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论文
公共卫生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公共卫生管理毕业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cc7b0b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8.png)
公共卫生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摘要:本文以公共卫生管理为主题,通过分析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旨在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保障公众健康。
本文介绍了公共卫生管理的概念和作用,然后从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疾病预防与控制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公共卫生管理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强政策制定、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疾病预防与控制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公共卫生管理;挑战;应对策略;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疾病预防与控制一、引言公共卫生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公共卫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以预防疾病、控制疫情、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为目标的管理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公共卫生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政策制定不完善、资源配置不合理、疾病预防与控制难度大等。
因此,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保障公众健康,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公共卫生管理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卫生管理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可以对疾病进行监测、预警和干预,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传播速度。
公共卫生管理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活动,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可以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公共卫生管理有助于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一个健康的社会,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当前公共卫生管理面临的挑战1. 政策制定不完善:当前公共卫生管理政策制定存在不完善的问题,导致政策执行力度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
2. 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资源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配置存在不合理现象,导致资源浪费和短缺并存。
3. 疾病预防与控制难度大:随着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四、应对策略1. 加强政策制定:完善公共卫生管理政策体系,提高政策执行力,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
公共卫生服务方面论文
![公共卫生服务方面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e986c1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d.png)
公共卫生服务方面论文近年来,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日渐受到关注,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保障责任越来越重要。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公共卫生服务方面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公共卫生服务方面论文篇1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整体思维摘要:从哲学的整体思维出发,分析论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中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性,提出要推动社区公共卫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管理人员要树立科学的整体思维观,充分认识人和社区是相互关联的各组成部分结成的有机集成体,与社区和公共卫生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形成整体团队意识,重视人才的整体发展,才能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整体思维;社区;公共卫生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整体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体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渗透于教育、医学、艺术、道德、法律等各个领域,对于人类把握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关系、预测事物未来发展走势及作出正确决策具有以简驭繁的成效,已成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思维模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家庭小型化及医疗费用上涨,“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目前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福利政策公益性事业,也是我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保证。
目前我国社区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仍然是社区工作的薄弱环节,发展滞后,不能有效地为公众的健康发挥作用,不能适应当前医疗卫生改革的形势和任务的需求。
本文主要从哲学的整体思维角度出发,探讨分析社区公共卫生管理的整体思维观,为推动社区公共卫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整体思维的内涵和意义整体思维是运用整体概念识物想事、整理思想的思维方式,即整体被视为一种直接的现实,在考虑问题时不着眼于问题的局部,而是将问题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着眼于考虑问题的整体结构,从对整体结构的分析、改造中找出解决问题的途经。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大学毕业论文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大学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4dfe14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0.png)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大学毕业论文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公共卫生、社会医学、医疗管理等多个领域。
在这个专业中,学生们需要完成一篇毕业论文,以展示自己对于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
本篇论文将围绕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的研究主题进行论述,具体为:探讨中国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农村老年人健康现状、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因素以及改善老年人健康的对策。
首先,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和卫生条件相对较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疾病的高发率、医疗资源的不足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都使得农村老年人面临着更多的健康问题和挑战。
其次,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因素众多。
首先,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的不足,导致老年人的健康检查和治疗难以得到及时保障。
其次,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老年人的收入来源有限,导致买药和就医的经济负担较重。
此外,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意识的匮乏、人口流动性增加以及环境污染等,也对老年人健康状况产生了重要影响。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制定有效的对策来改善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首先,加强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机构的投入,提高医疗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增加健康服务的供给。
其次,完善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险制度,减轻老年人看病、买药的经济负担。
同时,还应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健康教育宣传,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此外,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除了上述对策外,还需要加强对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研究。
通过深入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和问题,为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还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整合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等多个学科的资源和专业知识,共同推动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改善。
公共卫生服务方面论文
![公共卫生服务方面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87a6b8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7.png)
公共卫生服务方面论文公共卫生服务是保障公众健康、预防疾病、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公共卫生服务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疾病预防控制、环境卫生、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等,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的整体健康水平,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疾病预防控制是公共卫生服务的核心任务之一。
通过监测疾病的流行趋势、采取预防措施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可以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例如,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及时的疫情监测、疫苗接种、隔离措施以及公众的健康教育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面对突发的传染病疫情,如新冠肺炎,各国的公共卫生体系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有效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能够迅速响应,采取科学的防控策略,从而降低疫情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环境卫生在公共卫生服务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良好的环境质量对于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这包括空气、水、土壤等方面的污染防治,以及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环境污染不仅会直接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还会影响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职责之一。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公众身体健康的关键问题。
从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监管和管理。
加强食品安全检测、规范食品生产企业的行为、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都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及时的应急处置和信息公开也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减少公众的恐慌和损失。
健康教育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通过普及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理念,帮助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健康教育不仅可以针对个体,还可以针对社区、学校、企业等不同群体开展。
例如,开展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利用媒体进行健康宣传等方式,都能够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促进公众主动参与健康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优秀)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dbc6574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5.png)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优秀)一、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1、对于否定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反思。
现在我国学术界对于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认识存在很大的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公共事业应该按照一定的规章而独立的存在,这个概念应该包括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一些单位。
即对行政的管理,应该是由政府来进行的,那么对于公共事业的管理,其管理者就应该是非政府公共组织。
理论上看,我们就可以发现,这种认为政府不是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观念是难以有说服力的。
理由如下:第一,公共事业不单单指那些提供准公共物品的活动,还包含文化,科技和体育等方面的事业,这些既有公共的也有私人的。
第二,准公共用品不是必须全由非政府组织来提供,所以可以由政府来提供。
第三,我国的政府并不是对于准公共物品是低效的,所以那么认为政府就是在这方面的低效的观念是不成立的。
2、政府是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依据。
我国在近三十年的开放中,经济水平大幅度的提高,与之前我国的状况相比,现在我国的政治和职能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在我国存在很久的官本位思想慢慢的变淡。
与此同时,我国政府确立了作为公共管理中的主要职能,这样便从确定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应该是政府。
为此我国在这样的市场经济下,公共事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为公共事业的管理提出了一些要求:第一,公共事务的范围变大,这提高了对公共事业管理的需求,也确定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政府,由于公共事务变得更加的淡化政治,所以,让政府进行协调和处理更好,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第二,公共事业管理如果要变得更为法律化和规范化,就需要我们公共事业的管理主体是政府,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对公共事业的管理方面有法可依,规定程序等来让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变得更加的好。
二、我国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主要职责1、公共事业的管理者职责。
我国已经将公共事务大体的分为国际,国家,地区和社区的三类公共事业,我们大体来看,就是分为宏观的和微观的两类,宏观的为国际和国家公共事业,微观的为地区和社区公共事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本科)论文【精选文档】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本科)论文【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a226a2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a.png)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本科)教学计划(2003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本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及规格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的,为卫生事业管理服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为发展我国现代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为人民健服务的献身精神,具有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能力方面:熟悉我国卫生工作方针、医疗卫生制度和政策法规;基本掌握现代化卫生管理理论与技能,并具有基本医学与卫生学的理论知识。
掌握一定的社会人文学知识;具备参与卫生管理决策与操作以及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运用一门外语查阅读专业文献。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一)教学计划进程表中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
(二)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三)限选课为本专业必修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并推荐教材,提供考试命题等服务。
(四) 选修课供地方电大和试点教学单位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选用。
亦可根据培养目标和当地需要自开有针对性的选修课,自开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工作由各省级电大负责。
相应的教学安排报中央电大备案。
(五)大学英语(Ⅲ)(1)(2)课程,是大学英语三级水平课程,学员可选学,并可代替英语(2)、(3)作为必修课。
(六)学生可以从“公共选修课程目录”中选修课程,也允许学生跨科类选修课程,但这部分课程的学分不得超过课程总学分的10%。
(七)有实习和作业的课程,办学单位必须按要求组织完成。
凡没按要求完成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八)集中实践环节(包括毕业论文)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试点电大依据中央电大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组织实施,学员不得免修。
卫生事业管理毕业论文
![卫生事业管理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f0443bd25c52cc58ad6be4b.png)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专业卫生事业管理题目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研究姓名准考证号年月日内容提要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一词源于希腊语nosos(疾病)komeion (医疗护理),意指由医疗护理工作引发的感染病,患者包括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接受诊疗的患者、探视者以及医务人员。
这种感染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是发生在医院或其他医疗保健机构内。
在医院获得而出院后才发病的感染及医疗保健机构工作人员的职业性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普遍存在,目前医院感染多见多重耐药菌感染。
感染部位由高到低依次是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以及其他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其中最为常见的感染。
为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需要加强监测,并及时进行消毒隔离,进而有效控制感染。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预防;控制;监测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ospital infectionName ZhiDa LvAbstractHospital infections (nosocomial infection) from the Greek word nosos (disease) komeion (health care), which means health care caused by infectious diseases, including patient acceptance by patients, visitors and medical staff at clinics in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 Thisinfection is not present at the time of admission, nor in the incubation period, but occurs in a hospital or other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In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and was discharged after the onset of infection and occupational medical staff care institutions also belong hospital infections. Preval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the hospital infection is more common multi-drug resistant infections. The site of infection in descending ord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blood infections, and other infections,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ar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infections. To effectively reduce multi-drug resistant hospital infections, the need to strengthen monitoring and timely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thus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infection.Keyword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prevention; control; monitoring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研究NAME医院感染作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一直阻碍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
公共卫生方面参考论文
![公共卫生方面参考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735872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e.png)
公共卫生方面参考论文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公共卫生状况日趋恶劣。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公共卫生方面参考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公共卫生方面参考论文篇1浅谈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摘要】食品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安全是最基本的要求和健康的保证。
公共卫生是关系我国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
因此,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基本的公共卫生问题。
【关键词】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句话不但说明人类以食物赖以生存,而且也说明食物安全性对人类的重要性。
食品卫生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食品卫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因此,大多数食品安全问题能引起公共卫生问题,反之亦然。
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1 食品安全的含义及内容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食品安全界定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
食品安全包括四个成分:第一,成分安全,不包含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
第二,功能安全,食用后不影响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
第三,免疫安全,不能带有导致人体发病的动物、微生物和病毒。
第四,遗传安全,即不改变人类基因和人类的遗传功能。
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和食品(食物)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
2 公共卫生的含义及内容公共卫生的具体内容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
其中,食品卫生是公共卫生领域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食品卫生界定为“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用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
食品卫生是指提供人类食用的各种食品,在其生产、运输、储存、加工、销售、烹饪、食用等各个环节必须符合饮食卫生标准,保证各种食品所含营养和能量安全进入人体,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
公共卫生方面论文范文
![公共卫生方面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1d3e4eb52ea551811a687b6.png)
公共卫生方面论文范文公共卫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群的健康状况;或者政府及被授权承担公共职能的机构组织开展的环境卫生、疾病防治、基本医疗保健等以实现公众健康为目标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活动。
下文是WTT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公共卫生方面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公共卫生方面论文范文篇1浅析中国基本公共卫生功能【【摘要】:^p 】加强基本公共卫生功能是适应新公共卫生时代发展,推进中国医改的必然要求,中国当前医改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恰恰是基本公共卫生功能缺失所造成的,而中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基本公共卫生功能理论体系,基本公共卫生功能的实际工作经验也乏善可陈。
而在欧美、印度、拉美的很多国家,拥有完整的基本公共卫生理论体系,这一理论已经走向实践,获得了积极的社会效益。
因此对中国的基本公共卫生功能进行探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p 】中国基本公共卫生功能机遇挑战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相继进入老龄化阶段,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自从20________0年中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民的健康和医疗需求日益增多,“看病难,看病贵”正在困扰着广大人民群众。
而基本公共卫生功能的缺失阻碍了也使更好地满足人民的健康和医疗保健需求的工作遇到了不少障碍,因此对基本公共卫生功能进行探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基本公共卫生功能的定义关于基本公共卫生功能的内涵,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对基本公共卫生功能的界定。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基本公共卫生功能可以概括为10项:①健康状况监测;②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监测和控制;③健康促进;④保持与政治家、其他部门和社区在支持健康和公共卫生促进中的联系(包括于③中);⑤公共卫生立法和管理;⑥保证卫生政策、规划和管理的施行(包括⑤中);⑦对弱势人群和高危人群的个人卫生服务;⑧公共卫生和卫生系统研究(包括⑤中);⑨职业卫生;⑩环境保护和特定公共卫生服务。
2022公共卫生管理论文5篇
![2022公共卫生管理论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c1eac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61.png)
2022公共卫生管理论文5篇推荐文章2020学校卫生管理的年度工作计划热度:关于卫生管理制度精选模板热度:卫生管理制度2022制度大全热度:关于工厂卫生管理制度的范本热度:社区公共卫生管理计划热度:公共卫生机构的管理水平、硬件条件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公共卫生机构效益的高低,而对这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公共卫生机构的人才。
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22公共卫生管理论文_关于公共卫生的论文5篇,希望你喜欢。
2022公共卫生管理论文浅谈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内容社区健康教育是指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社区居民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活动。
发动和引导社区人民树立健康意识,关心自身、家庭和社区的健康问题,积极参与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群体健康水平。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促进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使健康状况得到提高。
要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就要采取各种方法帮助群众了解他们自己的健康状况,根据卫生保健知识做出自己的选择;为他们提供技术和方法来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而不是单纯的强迫他们改变某种行为。
健康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卫生知识的宣传,它必须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开展教育,才能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健康教育更需要提供物质的、社会的、经济的、环境的支持,提供积极的卫生政策和可获得的卫生服务。
因此健康教育不仅是教育活动,也是社会活动。
1 现代社会发展对社区健康教育的要求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变化,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长寿已成为人们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慢性病以及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关的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已逐渐成为危害健康的主要疾病,当代社会竞争力加强,工作节奏加快,造成人们精神紧张,也增加了青壮年对健康的需求。
2 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根据居民不同需求,为其解决存在或者潜在的健康问题,更好的普及卫生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健康教育的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帮助了解增强个人和人群健康的基本知识的一般性健康教育;针对社区特殊人群常见的健康问题进行教育的特殊健康教育内容;帮助居民了解法规,提高责任心和自觉性的卫生管理法规的教育。
关于公共卫生专业论文
![关于公共卫生专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a0dc2f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1.png)
关于公共卫生专业论文公共卫生是一项为保障人民健康,由政府主导的,以预防为主、医疗为辅的公共事业。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公共卫生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公共卫生专业论文范文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关系探讨【摘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都是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主体,两者有着共同的对象,即人民,但两者的出发点不尽相同,在工作角度与主题内容上有着较大的差比。
长期以来,更多的业者以医者身份来从事公共卫生行业,使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界限变得模糊,本文浅析了两者的关系,从中发现一些重要的交叉点,以指导从业人员更好的完成各自的工作。
【关键词】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公共卫生服务是通过评价、政策发展和保障措施来预防疾病、延长人寿命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一门科学和艺术,是一种以低成本换取高服务的模式,是一种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服务。
在发达国家,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政府的作用(比如政代写公共卫生管理论文策干预)在公共卫生工作中是不可替代的。
许多国家对各级政府在公共卫生中的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并作为政绩考核的一项指标,以督促各级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
(1)在我国,由于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部分行政决策者受经济利益驱动,更重视一些可以短期收益的项目,削弱了政府对于公共卫生的重视程度和行政干预力度。
即便在一些城市,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政府对于公共卫生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分工和职责范围,因此,尽快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和任务,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都应该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概念,建立相匹配的体制,以解决广大人们群众长久的健康生活难题。
(2)当前,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面临一下几个主要问题重大传染病仍在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仍是今后较长时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城市化和工业化加剧,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癌症、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群众生命安全的杀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仍不完善,正确指挥、协调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是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保障;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差,农村卫生工作仍未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基础薄弱。
公共卫生方面论文范文
![公共卫生方面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855044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5.png)
公共卫生方面论文范文目录一、公共卫生概述 (2)1.1 公共卫生的定义与重要性 (3)1.2 公共卫生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4)1.3 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 (5)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7)2.1 公共卫生体系的组成部分 (8)2.2 公共卫生体系的运行机制 (9)2.3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策略与措施 (11)三、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分析 (12)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与处理 (13)3.2 传染病防控实例分析 (14)3.3 食品安全事件案例分析 (15)四、公共卫生政策与法规 (17)4.1 公共卫生相关政策概述 (18)4.2 公共卫生法规及其执行情况 (19)4.3 公共卫生政策与法规的完善建议 (20)五、公共卫生教育与宣传 (22)5.1 公共卫生教育的意义与现状 (23)5.2 公共卫生宣传的途径与方法 (24)5.3 公共卫生教育与宣传策略的优化 (26)六、公共卫生实践与展望 (28)6.1 公共卫生实践案例分析 (29)6.2 公共卫生发展的未来趋势 (31)6.3 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32)一、公共卫生概述公共卫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涉及到预防疾病、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
公共卫生不仅与个人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更关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公共卫生是以群体为对象的保健服务,其目标是保护人群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扩散。
这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社区组织等多方面的合作与努力。
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公共卫生政策和措施,如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环境卫生等,来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公共卫生在保障人民健康的同时,也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
一个健康的民族才能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做好公共卫生工作,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公共卫生论文
![公共卫生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b16220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b.png)
公共卫生论文公共卫生是一项为保障人民健康,由政府主导的,以预防为主、医疗为辅的公共事业。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公共卫生论文,供大家参考。
公共卫生论文范文一: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分析【摘要】国家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针对主要传染病、慢性病等重大疾病和严重威胁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实施了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取得较好效果;但长期以来,项目资金管理只有原则没有细则,资金使用无章可循,严重影响了项目资金的使用效果。
建议确定项目资金管理原则,明确界定项目资金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使用专用报销封面等来细化项目资金管理。
【关键词】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意见建议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进一步提高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是深化医改的重要目标。
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国家和地方实施的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不断增加,资金量越来越大,管理要求不断提升,因此,加强和细化项目资金管理已成为做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必然要求。
1国家和地方实施的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不断增加目前,国家制定和实施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结核病防治,艾滋病防治,其他重大传染病防治,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农村改水改厕,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地方病和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促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相关专项培训等。
各地在国家制定和实施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如上海市增加了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项目,江苏省增加了血吸虫病防治项目,安徽省增加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和妇幼卫生监测等项目。
从2009年开始,国家和地方投入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越来越多。
公共事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fc506f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63.png)
公共事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公共事业管理的最终目的主要是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公共事业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公共事业管理毕业论文篇一:《试论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近些年来,我国民间群众在党的号召下创立了具有多种形式的公共事业单位。
这些单位已经积极的参与到公共事业的管理和实施当中,其为有效的弥补了当代政府能力的不足,充分承担起为人民服务的公共管理职能。
但是由于起步晚、发展快造就了当代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并完善,其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迫切解决。
1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概念和特点1.1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概念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由国家政府主导,通过利用国家政府的公共服务机制吸引非政府部门、社会公益机关、个人团体等广泛参与、共同合作的一种具有层次多样性、范围广泛性、参与密切性特点,并将管理环节同实施环节相互结合的一种具有综合管理性质的庞大系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问题、居民生活质量问题等一系列有关民生、民策的以人为本思想逐渐根植人心,并被我国有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
在党十八会议当中,也不断强调要将改善公共设置、道路交通、居民生活环境等问题的改善作为新时代我国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目标。
这些单位的创立和有效管理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增添了强大的推动力。
1.2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特点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一种属于我国所规定的行政管理范畴的,其是行政管理的分支体系。
虽然最终都是为了让我国行政管理更好的达到其目标,但是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也有属于其真身的特点,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与国家行政管理部门所肩负的责任、职责不同。
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是隶属于、仅次于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的。
国家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主要是指由国家政府机关、权力机构所制定的有关管理国家整体事务、社会整体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单位内部事务等等与建立行政管理机制、行政管理规范准则等有关内容的集合。
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的论文
![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955419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1.png)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公共卫生问题日益凸显,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共卫生管理制度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手段,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引言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是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卫生监督、环境卫生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工作,不断完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在公共卫生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我国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的现状1.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完善。
我国建立了覆盖全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网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2. 健康教育普及程度提高。
政府加大对健康教育宣传的投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3. 卫生监督力度加大。
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4. 环境卫生治理取得成效。
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环境。
三、我国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1. 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
城乡、地区之间公共卫生资源分配不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足。
2. 公共卫生人才短缺。
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专业人才缺乏。
3. 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不完善。
部分公共卫生法律法规滞后,缺乏可操作性。
4. 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部门之间协作不够紧密。
四、改进措施1. 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
加大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2. 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公共卫生人才素质。
3. 完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
修订和完善公共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
4. 健全公共卫生管理体系。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形成公共卫生管理合力。
五、结论公共卫生管理制度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石。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论文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c96924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9.png)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培养本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迫切要求,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论文篇一公共卫生管理事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一、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管理的意义公共卫生工作是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更是我国文明程度的体现。
做好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更是为人民服务的直观体现。
它不仅能使我国居民的健康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还能够让基层医院走出困境,把基层卫生服务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最近几年来,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呈现稳步发展趋势,公共卫生服务日趋成熟,服务框架和工作管理制度也日益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体系,而农村卫生服务虽然刚刚起步,但发展势头依然十分强劲,相信在未来几年内应该能够基本实现卫生服务全面覆盖。
虽然发展劲头良好,但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工作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公共卫生网格覆盖率还不够高,“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均等化”、专业管理人才不足等方面的工作还难以落到实处等。
二、公共卫生管理事业存在的问题(一)观念认识不足一是部分地方政府对公共卫生工作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性,相关扶持力度还不够,从而导致公共卫生服务难以持续稳定开展。
二是公共卫生服务站的医务人员对工作缺乏热情,由于卫生服务待遇不高,加之一些医务人员认为这份工作地位低,观念陈旧,从而造成公共卫生医务人员工作懒散,服务意识薄弱,被动式的上班。
特别是医务人员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意识不足。
例如重大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不断发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社会和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平时大多数医务人员已经习惯了日常规律性工作,医院很少进行危机和突发事件处理的宣传教育,对突发事件的出现思想上准备不足。
加之已经非常细化了的专业限制,常会使医务人员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初期感到迷茫,快速反应力不足并影响救治工作。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39bd11df84868762cbaed51e.png)
公管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
结合同学们所学主干理论课和实践实习的经验,划定以下八个范围。
要求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习实践经验以及自己的兴趣和以后的工作方向,在给定的大范围内选择一个自己喜欢,并且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自拟题目,进行研究和写作。
1.卫生经济方向
2.卫生法及行政管理
3.医院管理
4.医药企业文化建设
5.医药企业经营战略
6.疾病控制与预防
7.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事业管理
8.医药信息管理
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页脚内容1
页脚内容2
页脚内容3
页脚内容4
页脚内容5
页脚内容6
页脚内容7
页脚内容8
页脚内容9。
精选-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精选10篇)范文
![精选-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精选10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514ece5dd36a32d7275816a.png)
---------------本文为精心收集的范文、公文、模板、和其他精品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对您有帮助,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收藏,希望能帮到您,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幸福安康!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精选10篇)公共事业管理论文(一):公共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医药院校;培养目标;教育质量;竞争优势摘要:特色专业建设是高校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高校突显教学资本的战略举措,在拓宽专业发展半径的基础上提炼特色,既注重专业的内涵建设又重视特色的外延拓展。
医药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与资源,将学校类型、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有效融合,更有力于促进特色专业建设。
一、特色专业建设专业,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单元,也是人才类型的划分依据和培养模块。
专业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前提基础和保障条件,能反映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体现高校综合本事与教育竞争力。
特色专业,顾名思义是独特的专业,能够是必须地域范围内的独特,也能够是高校内部专业结构的独特主角。
高校根据自我所具备的优势条件,经过历史积淀与教学传承创新,构成特点鲜明、独特稳定、不易复制、资源稀缺等专业风格,到达;人有我优;的层级。
特色专业的建设将引导教学理念、培养模式、人才产出一系列的改革,进而塑造独树一帜的专业面貌。
高等学校建设特色专业,是基于发展战略规划进行的专业结构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当前大多数高校实施扩张型战略,专业沿着多元化快速地发展,特色专业建设便成为各高校求生存、谋发展的资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确定要;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特色专业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1]二、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征公共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亟需大批既掌握基本医学理论和管理知识,又具有良好人文修养和熟练专业技能的复合性应用人才,这为医药院校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供给了良好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论文公共卫生是关系一个地区或者整个国家乃至全球人民健康安全的公共事业,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共卫生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公共卫生专业论文篇一:《预防医学下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实验教学》摘要:本文以提升预防医学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为导向,充分发挥湖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验教学资源优势,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潜能,探索如何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应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能力的公共卫生工作者。
关键词:预防医学;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实验教学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共卫生在全球范围内成为高度关注的问题。
如何在当今高度发展的交通流、信息流和高度关注的背景下,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一直是公共卫生领域十分关注的课题[1]。
作为公共卫生重要且关键起始环节的公共卫生教育,理所当然应有其新的发展需求。
公共卫生教育唯有改革才能承载维护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目标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明确公共卫生教育领域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核心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公共卫生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也是公共卫生教育创新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核心能力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支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以核心能力体系为基础构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将成为公共卫生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活动的基础[2]。
传统的实验室+教师模式培养的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人文素质以及公共卫生核心能力难以胜任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的挑战,因此,更新教育理念,多途径、全方位开展以扩展公共卫生核心能力为中心的预防医学人才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势在必行[3]。
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是预防医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预防医学基本知识、提升公共卫生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院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1999年成立以来,整合公共卫生学院所有的实验仪器、设备、人员和机构,负责所有预防医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先后被评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和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依据以学生为本,突出能力,彰显个性,提高素质的建设理念,现已建设成为教育理念先进、教学体系科学、师资队伍精干、仪器设备精良、教学环境友好、管理机制高效、教改成果显著、学科特色鲜明的开放实验教学平台[4-6]。
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完善实验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因此,我们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以提升我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
1.打破学科界限。
加强知识融合,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公共核心能力。
预防医学是一门理论严谨、实践性强的学科。
预防医学教育理论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革公共卫生本科教育,培养医学生+公共卫生的复合型人才,使其既懂医治又懂预防。
在重视传统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环境与人群健康为主线,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增加体现医学新技术、新方法(如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实验内容),结合教师正在开展的科研课题,强化整合疾病预防与控制的技术与方法、卫生监督程序、重大疫情处置方法、健康教育、妇幼保健服务实施与评价、计划生育技术和卫生管理学、公共关系与人际交流等内容,新增综合性、设计创新性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设计实验项目。
例如,集贸市场蔬菜、水果、肉类食品营养与安全评价,学校卫生学评价,湘江水体污染与居民健康评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应对等综合性实验、设计创新性实验。
通过使实验教学紧密结合当前公共卫生热点问题,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实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出四个层次实验教学模式和三早教学原则,培养学生公共卫生核心能力。
根据当今公共卫生形势变化,整合预防医学相关课程的常用实验方法、实践技能以及数据和信息处理方法,打破传统实验课程按理论课程分类、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提出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创新性实验网络与社区实践的实验教学模式和三早教学原则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通过早进实验室、早进社区、早期参与科研创新,着重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逐步实现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实验教学与公共卫生实践训练紧密结合,交叉进行、互为补充的实践教学新格局。
3.拓展一个平台、两个对接、三个早期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不断创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法,将培养综合型高素质的公共卫生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探索公共卫生人才所需要的专业理念思维知识技能素质,形成了一个平台、两个对接、三个早期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
拓展本科生导师制这一平台的功能。
加强师生互动,促进交流,传道授业解惑。
今后进一步通过培训教师的创业与创新理念和技能,转化导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育,鼓励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开展设计性实验项目。
拓展教与学和理论与实践两个对接的内涵,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创新性实验作为两个对接的结合点。
拓展早期接触社会,早期了解社会,早期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内容,在三个早期活动中激发综合性实验和设计创新性实验的选题灵感。
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并养成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培养并鼓励学生立志用所学预防医学专业知识用于创新创业,从而走出一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特色之路。
4.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将学生公共卫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从课堂之内延伸至课外。
改革教学内容与培养模式,将教师研究课题与学生的研究兴趣相结合,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将科研课题引入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之中,开展加强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常规教学。
5.与时俱进,普及相关法律、法规、条列的教育。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时代性强的特点要求我们必须根据疾病谱的变化,不断补充修改教学内容。
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的流行暴发,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流行病学教学中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的重要性。
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与公共卫生服务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纳入流行病学等实验课程的常规教学之中,同时增设消毒和灭菌、流行病学思维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等内容,以期达到实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公共卫生服务实践,与时俱进,使学生不仅掌握疾病防治的专业知识,而且熟悉疾病防控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培养学生在面临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6.紧追学科发展前沿,注重实验技术研究,保持实验内容与技术与时俱进。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时代性强,要求注重引入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现代技术手段或具有发展前景的先进技术方法。
如在组织学生进行经典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相关案例讨论的同时,结合学习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遗传学技术(如核酸电泳分析、PCR、核酸杂交以及核酸点突变分析技术等),使学生深刻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流行病学病因研究、传染源和传染途径追踪与判定中的应用与重要意义。
7.完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实验成绩的评定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仅仅依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还要参考学生的平时表现,主要包括学生在课堂讨论时的参与情况及参加社会实践调查和科研活动情况与表现,这对于综合衡量学生真实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教学课程结束后,我们将采取问卷调查及座谈会的形式在课后了解学生对新型教学模式的看法,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
总之,我们以我国公共卫生教育基本要求为指导,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抓好实验教学,全面提升我校预防医学本科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培养创新型、实用型的公共卫生人才。
参考文献:[1]夏茵茵,冯翔字,王应雄,邱景富.从公共卫生核心能力浅析公共卫生教育发展方向[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8(278):633-634.[2]徐缓.关于我国公共卫生人才核心能力的思考[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2):95-97.[3]罗文海.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改革[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1,28(1):102-105.[4]李乐,龙鼎新,何淑雅,唐双阳,廖力,谢红卫,李良,让蔚清.基于应急能力提升的卓越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9):12-13.[5]曾怀才,贺性鹏,贺庆芝,黄炼,单晓云,宋凤梅.预防医学专业五位一体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5,(27):144-145.[6]肖方竹,黄波,李乐,唐艳,何淑雅.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养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基础医学教育,2013,(10):960-962.公共卫生专业论文篇二:《专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课程改革思考》摘要:为适应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专科临床医学人才,应创新培养理念,着力培养学生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基层预防保健技术》即是在全科理念指导下,结合具体岗位需求自主开发的教材,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可以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关键词:全科理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课程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就业主要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3》记载,2012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助理)医师大专学历者占41.0%,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大专学历者占41.4%,可见专科层次医疗卫生人员是基层卫生机构的主力军。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输送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于2010年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公共卫生课程也随之进行创新改革,现报告如下。
1改革背景为顺应人民健康需求增长和深化医药体制改革要求,我国于2009年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机构。
在该背景下,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逐步从过去单一的医疗服务转为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并重,即要求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必须同时具备开展基本疾病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水平低下,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数量、素质、结构均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在许多乡镇卫生院,可胜任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严重缺乏,明显阻碍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何坪[1]等人对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卫生机构进行调研,以评价专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
结果表明,重庆市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师数量及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平,几乎没有专业的全科医师;三年制临床专业毕业生临床基本诊疗能力不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不力,缺乏相关理念、知识和技能,难以独立开展和全面承担相关工作,素质普遍偏低,自我职业归宿感也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