的开发。
把握了“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课程理念。
虽然有些教材内容单调,可老师能以学生活动为支撑,在教学组织中,教师的角色正在努力转化。
老师在了解、指导学生的探索活动中,经常用商量的口吻与学生们交流。
上课中教师出示问题后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自己解决吗?教师尽量变数学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启发者、学习的引导者。
体现出关怀、尊重、信任。
每位教师都采取了创设情境、演示、任务驱动、讨论、师生互动等5种以上教学策略,旨在以多样的教学形式组织教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是比较认可的.知识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执教老师对学生经常进行激励评价。
我们看不到对学生的否定,更没有批评,激励性的语言随处可见:“你真棒”“你太聪明了”“老师接受你的意见”“看谁(哪组)做的快”等等;教师还注意检查学生学习的掌握情况,进行有效评价。
注意照顾面,兼顾全体学生学习差异,力争让所有学生都能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认识。
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我们都能清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反思缺乏深度。
要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正面反思,即寻找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教学行为,通过反思将其提升到理性高度,充分展示它的闪光点,可以思考:成功的教学行为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生的?背后支撑它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提供的教学策略是什么?成功行为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二,负面反思,即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或缺失,并把它提升到理性高度作归因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与教学反思的应用研究
课程篇小学语文课堂观察与教学反思的应用研究王岩(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江苏苏州)在新课改影响下,教学反思、课堂观察受到了更多重视,它对教学的效率及质量增长十分有益。
在语文课堂中,要保障课堂质量,对课堂的观察,对教学的定期反思都十分关键。
在教学时,各类问题都会对课堂带来影响,而教师的及时观察,可以帮其定位问题,再借助教学反思,为改进教学打好基础。
一、小学语文课堂观察与教学反思的应用意义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教学反思、课堂观察被更多教师关注,它有利于教学效率及质量的增长。
在课堂教学时,课堂观察、教学反思的定期进行,属于非常关键的工作,教育教学内的各类问题,都会让课堂教学受到影响,比如,教师素质、学校设施条件等,要提升教学的质量,那么教学反思、课堂观察便势在必行。
在语文课堂内,教师发挥着指导的关键作用。
而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也要确保课堂可以拥有正常秩序,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
课堂观察的进行,可以确保教师定位教学问题,找到教学策略的不足,而教学反思的应用,能基于课堂观察,探索教学问题的成因,并为教师指明改进教学的方向。
二、小学语文课堂观察与教学反思的应用策略(一)以课堂观察决定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教师面对教学反思,需要持以认真态度,以谨慎、严格的课堂观察作为反思基础。
课堂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阵地,教师教学策略的正确与否,各策略起到的效果及引导程度,都能在课堂中通过学生表现体现出来。
教师可以在观察课堂时,以课件展示、学生课堂表现作为观察点,详细记录在不同课堂环节内学生的表现。
以《曹冲称象》为例,在本节教学中,为让后续的教学反思可以发挥作用,教师可以对课堂活动进行详细观察。
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本文故事的阅读虽然具备一定趣味性,但生字会成为学生阅读的障碍,为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同名的动画短片,借助短片的播放,代替教师的朗读,让音画同步的趣味视频成为带领学生了解字音、了解故事的辅助力量。
而在学生跟随短片阅读文章时,教师便可以观察学生对短片的反应,了解短片对学生带来的吸引效果,当更多学生可以被吸引时,则表明此类教学方式效果较佳;当被吸引的学生少时,则表明此类方式不能起到较佳效果,或者说明教师选择的短片不符合学生喜好,这些内容,都可以被教师所记录,成为后续反思教学的关键点。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观察与反馈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观察与反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观察与反馈是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观察与反馈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课堂观察的意义课堂观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判断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及时发现问题和困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和辅导。
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二、课堂观察的方法1. 观察学生言行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例如,观察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情况、课堂表现和参与度等。
这些观察可以帮助教师识别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
2. 倾听学生的发言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并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
通过倾听学生的发言,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并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 分组合作观察通过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这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互动情况、角色分配和合作效果,从而对学生进行评估和反馈。
三、课堂观察的注意事项1.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进行课堂观察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习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观察和评估,并针对不同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辅导措施。
2. 及时反馈,促进学生发展课堂观察不仅是对学生的评估,还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激励性的言语或书面反馈来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提升。
3. 坚持长期观察,形成全面评价课堂观察应该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教师应该通过多次观察和反馈来形成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这样才能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有助于更准确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2024年小学语文听课心得体会(七篇)
2024年小学语文听课心得体会在____年度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热衷于以充满活力和热情的态度传授语文知识。
此期间,我得以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同时发掘他们的潜能和创新思维。
以下是我对教学的一些反思和体会,期望能对未来的教育工作有所助益。
1.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教授语文的过程中,我始终强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过系统性的课堂讲解、诵读经典文学作品和探讨国家重要事件,我旨在使学生充分认识并欣赏我国的优秀文化,从而提升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我邀请了不同背景的嘉宾进行分享,以多角度展现国家和民族的多元面貌。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使他们感受到国家的变迁与进步。
这样,我期望能培养出一批具有深厚爱国情怀的青少年。
2. 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在____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并创造条件让他们表达个人见解。
通过设计引人入胜的问题和话题,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
我推行小组合作项目,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互助精神。
这些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在语文课堂中,我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我支持学生阅读广泛,观察生活,并鼓励他们记录感受和想法。
通过提供启发性的素材,我激发学生对内容的深入思考,拓宽他们的想象力边界。
我还鼓励学生参与文学创作活动,如编写故事和剧本,以提升他们的写作技巧和创新能力。
4.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____年的教学中,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
我强调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导学生有效管理时间,实现高效学习。
我注重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通过组织演讲比赛和写作活动来锻炼他们。
我还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以增强他们的实践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____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历让我深刻体验到教育的深远影响和持续挑战。
作为教师,我将持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以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小学语文)
学员姓名
学员单位
观察时间段
观察对象
小学二年级语文
授课内容
《梅兰芳学艺》
观察点
教学过程客观描述
教学实施优缺分析
教学行为调整建议
一、课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
1、播放梅兰芳的旦角扮像照片,让学生猜图片中的人物是男性还是女性;
2、引出对梅兰芳的介绍;
3、进一步导出本文的主人公
1、优点是抓住重点字、词,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留给学生自己体会字词意义的时间不够;
应让学生先多读多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再进行启发,而不是直接向学生演示;
三、知识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掌握后的应用与展示(学生表达、展示的问题选择和活动组织)
1、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是因为什么?(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2、在学生理解“紧盯”、“注视”两个词的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上台表演;
3、让学生用面部表情表演“喜、怒、哀、惊”,体会文中“眼睛会说话了”的意思;
1、较好的联系课文内容,适时穿插关联词的应用;并让学生通过表演,把对关键词的理解表现出来;
3、学生练习的说话时间安排不充分;
学生在运用关联词说话的时候,安排的时间不充分,应多抽查几个同学;
四、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与调整(学生学习反馈的引导确定和教学调整)
1、提出“我觉得梅兰芳是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
2、通过讨论梅兰芳成功的经历,得出成功的秘诀是“勤学苦练”、“天才出于勤奋”等。
1、通过回答问题,从主人公的事迹中进行总结,并揭示课文的主题;
2、不足的是引伸不够
通过主人公的事迹,揭示了课文的主题,得出成功的秘诀,还应该再引伸一步,说说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该怎样去向主人公学习、该怎样去做。
小学语文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观课议课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在观课议课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学的艺术和学习的乐趣。
观课议课是一种有效的专业成长方式,通过观察优秀的教师的课堂教学,并与其他教师一起进行讨论和交流,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还能够开拓思路,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这次观课议课中,我深受启发,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认知有了新的提升,感悟颇多。
首先,在观察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优秀教师能够将丰富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观察到的教师课堂上充满了互动和对话,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充满了学习的氛围。
优秀的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其次,在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对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观察到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具,设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观察到的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了跨学科的内容,通过让学生进行阅读、写作、听说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同时,在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深刻认识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优秀的教师能够系统地设计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情,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实际的提高。
观察到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注重灵活性和多元化,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游戏、讨论、合作学习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趣和有效。
教师还注重教学的延伸和拓展,通过创设情境、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在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中,我加深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认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惑,这些困惑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体现出一种思考的深度。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并提出一些思考和解决的办法。
一、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困惑与思考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会面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记忆力差、阅读理解能力不强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困惑。
如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故事讲解、互动问答、情境模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爱好,设计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学习内容,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对于学生记忆力差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采用教学中的温故知新策略。
通过复习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使其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此外,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很重要,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参加课外阅读、引导他们做好总结等方式来促进学生记忆力的提升。
二、写作能力培养的困惑与思考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小学生的写作培养尤为关键。
然而,我们常常会面临学生写作能力不足、表达内容单一、篇章结构混乱等困扰。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注重写作的基础训练。
例如,通过练习素材的选择、构思写作的思路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导读优秀范文、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等方式,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好写作的技巧。
此外,组织写作交流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对于学生表达内容单一和篇章结构混乱的问题,我们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例如,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实文章内容;同时,通过教授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使其更具逻辑性和连贯性。
三、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困惑与思考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学生阅读习惯差、理解能力不强等原因,阅读教学常常遇到困惑。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与思考
批判与建设—小学语文课堂观察与思考阎宗学新一轮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春风扑面而来。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由于激发了兴趣,绝大多数学生爱学语文了;由于落实了读书实践,大多数学生真学语文了;由于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部分学生开始有个性地学语文了。
课堂上多了动感和鲜活,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还时有学生语惊四座的真知灼见。
但冷静思考一些课堂现象,我们看到了热闹、自主背后隐藏着的放纵、随意与浮躁,窥视到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不盲从起哄的同时,也应该来一点自我批判,这批判是思考,是审视,是立足于热爱的一种涅槃。
当然,破而不立是不行的,从破到立,从批判走向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幸福的过程。
探究:不要“冷落”了课本[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望月》一课前,请学生回家搜集有关月亮的诗、歌曲、神话传说、月亮的名称以及人类登月的探索。
上课伊始,她请学生展示交流搜集到的信息,我们发现学生手捧着一张张从网上下载的资料。
于是,课堂成了“月亮诗会“、月亮对歌”、“月亮神游”、“登月备忘录”……整节课教师和学生无暇顾及课本,师生倒也忙得不亦乐乎。
[分析]:课本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获取知识的工具。
教科书仍然是学生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载体。
可是不少教师却总是有意无意地挡住了这个窗口,甚至整节课也没有让学生翻过书,没有意识到必须让学生主动去接触、使用这个工具。
这样“学会学习”又从何谈起?任何学习都是一个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
也许有人会问:课本都让学生读了,还有什么可以“探究”的呢?其实探究学习并不排斥对文本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反很需要应用这种学习方式来扩充认知的背景,提高探究的起点。
“教材是个例子”,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
不应忽视对课文的研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论小学语文课堂的规训特征——对一节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的观察与思考
老 师并 不急 于 同答 “ 同学 们好 ” , 而 是 先 巡视
一
江荩 叙 种吨
活 巾 的 规 圳 行 为 的 性 质 和 意 义 应 该 成 为 教 育 者 的 关 注 点 之 一 ,
程 没 汁得也 很 紧凑 , 师 生 互 动 也 好 。 但 是 通 过 对
在 当 今 的 中小学 都 是 “ 主科 ” 老 师 当班 主 任 . 语 义 老师 兼班 主任 的 现象 最 为 突 出 ) 。 班 主 任 一 职 的
设 置 是 从 苏 联 沿 袭 过 来 的 , 带 有 浓 厚 的 行 政 色 彩 , 是 班 级 的管 理 者 、 组 织 者 和建 设者 , 闪 此 对 学
我 们 需 要 什 么样 的 教 育 具 有 启 发 意 义 。 关键 词 : 规训 ; 小 学语 文 课 堂 ; 教 育 意 义
| l
中 图分 类号 : G 6 2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l 6 7 3 — 9 0 9 4 ( 2 0 l 4 ) 0 2 — 0 0 5 9 — 0 5
在一 次 教 育考察 中 , 笔 者 听 了 N 市 的 一 所 小
学 一 年 级 的一 节 语 文 课 。这 节课 的内 容 是《 升 国
旗 》, 授 课 老 师 是 一 位 年 轻 的 女 教 师 。这 位 女 教 师 基 本 素质很 好 , 音 质很 美 , 教 态 落 落 大 方 。教 学 过
遍 , 一 边 说 “× × × , 站 好 !” , 看 到! 学 生 差 不 多
都 站好 了 , 她 才厉声 地说 : “ 坐 下 ” 关 于 仪式 的说 法 很多 , 所 有 的社 会 学 家都 一 致性 地 认 为是 典 型的规 训 手段 . . 孩 子 存 这 样 的 仪 式 中学 会 了什 么 是顺 从 、 什 么是 秩 序 、 什 么 是 权 威 。语 文 课 老 师 兼 这 个 班 的 班 主 任 ( 一股 情 况 下 ,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观察与记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观察与记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观察与记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学生的表现、反应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观察和记录,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观察与记录的意义以及实施方法进行探讨。
一、课堂观察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观察对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态度。
例如,教师可以观察学生是否主动思考问题,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辅导。
其次,观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可以帮助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适合的教学策略。
对于掌握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他们在课堂上对语文知识的表达和应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补救。
最后,课堂观察也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风格,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二、课堂观察的实施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观察和记录。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是否主动思考问题、是否积极回答问题,以及是否勤奋完成作业等。
这些观察可以通过口头交流和书面记录的方式进行。
其次,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
例如,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所教授的知识。
教师可以结合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等活动,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并及时做出指导。
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例如,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三、课堂记录的重要性课堂记录是进行课堂观察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记录学生的表现和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可以更加系统和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的教学调整和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与创造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与创造能力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不管学生今后是学文、学理还是学工,文字书写、表达能力都至关重要。
就是今后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写作能力依然是摆在首位的。
一、“三对关系”在承继中递进“观察、思考、表达、创造”四种能力,是借助习作教学这一载体进行培养,但又不能单单局限在课内每学期有限的习作教学上,而应将习作“修炼”成学生的自觉自愿行为,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在需求。
四种能力中,观察是基础,要求学生用眼、用耳等感官去观察世界与人间万物,在观察中锻炼自我的感官朝敏锐方向发展;思考是必要条件,单单观察只能停留在感官的短暂刺激上,除了感官参与,还有发动心灵介入,将观察所得进行“脑海过滤”——提炼、拓展、衍生出更高层次的体悟与收获来,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丰盈思想;表达是目的,习作教学就是要训练学生,产生“不吐不快”的习作冲动,在观察中有了思考,并且进行了多角度的思维活动,若不能马上把它捕捉下来,就会有转瞬即逝的可能,此时就需要用笔记录下来,形成表达的书面记载或备忘,再在适当的场合,以多样的方式,呈现表达的成果,可以交流、可以登载发表、可以发布在网络上供人点击阅读等。
创造是美好的愿景与努力追求的目标,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也都是鲜活且与众不同的,有了表达的欲望与行动后,习作教学还应有更高原的追求,那就是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模仿中有创新,不人云亦云,能相信自我,书写出富有创意的文字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转”,这是小学习作教学的至高目标,也是小学习作教学应孜孜以求的终极“梦想”。
由此可见,四种能力,三对关系中,在具体排序与能力推进上,既先后关联又递进上升,在承继中图发展。
二、“观察与思考能力”应以第一学段为主夯实第一学段定位为“写话”,在“写话”的学段目标中主要有三条——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任务。
然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思考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难题。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
一、情境启发法情境启发法是一种通过给出具体情境并提出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独立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示范演示等形式,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
学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自己探索、发现和解决。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一幅美丽的图画,并提问:“你能从这幅画中联想到什么?”此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构建属于自己的故事情节。
情境启发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立思维能力。
二、问题导向法问题导向法是一种通过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
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学习一篇文章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根据标题和图片,你猜测文章的内容会是什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推理和预测能力,猜测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问题导向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和求知欲,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的方法,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例如,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一个问题,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展开讨论并准备答案。
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倾听和交流自己的观点,从而激发出更多的思考和创意。
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法是一种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呈现思维过程的方法,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思考的内容。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或者纸上绘制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将想法和观点进行分类和整理。
例如,在学习一篇文章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文章的主题、观点和例证等要素绘制成思维导图。
通过画图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清思路,掌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思维导图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的个人观察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的个人观察
在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的过程中,我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总结。
以下是我个人的观察和体会:
教学内容
一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字、拼音、词语、句子和简单篇章等。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
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研究。
其中包括课堂讲解、课外阅读、游戏活动、小组合作等。
这些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学生表现
学生在一年级语文上册的研究中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研究能力。
他们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同时,他们也通过阅读和书写等方式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
教学环境
一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环境相对轻松和活跃。
教师注重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放松的环境中研究。
同时,教室内的教具和课外阅读材料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资源。
教学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评价。
除了常规的考试和作业外,教师还注重对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进行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进步情况。
以上是我对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的个人观察和总结。
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我认为采用简单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是非常有效的,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语文基础。
同时,教师的指导和评价也对学生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课堂问答,应基于儿童特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答题状况的观察与思考
如何正确地掌握课 堂提 问的“ ” 度 呢?有位教育家 说得好 : 要把知识 的果子放在 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 着 的位置 。这个 比喻生 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 : 课堂提 问 既不能让学生 高不 可攀 ,也 不能让 学生唾手可得 , 而 应让学 生 “ 跳一跳 ” ——开动 大脑积极 思维后获得 正 确 的结论 。如 在教学 《 狐狸 和乌鸦》 一课时 , 我先设 计 了识记 型的问题 ,帮助学 生从整体 上理解 课文 内容 : 狐狸看见 乌鸦 嘴里的肉 , 对乌鸦说 了什么话 ?乌鸦 是 怎么反应 的?然后设计理解 型的问题 , 提高学生 的分 析和理解 能力 :狐狸用 什 么方法骗 到 了乌 鸦嘴里 的 肉?你是如何看待狐狸 和乌鸦 的?最后设计拓展性的 问题 , 提高学 生的思维 和创新 能力 : 乌鸦发 现 自己的 肉被骗 了 , 它是怎么想的?在教者的引导下 , 通过—组从 易到难、 环环相扣、 层次清晰的提问, 了学生对文本的 加深 理解。学生只有通过 自己的思维劳 动取得 的成果 才会 感到由衷地喜晚, 同时也激 发了学生的积极』和主动性。 生 课 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 ,更 是一 门教学艺术 , 只要 我们深入 了解学生 , 努力 吃透教材 , 握好提 问 把 的策 略技巧 , 就一定能让 课堂提 问实 现高效 , 真正 促 进学生 的思维能力 、 表达能力和创 造能力 的提 高。 ( 作者单位 : 吴江 市松 陵镇第三 中心小学 )
五、 课堂提问把握难易 度
教材 中的难点往往是学生 掌握 知识 、 理解知识 的
障碍之所在 。抓住难点进 行提问 , 点要害 , 通关隘 , 帮 助学生能化难为易 , 突破难点 。 因此 在教学 中 , 我们应 该尽可能多地设计 几个 “ 一发而动全身 ” 牵 的问题 , 使 学生 在讨论 中受 到启发 , 得到 暗示 , 能使得 学生通 才 过 自己的努力“ 摘到果子” 。
激发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小学语文教案
激发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小学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使其能够从细微之处捕捉信息,并对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思考和分析。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准确地表达所观察到的事物,并运用语言进行归纳和总结。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彩色图片或实物样本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激发学生的观察力。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出示几幅不同的图片,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并提问:a. 你们观察到了什么?b. 你们觉得这幅图片是在哪个季节拍摄的?c. 你们觉得这幅图片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或氛围?2. 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并向全班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
三、整理(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复杂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记录他们所观察到的事物和细节。
2. 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成表格或思维导图的形式。
四、归纳(10分钟)学生根据整理出的观察信息,归纳并总结出一些共同的特点或规律,并进行思考:1. 这些特点或规律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或关联?2.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特点或规律?五、拓展(20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图片,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描述出图片所传达的信息,并写成短文。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并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六、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活动,每组选择一幅图片,设计问题并提供相关的观察提示,然后向其他组提问。
2. 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信息,编写短文或小故事。
七、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内容和方法,并鼓励学生每天多加观察,增强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细节,提取信息,并进行思考和分析。
他们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整体,逐渐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同时,通过写作练习,他们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小学语文听课总结与反思
小学语文听课总结与反思一、引言小学语文是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听课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加了一节小学语文课程的听课,通过观察和反思,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的表现做出了总结和反思。
二、教学内容这节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关于《荷叶杯》这篇课文的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和思考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课文内容生动有趣,涉及到自然环境、人物性格等方面的描写,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三、教学方法教师在这节课上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力。
其中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形象化教学法教师通过丰富的语言描述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
例如,教师将课文中的“荷叶公园”形容为“一片绿色的海洋”,引起学生对景点的联想和情感共鸣。
通过这种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课文的内容。
2.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课文中的对话部分时,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小雨喜欢去荷叶公园?”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和角色性格描写,得出了不同的答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合作学习法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讨论、互相鼓励和帮助,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这节课上,教师设计了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合作分析课文的内容和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师的表现教师在这节小学语文课程中表现出了专业水平和教学热情。
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和观点持开放态度,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还注重课堂纪律的维护,保持了课堂秩序,使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五、反思与改进从这节小学语文课程的观察和反思中,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小学语文课上的思考
小学语文课上的思考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文章,从古代的经、史、子、集到现代的散文、小说、诗歌等等。
这些文字作品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思考与启发。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在小学语文课上的思考,以及对于语文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课堂上,老师让我们阅读各种各样的文章,通过阅读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增长见识。
同时,阅读还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良好的写作能力,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二、写作的乐趣在语文课上,我们除了进行阅读之外,还会学习写作。
写作是一种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方式,也是一种艺术。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写作不仅可以让我们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还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和理解所学内容。
三、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语文课上,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字,还有很多与生活和社会相关的内容。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可以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比如,通过阅读历史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先人们的智慧和勇气;通过学习诗歌和散文,我们可以感受到美和情感;通过写作,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四、语文学习的意义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我们理解其他学科内容的基础。
在数理化等学科中,我们需要用语言来进行交流和表达。
而语文课堂上,我们学习到的语言表达技巧和写作方法,都可以应用到其他学科中去。
同时,语文学习也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五、语文学习的方法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首先,多读书多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通过阅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其次,多写作多训练也是很关键的。
可以每天写一篇短文或者日记,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还可以参加一些语文写作的比赛,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此外,还可以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和工具,比如字帖、词典等。
小学教师语言观察报告
小学教师语言观察报告观察日期:2021年10月27日观察地点:某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观察对象:小学三年级全体学生观察目标:了解学生在语文课上的语言表达能力及问题,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
观察内容:1. 学生的朗读能力观察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依次读课文中的几段短文。
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朗读能力较好,语音准确,语调流畅。
然而,个别学生读起来速度较快,有些字音模糊不清,需要提醒他们注意发音。
2. 学生的口头表达观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进行了一些口头表达活动。
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与同组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
然而,有一些学生在表达时语句结构混乱,缺乏逻辑性,需要引导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思考和组织语言。
3. 学生的词汇运用观察在课堂练习中,学生们需要运用新学的词汇进行句子构造。
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词汇,并加以恰当的语境。
然而,一些学生对于词汇理解不够深入,使用时有一定的模糊性,需要进一步强化巩固词汇的训练。
4. 学生的听力理解观察在听小故事的环节中,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并能够准确回答问题。
然而,个别学生在听力理解方面存在困难,需要提供辅助材料或更多的反复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5. 学生的阅读理解观察在阅读练习中,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然而,有一些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困难,对文章理解较浅,需要开展针对性的阅读训练,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语言观察,可以看出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整体较强,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
我将根据观察结果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学科课堂观察记录表
小学语文学科课堂观察记录表课堂教学观察记录表班级: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 课题:《》阶段课前观察方向:学生准备:学生精神状态饱满,对研究有强烈期待;教材、文具摆放整齐;课前预充分,课文读熟,有相关标注,能提出问题。
教师准备:教师对本课时教材、本班学生、拟采用的教法、相关教具的准备充分;课前引导学生预课文、收集相关研究资料;教师有饱满情绪,得体教态。
课中观察结果:目标方面:根据实际确定三维目标,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符合学情与新课标理念;学生基本可达到预期目标,多数学生能完成教学任务,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所收获。
方法方面:教学方法灵活并适合课型,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解决研究中的问题,能联系文本进行有价值的拓展;及时发现学生有价值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中要融入学法指导;问题设置具有启发性,对学生个性化的表达能适宜的鼓励,错误的表达可巧妙矫正。
过程方面:无浪费时间与无助于目标达成的教学行为;能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交流的时间、空间,不拖堂;训练和作业设计合理全面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共性问题与目标预设一致,重难点有效达成;板书简洁、有序,重点突出;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熟练恰当,不滥用。
教师个性方面:教态自然亲切、大方得体,不造作;语言规范,准确形象,不过多重复,有启迪思路的作用。
学生参与互动方面: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氛围活跃但不失条理;自我调控能力强,参与时机与效率恰当,无开小差、东张西望、做小动作、睡觉、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的现象;研究惯良好,记笔记、读书动笔墨、三姿端正。
思维状态方面:师生课堂互动明显,教师不能满堂灌、不能群问群答,回答要有针对性;有生生互动,体现合作研究,且合作效率较高,要保证学生合作研究的时间;有创新思维,能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言之有理的回答或者不同寻常的答案或者不同的见解。
学生应该有自主研究的选择空间,能够提出有价值和启发性的问题。
这样才能体现自主研究,同时也能够体现知识和能力形成的过程,实现三维目标的渐进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判与建设—小学语文课堂观察与思考阎宗学新一轮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春风扑面而来。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由于激发了兴趣,绝大多数学生爱学语文了;由于落实了读书实践,大多数学生真学语文了;由于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部分学生开始有个性地学语文了。
课堂上多了动感和鲜活,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还时有学生语惊四座的真知灼见。
但冷静思考一些课堂现象,我们看到了热闹、自主背后隐藏着的放纵、随意与浮躁,窥视到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不盲从起哄的同时,也应该来一点自我批判,这批判是思考,是审视,是立足于热爱的一种涅槃。
当然,破而不立是不行的,从破到立,从批判走向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幸福的过程。
探究:不要“冷落”了课本[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望月》一课前,请学生回家搜集有关月亮的诗、歌曲、神话传说、月亮的名称以及人类登月的探索。
上课伊始,她请学生展示交流搜集到的信息,我们发现学生手捧着一张张从网上下载的资料。
于是,课堂成了“月亮诗会“、月亮对歌”、“月亮神游”、“登月备忘录”……整节课教师和学生无暇顾及课本,师生倒也忙得不亦乐乎。
[分析]:课本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获取知识的工具。
教科书仍然是学生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载体。
可是不少教师却总是有意无意地挡住了这个窗口,甚至整节课也没有让学生翻过书,没有意识到必须让学生主动去接触、使用这个工具。
这样“学会学习”又从何谈起?任何学习都是一个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
也许有人会问:课本都让学生读了,还有什么可以“探究”的呢?其实探究学习并不排斥对文本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反很需要应用这种学习方式来扩充认知的背景,提高探究的起点。
“教材是个例子”,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
不应忽视对课文的研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对策]:我们应该让学生直面课本,将独立学习引进教学过程。
教师可以把“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
在学生直面课本之后,教师再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和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质疑、操作、拓展、延伸中加深认识,获取真知,丰富体验,求得发展。
例如:有位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三借芭蕉扇》一文时,首先教师由《西游记》这本书导入,并询问学生看过没有,看得快不快。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平时是一天看几十页,可今天是四十分钟学一页,该怎么学?最后通过讨论,共同确定了四项学习任务:1、品味语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画出自己认为精彩的词语、句子和语段,并说说为什么;二是找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不满意;2、喜不喜欢孙悟空?为什么?3、讲一讲《三借芭蕉扇》的故事;4、《西游记》中的人物,你还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一节课,学生围绕自己确定的主题,主动地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储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接纳新知,改变认知结构,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形成了能力,不仅是学生会学,而且使学生爱学。
因此,引导学生“探究”的时候,首先是把课本作为学习材料,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二是要立足课本,提炼学习任务,作为启动学生学习活动的操作把手;三是立足课本又不限于课本,构建开放性的语文教学体系。
让教科书和语文课堂教学成为连接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桥梁,成为学生整个学习生活的策划中心。
立足课本,拓展阅读积累,或从文章体裁出发,或从课文作者出发,或从文章主要人物出发,或从课本信息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课外学习资源,关注人类优秀的文化积淀。
合作:从形式走向实质[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柯里亚的木匣》一课时,让学生进行了分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埋”、“挖”木匣这个重点时,教师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法,找合作伙伴,分组进行合作学习。
有的小组用表格读懂课文,有的小组用简笔画读懂课文,有的小组选择表演,有的小组选择朗读,有的小组用数学计算……[分析]:《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于是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进课堂,合作交流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成了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学民主,给予了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
但是“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
合作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学生的“学”,教师只做事后评论员而不能参与学生“学”的全过程,以致学习活动出现东拉西扯的思维混乱,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存在着流于形式的倾向。
主要表现为:合作学习的任务不明确,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显得很盲目;合作学习的任务不适宜,缺乏合作学习的价值,为合作而合作;没有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调节合作学习的时间,单凭教师的愿望,想要学生什么时候合作就什么时候合作,想要学生合作多长时间就合作多长时间;学生的合作学习缺乏教师的指导,学生无法有效地合作。
[对策]:肖川博士指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它要求个人要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责任;学生间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果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为防止学生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在具体的操作中至少应注意这样几点:(1)让学生明确适合的合作学习的任务。
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应当有明确的任务,合作学习小组内部应当根据小组任务进行适当分工,让每个小组成员有明确的个人任务。
合作学习任务一定要适合学生,应当有一定的难度,具有合作学习的价值。
(2)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欲望的时候;是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通过个人努力无法解决的时候;是需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的时候;是学生的思路不开阔,需要相互启发的时候;是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讨的时候;是当学习任务重,需要分工协作的时候。
(3)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与监控。
教师始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监控学生的合作学习。
(4)要重视合作学习的效果反馈,在小组的交流和碰撞中学会倾听与分享,把合作学习引向深入。
整合:不是变相的“拉郎配”[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时是这样进行学科整合的:(1)“小朋友们,蝴蝶谷里的蝴蝶五颜六色,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画画他们的样子。
(2)现在,请你们也来当一次音乐家、舞蹈家,对着蝴蝶欢快地歌唱,像蝴蝶一样在教室里自由地舞蹈。
[分析]:课程整合就是打破原有各门课程之间的封闭状态,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沟通与互补,利用美术的直观形象功能、音乐的熏陶感染功能、计算机网络搜集信息的功能等等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正在改变过去哪种封闭、死板的状况,日益走向开放,日益充满活力。
但也应当看到,由于一些教师没有真正领会《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理念,片面追求跨学科的学习,片面追求愉快教学,片面追求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从而导致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非语文活动过多的现象。
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热衷于表演,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热衷于实验操作,有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热衷于让学生绘画、唱歌等等。
这些活动使语文教学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由于有很多活动游离于理解和运用之外,加之耗时多,实际上是小学语文教学陷入了一种新的少、慢、差、费的境地。
[对策]:过去,我们的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所以我们要改革,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加强学科间的整合,以提高学习效率,但不是说可以无目的地、随意地整合学科。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无论何时,语文课都姓“语”,都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都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融合其他学科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
表演、绘画、唱歌“走进”语文课堂,可以使语文课堂更轻松、活泼,使语文学习更快乐、高效。
我们提倡语文与艺术“结合”,但究竟该在什么时机“结合”,以什么方式呈现,仍要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为语文学习目标的实现服务,切不可为了追求时髦,追求气氛而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我们应该知道,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学生活动,但需要的是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而不是过多的非语文活动。
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只有而且必须依靠具体生动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上,用在基本技能的训练上,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游戏、操作、表演、实验、绘画、唱歌只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辅助手段,必须同感悟课文结合起来,同读书结合起来,让其有助于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服务。
评价:需鼓励,也需客观[现象]:就我目之所及,在所听的数十节课,几百次问题的讨论和朗读、交流中,教师们要么干脆就没有任何评价,要么都是非常肯定的评价,呈现的都是定型了的优美绚烂的微笑,没有不悦不快的眼神,也没有直指其要的批评。
有时夸奖学生“你真棒”,有时奖励学生一个“五角星”、一朵“大红花”,有时又别出心裁地奖励学生“模仿蝴蝶飞”……[分析]:在一般的情况下,这当然是必要的。
但时时处处都如此,就难说正常了。
只要我们稍稍审视一下同学讨论的具体内容,就会发现,不少回答跟讨论的话题之间,或浅尝辄止不到位,或漫无目的的任意发挥,或风马牛不相及,或根本就一无是处,或错误到荒唐的地步,面对这些现象,老师似不温不怒,这且不谈,却又不做点拨引导,不加拨乱反正,不加批评纠错,竟能一味地不假思索地赞扬、鼓励,这是表明我们老师的无知、失职呢,还是仅仅为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而变得畏首畏尾不敢过问和“干预”呢?多表扬学生没有错,假如这种表扬缺乏真诚和必要,是一种几乎不需什么成本的“批发”,带给学生的只是一时的愉悦而衍生出如此多的显性或隐性的损害,那还是奉劝老师们尽量减少这廉价的奖励和毫无意义的庸俗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