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计算机课时1
认识计算机(第一课时)
![认识计算机(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7ea4e1e281c758f5f61f677f.png)
课题:认识计算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了解常见的计算机输入和输出设备。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物观察,聆听了解计算机的各组成的名称和作用。
(2)尝试让学生学会总结。
(由于本课概念较多)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计算机的新奇,激发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4.行为与创新:能主动规范地使用计算机,爱护计算机。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教学难点:规范地使用计算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一、认识计算机师: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学习什么是信息。
我们知道了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工作。
那么谁能来说说它的外形?你们都在哪见过它?(指名回答)师:出示图片。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把计算机从外形上分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和掌上计算机三类。
二、计算机的组成。
目前,我们见到的大多数都是台式计算机,这节课我们就以台式计算机为例,一起来了解计算机。
教师依次出示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器和音箱的图片。
(常见的计算机一般由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器、音箱等部分组成)师:这些看得见、摸的着的设备,我们统称为硬件。
从功能与作用的角度来看,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这几个部分。
中央处理器:英文缩写名称师CPU,它是计算机的“心脏”。
相当于人的大脑,几乎所有的数据都要送到CPU中进行处理,然后再由CPU发出处理结果。
我们通常又称它为微处理器。
存储器:存储器是用于存储信息的计算机设备。
分为内存储器与外存储器两种。
内存相当于人的大脑皮层,存取速度非常快。
外存相当于我们常见的书本,存取速度比较慢,但容量大,可以扩充,使用方便(包括软盘、硬盘、光盘、U 盘等)输入设备:这是将外界的信息传入计算机的设备。
我们一般是通过眼睛看,耳朵听,手触摸,鼻子闻等途径向大脑输入信息。
计算机中的输入设备就相当于人的眼、耳、口、鼻、手等器官。
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器、话筒、扫描仪等。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0a64634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5.png)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认识计算机课时1 认识计算机教学内容1. 引入:用计算机需要知道什么?2. 认识计算机主机3. 认识计算机显示器4. 认识计算机键盘5. 小结教学目标1. 能够简单介绍计算机的组成部分2. 认识计算机主机、显示器和键盘等外部设备教学重点难点1. 学生能够准确简洁地介绍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课时2 认识键盘教学内容1. 引入:我们每次在电脑上打字时,都是用计算机的哪个部分呢?2. 认识键盘上的主要功能键3. 键盘的正确使用方法4. 小结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键盘的主要功能键的作用2. 正确掌握键盘的使用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 学生能准确地介绍键盘上的主要功能键的作用2. 学生能掌握键盘的正确使用方法第二单元 windows操作系统课时1 认识windows教学内容1. 引入:我们平时所用的计算机界面都是什么样的?2. 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3. windows桌面操作4. 常用快捷键介绍5. 小结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方法2. 能够在桌面上打开和关闭应用程序3. 掌握常用快捷键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1. 学生能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2. 学生能准确使用常用的快捷键课时2 windows常用应用程序教学内容1. 引入:我们常用的计算机应用程序有哪些?2. windows常用应用程序:字处理软件、画图软件、游戏软件等3. 熟悉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4. 小结教学目标1. 掌握常用的计算机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2. 熟悉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教学重点难点1. 学生能熟练掌握常用的计算机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2. 学生能快速熟悉不同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
第1课认识计算机 教案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B版
![第1课认识计算机 教案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B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ccdf3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4.png)
课题
认识计算机
单元
一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三
学习
目标
(1)初步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知道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2)能从观察中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硬件,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的事实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3)体验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以及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生活的意识。
教师归纳:信息:以文字、符号、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形式出现。
凡是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都属于信息。
计算机是存储和处理信息的工具。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二、计算机的组成:
通过自学教材第2页,看看那些是日常生活中见过的。
教师巡视
教师讲解并总结,列出要点
一台计算机硬件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响等部分组成。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要,还配有其他的外部设备,如:音箱、打印机、扫描仪、话筒、摄像头等。
三、计算机的发展
你们见过哪些类型的计算机?
教师出示PPT课件,放各种计算机类型的图片(笔记本、台式计算机、掌上电脑.....)。
四、计算机的应用
通过自学教材第4页,想想那些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
教师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并总结
计算机主要用于学习,娱乐,网络交流,银行自主柜员机等,用途很广泛。
五、使用计算机的注意事项
学生总结
计算机给日常生活中带来的方便
板书
认识计算机
个人计算机的一般组成
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响
重点
学生能从外观上看出计算机各组成部分,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难点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认识计算机教案6篇
![认识计算机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0f4c4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b.png)
认识计算机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自我鉴定、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elf-evaluation,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认识计算机教案6篇准备好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优秀的教案应当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认识计算机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三年级上册
![《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f90b95d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a.png)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造,熟悉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建立计算机的正确使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造,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
2. 教学难点:熟悉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建立正确的操作习惯。
三、教学准备:准备一台计算机、键盘、鼠标器、U盘、教学PPT、相关软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自我介绍,讲解本课学习内容。
2. 展示计算机的神奇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认识计算机的组成与开机方法1. 计算机的组成:介绍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部件,展示实物图并简述功能。
2. 开机方法:教师操作示范,讲解开机步骤,并请学生模仿操作。
(三)了解计算机的“大脑”——中央处理器1. 中央处理器(CPU)的作用:展示图片,介绍其主要组成及功能。
2. 主流品牌CPU介绍:简要介绍Intel和AMD两大品牌的特点和优势。
3. 通过小游戏“拆装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内部结构,认识主板上的重要元件。
(四)教学拓展1. 展示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介绍,包括操作系统、常用软件等。
2. 介绍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预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3. 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
2.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探索计算机的奥秘。
(六)布置课外任务1. 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更多关于计算机的信息,了解更多新知识。
2. 鼓励学生与家长分享本课所学内容,共同提高计算机使用水平。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各主要部件的功能,能简单操作如启动、关机等。
新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精品教案 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精品教案 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f04a719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c.png)
新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计算机基本操作课时一: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 教学内容:- 计算机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
- 教学步骤:1. 引入课题,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介绍计算机的定义和基本功能,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作用;3. 列举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让学生了解不同组成部分的功能;4. 通过图片展示和简单实例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的认识;5. 小结本课内容,提醒学生注意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课时二:计算机的操作方法- 教学目标: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 教学内容:- 计算机的开机与关机;-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 教学步骤:1. 复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程度;2. 介绍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方法,让学生正确操作;3. 教学鼠标和键盘的基本使用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4. 练鼠标和键盘的操作,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5. 总结本课内容,引导学生自主研究计算机的其他操作方法。
第二单元:文字处理软件课时一:认识文字处理软件- 教学目标: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 教学内容:- 文字处理软件的定义和作用;-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界面和常用工具。
- 教学步骤:1. 引入课题,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其用途和优势;3. 展示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界面和常用工具,让学生熟悉软件界面;4. 演示文字的输入、编辑和格式化操作,让学生了解常用功能;5. 小结本课内容,提醒学生注意文字处理软件的正确使用方法。
课时二: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方法- 教学目标: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 教学内容:- 文字输入和编辑;- 文字格式化和保存。
- 教学步骤:1. 复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文字处理软件的认识程度;2. 教学文字输入和编辑操作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3. 演示文字格式化的常用操作,帮助学生提高文档的美观性;4. 讲解文档的保存方法,提醒学生注意及时保存作品;5. 总结本课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文字处理软件的高级功能。
人教版PEP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PEP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1ff44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15.png)
人教版PEP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认识计算机1.1 认识计算机(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定义和功能。
- 掌握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外部设备。
- 教学内容:- 计算机的基本定义和功能。
-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外部设备。
- 教学过程:- 引入计算机的定义和功能。
- 介绍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外部设备。
-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机的应用场景。
- 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正确描述计算机的定义和功能。
- 学生能够准确辨认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外部设备。
1.2 认识鼠标和键盘(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鼠标和键盘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 掌握鼠标和键盘的正确使用姿势。
- 教学内容:- 鼠标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 键盘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 教学过程:- 介绍鼠标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 演示鼠标的正确使用姿势。
- 介绍键盘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 演示键盘的正确使用姿势。
- 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鼠标和键盘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鼠标和键盘,并保持正确的使用姿势。
第二单元:认识信息技术之网络2.1 认识互联网(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掌握互联网的常见应用和安全注意事项。
- 教学内容:-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互联网的常见应用和安全注意事项。
- 教学过程:- 引入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介绍互联网的常见应用和安全注意事项。
-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互联网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 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正确描述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学生能够准确说明互联网的常见应用和安全注意事项。
2.2 认识网页和搜索引擎(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网页的基本结构和元素。
- 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 教学内容:- 网页的基本结构和元素。
- 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 教学过程:- 介绍网页的基本结构和元素。
- 演示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第3课认识计算机——第一课时
![第3课认识计算机——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9f6890b09b89680202d8254d.png)
《第3课——认识计算机(一)》第一课时《探究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一、课题分析本节课是青岛版《信息技术》教材初中第一册第三课,内容安排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内容为:“探究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第二课时内容为:“了解常见智能终端、探究信息编码和数值转换”。
本节课大多为理论知识,学生可操作性受到限制,如何让学生不觉得枯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趣味性,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
尽管大多数学生在小学接触过计算机,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对计算机硬件知识概念比较模糊。
学生对计算机充满兴趣和好奇,所以在教学环节设计时要做到新颖有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并能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三、课题目标(含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计算机的工作原理;②学会查看计算机的配置信息并了解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③利用自助装机网站模拟组装计算机。
2.方法与过程目标:①分组协作:小组内分工合作,小组间相互学习,共同探究;②任务驱动:给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充分发挥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探究计算机的硬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②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意识;4.德育目标:了解当前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水平,激发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①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②认识机箱中的主要硬件设备。
2.难点:了解计算机主要技术指标。
四、教法与学法1.教法:①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兴趣;②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让教学过程更加直观明了;③任务驱动法:为学生创设任务情境,围绕任务展开探究活动;2.学法:讨论法、展示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相结合。
五、教学环境与教具准备1.教学环境:多媒体信息技术活动教室,希沃白板,班级优化大师。
2.教具准备:六台拆除机箱面板的主机、CPU、内存条、多媒体课件。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认识计算机》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认识计算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602c6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3.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外观和组成。
2. 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计算机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外观2. 计算机的组成3. 开关机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外观和组成,学会正确的开关机方法。
2. 难点:理解计算机的内部组成及其功能。
四、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讲解法、实践操作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一台计算机,展示给学生观看。
2. 准备有关计算机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1课时:认识计算机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台计算机,引导学生观察计算机的外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与实践a. 教师讲解计算机的基本外观,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b. 学生观看有关计算机组成的视频,了解计算机的内部结构。
c. 教师演示开关机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3.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操作计算机,尝试开关机,巩固所学知识。
第2课时:计算机的组成1. 复习导入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的哪些部分?”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教学内容与实践a. 教师讲解计算机的内部组成,如CPU、内存、硬盘等。
b. 学生观看有关计算机硬件组成的视频,加深对计算机内部结构的理解。
c. 教师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的内部组成。
3. 课堂练习学生尝试列举出自己了解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加深对计算机组成知识的理解。
第3课时:开关机方法1. 复习导入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如何正确开关计算机吗?”引导学生复习开关机方法。
2. 教学内容与实践a. 教师讲解正确开关机的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b.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学会正确开关机。
c. 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开关机。
3.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操作计算机,完成开关机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第4课时: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 复习导入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如何使用计算机的键盘和鼠标吗?”引导学生复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粤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 认识计算机》教案
![粤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 认识计算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302ea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4.png)
粤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课《认识计算机》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计算机》是粤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定义、组成、功能和应用领域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今后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计算机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不够深入。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计算机的内部组成和原理难以理解,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来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定义、组成、功能和应用领域。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3.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计算机的内部组成和原理。
2.计算机的功能和应用领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计算机。
3.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4.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机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计算机的外观。
2.准备计算机内部组成和原理的图片或视频,用于讲解。
3.准备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实例,用于展示计算机的功能。
4.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展示计算机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计算机的外观。
提问:“你们见过计算机吗?计算机长什么样?”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计算机内部组成和原理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的内部结构。
同时,讲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如存储器、处理器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总结计算机的功能和应用领域。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4.巩固(5分钟)通过实例展示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上网、玩游戏、做作业等。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信息技术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e0fd4e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6.png)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信息技术第一篇: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2、能够认识计算机的一些硬件设备的名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机设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过程与方法:采用实物展示,学生思考,教师讲解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分工。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媒介: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都接触过计算机,计算机的功能确实非常强大,你一定很想知道计算机是由什么组成的,又是靠什么来进行工作的吧?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计算机的组成。
二、新授1、认识计算机从外表上看,一台比较完整的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及音箱、打印机组成。
一般的计算机有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就可以进行工作了。
请学生分别认识以上设备,并能记住它们的名字。
然后教师提问,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检查。
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理解什么是硬件系统计算机由很多部件组成,每个部件完成不同的工作。
各个部件协同工作,相互配合,计算机才能完成各种工作,显示出强大的功能。
这些组成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我们就称为“硬件”。
(2)部分计算机硬件及功能列举主机:主机是计算机的“司令部”,人的各种指令输放计算机后,主机负责整理、分析、处理,然后输出。
拆开主机箱,让学生认识对硬盘、光盘、优盘、软盘进行比较讲解。
3、计算机的软件计算机仅仅有硬件还是无法工作的,它的工作需要软件的支持,什么是计算机软件呢?(学生按小组讨论,解决问题)(1)软件的的概念支持计算机进行工作的各种指令,就称为计算机的软件。
计算机要靠软件的支持,才能进行正常工作。
(2)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如Windows7/xp等应用软件,如 Word/Powerpoint/WPS、金山打字等。
打开“金山打字”软件,让学生对软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3)认识键盘常用的计算机键盘上有101个键,为了方便操作,一般将这些键分为四个区:文字键区:这是键盘最常用的区域,也叫主键盘区。
四年级第1课《认识计算机》教学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四年级第1课《认识计算机》教学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94481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7.png)
下面是发生在计算机教室旳行为,他们这么做对吗?
(1)在计算机教室里喧哗打闹。 (2)带食物饮料进入教室。 (3)将垃圾留在计算机教室里。 (4)用力拍打键盘。 (5)随意开机、关机。 (6)随意使用软盘、U盘。
课后练习题
1、计算机系统由( )两大部分构成。
A、操作系统、应用软件 B、主机、外设
C、CPU、外设
D、硬件系统、软件系统
2、下列哪组设备按顺序分别属于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 A、打印机、CPU、扫描仪 B、磁盘、鼠标、键盘
C、鼠标、打印机、硬盘 D、磁带、打印机、显示屏
3、下列设备不属于输入设备旳是。 A、鼠标 B、扫描仪 C、键盘 D、打印机
第四个发展阶段
1970-目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旳计算机时代
新型计算机
常见计算机
掌上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机
台式计算机 笔记本计算机
计算机旳外观千变万化,但 是计算机系统都是由硬件系 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旳。
三、计算机旳构成
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 ,一台计算机硬件由显示屏、主机、 键盘、鼠标等部分构成。在实际生活中 ,根据人们旳需要,还配有其他旳外部 设备,如:音箱、打印机、扫描仪、 话筒、摄像头等。
4、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它旳名字是()。 A、UNIX B、MPC C、ENIAC D、EDVAC
认识计算机
一、信息与计算机 二、计算机旳发展 三、计算机旳构成 四、计算机旳应用 五、使用计算机旳注意事项
第1课
认识计算机
2024版小学信息技术第1课《认识计算机》优秀课件
![2024版小学信息技术第1课《认识计算机》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18d64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64.png)
02 计算机基础知识
2024/1/30
7
计算机发展历程及分类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年)
电子管时代,体积庞大、功耗高、可靠性差。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年)
晶体管时代,体积缩小、功耗降低、可靠性提高。
2024/1/30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年)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体积进一步缩小、功耗进一步降低、可靠性 进一步提高。
2024/1/30
4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工作原理及应用领域;掌 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2024/1/30
能力目标
能够熟练使用鼠标、键盘 等输入设备;学会打开和 关闭计算机;掌握基本的 文件管理操作。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 趣和爱好,激发探索和创 新精神。
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体积更小、功耗更低、可靠性更高。
8
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功能
计算机硬件系统
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 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 出设备等,是计算机的物理基础。
2024/1/30
计算机软件系统
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是计算 机的灵魂。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 编译程序等,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 游戏软件等。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结构,即“存储程序控制” 原理,根据预先存储的程序,自动 地执行计算或处理任务。
9
计算机硬件设备及配置
中央处理器(CPU)
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程序中 的指令,控制计算机的操作。
内存储器
计算机的“记忆”部分,用于暂时存 储程序和数据,供CPU快速访问。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c199353968011ca30091fd.png)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青州市东坝小学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第1课认识电脑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2、能够认识计算机的一些硬件设备的名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机设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过程与方法:采用实物展示,学生思考,教师讲解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分工。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媒介: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通过我们前面的学习,计算机的功能确实非常强大,你一定很想知道计算机是由什么组成的,又是靠什么来进行工作的吧?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计算机的组成。
二、新授1、认识计算机从外表上看,一台比较完整的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及音箱、打印机组成。
一般的计算机有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就可以进行工作了。
请学生分别认识以上设备,并能记住它们的名字。
然后教师提问,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检查。
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理解什么是硬件系统计算机由很多部件组成,每个部件完成不同的工作。
各个部件协同工作,相互配合,计算机才能完成各种工作,显示出强大的功能。
这些组成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我们就称为“硬件”。
(2)部分计算机硬件及功能列举主机:主机是计算机的“司令部”,人的各种指令输放计算机后,主机负责整理、分析、处理,然后输出。
拆开主机箱,让学生认识对硬盘、光盘、优盘、软盘进行比较讲解。
三、总结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和了解。
计算机的硬件的几大部件主要分为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音箱、等。
主机内部的部件主要让学生介绍主板、内存条、网卡、电源、CPU、数据线、电源线、光盘驱动盘、硬盘、软盘驱动器、优盘接口。
本节课的扩充内容是对硬盘、光盘、优盘、软盘的认识,这个知识点主要是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
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存储设备。
本节课由于采用了实物展示,学生切身观察了计算机设备,特别是拆开了主机箱内部的部件,揭开了学生对主机的神秘感。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第1课《认识计算机》 (1)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第1课《认识计算机》 (1)](https://img.taocdn.com/s3/m/fca2d19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0.png)
6.很饿的时候可以在计算机教室吃东西。 ( × )
THANKS
在计算机教室里喧哗打 闹
带食物饮料进入计算机教室
用力拍打盘
随意开机、关机
在计算机教室里留下垃圾
随意使用U盘等工具
头正身直脚放平
认识计算机
计算机的 组成
随堂测试
填空:
1.计算机由(
)和(
2.计算机是处理(
)的高手。
判断:
3.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叫埃尼阿克。
4.计算机怕灰尘。
5.可以带U盘去信息教室随意拷贝资料。
信息与计算机
凡是我们看到的、听到 的、闻到的、触摸到的都 包含信息。
信息可以以文字、符号、 图像、声音、动画、影像 等形式呈现。
信息在我们生活中随处 可见,我们生活在充满信 息的世界中。
处理信息的技术
处理信息的技术
处理信息的技术
存储和处理信息的高手
世界上第一台 计算机ENIAC
6.很饿的时候可以在计算机教室吃东西。
)两部分组成。
() () ()
()
随堂测试
填空:
1.计算机由( 硬件系统 )和( 软件系统 )两部分组成。
2.计算机是处理( 信息 )的高手。
判断:
3.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叫埃尼阿克。
(√)
4.计算机怕灰尘。
(√)
5.可以带U盘去信息教室随意拷贝资料。 ( × )
扫描仪 耳机
软件系统包含操作软件和应用软件
管理控制足用 户需求
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使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方便了。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
你还看到过 哪些计算机 应用的例子?
你最希望未来 的计算机实现 什么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
(2)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交流谈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
重点
了解计算机硬件知识
教学
难点
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设计
思路
通过观察体验,合作讨论、自主探讨、任务驱动等方法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课前教
师准备
音像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进程
小组合作讨论:讨论本节的“讨论学习”部分,完成教材中的表格。
作
业
布
置
必做题
设计计算机系统结构图
选做题
《计算机实践》相应题。
板
书
设
计
认识计算机
常见的容量单位有比特、字节、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
换算关系:1Byte=8bit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最小单位是比特,英文Bit,也就是一位二进制位(0或1);最基本的容量单位是字节,英文Byte,缩写为B,称为拜特;一个英文字符占1个字节,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常见的容量单位有比特、字节、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
采用“学生抢答”或“小组竞赛”的方式,回答有关计算机发展史的问题。
学生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硬件知识。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抢答计算机实物部件。
课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换算关系:1Byte=8bit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3、查看存储器容量大小的方法:右击“我的电脑”,执行“属性”命令,在“系统属性”对话框中查看内存容量和CPU信息;双击“我的电脑”,单击盘符,在左边“详细信息”项中查看硬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①控制器②运算器③存储器④输入设备⑤输出设备练习与提高:老师设计有关计算机硬件的问题,采用“学生抢答”或“小组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老师引入: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不管是内存储器还是外存储器,它们的容量大小是怎么衡量的呢?
师生探讨:老师展示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师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并由老师进行总结。 Nhomakorabea教后随笔
备注
本节课涉及的概念较多,大的操作基本没有。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本课以学生为中心,并设计虚拟购机方案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实践操作设计,体验了成功,同时更大胆了表达了自已的想法,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本节课后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模拟学习:观看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录像,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所看录像,学习教材中计算机硬件知识。
合作竞争学习:老师打开机箱,展现计算机实物部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抢答,师生互评。
体验学习:学生接触实物部件,给学生更直观的认识,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
中央处理器(CPU)
老师板书:计算机系统
老师展示教学课件,展现第四代计算机精彩图片,并小结计算机的发展史。
课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教师讲解、小组竞赛
练习与提高:老师设计有关计算机发展史的问题,采用“学生抢答”或“小组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2.新课讲授
老师引入: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计算机结构组成,进一步认识计算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位计算机小行家。
序号
06
课
题
认识计算机
计2教时
时间
10.8
第1教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回顾计算机发展简史
(2)了解计算机硬件知识
(3)了解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了解常见外存储器特点
(5)学会查看硬件的配置信息
2、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体验学习、模拟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体
1.情境导入
老师引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机作为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计算机带来方便的同时,人们却经常被各种各样的软件、硬件问题所困扰。那么你们了解计算机多少呢?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回答,师生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