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诊疗指南
急性胆囊炎诊疗指南
![急性胆囊炎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c0b903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4c.png)
急性胆囊炎诊疗指南【定义】急性胆囊炎( acute cholecystitis )是胆道疾病中最常见的急腹症。
由结石、肿瘤、蛔虫、胆囊扭转和胆囊管狭窄引起的胆囊颈或胆囊管梗阻及细菌感染是急性胆囊炎的主要病因。
可发展为胆囊积脓、胆囊坏疽、胆囊穿孔和胆囊内瘘,有以上合并症时病情变得严重而复杂。
部分急性胆囊炎经保守治疗后可转变为慢性胆囊炎。
【诊断】一、临床表现及专科体检1、胆结石引起的胆囊炎多有胆结石病史。
2、突发右上腹或上腹部绞痛或胀痛,常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起病常在进油质饮食后,多伴有恶心、呕吐,可有发热、畏寒。
炎症重者可出现轻度黄疸。
3、体征:右上腹依病变轻重可有Murphy 征阳性、压痛、肿大的胆囊包块、局限性腹膜炎等体征。
约20%〜25%有轻度黄疽,Mirizzi 综合征病人的黄疸严重。
4、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凡危重病人,严重创伤,手术后及较长时间使用TPN的病人,出现右上腹疼痛,不明原因发热时应考虑本病。
体检可扪及肿大的胆囊,B超、CT对诊断有帮助。
二、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一般为(10- 15)X 109/L ,中性粒细胞增多,胆红素和转氨酶可升高。
2、B 型超声:为首选检查方法。
可显示胆囊肿大、胆囊内结石、囊壁水肿。
结石嵌顿在颈部可被掩盖,需待炎症消退后出现。
还可显示胆囊壁穿孔和其周围积液。
3、肝胆CT平扫:为和B超同时选用的方法。
二者可相互印证补充。
可显示胆囊肿大、胆囊内结石、囊壁水肿、胆囊周围积液、肝脓肿,还可显示肝内外胆管结石、胆总管下段和胰腺情况,肋缘与胆囊的相互位置关系,有助于切口选择。
三、鉴别诊断:急性胆囊炎应与急性胰腺炎、急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溃疡穿孔、右下肺炎、胸膜炎、泌尿系结石、急性阑尾炎和心肌梗塞鉴别。
【治疗】一、非手术治疗:炎症较轻、症状体征不重,发病3d 以上而病情已趋好转者,或作为术前准备均可用非手术疗法。
非手术疗法的目的是使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以后择期手术,手术时机应在急性胆囊炎症状控制 6 周以上。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案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4f532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8.png)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案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腹痛、发热、恶心和呕吐等。
针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本文将分别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非手术治疗方案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急性胆囊炎的早期阶段或患者不适合手术的情况。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常规方法。
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从而减轻炎症症状并防止感染的扩散。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和巴龙霉素等。
2. 卧床休息:在急性胆囊炎发作期间,患者应该保持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这样可以减轻腹痛和其他不适症状,并促进炎症的缓解。
3. 疼痛控制:对于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腹痛,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镇痛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4. 饮食调理:患者应该选择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避免食用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此外,饮食中应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物,以促进胆囊的排石功能。
二、手术治疗方案对于急性胆囊炎的严重病例或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一个必要的选择。
以下是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案: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是目前治疗胆囊炎最常用的方法。
通过腹腔镜手术,在腹壁上作3-4个小切口,将胆囊取出。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2. 开腹胆囊切除术:对于一些急性胆囊炎伴有并发症的患者,如胆囊穿孔或胆囊脓肿等,开腹胆囊切除术是更为合适的治疗选择。
该手术通过腹部大切口取出胆囊,适用于病情复杂的患者。
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恢复和康复训练,同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饮食和生活调理。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对于不同程度和病情的患者,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合理用药,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促进康复。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附表)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附表)](https://img.taocdn.com/s3/m/d8a8ea6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1.png)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附表)为规范和提高我国急性胆道系统感染诊断和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依据最新文献和循证医学证据更新修订了《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1版)》,于2021 年6 月发表在《中华外科杂志》。
本指南阐述了急性胆道系统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及诊断和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并明确了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治疗方法,希望能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治疗应综合外科干预、抗菌药物治疗和全身管理,在专科医师主导下,采取合理诊疗措施,准确把握手术方式和时机,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获益。
节选急性胆囊炎的诊断与严重程度分级表1 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表2 急性胆囊炎的严重程度分级建议建议1:当血肌酐> 176.8 μmol/L、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 1.5 及血小板计数< 100 × 109/L时,需结合患者病史,排除肾功能不全、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后,方能正确分级。
当急性胆囊炎患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和凝血障碍时,建议行多学科协作,谨慎治疗。
建议2:评估胆囊炎严重程度的同时亦需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合并症,可采用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的患者体质分级标准联合年龄校正Charlson合并症指数共同评估(表3)。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1. 基本治疗急性胆囊炎一旦诊断明确,在评估是否需手术切除或紧急引流的同时,应禁食,并充分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早期应用抗菌药物和镇痛药物,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低质量证据,强烈推荐)。
2. 手术风险的判断和相应治疗方法的选择(1) 轻度急性胆囊炎:若符合Charlson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 C CI)≤ 5 和(或)ASA分级≤ Ⅱ级,则其手术风险可判定为低风险,可尽早行胆囊切除术;而对于CCI≥ 6 和(或)ASA分级≥ Ⅲ级的高风险患者,可先行保守治疗,全身情况改善后再判断是否适合手术治疗。
急性胆囊炎诊疗指南
![急性胆囊炎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e96dfe0b90d6c85ed3ac65c.png)
急性胆囊炎诊疗指南一、定义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是胆囊发生的急性化学性和(或)细菌性炎症,多数合并有胆囊结石,称结石性胆囊炎,女性多于男性。
5%的病人未合并胆囊结石,称非结石性胆囊炎。
二、诊断1.临床表现1)病史:多在饱餐、进油腻食物后发作,既往可有胆囊结石病史。
2)症状:(1)腹痛:突发性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
(2)发热:常轻度发热,如出现寒战、高热预示胆囊坏疽、穿孔。
(3)其他:多数病人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约有10%~25%病人有轻度黄疸。
3)体征:右上腹可有程度、范围不同的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征阳性。
部分病人可在右上腹触及肿大胆囊。
当炎性渗出较多或胆囊穿孔时,全腹可有压痛和反跳痛。
肝区或背部有叩击痛。
2.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可有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血清胆红素升高。
2)影像学检查(1)B超为首选检查方法,胆囊胀大、胆囊壁增厚、胆汁透声差,密度不均匀,可发现结石强光团伴声影,胆囊周围可有渗液。
(2)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3)X线:少数产气杆菌感染者或胆囊肠道内瘘形成时在腹部x线平片上可见胆囊壁和胆囊腔内有气体存在。
3.鉴别诊断1) 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十二指肠周围炎:多有长期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具有典型的周期性,予以抑酸治疗有效。
2)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起病急,疼痛剧烈,呈刀割样;有典型的腹膜炎体征;腹部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3)急性胰腺炎:详见第三章第一节。
4)肠梗阻:具有典型的腹痛、腹胀、停止排气、呕吐四联征,腹部平片可见典型改变。
5)肝癌自发破裂出血。
三、分型1.按是否合并结石分1)急性结石性胆囊炎2)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2.按病理改变分1)急性单纯性胆囊炎2)急性化脓性胆囊炎3)坏疽性胆囊炎。
四、治疗1.非手术治疗禁食、解痉镇痛、抗生素应用、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及全身支持治疗。
2.手术治疗1)急性胆囊炎诊断明确者原则上宜手术治疗。
急性胆囊炎的诊治【16页】
![急性胆囊炎的诊治【16页】](https://img.taocdn.com/s3/m/b4d034d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3.png)
(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e type,ACST) 代替AOSC
病因
胆管梗阻: 结石,蛔虫,狭窄,肿瘤等 细菌感染: 大肠杆菌 厌氧菌
病理
胆管部分或完全性梗阻 胆道系统化脓性感染
临床表现: 起病急、发展迅速、重者短 期内死亡,
腹 痛: 应病因不同而异 寒战高热: 为本病特点 黄 疸: 随病程长短及胆道梗阻程度而异
者、症状重或胆囊功能丧失,建议切除 胆囊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Acut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
Charcot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休克、精神症状=Reynolds五联征
Murphy sign(+) ,右上腹触
及肿大的压痛性包块。
实验室检查 : WBC 轻度
影象学检查: B 超、 99mTcEHIDA
诊断:
无困难
四: 治疗
非手术治疗:禁食,纠正水电解质平 衡,广谱抗菌素, 解 痉 止疼,全身支持。
手术治疗: 胆囊切除术 。 适应证:1 发病时间在3
天以内;2 非手术治疗无 效;3 出现合并症者
胆总管梗阻型 肝内梗阻型 低血压: 精神症状:
体 检 : 生命体征:T、P、BP、R
胆囊肿大,腹膜炎,Murphy(+)
实验室检查: WBC↑、核左移、PLT↓、
肝功能有不同程度受损
影像学检查: B超,CT
诊断
Acut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 ACST:收缩压<70mmHg 或两项以下表现 (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2)脉搏>120次/分 (3)WBC>12×109/L (4)血培养阳性 (5)胆管压力明显升高,脓性胆汁
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和治疗精品PPT课件
![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和治疗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73a8a37fd5360cbb1adba1.png)
一、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与严重程度评估
急性胆囊炎的影 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依据为: Murphy征阳性(用超声探头压迫胆囊时出现疼痛),
胆囊壁增厚[在不伴有慢性肝脏疾病和(或)腹腔积 液或右心衰竭时,胆囊壁厚度>4mm],胆囊增大 (长轴>8cm、短轴>4cm),胆囊颈部结石嵌顿, 胆囊周围积液,胆囊壁“双边征”。 CT检查的诊断依据为:胆囊周围液体聚集、胆囊 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周围脂肪组织出现条索状 高信号区。 MRI检查的诊断依据为:胆囊周围高信号、胆囊增 大、胆囊壁增厚。
首先进行经验性治疗(A级推荐),在明确致病菌后, 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目标治 疗,并定期对疗效进行评估,避免不必要地长期使用 抗菌药物。
一、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的抗菌治疗
治疗
对中度急性胆囊炎,应静脉用药。经验性用药首选含β-内酰胺酶抑 制剂的复合制剂、第二代头孢菌素或者氧头孢烯类药物。见下表。
重度急性胆囊炎常为多重耐药菌感染(2级),应静脉用药,首选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第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单环类药物 (3级、4级)。见下表。
如果首选药物无效,可改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如美罗培南1.03.0g/d,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5-3.0g/d,帕尼培南/倍他米隆 1.0-2.0g/d。
由于肠道致病菌多可产生β-内酰胺酶,对青霉素类和头孢 唑啉耐药,推荐使用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如头 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
一、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的抗菌治疗
治疗
中度和重度急性胆囊炎应根据当地病原学分布和细菌 耐药情况、病情的严重程度、既往使用抗菌药物的情 况、是否合并肝肾疾病选择抗菌药物。
急性胆囊炎用药治疗指南
![急性胆囊炎用药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46bab90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2.png)
年龄、基础疾病、治疗时机和方式等因素均可影响急性胆囊炎的预后。如老年 患者、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PART 02
药物治疗原则与策略
药物治疗目标与适应症
药物治疗目标
缓解疼痛、控制感染、消除炎症、预防并发症。
适应症
适用于轻、中度急性胆囊炎患者,或作为手术治疗前后的辅助治疗。
药物选择原则及注意事项
选择对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 孢哌酮舒巴坦等。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避免过敏反应和药物相互 作用。
使用解痉止痛药,如阿托品、哌替啶等,以缓解疼痛。 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敏感性调整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
联合用药与序贯治疗方案
联合用药方案
抗生素+解痉止痛药,可加强疗效, 缩短病程。
01
在超声或CT引导下,选择合适的穿刺点,确保引流管能够准确
穿入胆囊内。
引流管固定
02
将引流管固定于皮肤,并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脱落或堵
塞。
并发症预防
03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损伤周围器官和组织,预防出血、
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
体外冲击波碎石
对于部分胆囊结石引起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可考虑采用体外冲击波 碎石治疗,将结石击碎后排出体外。
急性胆囊炎用药治疗指南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急性胆囊炎概述 • 药物治疗原则与策略 • 常用药物介绍及作用机制 •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与不良反应处理 • 非药物治疗手段简介及适应症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PART 01
急性胆囊炎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阻 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 炎症。
急性胆道感染诊治指南
![急性胆道感染诊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2d204c3700abb68a882fb15.png)
急性胆道感染诊治指南一、急性胆道感染诊治指南二、急性胆道感染的治疗方法三、胆道感染如何预防急性胆道感染诊治指南1、胆道感染的介绍胆道感染临床常见,按发病部位分为胆囊炎和胆管炎。
按发病急缓和病程经过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
胆道感染与胆石病互为因果关系。
胆石症可引起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淤滞,细菌繁殖,而致胆道感染。
胆道感染的反复发作又是胆石形成的重要致病因素和促发因素。
2、急性胆囊炎的病因与预后急性胆囊炎是指胆囊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其中90%-95%由胆囊结石引起,5%-10%为非结石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有:蛔虫、妊娠、肥胖、艾滋病等。
短期服用纤维素类、噻嗪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红霉素、氨苄西林等药物,长期应用奥曲肽、激素替代治疗均可能诱发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的并发症主要有:胆囊穿孔、胆汁性腹膜炎、胆囊周围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26%,总病死率为0-10%。
急性胆囊炎患者一旦出现并发症,往往提示预后不佳。
3、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与严重程度评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降低急性胆囊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极为重要。
CT检查的诊断依据(3级)为:胆囊周围液体聚集、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周围脂肪组织出现条索状高信号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最终治疗是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急性胆道感染的治疗方法1、非手术疗法包括禁食、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全身支持疗法;选用对革兰阴性、阳性细菌及厌氧菌均有作用的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
使用维生素K、解痉止痛等对症处理。
因老年发病率较高,应注意及时发现和处理心、肺。
肾等器官的并存病,维护重要脏器的功能。
非手术疗法既可作为治疗,也可作为术前准备。
非手术疗法期间应密切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变化,以便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大多数病人经非手术疗法治疗,病情能够控制,待以后行择期手术。
2、手术治疗2.1、手术时机的选择:急诊手术适用于:发病在48——72小时内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病情恶化者;有胆囊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并发症者。
急性胆囊炎的诊疗和治疗
![急性胆囊炎的诊疗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cf470b7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0.png)
一、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旳诊疗原则与严重程度评估
急性胆囊炎旳影 像学检验
腹部超声检验旳诊疗根据为: Murphy征阳性(用超声探头压迫胆囊时出现疼痛),
胆囊壁增厚[在不伴有慢性肝脏疾病和(或)腹腔积 液或右心衰竭时,胆囊壁厚度>4mm],胆囊增大 (长轴>8cm、短轴>4cm),胆囊颈部结石嵌顿, 胆囊周围积液,胆囊壁“双边征”。 CT检验旳诊疗根据为:胆囊周围液体汇集、胆囊 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周围脂肪组织出现条索状 高信号区。 MRI检验旳诊疗根据为:胆囊周围高信号、胆囊增 大、胆囊壁增厚。
一、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旳病因
胆囊结石-90%-95% 非结石性胆囊炎5%-10%
一、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旳危险原因
急性胆囊炎旳危险原因有:蛔虫、妊娠、肥 胖、艾滋病等。短期服用纤维素类、噻嗪类、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红霉素、氨苄西林等药 物,长久应用奥曲肽、激素替代治疗均可能 诱发急性胆囊炎。
一、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旳诊疗原则与严重程度评估
严重程度评估
严重程度
评估原则
轻度
胆囊炎症较轻,未到达中、重度评估原则
中度
1.白细胞>18×109/L,2.右上腹可触及包 块,3.发病连续时间>72h,4.局部炎症严 重:坏疽性胆囊炎,胆囊周围脓肿,胆源性 腹膜炎,肝脓肿
重度
1.低血压,需要使用多巴胺>5μg/(kg·min) 维持,或需要使用多巴酚丁胺
一、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旳并发症
急性胆囊炎旳并发症主要有:胆囊穿孔、胆 汁性腹膜炎、胆囊周围脓肿等。
并发症发生率为7%-26%。 总病死率为0-10%。 急性胆囊炎患者一旦出现并发症,往往提醒
预后不佳。
一、急性胆囊炎
胆囊结石、胆囊炎指南
![胆囊结石、胆囊炎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ce088f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2.png)
胆囊结石伴急、慢性胆囊炎一、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概述】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多由急性胆囊炎症反复发作所致。
70%〜95%的慢性胆囊炎病人合并胆囊结石。
【临床表现】1.症状(1)腹痛: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右上腹或剑突下胀痛不适,腹痛可向右肩胛下放射,部分病人岀现反复发作的胆绞痛。
腹痛的发作无明显节律性,可因进食油腻食物而诱发。
(2)消化道症状:部分病人仅表现为上腹部轻度不适、饭后腹部饱胀、食欲不振、厌油、暧气、消化不良等类似胃炎的症状。
2.体征右上腹胆囊区可有压痛。
若无急性感染,右上腹压痛不明显或体检时仅有不适感。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病人通常无黄疸。
3.实验室检査若非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以及肝功能状况通常无明显变化。
4.影像学检查B超可显示胆囊结石、胆囊的慢性炎症改变。
【诊断要点】若病人出现以上临床表现怀疑有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时,应首选B超检查。
B超可提示胆囊的大小、胆囊的收缩功能、胆囊壁的厚度以及结石的大小等情况。
如果病人出现黄疸,应考虑到Mirizzi综合征或胆囊结石进入胆总管,或其他原因形成的梗阻性黄疸。
此时可选择行CT、MRCP等胆道影像学检査,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内科性黄疸。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需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相鉴别,遇到这种情况时,可行纤维胃镜或上消化道刨餐检查。
【治疗方案及原则】非手术治疗对于没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可口服消炎利胆药物治疗。
对于年老体弱、并存严重心、肺等重要器官疾病而不能耐受手术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病人,可根据具体病情选择鹅去氧胆酸或熊去氧胆酸和消炎利胆等中西医结合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同时应叮瞩病人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定期复诊并进行胆道系统B超等相关检査。
手术治疗对于有症状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行胆囊切除术。
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内科急救指南应对急性胆囊炎的紧急处理
![内科急救指南应对急性胆囊炎的紧急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8936a66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b.png)
内科急救指南应对急性胆囊炎的紧急处理内科急救指南:应对急性胆囊炎的紧急处理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急性腹痛疾病,在急诊内科工作中经常遇到。
为了帮助医务人员正确、及时地应对急性胆囊炎的急救处理,本文将介绍其病因、临床表现、紧急处理措施等内容。
一、病因急性胆囊炎通常由胆囊结石引起,当结石阻塞胆囊管时,胆汁的排泄障碍导致感染和炎症的产生。
其他导致急性胆囊炎的原因可能包括胆道寄生虫感染、胆道梗阻等。
二、临床表现急性胆囊炎的主要症状包括:1. 腹痛:剧烈、持续性的上腹部或右上腹痛,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
2. 发热:体温升高,可出现寒战。
3. 恶心和呕吐:由于肠道蠕动减慢和胆汁引起的胃不适。
4. 结石阻塞:胆囊结石阻塞胆总管或胆囊管时,还可能出现黄疸和右上腹肿块等症状。
三、紧急处理急性胆囊炎需立即处理,以下是相关的紧急处理措施:1. 镇痛治疗:采用镇痛药物缓解患者剧烈腹痛,如可待因、吗啡等。
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和体质特点,适度使用镇痛药物,但要谨慎避免药物滥用。
2. 液体支持:饮食禁忌,给予患者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营养,维持酸碱平衡和代谢需求。
3. 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等,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
4. 胆囊引流:对于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积脓或胆总管结石引起的胆管梗阻者,需要行胆囊引流术。
此外,胆囊造影术和经皮穿刺引流等方法也可应用于特殊情况下。
5. 胆囊切除:对于病情严重、出现急性胆囊炎并发症、复发性急性胆囊炎的患者,需要考虑胆囊切除手术,以彻底解决胆石疾病的问题。
四、其他注意事项1. 注意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腹痛、体温等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营养支持: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 定期复查:通过B超、CT等检查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总结: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在急诊内科工作中需要快速准确地处理。
通过了解其病因和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如镇痛治疗、液体支持、抗生素治疗等,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控制感染,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版)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a0a129a1c7aa00b42acbc3.png)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急性胆道系统感染主要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0%~15% 的人群患有胆道结石,其中1%~3% 每年发生急性胆囊炎或急性胆管炎[1-4]。
如未及时治疗易导致感染加重,甚至发展为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危及生命[5-7]。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加,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不断升高,急性胆道感染的诊治日趋复杂。
为进一步规范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在2011年制定的《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基础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对原指南进行修订和更新,希望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合理与具体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本指南中所涉及的诊断和治疗策略依据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级系统,将证据质量划分为高、中、低、极低4个等级。
推荐等级分为强烈推荐或条件推荐,对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但临床广泛关注的问题,则采取最佳实践声明的推荐方式。
一、急性胆囊炎(一)急性胆囊炎的病因和预后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占所有急腹症的3%~10%。
其中约95%的患者合并胆囊结石,为结石性胆囊炎,其余为非结石性胆囊炎[1]。
总体上,急性胆囊炎的病因包括胆囊管梗阻、胆汁淤积和细菌感染等。
不同病因的致病机制不同:(1)胆囊管梗阻:多由结石嵌顿引起,导致胆汁排出受阻、淤积和浓缩,高浓度的胆盐可损伤胆囊黏膜。
此外,结石本身亦可直接损伤胆囊黏膜,引起急性炎症改变,而胆囊内的细菌会进一步加速胆囊黏膜炎症的发展。
(2)细菌感染:引起胆囊炎的细菌主要包括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感染途径为通过胆道逆行进入胆囊、血液途径和淋巴途径。
(3)胆汁淤积:如严重创伤、烧伤、长期胃肠外营养、大手术后等导致的胆汁淤积、胆囊壁缺血状态亦可诱发急性胆囊炎。
此外,糖尿病、肥胖、蛔虫、妊娠、艾滋病等亦是急性胆囊炎的高危因素。
急性胆囊炎的病程若未得到控制,可导致近、远期并发症。
中医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36712c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7.png)
中医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诊疗规范一、临床表现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病,由于胆囊管梗阻,化学性刺激和细菌感染所引起的胆囊急性炎症性病变,85%~95%的急性胆囊炎发生于胆囊结石后。
临床表现:发热、右上腹疼痛和压痛恶心、呕吐、轻度黄疸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表现。
中医分6个类型:肝气郁结、肝血瘀阻、肝胆湿热、肝胆实火、肝肾阴虚、肝阳虚。
二、治疗方法1.穴位注射【主穴】太冲(双)【操作】太冲穴常规消毒,用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取胃复安注射液,迅速刺入皮下,得气后将胃复安注射液注射双足太冲穴位各5mg。
两组均1次/天,3~10天为1个疗程。
2.耳穴压豆【主穴】肝、胆、神门或皮质下。
【配穴】胃、小肠、大肠、直肠下端、三焦、内分泌及耳廓背相应穴位。
【操作】耳廓常规消毒后,用探针找到点压寻找耳廓部敏感点,将王不留行子用胶布在相应耳穴及敏感点上固定,嘱患者于每顿饭后半小时按压30分钟,同时适当增加高脂肪类食物,加强胆囊收缩和促进胆汁排泄以利于排石。
每周治疗1~2次,双耳轮换,10次为1疗程。
3.中药外敷治疗【药物】芒硝50g,冰片5g。
【操作】将上述药物混匀,用一块大小合适的纱布块平铺桌面上,撒上药粉约1cm厚。
纱布向一面折数层,将薄层面敷于腹部胆囊投影区,用胶布固定。
再裹数层纱布,3天换药一次,3次为1疗程。
4.推拿疗法【操作】用拇指自神道穴先下运行按揉至太阳穴5~8分钟。
用拇指按揉双侧胆囊穴2分钟。
用拇指及示、中指捏拿肩井穴1~1.5分钟。
用拇指按揉大椎穴1~1.5分钟。
患者俯卧:医者先用掌根、后用拇指按揉背部膀胱经第一线上的肺俞穴至大肠俞穴各3~5遍。
按揉肝、胆俞穴各3分钟,医者用双掌根重叠自上而下颤压胸、腰椎3遍。
医者用滚法在背后的肺俞穴至大肠俞穴施术3分钟,重点在肝、胆、脾俞穴。
患者仰卧,用手掌轻摩右上腹1~2分钟,并轻抓之皮肤。
急诊科的急性胆囊炎处理
![急诊科的急性胆囊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4426388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1.png)
中医药治疗在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
中医药治疗原则
中医药治疗急性胆囊炎以疏肝利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原则,通过调理肝胆功能、 改善胆道环境等方式达到治疗目的。
常用中药方剂
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常用中药方剂包括大柴胡汤、龙胆泻肝汤等,这些药物具有疏肝利胆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
效果评价
中医药治疗在急性胆囊炎中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复发率,且副 作用较小。然而,中医药治疗起效较慢,对于严重感染或并发症患者可能不适用。
谢谢聆听
影像学检查在急性胆囊炎中的
03
应用
B超检查
01
首选检查方法
B超是急性胆囊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无创、 便捷、经济等优点。
02
胆囊壁增厚
B超可显示胆囊壁增厚,呈双边影,是急性胆囊炎的典 型表现。
03
胆囊内结石
B超可发现胆囊内结石,有助于明确病因。
CT检查
01
02
03
更准确的评估
CT检查可更准确地评估胆 囊壁增厚、胆囊周围渗出 等炎症表现。
感染性休克
严重急性胆囊炎可能导致感染性休 克,表现为血压下原发病
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应 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炎 症发展,降低并发症发生 风险。
合理饮食
患者应保持低脂、低胆固 醇饮食,避免油腻、辛辣 等刺激性食物,以减轻胆 囊负担。
定期随访
患者应定期随访,进行肝 功能、B超等检查,及时发 现并处理潜在并发症。
急诊科对急性胆囊炎的初步处
02
理
接诊流程与评估
接诊流程
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分诊护士根据主诉和症状进行初步评估,将疑似急性胆囊 炎患者安排到相应诊室就诊。医生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 室检查,以明确诊断。
急性胆囊炎诊疗规范
![急性胆囊炎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8c4945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c.png)
急性胆囊炎诊疗规范(手术科室)【诊断标准】1.症状和体征(I)胆绞痛症状持续6小时以上,可有寒战,发热,黄疸。
(2)右上腹压痛,MUrPhy征阳性,可扪及肿大的胆囊。
右上腹可有肌紧张和反跳痛。
肝区叩击痛。
可见皮肤巩膜黄染。
2.辅助检查(1)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一般在(10~15)×1O71.,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和胆囊坏疽时,可达2OX1(Γ∕1.以上。
mol∕1.,提示胆总管结石或胆管炎并肝功能损坏。
血清转氨酶和碱(2)血清胆红素超过85μg性磷酸酶亦可升高。
血清淀粉酶常呈不同程度的升高。
(3)超声检查诊断急性胆囊炎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可见胆囊肿大,壁厚呈双边征,结石光团和声影,胆汁瘀积。
(4)X线腹平片有时可显示胆囊区结石影,在急性气肿性胆囊炎时,可见胆囊壁及胆囊周围积气。
合并胆囊十二指肠瘦时,胆囊内有可能见气体。
(5)99n TcEHlDA胆囊不显影。
(6)CT和超声检查效果相同,对合并胆管病变,如结石,肿瘤的诊断价值优于B超。
【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包括全身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禁食和胃肠减压,解痉止痛,使用抗生素。
治疗伴发疾病。
结石性急性胆囊炎经非手术治疗,60%~80%的病人可获缓解。
2.经非手术治疗,病情稳定并缓解者,在渡过急性期后宜择期手术。
此项适用于大多数病人:3.急诊手术指征(1)寒战,高热,体温升达39℃以上,白细胞20X1071.以上。
(2)黄疸持续加重。
(3)胆囊肿大,张力高,出现局部腹膜刺激征并有扩大趋势。
44)60岁以上老人及合并糖尿病者宜早期手术治疗。
55)急性胆囊炎合并有胆囊结石,应尽早手术。
4.手术方式选择不但要考虑手术的彻底性,更为重要的是要保证病人手术的安全性。
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和局部病变情况,并考虑到医院和手术医生的条件,可以选择胆囊切除或胆囊造瘦术。
急性胆囊炎的诊断与治疗
![急性胆囊炎的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dd1259b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c.png)
不同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存在差异,需要更加个性 化的治疗方式,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急性胆囊炎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需 要加强预防和及时处理,以保障患者安全。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智能化诊断技术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有望实现急性胆囊炎的智能化诊断,提
手术治疗适应证
胆囊坏疽、穿孔或合并弥漫性腹膜炎;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非手术治疗无效; 胆囊结石较大或较多,已影响胆囊功能。
术式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和具体情况,可选择胆囊切除术、胆囊造口术、超声引导下经皮经 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等。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策略
并发症预防
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控制感染,维持 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术后出血、胆漏 等并发症。
发病机制
胆汁淤积和细菌感染是急性胆囊炎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胆囊 管梗阻和细菌感染的共同作用下,引起胆囊的急性炎症。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急性胆囊炎是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
年龄与性别分布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人多见,女性发病 率高于男性。
地域与季节分布
无明显地域差异,但季节变化可影响发病率,如春 秋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
诊断标准
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 果进行综合判断,确诊急性胆囊炎。
鉴别诊断
需与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 高位阑尾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避 免误诊误治。
03
急性胆囊炎治疗方案
保守治疗措施
02
01
03
禁食与胃肠减压
减少胆汁分泌,降低胆囊内压,有利于炎症消退。
静脉补液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提供足够营养支持 。
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82f99c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1.png)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
• 建议4: • 在手术时间长、患者全身状况不稳定、术中解剖困难
或胆管损伤风险较高的情况下,需果断中转开腹。
• 建议5: • 对于胆囊萎缩、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胆囊黏膜有可疑
占位性病变的患者,术中应送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 以免漏诊胆囊癌。
• 抗菌药物及全身支持治疗有效且手术风险为高风险
(CCI≥6和(或)ASA分级≥Ⅲ级)暂时选择继续 保守治疗。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
• 重度急性胆囊炎的治疗: • 强调积极的抗菌药物及全身支持治疗,保护作用器官
功能,维持循环稳定。若患者满足以下条件,可考虑 及时行胆囊切除术。 • CCI≤3和(或)ASA分级≤Ⅱ级。 • 无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 • 有良好的重症监护设施和能胜任复杂胆道外科手术的医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急性胆囊炎严重程度分级
• GradeⅢ(重度) • 急性胆囊炎合并以下≥1个器官功能不全 • 肾功能障碍:少尿,血肌酐>176.8umoL/L。 • 肝功能障碍:PT-INR>1.5。 • 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计数<100×109/L。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急性胆囊炎严重程度分级
• 建议2: • 评估急性胆囊炎严重程度的同时亦需要评估患者的
全身状况和并发症,可采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 的患者体质分级标准联合校正Charlson合并症指数 共同评估。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aeca6d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0.png)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急性胆道系统感染主要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全球5%~15%的人群存在胆道系统结石,其中每年有1%~3%的患者因为胆道系统结石而引起急性胆囊炎或急性胆管炎等胆道系统感染。
我国胆道系统结石患者约占同期总住院人数的11.5%。
目前,国内尚未制定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急性胆道系统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
为规范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制定了本指南,旨在为急性胆道系统感染提供合理与规范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本指南中所涉及的诊断和治疗策略绝大部分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根据循证医学证据的质量,其等级由高到低分为:1级,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
2级,单个随机对照试验。
3级,单个队列实验或病例对照试验。
4级,多个非试验性研究、专家意见、描述性研究。
本指南中诊断和治疗策略的推荐等级相应分为:A级,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B级,中等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C级,低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或该治疗的副反应大于其疗效。
D级,中等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反对。
E级,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反对。
本指南中所有药物剂量均针对肝肾功能正常患者。
1急性胆囊炎1.1急性胆囊炎的病因与预后在所有腹痛患者中,急性胆囊炎患者占3%~10%。
急性胆囊炎是指胆囊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其中90%~95%由胆囊结石引起,5%~10%为无结石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有:蛔虫、妊娠、肥胖、艾滋病等。
短期服用纤维素类、噻嗪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红霉素、氨苄西林等药物,长期应用奥曲肽、激素替代治疗均可能诱发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的并发症主要有胆囊穿孔、胆汁性腹膜炎、胆囊周围脓肿等,其发生率为7%~26%,总病死率为0~10%。
急性胆囊炎患者一旦出现并发症,往往提示预后不佳。
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胆囊炎,通常起病严重,预后比结石性胆囊炎差,总病死率为15%。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版)》要点汇总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版)》要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6599d3eda38376bae1fae2e.png)
225.《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版)》要点急性胆道系统感染主要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0%~15%的人群患有胆道结石,其中1%~3%每年发生急性胆囊炎或急性胆管炎。
如未及时治疗易导致感染加重,甚至发展为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危及生命。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加,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不断升高,急性胆道感染的诊治日趋复杂。
一、急性胆囊炎(一)急性胆囊炎的病因和预后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占所有急腹症的3%~10%。
其中约95%的患者合并胆囊结石,为结石性胆囊炎,其余为非结石性胆囊炎。
总体上,急性胆囊炎的病因包括胆囊管梗阻、胆汁淤积和细菌感染等。
(二)急性胆囊炎的诊断1.超声检查:为急性胆囊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和83%。
诊断依据包括:(1)胆囊壁增厚(厚度4mm),胆囊增大(宽≥4cm);(2)存在胆囊结石(伴或不伴颈部嵌顿);(3)胆囊周围积液,胆囊周围可见低回声带、胆囊壁“双边征”(低质量证据,强烈推荐)。
2.CT检查:腹部CT扫描可清晰显示胆囊周围液体聚集、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等征象,可作为急性胆囊炎检查的较好选择(中等质量证据,条件推荐)。
在感染进展迅速,高度怀疑坏疽性胆囊炎和气肿性胆囊炎的患者术前诊断时,推荐应用增强CT检查,其灵敏度较高,对胆囊三角和肝门部血管的走行方式亦有较好的提示作用(极低质量证据,条件推荐)。
3.MRI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
诊断依据:胆囊周围高信号、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
MRI和MRCP 的优势在于诊断坏疽性胆囊炎及提示胆管系统的走行方式(中等质量证据,条件推荐)。
(三)急性胆囊炎严重程度分级和患者全身状况的评估急性胆囊炎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表2)。
建议1:当血肌酐176.8μmol/L、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1.5及血小板计数100×109/L时,需结合患者病史,排除肾功能不全、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后,方能正确分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胆囊炎诊疗指南
【定义】
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是胆道疾病中最常见的急腹症。
由结石、肿瘤、蛔虫、胆囊扭转和胆囊管狭窄引起的胆囊颈或胆囊管梗阻及细菌感染是急性胆囊炎的主
要病因。
可发展为胆囊积脓、胆囊坏疽、胆囊穿孔和胆囊内瘘,有以上合并症时病情变得严重而复杂。
部分急性胆囊炎经保守治疗后可转变为慢性胆囊炎。
【诊断】
一、临床表现及专科体检
1、胆结石引起的胆囊炎多有胆结石病史。
2、突发右上腹或上腹部绞痛或胀痛,常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起病常在进油质饮食后,多伴有恶心、呕吐,可有发热、畏寒。
炎症重者可出现轻度黄疸。
3、体征:右上腹依病变轻重可有Murphy征阳性、压痛、肿大的胆囊包块、局限性腹膜炎等体征。
约20%~25%有轻度黄疽,Mirizzi综合征病人的黄疸严重。
4、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凡危重病人,严重创伤,手术后及较长时间使用TPN的病人,出现右上腹疼痛,不明原因发热时应考虑本病。
体检可扪及肿大的胆囊,B超、CT对诊断有帮助。
二、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一般为(10-15)×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胆红素和转氨酶可升高。
2、B型超声:为首选检查方法。
可显示胆囊肿大、胆囊内结石、囊壁水肿。
结石嵌顿在颈部可被掩盖,需待炎症消退后出现。
还可显示胆囊壁穿孔和其周围积液。
3、肝胆CT平扫:为和B超同时选用的方法。
二者可相互印证补充。
可显示胆囊肿大、胆囊内结石、囊壁水肿、胆囊周围积液、肝脓肿,还可显示肝内外胆管结石、胆总管下段和胰腺情况,肋缘与胆囊的相互位置关系,有助于切口选择。
三、鉴别诊断:急性胆囊炎应与急性胰腺炎、急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溃疡穿孔、右下肺炎、胸膜炎、泌尿系结
石、急性阑尾炎和心肌梗塞鉴别。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炎症较轻、症状体征不重,发病3d以上而病情已趋好转者,或作为术前准备均可用非手术疗法。
非手术疗法的目的是使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以后择期手术,手术时机应在急性胆囊炎症状控制6周以上。
(一)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二)解痉,止痛。
(三)抗感染。
首先选用菌谱覆盖广,细菌耐药少的抗生素,尤其要覆盖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经过适当治疗病情好转,体征减轻可继续非手术治疗,多数病人可暂时缓解,待进一步检查后依据诊断进行治疗。
如病情不见好转,体征加重如出现腹膜炎体征,高热不退,黄疸加重、血象持续升高或就诊时不适于非手术治疗则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
二、手术治疗
(一)手术适应征:急性胆囊炎若不适于非手术疗法,
则应早期手术,以免发生合并症和增加手术困难。
对胆囊肿大,并发肝脓疡、合并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或腹膜炎、胆囊或胆管内有气体者、以及60岁以上老人应在适当术前准备后即行手术。
(二)手术方法:一般应行胆囊切除,并注意胆管内有无病变。
在病情危重或粘连严重不宜或不能做胆囊切除时宜作胆囊造瘘。
根据病情也可选择LC术,必要时及时中转开腹。
(三)术前准备
1、术前全面检查心、肺、肝、肾等功能情况,特别是肝功能情况。
2、急症手术病例,应禁食、输液,并给予抗生素治疗。
腹胀明显者,应行胃肠减压。
对有明显黄疸的病人,静注维生素K1 10-20mg。
3、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及慢性气管炎者应予以有效的治疗及控制。
(四)术中注意点
胆囊切除术的关键是对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的处理,因此对Calot三角区解剖应清楚。
同时对胆囊管与胆囊动脉的变异应十分熟悉。
(五)术后处理
1、胃肠功能恢复以前应禁食、输液,重症病人应监测液体和电解质平衡。
2、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
3、引流管根据具体情况拔除。
(六)随访:术后随访半年。