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护工作中提倡公众考古教育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在保护工作中提倡公众考古教育小议

【摘要】围绕731遗址保护工作,如何引导公众正确看待和认识,并积极支持、参加、监督731遗址的保护工作,提倡在遗址保护工作中开展公众考古教育的内容。

【关键词】731遗址保护工作公众考古教育

“公众考古教育就是文化资源保护教育”,公众考古教育是各国在文化遗产管理事业的发展中都绕不开的共同问题。对公众进行必要的宣传和教育,让公众参与、理解并支持遗址保护与管理是遗址得以持续保护的坚强后盾,及合理利用的应有之义。随着731遗址保护实践的不断深入,731遗址保护工作势必与广大民众建立起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在这一背景下,731遗址保护工作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并要使公众共享保护成果。公众考古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进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731遗址保护工作中。

一、在731遗址保护工作中提倡公众考古教育的必要性

遗址以公共所有为主,尤其是考古资源,它更是全民族的共同财产,不属于任何专门机构和个人,国家公共机构仅仅是代表公众进行管理和保护,公众有权利了解考古资源的保存、保护和科研情况。保护731遗址工作对于让世人永远铭记这段历史,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史形成的企、事业单位对731遗址的不当占用及由此带来的城市发展,切断了遗存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割裂了遗存整体的有机性和完整性,也影响了遗存的展示。根

据731遗址保护现状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需要提倡公众考古教育并将其摆到重要位置。

提倡公众考古教育有利于731遗址的保护工作。发现遗存、保护遗存有赖于广大民众的及时信息沟通;被使用遗址的保护需要民众强烈的文物保护意识;条件具备情况下被占用遗址的逐步收回得益于广大民众的理解与支持;尤其731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更需要广大民众的理解和参与。

二、731遗址保护工作中开展公众考古教育的现状

公众对731遗址价值的认识有过不同的认识,尤其“大跃进”和“文化革命”两次社会大变革,给731遗址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经过时代变迁,不断对公众加大了关于731遗址保护认识的教育,事实上,今天广大公众对731遗址保护的认识及热情日益高涨,公众参与731遗址保护的重要作用也日益显现。731遗址遭受毁坏时的抢救工作及新发现的有关遗址、文物都曾得益于公众的及时沟通和大力支持。但作为当今世界范围内保存下来的二战期间规模最大的进行细菌武器研究和试验的遗址群,开展公众考古教育的程度与其影响力还不相符。一是公众对731遗址保护工作认知不够;二是公众对731遗址保护活动参与不足;三是公众对731遗址保护工作参与意愿强烈。大多数人对731遗址保护工作非常感兴趣,也有参与保护工作的意愿。但往往不知从何做起,尤其作为公众应从哪些角度入手无所适从。

三、如何开展731遗址保护工作的公众考古教育

加强731遗址保护工作在我国除加大立法和执法力度外,重树我国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和公民道德非常重要,并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有效开展公众考古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文物保护工作者转变思维

公众能否正确认识731遗址保护工作、能否自觉参与到保护的队伍中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物保护工作者的态度。作为文物保护工作者,应当转变思维,遵循以公众为中心的原则,重视普通大众群体对遗址资源的发言权,把目光转向普通的公众,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专门设立主管公众考古教育事业的部门,全方位落实到具体的展览陈列设计和公众阐释手段上。

(二)完善与公众的沟通方法

文物保护工作者必须清楚地知道人们对于731遗址保护的印象是怎样的,什么样的731遗址保护方式可以为人们所接受,人们需要什么,731遗址保护可以为人们带来什么,要积极听取公众的意见和想法。通过有效的“交流”,在公众和文物保护工作者之间搭起一座理解、合作的桥梁;并通过恰当的解释可以达到在公众和文物保护工作者之间进行有效交流的目的。从考虑参观者先前的知识和参观者的价值的“观众视角”考虑,将“观众视角”和“展品视角”相结合,从而将遗址保护同公众相联系。

(三)创新陈列,搭建公众与731遗址保护互动的平台

陈列馆是731遗址保护大众化的重要载体。陈列尝试更贴近大众的一些表达方式,以及运用一些互动手段来提高731陈列馆展览的

趣味性,使陈列馆成为让公众了解731遗址保护的重要平台。(四)普及731遗址保护知识,与公众共享保护的桥梁

科普性书籍是沟通文物保护工作者与公众的桥梁,与有关出版单位联合出版731遗址保护科普图书,针对不同的公众群体因材施教,邀请专家学者讨论对策,主要出版一系列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考古科普读物。通过科普读物,引起公众对731遗址保护的兴趣,引发对遗址保护的思考。

(五)加强宣传工作力度

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加强731遗址保护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文物保护意识。根据网络资源丰富、信息传播范围广、公众参与自由度高、信息传播快捷等特性,积极探索开辟731遗址保护的网络传播方式。

731遗址保护公众考古教育工作还需政策上的有效引导措施,和普及相关知识等。始终将公众参与、公众共享作为遗址保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拓展公众参与遗址保护的渠道,充分发挥广大民众的积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普通公众自觉自愿保护731遗址,才能使保护工作真正成为全民行动,推动遗址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参考资料:

[1]郑媛.公众考古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山西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010.

[2]郭立新,魏敏.初论公众考古学.东南文化,2006(4).

[3]崔玉范.美国的公众考古教育——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目的的一个途径. 南京社会科学,2007(8).

[4](美)尼克麦瑞曼.公共考古学的多样性与非调和性.南方文物,2007(2).

[5]李琴,陈淳.公众考古学初探.江汉考古,2010(1).

[6]黑龙江大学(主审:段广达,主编:王乐文石岩,编委:姜艳芳李方昊)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文物博物专业科目学习教材(2011.4)

作者简介:

程立华(1977.1.9—)籍贯山东省,文博馆员职称,研究方向:历史、文物、博物馆教育、旅游工作。现工作单位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