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同余式组的解法
一次同余方程的解法及在中学数学竞赛中的应用初探
1.2同余的定理
定理:一次同余方程 , (mod )有解的充要条件 ,且有解时解数为 。
一次同余方程的理论各初等数论教材都作了详细的论述(见[1])、[2]、[3]),但对它的具体解法介绍的较少。笔者在初等数论教学实践中,针对该方程总结了几种解法,并通过各种解法优劣的比较,探讨了在不同情况所应采用的不同方法,这对学生学习初等数论,特别是解一次同余方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解令 ,欲求 的末尾两位数,即求 ,使得 ,由于 ,则
①
, ,
由于 ,故 ,则 .对于 ,当 为奇数时, 的个位数字为 ;当 为偶数时, 的个位数字为 .同理 的个位数字应为 .故可设 ,从而得到:
,
即
②
由②得 ,代入①得
, , ,
从而有, ,于是, .
所以, 的末尾两位数是 .
3.4枚举法
在进行归纳推理时,如果逐个考察了某类事件的所有可能情况,因而得出一般结论,那么这结论是可靠的,这种归纳方法叫做枚举法.特点:将问题的所有可能的答案——列举,然后根据条件判断此答案是否合适,合适就保留,不合适就丢弃.
分析:验根法需对模m完全剩余系中的数逐一验证,因而当模m比较小的时适用于此法。
2.2:利用二元一次不定方程
满足 的 和满足二元一次不定方程 方程 的 相同,因而解 可利用二元一次不定方程 来求。
例:解同余方程 .
解:先解不定方程 ,即 。用观察法或辗转相除法可得其一组解为 , .所以不定方程 的所有解为
参考文献……………………………………………………………………….10
一次同余方程的解法及在中学数学竞赛中的应用初探
【摘要】:介绍一次同余方程的几种解法,并了解一次同余方程的解法在中学数学竞赛中的应用。
3.同余式
a = −1 p
Legendre符号的几条重要的性质(p是奇素数): ①若a≡b(mod p), 则 ≡ p不能整除 不能整除a, ②若p不能整除a, 则
a b = . p p
a2 p =1
定理 1.1.1 设(a,m)=1, m>0, 则 ax≡b(mod m) ≡ 恰有一解, 恰有一解, 且 x≡baϕ(m)-1(mod m) ≡ 定理 1.1.2 设aトm, 则 ト ax≡b(mod m) ≡ 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m)|b. 若有解, 若有解, 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则共有d个解 个解. 则共有 个解
p −1 a 2
≡ 1 (mod p )
(2). a是模 的非平方剩余的充要条件是 是模p的非平方剩余的充要条件是 是模
a
p −1 2
≡ − 1 (mod p )
勒让德(Legendre)符号
为了简化“x2≡a(mod p)有解”这一较长 a 的说法, 今引人勒让德(Legendre)符号 ,其 p 定义如下:
•雅各比符号可以看作勒让得符号的推广。
定理3.1 是奇素数, 不能整除a, 定理 设p是奇素数 若p不能整除 则 x2≡a(mod p)恰 是奇素数 不能整除 恰 有两解或无解. 有两解或无解 定理3.2(欧拉判别条件)设p是奇素数 (a,p)=1, 则 定理 (欧拉判别条件) 是奇素数, 是奇素数 (1). a是模 的平方剩余的充要条件是 是模p的平方剩余的充要条件是 是模
思考: 思考:求
(1) 21000000 (mod 77) (2) 31213 (mod 667)
3 二次同余式和平方剩余
比一次同余式更复杂的是二次同余式 Ax2+Bx+C≡0 (mod m) + ≡ 其中模p为奇素数的基本二次同余式最实用 为奇素数的基本二次同余式最实用, 其中模 为奇素数的基本二次同余式最实用,即 x2≡a(mod p), (p,a)=1 定义3.1 的正整数, 定义 设m≥2的正整数 若二次同余 的正整数 x2≡a(mod m), (m,a)=1 有解, 则称a是模 的二次剩余(或叫平方剩余 若无解, 有解 则称 是模m的二次剩余 或叫平方剩余); 若无解 是模 的二次剩余 或叫平方剩余 则称a是模 的二次非剩余. 是模m的二次非剩余 则称 是模 的二次非剩余 例如: , , 是模 的平方剩余。 是模7的平方剩余 例如:1,2,4是模 的平方剩余。 因为:6 即解x=6;… 因为 2 ≡1 (mod 7),即解 即解 同样的问题:解的存在性和如何求解? 同样的问题:解的存在性和如何求解?
一次同余方程的几种解法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2009年第3期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No 13,2009(总第115期) J OU RNAL OF MUDANJ IAN G COLL EGE OF EDUCA TION Serial No 1115[收稿日期]2008-12-22[作者简介]原新生(1967-),男,河南林州人,安阳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初等数论、高等数学的教学与研究.。
一次同余方程的几种解法原 新 生(安阳师范学院,河南安阳455002) [摘 要] 介绍一次同余方程的几种解法,并比较它们的优劣,探讨不同情况下所应采用的不同方法,对解一次同余方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一次同余方程;解法;完全剩余系[中图分类号]O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23(2009)03-0115-01 定义1:设a ,b 为整数,m 是一个正整数且a ≠0(modm ),则称ax ≡b (mod m )为模m 的一次同余方程。
定义2:若x 0是使ax ≡b (mod m )成立的一个整数,则x ≡x 0(mod m )称为一次同余方程ax ≡b (mod m )的一个解。
定理:一次同余方程ax ≡b (mod m ),a ≠0(mod m )有解的充要条件(a ,m )|b,且有解时解数为(a ,m ).一次同余方程的理论各初等数论教材都作了详细的论述(见[1]、[2]、[3]),但对它的具体解法介绍的较少。
笔者在初等数论教学实践中,针对该方程总结了几种解法,并通过各种解法优劣的比较,探讨了在不同情况下所应采用的不同方法,这对学生学习初等数论,特别是解一次同余方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方法一:验根法由定义2可以看出,求一次同余方程ax ≡b (mod m )有几个解,有哪些解,只需取模m 的一个完全剩余系(如0,1,2,…,m -1)中的每一个数,将其代入同余方程中逐一验证,即可求出其全部解。
一次同余方程组解法
一次同余方程组解法同余方程组是数论中常见的问题,解决同余方程组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一次同余方程组解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次同余方程组解法的原理和步骤。
一次同余方程是指形如ax ≡ b (mod m) 的方程,其中 a、b、m 为已知整数,x 为未知整数。
一次同余方程组是指多个一次同余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解决一次同余方程组的关键在于找出一个整数 x,使得该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都成立。
一次同余方程组解法的步骤如下:步骤一:将一次同余方程组化简为最简形式。
对于形如ax ≡ b (mod m) 的方程,可以通过对 a 和 b 取模 m,得到等价的方程a'x ≡ b' (mod m),其中 a' = a (mod m),b' = b (mod m)。
将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都化简为最简形式。
步骤二:使用欧几里得算法求解最大公约数。
对于一次同余方程组,如果方程组中每个方程的模 m 两两互质,则可以使用欧几里得算法求解最大公约数。
如果最大公约数为 1,则方程组有解;否则,方程组无解。
步骤三:使用中国剩余定理求解方程组的解。
如果方程组中每个方程的模 m 两两互质,并且方程组有解,则可以使用中国剩余定理求解方程组的解。
中国剩余定理的具体步骤如下:3.1 计算模数的乘积。
将方程组中每个方程的模数相乘,得到模数的乘积 M。
3.2 计算模数的乘积除以每个模数的商。
对于每个方程的模数 m,计算 M/m 的商,记为 Mi。
3.3 计算模数的乘积除以每个模数的商对应的模反元素。
对于每个方程的模数 m,计算 Mi 在模 m 下的模反元素,记为 ti。
3.4 计算解的线性组合。
将每个方程的解 x 乘以 Mi 和 ti 的乘积,再对 M 取模,得到方程组的解 y。
3.5 求解最小非负整数解。
将方程组的解 y 对 M 取模,得到最小非负整数解 x。
通过以上步骤,即可得到一次同余方程组的解。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一次同余方程组解法时,应确保方程组满足两个条件:每个方程的模数两两互质,方程组有解。
一次同余方程组和孙子定理 ppt课件
∴233是满足除以3余2、除以5余3和除以7余2的 数。 又∵[3,5,7]=105,233-2×105=23也是它的解, 而∴2且32是3满<足10该5。题的最小解, 它的所有解为 X=105k+23(k=0,1,2, …)。
次同余方程组与
x
x
4 (m o d 2 4 ) 6 (m o d 3 2 )
有相同的解。
x
0 (m
od
52)
2020/10/22
一次同余方程组和孙子定理
14
此处 m 12 4,m 23 2,m 35 2, a14,a26,a30,
M 1 3 2 5 2 2 2 5 , M 2 2 4 5 2 4 0 0 , M 3 2 4 3 2 1 4 4 , m 2 4 3 2 5 2 3 6 0 0 .
的 必存在。 MjMj11(momjd)
M
1 j
由 及 就推出 MjMj11(momjd) mj |Mi(ji)
cM jM j 1ajaj(m odm j)
,即 c是解。
注释:
(1) 从孙子定理的算法思想来看,整个计算的
难点集中在求 M
1 j
上,需要扩展的欧几里德算法
实现。当然在实际解题中,我们通常采用拼凑法。
a1 4
a2 6
a3 0
M1M11a1 900
M2M21a24800
M3M31a3 0
M 1 M 1 1 a 1 M 2 M 2 1 a 2 M 3 M 3 1 a 3 3 9 0 0
中国剩余定理
中国剩余定理(孙子定理)定义中国古代求解一次同余式组(见同余)的方法。
是数论中一个重要定理。
又称中国剩余定理。
编辑本段内容1、分别找出能任两个数整除,而满足被第三个整除余几的数。
2、将三个未知数加起来,减去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整数倍。
N≡R1(mod d1) ≡R2(mod d2)≡R3(mod d3)则N=k1d2d3R1+k2d1d3R2+k3d1d2R3±d1d2d3P其中P为任意非负整数k1是满足k1d2d3≡1(mod d1)的最小正整数k2是满足k2d1d3≡1(mod d2)的最小正整数k3是满足k3d1d2≡1(mod d3)的最小正整数编辑本段解法解法中的三个关键数70,21,15,有何妙用,有何性质呢?首先70是3除余1而5与7都除得尽的数,所以70a是3除余a,而5与7都除得尽的数,21是5除余1,而3与7都除得尽的数,所以21b是5除余b,而3与7除得尽的数。
同理,15c是7除余c,3与5除得尽的数,总加起来 70a+21b+15c 是3除余a,5除余b ,7除余c的数,也就是可能答案之一,但可能不是最小的,这数加减105(105=3*5*7)仍有这样性质,可以多次减去105而得到最小的正数解。
附:如70,其实是要找余2的,但只要找到了余1的再乘2即余二了。
孙子问题的解法,以现代的说法,是找出三个关键数70,21,15。
解法的意思就是用70乘3除所得的余数,21乘5除所得的余数,15乘7除所得的余数,然后总加起来,除以105的余数就是答案。
即题目的答案为70×2+21×3+15×2=140+63+30=233233-2×105=23公式:70a+21b+15c-105n题中有三个数,分别为3、5、7,5*7/3余数为2,取35;3*7/5余数为1,要使余数为3,只需将3*7扩大3倍变成63即可;同样3*5/7的余数为1,要使余数为2,则将3*5扩大2倍,变成30。
【doc】同余方程
同余方程1997年第3期高等函授(自然科学版)同余彭敦刚(湖北大学)同余方程是初等数论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其内容包括一次同余方程(组),高次同余方程,二次同余方程等.如去掌握这些内容呢?下面就其特征分述如下,供复习时参考.l一次同余方程(组)在这个问题中,主要讨论的是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同余方程和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同余方程组.1.1一次同余方程如果口,b都是整数,而T/l是一个正整数,当口≠0(modm)时,我们把口+6三0(modm)(1)叫做模.的一次同余方程.对这一类方程的求解,主要应该掌握:设有方程(1),当(口.)一1时,则方程(1)有唯一的解;--6t~(一.b(modm)(2)当(口,)=>1时,则方程(1)有解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b,这时方程(1)有d个解是三+.(modm),t=O,1,…,一1(3)这里x~a(modm)是把第二种情形化为第一种情形时,所得到的唯一解.要注意的是:对于第一种情形,在实际求解时,不常用公式,因为用公式一般比较麻烦,应该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找新的简便的求解方法.后面将举例说明.对于第方程李德水(武汉电视大学)二种情形是把它化成第一种情形求解来处理的,求出唯一解后,再代入公式(3)求得它的d个解.对于方程(1)除了上述方法求解外.主要的还有如下两种解法.第一种解法因(口,z)一1,由(n,)一1的充分必要条件:存在s,t,使口s+bt一1知. 必有二数,t,使-口s+mt1即口s三I(modm)故由asx~bs(modm),得三(modm)为同余方程(1)的解.第二种解法先把方程(1)写成;一b(mod0)一——L,n的形式,然后用与z互质的整数陆续乘以右端的分子和分母,目的在于把分母的绝对值变小,直到变成1为止.下面举例说明上述三种解法的应用.例1解方程286x~121(mod341).解法1因(286,341)一11,11I121,故26三11(mod31)(*)因为口一26,6—11,(31)一30故方程(*)的解是;一n…一'6三一261.?11三4(mod31)将三4(mod31)代入公式(3),因此,原方程的解是z_二4.35.66.97.】28,】59.于是z[N(E+)]≥nl[EN+]:z[En]>2()>2()收稿日期:1997一O4—29这与前面",[n(E+jt)]<1",(』)产生矛盾故命题得证.原方程有解,并且有11个解. 将原方程写成1997年第3期高等函授(自然科学版)25 190,221,252,283,314(mod341)解法2由(286,341)一ll得到(26,31)一1,这样就存在两个整数,t,使26s+3It一1由观察方法可知:26?6+31?(一5):1即26?6兰1(mod31)又由同余性质,(*)式可写成26?6x=11?6(mod31)即x-~-66=4(mod31)将兰4(mod31)代入公式(3)即可得到原方程的解.2-三4,35,66,97,128,159,190,221,252,283,314(rood341)解法3把(*)式写成兰11三兰一4三4(m.d31)1561—26……将兰4(rood31)代入公式(3)即可得到原方程的解:兰4,35,66,97,128,1S9,190,221,252,283,314(mod341)在此应该注意的是:以上3种解法各有各的优点.在模很大时,第1种解法较好;而当模不太大时,第2种解法比较简捷;若模较小时.第3种解法较方便.总之,在解题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方法.1.2一次同余方法组在这里所讨论的一元一次同余方程组,主要的是形如f~2.61.2?,)j.2?;6(modm.)的同余方程组.在我国古代的孙子算经》里就提出了这种形式的问题,并且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的解法主要依靠下面的定理.定理设11ll,11l?,…川z女是是个丽两互质的正整数,z一Ⅲ2…11l女.11l一111M,i一1, 2,…,正,则同余方程组(4)对于模z一z.?兰-+.+..?+b(modz)(5)这里,三1(m.d).x=l(mod7);再由兰1(modz)可以求得261997年第3期高等函授(自然科学版)高次同余方程分两种情形,一是质数模的高次同余方程,另一是合数模的高次同余方程,而合数模高次同余方程是把它化成质数模高次同余方程进行处理的(这里应掌握转化方法).对这两种类型的高次同余方程应掌握:1)如何对()进行化简;2)求解的基本方法:将P的完全剩余系10,±1,…,±÷(p一1)中的每一个数一一代厶人进行验证的方程;3)在合数模的高次同余方程中有一种特殊的质数幂模的高次同余方程,这种类型的方程在求解时应严格按照求解步骤进行.例3解同余方程6x.+27x+17x+20三0(mod30)解由30—5×6,所以同余方程与同余方程组f6+27x+17+20三0(mod5)(6)l6+27x+17+20三0(rood6)(7)等价.直接验算得:(6)式有3个解:三0,1,2(mod5);(7)式有2个解:三一1,2(mod6).故原方程有3×2:6个解.设三b(moA5),三62(mod6),其中bl一0,1,2,b2一一1,2.由孙子定理可得原方程的解丁三6bl+25b:(mod30)以b一0,1,2,b:一一1,2代入上式,即可得原方程的6个解是-『三三三2,5,11,17,20,26(mod30)当然也可把30—2×3×5,得到三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与原方程等价,同样得到原方程的6个解,请读者自行完成.3二次同余方程二次同余方程的求解问题是二次同余方程与平方剩余的一个中心问题.这个问题中也是分质数模二次同余方程和合数模二次同方程两种情形来讨论的.3.1奇质数模的二次同余方程的求解设.三口(modp),户,P是奇质数(8)当(詈)一1时,说明n是P的平方剩余,方程(8)有解.这时方程(8)的解分下面4种情形:p=l(mod8),pz3(mod8)p=5(mod8),p=7(mod8)当p=3或户三7(mod8)时,方程(8)有解,即三±口寺'p(mod)当p=5(mod8)时,若口}(p-1)三1(modp),则方程(8)的解是三±口音'p.(mod)若口}(p--1)三一1(modp),则方程(8)的解三±2}(p—1).口告(p+3(mod3)例4求同余方程三19(mod31)的解.解因为(19)一1,所以同余方程有解.又因为31=8×3+7,所以三±19}.件"三三三±19三±19(mod31)故原同余方程的解是三士19(mod31)例5求方程3x.+7x一6三0(modl3)的解.解因为(3,13)一1,所以3+13N一1.因此,3三1(modl3).由M三9(mod13), 以9乘原方程两边得.r.+63.r一54三0(mod13)上式中63不是偶数.因此上式可以写成.7/-?+(63+13)一54三0(mod13)即3/0+24:r一2三0(mos13)配方得(j-+12)三12+2-----1463(mod13) 令—J'+12即y三3(rood13)又()一1,所以上面方程有解.又13—8X1+5,所以3{'.一三3三1(mod13),上面方程1997年第3期高等函授(自然科学版)27的解为兰_--4-3言'...兰±3.三±9(modl3)将代入—+12,即得z=---5,10(modl3)故原方程的解为z三5,10(mod13)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在求z.三口(modp)方程解时,首先要用()符号进行判断,看该p方程是否有解;其次如果该方程有解,再用P 三3,户兰5,p~7(modp)判断,才能确定该方程其解的形式;再次,如果二次同余方程是以口.+bx+c三0(modp)形式出现的,要把它化成:兰(modp)形式,再按前面二步进行求解.上面我们就户三3,户兰5,户三7(modp) 三种情形进行了介绍,但对P三1(modp)情形未进行讨论.这里要说明的是这种情形要比前面三种情形要复杂得多,没有一般结论, 请在复习时按书上的要求进行复习.3.2合数模二次同余方程在这里要明确合数模二次同余方程z:三Ⅱ(modm),(口删)一1,竹l为合数(9有解的条件及解的个数.对于这类方程我们是先把写标准分解形式,即17'1—2opi'…声.由定理:若一I'H!…I'H,且,…,17'1女是k个两两互质的jE整数,则同余方程厂()~O(modm)与方程组f(x)~O(modm,)一1,2,…,是等价.有解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z.三口(mod2.)z.三口(modt),一1,2,…,k(10)有解,并且在有解的情况下,(9)的解数是(1O)的解数的积.在这里主要是讨论形如z.三口(modp.),a>0且(口,户)一1(11)的方程,在求解方程(11)时,所用的方法是质数幂模的高次同余方程求解方法.例6解方程z.~7(mod27).解因7三7r兰1(rood3),即.三1(mod3)有解为三1(mod3).再从(1+3t1).三7(rood3.)得6tI三6 (mod3.),因此t三1(mod3).于是1+3t,三4(mod3:)是三7(mod3:)的解.又从(4+32t2)三7 (mod30)得8t2三一1(mod3)即可得t2E1(mod3),所以z三4+3zt2三13(mod3)是所给方程的一个解.于是所求方程的解是z三±13(mod27)至于同余方程z0三口(moda),口>0且(2,")=1的求解,按照书上要求即可.(上接第17页)有nt肌B.E一exp[Sc肿B.E/k3(31)将(29)式的代入(31)式,并令s一Nk(1nZ一』9茄nzI)(32)(这是未考虑波函数的对称性时算得的熵,即玻耳兹曼系统的熵)便可得到c¨B,E一exp[S【肿B.E,/忌]一【,,,'^exp[丢(+是ln1j一斫es'Ik—(33)可见(3)式中的因子1/Ⅳ!也来源于波函数的交换对称性.参考文献l曾谨言.量子力学(上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189—2012R.K.帕斯里亚着.湛垦华,方锦清译.统计力学(上册),北京:商等教育出版社1985:1743Kerr:mHuang,StatisticalAlechanics?Ne'u~Y ork:Jobnuih:3rSons.Inc.1963:213。
关于一次同余方程组解法的探讨
1 一次同余方程组同余是数论中的一个重要运算,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t。
关于同余方程的解法已有一些基本的结论。
对于一次同余式的解的问题,已有下面的结果:ax≡b(modm),a≠0(modm)(1)定理1:同余式(1)有解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gcd(a,m)/b,且在有解的情况下,方程的解为:即方程的解数为gcd(a,m),其中x0是同余式(1)的一个特解。
本文基于同余的简单性质,主要讨论的是k阶一次同余方程的解法。
在我国古代的《孙子算经》里已经提出了这种形式的问题,并且得到了验证。
这就是著名的中国剩余定理。
a1x≡b1(modm1),a2x≡b2(modm2),…,akx≡bk(modmk)定理2:(中国剩余定理[1]):设m1,m2,…,mk是k个两两互质的正整数,令m=m1m2…mk,且m=miMi,i=1,2,…,k,若a1=a2=…=ak=1,則同余式(1)的解是:X=M1'M1b1+M2'M2b2+…+Mk'Mkbk(modm)其中M1'M1=1(modmi),i=1,2,…,k。
显然,上述中国剩余定理中a1=a2=…=ak=1和m1,m2,…,mk是k个两两互质的正整数,这两个条件比较苛刻,很多情形下难以满足。
通过因子分解等手段可以将绝大部分的一次同余方程组化为满足中国剩余定理要求的形式[2],一次同余方程组的阶数增大,导致计算的复杂程度增加。
本文主要讨论一般情形下的同余方程组解法。
2 中国剩余定理的不足之处中国剩余定理在数论中是个很重要的定理,应用于许多领域。
但是,若从解同余方程组的角度来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并非首选。
文章就中国剩余定理的不足展开探讨,体现在如下3个方面。
2.1 标准化问题在前面已经提到,求解同余方程组(1),首先要求各个元素ai(mod mi)的逆元,化成满足中国剩余定理所要求的形式,即:x=a1-1b1(modm1),x=a2-1b2(modm2),…,x=ak-1bk(modmk)根据欧几里得算法或是辗转相除法得到:若gcd(ai,mi)=1,则ak-1存在。
一次同余式的解法探讨
其中 ( m)是正 整数 m 的欧 拉 函数 值.
因为 ( , 口 m)一 1 由最大 公 因数 的性 质可 知 ,
( 口 , m)一 1 ,
次 同余 式 ( )有解 的充 要 条 件 是 ( , 1 n m)l , b
并 且在有 解 的情况 下 , 解 的个数 为 d一 ( , ( 其 n m) 对
模 m 来 说 )2 _ l. ] 所 以 以 下 三 式
对 于一 次 同余 式 ( ) 若 d一 ( , , d I , 1, n m) 且 b 则
a 2三 b ( o 3 m d仇 ) , 口 ‘ z 三 b 一 ( d7 , a ‘ mo ) z 三 b P mo a‘ 一 ( d m),
a 三 b( d ) . T mo ,n ≠ 0 ( o ) m d () 1
2 利 用 欧拉 定 理 求解
定 理 1 E lr ( ue 定理) [
( )= 口, = 贝 =1, 0
n‘ ’三 1 ( d ), mo
设i n是大 于 1的整数 ,
的 同余式 , 为一次 同余式 . 称
1o 6r三 1 ( o 1 8 r d 1 ), o
5 兰 7( o 1 x o r d 1 ),
三 2 ( o . m d 3)
( 模 1 来说 ) 依 次对 同余式 进行 等价变 形 , 对 1 . 得
取 y一 2, 知 3I 1 1 可 (6 ×2 2 ) 因此所 给 同余 式 + O,
以下仅 就形 如( )的一次 同余 式 进行讨 论 . 2
文 [ ]给 出了利用 二元 一 次不 定 方程 求 解 一次 2 同余式 ( )的方 法 , 然具 有普 遍性 , 在具 体 求解 1 虽 但
中国剩余定理
中国剩余定理孙子定理是中国古代求解一次同余式组(见同余)的方法。
是数论中一个重要定理。
又称中国余数定理。
一元线性同余方程组问题最早可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公元5世纪)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卷下第二十六题,叫做“物不知数”问题,原文如下: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
问物几何?即,一个整数除以三余二,除以五余三,除以七余二,求这个整数。
《孙子算经》中首次提到了同余方程组问题,以及以上具体问题的解法,因此在中文数学文献中也会将中国剩余定理称为孙子定理。
中文名孙子定理外文名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CRT)分类数学提出孙子问题一元线性同余方程组又名余数定理目录.1公式.2文献.3交换环上推广.主理想整环.一般的交换环.4数论相关.5例题解析公式用现代数学的语言来说明的话,中国剩余定理给出了以下的一元线性同余方程组:有解的判定条件,并用构造法给出了在有解情况下解的具体形式。
中国剩余定理说明:假设整数m1,m2, ... ,m n两两互质,则对任意的整数:a1,a2, ... ,a n,方程组有解,并且通解可以用如下方式构造得到:设是整数m1,m2, ... ,m n的乘积,并设是除了m i以外的n- 1个整数的乘积。
设为模的数论倒数(为模意义下的逆元)方程组的通解形式为在模的意义下,方程组只有一个解:证明 [1]:从假设可知,对任何,由于,所以这说明存在整数使得这样的叫做模的数论倒数。
考察乘积可知:所以满足:这说明就是方程组的一个解。
另外,假设和都是方程组的解,那么:而两两互质,这说明整除. 所以方程组的任何两个解之间必然相差的整数倍。
而另一方面,是一个解,同时所有形式为:的整数也是方程组的解。
所以方程组所有的解的集合就是:文献一元线性同余方程组问题最早可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公元5世纪)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卷下第二十六题,叫做“物不知数”问题,原文如下: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
一次同余式与一次同余式组的解的讨论
一次同余式与一次同余式组的解的讨论摘 要: 这篇文章先给出有关同余式、同余式的解的概念,并在Euler 定理及孙子定理的基础上,详细地讨论了一次同余式、一次同余式组的是否有解的条件,若有解,则给出了求解方法. 一次同余式和一次同余式组的相关知识是学习数论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它在数学领域内有着及其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一次同余式; 一次同余式组;孙子定理;Euler 定理1引言南北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是这样的“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解法和答案用算式表示为:702213152105223⨯+⨯+⨯-⨯=,即得到适合题意的最小正整数是23。
《孙子算经》的“物不知数”题虽然开创了一次同余式研究的先河,但真正从完整的计算程序和理论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南宋时期的数学家秦九韶。
秦九韶在他的《数书九章》不仅给出了一次同余式的解,而且用“大衍求一术”数学方法给出了一次同余式组的最小正整数解。
2基本定义和定理定义2.1 设1110()n n n n f x a x a x a x a --=++++ 是整系数多项式,m 是一正整数,称()0(mod )f x m ≡ (1)是模m 的同余式,若0(mod )n a m ≡/,则n 叫做同余式(1)的次数。
定义2.2 若a 是整数,且使得()0(mod )f a m ≡成立,则(mod )x a m ≡叫做同余式(1)的一个解。
即把适合(1)式且对模m 相互同余的一切数叫做同余式(1)的一个解。
定义2.3 欧拉函数()a ϕ是定义在正整数上的函数,它在正整数a 上的值等于序列0,1,2,,1a - 中与a 互质的数的个数。
定理2.1(Euler) 设1m >,(,)1a m =,则()1(mod )m a m ϕ≡。
证明 设12(),,,m r r r ϕ 是模数m 的一组简化剩余系,则由定理(若(,)1,a m x =通过m 的简化剩余系,则ax 通过模m 的简化剩余系.)可知12(),,,m ar ar ar ϕ 也是模m 的一组简化剩余系,故 12()12()()()()(mod )m m ar ar ar r r r m ϕϕ≡即 ()12()12()(mod )m m m a r r r r r r m ϕϕϕ≡ (﹡) 由于 ()i r ,1,1,2,,().m i m ϕ==故 12()(,)1.m r r r m ϕ= (﹡﹡)根据性质(若11,,(,)1,a a d b b d d m ===则11(mod ).a b m ≡) 以及 (﹡)和(﹡﹡)得 ()1(mod ).m a m ϕ≡定理2.2(孙子定理) 设12,,,k m m m 是k 个两两互素的正整数,12,(1,2,,),k i i m m m m m m M i k ===则同余式组1122(mod ),(mod ),,(mod )k k x b m x b m x b m ≡≡≡ (2)有唯一关于模m 的解111222(mod ),k k k x M M b M M b M M b m '''≡+++ (3) 其中1(mod )(1,2,,).i i i M M m i k '≡=证明 由于(,)1,i j m m i j =≠,即得(,)1i i M m =.由定理3.1知对每一i M ,有一i M '存在,使1(mod ).i i i M M m '≡由i i m m M =,知|,j i m M i j ≠. 故1(mod ),1,2,,.kjjji i i i i j M M bM M b b m i k =''≡≡=∑即(3)为(2)的解。
第四章 (7) 同余式、一次同余式、孙子定理
例 1 求 同 余 方 程 4x2 27x -12 0 (mod 15) 的解.
解 取模15的绝对最小完全剩余系:-7,-6, , - 1 , 0 , 1 , 2 , , 7 , 直 接计算 知 x 6,3 是 解. 所以 , 这 个同 余方 程的解 是x 6,3 (mod 15),解数为 2.
公钥密码体制
9
算法描述-密钥产生
① 独立地选取两大素数p和q(各100~200位十进制数字) ② 计算 n=p×q,其欧拉函数值(n)=(p-1)(q-1) ③ 随机选一整数e,1e<(n),gcd((n), e)=1 ④ 在模(n)下,计算e的有逆元d=e -1 mod (n) ⑤ 以n,e为公钥。秘密钥为d。(p, q不再需要,可以销毁。)
由 第 三 章 §1定 理2,若 f (a) 0 (mod m),则 剩 余 类
Ka中 任 何 整 数 a'都 能 使 f (a') 0 (mod m)成 立.
定 义 若 a 是 使 f (a) 0 (mod m)成 立 的 一 个 整 数, 则 x a (mod m)叫 做 f (x) 0 (mod m)的 一 解. 这 就 是 说 我 们 把 适 合 f (x) 0 (mod m)而 对 模 m 互 相 同 余 的 一 切 数 算 作 f (x) 0 (mod m)的 一 个 解.
定 理5
设a
p1 1
p2 2
pkk , 则
(a) a(1 1 )(1 1 ) (1 1 ).
p1
p2
pk
§4 欧拉定理.费马定理及应用
定 理 1 (Euler) 设 m 是 大 于1的 整 数 , ( a,m) 1,则
a(m) 1 ( m o d m) .
我国古代关于求解一次同余式组的解法
我国古代关于求解一次同余式组的解法求解一次同余式组是古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在当今的密码学、信息加密等领域仍有广泛应用。
古代中国的数学家们也研究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用的方法。
一、同余式组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同余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两个数除以同一个数所得到的余数相等。
对于任意正整数m,如果a和b满足a≡b(mod m),则称a 和b是在模m意义下同余的。
同余式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即a≡b(mod m)。
同余式组是由若干个同余式构成的方程组。
一个同余式组的解,就是满足所有同余式都成立的整数解。
二、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是一种求解一次同余式组的重要方法。
该定理是中国数学家孙子在《数书九章》中首先提出的,后来由天文学家朱世杰详细阐述和推广。
中国剩余定理的基本思想是将原来的同余式组转化为同余式组的简单形式,再利用简单形式求解原来的同余式组。
设n1,n2,…,nk是k个不同的正整数,且两两互质,a1,a2,…,ak是任意k个整数。
则同余式组x≡a1(mod n1)x≡a2(mod n2)…x≡ak(mod nk)有唯一解x0,且x0满足0≤x0<n1×n2×…×nk。
具体实现方法如下:1. 求出N=n1×n2×…×nk。
2. 求出Ni=N/ni,即Ni与ni互质,且Ni的逆元对于ni来说存在。
这里的逆元指的是一个正整数x,使得x与ni互质,并且$xNi\equiv 1(mod\ ni)$。
3. 求出x0=a1Ni×Ni1+…+akNik×Nik。
显然,x0是x≡ai(mod ni)的唯一解。
三、孙子算经中的方法在孙子算经中,也有一些方法可以用于求解一次同余式组。
其中最著名的是“大衍求一术”和“一元二次不定方程求解法”。
1. 大衍求一术大衍求一术是孙子算经中的经典算法。
具体思路是先求出同余式组一组非常特殊的解,再通过这个解推导出一般的解。
一次同余式
(mod 5)
一次同余方程
设
ax b
(mod m)
( 2)
(2) 可转化为 ax my b 求解
定理1 若 (a, m) 1, 则 ( 2) 有唯一解. 定理2 若 (a, m) 1, 则
x ba
是 ( 2) 的唯一解.
( m ) 1
(mod m)
一次同余方程
例4 求解 原同余式有解,原同余式等价于
又
37 x 25(mod 107) 1 37 (26) 107 9 x 26(mod 107)
是其唯一解. 因此原同余式所有解为
x 26 107t , t 0,1,2 (mod 321)
一次同余方程 定理5 同余式组
x b1 (mod m1 ) x b2 (mod m2 )
一般地, 同余式组
x bi (mod mi ) i 1,2,, k , k 2 有解 (mi , m j ) | (bi b j ) (1 i j k )
且 有解时, 对 [m1 , m2 ,, mk ] 有唯一解.
例6 求解
4 x 3(mod 25) 3x 8(mod 20)
ax b (mod m)
( 2)
定理3 设 (a, m) d , 则 ( 2) 有解
( a , m) | b
定理4 设 (a, m) d , 则 ( 2) 恰有 d 个解. 证
( 2) a b m x (mod ) ( a , m) ( a , m) ( a , m)
设其唯一解为
一次同余方程
ax b (mod m)
求解步骤 判定是否有解
( 2)
数论
数论一些基本概念定义1.设a, b是整数, b ≠0. 如果有一个整数c, 它使得a = bc, 则a叫做b 的倍数,b叫做a的因数。
我们有时说,b能整除a或者a能被b整除如果b能整除a,我们就用b|a这个符号来表示它,例如2|4,3|6,-5|20 如果b不能整除a,我们就写作b∤a,例如2∤3,3∤7,-5∤13整除的性质:(1) 若a|b, b|c,则a|c;(2) 若a|b, 那么对所有整数c, a|bc;(3) 若c|a且c|b,则c|(ma+nb) (m,n为整数);(4) 若b|a且a!=0,则|b|<=|a|;(5) 若cb|ca, 则b|a;定义2. 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不能被其他正整数整除,这样的正整数叫做素数(也叫质数)定义3. 如果一个正整数a有一个因数b,而b又是素数,则b就叫做a的质因数引理1. 如果a是一个大于1的整数,而所有≤a的质数都除不尽a,则a是素数(希望会证明)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表示法1.若d是a1,a2,a3,…,a n 的最大公约数,则表示为d = (a1,a2,a3,…,a n)引理2.假设a和b都是正整数,且a>b,a = bq +r, 0 < r < b,其中q, r都是正整数,则a和b的最大公约数等于b和r的最大公约数,即:(a, b) = (b, r)我们求最大公约数就可以使用这个方法:辗转相除法(又叫欧几里德算法)int gcd(int a, int b){if(b == 0) return a;else return gcd(b, a%b);}//辗转相除法扩展欧几里德算法://这个算法很重要,等等还要用到它,希望能够认真理解o(∩_∩)o…若(a, b) = d, 则必定存在整数x, y使得ax + by = d由于ax + by = dbx0 + (a%b)y0 = d在计算机中a%b = a – (a/b) * b所以bx0 + (a%b)y0 = bx0 + [a – (a/b) * b]y0 = a y0 + b(x0– (a/b) y0) = a x + b y 对照a, b系数,可由不定方程bx0 + (a%b)y0 = d的解x0 ,y0得ax + by = d的解x = y0 , y =x0– (a/b) y0而初始条件为ax + 0*y = d = a明显,这个不定方程的一组解为x = 1, y = 0所以我们可以把扩展欧几里德算法的代码写成这样:int extended_ gcd(int a, int b, int &x, int &y){int t, gcd;if (b == 0) {x = 1; y = 0;return a;}gcd = extended_ gcd (b, a%b, x, y);t = x;x = y;y = t – a / b * y;return gcd;}表示法2.如果m是a1,a2,a3,…,a n 的最小公倍数,则表示为m = {a1,a2,a3,…,a n} 引理3. 若a, b的最大公因数为d = (a, b),则a, b的最小公倍数m = ab/d 我们求最小公因数就可以先求出最大公因数,再求出最小公倍数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我们将讨论二元一次不定方程:ax + by = c (1)的整数解问题在这里可以看到扩展欧几里德算法的用处设a, b的最大公因数为d = (a, b), 则a = a1d, b = b1d, (a1, b1) = 1于是(1)式可以表示为:d(a1x+b1y) = c所以说只有当d|c时(1)式才有整数解这也是我们用来判断一个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是否有整数解的方法定理:在二元一次不定方程ax + by = c (a > 0, b > 0, c > 0, (a, b) = 1)中,若x0, y0 是一组解, 则该方程的一切解都可以表示为x = x0– bt, y = y0 + at (t ∈Z)由上述定理可知,利用扩展欧几里德算法求解不定方程ax + by = c的方法步骤如下:1.判断是否有解,若(a, b)∤c,则无解,若有解则方程两边同除(a, b)得新的方程: a0 x + b0 y = c0其中a0 = a / (a, b), b0 = b / (a, b),c0 = c/(a, b) 且(a0, b0) = 1;2.利用扩展欧几里德算法求解a0x0 + b0y0 = (a0, b0) = 1的解则c0x0 , c0y0 就是a0 x + b0 y = c0 的一组解3.利用上述定理,可得所有的解可以用x = c0x0 + b0t y = c0y0 - a0t (t ∈Z)来表示例题:pku1061,青蛙的约会两只青蛙在网上相识了,它们聊得很开心,于是觉得很有必要见一面。
一次同余式组的解法
学院学术论文一次同余式组的解法A congruence of the solution姓名所在学院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日期摘要:研究了有关同余式组的解法,特别是孙子定理的应用,当模不两两互质时,就不能用孙子定理来解了,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将在实例的求解中来揭密.[Summary] Has studied the related congruence group's solution, specially Residue theorem application, when the mold 22 are not coprime, could not use the Residue theorem to solve, how should that manage? We will reveal in the example solution.关键字:一次同余式组 模 孙子定理[Key words] A congruence group Mold Residue theorem 正文:引理 1. (孙子定理)设1m ,2m ………. km 是k 个两两互质的正数,m=12......k m m m , m=i i m M , i=1,2,…,k ,则同余式组x ≡1b (mod 1m ),x ≡2b (mod 2m ),…,x ≡k b (mod k m )的解为:x ≡`111M M b +`222M M b +…+`k k k M M b (modm ),……(2),其中`i M M ≡1(mod i m ),i=1,2,…,k.证明:由(i m ,j m )=1,i ≠j 即得(i M ,i m )=1,故由§1定理即知对每一i M ,有一`i M 存在,使得`i i M M ≡1(mod i m ).另一方面m=i m i M ,因此j m |i M ,i ≠j ,故`1k j j j j MM b =∑≡`i i i M M b ≡i b (mod i m )即为(1)的解。
首先证明了一次同余方程组的解法
一次同余方程组的一般形式为:a1x ≡ b1 (mod m1)a2x ≡ b2 (mod m2)...anx ≡ bn (mod mn)若存在正整数解x,则称这个方程组有解。
为了求解这个方程组,我们可以使用扩展欧几里得算法(Extended Euclidean Algorithm)。
首先,我们求出mi与mi-1的最大公约数d,然后求出最大公约数d 与mi-2的最大公约数,以此类推。
当求出最大公约数d与m1的最大公约数后,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方程:dx + my = gcd(d, m)其中,x和y是未知数。
我们求出这个方程的一组特解(particular solution)后,就可以得到一组通解(general solution):x = x0 + k(m/gcd(d,m))其中,x0是特解,k是任意整数。
我们可以用这个通解来解决一次同余方程组。
例如,设有方程组:3x ≡ 2 (mod 5)7x ≡ 3 (mod 8)我们可以依次求出8与5的最大公约数d=1,以及1与3的最大公约数d=1。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方程1x + 5y = 1。
我们求出这个方程的特解x0=1,y0=-2,则通解为x = 1 + 5k,其中k是任意整数。
我们把上面的方程组带入通解,得到:3(1 + 5k) ≡ 2 (mod 5)7(1 + 5k) ≡ 3 (mod 8)令k=0,得到特解x0=1。
因此,方程组的通解为x=1+5k,其中k 是任意整数。
我们可以用这个通解来解决原来的方程组。
例如,当k=0时,x=1,这是一个合法的解。
当k=1时,x=6,这也是一个合法的解。
当k=-1时,x=-4,这也是一个合法的解。
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一次同余方程组,我们可以使用扩展欧几里得算法来求解。
通过求出最大公约数和方程的特解,我们可以得到一组通解,然后通过通解来求出方程组的解。
信息安全数学基础课件 第3章 同余式
从而
M
' j
M
j
b
j
0
(mod mi )
1 j k, j i,
x
M
' i
M
i
bi
bi
(mod mi ),
i 1, 2,, k,
故
x
M1' M1b1
M
' 2
M
2
b2
M
' k
M
k
bk
(mod m)
是同余式组的解.
12
3.2 中国剩余定理
(解的唯一性)若x, x '都是同余式组的解,则
x bi x ' (mod mi ), i 1, 2,, k
72
35
1
23 (mod105) 15 1 2
15
3.2 中国剩余定理
练习 求解同余式
x 1(mod2) x 1(mod3) x 6(mod7)
除数 余数 最小公倍数 衍数 乘率 各总
答数
21
21 1 1 211
3
1
2 3 7 42
14
2
x 21 28 216 114 2
13 (mod 42)
第3章 同余式
3.1 基本概念及一次同余式 3.2 中国剩余定理 3.3 高次同余式的解数及解法 3.4 高次同余式的一般解法
2018-5-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
3.1 基本概念及一次同余式
定义1 设m是一个正整数,f ( x)为多项式
f ( x) an xn an1 xn1 a1 x a0
3.1 基本概念及一次同余式
例1 x5 x 1 0 (mod 7) 是首项系数为1的 模7同余式.因
一次同余式组解法
一次同余式组解法摘 要:同余式定义 同余式组有解条件 同余式组解法关键词:同余式;孙子定理;同余式组有解条件;同余式组解法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要注意的常常不是某些整数,而是这些数用某一固定的数去除所得的余数.例如问我们现在几点钟,就是用24去除某一个总的时数所得的余数.又如问现在是星期几,就是问用问7去除某一个总的天数所得的余数,同是几点钟或同为星期几,常常生活中有所同样的意义.这样,就在数学中产生了同余的概念.1预备知识定义 1 若用f(x)表示多项式011a x a x a n n n n +++-- ,其中i a 是整数;又设m 是一个正整数, 则 f(x)≡0(mod m) (1) 叫做模m 的同余式.若0(mod m),则n 叫做(1)的次数.2 若a 是使f(a) ≡0(mod m)成立的一个整数,则 x ≡a (mod m) 叫做(1)的一解.定理 1 一次同余式 ax ≡b(mod m),a 不同余零模m (2)有解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 (a ,m)|b. 且若(2)有解,则(2)的解数(对模m 来说)为 d=(a ,m).证明 易知(2)有解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 ax-my=b 有解.从而由第二章第一节定理2即知(2)有解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a ,m)|b.设d=(a ,m).若(2)有解,则由第二章第一节定理1知适合(2)式的一切整数可以表成 x=1m t+0x ,1m =dm ,t=0,1,-1,2,-2,… 此式对模m 来说,可以写成 x ≡0x +k 1m (mod m),k=0,1, …,d-1.(3) 但0x +k 1m ,k=0,1, …,d-1 是对模m 两两不同余的,故(2)有d 个解,即(3). 证完 定理2(孙子定理) 设1m ,2m ,…,k m 是k 个两两互质的正整数,m=1m 2m …k m ,m=i M i m ,i=1,2,…,k,则同余式组(1)的解是X ≡()m b M M b M M b M M k k k mod '22'211'1+++ , 其中i i M M '≡1(mod i m ) i=1,2,…,k.证明 由(i m ,j m )=1,i ≠j 即得(i M ,i m )=1,故有第一节定理即知对每一i M ,有一'i M 存在,使得 i i M M '≡1(mod i m ).另一方面m=i M i m ,因此j m |i M ,i ≠j,故 ()i i i i j j k i j j m b M M b M M mod ''≡∑= 即为(1)的解. 若21,x x 是适合(1)式的任意两个整数,则 (),,,2,1,mod 21k i m x x i =≡因(i m ,j m )=1,于是),(mod 21m x x ≡故(1)式的解只有(2).证完 一次同余式组解法 1 孙子定理2 算术解法例题 1有三位数的奇妙数字.加上1后可被2整除,加上2后可被3整除,加上3后可被4整除,加上4后可被5整除,加上5后可被6整除,加上6后可被7整除.试问该数是多少?解 解法1(孙子定理) 设该数为x,则由题意有一次同余组 )7(mod 06),6(mod 05),5(mod 04),4(mod 03),3(mod 02),2(mod 01≡+≡+≡+≡+≡+≡+x x x x x x又因).6(mod 1),4(mod 1),2(mod 1≡≡≡x x x而[],126,4,2=故有).12(mod 1≡x则有,1+105t=12s+1,有12s-105t=0.解4s-35t=0,有s=35a,t=4b,则x 可表示为x=420a+1.又所求数为三位数,则x=421或x=841.解法 2 (算术解法)能被由2到7为止的任何数均可整除的数为 2*3*4*5*6*7=5040 .但是,其中4可能被2整除,6可被2和3整除,故 3*4*5*7=420 也具有相同的性质.我们再来看1,它加上1的数可被2整除,加上2的数可被3整除,加上3的数可被4整除,加上4的数可被5整除,加上5的数可被6整除,加上6的数可被7整除.于是,1加上420的若干倍的数也具有相同的性质, 故在3位数中有1+420=4211+420*2=841这两个数,就是所求的数. 此外,末尾的数字为1可由x+1=偶数x+4=5的倍数导出.结论一次同余式组解法可由多种方法解得,孙子定理可以求解但较为繁琐其过程有时还需利用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求解.而利用算术求解则较为简单.故在求解时应首先观察一次同余式组特征性质以便选取简单方法求解.参考文献:(1)(闵嗣鹤,严士键).初等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日中村义作著.鲍重光译.数学谜题的20种解法.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一次同余式组的逐步逼近解法
一次同余式组的逐步逼近解法
余宁旺;滕学峰
【期刊名称】《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2(012)004
【摘要】以往用剩余定理求解一次同余式组需要反复使用辗转相除法和连乘,计算量很大,且兼容性差,如果式组中增加一个式子则求解需重新开始,原来的计算结果无法利用。
本文中提出一种新的求解方法——逐步逼近法,首先选择适当的数使第1,2两式成立,再推出满足前3,4,…,i 个式子的数;以此类推,最后得到式组的解。
这种方法比以往方法可省去大量计算,且计算过程具有外延性,十分适合计算机求解。
文中给出了计算机求解程序。
【总页数】8页(P28-35)
【作者】余宁旺;滕学峰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153.4
【相关文献】
1.一次同余式组的矩阵解法 [J], 周立仁
2.互素模一次同余式组的形式分数解法 [J], 周小华;朱伟义
3.一次同余式组的圆图解法 [J], 徐天贶
4.一次同余式组的一种简便解法 [J], 孙丽英;庄晓琼;
5.一次同余式组的一种简便解法 [J], 孙丽英;庄晓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学术论文
一次同余式组的解法
A congruence of the solution
姓名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摘要:研究了有关同余式组的解法,特别是孙子定理的应用,当模不两两互质时,就不能用孙子定理来解了,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将在实例的求解中来揭密.
[Summary] Has studied the related congruence group's solution, specially Residue theorem application, when the mold 22 are not coprime, could not use the Residue theorem to solve, how should that manage? We will reveal in the example solution.
关键字:一次同余式组 模 孙子定理
[Key words] A congruence group Mold Residue theorem 正文:
引理 1. (孙子定理)设1m ,2m ………. k
m 是k 个两两互质的正数,m=12......k m m m , m=i i m M , i=1,2,…,k ,则同余式组x ≡1b (mod 1m ),x ≡2b (mod 2m ),…,x ≡k b (mod k m )的解为:
x ≡`
111M M b +`
222M M b +…+`
k k k M M b (modm ),……(2),
其中`
i M M ≡1(mod i m ),i=1,2,…,k.
证明:由(i m ,j m )=1,i ≠j 即得(i M ,i m )=1,故由§1定理即知对每一i M ,有一`
i M 存在,使得`
i i M M ≡1(mod i m ).
另一方面m=i m i M ,因此j m |i M ,i ≠j ,故
`1k j j j j M
M b =∑≡`i i i M M b ≡i b (mod i m )即为(1)的解。
若12,x x 是适合(1)的任意两个整数,则
1x ≡2x (mod i m ), i =1,2,…, k,
因(i m ,j m )=1,于是1x ≡2x (mod m ),故(1)的解只有(2) 完【1】 引理2 . 设所给的一次同余式组为:
X ≡1b (mod 1m )
X ≡2b (mod 2m )
…
X ≡k b (mod k m )
(ⅰ)取m=[1m ,2m ,3m ,…k m ],则所给同余式组有解的充要是:
(,i j m m )|(i j b b -)1≢i ≠j ≢k ,
且若有解,则对模m 的解数为1(12m m …k m 未必两两互质)
(ⅱ)找出一组正数1``2,,m m …`k m 满足`
j m |j m ,1≢j ≢k ,且1``2,,m m …`k m 两两互质,
m=1```2k m m m
(ⅲ)若同余式组
X ≡j b (mod j m )1≢j ≢k
有解,则它的解与同余式组X ≡j b (mod `j m )1≢j ≢k 同解,再用引理1求解。
证明:(ⅰ)充分性:对k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k=2时,显然成立。
②假设当k=n 时,在所给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相应的n 个同余式组成的同余式有解,当k=n+1时,所给同余式组为:
X ≡(mod )i i b m i=1,2,…,n,n+1
且满足条件(,i j m m )|(i j b b -)i ,j=1,2,…,n,n+1
必要性:我们证明在这些条件下,此同余式组有解。
由于1(,)n n m m +|1(,)n n b b +.
则X ≡(mod )n n b m X ≡11(mod )n n b m ++有解
设x=k c 是适合这两个同余式的一个整数,则适合其的一切整数可由
X ≡1(mod[,])n n n c m m +
表出。
下面考虑如下n 个联立同余式
X ≡(mod )i i b m i=1,2,…,n-1
X ≡1(mod[,])n n n c m m +
对于这个同余式组,我们有(,i j m m )|(i j b b -)i ,j=1,2,…,n-1
又n c ≡n b (mod )n m
n c ≡1n b +1(mod )n m +
i b ≡n b (mod(,))i n m m
i b ≡1n b +1(mod(,))i n m m +
故i b ≡n c (mod(,))i n m m
i b ≡1n c +1(mod(,))i n m m +
则i b ≡n c 1(mod[(,),(,)])i n i n m m m m +
又1[(,),(,)]i n i n m m m m +=(i m ,1[,]n n m m +)i=1,2,…,n-1
这样一来,上述新的同余式组就满足如下条件:
i b ≡j b (mod (,)i j m m )i ,j=1,2,…,n-1
i b ≡n c (mod (i m ,1[,]n n m m +)) i=1,2,…,n-1
于是,由数学归纳法假设这个同余式组有解,而它的解与原同余式组同解。
则当n=k+1时,原同余式组有解,则命题成立
(ⅱ,ⅲ)证明在(ⅰ)的过程中 【2】 例:1.韩信点兵:有兵一队,若列成五行纵队,则末行一人,成六行纵队,则末行五人,成七行纵队,则末行四人;成十一行纵队,则末行十人,求兵数。
解:由题意知,x ≡1(mod5), x ≡5(mod6), x ≡4(mod7), x ≡10(mod11)
此时1m =5,2m =6,3m =7,4m =11两两互质,可以用孙子定理求解,
则m=5*6*7*11=2310,
1M =6*7*11=462,
2M = 5*7*11=385,
3M =5*6*11=330,
4M 5*6*7=210.
`
i i M M ≡1(mod i m ),i=1,2,3,4
得`
1M =3 `
2M =1 `3M =1 `4M =1,
故x ≡3*462*1+1*385*5+1*330*4+1*210*10≡6731≡2111(mod2310). 【3】
2.解一次同余式组 x ≡3(mod8)
x ≡11(mod20)
x ≡1(mod15)
解:由于1m =8,2m =20,3m =15,两两不互质,就不能用孙子定理了,要用引理
2求解
(1m ,2m )=(8,20)=2 2|8=2b -1b
(2m ,3m )=(20,15)= 5 5|10=2b -3b
(1m ,3m )=(8,15)=1 1|2=1b -3b
则同余式组有解。
1m =8=32,2m =20=22*5,3m =15=3*5,
m=[1m ,2m ,3m ,…k m ]=3
2*5*3=120 取`
1m =32=8,`
2m =5,`
3m =3
显然`
j m |j m ,j=1,2,3.且`
`
`
123,,m m m 两两互质,则m=``
`
123m m m
原同余式与同余式
x ≡3(mod8)
x ≡11(mod5)
x ≡1(mod13)
同解,由于`
1m =8,`
2m =5,`
3m =3两两互质,可以用孙子定理求解
m=3
2*5*3=120, 1M =5*3=15,
2M = 8*3=24,
3M =58*5=40,
`
i i M M ≡1(mod i m ),i=1,2,3,4
则`
1M =–1 `
2M =–1 `3M =1
x ≡(–1)*15*3+(–1)*24*11+1*40*1≡–29≡91(mod120).
参考文献:
【1】严士健,初等数论第三版,2003年7月第3版,【M】§2,定理1
【2】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初等数论内部资料
【3】严士健,初等数论第三版,2003年7月第3版,【M】§2,例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