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用手段的答复
常见的回应技巧
常见的回应技巧常见的回应技巧有很多种,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回应技巧。
第一,积极倾听。
回应别人时,要表现出积极倾听的态度。
这包括保持良好的眼神接触,倾身而听,给予对方足够的注意力和尊重。
同时,要展示出对对方言语和观点的理解和共鸣,这样可以让对方感到被重视和认同。
第二,批判性思维。
在回应他人时,要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这并不是要对对方进行批评或指责,而是要学会审慎地思考并提出合理的问题或观点。
这样可以促进对话的深入和双方思维的碰撞,使回应更加富有建设性和思考性。
第三,善用非语言沟通。
除了语言的表达之外,非语言沟通也是回应的重要方面。
例如,微笑、点头、鼓励性的姿势等,可以让对方感到受到鼓舞和赞同。
同时,避免使用不友好的肢体语言或面部表情,以免给对方留下不良的印象。
第四,适时给予反馈。
回应他人时,要根据对方的表达情况和需要,给予适时的反馈。
这包括对对方言语和行为的回应、对对方观点的展开和进一步的讨论等。
适时给予反馈可以促进对话的交流和双方的共同理解,提高回应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第五,提出建设性意见。
在回应他人时,可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这可以是对对方观点的补充或修正,也可以是对对方行为的改进建议。
提出建设性意见可以促进对话的进一步发展,帮助对方更好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思考和行为。
第六,保持冷静和礼貌。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回应,都要保持冷静和礼貌。
不要急于做出反应或抢夺话语权,而是要试图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并以友好和尊重的态度进行回应。
这样可以避免冲突和误解,促进良好的对话和交流。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回应技巧。
通过积极倾听、批判性思维、善用非语言沟通、适时给予反馈、提出建设性意见以及保持冷静和礼貌,我们可以更好地回应他人,促进有效的对话和交流。
OA答复-三步法
三步法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是否显而易见,通常可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指现有技术中与要求保护的发明最密切相关的一个技术方案,它是判断发明是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的基础。
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例如可以是,与要求保护的发明技术领域相同,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效果或者用途最接近和/或公开了发明的技术特征最多的现有技术,或者虽然与要求保护的发明技术领域不同,但能够实现发明的功能,并且公开发明的技术特征最多的现有技术。
应当注意的是,在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时,应首先考虑技术领域相同或相近的现有技术。
(2)确定发明的区别特征和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审查中应当客观分析并确定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此,首先应当分析要求保护的发明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有哪些区别特征,然后根据该区别特征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确定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指为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而需对最接近的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的技术任务。
审查过程中,由于审查员所认定的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可能不同于申请人在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现有技术,因此,基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重新确定的该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可能不同于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技术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根据审查员所认定的最接近的现有技术重新确定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
重新确定的技术问题可能要依据每项发明的具体情况而定。
作为一个原则,发明的任何技术效果都可以作为重新确定技术问题的基础,只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从该申请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内容能够得知该技术效果即可。
(3)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在该步骤中,要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和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出发,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
判断过程中,要确定的是现有技术整体上是否存在某种技木启示,即现有技术中是否给出将上述区别特征应用到该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以解决其存在的技术问题(即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启示,这种启示会使本领城的技术人员在面对所述技术问题时,有动机改进该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并获得要求保护的发明。
套话的技巧与反套话
套话的技巧与反套话套话是指在交流或沟通过程中,用充满修辞和花言巧语的方式掩饰真实意图或面对问题的方式。
相对应的,反套话是指在对方使用套话时,以直接和实事求是的回答方式进行回应。
以下是关于套话的技巧与反套话的一些思考:1.使用委婉语言:套话常常使用委婉语言来掩盖真实意图。
你可以使用柔和的措辞,避免直截了当地直指对方的问题。
例如,对于对方的要求或意见,你可以回应:“这是一个有趣的想法,我们将会认真考虑。
”这样的回答在表面上听起来积极回应了对方,但实际上并没有承诺任何具体行动。
2.换个角度思考:套话常常可以通过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来掩饰真实意图。
你可以使用转移话题或提出侧面问题的方式来回应对方的套话。
例如,对方可能会问你:“你认为这个项目能否按时完成?”你可以回答:“事实上,我们现在正专注于确保每个环节都顺利进行,以确保最终的成功。
”通过这样的回答,你可以转移对方的注意力,避免直接回答问题。
3.模糊回答:套话经常使用模糊的措辞来掩盖真实意图。
你可以使用模棱两可的表达方式,避免明确回答对方的问题。
例如,对方可能问你:“你是否同意这个提案?”你可以回答:“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提案,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
”通过这样的回答,你可以避免明确表示是否同意,从而避免直接回答问题。
4.加入修饰词语:套话常常使用修饰词语来给人以错误的印象或使事情听起来更加复杂。
你可以使用夸张或不必要的修饰词语来掩盖真实情况。
例如,对方可能会问你:“这个产品的质量怎么样?”你可以回答:“我们正在不断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并确保每个产品都经过严格的测试。
”通过使用修饰词语,你可以让对方觉得你对产品的质量非常关注,而实际上并没有提供具体信息。
在回应对方的套话时,我们也可以使用反套话的技巧来直接回应对方的问题或意图。
1.直接回答问题:反套话的关键是直截了当地回答对方的问题。
你可以使用简明扼要的回答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例如,对方可能会问你:“你认为这个项目能否按时完成?”你可以回答:“不,我们目前面临的挑战可能会导致项目推迟。
巧妙的应答技巧--应答的说明技巧训练
太太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心里多少有点事或者对现在两人的交往心存戒心
你丈夫是追过很多女孩,不过那都是他一厢情愿、单相思
三、巧妙的应答方法
3、附和式应答(中庸之道)
有些人本身有自己的主张,但从来不坚持 自己的原则,有非常强的配合能力。
有人问:你认为这个建议怎样?
这个时候巧妙的拒绝回答非常实用
二、应答的基础模式
4、直接拒绝回答
有些问题来的很不友好,而且在场 的人也不会因为你拒绝回答他的问题而 责怪你,也许大家可能都希望有人能给 他点难堪。 有人采用步步为营的战术,而在别 人的战术中自己处在被动的位置,这种 情况下,可以完全放弃继续沟通,不要 心存侥幸。
二、应答的基础模式
三、巧妙的应答方法
1、巧妙的直接回答 (1) 有很多问题本身来的很 简单,如果继续用简单的应答给 解决了,会缩短原本对沟通时间 的计划;这种情况需要我们有积 极的参与意识和努力提高沟通质 量的意思及能力。
如:你的问题问的很有水平,
三、巧妙的应答方法
2、巧妙的拒绝回答
有些问题本身不必要回答或者不好 回答又或者不回答比回答要好,但是又 碍于面子,我们就很巧妙的将它拒绝了, 免去了可能出现的难堪。
回答:我没有特别的建议,但我觉得您的想法很好
回答:我尊重您的意见。
故事:《向主席战斗过的地方敬礼》
三、巧妙的应答方法
4、报告式回答 有 很多问题的内容很大,一句两句 的解决不了问题,有的需要很多语言来 表达,有的甚至需要长篇大论。
如:你解释一下你对这个产品的销售策略 问:能不能讲讲你的具体计划? 我们要问问题,就要弄清楚需要怎样回答 我们要回答,就要弄清楚对方问话的目的
审查意见答复模板
尊敬的审查员:针对专利局于年月日就题述专利申请发出的第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对权利要求书进行了修改,申请人现陈述意见如下:、关于权利要求1的创造性申请人认为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具备创造性,符合专利法第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
理由如下:、关于权利要求2保护范围不清楚的问题关于修改:申请人将权利要求4中的附加技术特征添加到权利要求1中,该修改仅仅是权利要求的合并,并未涉及到实质内容的修改,因此该修改是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并且申请人认为修改之后的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2是具有创造性的,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
理由如下:申请人将附加技术特征“其中,所述诊断策略包含从诊断模块运行的程序组合”添加到权利要求1中。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的第4页倒数第5段记载了“诊断策略包含从诊断模块运行的程序组合”,因此,上述修改是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的,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并且申请人认为修改之后的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具有创造性,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
理由如下:关于修改2:申请人将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确定所述第一时偏值或所述第二时偏值作为所述初始测距的时偏”修改为“根据时偏值和/或符号的峰值功率,确定所述第一时偏值或所述第二时偏值作为所述初始测距的时偏”添加到权利要求1 中,在本申请说明书第9页中记载了时偏处理方法的几个公式,从这几个公式中可以直接毫无疑义确定的是在确定第一时偏值或第二时偏值作为初始测距的时偏时,是根据时偏值和/或符号的峰值功率所确定的,因此,上述修改是能够从说明记载的内容中直接毫无疑义确定的,因此,该修改是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的,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
并且,申请人认为,修改之后的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是具备创造性的,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
理由如下:评创造性时结尾套话综上所述,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所述电子业务指南系统按照电子业务指南格式对所述待发布的广告信息与电子业务指南节目提示信息进行封装,得到封装后的所述电子业务指南节目提示信息”(争辩的技术特征)并没有被对比文件1所公开。
在谈判中巧妙应答的技巧
在谈判中巧妙应答的技巧与提问相伴的,就是答,问与答构成了人们语言交流的重要形式,谈判中的问答,更是一个证明、解释、反驳或推销本方观点的过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在谈判中巧妙应答的技巧,希望能够帮到你。
在谈判中巧妙应答的技巧在谈判中,人们应该遵循的答话原则有以下几种。
1、给自己留有思考时间很多人有这样一种心理,就是如果在对方问话与己方回答问题之间停留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给对方以己方对这个问题没有考虑和准备的感觉,而对答如流,就显示出己方的准备很充分,与此有所不同的是,在谈判的过程中对问题回答的好与坏,往往不是看回答的速度快慢。
为了对整个谈判有利,在面对对方的提问时,回答问题的谈判者应该给自己留一些思考的时间,搞清对方提问的真实意图,再决定自己的回答方式和范围,并预测在己方答复后对方的态度和反应,考虑周详之后再从容作答。
否则,很容易进入对方预先设下的圈套,或是暴露本方的意图而陷于被动。
实践中可以如此进行,当对方提出问题之后,可以喝口水,或调整一下自己的坐姿,也可以挪动一下椅子,整理一下桌子上的资料文件,或翻一翻笔记本,借助这样一些很自然的动作来延缓时间,给自己考虑对方提出的问题留下一定时间。
2、慎重回答尚未理解的问题在谈判中,答话一方的任何一句话都近似于一句诺言,一经说出,在一般情况下很难收回。
同时,谈判者中的提问往往又深藏“杀机”,这是提问者为了获取信息,占据谈判中的主动所致。
所以,如果在不了解问话的真正含义之前贸然作答,就很可能会掉进对方设下的陷阱,导致把不该说的事情说出来。
鉴于此,对一方的提问一定要考虑充分,字斟句酌,慎重回答。
3、回答时要有所保留,不可“全盘托出”谈判中回答问题还有一个大的原则需要注意,即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则不能说,这是因为,有些问题不值得回答,有些问题只需局部回答,如果不讲策略地“全盘托出”,就难免会暴露自己的底细。
在这种情况下,提问的一方也就不再需要继续提问就获得了对他们有用的信息,而自己的一方则会因此失去继续反馈交流的通道,导致己方谈判中的被动地位。
专利申请文件的答复-新颖性
3.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
要求保护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与对比文件相比,区 别仅仅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 则该发明或实用新型不具备新颖性。
例3:
螺钉连接-螺栓连接;
铰接-转动连接
正方形-长方形
4.数值和数值范围
(1)对比文件公开的数值或数值范围落在本申请 限定的技术特征的数值范围内。 专利1:锌的含量2%-10% 对比文件:锌的含量5%-8% 或锌的含量6%
抵触申请
由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 在申请日以前向专利局提出并且在申请日以后 (含申请日)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 利文件损害该申请日提出的专利申请的新颖性。 为描述简便,在判断新颖性时,将这种损害新颖 性的专利申请,称为抵触申请。
举例:
前提条件:专利A和专利B属于同样的发明或者 实用新型; 专利A在专利B的申请日之前向国知局提出专利 申请,并在申请日后公开了,则专利A属于专利 B的抵触申请,即损害了专利B的新颖性。
二、概念剖析
现有技术
申请日以前为公众所知的技术,包括出版物公开、 使用公开和其他方式公开 注:在申请日以前由任何单位或个人向专利局提 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 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的内容,不属于现有技 术。因此,在评价创造性的时候不予考虑。
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
属于相同的技术领域,且技术方案相同或实质相 同,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并最终达到相同 的技术效果。
四、答复策略
新颖性
1.将本申请与对比文件的技术特征逐一对比 2.找出区别技术特征 3.针对区别技术特征,逐一驳斥,并陈述理由
法26条4款
1.缺乏引用基础 2.附图说明与附图不一致 3.权利要求书得不到说明书的支持
答复的方法和技巧
答复的方法和技巧嘿,咱今儿就来说说这答复的方法和技巧哈!你可别小瞧了这答复,就跟那武林高手过招似的,一招一式都有讲究哩!咱先说说态度,那可得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暖洋洋的呀!不能冷冰冰的,不然人家听了心里多不得劲呀!就好比人家满心欢喜来找你说话,你却爱答不理的,这像话吗?所以呀,答复的时候面带微笑,语气亲切,那多好呀!然后呢,咱得听清楚人家问的啥。
别像个糊涂虫似的,人家说东你说西,那可不行!这就好比射箭,你得先瞄准了目标再放箭呀,不然不就射偏了嘛!听的时候认真点儿,别走神,把关键信息都抓住喽。
再有啊,答复要简洁明了。
别啰里啰嗦一大堆,让人听了半天不知道你想说啥。
就像走路一样,直直的一条路走过去多痛快,别绕来绕去的,把人都给绕晕啦!直接说出重点,让人一听就明白。
还有哦,要根据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答复。
要是跟小朋友说话,那就得童趣点儿;要是跟长辈说话,那就得尊敬点儿。
这就好像做菜得根据不同人的口味来调味一样,不能千篇一律呀!举个例子吧,人家要是问你路咋走,你可别给他说一堆理论,直接告诉他往左拐还是往右拐,简单明了!要是人家问你对一件事的看法,那你就实实在在地说,别藏着掖着,但也别太冲,委婉点儿不好吗?答复的时候也得注意用词呀!别用那些太生僻的词,让人听不懂。
就跟吃饭一样,得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口味,太特别了反而不好。
咱再说说语气,可别硬邦邦的像块石头。
稍微柔和点儿,让人听着舒服。
这就跟那微风似的,轻轻拂过脸庞,多惬意呀!你想想看,要是每个人答复都那么恰到好处,那交流得多顺畅呀!大家的关系也会更亲近呢!这答复呀,真的是门大学问,咱可得好好琢磨琢磨,好好练练。
这样在各种场合都能应对自如,不是挺好的嘛!反正我是觉得,把答复这件事做好了,那真的能给自己加分不少呢!咱可别小瞧了它哟!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发明专利OA答复套话-法25条、法2条2款(个人总结)
法25条一、科学发现《审查指南2010》的第二部分第一章第4.1节中指出:“科学发现,是指对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变化过程及其特性和规律的揭示。
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界认识的总结,是更为广义的发现。
它们都属于人们认识的延伸。
这些被认识的物质、现象、过程、特性和规律不同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技术方案,不是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创造,因此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例如,发现卤化银在光照下有感光特性,这种发现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但是根据这种发现制造出的感光胶片以及此感光胶片的制造方法则可以被授予专利权。
又如,从自然界找到一种以前未知的以天然形态存在的物质,仅仅是一种发现,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应当注意,发明和发现虽有本质不同,但两者关系密切。
通常,很多发明是建立在发现的基础之上的,进而发明又促进了发现。
发明与发现的这种密切关系在化学物质的“用途发明”上表现最为突出,当发现某种化学物质的特殊性质之后,利用这种性质的“用途发明”则应运而生。
”从指南中的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在针对审查员下发科学发现的审查意见进行答复时,需要明确本申请中有无对该物质的应用,即针对该物质的性质进行“用途发明”。
因此,个人总结一下可能会用到的答复语句如下:本申请中所要求保护的并非是该物质本身的物质特性,而是利用该物质的X 特性通过Y方式实现Z功能的技术方案(如有多个方案时也可以描述多个方案或只描述其中一个方案),也就是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基于该物质的特性的应用,是属于用途发明,不是科学发现,因此不属于专利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的内容。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审查指南2010》的第二部分第一章第4.2节中指出:“智力活动,是指人的思维运动,它源于人的思维,经过推理、分析和判断产生出抽象的结果,或者必须经过人的思维运动作为媒介,间接地作用于自然产生结果。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是指导人们进行思维、表述、判断和记忆的规则和方法。
由于其没有采用技术手段或者利用自然规律,也未解决技术问题和产生技术效果,因而不构成技术方案。
谈判答复的六种技巧
谈判答复的六种技巧在谈判中,答复对方的提问是一个十分关键而又很不容易处理好的环节。
谈判中的提问是一种追踪对方的实力、动机、意向、需求与策略,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掌握主动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店铺整理了谈判答复的六种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谈判答复的六种技巧:在谈判中,答复对方的提问是一个十分关键而又很不容易处理好的环节。
谈判中的提问是一种追踪对方的实力、动机、意向、需求与策略,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掌握主动的重要手段。
因此,谈判中的答复必须讲究策略与技巧。
那么,谈判答复有什么技巧?下面是新励成口才学校小编为您整理的谈判答复的六种技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谈判答复技巧之一:有备而答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以虞待不虞者胜.”谈判者对答复必须“有备”方能“无患”.在谈判前除了对谈判的中心议题、对方的矛盾焦点、我方的论据资料应力求了若指掌外,还应对对方的经营情况、贸易意图及需求、谈判成员的组成和对方有可能提出的问题及其策略作更多的了解和更全面透彻的分析. 在谈判中,对对方提出的每个问题都必须站在谈判全局的利益高度上认真思考、冷静斟酌、谨慎从容地应付.要记住,对对方提的每一问都必须想一想:“他为什么问这个问题?”愈是在对方催逼自己作答的情况下,愈要沉着冷静、深思熟虑,你应意识到,答复前作充分的思考不仅是谈判的需要,也是你的权力.尤其是碰到对手提出一些旁敲侧击、模棱两可的问题时,更需要冷静三思,辨其意旨,权衡利弊,明知作答.切不可掉以轻心,信口而答,以免上当.(2)谈判答复技巧之二:含糊应答当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一时难以作确切回答,而如果拒不回答又会影响到谈判的合作气氛时,可以运用含糊其辞的应答法.即借助一些宽泛模糊的语言,看似已作答,其实已留有余地具有某种弹性,即使在意外情况下也无懈可击。
(3)谈判答复技巧之三:局部作答在谈判中有一种“投石问路”的策略,即借助一连串的提问来摸索、了解对方的成交意图、策略,分析对方的成本、价格等情况,以作出明智的决策与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方“和盘托出”地答复,常常会使自己陷入被动的不利局面.据此,我方可以只作局部的答复,留有余地,以使对方摸不到我方的底牌.比如对方连珠炮似地提出:“假如我们增加50%的订货量,在价格上能否优惠?”“假如我们与贵公司签订三年的合同,价格上能让多少折?”“假如我们减少保证金,你方有何考虑?“假如我们自己提供工具或材料呢?“假如我们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呢?”这里每一个提问都是一探路的石子,它不但会使我于门穷于应付而无法主动出击,而且会让对方探测到我方的虚实.因此,我方不应有问必答,而应有选择性地局部作答,对其他问题则可装聋作哑、听而不闻、不着边际等方式搪塞过去.(4)谈判答复技巧之四:拖延回答在谈判中如果对方所提的问题动机不明,或我方觉得“从实招来”于我方不利,或问题很棘手,而对方又频频催问.我方不便表示拒答,则可以施行“缓兵之计“,拖延回答.比如可以说:“很抱歉,因为没估计到贵方会提到这个问题,我们所带资料不全,待我们回去找到资料后即可答复你们。
揭秘公司领导惯用的7种推卸责任的手段!
揭秘公司领导惯用的7种推卸责任的手段!说话随机应变,就能在各种情况下应付自如,避免不良影响,赢得周围人的敬重。
但值得老板们注意的是,中高层公司领导,也常用这些方法推卸责任,下边就总结了7种常见的方式:1、移植法,就是把错话移植到他人头上。
如说:“这是某些人的观点,我认为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这就把自己已出口的某句错误纠正过来了。
对方虽有某种感觉,但是无法认定是你说错了。
2、引伸法,迅速将错误言词引开,避免在错中纠缠。
就是接着那句话之后说:“然而正确说法应是……”或者说:“我刚才那句话还应作如下补充……”。
这样就可将错话抹掉。
3、改义法,巧改错误的意义。
当意识到自己讲了错话时,干脆重复肯定,将错就错,然后巧妙地改变错话的含义,将明显的错误变成正确的说法,当然这是在某一些场合遇到才用的,需要解释得合理。
4、移花接木,李代桃僵。
“李代桃僵”是互相顶替的意思。
在说话时,有时会碰到一些不便或不必回答的问题。
但是,缄默是不允许的,使用“无可奉告”的外交辞令有时也并不礼貌。
此时,不妨“偷换概念”,故意曲解对方的原意,这就叫“移花接木”、“李代桃僵”。
5、妙用“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也是实际表达中需要的,常用于不必要、不可能或不便于把话说得太实太死的情况,这时就要求助于表意上具有“弹性”的模糊语言,随机应变。
尤其需要模糊语言。
6、以谬治谬,以毒攻毒谈话中对方若故设“陷阱”,以谬论相刁难,其用意无非是企图造成一种进退两难的局面,答则显示无知,不答则表明无能,这种情况用“以谬治谬”最为恰当。
7、装聋作哑,顺水推舟“顺水推舟”可以避开对手的进攻,面对挑衅,除了“针锋相对”、“以牙还牙”,有时也需“绵里藏针”,以守为攻。
有时候,不妨来个装聋作哑,一则避其锋芒。
二则以有礼对无礼,在心理上争取主动。
创造性答复思路
创造性答辩思路:1、首先看与对比文件1是否属于相同或相近的技术领域,如果不是,那么需要详细说明二者属于不同或不相近技术领域的理由,从而请求审查员重新检索以找到相同或相近技术领域的对比文件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进行新颖性、创造性评价;(这种情况并不是没有,但是少)2、如果认可审查员找到的对比文件1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首先看本申请与对比文件1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否相同,把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与对比文件1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都写出来,看看是否相同:1)、如果相同,则看二者是否是采用相同的技术手段,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如果这些都相同,那么专利授权前景堪忧,也只能尽量争辩了;如果采用的技术手段不同,则本申请与对比文件1相比采用的是一种替换的技术方案,将这些区别技术特征一一列举出,然后看对比文件2是否给出了这些区别技术特征相应的技术启示,或者该区别技术特征是否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手段或公知常识(这个判断原则是这个技术方案在对比文件2或公知常识中所起的作用于本申请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那么就没有技术启示或不算公知常识),如果是,那么对比文件1与对比文件2结合或对比文件1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手段或公知常识结合评价本申请是没有创造性的;如果不是,那么本申请是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的;2)、如果不同,则肯定采用的不用的技术手段,将这些区别技术特征一一列举出,然后看对比文件2是否给出了这些区别技术特征相应的技术启示,或者该区别技术特征是否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手段或公知常识(这个判断原则是这个技术方案在对比文件2或公知常识中所起的作用于本申请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那么就没有技术启示或不算公知常识),如果是,那么对比文件1与对比文件2结合或对比文件1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手段或公知常识结合评价本申请是没有创造性的;如果不是,那么本申请是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的;对于审查员认为的一些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手段或公知常识的内容,如果你有疑问的话,要求审查员举证(审查指南是有规定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都真的是公知常识或惯用手段,而这只是审查员否定创造性的惯用手段,所以我们反过来要求他举证,但是这个举证并不是说只要审查员说了某一技术方案是惯用手段你就要求他举证,要看审查员说的是否正确,如果确实很明显是惯用手段,也没有必要那么去要求举证,如果你认为不是就可以要求他举证,另外重点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某一个技术方案可能确实是惯用手段,但是要看这个惯用手段所起的作用是否与本申请中所起的作用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则不认为是惯用手段,或者如果某一个操作是惯用手段,但是对于某一技术领域而言并不是,那么具体到该领域而言,其就不能被认为是惯用手段。
“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的理解与适用
第16卷 增刊2 2019年 12月中国发明与专利China Invention & PatentV ol.16 Supplement 2Dec. 2019“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的理解与适用曾定洲(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成都610213)摘 要:“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作为新颖性判断中常见情形之一,通常用于以抵触申请评价待审申请的新颖性,其目的在于避免与在先申请相比仅仅存在简单技术特征替换,技术方案仅发生了无关紧要的非实质性变化的在后申请被授予专利权,落实禁止重复授权原则和先申请制。
正确适用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通常需要考虑如下因素:存在置换的基础,两种技术手段的功能和作用相同,两种技术手段都是所属技术领域解决相同技术问题“惯用”的技术手段,两种技术手段的置换能“直接”进行。
本文结合案例分析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的适用。
关键词:新颖性抵触申请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功能中图分类号:G306 文献标识码:A0序言“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作为《专利审查指南2010》列出的新颖性判断五种常见情形之一,审查实务中,用于以抵触申请评价待审申请的新颖性。
《专利审查指南2010》仅给出了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的一个典型示例,即以螺栓固定替换螺钉固定属于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未对何为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以及如何判断两种技术手段的替换是否属于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作进一步的规定或解释,导致审查实务中对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的理解以及适用存在诸多模糊地带。
由于理解上的差异,对于同样的情况,不同的人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实际操作过程中,甚至出现了两个极端情况,一是对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的适用非常谨慎,把握极严,形成了“不是螺栓换螺钉就不是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的认识误区;二是“滥用”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将其作为“口袋”条款,极大地扩大其外延。
对于前者,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被从严把握,有利于在后申请人,技术方案经过简单的技术特征变换就不被认为属于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从而绕开抵触申请制度,在没有其他缺陷的情况就可以获得专利权。
工伤案例:公司惯用套路和手段
工伤事故案例分享,心得体会。
工伤后,公司不垫付,不探视,不协商。
总结经验教训,将公司惯用套路,常用手段汇总,分析。
分享出来供大家参阅借鉴。
简述:本人是四川观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员工。
入职公司10天即被派往甘肃出差50多天。
回公司上班20天左右,2018年8月1日,发生工伤事故。
左跟骨骨折。
三个月不能下地行走。
因为公司没有为我买社保,考虑费用昂贵,且采用保守治疗,不用动手术,所以拒绝了住院治疗。
但随后,没想到公司不垫付,不探视,视我为包袱,推萎,逃避责任。
公司采用处理方式和手段,汇总分析如下:1.故意利用公司请假流程,制度,刻意刁难受伤员工。
旁人不能代为办理,必须本人马上亲自到公司处理,还要求确定请假天数。
一般小伤,我相信绝大数成年人都不会去请假,克服了。
但伤情严重的,肯定不能办到,而且受伤员工不是医疗专家,自身只感觉到病痛折磨,也不知道什么时侯能恢复,什么时侯能上班,自然不能确定请假天数,这是要根据伤情来定的。
但是这可以根据医院开具的病历、病情证明、医嘱来确定。
我的情况就这样,我受伤先到距住所最近的公立的二甲医院成都骨伤医院,公司后要求要到三甲医院诊治,我又到三甲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诊治。
结果,不管公立的二甲医院,三甲医院的病情证明,医嘱都没用,公司都不认,不批假,故意这样那样刁难你。
就算你按他要求做到了,最后结果还是不认。
工伤需要请假吗?是必须要三甲医院病情证明吗?忍着巨痛到三甲医院挂号,排队诊治真的不容易。
企业可以不做慈善,但还是要知法,守法,通情达理,人文关怀。
总结:凡是苛刻要求工伤员工马上请假的都是无良企业,黑心公司借口和手段。
2.公司刻意制造工伤员工无故旷工假象,不批假,不发工资,把受伤员工从公司微信开。
但公司又不敢明目张胆发出正式的解职通知,意图逼迫受伤员工自动离职。
2018年9月10日,公司EMS快递发通知,快递要本人亲笔签收,内容“杜xx同志,你于2018年8月2日至今未到公司上班,也未按公司规定履行任何请假手续,…逾期公司将按相关规定处理。
回话的技术经典语录
回话的技术经典语录1.回话的技术经典语录2.成功的回复不仅是回答问题,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好的回答是对问题的深思熟虑,而不是仓促给出的。
4.回应问题时,要保持耐心和尊重,不管问题如何困难。
5.不要急于做出回答,慎重思考后再给出准确的答案。
6.发问者期待的是一个明确和有用的回答。
7.回答问题时,要尽量简明扼要,避免赘述或废话。
8.善于借助图像、示例或比喻解释复杂的技术概念。
9.在回答技术问题时,避免过度使用行话或术语,保持清晰易懂。
10.回答问题时,要注重细节,给出确切的步骤或解决方案。
11.尽量避免模棱两可的回答,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12.回复问题时,可以引用权威来源或参考具有可靠性的资料。
13.如果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问题,不要猜测回答,要诚实承认并提供其他资源。
14.善于寻找合适的技术术语,以便更准确地传达信息。
15.回答问题的同时,要注意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16.在回应问题时要保持谦虚、友善和专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17.善于引导和激发问题者的思考,帮助他们寻找答案。
18.回应问题时,要避免争论,保持理性和客观。
19.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可以适度引入一些幽默或引人入胜的元素来吸引读者。
20.回答技术问题要时刻关注最新的技术发展和趋势。
21.没关系,我可以等你22.有什么我可以帮助你的吗?23.你可以再说一遍吗?24.我没听清楚,请再说一次。
25.听起来很有道理。
26.你说得太好了!27.谢谢你的意见,我会考虑的。
28.明白了,感谢你的建议。
29.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观点。
30.欢迎来到我们的社区。
31.我们非常乐意为您提供帮助。
32.请尽管说,我在听。
33.你有什么计划呢?34.这听起来像个好主意。
35.我相信你可以做得很好。
36.你说得对。
37.嗯,我会考虑一下的。
38.你的观点很独特。
39.很高兴能和你交流。
40.请告诉我更多细节。
41.懂得回应才是最好的答案。
42.倾听对方的话语,而不仅仅是等待自己说话。
回应话术的五种方法
回应话术的五种方法回应话术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沟通的大门。
那回应话术的五种方法到底是啥呢?第一种,肯定回应法。
别人说了啥,先肯定一下,哇,这主意太棒了!就像给对方一个温暖的拥抱。
注意可别肯定得太假哦,得真诚。
这种方法在团队讨论中超好用,大家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比如同事提出一个方案,你马上说:“这个方案很有创意啊!”对方肯定美滋滋,接下来的讨论也会更积极。
安全性那是杠杠的,不会得罪人,稳定性也强,每次都能让对方感受到尊重。
第二种,重复回应法。
把对方的话重复一遍,“你说这个项目很有挑战性?”这就像回声一样,让对方知道你在认真听。
适用于各种场合,尤其是当你不确定对方意思的时候。
重复对方的话,能让沟通更清晰,也不会产生误解。
而且超安全,不会说错话,稳定性也高,随时都能用。
比如客户抱怨产品问题,你重复一下:“你是说产品出现了故障?”这样客户会觉得你很重视他的问题。
第三种,提问回应法。
通过提问来回应,“为啥你觉得这个方案好呢?”就像一把钥匙,打开对方的话匣子。
这种方法能让你更了解对方的想法,也能让对话更深入。
在谈判、面试等场合很管用。
但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别让人觉得你在质问。
安全性嘛,只要问题恰当,就不会有问题。
稳定性也不错,适用于各种情况。
比如领导提出一个想法,你可以问:“这个想法的实施难度大吗?”第四种,幽默回应法。
用幽默的话回应,“哈哈,你这想法太逗了!”就像一颗开心果,让气氛瞬间轻松起来。
在轻松的场合,比如朋友聊天、聚会等,幽默回应超棒。
但别幽默过头,不然会让人觉得不严肃。
安全性相对较低,得看场合和对方的接受程度。
稳定性一般,不是所有时候都能用。
比如朋友说自己胖了,你可以说:“胖点好啊,多可爱,风都吹不走。
”第五种,共情回应法。
站在对方的角度说,“我理解你的感受。
”就像一阵暖流,让对方觉得你懂他。
在别人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共情回应超有用。
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关心和支持。
安全性高,不会让人反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OA总的来说是对照对比文件,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作进一步阐述,使之更鲜明和有针对性。
具体答复时,分情况对待。
如果对比文件确实覆盖了权1,露在外面的只有惯用手段,那必须提从权。
如果从权也不好使,那就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里找东西;最后实在不行就大段地加实施例,把保护范围缩成针鼻大小。
不过这种情况不太常见。
如果感到审查员将发明点说成是惯用技术手段,这时候也不用着急,虽然让人比较的不爽,但也要看到这很可能是检索不到才这样,或者是审查员暂时没有看到本申请的妙处。
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进一步分析包括对比文件在内的现有技术的问题以及用本发明是如何解决该问题的,因为采用了包括有发明点的方案,所以问题得以解决,这样的话发明点不可能是惯用手段,否则不可能存在这样的技术问题有待解决,这时候可能会提从权,因为写的人为了保护范围,有可能把解决对比文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技术特征放到了从权,这时候不用怕审查员评这个从权的附加技术特征是惯用技术手段,因为此时正是说明检不到。
在论证用本发明是如何解决该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审查员具体说哪一句是惯用技术手段,这很重要。
一个技术特征,它有场合,有前提,有条件,有前一步,有后一步,这是一个整体,审查员往往会断章取义,截取其中一个短语,或者概括一下(一概括就去掉修饰词,而修饰词是发明点的一部分),甚至歪曲一下,睁眼说瞎话的也有,于是例如本来的方案中说的是A+B+C+D,其中C是在Y的条件下,以Z的方
式执行,但审查员只说C是惯用技术手段,此时就可说明C前面有B,后面有D,有条件Y,具体是Z的方式(Z可能在句子中是一个状语),要把权利要求中的各个特征说得粘在一起成为不可拆分的一套东西。
这是与审查员的做法相逆的,因为他是拆,然后列表比较,咱就把它再粘回去,不让拆。
以上只是说了一个大概,具体还是看个案。
另外还可以通读审查意见通知书,体会一下案情,看看审查员代码,对照一下审查员电话本,猜猜是不是年轻审查员,或者打个电话过去再了解一下审查员的状态,探探口风。
总之是为了案子,只要不违规,各种办法都可以拿出来用。
审查员在一通中经常用到“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或轻易想到”这样的话,一般是审查员通过检索找到一些参考文献,写出了八股的用不着太紧张的评论语言,通过分析和做出的修改可以回答.
1、首先承认他明确给你的区别,其次详细列出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与参考文献和常规技术手段的区别.从发明目的和任务、发明技术特征和发明技术效果三方面论述,如果发明目的和任务相同,就发明强调技术特征和发明技术效果的不同,如果发明目的和任务相同,技术特征差别不大,强调发明技术效果的不同。
有理有据有节论述;
2、回答最重要的是修改权利要求,修改的合理,审查员是不太关注你的长长的论述。
3、使用成套语言: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与对比文件1相比,存在明显区别,对比文件1是申请人公开的纯属是导电聚乙烯泡沫塑料,本发明
是抗菌防霉化学交联聚乙烯泡沫塑料,尽管同是聚乙烯泡沫塑料材料,但是发明的目的和任务根本不同。
本发明与对比文件1相比,在配方上不同,对比文件1是解决导电的技术配方,本发明是解决抗菌防霉的技术配方。
本发明的技术配方是经过重新的组合和严格的选择,在保持聚乙烯泡沫塑料的基本性能,而且具有新的抗菌防霉性能,并且有协同作用,在厚度和密度方面比较优良。
上述事实说明对比文件1和结合对比文件2的技术手段的简单加和产生不出本发明。
要得到本发明就必须经过反复试验和相当长时间的研究,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劳动。
对比文件2只列举出抗菌防霉母料可加入PVC、PE、PP、PS、ABS、PET、PBT、PA、TPU、PC、PMMA、SAN等塑料中。
仅仅列举出抗菌防霉母料可加入PVC制成的抗菌防霉塑料(没具体实施例和数据),又没有记载所说的PE、PP、PS、ABS、PET、PBT、PA、TPU、PC、PMMA、SAN等抗菌防霉塑料具体实施例和数据,更不必说这些塑料本身性能各异。
选择使用有效量的抗菌防霉母料活性成分要考虑它的适用性强和使用安全性。
适用性和使用安全性等应当是不可预见效果(确切地说是不可预见的积极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药物抗菌防霉母料的使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要对环境友好。
要精心选择能够找到对环境友好使用安全并且保持泡沫塑料良好的力学性能适用性强的抗菌防霉化学交联聚乙烯泡沫塑料配方,需要经过反复试验和相当长时间的研究,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劳动。
因此,在判断化学组合物用
途发明的创造性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对比文件1没有任何直接记载和提示利用对比文件2或公知常识可以导出本发明抗菌防霉化学交联聚乙烯泡沫塑料,同样对比文件2没有任何直接记载和提示利用对比文件1的导电泡沫塑料就会导出本发明。
普通技术人员是不能简单的根据对比文件1和结合对比文件2的技术手段的简单加和产生出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非显而易见的,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满足专利法第22条三款的规定,具有创造性。
举一个例子:既然审查员认为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或者是容易想到的,那么在本领域就应该有广泛的应用,否则就不符合逻辑。
所以可以反驳说“申请人并未发现有使用这一技术手段的技术方案被公开,所以其并非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
这样,促使审查员去做检索,如果检索到有力的材料,则我们无话可说,只能再去想其他的办法。
而如果审查员检不到有力的材料,则其判断显然站不住脚,只能认同专利的创造性。
审查中,确实有些审查员过于草率地进行这种判定。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案子,是PCT申请,国际检索报告认同了其中几个权利要求的创造性,结果却被审查员轻描淡写地以“惯用手段”简单地否定掉了。
在实际处理中,根据客户的指示对主权项做了修改,而没有直接主张这几个从属权利要求的创造性。
但审查员的判断确实有问题。
对于所谓公知常识和惯用技术手段不需要举证的观点,我是不太赞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